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6054A -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6054A
CN112986054A CN202110192085.8A CN202110192085A CN112986054A CN 112986054 A CN112986054 A CN 112986054A CN 202110192085 A CN202110192085 A CN 202110192085A CN 112986054 A CN112986054 A CN 112986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aggregate
adhesion
particles
aggregate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20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绪学
夏京亮
陶元洪
范国栋
李鑫
梁立峰
董藏龙
肖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1920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60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6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6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1/0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集料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根据沥青剥落率判定沥青粘附等级;沥青剥落率是沥青包裹于集料后,在热水中超声后计算得到的沥青剥落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利用人工肉眼观察判断的缺陷,使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且检测再现性好;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沥青剥落率,根据沥青剥落率判断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级,结果真实客观,且操作简单,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集料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7.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26.5mm或31.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集料又称骨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主要起骨架作用和减小由于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湿胀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同时还作为胶凝材料的廉价填充料。由于工程建设量持续不断的增大,优质集料的选择范围逐渐缩小,集料和沥青的黏附性能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通过试验测得。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7.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26.5mm或31.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集料又称骨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主要起骨架作用和减小由于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湿胀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同时还作为胶凝材料的廉价填充料。由于工程建设量持续不断的增大,优质集料的选择范围逐渐缩小,集料和沥青的黏附性能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通过试验测得。现有的测试方法中,均采用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这种测试以及评定方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无法客观的评价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能,并且试验重复性差,无法准确判断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能。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材料多年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配合理论分析,加以研究创新,开发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通过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出沥青剥落率,并根据沥青剥落率确定粘附性等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通过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出沥青剥落率,并根据沥青剥落率判断粘附性等级,测试结果客观准确,测试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根据沥青剥落率判定沥青粘附等级;沥青剥落率是沥青包裹于集料颗粒后,在热水中超声后计算得到的沥青剥落率。将集料颗粒置于热水中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和还原沥青的使用环境,提高了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本测试方法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沥青剥落率测试步骤如下:
S1.取粒径为15.5~16.5mm的集料颗粒n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集料颗粒质量记为m0n
S2.通过悬挂装置使所述集料颗粒浸没于预先加热的沥青中;
S3.将裹附了沥青的集料颗粒取出,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
S4.将晾干的集料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集料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15min,将集料颗粒取出晾干;
S5.取下集料颗粒表面的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集料颗粒表面脱开的沥青切掉,将剩下的粘附沥青的集料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
S6.计算沥青剥落率,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
进一步的,步骤S6中沥青剥落率的计算公式为:
Dis=Σ(mjn-mzn)/Σ(mjn-m0n)×100%,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本发明将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作为计算数据,与将剥落的沥青质量作为计算相比,避免了剥落沥青收集和称重过程中的损失对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本发明测试方法的准确率,并采用纱布对粘附了沥青后的集料进行包裹,充分利用纱布不吸收沥青的中有机物的特点,进一步减少测试误差。
进一步的,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
A2测试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沥青剥落率Disn
A3.将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的粘附等级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中规定的粘附性等级,该规程中将粘附性能划分为5个等级,并将该规程中的样本数据作为本发明中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的依据,进而使本测试方法更加具有实用性。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预先加热温度是沥青的标准拌和温度。采用沥青的标准拌和温度,能够使测试数据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减少测试误差,提高测试准确度。
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超声波加热温度为40~50℃。在超声的条件下,温度过低,达不到抗水损害的条件,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沥青中的有机物分解,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悬挂装置是兜状结构,并设置有网孔。采用此种形式的悬挂装置能够使集料颗粒完全浸渍于沥青中,并使本发明测试方法对集料颗粒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任意形状的集料颗粒均能够完全浸渍于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中。
进一步的,网孔直径为2~5mm。网孔过小影响沥青与集料颗粒表面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力,网孔过大易将形状不规则的集料颗粒卡住,影响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n≥5。由于集料颗粒的质量、体积和表面粗糙度对沥青的粘附力均有影响,因此多个数据采集平均值才能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利用人工肉眼观察判断的缺陷,使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且检测再现性好;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沥青剥落率,根据沥青剥落率判断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级,结果真实客观,且操作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集料颗粒n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颗粒质量记为m0n(n为1、2、3……);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集料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集料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n(n为1、2、3……);
S4.将晾干的集料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集料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15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集料颗粒表面脱开的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沥青的集料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n(n为1、2、3……);
S6.计算沥青剥落率,判断沥青和集料的黏附性能。
Dis=Σ(mjn-mzn)/Σ(mjn-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
A2测试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沥青剥落率Disn
A3.将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
实施例1
以玄武岩集料和90#沥青为检测对象。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玄武岩5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颗粒质量记为m01、m02、m03、m04和m05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玄武岩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集料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90#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1、mj2、mj3、mj4和mj5
S4.将晾干的玄武岩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玄武岩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玄武岩颗粒表面脱开的90#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90#沥青的玄武岩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1、mz2、mz3、mz4和mz5、;
S6.计算90#沥青剥落率,判断90#沥青和玄武岩颗粒的粘附性能。
Dis=Σ(mjn-mzn)/Σ(mjn-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测试数据见表1,根据公式得到实施例1的沥青剥落率为8.60%。
表1实施例1的剥落率数据测试结果
n=1 n=2 n=3 n=4 n=5
m<sub>0n</sub> 9.85 7.74 9.13 9.22 7.58
m<sub>jn</sub> 11.29 10.16 11.09 11.52 9.78
m<sub>zn</sub> 11.02 10.05 10.89 11.32 9.67
m<sub>j</sub>-m<sub>z</sub> 0.27 0.11 0.2 0.2 0.11
m<sub>j</sub>-m<sub>0</sub> 1.44 2.42 1.96 2.3 2.2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见表2;
A2.将上述测得的沥青剥落率Dis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为4级。
表2剥落率等级划分结果
Dis 0~1.5% 1.5%~10% 10%~30% 30%~90% 90%~100%
黏附性等级 5 4 3 2 1
实施例2
以玄武岩集料和70#沥青为检测对象。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玄武岩5个,即n=5,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颗粒质量记为m01、m02、m03、m04和m05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玄武岩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集料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70#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1、mj2、mj3、mj4和mj5
S4.将晾干的玄武岩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玄武岩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玄武岩颗粒表面脱开的70#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70#沥青的玄武岩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1、mz2、mz3、mz4和mz5
S6.计算70#沥青剥落率,判断70#沥青和玄武岩颗粒的粘附性能。
Dis=Σ(mjn-mzn)/Σ(mjn-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测试结果见表3,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实施例2的沥青剥落率为5.50%。
表3实施例2的剥落率数据测试结果
n=1 n=2 n=3 n=4 n=5
m<sub>0n</sub> 9.75 8.74 9.42 9.18 8.69
m<sub>jn</sub> 11.02 11.1 11.22 11.35 10.59
m<sub>zn</sub> 10.99 11.05 11.04 11.32 10.35
m<sub>j</sub>-m<sub>z</sub> 0.03 0.05 0.18 0.03 0.24
m<sub>j</sub>-m<sub>0</sub> 1.27 2.36 1.8 2.17 1.9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结果见表4;
A2.将上述测得的沥青剥落率Dis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为4。
表4.剥落率等级划分结果
Dis 0~1.5% 1.5%~10% 10%~30% 30%~90% 90%~100%
黏附性等级 5 4 3 2 1
实施例3
以花岗岩集料和70#沥青为检测对象。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花岗岩5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花岗岩颗粒质量记为m01、m02、m03、m04和m05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花岗岩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花岗岩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70#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1、mj2、mj3、mj4和mj5
S4.将晾干的花岗岩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花岗岩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花岗岩颗粒表面脱开的70#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70#沥青的花岗岩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1、mz2、mz3、mz4和mz5
S6.计算70#沥青剥落率,判断70#沥青和花岗岩颗粒的粘附性能。
Dis=Σ(mjn-mzn)/Σ(mjn-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测试结果见表5,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实施例3的沥青剥落率为22.50%。
表5实施例3的剥落率数据测试结果
n=1 n=2 n=3 n=4 n=5
m<sub>0n</sub> 9.56 8.25 9.38 9.52 8.36
m<sub>jn</sub> 11.13 10.26 11.58 11.65 9.86
m<sub>zn</sub> 10.87 10.12 10.67 11.24 9.46
m<sub>j</sub>-m<sub>z</sub> 0.26 0.14 0.91 0.41 0.4
m<sub>j</sub>-m<sub>0</sub> 1.57 2.01 2.2 2.13 1.5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结果见表6;
A2.将上述测得的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为3。
表6.剥落率等级划分结果
Dis 0~1.5% 1.5%~10% 10%~30% 30%~90% 90%~100%
黏附性等级 5 4 3 2 1
实施例4
以花岗岩集料和90#沥青为检测对象。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花岗岩5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花岗岩颗粒质量记为m01、m02、m03、m04和m05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花岗岩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花岗岩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90#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1、mj2、mj3、mj4和mj5
S4.将晾干的花岗岩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花岗岩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花岗岩颗粒表面脱开的90#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90#沥青的花岗岩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1、mz2、mz3、mz4和mz5
S6.计算90#沥青剥落率,判断90#沥青和花岗岩颗粒的粘附性能。
Dis=Σ(mjn-mzn)/Σ(mjn-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测试结果见表7,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实施例4的沥青剥落率为26.10%。
表7实施例4的剥落率数据测试结果
n=1 n=2 n=3 n=4 n=5
m<sub>0n</sub> 9.41 8.57 9.12 9.34 8.75
m<sub>jn</sub> 11.02 10.41 11.35 11.23 9.91
m<sub>zn</sub> 10.75 10.06 10.36 10.95 9.52
m<sub>j</sub>-m<sub>z</sub> 0.27 0.35 0.99 0.28 0.39
m<sub>j</sub>-m<sub>0</sub> 1.61 1.84 2.23 1.89 1.16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测试结果见表8;
A2.将上述测得的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为3。
表8.剥落率等级划分结果
Dis 0~1.5% 1.5%~10% 10%~30% 30%~90% 90%~100%
黏附性等级 5 4 3 2 1
实施例5
以石灰岩集料和90#沥青为检测对象。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绿辉石5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绿辉石颗粒质量记为m01、m02、m03、m04和m05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绿辉石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绿辉石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90#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1、mj2、mj3、mj4和mj5
S4.将晾干的绿辉石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绿辉石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绿辉石颗粒表面脱开的90#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90#沥青的绿辉石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1、mz2、mz3、mz4和mz5
S6.计算90#沥青剥落率,判断90#沥青和绿辉石颗粒的粘附性能。
Dis=Σ(mjn-mzn)/Σ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测试结果见表9,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实施例5的沥青剥落率为1.30%。
表9实施例5的剥落率数据测试结果
n=1 n=2 n=3 n=4 n=5
m<sub>0n</sub> 9.1 7.96 8.87 9.26 8.93
m<sub>jn</sub> 11.12 9.23 10.32 11.54 10.67
m<sub>zn</sub> 11.11 9.21 10.3 11.49 10.65
m<sub>j</sub>-m<sub>z</sub> 0.01 0.02 0.02 0.05 0.02
m<sub>j</sub>-m<sub>0</sub> 2.02 1.27 1.45 2.28 1.74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测试结果见表10;
A2.将上述测得的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为5。
表10剥落率等级划分结果
Dis 0~1.5% 1.5%~10% 10%~30% 30%~90% 90%~100%
黏附性等级 5 4 3 2 1
实施例6
以石灰岩集料和70#沥青为检测对象。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S1.取粒径16mm左右的绿辉石5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绿辉石颗粒质量记为m01、m02、m03、m04和m05
S2.采用悬挂装置将每个绿辉石颗粒分别悬挂;
S3.然后将悬挂好的绿辉石颗粒浸入预先加热的90#沥青中,然后取出悬挂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记为mj1、mj2、mj3、mj4和mj5
S4.将晾干的绿辉石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绿辉石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min,取出晾干;
S5.取下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绿辉石颗粒表面脱开的90#沥青用壁纸刀切掉,将剩下的粘附70#沥青的绿辉石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记为mz1、mz2、mz3、mz4和mz5
S6.计算70#沥青剥落率,判断70#沥青和绿辉石颗粒的粘附性能。
Dis=Σ(mjn-mzn)/Σ(mjn-m0n)×100%,
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测试结果见表11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实施例6青剥落率为1.30%。
表11.6剥落率数据测试结果
n=1 n=2 n=3 n=4 n=5
m<sub>0n</sub> 9.26 7.45 9.19 9.82 9.65
m<sub>jn</sub> 11.23 9.03 11.12 11.68 11.89
m<sub>zn</sub> 11.22 9.03 11.11 11.65 11.84
m<sub>j</sub>-m<sub>z</sub> 0.01 0 0.01 0.03 0.05
m<sub>j</sub>-m<sub>0</sub> 1.97 1.58 1.93 1.86 2.24
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测试结果见表12;
A2.将上述测得的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为5。
表12剥落率等级划分结果
Dis 0~1.5% 1.5%~10% 10%~30% 30%~90% 90%~100%
黏附性等级 5 4 3 2 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型号沥青以及改性沥青等沥青与其他集料的粘附性的测试。
集料根据SiO2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集料,集料中SiO2含量大于65%的为酸性集料如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52~65%之间的为中性集料如玄武岩,集料中SiO2含量小于52%的为碱性集料如石灰岩,而由于沥青是酸性有机化合物,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碱性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更强,而酸性最弱,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在测试集料的沥青吸附性能等级的划分符合集料和沥青的本身特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沥青粘附性能等级测试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以及代入公式的计算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展示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沥青剥落率判定沥青粘附等级;所述沥青剥落率是沥青包裹于集料后,在热水中超声后计算得到的沥青剥落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剥落率测试步骤如下:
S1. 取粒径为15.5~16.5mm的集料颗粒n个,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然后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集料颗粒质量记为m0n
S2. 通过悬挂装置使所述集料颗粒浸没于预先加热的沥青中;
S3. 将裹附了沥青的集料颗粒取出,晾干至室温,称量质量;
S4. 将晾干的集料颗粒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水中,然后将盛有集料颗粒的水放到超声波中,通过超声波加热10~15min,将集料颗粒取出晾干;
S5. 取下集料颗粒表面的纱布,然后将粘于纱布并与集料颗粒表面脱开的沥青切掉,将剩下的粘附沥青的集料颗粒晾干至恒重,称量质量;
S6. 计算沥青剥落率,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沥青剥落率的计算公式为:
Dis=Σ(mjn-mzn)/Σ(mjn-m0n)×100%,式中:
Dis为沥青剥落率;
m0n为测试用第n个集料颗粒质量;
mjn为黏附沥青后第n个集料颗粒与沥青的总质量;
mzn为第n个黏附沥青颗粒经浸水脱落部分沥青后的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沥青和集料颗粒的粘附性能等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 检测不同粘附等级下,若干沥青样本在标准集料颗粒上的沥青剥落率Dis0,建立沥青剥落率与粘附等级划分的样本数据库,根据粘附等级划分沥青剥落率Dis0的取值范围;
A2 测试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沥青剥落率Disn
A3. 将沥青剥落率Disn代入到步骤A1确定的取值范围中,得到待测沥青与集料颗粒的粘附性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预先加热温度是所述沥青的标准拌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超声波加热温度为95~1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是兜状结构,并设置有网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直径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5。
CN202110192085.8A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29860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2085.8A CN112986054A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2085.8A CN112986054A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6054A true CN112986054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93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2085.8A Pending CN112986054A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60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9759A (zh) * 2021-12-16 2022-03-18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模具及定量评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1975A (zh) * 2016-01-22 2016-05-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方法
CN106338467A (zh) * 2016-09-22 2017-01-18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方法
CN109100258A (zh) * 2018-10-18 2018-12-28 东南大学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0865028A (zh) * 2019-10-28 2020-03-06 扬州大学 一种定量测定布敦岩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的方法
CN110864995A (zh) * 2019-11-26 2020-03-06 长安大学 一种测试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N211292448U (zh) * 2019-12-13 2020-08-18 长安大学 一种用于集料黏附性测试的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1975A (zh) * 2016-01-22 2016-05-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方法
CN106338467A (zh) * 2016-09-22 2017-01-18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方法
CN109100258A (zh) * 2018-10-18 2018-12-28 东南大学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0865028A (zh) * 2019-10-28 2020-03-06 扬州大学 一种定量测定布敦岩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的方法
CN110864995A (zh) * 2019-11-26 2020-03-06 长安大学 一种测试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N211292448U (zh) * 2019-12-13 2020-08-18 长安大学 一种用于集料黏附性测试的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13 September 2011 *
袁峻等: "基于超声波的沥青·集料粘附性试验方法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袁峻等: "基于超声波的沥青-集料粘附性试验方法研究" *
郑晓光等: "利用超声波定量分析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中外公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9759A (zh) * 2021-12-16 2022-03-18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模具及定量评价方法
CN114199759B (zh) * 2021-12-16 2023-04-18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模具及定量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1243B (zh) 一种基于车辙试验仪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
CN112986054A (zh) 一种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定量测试方法
CN105571975A (zh) 一种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方法
CN108694023B (zh) 一种马歇尔试件稳定度和流值的测试方法
CN113218805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的评估检测及分类方法
CN110618064B (zh) 一种粗骨料粒形的表征方法
CN113155730A (zh) 评价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的方法及确定抗剥落剂掺量的方法
CN110702594A (zh) 混凝土材料非均匀性量化配制方法及其内腐蚀性离子侵蚀试验方法
CN103454202B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比表面积的测试方法
CN106600031B (zh) 一种高压输电耐张线夹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11426597A (zh) 一种高压电机低阻防晕漆材料的寿命分析方法
CN111443034A (zh) 基于旋转洗涤操作评价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方法
CN112098318A (zh)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能的四球摩擦试验评价方法
Rice Maximum Specific Gravity of Bituminous Mixtures by Vacuum Saturation Procedure
CN115184214A (zh) 一种多孔隙钢渣的接触角测定方法
Harvey et al. An evaluation of sever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ir-void content in asphalt concrete specimens
JP3142787B2 (ja) コンクリートの材料分離測定方法とその装置
Chowdhury et al. Fine aggregate angularity: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CN112082857B (zh) 一种道路用玻璃珠的抗压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测试方法
CN107167422B (zh) 一种汽车板锌层粘附性检测方法
CN111189721A (zh) 一种防水材料耐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评估方法
CN111537613A (zh) 一种透水沥青路面淤塞状态无损检测方法
CN115684250A (zh)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09459383B (zh) 一种判定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方法
CN111089942B (zh) 一种人工砂中油性碳物质含量的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