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1487A -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1487A
CN112971487A CN201911298289.9A CN201911298289A CN112971487A CN 112971487 A CN112971487 A CN 112971487A CN 201911298289 A CN201911298289 A CN 201911298289A CN 112971487 A CN112971487 A CN 112971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pillow
core
neck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82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俐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LATFORM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PLATFOR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PLATFORM Inc filed Critical NINGBO PLATFORM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2982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14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1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14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81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007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comprising deodorising, fragrance releasing, therapeutic or disinfecting substan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包括一颈部背侧支撑部和两个颈部侧部支撑部,两个所述颈部侧部支撑部分别延伸于所述颈部背侧支撑部两端以形成一U形结构,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通过乳胶和抗菌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涉及到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支撑装置,应用场景广泛。在办公室中,在午睡时可以用颈枕作为支撑装置支撑颈部,以提供舒适的环境供睡眠。在出差途中,可以用颈枕支撑颈部以舒缓长时间旅行给颈部带去的不适感。
乳胶颈枕是颈枕中的一种,并且由于乳胶的弹性高、舒适耐用,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然而乳胶颈枕在长时间和人体接触的过程中,容易吸附人体分泌的汗液等污物,比如说在夏天,用户的颈部容易出汗,汗渍附着在乳胶颈枕,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汗渍使得乳胶颈枕泛黄变色然后散发异味,并且细菌和螨虫容易在乳胶颈枕上滋生,最终可能对于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相比于普通的枕头,颈枕由于其便携性而被消费者使用带到多样的环境中,比如说飞机上、高铁上、汽车内等,这些环境往往是公共场所,颈枕在高频外带使用过程中更加容易接触细菌等污染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能够起到杀菌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提供一抗菌枕套和一抗菌枕芯,其中所述抗菌枕套和所述抗菌枕芯都能够起到杀菌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能够提供一抗菌提示以提示用户及时更换所述抗菌枕套或者是所述抗菌枕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枕芯主体和一抗菌枕芯套,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套被套接于所述枕芯主体,以使得所述抗菌枕芯能够抗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抗菌颈枕制作方法获得的所述抗菌颈枕能够在抗菌的同时保持色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抗菌颈枕,其包括:
一抗菌枕芯,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颈部背侧支撑部和两个颈部侧部支撑部,两个所述颈部侧部支撑部分别延伸于所述颈部背侧支撑部两端以形成一U形结构,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通过乳胶和抗菌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枕芯内核和一抗菌枕芯保护层,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包覆于所述枕芯内核,其中所述枕芯内核通过乳胶制成,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通过乳胶和抗菌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颈部背侧支撑部分包括位于中间的所述枕芯内核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部分,所述颈部侧部支撑部分包括位于两端的所述枕芯内核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被套接于所述枕芯内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的内侧,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分别延伸于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的抗菌成分被设置为适于抵抗细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的抗菌成分被设置为适于抵抗霉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颈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分别延伸自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的一高端和一低端延伸至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适于支撑用户的头部,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肩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抗菌成分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枕芯的抗菌成分是RHA-SP抗菌材料,并且RHA-SP抗菌材料相对于整个所述抗菌枕芯的重量比例范围为0.8%~2%。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枕芯的抗菌成是NF-PA6抗菌材料,并且NF-PA6抗菌材料相对于整个所述抗菌枕芯的重量比例范围为0.4%~1%。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枕套,其中所述枕套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枕套用于容纳所述抗菌枕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指示单元,其中所述指示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指示单元,其中所述指示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指示单元,其中所述指示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枕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透光保护件,所述枕套形成一观察窗,其中所述透光保护件被设置于所述观察窗位置,并且所述指示单元被对准于所述观察窗,以使得所述指示单元通过所述透光保护件能够被观察到。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指示物、反应物和包覆物,其中包覆物包覆所述指示物和所述反应物,以缓释所述指示物和所述反应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抗菌枕芯,其中所述抗菌枕芯的不同位置的抗菌成分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抗菌枕芯保护层,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的内侧,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分别延伸于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抗菌成分不同;和
形成一枕芯内核,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用于包覆所述枕芯内核以形成所述抗菌颈枕。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颈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分别延伸自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的一高端和一低端延伸至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适于支撑用户的头部,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肩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抗菌成分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枕芯主体;和
针对性地附着对应的抗菌材料于所述枕芯主体的不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的制造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的制造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的制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附图1A至附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抗菌颈枕1被阐明。所述抗菌颈枕1包括一枕套10和一抗菌枕芯20,其中所述枕套10具有一容纳腔100,其中所述抗菌枕芯20被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00。
所述抗菌枕芯20能够起到抗菌作用,并且可以对于细菌或者是霉菌起到抗菌作用。
当所述抗菌颈枕1在被使用时,汗渍等物质会通过所述枕套10渗入至所述抗菌枕芯20,所述抗菌枕芯20一方面会对于基于汗渍等物质滋生的细菌进行抗菌作用,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会对于基于汗渍等物质中的水分进行抗菌作用,以抑制霉菌的生长。
所述抗菌枕芯20包括一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和两个颈部旁侧支撑枕芯部分22,其中两个所述颈部旁侧支撑枕芯部分22分别连接于延伸于所述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其中所述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用于支撑用户的颈部并且位于用户颈部的背侧,所述颈部旁侧支撑枕芯部分22用于支撑用户的颈部并且位于用户颈部的旁侧。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枕芯20具有一抗菌枕芯顶面201、一抗菌枕芯底面202、一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以及一抗菌枕芯外侧面20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和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被相对设置,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和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被相对设置。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在高端一侧朝外延伸至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在低端一侧朝内延伸至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
当所述抗菌枕芯20被使用时,用户的颈部被支撑在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位置。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被贴附于座椅等支撑位置。
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和所述颈部旁侧支撑枕芯部分22分别可以是通过抗菌材料制成的,或者是本身掺杂有抗菌材料,比如说RHA-SP和/或NF-PA6。
RHA-SP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防霉剂,适于聚醚等发泡海绵,为多孔材料提供优异的抗微生物性能,防止制品上细菌和霉斑的生长。RHA-SP是锌及其化合物,白色粉末状,并且化学性质稳定,耐温温度超过200摄氏度。当RHA-SP被掺杂在海绵等发泡材料中时,对于细菌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杀菌能力,并且不影响海绵的发泡。值得一提的是,RHA-SP本身是白色的,气味较小,对于最终的所述抗菌枕芯20的影响较小。RHA-SP不含重金属,使用过程中安全环保,并且是超细粉体,使用方便。
NF-PA6是以高安全、高耐温性抗菌粉体作为活性成分,采用超细粉体研磨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制成的非离子型后整理剂。可用于棉、粘胶等纤维素、涤纶、尼龙、氰纶、氨纶、莱卡等化学纤维的后处理工艺。NF-PA6的加入,可以控制纤维中细菌的生长,特别是霉菌的生长,抑制异味的产生,获得卫生、安全、无味的所述抗菌枕芯20。值得一提的是,NF-PA6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对于黑霉菌、黄曲霉、杂色曲霉、青霉、拟青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生显著的抑制杀害效果,可抑制制品在恶劣条件下的产生霉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抗菌枕芯20的不同部分的抑菌浓度是不同的,所述抗菌枕芯20包括一个所述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和两个所述颈部旁侧支撑枕芯部分22。当所述抗菌颈枕1被使用时,所述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位于颈部背侧,并且位于墙壁等支撑位置和颈部之间,所述颈部旁侧支撑枕芯部分22位于颈部旁侧。所述颈部背侧支撑枕芯部分21被设置为抗菌浓度高于所述颈部旁侧枕芯部分,以针对地抑制颈部背侧和墙壁等支撑位置产生的细菌。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位置的所述抗菌枕芯20部分的抗菌浓度被设置为较高的,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位置或者是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位置的所述抗菌枕芯20部分的抗菌浓度被设置为较高的,用户的皮肤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较多地接触于这些位置,使得细菌或者是霉菌容易在这些位置滋生。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位置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位置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位置部分的抗菌浓度能够被设置的较高,从而有利于抵御这些位置产生的细菌或者是霉菌。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位置主要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接触于用户的皮肤,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位置主要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接触于墙壁等支撑位置。由于接触位置的不同,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和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所面对的外在环境也不同。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位置,由于需要接触于外部的支撑位置,因此可能接触到较多类型的细菌或者霉菌,对于抗菌的广谱性要求较高。在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位置,由于需要直接或者是间接接触于用户的皮肤,因此需要提供一个抑菌的环境,和抑制霉菌的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部分被设置为广谱抗菌的,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部分被设置为抗霉菌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部分被设置为较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更加抗霉菌的,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部分被设置为较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抗细菌或者是霉菌范围更加广阔的。
换句话说,基于使用环境的不同,所述抗菌枕芯20的各位部分的抗菌部分可以被设置为不同的,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抗菌。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使用环境的不同,所述抗菌枕芯20可以被设计为不同的样式。举例说明,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部分可以被设置为广谱抗菌的,以适应于长途旅行过程中外界多变的环境和多变环境中多样的细菌或者是霉菌。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部分、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部分、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部分以及靠近于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部分可以被设置为抗霉菌的,以适应于用户高频次使用所述抗菌颈枕1作为午睡枕。当用户使用所述抗菌颈枕1作为午睡枕时,口水或者是汗渍容易附着到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或者是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部分,从而容易在所述抗菌枕芯20的表面滋生霉菌。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抗菌枕芯20的内核可以是普通材料制成的,比如说普通的乳胶材料。也就是说,对于所述抗菌枕芯20的内核可以不做抗菌要求。细菌和/或霉菌可以被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外侧部分阻挡而无法进入到所述抗菌枕芯20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枕芯20可以包括一抗菌枕芯内核23和一抗菌枕芯保护层2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包覆于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一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一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形成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形成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形成于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形成于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
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接触于墙壁等支撑位置,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接触于用户的皮肤。
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可以是由具有抗菌作用的材料制成的,尤其是抗霉菌的材料。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可以是由具有抗菌作用的材料制成的,尤其是广谱抗细菌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的至少部分可以是由带有香味的材料制成的,尤其是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以减少或者遮盖异味。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颈枕1的所述枕套10可以是一抗菌枕套10,其中所述抗菌枕套10也可以是抗菌材料制成的,并且对于所述抗菌枕芯2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外部的细菌或者是汗渍等污染物直接附着于所述抗菌枕芯20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颈枕1包括一指示单元30,其中所述指示单元30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20或者所述枕套10,以供用户观察当前的所述抗菌枕芯20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举例说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细菌等有害物质在所述抗菌颈枕1表面积累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对于任何一个所述抗菌颈枕1而言,其抗菌效率是有限的,当细菌过量或者是已经超过自身的处理能力,附着在所述抗菌颈枕1表面的细菌等有害物质将对于用户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市场的所述抗菌颈枕1几乎没有提示用户合适应该更换或者是清洗,用户一般依靠肉眼来判断是否应该更换所述抗菌颈枕1,然而,类似于细菌等有害物质是肉眼难以见到的,等到整个所述抗菌颈枕1发黄或者是变黑时,所述抗菌颈枕1表面的细菌或许早就已经超标。
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指示所述抗菌颈枕1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是清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单元30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20的表面,比如说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面204位置,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面203位置,所述抗菌枕芯顶面201位置或者所述抗菌枕芯底面202位置。用户通过所述指示单元30的颜色或者是形状等可指示用户的变化来获得提示。
所述指示单元30的类型可以是多样的,基于指示细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说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包括反应物31和指示物32,其中所述反应物31可以和特定的细菌进行反应,所述指示物32可以基于所述反应物31和特定细菌的反应进行指示,比如说所述反应物31可以包括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邻硝基酚β-D葡萄糖苷酸中的一种,能够与细菌代谢物反应。所述指示物32可以包括美蓝、苯酚红、伊红或者是中性红。当反应后生成物质为酸性时,可以由美蓝指示出,当反应后生成物质为碱性时,可以由苯酚红、伊红或中性红的一种指示出。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指示单元30还可以包括一包覆物33,其中所述包覆物33包覆所述反应物31和所述指示物32,以起到缓释的作用。换句话说,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被反复使用。
举例说明,当附着在所述抗菌颈枕1表面的细菌超标时,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20或者所述枕套10的所述指示单元30的缓释的部分所述反应物31和细菌发生反应,并且部分所述指示物32发出指示,用户可以选择对于所述抗菌颈枕1进行清洗。由于所述包覆物33包覆所述反应物31和所述指示物32,因此部分的所述反应物31还没有和细菌发生反应,部分的所述指示物32还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可以在下一次的过程中起到指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10形成一观察窗101,以供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20的表面的所述指示单元30的至少部分被暴露在外,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枕套10的所述观察窗101观察到所述指示单元30。
所述抗菌颈枕1进一步包括一透光保护件40,其中所述透光保护件40被设置在所述观察窗101位置,所述透光保护件40能过阻止所述枕套10外部的细菌、汗渍等污染物质直进入到所述抗菌枕芯20。所述透光保护件40能够对于所述指示单元30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透光保护件40可以是透明塑料制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指示单元30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枕套10,以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是清洗所述枕套10。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被制作为微型胶囊的方式被涂敷于制作所述枕套10的面料或者和制作所述枕套10的面料交织。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指示单元3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基于所述抗菌枕芯20的抗菌成分的不同或者抗菌浓度的不同,不同的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被设置。
所述指示单元30不一定需要被设置在所述抗菌枕芯20或者所述枕套10,可以被容纳在所述抗菌枕芯20和所述枕套10之间。当所述抗菌枕芯20被使用时,所述指示单元30被可活动地容纳于所述抗菌枕芯20和所述枕套10之间,从而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对于所述抗菌枕芯20和所述枕套10之间各个位置的细菌进行指示。
参考附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被阐明。
所述抗菌颈枕1的所述指示单元30被集成于所述抗菌枕芯20或者所述枕套10,当所述抗菌枕芯20或者所述枕套10的特定区域变色后,用户就可以判断所述抗菌枕芯20或者所述枕套10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是清洗。
参考附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被阐明。
所述抗菌颈枕1包括所述抗菌枕芯20和所述枕套10,其中所述枕套10被可拆卸地套接于所述抗菌枕芯20。
所述抗菌枕芯20包括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被可拆卸地套接于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
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可以是普通的材料制成的,比如说普通乳胶材料。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可以是抗菌材料制成的。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可以被分开独立制作。
基于使用环境的不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可以被附着有不同的抗菌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抗菌颈枕1的抗菌成分和非抗菌成分之间的比例需要经过一定的设计。如果所述抗菌颈枕1的抗菌成分过高,可能使得用户在使用所述抗菌颈枕1时对于用户身上的有益细菌造成伤害。如果所述抗菌颈枕1的抗菌成分过低,那么可能会使得所述抗菌颈枕1的抗菌效果降低。
经过实验筛选,当以RHA-SP抗菌材料作为抗菌成分时,以所述抗菌颈枕1的所述抗菌枕芯20重量的0.8%~2%比例添加RHA-SP。当以NF-PA6抗菌材料作为抗菌成分时,以所述抗菌颈枕1的所述抗菌枕芯20重量的0.4%~1%进行NF-PA6添加。
当RHA-SP的比例高于2%时,发现所述抗菌颈枕1会对于人体中的有益菌群造成影响。当RHA-SP的比例高于0.8%时,发现所述抗菌颈枕1会对于环境中的细菌杀菌效果较差。
当NF-PA6的比例高于1%时,发现所述抗菌颈枕1会对于人体中的有益菌群造成影响。当NF-PA6的比例低于0.4%时,发现所述抗菌颈枕1对于环境中的细菌的杀菌效果较差。
以下为部分的实验数据,按照JIS Z 2911:2018为标准进行测试。试验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嗜松青霉(Penicilliumpinophilum)、Trichoderma virens(绿木霉)以及球孢毛壳(Chaetomium globosporum)。采用的方式是喷雾法,将上述菌株制作成液体然后喷在所述抗菌颈枕1表面。
当RHA-SP自0.1%递增至5%时,对于上述霉菌的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加。
当NF-PA6自0.1%递增至5%时,对于上述霉菌的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加。
以下为部分的实验数据,按照JIS L 1902:2015为标准进行测试。试验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通过引起脂质膜渗漏和促进宿主产生抗菌肽(AMPs)等机制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采用的方式是混积平板培养法。当所述抗菌颈枕1中的抗菌成分为0时,基准的抗菌活性值为2.2。
当RHA-SP自0.1%、0.4%、0.8%逐级增加到递增至4%时,对于上述细菌的抑菌效果也出现变化,比例为0.1%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3,比例为0.4%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比例为0.4%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4,比例为0.8%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4,比例为1.2%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4,比例为1.6%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5,比例为2.0%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6,比例为2.4%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5.1,比例为2.8%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5.3,比例为3.2%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5.4,比例为3.6%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5.5,比例为4.0%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5.6。
优选地,RHA-SP的比例范围可以在0.8%~2%,在这个范围时,该抗菌成分既可以起到抗菌作用,对于人体有益的菌群又不会造成影响。
以下为部分的实验数据,按照JIS L 1902:2015为标准进行测试。试验菌株为坐疮丙酸杆菌。坐疮丙酸杆菌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分解皮脂脂质释放脂肪酸,脂肪酸所产生的酸性环境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繁殖,还能抑制耐甲氧西球菌和棒状杆菌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人体有益的。。采用的方式是混积平板培养法。当所述抗菌颈枕1中的抗菌成分为0时,基准的抗菌活性值为2.0。
当NF-PA6自0.2%、0.4%、0.6%逐级增加到递增至2%时,对于上述细菌的抑菌效果也出现变化,比例为0.2%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2,比例为0.4%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3,比例为0.6%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4,比例为0.8%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5,比例为1%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2.6,比例为1.2%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3.5,比例为1.4%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3.8,比例为1.6%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4.2,比例为1.8%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4.5,比例为2.0%时,对应的抗菌活性值为4.8。
优选地,NF-PA6的比例范围可以在0.4%~1%,在这个范围时,该抗菌成分既可以起到抗菌作用,对于人体有益的菌群又不会造成影响。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抗菌材料可以被设置于所述抗菌颈枕1的不同位置,并且所述抗菌颈枕1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功能的抗菌材料,比如说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的抗菌成分被设置为适于抵抗细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的抗菌成分被设置为适于抵抗霉菌。参考附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1的一种制作方式被示意。
所述抗菌颈枕1包括所述枕套10和所述抗菌枕芯20,其中所述枕套10可以独立于所述抗菌枕芯20制作。所述枕套10基于使用需求的不同被可选择地制作为抗菌地或者是不抗菌的。当所述枕套10是抗菌枕套10时,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被设置于所述枕套10,比如说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和用于制作所述枕套10的材料相互混合,比如说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被涂覆于所述枕套10表面,以起到指示作用。
所述抗菌颈枕1包括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包括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的抗菌成分的浓度和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部分的浓度可以是不同的。
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可以独立于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制作。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可以被分别独立制作,然后拼合形成完整的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也可以一体成型。
详细地说,藉由一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可以获得带有不同组成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
所述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以及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4,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4相互连通。
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4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
当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20的基材,比如说乳胶、硫化剂、胶凝剂以及抗氧化剂的混合液已经发泡完毕,并且被注入所述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内以等待高温硫化时,通过分别连通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4的一第一注入口10010、第二注入口10020、第三注入口10030以及第四注入口10040注入抗菌材料或者是带有抗菌材料的溶液。
通过所述第一注入口10010、所述第二注入口10020、所述第三注入口10030以及所述第四注入口10040注入的抗菌材料的类型和质量可以是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4以及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内的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20的基材保持相对的稳定,以减少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4内的基材的相互流动,从而使得对应所述第一注入口10010、所述第二注入口10020、所述第三注入口10030以及所述第四注入口10040注入的抗菌成分能够集中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以获得带有预期效果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
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可以实现被放置在所述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然后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一体成型于所述抗菌枕芯内核23。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抗菌成分和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20的基材的结合方式并不限制于上述的方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用于制作所述抗菌枕芯20的基材和所述抗菌成分可以被提前混合,然后进行成型操作。举例说明,用于制备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的基材和对应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的抗菌材料可以被提前混合,然后被注入到所述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用于制备所述抗菌枕芯20的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的基材和对应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的抗菌材料可以被提前混合,然后被注入到所述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的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
所述抗菌枕芯制造模具1000的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形成的空间被相互分隔,以使得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内的制作材料不会相互混合。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被分别成型后,可以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1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制造部分1002的连接处注入相应的材料,以连接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241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242,以形成比如说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243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244,从而获得完整的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的各个部分可以被分开制作,然后拼接成完整的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24。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1的另一种制作方法被阐明。
所述抗菌颈枕1包括所述抗菌枕芯20和所述枕套10,其中所述抗菌枕芯20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一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一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部分240,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延伸形成一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的内侧。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240延伸形成一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延伸于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之间并且位于一端,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240延伸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并且位于另一端。
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240可以被分开制作,以获得具有不同抗菌效果的所述抗菌颈枕1的各个部分。
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240可以被连接到一起,以组成完整的所述抗菌颈枕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成型模具2000,在所述成型模具2000中可以先获得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然后通过更换所述成型模具2000的一成型腔的方式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成型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然后通过更换所述成型模具2000的所述成型腔的方式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成型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然后通过更换所述成型模具2000的所述成型腔的方式在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210、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220以及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230成型所述抗菌底侧部分240,以获得完整的所述抗菌枕芯20。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事先获得一抗菌颈枕主体,然后通过涂覆抗菌材料的方式获得所述抗菌颈枕1,所述抗菌颈枕主体的不同位置可以被涂覆有不同成分或者是不同浓度的抗菌材料。
所述指示单元30可以通过涂覆等方式被设置在所述抗菌颈枕1表面的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抗菌颈枕1的另一种制作方式被阐明。
所述抗菌颈枕1的所述抗菌枕芯20的制作材料被注入到一个成型模具2000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制作材料包括用于制作枕芯的基材和抗菌材料。
所述抗菌材料和所述基材被预先制作成不同颗粒或者是沉降速度的。当所述成型模具2000被放置在一离心设备上时,所述抗菌材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聚集在外侧,以使得最后形成的所述抗菌枕芯20的靠近于表面的部分掺杂有抗菌成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5)

1.一抗菌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抗菌枕芯,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颈部背侧支撑部和两个颈部侧部支撑部,两个所述颈部侧部支撑部分别延伸于所述颈部背侧支撑部两端以形成一U形结构,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通过乳胶和抗菌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枕芯内核和一抗菌枕芯保护层,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包覆于所述枕芯内核,其中所述枕芯内核通过乳胶制成,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通过乳胶和抗菌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颈部背侧支撑部分包括位于中间的所述枕芯内核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部分,所述颈部侧部支撑部分包括位于两端的所述枕芯内核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被套接于所述枕芯内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的内侧,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分别延伸于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的抗菌成分被设置为适于抵抗细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的抗菌成分被设置为适于抵抗霉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颈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分别延伸自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的一高端和一低端延伸至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适于支撑用户的头部,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肩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抗菌成分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的抗菌成分是RHA-SP抗菌材料,并且RHA-SP抗菌材料相对于整个所述抗菌枕芯的重量比例范围为0.8%~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枕芯的抗菌成是NF-PA6抗菌材料,并且NF-PA6抗菌材料相对于整个所述抗菌枕芯的重量比例范围为0.4%~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枕套,其中所述枕套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枕套用于容纳所述抗菌枕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指示单元,其中所述指示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抗菌枕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抗菌颈枕进一步包括一透光保护件,所述枕套形成一观察窗,其中所述透光保护件被设置于所述观察窗位置,并且所述指示单元被对准于所述观察窗,以使得所述指示单元通过所述透光保护件能够被观察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颈枕,其中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指示物、反应物和包覆物,其中包覆物包覆所述指示物和所述反应物,以缓释所述指示物和所述反应物。
12.一抗菌颈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抗菌枕芯,其中所述抗菌枕芯的不同位置的抗菌成分不同。
13.根据权利12所述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抗菌枕芯保护层,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的内侧,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分别延伸于所述抗菌枕芯顶侧保护层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保护层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保护层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保护层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抗菌成分不同;和
形成一枕芯内核,其中所述抗菌枕芯保护层用于包覆所述枕芯内核以形成所述抗菌颈枕。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抗菌枕芯包括一抗菌枕芯外侧部分、一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一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一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延伸成U型结构,并且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位于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颈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和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分别延伸自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的一高端和一低端延伸至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并且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适于支撑用户的头部,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适于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贴合于用户的肩部,其中所述抗菌枕芯外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内侧部分、所述抗菌枕芯顶侧部分以及所述抗菌枕芯底侧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的抗菌成分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枕芯主体;和
针对性地附着对应的抗菌材料于所述枕芯主体的不同位置。
CN201911298289.9A 2019-12-17 2019-12-17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9714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8289.9A CN112971487A (zh) 2019-12-17 2019-12-17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8289.9A CN112971487A (zh) 2019-12-17 2019-12-17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1487A true CN112971487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8289.9A Pending CN112971487A (zh) 2019-12-17 2019-12-17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148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5467U (zh) * 2013-09-25 2014-04-23 天津华夏健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u型枕
CN204158115U (zh) * 2014-09-19 2015-02-18 艾德群(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本草药物精油的助眠保健枕头插片
CN205125780U (zh) * 2015-11-04 2016-04-06 常州市凯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美容枕
CN208435141U (zh) * 2017-11-15 2019-01-29 湖南省长沙市爱晚亭家纺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蚊抑菌保健棉被
CN209134492U (zh) * 2018-11-09 2019-07-19 宁元元 一种抗菌手机套
CN110195355A (zh) * 2019-06-10 2019-09-03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细菌指示纱线、面料和服装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5467U (zh) * 2013-09-25 2014-04-23 天津华夏健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u型枕
CN204158115U (zh) * 2014-09-19 2015-02-18 艾德群(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本草药物精油的助眠保健枕头插片
CN205125780U (zh) * 2015-11-04 2016-04-06 常州市凯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美容枕
CN208435141U (zh) * 2017-11-15 2019-01-29 湖南省长沙市爱晚亭家纺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蚊抑菌保健棉被
CN209134492U (zh) * 2018-11-09 2019-07-19 宁元元 一种抗菌手机套
CN110195355A (zh) * 2019-06-10 2019-09-03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细菌指示纱线、面料和服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00004B1 (en) Sustained-release martrices for dental application
JP4658813B2 (ja) 抗菌性繊維、織布または編布、不織布、壁紙、および、断熱材
US5340581A (en) Sustained-release matrices for dental application
CN100457988C (zh) 一种抗菌pet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9465B (zh) 抗菌性化妆用刷及其刷毛的制造方法
GB2327881A (en) Control of dust particles
US20150104348A1 (en) Pet Deodorizing Composition
US20090223411A1 (en) Organosilane-nonionic-water stable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EP2787956B1 (en) An anti bacterial composition
CN111484710B (zh) 一种透明口罩用抗菌抗病毒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抗病毒透明口罩
KR20150102578A (ko) 항균 물티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391389Y1 (ko) 기능성 분첩
CN112971487A (zh) 抗菌颈枕和抗菌颈枕的制备方法
JP5553563B2 (ja) マスク用除菌/殺菌組成物
JPH08196461A (ja) 抗菌性ワイパー
CN112754246A (zh) 一种具有自动杀菌功能的竹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KR100262981B1 (ko) 항균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 내장재
CN213006968U (zh)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
CN216848706U (zh) 一种抗菌防病毒鼠标垫
JP3369058B2 (ja) 湿潤ワイパー
CN215283835U (zh) 一种新型防螨面料
CN214983827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乳胶刷碗布
CN216139549U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面料及医用防护服
CN202723322U (zh) 可更换的寝具装置
CN101181644A (zh) 手机杀菌湿巾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