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9063A -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9063A
CN112969063A CN202110142655.2A CN202110142655A CN112969063A CN 112969063 A CN112969063 A CN 112969063A CN 202110142655 A CN202110142655 A CN 202110142655A CN 112969063 A CN112969063 A CN 112969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dule
data
triggering
sign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26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9063B (zh
Inventor
徐世慧
康俊涛
马彦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426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9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9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9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9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43/00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photographic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判断筛查模块和执行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在镜头模组装入壳体后,第一触发部与第二触发部接触产生数据,信号传输模块将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判断筛查模块,判断筛查模块将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中镜头种类,执行模块根据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上述多镜头识别系统无需在外部壳体上对镜头进行区分,不会出现贴错标签导致软件下载错误,或者标签丢失只能拆开重新查看镜头种类再重新组装等的状况;同时,上述多镜头识别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差异很大的镜头,还能够识别差异性很小的镜头,适用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于该多镜头识别系统的多镜头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和降低成本,一些具有白光或者红外摄像头模组的设备往往都需要在整机内部兼容多个镜头,所谓兼容指的是一套壳体可以更换多种镜头,根据使用场所不同,出货时组装不同的镜头,由于需要兼容的镜头尺寸都不相同,加上每个镜头的机械后靠距(又称后截距,组装到位后,最后一块有曲率的玻璃到焦平面的距离,在用户图纸中常用此参数来确定镜头在整个模组中的组装位置)都不尽相同,因此,很多时候都无法直接兼容或者只能有限制地兼容。此外,兼容之后,在白光或者红外模组位于整机内部时,组装起来的设备因无法区分内部组装的究竟是哪种镜头,只能在外部以其他方式进行区分(比如贴纸、贴标签等),然后再根据是何种镜头来手动设置调用相关的软件参数;然而,此种做法弊端很多,比如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贴错标签导致软件下载错误,或者标签丢失只能拆开重新查看镜头种类再重新组装,或者出货返修的不带标签的设备也只能拆开查看镜头种类再重装。目前有一些方法,能够直接利用软件算法去识别不同镜头,但局限性大,只能区别差异很大的镜头,例如长焦、短焦等,对于差异性比较小的镜头无法识别。
因此,如何避免多镜头识别系统无法识别差异性很小的镜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无需在外部壳体上对镜头进行区分,并能够识别差异性很小的镜头。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判断筛查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判断筛查模块以及所述判断筛查模块与所述执行模块均电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在镜头模组装入壳体后,通过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接触以产生数据,当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信号传输模块时,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判断筛查模块,所述判断筛查模块将所述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中镜头种类,所述执行模块根据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发部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的数量均设置多个,且所述第一触发部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还包括用以固定全部所述第一触发部的主板,全部所述第二触发部设于镜头模组的驱动板上。
可选地,全部所述第一触发部成排设置于所述主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触发部具体为可伸缩的顶针,所述第二触发部具体为凸出于驱动板表面的露铜。
可选地,任意两个相邻所述顶针的高度差相同。
可选地,还包括用以设于供镜头模组安装的壳体内、并使任一镜头的顶面在壳体内的高度保持一致的垫板,所述垫板的厚度等于所述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垫板具体为方形环状垫板。
可选地,所述主板通过软排线与镜头模组的驱动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接触后产生的数据;
将所述数据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将所述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中镜头种类;
根据所述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判断筛查模块和执行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与判断筛查模块电连接、判断筛查模块与执行模块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在镜头模组装入壳体后,通过第一触发部与第二触发部接触以产生数据。这样一来,多镜头识别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当前镜头模组装入壳体后产生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信号传输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将数据转化为可供判断筛查模块接收的电信号并传输至判断筛查模块,判断筛查模块将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中镜头种类,执行模块根据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也就是说,当装配不同的镜头时,数据采集模块均能够采集到对应于该镜头的数据,并通过信号转换和对比后,能够判断出镜头的种类,最后调用与该镜头对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的画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接触后产生的数据,将所述数据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将所述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中镜头种类,根据所述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如此一来,相较于传统识别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及方法无需在外部壳体上对镜头进行区分,不会出现贴错标签导致软件下载错误,或者标签丢失只能拆开重新查看镜头种类再重新组装,或者出货返修的不带标签的设备也只能拆开查看镜头种类再重装等的状况;同时,上述多镜头识别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差异很大的镜头,还能够识别差异性很小的镜头,适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需要兼容的两款镜头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两款镜头装入模组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截面A-A和截面A1-A1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垫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装有第一镜头的设备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截面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截面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装有第一镜头的设备的仰视图;
图12为装有第二镜头的设备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截面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截面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装有第二镜头的设备的仰视图;
图16为模组的驱动板上设置露铜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主板上设置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主板上设置顶针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装有第一镜头的设备使用顶针和露铜后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中截面F-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9中截面G-G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装有第二镜头的设备使用顶针和露铜后的俯视图;
图23为图22中截面H-H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2中截面I-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镜头模组、2-壳体、3-软排线、4-主板、5-垫板、11-第一镜头、12-第二镜头、13-驱动板、131-第一露铜、132-第二露铜、41-第一顶针、42-第二顶针、101-数据采集模块、102-信号传输模块、103-判断筛查模块、104-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无需在外部壳体上对镜头进行区分,并能够识别差异性很小的镜头。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方法。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01、信号传输模块102、判断筛查模块103和执行模块104,数据采集模块101与信号传输模块102电连接、信号传输模块102与判断筛查模块103电连接、判断筛查模块103与执行模块104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101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在镜头模组1装入壳体2后,通过第一触发部与第二触发部接触以产生数据,这样一来,多镜头识别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101采集当前镜头模组1装入壳体2后产生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信号传输模块102,信号传输模块102将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至判断筛查模块103,判断筛查模块103将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1中镜头种类,执行模块104根据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也就是说,当装配不同的镜头时,数据采集模块101均能够采集到对应于该镜头的数据,并通过信号转换和熟知对比后,能够判断出镜头的种类,最后调用与该镜头对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的画面。
如此一来,相较于传统识别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系统无需在外部壳体2上对镜头进行区分,不会出现贴错标签导致软件下载错误,或者标签丢失只能拆开重新查看镜头种类再重新组装,或者出货返修的不带标签的设备也只能拆开查看镜头种类再重装等的状况;同时,上述多镜头识别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差异很大的镜头,还能够识别差异性很小的镜头,适用性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数据采集模块101包括若干个第一触发部和若干个第二触发部,且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数量相同,第二触发部与第一触发部一一对应设置,其中,全部第二触发部设于镜头模组1的驱动板13上。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系统还包括设于壳体2内的主板4,全部第一触发部固定于主板4上,且全部第一触发部成排设置于主板4上,该主板4通过软排线3与镜头模组1的驱动板13连接;相应的,全部第二触发部成排设置于镜头模组1的驱动板13上。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将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并通过不同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接触以产生不同数据的方式以外,还可以在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接触后,通过第一触发部输出不同的压力值来判断当前镜头的种类,此时,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比如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数量均设置为一个。
下面以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为例具体说明。作为优选的,上述第一触发部具体为可伸缩的顶针,第二触发部具体为凸出于驱动板13表面设置的露铜。顶针与露铜一一对应,这样一来,通过某一顶针与对应的露铜接触以产生相应的信号。
例如,如图16所示,在镜头模组1的驱动板13上预留一组露铜,分别为第一露铜131、第二露铜132、······;进一步地,如图17和18所示,在主板4上贴片一组可伸缩顶针,分别为第一顶针41、第二顶针42、······,其位置在组装到整机后,与第一露铜131、第二露铜132、······一一对应。
需要注意的是,预装时,任意两个相邻顶针的高度差DIMC相同,且从第一顶针41至后面的顶针,其高度递减。
在设备组装完成后,使用第一镜头11的设备,第一顶针41正好与第一露铜131接触导通,如图19-21所示;使用第二镜头12的设备,保持第一顶针41与第一露铜131接触导通的基础上,第二顶针42与第二露铜132导通,如图22-24所示。如此,使用不同高度的镜头时,对应数量的顶针和露铜接触并导通,第一镜头11连接第一顶针41,第二镜头12连接第一顶针41和第二顶针42,以此类推,不同顶针导通后,会输出一个不同信号给到检测控制器中的信号传输模块102,信号传输模块102输出信号给CPU(中央处理器)中的判断筛查模块103,由判断筛查模块103将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通过区别不同信号来区分不同镜头,判别出镜头型号后,通过执行模块104直接调用与此镜头相关的软件参数,不再需要手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预设阈值是指相应数量的顶针处于导通状态时的信号值,比如,该预设阈值可以为A、B,其中,A代表是一个顶针导通状态时对应的阈值,B代表是三个顶针导通状态时对应的阈值,当判断出电信号所代表的数值处于A和B之间时,可以判断此时为两个顶针处于导通状态,两个顶针处于导通时即可判断出此时所用镜头的种类。
当然,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结构,比如,第一触发部设置为露铜,第二触发部设置为顶针,或者,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均设置为触点结构,触点均为金属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一套壳体2可以更换多种镜头的功能,即解决一套壳体2兼容多个镜头的问题,还可以在用于供镜头模组1安装的壳体2内设置垫板5,垫板5可使任一镜头的顶面在壳体2内的高度保持一致,且垫板5的厚度DIMB等于上述任意两个相邻顶针的高度差DIMC。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上述垫板5具体为方形环状垫板5,方形环状结构中心的方形孔用于供镜头模组1穿过,方形环状垫板5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螺栓、螺钉等)固接于壳体2的内部。
下面以两个镜头的兼容方式具体说明。
如图3-5所示,两款镜头分别为第一镜头11和第二镜头12,其后靠距分别为A和B,根据后靠距将镜头组装到模组上时,两款镜头会有一个高度差DIMA。
为了兼容镜头,并且保证视场角不会被壳体2或者镜片挡住,保证优质的成像效果,需要将所有镜头顶面尽量对齐,即保证所有镜头的顶面在壳体2内部的高度位置尽量一致,对于第一镜头11和第二镜头12来说,则需要将使用第二镜头12的模组向后垫高,垫高距离即为DIMA,垫高可使用螺帽、垫片、弹簧、垫板5、碟簧等等多种方式,在本文中优选使用垫板5进行垫高,如图6和7所示,其厚度DIMB=DIMA=DIMC。
将镜头模组1组装到整机中后,使用第一镜头11的设备如图8-11所示,使用第二镜头12的设备如图12-15所示,两者除了垫板5之外所有其他物料都是通用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镜头识别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1:获取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接触后产生的数据;
S2:将数据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S3:将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1中镜头种类;
S4:根据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
其具体应用为,当壳体内安装某一款镜头时,此时一定数量的顶针为导通状态,导通状态的顶针会传输一个电信号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对信号进行比对,可确定出此时镜头的种类,并以此来直接调用此镜头的相关软件参数,来优化画面,以得到最优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及多镜头识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01)、信号传输模块(102)、判断筛查模块(103)和执行模块(104),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1)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2)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2)与所述判断筛查模块(103)电连接,所述判断筛查模块(103)与所述执行模块(104)电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01)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在镜头模组(1)装入壳体(2)后,通过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二触发部接触以产生数据,当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2)时,所述信号传输模块(102)将所述数据转化为可供所述判断筛查模块(103)接收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判断筛查模块(103),所述判断筛查模块(103)将所述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1)中镜头种类,所述执行模块(104)根据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的数量均设置多个,且所述第一触发部和所述第二触发部的数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固定全部所述第一触发部的主板(4),全部所述第二触发部设于镜头模组(1)的驱动板(1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触发部成排设置于所述主板(4)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具体为可伸缩的顶针,所述第二触发部具体为凸出于驱动板(13)表面的露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所述顶针的高度差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设于供镜头模组(1)安装的壳体(2)内、并使任一镜头的顶面在壳体(2)内的高度保持一致的垫板(5),所述垫板(5)的厚度等于所述高度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5)具体为方形环状垫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镜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通过软排线(3)与镜头模组(1)的驱动板(13)连接。
10.一种多镜头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接触后产生的数据;
将所述数据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将所述电信号与预设阈值对比并判断出镜头模组(1)中镜头种类;
根据所述镜头种类调用相应的参数以获取最优质画面。
CN202110142655.2A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 Active CN112969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2655.2A CN112969063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2655.2A CN112969063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9063A true CN112969063A (zh) 2021-06-15
CN112969063B CN112969063B (zh) 2023-05-16

Family

ID=7627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2655.2A Active CN112969063B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90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534A (zh) * 2022-06-27 2022-10-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本体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1819A (ja) * 2000-10-20 2002-05-09 Mamiya Op Co Ltd カメラのレンズ識別装置
US20060193621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 unit, method of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and method of judging deterioration thereof, and digital camera
CN201654414U (zh) * 2009-12-09 2010-11-24 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识别装置
TW201312477A (zh) * 2011-09-05 2013-03-16 Avermedia Information Inc 鏡頭辨識方法
CN103365045A (zh) * 2012-04-04 2013-10-23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附件和照相机
CN104768363A (zh) * 2015-04-09 2015-07-08 苏州辉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元器件识别定位装置及全自动插件机
CN10651047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 水位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土耳其咖啡机
CN108931185A (zh) * 2018-04-24 2018-12-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机模组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9325405A (zh) * 2018-08-10 2019-02-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类型的标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9525528U (zh) * 2019-04-19 2019-10-22 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镜头结构
CN1104631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CN210670308U (zh) * 2019-12-31 2020-06-02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镜头识别装置及影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1819A (ja) * 2000-10-20 2002-05-09 Mamiya Op Co Ltd カメラのレンズ識別装置
US20060193621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 unit, method of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and method of judging deterioration thereof, and digital camera
CN201654414U (zh) * 2009-12-09 2010-11-24 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识别装置
TW201312477A (zh) * 2011-09-05 2013-03-16 Avermedia Information Inc 鏡頭辨識方法
CN103365045A (zh) * 2012-04-04 2013-10-23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附件和照相机
CN104768363A (zh) * 2015-04-09 2015-07-08 苏州辉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元器件识别定位装置及全自动插件机
CN10651047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 水位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土耳其咖啡机
CN108931185A (zh) * 2018-04-24 2018-12-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机模组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9325405A (zh) * 2018-08-10 2019-02-12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类型的标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9525528U (zh) * 2019-04-19 2019-10-22 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镜头结构
CN1104631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CN210670308U (zh) * 2019-12-31 2020-06-02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镜头识别装置及影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534A (zh) * 2022-06-27 2022-10-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本体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9063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0315B2 (en) Solid image captur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same
US8208210B2 (en) Camera module with double barrels
KR20060106258A (ko) 포커싱 무조정형 카메라 모듈
US10129446B2 (en) Telecommunication unit that enabl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as well as lens adapter
KR100896803B1 (ko) 카메라모듈 검사장치를 위한 검사차트
CN112969063A (zh) 一种多镜头识别系统及方法
US20090284638A1 (en) Camera module spacer and camera module using same
CN209785035U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190253594A1 (en) Imaging Camera
JP4714233B2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情報機器
KR20080114324A (ko) 카메라 모듈, 이의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US10939022B2 (en) Imaging camera includes a gasket with a protrusion received in a recess of a lens
US10602042B2 (en) Imaging camera
CN201429852Y (zh) 光学指纹采集装置
US20190238735A1 (en) Imaging Camera
CN214475050U (zh) 一种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190253587A1 (en) Imaging Camera
CN112799196A (zh) 一种镜头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826662U (zh) 一种摄像镜头
CN220401849U (zh) 拾音型网络摄像机
EP1104908A1 (en) Optical apparatus, fingerprint pickup apparatus and fingerprint pickup method
KR20200064071A (ko) 검사 장치, 검사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213399159U (zh) 一种镜头组件
CN221010223U (zh)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3066307A (ja) 電子撮像装置の組立・検査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電子撮像装置の組立・検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