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6068A -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6068A
CN112986068A CN202110202365.2A CN202110202365A CN112986068A CN 112986068 A CN112986068 A CN 112986068A CN 202110202365 A CN202110202365 A CN 202110202365A CN 112986068 A CN112986068 A CN 112986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particle
particles
gas
phas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23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乐鸣
王勤辉
方梦祥
吴尔东
肖刚
余春江
王涛
郑成航
周劲松
王树荣
高翔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02023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6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6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6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轨迹同步在线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气固两相流在线测量系统;步骤2:在线示踪颗粒电子标签制作;步骤3:对示踪颗粒进行编码,制作多个在线示踪颗粒;步骤4:气固两相流试验台运行,将多个一定数量的示踪颗粒与床料均匀混合加入气固两相流冷态试验台系统中;步骤5: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示踪轨迹同步高频读取;步骤6:多个颗粒高频读取器信号数据传输与处理,通过该数据实时获取各示踪颗粒在循环流化床系统所处的具体位置;步骤7:多颗粒轨迹监测。本发明实现了对于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系统内多颗粒运动位置、轨迹、速度和停留时间等的运动特性参数实时在线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清洁和高效利用领域,涉及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轨迹同步在线测量方法,特别是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中多颗粒轨迹的同步在线测量方法,适用于在线测量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内多颗粒位置、多颗粒运动轨迹和其运动特性。
背景技术
气固两相流系统、特别是气固两相循环流化床在催化裂化、煤燃烧、煤气化、化学链燃烧/气化等工业上有着广泛应用。循环流化床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工业应用中,都需要掌握不同操作参数下床内固体颗粒的运动规律。循环流化床颗粒运动规律的掌握,是认识气固反应器中气固间的化学反应、传热传质机理的关键,对流化床反应器设计、运行和结构参数都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循环流化床中固体颗粒运动的在线测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性难题,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实现对流场无干扰、三维、实时、准确和安全测量。以往的循环流化床颗粒运动的测量方法包括示踪法、摄影图像测速法、激光测速法等等,其中示踪法较为常用,即在流化床内掺入一定数量具有特殊标记的示踪颗粒,然后通过仪器跟踪或捕获示踪颗粒的运动。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外研究者发明了热颗粒示踪、磷光颗粒示踪、染色颗粒示踪、磁性颗粒示踪和放射性颗粒示踪等测量颗粒运动的示踪方法,也有部分学者创造性地采用了电容层析成像(ETC)技术进行示踪。但这些示踪方法都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无法实时在线辨识各示踪颗粒,无法实现实时在线得到颗粒运动结果,仅能够反映反应器内的整体流动运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气固两相流系统中多个颗粒轨迹的在线测量方法。
本发明针对气固两相流中,特别是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气固两相流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提出一种可实时识别跟踪多个不同固体颗粒的在线测量方法。本发明结合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运行特点和射频识别技术,提出利用电子标签制作示踪颗粒,通过布置在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各部位的射频天线、高频读取器对示踪颗粒进行读取并记录颗粒编码、读取时间以及读取器位置,通过数据处理,实现对于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内多颗粒运动特性参数包括位置、轨迹和速度等的实时在线监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多颗粒轨迹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系统内固体颗粒进行在线识别追踪。
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内固体颗粒运动特性的在线测量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气固两相流在线测量系统。搭建或确定气固两相流冷态试验系统台,在固体颗粒循环系统各主要部件外侧预定的测量位置设置射频天线和高频读取器,包括上升管(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固体颗粒下降管、返料机构、固体颗粒回送管等部件结构。各测点高频读取器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2:制作在线示踪颗粒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是内部嵌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的记录媒体。采用封装、粘贴以及镶嵌等方式将小型电子标签制作成可以在气固两相流试验系统内随床料自由运动的示踪颗粒,要求示踪颗粒能较好地类比床内气固颗粒的运动特性。制成的示踪颗粒电子标签信号良好。
步骤3:对示踪颗粒进行编码。作为示踪颗粒组成部分的电子标签具有存储多位数字编码的能力,通过预先利用读写设备将独立的数字编码赋予示踪颗粒,实现对各示踪颗粒的区分。
步骤4:运行气固两相流试验台。将多个一定数量的示踪颗粒与床料均匀混合加入气固两相流冷态试验台系统中,调节各工作参数使的系统处于稳定运行工况下。
步骤5:同步高频读取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示踪轨迹。当示踪颗粒通过射频天线覆盖区域时,射频天线在高频读取器的指令下发射特定频率加密无线电波,当示踪颗粒进入射频天线的读取范围时,示踪颗粒内部电子标签接受到射频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后,内部产生射频信号并同时将存储的多位数字编码反馈给射频天线,最终传输给高频读取器进行记录。
步骤6:传输与处理多个颗粒高频读取器信号数据。高频读取器将一定时间内读取到的示踪颗粒信号以数据的形式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结构包括:射频天线编号,所读取到的多位数字编码,读取时间。通过该数据可以实时获取各示踪颗粒在循环流化床系统所处的具体位置。
步骤7:监测多颗粒轨迹。通过对高频读取器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各个时间节点各示踪颗粒在气固循环流化床系统所处的具体位置。将同一多位编码的信号依照时间顺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特定颗粒随时间变化在气固亮相流系统中的位置变化,进一步可以得到特定颗粒的实时运动特性参数,包括轨迹、区段停留时间、速度等。同时处理多个编码数据可以得到多个示踪颗粒在气固两相流系统中的实时运动轨迹。
步骤7所述的数据处理具体包括:
数据处理系统获得由各高频读取器发送的数据,数据结构包括示踪颗粒编码、读取器编号以及读取时间;
检测实时颗粒位置:数据处理系统根据示踪颗粒编码对各组数据进行区分,依照读取器编码获得在不同时间点具体示踪颗粒所经过的高频读取器的具体位置,通过实时显示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实现多示踪颗粒的实时位置检测与显示;
获得颗粒轨迹:数据处理系统对于各组数据根据读取时间进行排序,并根据读取器编号进行定位,可以得到多示踪颗粒的运动轨迹;
获得颗粒在各区段停留时间: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已获得的颗粒轨迹进行处理,通过同一示踪颗粒通过相邻高频读取器布置节点的时间差可以获得区段停留时间;
获得颗粒在各区段的平均速度: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相邻高频读取器节点高度之差,结合颗粒在各区段停留时间,可以获得区段内具体颗粒平均运动速度。
优选地,步骤1中,气固两相流系统为气固两相流的冷态循环系统,包括上升管(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固体颗粒下降管、返料机构、固体颗粒回送管等部件结构,其中上升管可以是单上升管如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双上升管和多上升管系统,材质对电信号不产生隔离作用,如有机玻璃。
优选地,步骤1中,各高频读取器设置测点为上升管(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固体颗粒下降管、返料机构、固体颗粒回送管等部件结构。
优选地,步骤2中,具有电子标签的示踪颗粒直径为0.5mm-15mm。
优选地,示踪颗粒的制作方式采用封装、粘贴或镶嵌,其密度控制在25-3000kg/m3
优选地,步骤6中,高频读取器传输数据由射频天线编号,所读取到的多位数字编码,读取时间3部分组成。
优选地,步骤7中,多颗粒轨迹、区段停留时间、速度等信息的获取由数据处理终端处理高频读取器所传输的数据采用所述具体方法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实时识别跟踪多个不同固体颗粒在气固两相流中的在线测量,实现对于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系统内多颗粒运动位置、轨迹、速度和停留时间等的运动特性参数实时在线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方法的系统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测试单元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嵌入式示踪颗粒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有:循环流化床主体1、循环流化床反应器2、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3、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下降管4、循环流化床返料机构5、循环流化床返料管6、密相区底部高频读取器7、密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8、稀相区中段高频读取器9、稀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10、分离器入口高频读取器11、分离器出口高频读取器12、返料机构高频读取器13、返料管出口高频读取器14、数据处理系统15、循环流化床内示踪颗粒16、射频天线17、频率产生器、调制电路以及微处理器整合装置18、数据处理系统19、示踪颗粒内置电子标签20、示踪颗粒硬质壳体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目标的实现:
步骤1:建立气固两相流在线测量系统。
搭建循环流化床主体1,包括循环流化床反应器2、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3、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下降管4、循环流化床返料机构5、循环流化床返料管6。在对应位置布置密相区底部高频读取器7、密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8、稀相区中段高频读取器9、稀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10、分离器入口高频读取器11、分离器出口高频读取器12、返料机构高频读取器13、返料管出口高频读取器14,各测点高频读取器与数据处理系统15相连。
步骤2:制作在线示踪颗粒电子标签。
首先取示踪颗粒内置电子标签20包裹于示踪颗粒硬质壳体21内,根据试验需求确定示踪颗粒16粒径,如图3所示制作示踪颗粒16。床料以及示踪颗粒16的材料和密度根据要求确定,并应保证制作成为示踪颗粒16之后,电子标签20的信号良好。
步骤3:对示踪颗粒进行编码。
通过信号读写设备向各示踪颗粒16电子标签20中写入独立的多位编码,要求所有示踪颗粒16内电子标签20所储存的多位编码唯一无重复。
步骤4:开启各节点高频读取器并连接数据处理终端。
开启密相区底部高频读取器7、密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8、稀相区中段高频读取器9、稀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10、分离器入口高频读取器11、分离器出口高频读取器12、返料机构高频读取器13、返料管出口高频读取器14以及数据处理系统15的电源,并通过软件连接。要求密相区底部高频读取器7、密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8、稀相区中段高频读取器9、稀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10、分离器入口高频读取器11、分离器出口高频读取器12、返料机构高频读取器13、返料管出口高频读取器14使用环境无其他射频信号且能够稳定读取所处区域的示踪颗粒16所发出的射频信号,数据由数据处理系统15记录。
步骤5:运行气固两相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
将根据试验要求需要的足够数量的示踪颗粒16与床料一同添加入气固两相流试验系统1中,床料量能够支持循环流化床主体1的正常运行。提高循环流化床反应器2内风速以及循环流化床返料机构5处风速,使得床料以及示踪颗粒16在气固两相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中稳定运行在需要的状态。
步骤6:同步高频读取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示踪轨迹。
密相区底部高频读取器7、密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8、稀相区中段高频读取器9、稀相区顶部高频读取器10、分离器入口高频读取器11、分离器出口高频读取器12、返料机构高频读取器13、返料管出口高频读取器14独立读取所处区域所有示踪颗粒16所发出的射频信号。
步骤7:传输与处理多个颗粒高频读取器信号数据。
由于各示踪颗粒16内所内置的电子标签22在步骤2中已写入多位编码,各高频读取器7、8、9、10、11、12、13、14实时将所读取的示踪颗粒16的多位编码、读取器位置、读取时间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15。
步骤8:数据处理系统处理数据显示实时轨迹。
数据处理系统15依照示踪颗粒16多位编码为指标,将各高频读取器7、8、9、10、11、12、13、14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读取时间、读取器位置实时显示各示踪颗粒16目前所在循环流化床主体1中的位置,得到示踪颗粒16的实时在线轨迹,并由此获取实时位置、速度、停留时间等多个测试颗粒的运行特性在线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轨迹同步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气固两相流在线测量系统。搭建或确定气固两相流冷态试验系统台,在固体颗粒循环系统各主要部件外侧预定的测量位置设置射频天线和高频读取器,包括上升管(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固体颗粒下降管、返料机构、固体颗粒回送管等部件结构。各测点高频读取器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2:在线示踪颗粒电子标签制作。电子标签是内部嵌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的记录媒体。采用封装、粘贴以及镶嵌等方式将小型电子标签制作成可以在气固两相流试验系统内随床料自由运动的示踪颗粒,要求示踪颗粒能较好地类比床内气固颗粒的运动特性。制成的示踪颗粒电子标签信号良好。
步骤3:对示踪颗粒进行编码,制作多个在线示踪颗粒。作为示踪颗粒组成部分的电子标签具有存储多位数字编码的能力,通过预先利用读写设备将独立的数字编码赋予示踪颗粒,实现对各示踪颗粒的区分。
步骤4:气固两相流试验台运行。将多个一定数量的示踪颗粒与床料均匀混合加入气固两相流冷态试验台系统中,调节各工作参数使的系统处于稳定运行工况下。
步骤5: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示踪轨迹同步高频读取。当示踪颗粒通过射频天线覆盖区域时,射频天线在高频读取器的指令下发射特定频率加密无线电波,当示踪颗粒进入射频天线的读取范围时,示踪颗粒内部电子标签接受到射频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后,内部产生射频信号并同时将存储的多位数字编码反馈给射频天线,最终传输给高频读取器进行记录。
步骤6:多个颗粒高频读取器信号数据传输与处理。高频读取器将一定时间内读取到的示踪颗粒信号以数据的形式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结构包括:射频天线编号,所读取到的多位数字编码,读取时间。通过该数据可以实时获取各示踪颗粒在循环流化床系统所处的具体位置。
步骤7:多颗粒轨迹监测。通过对高频读取器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各个时间节点各示踪颗粒在气固循环流化床系统所处的具体位置。将同一多位编码的信号依照时间顺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特定颗粒随时间变化在气固亮相流系统中的位置变化,进一步可以得到特定颗粒的实时运动特性参数,包括轨迹、区段停留时间、速度等。同时处理多个编码数据可以得到多个示踪颗粒在气固两相流系统中的实时运动轨迹。
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数据处理系统获得由各高频读取器发送的数据,数据结构包括示踪颗粒编码、读取器编号以及读取时间。
实时颗粒位置:数据处理系统根据示踪颗粒编码对各组数据进行区分,依照读取器编码获得在不同时间点具体示踪颗粒所经过的高频读取器的具体位置,通过实时显示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实现多示踪颗粒的实时位置检测与显示。
颗粒轨迹:数据处理系统对于各组数据根据读取时间进行排序,并根据读取器编号进行定位,可以得到多示踪颗粒的运动轨迹。
颗粒在各区段停留时间: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已获得的颗粒轨迹进行处理,通过同一示踪颗粒通过相邻高频读取器布置节点的时间差可以获得区段停留时间。
颗粒在各区段的平均速度: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相邻高频读取器节点高度之差,结合颗粒在各区段停留时间,可以获得区段内具体颗粒平均运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轨迹同步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气固两相流系统为气固两相流的冷态循环系统,包括上升管(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固体颗粒下降管、返料机构、固体颗粒回送管等部件结构,其中上升管可以是单上升管如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系统,双上升管和多上升管系统,材质对电信号不产生隔离作用,如有机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两相流循环冷态试验系统中多个颗粒轨迹同步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高频读取器设置测点为上升管(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固体颗粒下降管、返料机构、固体颗粒回送管等部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中内多个颗粒轨迹同步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有电子标签的示踪颗粒直径为0.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中内多个颗粒轨迹同步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示踪颗粒的制作方式采用封装、粘贴或镶嵌,其密度控制在25-3000kg/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中内多个颗粒轨迹同步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高频读取器传输数据由射频天线编号,所读取到的多位数字编码,读取时间3部分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两相流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中内多个颗粒轨迹同步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多颗粒轨迹、区段停留时间、速度等信息的获取由数据处理终端处理高频读取器所传输的数据采用所述具体方法获得。
CN202110202365.2A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2986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365.2A CN112986068A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365.2A CN112986068A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6068A true CN112986068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9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2365.2A Pending CN112986068A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606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7314A (zh) * 2008-09-12 2009-02-0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TWM354743U (en) * 2008-09-05 2009-04-11 Chan-Hsien Chien Tracking system for ball trajectory
CN102608002A (zh) * 2012-02-29 2012-07-25 东南大学 一种气固流化床非球形颗粒混合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710928A (zh) * 2011-10-09 2012-10-03 苏州元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rfid识别的地铁闭路电视监控方法
EP2533173A1 (en) * 2011-06-07 2012-12-12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Pis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moving RFID tag
CN106362382A (zh) * 2016-08-24 2017-02-01 广州市木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尔夫球定位系统
CN111999220A (zh) * 2020-08-26 2020-11-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追踪碎石颗粒运动轨迹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4743U (en) * 2008-09-05 2009-04-11 Chan-Hsien Chien Tracking system for ball trajectory
CN101357314A (zh) * 2008-09-12 2009-02-0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EP2533173A1 (en) * 2011-06-07 2012-12-12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Pis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moving RFID tag
CN102710928A (zh) * 2011-10-09 2012-10-03 苏州元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rfid识别的地铁闭路电视监控方法
CN102608002A (zh) * 2012-02-29 2012-07-25 东南大学 一种气固流化床非球形颗粒混合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362382A (zh) * 2016-08-24 2017-02-01 广州市木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尔夫球定位系统
CN111999220A (zh) * 2020-08-26 2020-11-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追踪碎石颗粒运动轨迹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7679B (zh) 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精确定位方法
CN104732752A (zh) 利用三维运动技术的家庭娱乐高级控制装置
JP2005500516A (ja) 無線識別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トコル
JP5635243B2 (ja) 無線idタグシステム
CN101598017A (zh) 方位中子孔隙度随钻测量装置
CN109491306B (zh) 动态磁检测探头及电磁控阵方法
CN112986068A (zh) 一种气固两相流中多个颗粒运行特性同步在线测量方法
CN202841536U (zh) 基于Zigbee全无线的矿山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
CN103406804A (zh) 在五轴机床上利用传感标签实现直线度误差的监测方法
Chen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SN and RFID technology
CN203376764U (zh) 基于rfid技术的钻具全程动态管理装置
US20200312366A1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CN103150530A (zh) 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方法
Li et al. iSense: intelligent object sensing and robot tracking through networked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t coils
CN115812646B (zh) 鱼道内鱼类行为分析方法
CN104155219A (zh) 一种三维稠密气固系统非球形颗粒动力学参数的无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Rekhis et al.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water monitoring system
JP2006337098A (ja) 管内流速測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205097177U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变电站室内巡检机器人
CN205097178U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阀厅内巡检机器人
CN207316485U (zh) 油气管道内检测器数据集线系统
CN205563570U (zh) 基于bim的高铁站房mep管线碰撞检测系统
CN210667066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控机床智能防盗监控系统
CN110253102A (zh) 一种电子产品焊接及检测的综合性集成设备
CN209250685U (zh) 一种利用电力电网潮流信息的电力通信网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