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1870B - 可调弯鞘管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弯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1870B
CN112971870B CN201911300556.1A CN201911300556A CN112971870B CN 112971870 B CN112971870 B CN 112971870B CN 201911300556 A CN201911300556 A CN 201911300556A CN 112971870 B CN112971870 B CN 112971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uide rail
groove
traction wire
rai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05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1870A (zh
Inventor
彭峰
江巍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05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1870B/zh
Priority to EP20902663.2A priority patent/EP4079231A4/en
Priority to CA3161285A priority patent/CA3161285A1/en
Priority to US17/770,367 priority patent/US2022038775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3758 priority patent/WO202112085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1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adapted to be inserted through a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管体、手柄和牵引丝,牵引丝包括第一牵引丝,手柄包括第一导轨件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牵引丝连接,第一导轨件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一侧壁,第一滑块在第一凹槽内沿第一侧壁滑动,带动第一牵引丝运动,其中,第一导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向第一导轨件的中心轴径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或者,第一凹槽的第一底部为第一导轨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第一侧壁位于第一导轨件的外表面上,实现操作方便、调弯精准。

Description

可调弯鞘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弯鞘管。
背景技术
医用鞘管已广泛应用于微创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中,用于建立通道,输送或回收器械、输入药物或导出体液。其中,可调弯鞘管具有远端可调弯功能,能快速、可靠地到达靶病变位置,以减少手术时间。现有市场上输送医疗器械的可调弯鞘管,具有单调弯远端鞘管头,通过远端的自由调弯,可以调节远端鞘管头位置,但是存在不能精确调整角度,且操作复杂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弯鞘管,可以实现操作方便、调弯精准。
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管体、手柄和牵引丝,所述管体的近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牵引丝连接所述管体和所述手柄,所述牵引丝包括第一牵引丝,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导轨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牵引丝连接,所述第一导轨件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沿所述第一侧壁滑动,带动所述第一牵引丝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向所述第一导轨件的中心轴径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或者,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底部为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滑道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还包括外壳和第一旋动组件,所述第一旋动组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内且所述第一旋动组件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远端或近端设置有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与所述外壳相互卡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件具有管腔结构,所述管体的近端经所述管腔结构穿出所述管腔结构的近端,
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从所述管体的管壁穿出,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导轨件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一导轨件具有管腔结构,所述支撑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件的所述管腔结构内,所述管体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收容在所述支撑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一收容部轴向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收容部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卡持部,其中,
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的内径,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相抵;
所述第一收容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件的所述管腔结构内,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收容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的至少部分内表面围成通道空间,所述通道空间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相通,所述通道空间的轴向中心轴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的轴向中心轴平行或者同轴,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第一收容部并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块滑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二孔较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远端,所述第一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连线,所述第三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然后向近端延伸,再次连接所述第一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二导轨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导轨件上滑动,所述管体的近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轨件和所述第二导轨件,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导轨件和所述第一导轨件。
上述可调弯鞘管通过在第一导轨件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凹槽,设置第一滑块在第一凹槽内,使整个装置设计简单而紧凑,通过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牵引丝连接,设置第一滑块在第一凹槽内滑动,带动第一牵引丝运动,能够较容易地控制第一滑块滑动的距离,从而能够较为精准地控制管体调弯的角度,同时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弯鞘管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外壳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调弯旋钮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部分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传动螺纹套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导轨件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导轨件与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导轨件、第一滑块和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滑块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滑块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一导轨件、第一滑块与管体相互配合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第二导轨件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又一部分示意图。
图14为从远端至近端方向观察图13的示意图。
图1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部分管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16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部分管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1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牵引导丝与第一固定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图17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进入心脏内的操作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A-A的截面图。
图21为一实施例中医疗器械系统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3为一实施例中固定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24为一实施例中固定件处于制作完成状态(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时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25为另一实施例中固定件处于制作完成状态(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时固定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首先,需要在此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近端”是指在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在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指与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
参看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弯鞘管100,包括手柄1和管体2,该管体2的近端连接该手柄1。在本实施例中,该可调弯鞘管100为双调弯鞘管,也就是管体2上包括两个可弯曲位置。
从外形上看,该手柄1包括外壳11、第一调弯旋钮12、第二调弯旋钮13、前端盖17和后端盖16。其中外壳11设置在第一调弯旋钮12和第二调弯旋钮13之间。该第一调弯旋钮12的远端与该外壳11的近端相抵,该第一调弯旋钮12的近端与后端盖16相抵。该第二调弯旋钮13的近端与该外壳11的远端相抵,该第二调弯旋钮13的远端与前端盖17相抵。
前端盖17的远端连接有喇叭形保护套171,该保护套171的材料选自硅胶或橡胶,管体2的近端从该保护套171的近端穿入,该保护套171用于避免与该保护套171接触的管体2的部分的弯曲角度过大而折断。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调弯旋钮12和该第二调弯旋钮13分别相对于该外壳11转动,操作者可以手持外壳11,直接通过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第一调弯旋钮12或第二调弯旋钮13,对其进行旋转,从而使操作更加方便。
第一调弯旋钮12和/或第二调弯旋钮13与该外壳11还可不用直接相抵,可以在第一调弯旋钮12和/或第二调弯旋钮13与该外壳11之间可以设置环形件111,该环形件111与外壳11固定连接,第一调弯旋钮12或第二调弯旋钮13与该环形件111相抵,并能实现第一调弯旋钮12或第二调弯旋钮13与该环形件111之间相对转动。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卡扣连接或胶水固定。加入环形件111的目的可以延长手柄1的尺寸,同时起到装饰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弯旋钮12和/或第二调弯旋钮13位于该外壳11的中部,即,将外壳11中部截断,形成多个外壳部分,第一调弯旋钮12和第二调弯旋钮13分别与相邻的外壳部分相抵并可以实现相对转动。
其中,该外壳11大致呈柱型结构,该外壳11的外壁的中部向内凹陷,该外壳11的外壁的中部的外径小于该外壳11的外壁的两端的外径,便于操作者握持。可选地,该外壳11的外壁可以设置防滑纹110,方便操作。
在图2中,该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弧形凸起,每组弧形凸起包括相邻的两条弧形凸起101、103,该相邻的两条弧形凸起101、103之间形成弧形凹槽104,该弧形凹槽104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凹槽挡块10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外壳11可以从中间对半分开设计,即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互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卡扣结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相互扣合后形成柱型的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参看图3,该第一调弯旋钮12呈环形结构,每一环形结构的远端开口的直径与该环形结构的近端开口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以根据手柄的外形进行设计。该第一调弯旋钮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件120,例如条纹结构、螺纹结构、凸块结构等。该第一调弯旋钮12的内壁设置有卡槽结构121。该第二调弯旋钮13与该第一调弯旋钮12的结构相同,该第二调弯旋钮13与该第一调弯旋钮12两者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看图4,该手柄1还包括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和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其中,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的远端与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的近端相对设置。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设置在外壳11和第一调弯旋钮12内,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设置在外壳11和第二调弯旋钮13内。
结合图5、图6和图7,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包括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第一导轨件142和第一滑块143。其中第一滑块143在第一导轨件142上滑动设置,第一传动螺纹套141套在第一导轨件142和第一滑块143上。
参看图5,该第一传动螺纹套141呈圆筒状,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该第一传动螺纹套141与外壳11一样,可以从中间对半分开设计,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该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结构1410,该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块结构1411,结合图3和图5,该凸块结构1411与该第一调弯旋钮12的内壁上的卡槽结构121相互配合,实现第一传动螺纹套141与第一调弯旋钮12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近端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有卡槽结构,第一调弯旋钮12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凸块结构,该卡槽结构与凸块结构相互配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弯旋钮12与第一传动螺纹套141之间直接用胶水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外壁上的凸块结构1411位于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近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凸块结构1411还可以位于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中部或远端,该凸块结构1411的位置主要根据第一调弯旋钮12的位置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环形的凸块1412,可以理解的,外壳11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环形的凸块1412相互配合的凹槽结构,从而避免第一传动螺纹套141在外壳11内轴向运动,但是可以允许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相对外壳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弯旋钮12与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组成第一旋动组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手柄1可以不包括第一调弯旋钮12,也就是,该第一旋动组件可以不包括第一调弯旋钮12,仅包括第一传动螺纹套141,通过直接旋动第一传动螺纹套141,使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件上往复运动。
第一导轨件的远端或近端设置有卡持结构,卡持结构与外壳相互卡持抵接,避免该第一导轨件轴向和径向运动。具体地,参看图6,第一导轨件142具有管腔结构,该第一导轨件142的远端开口处设置有卡持结构,该卡持结构为一“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该“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的外周包括两段弧形部分1423和两段直线部分1422,该弧形部分1423和直线部分1422交替连接,形成类似“跑道型”的外形。结合图2和图6,该“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与该外壳11内部设置的多个弧形凹槽104相互配合,具体地,该“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的弧形部分1423卡在该外壳11内部设置的弧形凹槽104内,该“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的直线部分1422与该弧形凹槽104两端的凹槽挡块102相抵,用于将第一导轨件142与外壳11固定,避免该第一导轨件142轴向和径向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可以替换成圆形的环状凸起部分,该外壳11内部设置的弧形凹槽104的两端还可以不用设置挡块,直接将圆形的环状凸起部分卡在弧形凹槽104内。
第一导轨件142设置在第一传动螺纹套141内,第一传动螺纹套141设置在外壳11内,结合图2和图5,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远端1413与外壳11内部设置的两条弧形凸起中靠近近端的那条弧形凸起103的侧壁相抵,起到限位作用。
再次参看图6,第一导轨件142的外壁的轴向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424,第一导轨件142的至少部分外壁向第一导轨件142的中心轴径向凹陷形成该第一凹槽1424,该第一凹槽1424包括第一底部1426和两个第一侧壁1427,该第一凹槽1424形成一轨道,该轨道的长度取决于管体上一弯曲位置的弯曲角度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1424呈直线型,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1424还可以呈由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弧线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424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导轨件142的外表面上,第一侧壁1427位于第一导轨件142的外表面上,第一底部1426为第一导轨件142的至少部分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的远端1425位于第一导轨件142的远端,第一环状凸起部分1421与第一凹槽1424的远端1425围成第一开口1429,该第一开口1429用于第一牵引丝的穿过。该第一凹槽的远端1425与第一牵引丝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成圆弧形结构,从而避免第一凹槽的远端1425的棱角磨损第一牵引丝,延长第一牵引丝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的远端1425可以位于第一导轨件142的中部。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导轨件142上任意位置设置第一开口1429,例如第一凹槽1424的靠近远端的位置处、第一凹槽1424的远端、第一凹槽1424的靠近近端的位置处或者第一凹槽1424的近端,或者,第一导轨件142上可以不设置第一开口1429,第一牵引丝的近端从管体的管壁穿出,直接进入第一凹槽与第一滑块连接。
第一导轨件142的近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428,结合图1和图6,第一连接件1428与第一导轨件142为一体结构或者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428螺接或卡扣连接后端盖16。
可选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滑道,第一滑块在滑道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7,该滑道为凹槽滑道14261,该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底部1426上设置有两条凹槽滑道14261,该凹槽滑道14261与该两个第一侧壁1427相互平行,且该凹槽滑道14261的长度与该第一侧壁1427的长度大致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凹槽滑道14261可以为曲线型或折线型,该凹槽滑道14261与该两个第一侧壁1427不需要相互平行,该凹槽滑道14261的长度与该第一侧壁1427的长度也可以不相同。
凹槽滑道1426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道挡块14262,第一滑块上与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底部1426相对的表面(图10中的1436)设置有凸起滑动件(具体参看下述第一滑块的结构),第一滑块在凹槽滑道14261的滑道挡块14262之间滑动,从而控制第一滑块的滑动范围,避免第一滑块脱离第一凹槽1424。在本实施例中,该两条凹槽滑道14261分别靠近两个第一侧壁1427,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两条凹槽滑道14261中至少任意其一可以设置在该第一底部1426的靠近中间的位置,或者凹槽滑道14261的数量可以为一条,或者多条。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侧壁1427上设置有凹槽滑道,第一滑块上与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侧壁1427相对的表面(参看图9或图10中的1437)设置有凸起滑动件,凸起滑动件在凹槽滑道内滑动,该凹槽滑道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滑道挡块。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滑道还可以为凸起滑道,第一滑块设置有与该凸起滑道相配合连接的滑动凹槽,第一滑块在滑道上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滑道上任意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滑道挡块,第一滑块在其中任意两个滑道挡块之间滑道。
参看图9,第一滑块143大致呈立方体型,该第一滑块143的第一表面1435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1431,结合图5和图9,该第一表面1435与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内壁相对设置,第一滑块143的第一表面1435的第一螺纹结构1431与第一传动螺纹套141的内部设置的螺纹结构1410相互配合。
该第一滑块143上设置有滑动件,结合图7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为凸起滑动件1434,该第一滑块143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底部1426相对的表面1436)设置有两个凸起滑动件1434,该两个凸起滑动件1434与第一凹槽1424内设置的两条凹槽滑道14261相互配合,使第一滑块143能够在第一凹槽1424内轴向滑动,设置滑动件1434和凹槽滑道14261,可以减少第一滑块143的底部与第一凹槽1424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更方便操作。
参照上述对第一导轨件142的第一凹槽1424的描述,在一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滑动凹槽,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滑动件的第一滑块143的第二表面还可以是与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侧壁1427相对的表面1437。
在图10中,该第一滑块143上还设置有容置槽1438和通孔1432,容置槽1438和通孔1432相通,容置槽1438中设置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以为螺钉或者其他材质的固定件,只要能固定在容置槽1438中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钉1433,第一牵引丝的一端从该通孔1432穿入后与螺钉1433连接,从而固定第一牵引丝的一端。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1438的开口可以设置在除第一表面1435的第一滑块143的任意一表面,只要能固定第一牵引丝即可。其中,第一牵引丝的一端与螺钉1433连接的方式为胶水连接,或者,第一牵引丝的一端缠绕在螺钉1433上。
参看图11,该第一滑块143设置在第一导轨件142的第一凹槽1424内。当转动第一调弯旋钮12的时候,传动第一传动螺纹套141转动,带动第一滑块143转动,由于第一滑块143设置在第一导轨件142的第一凹槽1424内,第一滑块143转动受到限制,因此,第一滑块143沿第一导轨件142的第一凹槽1424的方向滑动,不会和第一传动螺纹套141一起转动。
可以理解的,在一实施例中,手柄可以不包括第一调弯旋钮12和第一传动螺纹套141,通过其他方式,例如直接手动操作第一滑块143在第一导轨件142的第一凹槽1424内滑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牵引丝的运动。
第一牵引丝201的一端与该第一滑块143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丝201的另端沿着第一凹槽1424向远端延伸,然后穿过第一凹槽1424的远端,从管体2的管壁的开孔2011进入管体内,该开孔2011靠近第一凹槽1424的远端。随着第一滑块143的滑动,带动第一牵引丝201运动。
再次参看图7,与第一导轨件142相互配合的支撑件19,包括第一卡持部191、第一收容部192和第二卡持部193,其中,第一卡持部191和第二卡持部193轴向连接,第一收容部192轴向贯穿第一卡持部191和第二卡持部193。
第一卡持部191呈环形结构,当支撑件19插入第一导轨件142内,第一卡持部191的外径大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结构的内径,第一卡持部191的近端端面与第一导轨件142的远端开口处的“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的远端端面相抵。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9可以设置在第一导轨件142的近端部位,第一卡持部191与第一导轨件的近端端面相抵。
第一收容部192的径向截面大致呈U型结构,第一收容部19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结构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部192包括第一部分1921和第二部分1922,第一部分1921和第二部分1922轴向连接,当支撑件19插入第一导轨件142内,由于第一卡持部191的限制,第一部分1921设置在位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外,第二部分1922设置在位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第二部分1922与第一凹槽1424的第一底部1426的至少部分形成通道空间,该通道空间的轴向中心轴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的轴向中心轴平行或者同轴。管体的近端穿过该通道空间后,该通道空间能够收容并支撑该管体,进一步固定管体的近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91和第一收容部192轴向连接,第一收容部192还可以全部位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收容部192可以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该第一收容部192的管状结构的外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同。
可选地,支撑件19还包括第二卡持部193,该第二卡持部193包裹着设置在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的第一收容部192的部分(第二部分1922),第二卡持部193具有一弧形外表面1931,当支撑件19插入第一导轨件142内,第二卡持部193进入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该弧形外表面1931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的内表面1430的至少部分区域贴合。
当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径较大,管体的直径较小,第一收容部192的外径也较小时,第二卡持部193在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提供支撑第一收容部192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收容部192和第二卡持部193可以合为一体作为第一收容部。当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内径较小,管体的直径较大,第一收容部192的外径也较大时,可以不设置第二卡持部193,第一收容部192的外壁直接与第一导轨件142的管腔的内表面1430的至少部分区域贴合。可选地,第一导轨件还包括限位件,该限位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截断第一凹槽的长度,以限制第一滑块滑动的距离,从而控制管体弯曲的角度范围。例如,参看图8,限位件为限位块144,限位块144的近端1441与第一凹槽1424的近端相抵,以调节第一凹槽1424的长度,从而控制第一滑块143滑动的距离。其中,限位块144的数量为1个,限位块144的长度可调节,例如可以缩短或延长,通过调节限位块144的长度,以匹配所需的第一凹槽1424的长度;限位块144的数量为多个,每个限位块144的长度不相同,选择不同长度的限位块144,以匹配不同的第一凹槽1424的长度。限位件可以为一挡板,该挡板的两端可以卡在第一凹槽1424的两个第一侧壁之间,通过调节挡板的位置,来调节第一滑块滑动的距离。
同样的,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包括第二传动螺纹套(未示出)、第二导轨件152和第二滑块153。
参看图12,该第二导轨件152的近端开口处设置有一“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521,该第二导轨件152远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528,第二连接件1528与第二导轨件152为一体结构或者固定连接。
第二导轨件152的外壁的轴向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524,第二凹槽1524设置在第二导轨件152的外表面上,第二凹槽1524包括第二底部1526和两个第二侧壁1527,第二侧壁1527位于第二导轨件152的外表面上,第二底部1526为第二导轨件152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与第一导轨件142上的第一凹槽1424的结构一样,第二导轨件152的至少部分外壁可以向第二导轨件152的中心轴径向凹陷。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导轨件152上靠近第二凹槽1524的远端的位置处或者第二凹槽1524远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529,第二开口1529与第二导轨件152的管腔结构相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可以设置在第二导轨件152上任意位置或者不设置第二开口,具体参看第一导轨件。
在图13中,第二牵引丝的一端与该第二滑块153固定连接,第二牵引丝的另一端沿着第二凹槽1524向远端延伸,穿过第二凹槽1524的远端,进入第二开口1529,穿入管体2的外壁进入管体内。随着第二滑块153的滑动,带动第二牵引丝的近端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轨件152的近端开口处设置的“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521与第一导轨件142的“跑道型”环状凸起部分1421相对设置。该第二导轨件152远端设置的第二连接件1528螺接或卡扣连接前端盖17。管体2的近端从前端盖17远端的保护套171穿入,然后依次穿过第二导轨件152和第一导轨件142,直至与近端的螺纹连接头18连接,该螺纹连接头18用于连接排气装置。
该第二凹槽152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轨件142的外壁上设置的第一凹槽1424的长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第一滑块143的运动轨迹和第二滑块153的运动轨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参看图14,在远端向近端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43与手柄轴心O的垂直距离和第二滑块153与手柄轴心O的垂直距离之间的夹角a呈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a不等于0度即可,如此设置,目的是避免第一牵引丝201和第二牵引丝(与第二滑块153连接)相互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弯旋钮13与第二传动螺纹套组成第二旋动组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手柄1可以不包括第二调弯旋钮13,也就是该第二旋动组件可以不包括第二调弯旋钮13,仅包括第二传动螺纹套,通过直接旋动第二传动螺纹套,使第二滑块在第二导轨件上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其他结构,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与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相同。可以理解的,与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具有配合关系的外壳11内的结构或第一调弯旋钮12上的结构,相应地,在与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具有配合关系的外壳11内或第二调弯旋钮13上均有相同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弯曲调节模块15与第一弯曲调节模块14可以完全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可调弯鞘管100的管体可以具有多个可弯曲位置,例如3个及3个以上的可弯曲位置,对应的手柄包括3个及3个以上的弯曲调节模块,将该3个及3个以上的弯曲调节模块按轴向放置在同一直线上,管体的近端依次穿过该3个及3个以上的弯曲调节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可调弯鞘管100的管体还可以只设置一个可弯曲位置,对应的手柄中只包含一个弯曲调节模块,管体的近端穿过该弯曲调节模块。
再次参看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可调弯鞘管100为双调弯鞘管,其管体的远端部分包括两个可弯曲管段,分别为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其中第一牵引丝连接该第一管段21,第二牵引丝连接第二管段22。该管体2还包括第三管段23、第四管段24和第五管段25,在图1中,从远端至近端的连接顺序为第四管段24、第二管段22、第三管段23、第一管段21和第五管段25。
其中,第三管段23的硬度大于第一管段21的硬度与第二管段22的硬度,将硬度较大的第三管段23设置在两个可弯曲管段(第一管段21与第二管段22)之间,能够在第二牵引丝带动第二管段22弯曲时,避免带动第一管段21弯曲,进而避免第二管段22对第一管段21造成调弯影响,从而导致调弯不精准。
位于管体2的远端的第四管段24的硬度大于第二管段22的硬度,当通过调弯将管体2的远端送至靶位置处(例如,左心耳),位于管体2的远端的第四管段24不会受到第二管段22弯曲的影响而弯曲,更容易保持管体2的远端与靶位置同轴,从而实现释放更加精准。
可以理解的,当可调弯鞘管100的管体只设置一个可弯曲位置时,该管体包括远端至近端依次连接的远端管段、可弯曲管段和近端管段,牵引丝与可弯曲管段连接,远端管段的硬度大于可弯曲管段的硬度,可弯曲管段弯曲时,不会带动远端管段的弯曲,从而更容易保持管体的远端与靶位置同轴,实现释放更加精准。
参看图15和图16,在本实施例中,管体2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管体2包括为内层管701、中间层和外层管703,其中,内层管701和外层管703为高分子材料的管体,中间层为编织网管702或弹簧管802。管体2是将该三层结构热熔成型为一体的管状结构。
内层管701采用高润滑性、低摩擦力高分子材料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内表面光滑,可保证其它器械顺畅从内表面顺畅通过。外层管703为具有不同硬度的高分子材料拼接而成,例如不同硬度的PABAX、不同硬度的聚酰胺(PA)管。
对于中间层的编织网管702,是将金属丝利用编织机编制而成的。在制作管体2过程中,剪取一段编织网管将其束紧并贴敷在内层管701的外表面,然后套上外层管703,进行热熔成型为一体的管腔结构。同样对于中间层的弹簧管802,是有由绕制弹簧的弹簧机绕制而成,但其管体2制作过程和编织网管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再次参看图1,管体2可以进行预塑型,热熔后的管体置于塑型模具中,塑型成想要的预塑型角度状态,具体地,第一管段21或/和第二管段22预塑型为弯曲的状态,通过手柄1控制,实现第一管段21或/和第二管段22在一定的弧度范围内进一步弯曲。在一实施例中,管体2也可以为直管。
管体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牵引丝与该第一固定环连接,第一固定环设置在第一管段21;第二牵引丝与该第二固定环连接,第二固定环设置在第二管段22。其中,第一固定环套在管体2的中间层的外表面,嵌入到管体2的外层管703内。
参看图17,第一固定环6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孔6211、第二孔6212和第三孔6213,第二孔6212较第一孔6211和第三孔6213靠近第一固定环621的远端,第一牵引丝201的近端连接第一滑块,第一牵引丝201的远端依次穿过第一孔6211、第二孔6212和第三孔6213或者依次穿过第三孔6213、第二孔6212和第一孔6211,然后沿管体2向近端延伸,再次连接第一滑块。
参看图18,第一孔6211的中心和第二孔6212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连线L1,第三孔6213的中心和第二孔6212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连线L2,第一连线L1与第二连线L2的夹角a1为钝角。第一连线L1与第一牵引丝201的L4段之间具有夹角a2,第二连线L2与第一牵引丝201的L3段之间具有夹角a3,其中a2和a3均为钝角。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一牵引丝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同样地,第二固定环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孔、第五孔和第六孔,在第四孔、第五孔和六孔三者中第五孔靠近远端,结构与第一固定环62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621上设置有第一孔6211、第二孔6212和第三孔6213的侧壁所朝向的方向与第二固定环上设置有第四孔、第五孔和第六孔的侧壁所朝向的方向不是一个方向,结合手柄中提到的,第二凹槽152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轨件142的外壁上设置的第一凹槽1424的长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第一滑块143的运动轨迹和第二滑块153的运动轨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在管体中相互平行,从整体上来看,除了前述中描述的能够避免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相互干扰,主要能够实现第一牵引丝连接的第一管段21与第二牵引丝连接的第二管段22弯曲的方向不同,使可调弯鞘管100的管体能够多方向弯曲,适合在复杂情况的下实现精准释放,便于操作。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固定环可以不设置孔结构,第一牵引丝的一端连接第一滑块,第一牵引丝的另一端沿第一固定环的内壁穿过第一固定环,然后到达第一固定环的远端,然后沿第一固定环的外壁延伸,直至延伸到与第一滑块再次连接。第二固定环也可以如此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近一步提高牵引丝和固定环连接的疲劳寿命周期,可以采用高强度材料的牵引丝材料,如碳纤维丝,或者具有高强度的镍钛(NiTi)多股丝,外径大小相等的NiTi单根丝和NiTi多股丝相比,NiTi多股丝的疲劳应力更小,与固定环连接时,不易发生疲劳应力集中断裂,即使一根丝断裂,其他丝也可调节管体的角度,并且可以延长牵引丝的使用寿命。同时,若一根丝发生断裂,则会发生“嘣”的预警响声,提醒操着者,此可调弯输送鞘管的牵引丝已损坏,应小心使用,尽快结束操作过程。
本实施例中,以在左心耳释放左心耳封堵器为例,可调弯鞘管100的操作过程如下:
参看图19,双调弯鞘管100通过下腔静脉312到达右心房330,穿过房间隔穿刺点323到达左心房350,此时,位于管体2的远端的第四管段24贴于左心耳340内壁,第四管段24与左心耳340并没有同轴,从图20可以看出,第四管段24穿过房间隔323后的位置为x;
为了调节管体2的远端的第四管段24和左心耳340同轴,旋动手柄上的第一调弯旋钮12,施加力于第一牵引丝201上,第一牵引丝201调节第一管段21的角度,使第四管段24由位置x到达位置y处,达到左心耳340横向中点;
旋动手柄上的第二调弯旋钮13,施加力于第二牵引丝202上,第二牵引丝202调节第二管段22的角度,使第四管段24由位置y到达位置z处,达到左心耳340纵向中点,至此,管体2的远端的第四管段24与左心耳340完全同轴,管体2的远端的第四管段24位于z位置处;
固定管体2的角度和位置,操着者可以快速输送、释放、回收左心耳封堵器,整个过程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使管体与靶病变位置同轴线好,医疗器械可以顺利到达靶病变位置,释放后医疗器械可以牢固固定于靶病变区域,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送医疗器械的操作者经验的依赖,使新手操作者经过简单培训后,可利用该可调弯鞘管对医疗器械随心输送、随心释放。
参看图21和图2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系统1000,该医疗器械系统1000包括医疗器械及固定该医疗器械的固定板900。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器械为可调弯鞘管10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医疗器械可以包括各种输送鞘管、植入器械或者医疗用仪器等。可以理解的,其中输送鞘管可以包括包括管体和手柄,管体的近端与手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900包括固定板本体990和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固定件901、902和903。医疗器械的一端(或者医疗器械的中间部位)被固定件901和固定件902固定,医疗器械的另一端(或者医疗器械的中间部位)被固定件903固定,具体地,固定件901和固定件902分别围绕医疗器械一端的外表面,医疗器械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件903。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用1个或多个固定件固定一个或多个医疗器械,当设置多个固定件时,每个固定件可以结构相同或者不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
参看图23和图24,图23为固定件处于使用状态,图24为固定件处于制作完成状态(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
在固定板900沿一轨迹904剪切出固定件901,固定件901包括自由端908和连接端907,连接端907与固定板本体990连接,自由端908可以突出固定板本体990所在平面。固定件902与固定件901结构相同。固定件901上具有卡扣909,固定件902上具有卡扣910,卡扣909与卡扣910可以相互卡住并固定。医疗器械的一端被固定件901和固定件902分别围绕医疗器械的外表面,并实现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只具有固定件901和固定件902中任意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围绕医疗器械的外表面后,该固定件的自由端与固定板本体990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卡扣或者胶粘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该轨迹904是非闭合的状态,按照该轨迹904剪切出来的固定件901的连接端并未从固定板900上剪断。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固定件除了可以分别围绕医疗器械的外表面进行固定外,医疗器械还可以分别穿过两个固定件实现固定。参看图25中的固定件1003和固定件1004,固定件1003具有连接端10031和自由端10032,以及孔10033,固定件1004具有连接端10041和自由端10042,以及孔10043。自由端10032与自由端10042相互连接(例如卡扣或胶粘的方式),医疗器械依次穿过孔10043和孔10033,并实现固定。可以理解的,孔10043和孔10033可以为开孔或封闭的孔,孔的形状适应医疗器械的形状。
再次参看图23和图24,在固定板900上按照轨迹9030剪切出固定件903,固定件903具有自由端9031和连接端9035,自由端9031可以突出固定板本体990所在平面,连接端9035与固定板本体990连接。固定件903具有切口9034,固定件903沿着该切口9034进行弯折后,该自由端9031与固定板本体990连接。固定板本体990具有与自由端9031相适应的开口9037,自由端9031进入该开口9037后并卡住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上不同位置可以具有多个切口,固定件均能沿着切口进行弯折,当医疗器械的外表面为多面体形,该切口形成的弯折能够使固定件更好地与医疗器械的外表面相贴合,以使固定件更好地固定医疗器械。
该固定件903具有第一孔9032和第二孔9033,医疗器械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孔9032和第二孔9033,以固定医疗器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固定件903可以只具有第一孔9032,医疗器械能够穿过第一孔9032,即可固定。在图24中,该固定件903还包括第三孔9036,该第三孔9036是为了适应医疗器械的形状,更好地使医疗器械固定在该固定件903上。
在图24,轨迹904包括起始端905和结束端906,起始端905相对于固定件901(此时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向外旋转,形成第一弧形;结束端906相对于固定件901(此时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向外旋转,形成第二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参看图25,固定件1001、1002、1005和1006的起始端相对于固定件(此时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向内旋转,具体参看固定件1001,形成该固定件1001的轨迹的起始端1007和结束端1008均相对于固定件1001(此时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向内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形成固定件(此时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的轨迹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中任意一个相对于该固定件向内旋转,另外一个相对于该固定件(此时固定件的外轮廓与固定板上该固定件的轨迹重合)向外旋转。
通过在靠近起始端和靠近结束端分别设置弧形的设计,能够分散应力,避免应力在固定件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处集中,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瞬间大动量导致的固定件相对于固定板撕裂,从而避免使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医疗器械出现晃动,导致医疗器械的损坏。
可以理解的,在固定一个医疗器械时,在同一个固定板900中,可以将一部分固定件的起始端和结束端设置有弧形,一部分固定件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不设置有弧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管体、手柄和牵引丝,所述管体的近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牵引丝连接所述管体和所述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丝包括第一牵引丝,所述手柄包括第一导轨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牵引丝固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导轨件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沿所述第一侧壁滑动,带动所述第一牵引丝运动,其中,
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向所述第一导轨件的中心轴径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或者,
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一底部为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外表面上;
所述手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一导轨件具有管腔结构,所述支撑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件的所述管腔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底部的至少部分形成通道空间,所述通道空间的轴向中心轴与所述管腔结构的轴向中心轴平行或者同轴,所述管体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收容在所述支撑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滑道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外壳和第一旋动组件,所述第一旋动组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旋动组件内且所述第一旋动组件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远端或近端设置有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与所述外壳相互卡持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件具有管腔结构,所述管体的近端经所述管腔结构穿出所述管腔结构的近端,
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从所述管体的管壁穿出,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导轨件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一收容部轴向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收容部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卡持部,其中,
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的内径,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相抵;
所述第一收容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件的所述管腔结构内,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内的所述第一收容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的至少部分内表面围成通道空间,所述通道空间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结构相通,所述通道空间的轴向中心轴与所述第一导轨件的管腔的轴向中心轴平行或者同轴,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第一收容部并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块滑动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二孔较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远端,所述第一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连线,所述第三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孔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然后向近端延伸,再次连接所述第一滑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二导轨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导轨件上滑动,所述管体的近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轨件和所述第二导轨件,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导轨件和所述第一导轨件。
CN201911300556.1A 2019-12-17 2019-12-17 可调弯鞘管 Active CN112971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0556.1A CN112971870B (zh) 2019-12-17 2019-12-17 可调弯鞘管
EP20902663.2A EP4079231A4 (en) 2019-12-17 2020-10-26 SHEATH
CA3161285A CA3161285A1 (en) 2019-12-17 2020-10-26 Sheath
US17/770,367 US20220387757A1 (en) 2019-12-17 2020-10-26 Sheath
PCT/CN2020/123758 WO2021120853A1 (zh) 2019-12-17 2020-10-26 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0556.1A CN112971870B (zh) 2019-12-17 2019-12-17 可调弯鞘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1870A CN112971870A (zh) 2021-06-18
CN112971870B true CN11297187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342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0556.1A Active CN112971870B (zh) 2019-12-17 2019-12-17 可调弯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18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2052A (zh) * 2021-12-13 2023-06-1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牵引环、鞘管及介入器械
CN114748159B (zh) * 2022-06-15 2023-06-09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调弯手柄、可调弯导管和消融装置
CN115607810A (zh) * 2022-10-27 2023-01-17 上海玮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调弯鞘
CN115708921B (zh) * 2023-01-09 2023-05-12 苏州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4724A (zh) * 2017-05-08 2017-09-19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转距离可控的可调弯导管
CN109223064B (zh) * 2018-11-13 2023-02-28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
CN110037760A (zh) * 2019-05-30 2019-07-23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操作手柄及医用可调弯鞘管
CN110215241A (zh) * 2019-06-25 2019-09-10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弯鞘管调节手柄及可调弯鞘管系统
CN110215593A (zh) * 2019-07-20 2019-09-10 康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弯鞘管的拉线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1870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1870B (zh) 可调弯鞘管
CN211935126U (zh) 可调弯鞘管
CN112971871B (zh) 可调弯鞘管
US20200281772A1 (en) Insertion system for deploying a ventilation device
CN107496055B (zh) 心脏瓣膜输送导管及输送系统
CN109689147B (zh) 可调弯鞘管和医疗器械
WO2021120853A1 (zh) 鞘管
JP6145519B2 (ja) 細長医療装置用ハンドル自動ロック
JP665305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ツール
US8118275B2 (en) Valve for a surgical or medical instrument
CN109009355B (zh) 一种心包穿刺针组件
US20170000313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10828035B2 (en) Connector, medical clip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dical clip device
CN114681754B (zh) 可调弯导管
US20150080792A1 (en) Operating member
US10335018B2 (en) Actuating member and medical device
US20240115836A1 (en) Catheter system with control mechanism
EP4079252A1 (en) Medical apparatus system
US10219681B2 (en) Actuating member and medical apparatus
CN109847173B (zh) 可调弯导丝装置
US10849642B2 (en) Endoscope forcep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ndoscope forceps
US11071848B2 (en) Nasal bridle clip applier and related method
JP2012120615A (ja) トロッカー
CN115708921B (zh)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输送系统的手柄及输送系统
CN212491084U (zh) 鞘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