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0160A -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0160A
CN112970160A CN202080005975.7A CN202080005975A CN112970160A CN 112970160 A CN112970160 A CN 112970160A CN 202080005975 A CN202080005975 A CN 202080005975A CN 112970160 A CN112970160 A CN 112970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output
input
over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59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0160B (zh
Inventor
王旭东
靖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o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7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0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0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0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 H03K17/081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without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circui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03K17/0812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without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circui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by measures taken in the control circuit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包括:过压保护电路(10),用于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过流保护电路(20),用于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缓启动电路(30),用于当仅接收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输入电信号。

Description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电源供电情况复杂,要求汽车用电设备能够工作在宽电压范围、各种电压尖峰等恶劣工况下,且在异常供电场景下做到可识别、无损坏。这对于用电设备电气可靠性要求更为严格。
车载输入电路一般具有过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例如:使用可恢复保险丝作为过流保护电路,当通过电流大于保险丝设定数值时,保险丝断开;使用晶体管和齐纳管的组合电路用作过压保护电路,当电压大于一定数值,输入晶体管关闭。又如,集成芯片方案将过压保护功能和过流保护功能集成在一起。
但是,目前技术有着以下缺点:过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分立方案使用可恢复保险丝作为过流保护,可恢复保险丝一般使用热敏电阻的原理工作,反应速度慢,且一旦过流切断后要很久才能恢复正常。集成芯片方案的功能齐全,但价格贵,且货源独家供应,存在很大的供应链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包括:
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
过流保护电路,用于检测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
缓启动电路,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
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所述缓启动电路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过压信号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输出的,所述过流信号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输出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以及缓启动电路,当过压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当过流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当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由于当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或电流超出正常范围时,过压保护电路和/或过流保护电路并不在自身的电路内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而是分别输出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时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即当出现过压和/或过流时,过压保护电路和/或过流保护电路自身不处理,由缓启动电路统一处理,统一通过缓启动电路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当没有出现过压和/或过流时,也由缓启动电路统一处理,统一通过缓启动电路接通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该电源输入保护装置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断开和接通统一可控,在该装置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断开后,也能够为保证该装置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快速接通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该装置并不是集成模块,该装置中的电路可以采用应用广泛、价格低廉的相关部件,没有供应链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在一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装置运行过程中自检提示电压保持单路中的电压示意图;
图15是图13的装置在上电启动情况下的逻辑示意图;
图16是图13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逻辑示意图。
主要元件及符号说明:
100、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过压保护电路;11、过压检测电路;111、导线;112、第一电阻;113、第一稳压二极管;12、第一三端子晶体管;20、过流保护电路;21、过流检测电路;211、第二电阻;22、第二三端子晶体管;30、缓启动电路;31、开关控制电路;32、导通电路;321、第一电容;322、第三电阻;323、第二稳压二极管;40、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1、提示电路;4111、第四电阻;4112、第五电阻;412、第四三端子晶体管;413、第七电阻;414、第六电阻;415、第二电容;42、储能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车载输入电路一般具有过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目前技术有着以下缺点:过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分立方案使用可恢复保险丝作为过流保护,可恢复保险丝一般使用热敏电阻的原理工作,反应速度慢,且一旦过流切断后要很久才能恢复正常。集成芯片方案的功能齐全,但价格贵,且货源独家供应,存在很大的供应链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以及缓启动电路,当过压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当过流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当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由于当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或电流超出正常范围时,过压保护电路和/或过流保护电路并不在自身的电路内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而是分别输出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时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即当出现过压和/或过流时,过压保护电路和/或过流保护电路自身不处理,由缓启动电路统一处理,统一通过缓启动电路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当没有出现过压和/或过流时,也由缓启动电路统一处理,统一通过缓启动电路接通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该电源输入保护装置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断开和接通统一可控,在该装置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断开后,也能够为保证该装置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快速接通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该装置并不是集成模块,该装置中的电路可以采用应用广泛、价格低廉的相关部件,没有供应链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实现过流保护功能和过压保护功能,在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连接后,还能够为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快速接通提供技术支持。
该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包括:过压保护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20以及缓启动电路30。
过压保护电路10用于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
过流保护电路20用于检测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
缓启动电路30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输入电信号可以是外界供电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例如各种各样的电源输出的电信号。
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可以并联连接,再分别接收外界供电电路的输入电信号,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的输出端分别与缓启动电路30连接,分别向缓启动电路30输出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也可以串联连接,外界供电电路的输入电信号输入至过压保护电路10或过流保护电路20,再依次将输入电信号输入过流保护电路20或过压保护电路10,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的输出端分别与缓启动电路30连接,分别向缓启动电路30输出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
过压保护电路10能够检测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当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可以输出过压信号。过流保护电路20能够检测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当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可以输出过流信号。
缓启动电路30用于接收输入电信号,还可以接收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缓启动电路30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是外界供电电路提供的,也可以是过压保护电路10和/或过流保护电路20提供的。缓启动电路30可以包括两个输入端,缓启动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可以用于接收输入电信号,缓启动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可以用于接收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当然,也可以将缓启动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分开为两个输入端,一个接收过压信号,另一个接收过流信号)。如果缓启动电路30仅接收到输入电信号,说明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或电流在正常范围内(小于或等于阈值保护电压),缓启动电路30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如果缓启动电路30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说明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或电流超出正常范围(大于阈值保护电压和/或大于阈值保护电流,即过压和/或过流),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从而实现过流保护功能和过压保护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缓启动电路30仅接收到输入电信号,缓启动电路30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如果缓启动电路30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包括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本实施例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处于上电启动情况下,如果缓启动电路30仅接收到输入电信号,缓启动电路30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如果缓启动电路30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能够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另一种是本实施例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如果缓启动电路30仅接收到输入电信号,缓启动电路30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如果缓启动电路30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能够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过压保护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20以及缓启动电路30,当过压保护电路10检测到接收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当过流保护电路20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当缓启动电路30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由于当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或电流超出正常范围时,过压保护电路10和/或过流保护电路20并不在自身的电路内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而是分别输出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缓启动电路30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时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即当出现过压和/或过流时,过压保护电路10和/或过流保护电路20自身不处理,由缓启动电路30统一处理,统一通过缓启动电路30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当没有出现过压和/或过流时,也由缓启动电路30统一处理,统一通过缓启动电路30接通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该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断开和接通统一可控,在该装置100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断开后,也能够为保证该装置100与外界用电电路之间的快速接通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该装置100并不是集成模块,该装置100中的电路可以采用应用广泛、价格低廉的相关部件,没有供应链风险。
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电路结构,同时实际应用中过压现象相对较多,将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串联起来,同时将过压保护电路10与外界供电电路连接,过压保护电路10还用于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使过流保护电路20接收并输出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所述输入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分别有两个输出端。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一输出端可以用于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二输出端可以用于输出过压信号。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可以用于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二输出端可以用于输出过流信号。缓启动电路30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是过流保护电路20提供的,即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进入所述缓启动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串联起来能够简化电路结构,另一方面由于过压现象相对较多,将过压保护电路10设置在过流保护电路20的前面,能够使过压保护电路10及时检测输入电信号的电压。
下面分别详细说明过压保护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20、缓启动电路30的细节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电路结构均是基于上述过压保护电路10和过流保护电路20串联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的。
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包括:过压检测电路11和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
过压检测电路11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并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连接,当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检测到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所述阈值保护电压时,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能够被导通,并输出所述过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过压检测电路11可以包括两个输出端,过压检测电路11的第一输出端可以用来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过压检测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可以用来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所述阈值保护电压的信号,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可以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三端子晶体管是一种具有三个极(端子)的半导体器件,其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可用于电控开关。在本实施例中,三端子晶体管主要分为两大类:双极性晶体管(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和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双极性晶体管的三个极(端子),分别是由N型、P型半导体组成的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场效应晶体管的三个极(端子),分别是源极(Source)、栅极(Gate)和漏极(Drain)。
其中,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包括但不限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等等。
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用于当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导通时输出所述过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是外部供电电路提供的,也可以是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提供的,采用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收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输出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连接,此时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输出给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可以是用于比较的阈值保护电压信号,对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来说,当源极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栅极的阈值保护电压信号的电压,则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导通,可以输出所述过压信号,当源极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栅极的阈值保护电压信号的电压,则第一场效应晶体管不能导通,不能输出所述过压信号。
其中,结合参见图4,电路结构较为简单的一实施例的所述过压检测电路11包括:导线111、第一电阻112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113。
导线111的一端与电源供电电路连接,导线1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连接,所述导线111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第一电阻112的一端与电源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1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11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112、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113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稳压二极管113的作用可以是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用于比较的阈值保护电压。当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稳压二极管113提供的阈值保护电压时,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被导通,第一三端子晶体管12可以输出过压信号。
参见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包括:过流检测电路21和第二三端子晶体管22。
过流检测电路21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并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第二三端子晶体管22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连接,当所述过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所述阈值保护电流时,所述第二三端子晶体管能够被导通,并输出所述过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过流检测电路21可以包括两个输出端,过流检测电路21的第一输出端可以用来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过流检测电路21的第二输出端可以用来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所述阈值保护电流的信号,第二三端子晶体管22可以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其中,结合参见图6,所述过流检测电路21包括:第二电阻211。所述第二电阻211的一端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启动电路20接收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输入电信号,所述缓启动电路20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二电阻211的一端可以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211的另一端可以与所述缓启动电路2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三端子晶体管22包括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
进一步,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2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211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流过所述第二电阻,使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的电压差达到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导通电压时,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自身导通,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于当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导通时输出所述过流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211的一端连接,接收的是输入电信号,该处的电势为U1,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211的另一端连接,接收的是流过输入电信号的电流流过所述第二电阻后的电压信号,该处的电势为U,输入电信号的电流流过所述第二电阻后的电势差U1-U等于第二电阻211的电阻值乘以输入电信号的电流I。
假设阈值保护电流为I0,达到阈值保护电流对应的电势差U1-U0等于第二电阻211的电阻值乘以输入电信号的电流I0。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导通电压(电势差)大于U1-U0。如果输入电信号的电流I2小于或等于阈值保护电流I0,则对应的电势差U1-U2等于第二电阻211的电阻值乘以输入电信号的电流I2。U1-U2小于U1-U0,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不会被导通,不会输出过流信号。如果输入电信号的电流I3大于阈值保护电流I0,则对应的电势差U1-U3等于第二电阻211的电阻值乘以输入电信号的电流I3。U1-U3大于U1-U0,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Q2被导通,会输出过流信号。
参见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启动电路30包括:开关控制电路31和导通电路32。
开关控制电路31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断开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导通电路32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在预设时间段内导通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31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可以是过流保护电路20提供的,可以是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分别进入导通电路32和开关控制电路31。
本实施例的缓启动电路30包括:开关控制电路31和导通电路32,这使得当发生过流过压时,缓启动电路30能以较快速度反应,能够断开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且一旦过流过压异常场景解除,缓启动电路30的导通电路32能够在预设时间段内导通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1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使整个装置能迅速恢复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31包括第三三端子晶体管。
进一步,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所述过压信号的输出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所述过流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导通电路32、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过压信号,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过流信号,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导通电路32、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结合参见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电路32包括:第一电容321。第一电容321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使自身充电,当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的导通电压时,能够导通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所述第一电容321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电路32还包括:第三电阻322。第三电阻322与所述第一电容321串联,所述第三电阻3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321接地的另一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所述过压信号的输出端(例如,过压保护电路10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过流信号的输出端(例如,过流保护电路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322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电路32还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323。第二稳压二极管323与所述第一电容321并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导通电路32可以接收所述输入电信号,也可以接收所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当导通电路32既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又接收到过压信号和/或过流信号时,第一电容321两端的电势相等,不会充电,当导通电路32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第一电容321两端电势不一样,接收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一端的电势高,使第一电容321自身充电,当所述第一电容321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的导通电压时,能够导通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
当出现过压过流现象,实现过流保护功能和过压保护功能的同时,还提供重要数据的保存提示功能,可应用于各类高可靠性需求的电子产品和设备输入电路中。
结合参见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还包括: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
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的有效电压,同时向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结合参见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包括:提示电路41和储能电路42。
提示电路41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储能电路42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的有效电压,当接收到所述缓启动电路30输出的输入电信号时,使自身充电。
当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过流信号时,此时缓启动电路30已关断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外界用电电路无电源输入,储能电路42可以短时间保持住输出的电压在后级外界用电电路有效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可以保持有效时间,在有效时间内主控制电路可以保存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路42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启动电路30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出端、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结合参见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示电路41包括:分压电阻、第四三端子晶体管412以及第七电阻413。
分压电阻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输出分压电信号;第四三端子晶体管412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分压电信号时使自身导通,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第七电阻413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缓启动电路30输出的输入电信号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压电阻包括:第四电阻4111和第五电阻4112。
第四电阻4111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10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0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输出所述分压电信号;第五电阻4112与所述第四电阻4111串联且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三端子晶体管412包括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所述分压电阻输出的分压电信号,当所述分压电信号达到导通电压时使自身导通,所述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于当所述双极结型晶体管导通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
结合参见图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示电路41还包括:第六电阻414和第二电容415。
所述第六电阻41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三端子晶体管412和所述第七电阻413连接,所述第六电阻414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415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414的另一端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415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还包括:防倒灌电路。
所述防倒灌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缓启动电路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连接,用于当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的有效电压时防止所述有效电压向反方向倒灌。通过这种方式,在过流过压异常情况,缓启动电路30断开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时,使防倒灌电路可以防止第三电容电压向反方向倒灌,从而能够保护前级电路和保证储能电路42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的有效电压保持有效时间。
其中,所述防倒灌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或理想二极管。
本实施例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包含过压保护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20、缓启动电路30以及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可以有效防止工作过程中超负荷的电压电流,能够解决电源在异常高压、负载电流过大情况下接入设备烧毁设备的技术问题以及运行过程中异常电压电流场景解除后,也可以在预设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启动,并且在发生过压过流异常时可以自检提示主控制电路保存重要数据。
本实施例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100可应用于各类如车载毫米波雷达等高可靠性需求的电子产品和设备输入电路中;与专用、集成器件防护等比较,采用分立器件过压保护电路10、过流保护电路20、缓启动电路30与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40相结合搭建本实施例的装置100,更为灵活,成本优势明显,能够广泛应用。
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在一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包括并排的3个方形虚框和1个L形虚框,3个方形虚框从左至右分别是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缓启动电路,L形虚框是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
其中,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导线、电阻R1(即第一电阻)、稳压二极管D1(即第一稳压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Q1(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即第二电阻)、双极结型晶体管Q2(即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缓启动电路包括:场效应晶体管Q3(即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电容C1(即第一电容)、电阻R3(即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D2(即第二稳压二极管)。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包括:电阻R4(即第四电阻)、电阻R5(即第五电阻)、双极结型晶体管Q4(第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电阻R7(即第七电阻)、电阻R6(即第六电阻)、电容C2(即第二电容)、电容C3(即第三电容)。该电源输入保护装置还包括二极管D3(即防倒灌电路的肖特基二极管或理想二极管)。
上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可按工作状态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工作状态是装置处于上电启动情况下,在输入电信号的电压超过稳压二级管D1嵌位电压的差值、大于场效应晶体管Q1(如PMOS)的导通电压Vth时,Q1导通,此时场效应晶体管Q3(如PMOS)的栅极G电压与源极S电压相同,Q3处于关断状态,输入电信号的电压不会向外界用电电路供电,从而实现过压保护目的。在输入电信号的电流过大时,输入线上经过采样电阻R2产生的电压,会达到双极结型晶体管Q2的导通电压Vth,此时Q2导通,与过压保护情况相同,场效应晶体管Q3(如PMOS)的栅极G电压与源极S电压相同,Q3处于关断状态,输入电信号的电压不会向外界用电电路供电,从而实现过流保护目的。当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电流都未超过设置限值(即阈值保护电压和阈值保护电流)时,会进入缓启动电路,D2为稳压二极管,目的是保护晶体管Q3在C1放电情况下不被打坏。通过对C1充电,当C1电压达到Q3的导通电压Vth时,这段预设的时间内Q3会完全开通,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在这段时间内达到稳定,给后续外界用电电路供电。
第二种工作状态是装置处于运行过程中,与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描述的过压过流实施方式相同,原理不再赘述。当装置运行状态正常情况下,Q4处于关断状态,通过R7的上拉得到高电平信号的VDET信号;当输入电信号的电压超过设置限值后,Q1导通,通过R4、R5进行分压达到Q4的导通电压后,Q4导通,此时VDET信号为低电平信号,通过VDET信号电平翻转提示主控制电路输入电信号异常。此时Q3已关断,无输入电信号输入,C3为大电容,可以短时间保持住电压在后级外界用电电路有效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即如图14所示,图14是该装置运行过程中自检提示电压保持单路中的电压示意图,最上面为电源供电电路的输出VIN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的波形,中间是VDET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的波形(由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下面是经过本实施例的装置后的输出VOUT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的波形,可以看出能够保持T1的有效时间(VOUT大于或等于V有效),在有效时间T1内主控制电路可以保存外界用电电路的重要数据。其中D3二极管可以在异常情况、Q3关断时保证C3电容电压不倒灌回VIN,从而保证对前级电路保护和电压保持有效时间。发生过流保护情况下与上述过压保护时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的实施方式相同。
上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在两种工作状态下的逻辑总结如图15、图16所示:
在第一种工作状态,该装置处于上电启动情况下,该装置对电源供电电路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判断,若二者都大于或者任意其一大于设置的保护值(即阈值保护电压和/或阈值保护电流),则不向外界用电电路供电;若二者都小于设置的保护值,则将输入电信号在预定时间内输入至外界用电电路,稳定供电。
在第二种工作状态,该装置处于运行过程中,该装置同样对电源供电电路的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判断,若二者都大于或者任意其一大于设置的保护值,则该装置继续给外界用电电路供电一定时间,延时后(即一定时间后)切断与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并在过压过流瞬间通知主控制电路保存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延时切断电源的时间(即一定时间)可保证主控制电路保存外界用电电路的重要数据;若二者都小于设置的保护值,则将输入电信号稳定输入至外界用电电路,稳定供电。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为上述任一项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相关内容部分,在此不再赘叙。
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其中,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所述缓启动电路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过压信号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输出的,所述过流信号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输出的。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上电启动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所述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继续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所述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所述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延迟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其中,所述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延迟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同时控制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继续供电第一预定时间,控制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接通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所述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接通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在预定时间内接通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继续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相关内容部分,在此不再赘叙。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安全数字卡、闪存卡,等等。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7)

1.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能够输出过压信号;
过流保护电路,用于检测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当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能够输出过流信号;
缓启动电路,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用于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所述输入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
过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并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第一三端子晶体管,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连接,当所述过压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所述阈值保护电压时,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能够被导通,并输出所述过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用于当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导通时输出所述过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包括:
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电源供电电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导线用于接收并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连接;
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三端子晶体管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
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并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第二三端子晶体管,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连接,当所述过流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所述阈值保护电流时,所述第二三端子晶体管能够被导通,并输出所述过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端子晶体管包括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流过所述第二电阻,使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的电压差达到导通电压时,使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自身导通,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于当所述第一双极结型晶体管导通时输出所述过流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包括:
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和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能够断开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
导通电路,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能够在预设时间段内导通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三三端子晶体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过压信号的输出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过流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导通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用于当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使自身充电,当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的导通电压时,导通所述第三三端子晶体管,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接地的另一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过压信号的输出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所述过流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电路还包括:
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的有效电压,同时向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包括:
提示电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相关数据;
储能电路,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的有效电压,当接收到所述缓启动电路输出的输入电信号时,使自身充电。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路包括: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启动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输出端、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电路包括:
分压电阻,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输出分压电信号;
第四三端子晶体管,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分压电信号时使自身导通,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第七电阻,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缓启动电路输出的输入电信号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阻包括:
第四电阻,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输出所述分压电信号;
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且接地。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三端子晶体管包括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所述分压电阻输出的分压电信号,当所述分压电信号达到导通电压时使自身导通,所述第二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于当所述双极结型晶体管导通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三端子晶体管和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防倒灌电路,所述防倒灌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缓启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连接,用于当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一定时间的有效电压时防止所述有效电压向反方向倒灌。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电路包括肖特基二极管或理想二极管。
28.一种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和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检测接收的输入电信号;
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其中,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当所述缓启动电路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所述过压信号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大于阈值保护电压时输出的,所述过流信号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检测到接收的所述输入电信号的电流大于阈值保护电流时输出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上电启动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继续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稳定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不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延迟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输入保护装置延迟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切断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同时控制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继续供电第一预定时间,控制所述自检提示电压保持电路向所述主控制电路输出提示信号使所述主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保存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接通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接通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仅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在预定时间内接通与所述外界用电电路的连接,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向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或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包括:
若所述缓启动电路当前处于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的上电启动状态或者工作状态,当所述缓启动电路接收到所述输入电信号,还接收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过压信号和/或所述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的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继续停止向所述外界用电电路输出所述输入电信号。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28-3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输入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080005975.7A 2020-07-24 2020-07-24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70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4595 WO2022016549A1 (zh) 2020-07-24 2020-07-24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0160A true CN112970160A (zh) 2021-06-15
CN112970160B CN112970160B (zh) 2024-05-03

Family

ID=7627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5975.7A Active CN112970160B (zh) 2020-07-24 2020-07-24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0160B (zh)
WO (1) WO20220165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1346A (zh) * 2023-07-28 2023-11-10 深圳凌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设备快速测试电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8247B (zh) * 2022-08-16 2023-11-24 骏盈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供电模块以及稳压电路
CN115140008B (zh) * 2022-09-06 2022-12-23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控制装置
CN117134294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智道网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保护装置及v2x基站一体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7054A (en) * 1976-04-29 1978-01-03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1867177A (zh) * 2010-07-02 2010-10-20 深圳市四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压过流硬件保护电路及dc电源供电电路
CN104201641A (zh) * 2014-08-10 2014-12-10 阚建峰 一种提高容性负载启动能力的本质安全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3844B (zh) * 2012-11-29 2015-07-21 Power Forest Technology 電源轉換器控制電路
TWI497883B (zh) * 2013-08-14 2015-08-21 Beyond Innovation Tech Co Ltd 具有過電流與過電壓保護功能的升壓裝置
CN107947547A (zh) * 2017-11-23 2018-04-20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547001A (zh) * 2018-12-27 2019-03-29 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过流保护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7054A (en) * 1976-04-29 1978-01-03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1867177A (zh) * 2010-07-02 2010-10-20 深圳市四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压过流硬件保护电路及dc电源供电电路
CN104201641A (zh) * 2014-08-10 2014-12-10 阚建峰 一种提高容性负载启动能力的本质安全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1346A (zh) * 2023-07-28 2023-11-10 深圳凌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设备快速测试电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6549A1 (zh) 2022-01-27
CN112970160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0160B (zh) 电源输入保护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8547676B2 (e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system
EP3145043A1 (en) Explosion-proof circuit,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protection circuit of battery
US20080012542A1 (en) DC-DC converter with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8631262B (zh) 电子保险丝
JP5274815B2 (ja) 電力供給制御回路
CN102013802B (zh) 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boost电路
JP5708817B2 (ja) 負荷駆動回路
CN213817224U (zh) 电源保护电路和电路系统
US10103556B2 (en) Load side method of blocking charger voltage from a battery load
CN109842102B (zh) 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及装置
EP3082239B1 (en) Gate driver for driving inverter
CN111739458B (zh) 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芯片
US7800249B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7293972A (zh) 一种用于防止电池设备过放的保护电路
CN112510742A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高电压穿越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US10923943B2 (en) Battery powered device with pre-powered circuit
CN109599842B (zh) 电源控制电路、显示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
CN114597864A (zh) 电源保护电路和电路系统
CN113109738A (zh) 掉电时间检测电路及掉电时间检测系统
JP2010220277A (ja) 異常電圧保護回路
CN217824233U (zh) 电压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CN117410933B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储能电源
AU2015201523A1 (en) Residual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US20120257309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Xunm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No. 8 Keyuan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1634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oy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57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6/F, Shenzhen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uild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9 Yuexingdao Distric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Z DJ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