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529A -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8529A
CN112968529A CN202110445633.3A CN202110445633A CN112968529A CN 112968529 A CN112968529 A CN 112968529A CN 202110445633 A CN202110445633 A CN 202110445633A CN 112968529 A CN112968529 A CN 112968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communica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56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8529B (zh
Inventor
高伟
张丽霞
上官明霞
张淑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56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8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8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8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12Resilient or clamping means for holding component to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通信领域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和顶盖,所述顶盖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上方,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顶盖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本发明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通过通信传输装置外壳、顶盖和降温机构的配合设计,将通水管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到水冷板的内部,吸收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内部部分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水带出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控制散热风扇开启时,散热风扇可以将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内部的部分热量抽出,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起到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网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8秒1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具有超大带宽、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多连接等特点,有助于提高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然而现有的5G网络在安全性上相比电力光纤和无线专网还有欠缺,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控制类业务如开关站、配电房控制、配电箱控制、综合接入配网自动化、计量自动化等,对于网络安全的要求极高,因此如何将5G技术运用到配网自动化系统。
但现有基于5G的配网通信设备大多散热效果不好,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设备内部温度过高,进而造成内部线路和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影响通信设备的使用,且通信设备与外界相连的接口处容易脱落,造成通信的中断。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和顶盖,所述顶盖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上方,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顶盖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扇风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固定管,每个所述固定管远离水冷板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风扇,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远离散热风扇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通风板,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贯穿滑槽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滑槽的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顶盖的底面,所述固定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和一个连通头,每个所述固定块底面均与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层,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连接线位于橡胶块的上方,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二,每个所述弹簧二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分别与两个固定块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固定块与移动板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所述连通头的底面与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通头的上表面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通头与插头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开设于连通头的上表面,所述插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一,所述插杆一卡接于空腔一的内部,所述连通头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一,所述滑动杆一贯穿连通头并延伸至空腔一的内部,所述滑动杆一位于空腔一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远离滑动杆一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一,所述滑动杆一远离连接板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一。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空腔二,所述空腔二开设于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插杆二,所述插杆二卡接于空腔二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二,所述滑动杆二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空腔二的内部,所述滑动杆二位于空腔二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远离滑动杆二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二,所述空腔二的内壁开设有开槽,所述连接板二靠近推杆二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远离连接板二的一端与开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二远离连接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二。
更进一步地,所述扇风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均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四,两个所述弹簧四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四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杆贯穿两个滑动板,且与滑动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四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叶片,两个所述滑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通信传输装置外壳、顶盖和降温机构的配合设计,将通水管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到水冷板的内部,吸收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内部部分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水带出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控制散热风扇开启时,散热风扇可以将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内部的部分热量抽出,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起到降温的效果,且通风板方便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以上结构的配合设计,可以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可以防止通信传输装置外壳的内部温度过高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当推动滑块移动时,可以带动清理板移动,进而可以对通风板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方便进行使用。
2、本发明通过安装机构、第一卡接机构和第二卡接机构的配合设计,当需要将连通头和插头进行固定时,将插杆一插入进空腔一的内部,插杆一于空腔一相卡接,当需要将连通头与插头分离时,按压按压板一,按压板一带动推杆一、滑动杆一和连接板一向右移动,推动插杆一向右移动,插杆一与空腔一向脱离,方便使连通头与插头相分离,当需要将连接线与顶盖的上表面进行固定时,向下按压移动板,移动板带动插杆二向下移动,将插杆二卡接于空腔二的内部,进而可以对固定块和移动板进行卡接,当需要将固定块和移动板分离时,按压按压板二,按压板二推动推杆二向插杆二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推动插杆二与空腔二相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固定块与移动板的分离,此结构可以大大增加插头与连通头之间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小插头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通信传输装置外壳正视图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顶盖仰视图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通头和插头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块和移动板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卡接机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卡接机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通信传输装置外壳;2、顶盖;3、降温机构;31、水冷板;32、固定管;33、通水管;34、散热风扇;35、通风板;36、滑槽;37、清理板;38、滑块;4、挤压机构;41、固定杆;42、弹簧一;43、接触板;5、固定块;6、移动板;7、连通头;8、插头;9、连接线;10、第一卡接机构;101、空腔一;102、插杆一;103、推杆一;104、滑动杆一;105、连接板一;106、按压板一;11、第二卡接机构;111、空腔二;112、插杆二;113、滑动杆二;114、连接板二;115、开槽;116、推杆二;117、弹簧三;118、按压板二;12、橡胶块;13、防护层;14、横板;15、弹簧二;16、安装机构;17、扇风机构;170、滑杆;171、弹簧四;172、滑动板;173、叶片;174、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和顶盖2,顶盖2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3,顶盖2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4,顶盖2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16,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扇风机构17,降温机构3包括水冷板31,水冷板31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固定管32,每个固定管32远离水冷板31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水管33,通水管33与外部水源相连通,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风扇34,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远离散热风扇34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通风板35,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36,滑槽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8,滑块3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板37,清理板37贯穿滑槽36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滑槽36的下方,通过设置降温机构3,将通水管33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到水冷板31的内部,可以吸收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部分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水带出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控制散热风扇34开启时,散热风扇34可以将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的部分热量抽出,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起到降温的效果,且通风板35方便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以上结构的配合设计,可以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可以防止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温度过高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当推动滑块38移动时,可以带动清理板37移动,进而可以对通风板35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方便进行使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
如图1-8所示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和顶盖2,顶盖2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3,顶盖2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4,顶盖2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16,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扇风机构17,安装机构16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5和一个连通头7,每个固定块5底面均与顶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5的上方设有移动板6,移动板6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3,两个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2,连接线9位于橡胶块12的上方,移动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二15,每个弹簧二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4,两个横板14分别与两个固定块5的上表面相接触,固定块5与移动板6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11,连通头7的底面与顶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通头7的上表面插接有插头8,插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9,连通头7与插头8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10,第一卡接机构10包括空腔一101,空腔一101开设于连通头7的上表面,插头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一102,插杆一102卡接于空腔一101的内部,连通头7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一104,滑动杆一104贯穿连通头7并延伸至空腔一101的内部,滑动杆一104位于空腔一1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105,连接板一105远离滑动杆一10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一103,滑动杆一104远离连接板一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一106,第二卡接机构11包括空腔二111,空腔二111开设于固定块5的上表面,移动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插杆二112,插杆二112卡接于空腔二111的内部,固定块5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二113,滑动杆二113贯穿固定块5并延伸至空腔二111的内部,滑动杆二113位于空腔二11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114,连接板二114远离滑动杆二11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二116,空腔二111的内壁开设有开槽115,连接板二114靠近推杆二11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三117,弹簧三117远离连接板二114的一端与开槽115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二113远离连接板二1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二118,通过设置第一卡接机构10,当需要将连通头7和插头8进行固定时,将插杆一102插入进空腔一101的内部,使插杆一102于空腔一101相卡接,当需要将连通头7与插头8分离时,按压按压板一106,按压板一106带动推杆一103、滑动杆一104和连接板一105向右移动,进而可以推动插杆一102向右移动,使插杆一102与空腔一101向脱离,进而方便使连通头7与插头8相分离,通过设置第二卡接机构11,当需要将连接线9与顶盖2的上表面进行固定时,向下按压移动板6,移动板6带动插杆二112向下移动,将插杆二112卡接于空腔二111的内部,进而可以对固定块5和移动板6进行卡接,当需要将固定块5和移动板6分离时,按压按压板二118,按压板二118推动推杆二116向插杆二112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推动插杆二112与空腔二111相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固定块5与移动板6的分离。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
如图1-8所示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和顶盖2,顶盖2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3,顶盖2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4,顶盖2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16,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扇风机构17,挤压机构4包括固定杆41,固定杆41固定连接于顶盖2的底面,固定杆4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2,弹簧一4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板43,通过设置挤压机构4,当将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与顶盖2通过螺杆进行固定时,可以使接触板43的底面与水冷板31的上表面相接触,可以从水冷板31的上方对水冷板31进行挤压,进而可以增强水冷板31的稳定性,防止水冷板31在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出现旋转的情况。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
如图1-8所示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和顶盖2,顶盖2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3,顶盖2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4,顶盖2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16,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扇风机构17,扇风机构17包括滑杆170,滑杆170的两端均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170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四171,两个弹簧四17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四17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72,滑杆170贯穿两个滑动板172,且与滑动板172滑动连接,两个弹簧四17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叶片173,两个滑动板17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74,通过设置扇风机构17,当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温度过高而无法快速排出时,控制电动推杆174进行伸缩,当电动推杆174伸缩时,会推动两个滑动板172在滑杆170的外表面滑动,进行可以使两个弹簧四171进行同步伸缩,同时可以带动叶片173进行移动,在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进行扇风,可以增加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空气的流动性,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加通信装置的散热能力,可以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的电气元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使用时如图1-8所示,首先通过通水管33向水冷板31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经过水冷板31将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的部分热量排出,然后,控制散热风扇34旋转,将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的热量抽出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且通风板35方便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进而利用以上结构的配合设计,可以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当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温度过高而无法快速排出时,控制电动推杆174进行伸缩,当电动推杆174伸缩时,会推动两个滑动板172在滑杆170的外表面滑动,进行可以使两个弹簧四171进行同步伸缩,同时可以带动叶片173进行移动,在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进行扇风,可以增加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内部空气的流动性,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加通信装置的散热能力,可以防止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温度过高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当推动滑块38移动时,可以带动清理板37移动,进而可以对通风板35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扫,方便进行使用,当需要将插头8插入至连通头7的内部时,将插杆一102插入进空腔一101的内部,使插杆一102于空腔一101相卡接,当需要将连通头7与插头8分离时,按压按压板一106,按压板一106带动推杆一103、滑动杆一104和连接板一105向右移动,进而可以推动插杆一102向右移动,使插杆一102与空腔一101向脱离,进而方便使连通头7与插头8相分离,当需要将连接线9与顶盖2的上表面进行固定时,向下按压移动板6,移动板6带动插杆二112向下移动,将插杆二112卡接于空腔二111的内部,可以使固定块5与移动板6相卡接,进而可以增强连接线9与顶盖2上表面的稳固性,可以大大减小连接线9脱落的风险,当需要将固定块5和移动板6分离时,按压按压板二118,按压板二118推动推杆二116向插杆二112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推动插杆二112与空腔二111相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固定块5与移动板6的分离,利用以上结构的配合设计,可以对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降温和散热的效果,且可以大大增加插头8与连通头7之间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小插头8脱落的风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包括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位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方,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有降温机构(3),所述顶盖(2)的底面设有挤压机构(4),所述顶盖(2)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机构(16),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扇风机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水冷板(31),所述水冷板(31)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固定管(32),每个所述固定管(32)远离水冷板(31)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水管(33),所述通水管(33)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风扇(34),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远离散热风扇(34)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通风板(35),所述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36),所述滑槽(3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板(37),所述清理板(37)贯穿滑槽(36)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滑槽(36)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固定杆(41),所述固定杆(41)固定连接于顶盖(2)的底面,所述固定杆(4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2),所述弹簧一(4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板(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6)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5)和一个连通头(7),每个所述固定块(5)底面均与顶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的上方设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3),两个所述固定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2),所述连接线(9)位于橡胶块(12)的上方,所述移动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二(15),每个所述弹簧二(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4),两个所述横板(14)分别与两个固定块(5)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固定块(5)与移动板(6)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11),所述连通头(7)的底面与顶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通头(7)的上表面插接有插头(8),所述插头(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9),所述连通头(7)与插头(8)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机构(10)包括空腔一(101),所述空腔一(101)开设于连通头(7)的上表面,所述插头(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一(102),所述插杆一(102)卡接于空腔一(101)的内部,所述连通头(7)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一(104),所述滑动杆一(104)贯穿连通头(7)并延伸至空腔一(101)的内部,所述滑动杆一(104)位于空腔一(1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105),所述连接板一(105)远离滑动杆一(10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一(103),所述滑动杆一(104)远离连接板一(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一(1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机构(11)包括空腔二(111),所述空腔二(111)开设于固定块(5)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插杆二(112),所述插杆二(112)卡接于空腔二(111)的内部,所述固定块(5)的一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二(113),所述滑动杆二(113)贯穿固定块(5)并延伸至空腔二(111)的内部,所述滑动杆二(113)位于空腔二(11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114),所述连接板二(114)远离滑动杆二(11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二(116),所述空腔二(111)的内壁开设有开槽(115),所述连接板二(114)靠近推杆二(11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三(117),所述弹簧三(117)远离连接板二(114)的一端与开槽(1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二(113)远离连接板二(1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二(1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风机构(17)包括滑杆(170),所述滑杆(170)的两端均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70)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四(171),两个所述弹簧四(17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通信传输装置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四(17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72),所述滑杆(170)贯穿两个滑动板(172),且与滑动板(17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四(17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叶片(173),两个所述滑动板(17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74)。
CN202110445633.3A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Active CN112968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5633.3A CN112968529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5633.3A CN112968529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529A true CN112968529A (zh) 2021-06-15
CN112968529B CN112968529B (zh) 2022-12-16

Family

ID=7628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5633.3A Active CN112968529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8529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02015015690A2 (pt) * 2014-07-02 2016-01-0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equipamento de telecontrole modular
BR102015015479A2 (pt) * 2014-07-02 2016-01-0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módulo de suprimento de energia para equipamento de telecontrole modular e equipamento compreendendo o mesmo
CN205490374U (zh) * 2016-01-06 2016-08-17 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表面清理装置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CN106714485A (zh) * 2017-03-07 2017-05-24 上海欢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夹持结构以及包括该夹持结构的数据接口装置
CN110011268A (zh) * 2019-04-24 2019-07-12 曹琼元 一种5g通信机电设备用电路保护装置以及方法
CN210113727U (zh) * 2019-06-21 2020-02-25 江苏明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灰尘的太阳能光伏板
CN210744826U (zh) * 2019-07-18 2020-06-12 华志东 一种多功能电力监控装置
CN111405784A (zh) * 2020-03-11 2020-07-10 曲阜师范大学 一种知识图谱信息管理装置
CN111447794A (zh) * 2020-04-13 2020-07-24 黎明职业大学 一种电子信息显示器壳体散热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35620U (zh) * 2019-11-11 2020-08-25 海南一开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充电桩
CN211352879U (zh) * 2019-11-04 2020-08-25 深圳市奥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用防尘散热装置
CN211979847U (zh) * 2020-06-08 2020-11-20 武汉尚源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电力负荷数据监控装置
CN111988939A (zh) * 2020-08-21 2020-11-24 广州泓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用具有防护功能的设备柜
CN112153490A (zh) * 2020-09-17 2020-12-29 广州霖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信号传输用网络交换机
CN112232472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合肥齐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型rfid电子标签
CN212473092U (zh) * 2020-05-29 2021-02-05 梁卫超 一种汽车空气动力学散热器组合装置
CN112469241A (zh) * 2020-11-10 2021-03-09 安徽钱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数据上传装置
CN212876525U (zh) * 2020-10-20 2021-04-02 广州珠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的伺服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02015015479A2 (pt) * 2014-07-02 2016-01-0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módulo de suprimento de energia para equipamento de telecontrole modular e equipamento compreendendo o mesmo
BR102015015690A2 (pt) * 2014-07-02 2016-01-0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equipamento de telecontrole modular
CN205490374U (zh) * 2016-01-06 2016-08-17 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表面清理装置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CN106714485A (zh) * 2017-03-07 2017-05-24 上海欢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夹持结构以及包括该夹持结构的数据接口装置
CN110011268A (zh) * 2019-04-24 2019-07-12 曹琼元 一种5g通信机电设备用电路保护装置以及方法
CN210113727U (zh) * 2019-06-21 2020-02-25 江苏明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理灰尘的太阳能光伏板
CN210744826U (zh) * 2019-07-18 2020-06-12 华志东 一种多功能电力监控装置
CN211352879U (zh) * 2019-11-04 2020-08-25 深圳市奥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用防尘散热装置
CN211335620U (zh) * 2019-11-11 2020-08-25 海南一开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充电桩
CN111405784A (zh) * 2020-03-11 2020-07-10 曲阜师范大学 一种知识图谱信息管理装置
CN111447794A (zh) * 2020-04-13 2020-07-24 黎明职业大学 一种电子信息显示器壳体散热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73092U (zh) * 2020-05-29 2021-02-05 梁卫超 一种汽车空气动力学散热器组合装置
CN211979847U (zh) * 2020-06-08 2020-11-20 武汉尚源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电力负荷数据监控装置
CN111988939A (zh) * 2020-08-21 2020-11-24 广州泓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用具有防护功能的设备柜
CN112153490A (zh) * 2020-09-17 2020-12-29 广州霖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信号传输用网络交换机
CN212876525U (zh) * 2020-10-20 2021-04-02 广州珠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的伺服控制器
CN112232472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合肥齐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型rfid电子标签
CN112469241A (zh) * 2020-11-10 2021-03-09 安徽钱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数据上传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SHIHIDE KUWABARA ET AL: "A 28 GHz 480 elements digital AAS using GaN HEMT amplifiers with 68 dBm EIRP for 5G long-range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2017 IEE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SYMPOSIUM (CSICS)》 *
刘圣春等: "数据中心刀片式服务器不同冷却方式的模拟对比", 《制冷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529B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8529B (zh)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安全传输装置
CN215267515U (zh) 一种带有快速散热结构的安全型电缆分支箱
CN213306087U (zh) 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
CN115720427A (zh) 一种基于5g的配网通信传输装置
CN117424161A (zh) 一种卡接母线槽
CN116979462A (zh)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
CN21721677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网络交换机
CN214755389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母线槽
CN210245349U (zh) 一种手动维修开关盒
CN210840448U (zh) 一种5g通信专用高散热铜基载板
CN112653072A (zh) 一种防潮效果好的移动通信用接线箱
CN113078565A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散热装置
CN21742747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尘通风型高压中置柜
CN214102183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1748682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
CN22038260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低压配电箱
CN212784665U (zh)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壳体
CN210745719U (zh) 一种用于5g移动网络通讯设备新型保护套
CN210536658U (zh) 一种智能poe供电模块
CN218275998U (zh) 一种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的母线系统
CN219960743U (zh) 一种大宽带5g小基站
CN217957235U (zh) 一种通信机房配线柜
CN219144961U (zh) 一种带有散热片的高载流母线槽
CN21330476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低压开关柜
CN213072058U (zh) 一种防水矿物绝缘型母线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