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5452B -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5452B
CN112985452B CN202110306240.4A CN202110306240A CN112985452B CN 112985452 B CN112985452 B CN 112985452B CN 202110306240 A CN202110306240 A CN 202110306240A CN 112985452 B CN112985452 B CN 112985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ressure
user
distance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62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5452A (zh
Inventor
汪海燕
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62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5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5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5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5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5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3/00Combined instruments indicating more than one navigational value, e.g. for aircraft; Combined measuring devic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of movement, e.g. distance,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踩踏报警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包括: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启动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为被监测穿戴端;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本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宠物被踩踏的情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单身群体增多等,饲养宠物成为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从宠物身上获取温暖和陪伴,使得与宠物相关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生活中,由于室内空间较小,人和宠物在房间内活动的时候,踩到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有些宠物走路动作轻,声音小,而且有时人在室内忙于其他事情进行走动时,不能及时观察到地面的情况,很容易在行走活动的过程中对宠物造成踩踏伤害,尤其是如果宠物还处在幼年,则踩踏情况发生的概率会更高,造成的后果则会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时刻监测宠物与人的距离,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预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减少宠物被踩踏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根据所述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启动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智能终端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为被监测穿戴端;
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本发明的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根据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与状态判断阈值进行对比,以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从而根据运动状态检测使用者脚部与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并根据第一距离值和预设距离阈值判断是否产生报警信号进行报警,从而在使用者和被监测对象活动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两者的距离,在距离过近时及时报警,有效防止了踩踏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的上一时刻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前期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前期距离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判断使用者脚部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之后,进一步判断第一距离值小于前期距离值之后,从而判断出使用者在向被监测对象靠近,进一步判断有发生踩踏的风险,有效提高了踩踏判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包括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信息包括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所述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其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不同区域的压力参数来确定使用者脚部的实际压力大小,以提高检测判断效率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且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中的最大值所在脚部处于着地状态;
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准确判断出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和意图。
进一步的,所述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包括所述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包括获得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所述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距离值为处于不着地状态的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最小距离。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使用者不着地的脚部与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最小距离作为第一距离值,更加准确的检测对被监测对象有踩踏风险的部位的运动情况,同时相对于检测两个距离值,降低了智能终端的功耗。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判断根据判断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所述智能终端判断根据判断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时,不产生第一启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的监测信号,根据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的监测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进行换算并生成第一距离值。其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信号强度将监测信号转换为第一距离值,在保证了精确检测的同时,避免了距离检测错误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执行所述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操作开启信号,执行所述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和被监测者穿戴的被监测穿戴端,所述控制端包括行走意图监测模块、距离检测模块、判断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其中:
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用于被监测者穿戴;
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用于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使
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之间的差值与状态判断阈值的大小以确定所述使用者的行走状态,并在确定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时,产生第一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启动距离检测,并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的大小,并在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和判断处理模块,通过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根据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与状态判断阈值进行对比,以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从而所述判断处理模块根据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检测使用者脚部与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并根据第一距离值和预设距离阈值判断是否产生报警信号进行报警,从而在使用者和被监测对象活动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两者的距离,在距离过近时及时报警,有效防止了踩踏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和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所述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一只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所述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一只脚的第一脚跟压力值;
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单元,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和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所述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二只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所述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二只脚的第二脚跟压力值。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还包括压力判断单元,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将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其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不同区域的压力参数来确定使用者脚部的实际压力大小,从而便于准确判断出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和意图,以提高检测判断效率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中的最大值所在脚部处于着地状态;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后,则生成第一启动信号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以使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启动距离检测,以检测使用者未着地的脚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着地状态信息判断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后,则不生成控制信号,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不执行距离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双脚,每一个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内部均内置第一蓝牙芯片,所述被监测穿戴端内置第二蓝牙芯片,所述距离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芯片与所述第二蓝牙芯片之间的信号强度,将所述信号强度转换为距离信息,并将使用者处于未着地状态的脚的距离信息作为所述第一距离值。
进一步的,所述在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还包括: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获取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的上一时刻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前期距离值;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前期距离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端内嵌于鞋底。
本发明所述穿戴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方便穿戴使用,便于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的防踩踏报警方法。
本发明的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的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执行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通过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根据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与状态判断阈值进行对比,以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从而根据运动状态检测使用者脚部与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并根据第一距离值和预设距离阈值判断是否产生报警信号进行报警,从而在使用者和被监测对象活动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两者的距离,在距离过近时及时报警,有效防止了踩踏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走意图监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踩踏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图1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1和被监测者穿戴的被监测穿戴端2,所述控制端1包括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距离检测模块12、判断处理模块13和报警模块14,上述的智能终端通过检测使用者的行走意图和状态,对使用者和被监测者进行距离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是否会发生踩踏,并在判断会发生踩踏的时候及时报警,从而有效提高了被监测者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了踩踏情况的发生。
其中所述被监测穿戴端2用于被监测者穿戴;
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用于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之间的差值与状态判断阈值的大小以确定所述使用者的行走状态,并在确定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时,产生第一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启动距离检测,并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的大小,并在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报警模块14;
所述报警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息。
在上述智能终端使用的过程中,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用于采集使用者鞋底的压力信息,以根据压力信息判断出使用者双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111,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111包括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1111和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1112,所述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1111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一只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所述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1112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一只脚的第一脚跟压力值;
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12,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112包括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1121和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1122,所述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1121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二只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所述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1122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二只脚的第二脚跟压力值。
考虑到使用者在行走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行走状态会导致脚部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是不一样的,通过采集不同位置的压力以便于后续对使用者的行走装填进行准确判断。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1111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1112、所述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1121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1122均采用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鞋底。
具体的,假设使用者的第一只脚为左脚,第二只脚为右脚,则第一只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为左脚的脚掌压力值,设为P11,第一只脚的第一脚跟压力值为左脚的脚跟压力值,设为P12;而第二只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为右脚的脚掌压力值,设为P21,第二只脚的第二脚跟压力值为右脚的脚跟压力值,设为P22,而使用者的脚部的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P,通过判断双脚的不同区域部位的压力大小,以选择不同压力大小作为使用者脚部的实际压力大小,以便于判断使用者的不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还包括压力判断单元113,所述压力判断单元113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具体的,将第一预设压力阈值设为Q,如果使用者左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P11和第一脚跟压力值P12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Q,则使用者左脚的第一压力信息P的实际大小为P11,即P=P11;
如果使用者左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P12和第一脚跟压力值P11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Q,则使用者左脚的第一压力信息P的实际大小为P12,即P=P12;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113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将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具体的,如果使用者左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P12和第一脚跟压力值P11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Q,则使用者左脚的第一压力信息P的实际大小为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即P=(P11+P12)/2。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113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具体的,将第二预设压力阈值设为K,如果使用者右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P21和第二脚跟压力值P22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K,则使用者右脚的第一压力信息P的实际大小为P21,即P=P21;
如果使用者右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P22和第二脚跟压力值P21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K,则使用者右脚的第一压力信息P的实际大小为P22,即P=P22;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113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具体的,如果使用者右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P22和第二脚跟压力值P21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K,则使用者右脚的第一压力信息P的实际大小为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即P=(P21+P22)/2。
通过上述方式即可获得使用者的左脚和右脚的实际压力大小,而在获取实际压力大小之后,通过对比使用者的实际压力大小,即可判断出使用者的运动意图和状态,以便于应对不同的情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任意一只脚的脚掌压力值远大于脚跟压力值,或者脚跟压力值远大于脚掌压力值时,也将处于较大值的压力值作为当前脚部的实际压力大小。
具体的,若所述脚掌压力值为脚跟压力值的1.5倍及以上时,判断为脚掌压力值远大于脚跟压力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压力判断单元113确定了使用者两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后,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中的最大值所在脚部处于着地状态;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
具体的,判断处理模块13通过比较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之间的差值和状态判断阈值的大小,从而判断出使用者当前的行走状态和意图,包括单脚着地、双脚着地,其中单脚着地也包括两只脚着地,但是只有一只脚承受压力。
在判断出使用者当前的使用状态之后,考虑到使用者单脚着地状态的时候,对被监测对象的踩踏威胁相对较大,此时则产生第一启动信号至距离检测模块12,使得距离检测模块12开始检测使用者和被监测对象的距离,具体的,检测使用者的脚部和被监测穿戴端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所述使用者未着地的脚部与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值,在保证距离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减少距离检测的功耗。
之后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的大小,并在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报警模块14,所述报警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在可能出现踩踏风险之前及时报警,提高了整个监测过程的安全性,对被监测对象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减少了踩踏情况的出现
具体的,如果左脚的第一压力信息与右脚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状态判断阈值后,则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左脚着地的单脚着地状态;
如果左脚的第二压力信息与右脚第一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状态判断阈值后,则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右脚着地的单脚着地状态;
而如果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此时相对来说对发生踩踏的威胁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的状态时,有可能包含双脚同时着地,但是其中一只脚的压力较小或者接近于0的状态,但是由于其中一只脚受力较小或者不受力,此时很大可能会有运动状态,因此判断为单脚着地状态。
通过上述判断方式,准确获取使用者的脚部的压力情况,以便于后续对比左右两只脚之间的压力差别,并根据压力差别来判断使用者的行走状态和意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后,则生成第一启动信号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以使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启动距离检测,以检测使用者未着地的脚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2之间的距离。
而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后,则不生成控制信号,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不执行距离检测。
具体的,当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检测到使用者两只脚的压力信息之后,判断处理模块13根据两只脚的压力信息判断使用者的行走状态,在判断处理模块13确定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的状态之后,则判断处理模块13生成控制信号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以使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检测使用者未着地的脚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2之间的距离;而当在判断处理模块13确定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的状态之后,则判断处理模块13不生成控制信号,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不进行距离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双脚,每一个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内部均内置第一蓝牙芯片,所述被监测穿戴端2内置第二蓝牙芯片,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芯片与所述第二蓝牙芯片之间的信号强度,将所述信号强度转换为距离信息,并将使用者处于未着地状态的脚的距离信息作为所述第一距离值。
具体的,判断处理模块13接收所述使用者穿戴的距离检测模块12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2的监测信号,根据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2的监测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进行换算并生成第一距离值,由于上述的距离计算过程采用的是现有技术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使用者的脚部与被监测对象之间的距离时,通过距离检测模块12的第一蓝牙芯片与被监测穿戴端2的第二蓝牙芯片之间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并将信号强度转换为距离信息,而由于不同位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将转换后的距离信息中的最小值作为第一距离值,以便于根据第一距离值判断使用者是否距离被监测对象过近而存在踩踏的风险。
当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之后,则判断可能会有踩踏风险,从而产生报警信号并传输到报警模块14,报警模块14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报警,以提醒使用者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所述预设距离阈值、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和状态判断阈值的大小均通过智能终端内置的设置模块15进行设置,所述设置模块15分别与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距离检测模块12和判断处理模块13连接,以设置不同的阈值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模块15与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11的压力判断单元113通信连接以设置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和第二预设压力阈值。
更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模块15还与所述报警模块14通信连接,以设置不同的报警声音。
进一步的,上述的阈值大小还可以网络与外部连接以实现远程输入,在不同的场景和使用者使用时,上述的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检测和判断,在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还包括: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12获取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的上一时刻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前期距离值;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13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前期距离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通过上述判断过程,在判断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而且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之后,进一步判断使用者当前未着地的脚在上一时刻距离被监测穿戴端2之间的距离,即前期距离值,当第一距离值小于前期距离值,则进一步判断使用者在向着被监测对象靠近,因此产生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14,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踩踏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14采用声音报警,包括刺耳的声音,主要是提醒被监测对象及时避开,也可以选择一些针对宠物无害的猛兽叫声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报警模块14采用蜂鸣器。
优选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宠物作为被监测对象,把被监测穿戴端2穿戴在宠物身上,如穿戴或悬挂在颈部,通过上述的智能终端,能够有效的对使用者和宠物进行防踩踏检测,对宠物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便于使用者和宠物在室内自由活动。
更进一步的,在使用上述终端的过程中,针对使用者与宠物玩耍的场景,不需要考虑踩踏的问题,可以手动关闭智能终端。
基于上述智能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踩踏报警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图3为本发明防踩踏报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包括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所述第二压力信息包括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
阈值后,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S2、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根据所述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启动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为被监测穿戴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且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中的最大值所在脚部处于着地状态;
所述智能终端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判断根据判断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所述智能终端判断根据判断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时,不产生第一启动信号。
S3、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包括:获得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所述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距离值为处于不着地状态的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的过程包括:接收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的监测信号,根据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的监测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进行换算并生成第一距离值。
S4、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进一步的,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的上一时刻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前期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前期距离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以提高整个检测判断过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智能终端时,当使用者对智能终端进行打开操作,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操作开启信号后,开始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实时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根据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与状态判断阈值进行对比,以获得使用者的运动状态,从而根据运动状态检测使用者脚部与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并根据第一距离值和预设距离阈值判断是否产生报警信号进行报警,从而在使用者和被监测对象活动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两者的距离,在距离过近时及时报警,有效防止了踩踏情况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的方法与前述智能终端的原理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端内嵌于鞋底。
使用者在使用时直接穿戴在鞋上,操作使用更加方便,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的防踩踏报警方法。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发明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7)

1.一种防踩踏报警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所述第一压力信息为使用者其中一个鞋底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为使用者另一个鞋底的压力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确定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为单脚着地状态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启动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为被监测穿戴端;
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的步骤包括:
获取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的上一时刻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前期距离值;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前期距离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包括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信息包括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所述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等于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差值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且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中的最大值所在脚部处于着地状态;
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包括获得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所述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距离值为处于不着地状态的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最小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启动信号;
所述智能终端判断根据判断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时,不产生第一启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的监测信号,根据所述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的监测信号和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的监测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进行换算并生成第一距离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防踩踏报警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操作开启信号,执行所述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的步骤。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者穿戴的控制端和被监测者穿戴的被监测穿戴端,所述控制端包括行走意图监测模块、距离检测模块、判断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其中:
所述被监测穿戴端用于被监测者穿戴;
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用于采集使用者鞋底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压力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判断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所述第一压力信息为使用者其中一个鞋底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为使用者另一个鞋底的压力信息;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使用者脚部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之间的差值与状态判断阈值的大小以确定所述使用者当前运动状态,并在确定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时,产生第一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启动距离检测,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的大小,以及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产生报警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和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所述第一脚掌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一只脚的第一脚掌压力值,所述第一脚跟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一只脚的第一脚跟压力值;
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单元,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包括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和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所述第二脚掌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二只脚的第二脚掌压力值,所述第二脚跟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使用者第二只脚的第二脚跟压力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意图监测模块还包括压力判断单元,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后,将所述第一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一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一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中的最大值;
所述压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均大于0,且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后,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息的实际大小设置为所述第二脚掌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脚跟压力值之间的平均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大于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息和所述第二压力信息中的最大值所在脚部处于着地状态;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使用者的第一只脚的第一压力信息和第二只脚的第二压力信息的大小之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状态判断阈值后,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所述使用者处于单脚着地状态后,则生成第一启动信号至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以使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启动距离检测,以检测使用者未着地的脚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使用者处于双脚着地状态后,则不生成控制信号,所述距离检测模块不执行距离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双脚,每一个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内部均内置第一蓝牙芯片,所述被监测穿戴端内置第二蓝牙芯片,所述距离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芯片与所述第二蓝牙芯片之间的信号强度,将所述信号强度转换为距离信息,并将使用者处于未着地状态的脚的距离信息作为所述第一距离值。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后还包括: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获取在所述第一距离值的上一时刻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被监测穿戴端之间的前期距离值;
所述判断处理模块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所述前期距离值后,产生报警信号以启动报警。
16.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端内嵌于鞋底。
1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踩踏报警方法。
CN202110306240.4A 2021-03-23 2021-03-23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85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6240.4A CN112985452B (zh) 2021-03-23 2021-03-23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6240.4A CN112985452B (zh) 2021-03-23 2021-03-23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5452A CN112985452A (zh) 2021-06-18
CN112985452B true CN112985452B (zh) 2022-11-25

Family

ID=7633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6240.4A Active CN112985452B (zh) 2021-03-23 2021-03-23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545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1544U (zh) * 2009-11-26 2010-09-08 陈莉莎 盲人专用鞋
CN203619859U (zh) * 2013-12-13 2014-06-04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智能避障装置
WO2016100369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i4c Innovations Inc. Improved distance measuring in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animals
CN107485335B (zh) * 2017-07-26 2020-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8785218U (zh) * 2018-01-08 2019-04-26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导盲穿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5452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23277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extraordinary situation
CN104464190A (zh) 一种基于压力和加速度检测的摔倒报警设备及其方法
WO2015027955A1 (zh) 一种蓝牙跌倒报警鞋垫
US11047706B2 (en) Pedometer with accelerometer and foot motion distinguishing method
US20160358447A1 (en) Intelligent waistband and intelligent falling-over emergency pre-warning system
CN202523178U (zh) 穿戴式人体跌倒检测和报警装置
CN104224182B (zh) 一种监测人体跌倒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33009A (zh) 基于rssi无线定位技术的智能游泳手环
JP6563907B2 (ja) 患者が安全領域を離れるリスク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950464A (zh) 跌倒监测与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57352B (zh)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预警方法
JP2011510363A (ja) 被検者の危機的な状況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4881959A (zh) 一种检测溺水的方法和检测溺水的装置
CN105030260A (zh) 运动状态判断方法及脚部穿戴物
CN205103993U (zh) 一种智能人体跌倒监护装置
CN105608839A (zh) 一种老人室内摔倒求救系统
KR101990032B1 (ko) 위험상황에 대처하기 위한 웨어러블 스마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험 상황 판단 방법
CN106327799A (zh) 一种在行走状态下的摔倒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5912969U (zh) 一种具有老人走失摔倒报警功能的鞋子
CN107146378A (zh) 一种人体跌倒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14267153A (zh) 一种居家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CN205094444U (zh) 云服务实时摔倒检测系统
CN112985452B (zh) 防踩踏报警方法、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6273B (zh) 基于原子性动作时序特性的摔倒行为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5551194A (zh) 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