CN112987410A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87410A CN112987410A CN202110414616.3A CN202110414616A CN112987410A CN 112987410 A CN112987410 A CN 112987410A CN 202110414616 A CN202110414616 A CN 202110414616A CN 112987410 A CN112987410 A CN 1129874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layer
- incident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i.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该前置光源包括:光源;导光层,导光层包括入光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多个第一倾斜面在第一方向上并列设置;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一边;第一倾斜面远离光源的一边为第二边;第一边至第一表面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第二边至第一表面的第二垂直距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二表面设置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则当大角度光线射向第一倾斜面时,会改变大角度光线的反射方向,减少大角度光线的入射角,能够在远离光源的方向入射至显示面板,进而提高前置光源光线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均匀性,以及前置光源的光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透射式的显示装置相比,反射式的显示装置的图像更加柔和、功耗更低,在例如户外可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因此在例如电子阅读器、公共显示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反射式显示装置受外部环境光照的影响较大,参照图1,当外部环境光线接近垂直于显示面板01射入显示面板01时,反射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如图1中H区域的显示效果较好;当外部环境光线入射至显示面板入射角较大时,光线射入显示面板01的光线较少,反射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如图1中C区域的显示效果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在反射式显示装置中增加前置光源,在外部环境光线照射不足时,可以采用前置光源提高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参照图2,为现有技术的前置光源,包括光源02,导光层03,其中,导光层03设置在显示面板01上,可见,射向显示面板01的小角度光线a和光线b会入射至显示面板01,射向显示面板01的大角度光线c,会一直进行全反射,可见,图2中存在向远离光源02的方向X,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越来越少,存在光线分布范围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光线的入射角分布范围较广的问题;此外,入射至导光层03表面的光线会由部分出现射出显示面板,造成光线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而最终导致显示面板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前置光源导致光线分布不均匀,光线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置光源,该前置光源包括:
光源;
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入光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层的所述入光面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层;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多个所述第一倾斜面在第一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一边;所述第一倾斜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二边;所述第一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垂直距离。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结构层远离所述导光层的第三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三边;所述第二倾斜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四边;所述第三边至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四表面的第三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边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四垂直距离;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入光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
可选地,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55°、且小于90°。
可选地,还包括:贴合层;所述贴合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结构层的一面。
可选地,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三表面上,所述保护层朝向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契合。
可选地,所述贴合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结构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边至所述第四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边至所述第二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和所述第一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二结构层中设置多个光学结构,用于调节入射到所述光学结构上的光;所述光学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一个所述光学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结构层中的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第六表面上形成开口;所述第六表面为所述第二结构层背离所述导光层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结构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结构层的折射率、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相同。
可选地,所述前置光源的厚度范围为:50μm-400μm。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的前置光源,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贴合层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置光源,该前置光源包括:光源;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入光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层的所述入光面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层;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多个所述第一倾斜面在第一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一边;所述第一倾斜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二边;所述第一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垂直距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二表面设置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则当大角度光线射向第一倾斜面时,会改变大角度光线的反射方向,减少大角度光线的入射角,当大角度光线的入射角经多个第一倾斜面进行多次减少后,能够在远离光源的方向入射至显示面板,进而提高前置光源光线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均匀性,以及前置光源的光利用率,最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射式显示面板接收光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置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倾斜面在第二表面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倾斜面在第二表面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结构层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结构层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前置光源具体包括:
光源10;
导光层20,所述导光层包括入光面21、第一表面22和第二表面23;所述光源10设置在所述导光层20的所述入光面21侧,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21进入所述导光层20;所述第一表面22与所述入光面21垂直;所述第一表面22与第二表面23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23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231;多个所述第一倾斜面231在第一方向Y上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Y为垂直所述入光面21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面231靠近所述光源10的一边为第一边2311;所述第一倾斜面231远离所述光源10的一边为第二边2312;所述第一边2311至所述第一表面22的第一垂直距离h1,大于所述第二边2312至所述第一表面22的第二垂直距离h2。
其中,光源10采用侧入式光源,可以进一步消减前置光源的总厚度。
进一步的,光源10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或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灯条,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10还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微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等其他适于发光的元件。
在图3中,各个第一倾斜面231的第一边2311到第一表面22的第一垂直距离h1都是相等的,各个第一倾斜面231的第二边2312到第一表面22的第二垂直距离h2也都是相等的。其中,第一倾斜面231的第二边2312相对于第一边2311,是向第一表面22的方向倾斜的。
此外,一个第一倾斜面的第二边2312是和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倾斜面的第一边2311连接,连接方式是通过一竖直面232进行连接,该竖直面232与入光面21平行,并且该竖直面232在垂直第一方向Y上的长度L3可根据夹角α1以及L2进行计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231的第二边2312向第一表面22倾斜,则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入光面的夹角α1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优选的,可以选择α1为88°。
具体的,图3前置光源的工作原理为:射入第一倾斜面231的大角度光线g,入射角为γ1,经过第一倾斜面231的全反射,射向第一表面22,经过第一表面22反射后,再次射向另一个第一倾斜面231,入射角为γ2,其中γ2小于全反射角,光线g1从第二表面射出;如果现有技术中的第二表面为与入射面21垂直的平面时,则入射光线g入射至第二表面的入射角为β1,在第二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形成图3中的光线g2,光线g2是无法从第二表面射出的。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的第一倾斜面231能够提高大角度光线从第二表面射出的概率,进而提高前置光源的光利用率。
此外,γ1=β1-(90°-α1);γ2=β1-2(90°-α1);则当入射光线在第一倾斜面231上进行n次反射时,γn=β1-n(90°-α1),直到γn小于全反射角,然后从第二表面射出。可见,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倾斜面231,可以使光线在远离光源10的第二表面射出,提高光线的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线从导光层入射至显示面板的角度集中度。
进一步的,在图3中,射向第一表面22的大角度光线i经过第一表面22反射后射向第一倾斜面231,入射角为θ1,再次入射至另一个第一倾斜面231,入射角为θ2,然后形成出射光线i1,射向显示面板;而如果现有技术中的第二表面为与入射面21垂直的平面时,则入射光线i入射至第一表面的入射角为β2,在第一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再次多次全反射后,形成图3中的光线i2,光线i2是无法从第二表面射出,进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进一步利用射向第一表面的大角度光线,进而提高前置光源的光利用率。
此外,θ1=β2-(90°-α1);θ2=β2-2(90°-α1);则当入射光线在第一倾斜面231上进行n次反射时,θn=β2-n(90°-α1),直到θn小于全反射角,然后从第二表面射出。可见,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倾斜面231,可以使更多的光线在远离光源10的第二表面射出,提高光线的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线从导光层入射至显示面板的角度集中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是设置在导光层20的第二表面23上,这样从第二表面射出的光线可直接射向显示面板;此外,显示面板也可以是设置在导光层20的第一表面23,此时,还需要设置后续的第一结构层以及第二结构层,将从第一表面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层,以达到对大角度光线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大角度光线是指从入射面第一次入射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的光线;进一步的,全反射角是指入射角大于或等于全反射角时,光线在导光层的表面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时,光线在导光层的表面发生折射,射出导光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231可以以一维方式排布也可以以二维方式排布,具体的,参照图4,为朝向导光层20第二表面23的一种视图,图4中第一倾斜面以一维方式排布,即沿第一方向Y排布。参照图5,为朝向导光层20第二表面23的另一种视图,图5中第一倾斜面以二维方式排布,即在第二表面23上排布沿第一方向上排布多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231也可以间隔设置,在第二表面上阵列排布,具体排布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此不加以限定。
参照图6和图8,前置光源还包括:第一结构层30;所述第一结构层30设置在所述导光层20的第一表面22或第二表面23上;所述第一结构层30远离所述导光层20的第三表面31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倾斜面311;所述第二倾斜面311靠近所述光源10的一边为第三边3111;所述第二倾斜面311远离所述光源10的一边为第四边3112;所述第三边3111至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四表面32的第三垂直距离h3,小于所述第四边3112至所述第四表面32的第四垂直距离h4;所述第四表面32与所述第三表面31相对设置。
其中,在图6中,所述第二倾斜面311与所述入光面2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α2大于或等于55°、且小于90°。第一结构层30设置在导光层20的第一表面22上,导光层20的第二表面23朝向显示面板。当从导光层20射出的光线k进入第一结构层时,经过第二倾斜面311的反射,会回到导光层20,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结构层30的工作原理参照图7,在现有技术中,第一结构层30的第三表面31为平面,光线k的入射角为 小于第三表面的全反射角,发生了折射,从第三表面射出光线k2;而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倾斜面311,光线k射向第二倾斜面311的入射角为其中,则光线k的入射角增大,且入射角大于第三表面的全反射角,使光线K发生反射,反射后的光线k1重新射入导光层20,进而增加了光线的利用率。
可见,相比与现有技术中将第三表面设置为平面,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三表面31设置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倾斜面311,能够将部分入射角范围内的光线进行反射;例如,当第三表面的全反射角为70°,α2=80°,则现有技术中入射角小于70°的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平面的入射角为60°-70°的光线会发生全反射,射向导光层进行利用。
参照图8,为第一结构层30设置在导光层20的第二表面23上,导光层20的第一表面21朝向显示面板,则在现有技术中,第二表面为平面,大角度光线p经过平面的第二表面反射后,在导光层中进行多次反射后反射光线p2无法进行利用,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3为多个第一倾斜面231,入射光线p入射至第一倾斜面231上,入射角减小,从导光层20的第一倾斜面231射出,可以通过第一结构层30和第二结构层60的作用,再次回到导光层20中进行利用,因此,也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倾斜面311在第三表面31上也可以按照图4和图5的方式,进行一维或者二维排布,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前置光源还包括:贴合层40;所述贴合层40设置在所述导光层20远离所述第一结构层30的一面。
具体的,贴合层40可以为透明的胶层,贴合层40的材料包括压敏胶(PSA)或者光学透明胶(OCA)。所述贴合层4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层20的折射率。参照图6,射向贴合层40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贴合层全反射角的光线o会经过反射后射回导光层20,入射角小于贴合层全反射角的光线会射出贴合层40,进入显示面板。其中,贴合层40的作用是粘结前置光源和显示面板。
参照图6和图8,前置光源还包括:保护层50;所述保护层50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层30的第三表面31上,所述保护层50朝向所述第一结构层30的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31契合。
其中,由于第三表面31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倾斜面311组成,则第五表面与第三表面完全贴合,则第五表面也为由多个倾斜面组成。
此外,所述保护层5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结构层30的折射率。保护层50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其他透明的高折射率材料。将保护层50的远离导光层20的一侧(即图11中的上侧)称为显示模组的显示侧,将显示面板200的远离保护层50的一侧(即图11中的下侧)称为显示模组的背侧。
参照图6,在所述第一方向Y上,所述第三边3111至所述第四边3112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所述第一边2311至所述第二边2312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所述第一距离L1小于所述第二距离L2。
具体的,L1小于L2,在垂直第一方向Y的第二方向上,则第三边3111至所述第四边3112的垂直距离H1可根据L1以及α2的角度进行设定。L2小于500μm;在垂直第一方向Y的第二方向上,则第一边2311至所述第二边2312的距离为垂直距离H2可根据L2以及α1的角度进行设定。L1和L2具体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加以限定。
参照图6和图8,还包括第二结构层60;所述第二结构层60设置在所述导光层20和所述第一结构层30之间;所述第二结构层60中设置多个光学结构61,用于调节入射到所述光学结构61上的光;所述光学结构61沿所述第一方向Y间隔排列;每一个所述光学结构61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结构层60中的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第六表面62上形成开口;所述第六表面62为所述第二结构层60背离所述导光层20的一面。
参照图9,光学结构61包括第一光学表面611、第二光学表面612、第三光学表面613、第四光学表面614以及第五光学表面615。结合图6至图8所示,第一光学表面611、第二光学表面612、第三光学表面613、第四光学表面614依次远离入光面21,且四者依次连接。第五光学表面615连接第一光学表面611和第四光学表面614。第五光学表面615可以基本平行于第一结构层30的第四表面32。其中,当光学结构61的沟槽中填充有低折射率材料时,第五光学表面615可以是低折射率材料的顶面,与第一结构层30的第四表面32共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沟槽中未填充有低折射率材料时,即沟槽中为空气的情况下,第五光学表面615为与第一结构层30的第四表面32共面的虚拟表面。
如图9所示,第一光学表面611与第五光学表面615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3,第一光学表面611与第二光学表面612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α4,第二光学表面611与第三光学表面612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α5,第三光学表面613与第四光学表面614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α6。第一夹角α3、第二夹角α4、第三夹角α5以及第四夹角α6满足以下公式:
0°<α3,α4,α5,α6<90°,
即第一夹角α3、第二夹角α4、第三夹角α5以及第四夹角α6均为锐角。
参照图10,为第二结构层60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10所示的光线m,在第二结构层60中行进的光线m入射至光学结构61的第一光学表面611,并在第一光学表面611处发生全反射。当入射至第一光学表面611的光线与第一光学表面611处的法线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时,该光线m会在第一光学表面611处发生全反射。光线m与第一光学表面611处的法线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其在第一光学表面611处发生全反射后朝向导光层20的第一表面22行进。进而可以入射至显示面板,为显示面板提供显示光线。
参照图10所示的光线n,在第二结构层60中行进的光线n入射至光学结构61的第一光学表面611,光线n与第一光学表面611处的法线方向的夹角小于临界角,光线n在第一光学表面611发生折射进入光学结构61,光线n在光学结构61中传播后,在光学结构61的第二光学表面612处发生折射,再次进入第二结构层60,由于第二光学表面612处的折射是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所以可以使从第二光学表面612射出的光线n以较大角度射到第三光学表面613。光线n与第一光学表面613处的法线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光线n在在第三光学表面613处发生全反射,随后朝向导光层20的第一表面22行进。进而可以入射至显示面板,为显示面板提供显示光线。
参照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另一种光学结构61,该光学结构61为三角形结构,例如,图11中的光线u,一些光线入射至光学结构61,并且在光学结构61的光学表面处发生折射,经过这两个光学表面折射后,这些光线朝着显示侧传播,入射到第一结构层上。图11中的光线w,在光学结构61的一光学表面处发生全反射,反射回导光层。图11中的光线v,入射至光学结构61,并且在光学结构61的两个光学表面处均发生折射,经过这两个光学表面折射后,这些光线朝着背侧传播,入射到导光层20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结构61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加以限定。并且,光学结构61在第二结构层中可线形分布,或者阵列分布。
其中,所述第二结构层60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结构层30的折射率、所述导光层20的折射率相同。具体的第二结构层60、第一结构层30和导光层20的折射率的范围均为1.3-1.8,优选1.58;将第二结构层60、第一结构层30和导光层20的折射率设置为相同,则可以时光线在第二结构层60、第一结构层30和导光层20之间传播时不会发生折射,方便第二结构层60中光学结构61、第一结构层30中第二倾斜面311以及导光层20中第一倾斜面231的设计。
此外,保护层50和贴合层40的折射率的范围也为1.3-1.8,其中,保护层50的折射率优选1.3,贴合层40的折射率优选1.4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层50和贴合层40的折射率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的,所述前置光源的厚度T范围为:50μm-400μm。其中,保护层50的厚度范围为10μm-55μm;第一结构层30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第二结构层60的厚度范围为5μm-20μm;导光层20的厚度范围为20μm-310μm;贴合层40的厚度范围为5μm-12μm;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置光源符合设计薄型化需求,前置光源的厚度T低于常规前置光源的厚度,同时可以搭载任意不同外形的显示模组,具有强匹配性。此外,前置光源具体的厚度可根据需要匹配的显示面板进行调整,在此不加以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层50、第一结构层30、第二结构层60、导光层20和贴合层40均可选用透光性高的柔性材料,例如: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UV(光固化材料)。
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前置光源,该前置光源包括:光源;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入光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层的所述入光面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层;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多个所述第一倾斜面在第一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一边;所述第一倾斜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二边;所述第一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垂直距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二表面设置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则当大角度光线射向第一倾斜面时,会改变大角度光线的反射方向,减少大角度光线的入射角,当大角度光线的入射角经多个第一倾斜面进行多次减少后,能够在远离光源的方向入射至显示面板,进而提高前置光源光线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均匀性,以及前置光源的光利用率,最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参照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的前置光源100,还包括: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设置在所述贴合层40远离所述导光层20的一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CD)。
在图12中,当从显示面板200反射出的光线r,以入射角为30°入射至前置光源100时,经过前置光源100的折射,以光线r1射出显示装置,其中r1的出射角为45°,而当不设置第一倾斜面231和第二倾斜面311时,光线r对应的出射光线为r2,r2的出射角为48°,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置光源还对显示面板反射出的光线具有收拢作用。
再者,当从显示面板200反射出的光线s,以入射角为35°入射至前置光源100时,经过前置光源100中的光学结构61的反射射,以光线s1反射回导光层,而当不设置第一倾斜面231和第二倾斜面311时,光线s经过前置光源的折射后,以光线s2射出显示装置,光线s2的出射角为85°,而大角度的光线s2不利于显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置光源对显示装置光线的利用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置光源的对比度CR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上述公式中,L255亮度(白画面亮度)是指前置光源设置为最亮时的亮度,L0亮度(黑画面亮度)是指前置光源设置为最暗时的亮度;上表面出光是指从保护层50背离显示面板200一侧射出的光线,下表面出光是前置光源射向显示面板200的光线;Ref.L255是指在白画面时,射向显示面板200后反射回前置光源的光线;Ref.L0是指在黑画面时,射向显示面板200后反射回前置光源的光线;透过率是指前置光源的光线透过率。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降低上表面出光以及提高下表面出光,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而由前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置光源能够降低上表面的出光量以及提高下表面出光强度和角度集中程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增强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光线利用率高,显示装置显示时发出的光线较集中,对比度较高,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结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前置光源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导光层,所述导光层包括入光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层的所述入光面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层;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多个所述第一倾斜面在第一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一边;所述第一倾斜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二边;所述第一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边至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结构层远离所述导光层的第三表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靠近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三边;所述第二倾斜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边为第四边;所述第三边至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四表面的第三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边至所述第四表面的第四垂直距离;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入光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入光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55°、且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层;所述贴合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结构层的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三表面上,所述保护层朝向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结构层的折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边至所述第四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边至所述第二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二结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层和所述第一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二结构层中设置多个光学结构,用于调节入射到所述光学结构上的光;所述光学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每一个所述光学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结构层中的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第六表面上形成开口;所述第六表面为所述第二结构层背离所述导光层的一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结构层的折射率、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光源的厚度范围为:50μm-400μm。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的前置光源,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贴合层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14616.3A CN112987410A (zh) | 2021-04-16 | 2021-04-16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14616.3A CN112987410A (zh) | 2021-04-16 | 2021-04-16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87410A true CN112987410A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4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14616.3A Pending CN112987410A (zh) | 2021-04-16 | 2021-04-16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8741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16162A1 (zh) * | 2021-08-11 | 2023-02-16 |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面光波导方式的定向放光反射屏及显示设备 |
WO2024066721A1 (zh) * | 2022-09-27 | 2024-04-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前置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4-16 CN CN202110414616.3A patent/CN1129874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16162A1 (zh) * | 2021-08-11 | 2023-02-16 |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面光波导方式的定向放光反射屏及显示设备 |
WO2024066721A1 (zh) * | 2022-09-27 | 2024-04-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前置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31512B (zh) | 导光膜组件、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 |
US884813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05221619A (ja) | 光学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
US8840292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100024752A (ko) | 프리즘 시트와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4698518A (zh) | 棱镜片、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12987410A (zh)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
JP2013206834A (ja) | 導光体を用いた照明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CN111624815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8860910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1349778A (zh) |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 |
CN108594354B (zh) | 光学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3985658A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
CN113311530A (zh) | 一种光源组件及显示装置 | |
KR20170134617A (ko) | 투명 백라이트로부터의 균일한 광 출력을 위한 텍스처 구배 | |
CN215895179U (zh) | 一种前置光源及显示装置 | |
CN111338128B (zh) |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 | |
CN211653351U (zh)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9460448U (zh) | 一种导光单元、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
Park | Pattern optimization in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positioning of light sources for improving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area, flat-type lighting systems | |
KR20090053000A (ko) | 플렉서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 |
CN206725894U (zh) | 光学膜片及显示设备 | |
KR20170020589A (ko) | 측면부 반사 패턴을 갖는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2017538264A (ja) | 導光板と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220317359A1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