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5548A -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5548A
CN112965548A CN202110187777.3A CN202110187777A CN112965548A CN 112965548 A CN112965548 A CN 112965548A CN 202110187777 A CN202110187777 A CN 202110187777A CN 112965548 A CN112965548 A CN 112965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valve opening
temperature
valve
m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77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5548B (zh
Inventor
崔韶东
卢大鹏
王远辉
田宇
董玉玺
马芳芳
张宏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77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5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5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5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下限Rmin与升温速率上限Rmax,获取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与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在采样时刻t获取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Lt和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Rt,Rt=(Tt‑Tt‑1)/Δt,Tt为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根据升温速率Rt与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阀门开度Lt与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Description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釜在化工行业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反应釜温度控制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提升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上一般采用PID控制器来调节反应釜的温度,PID控制器通过输出调节信号至反应釜,调整反应釜内的加热介质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进而调整反应釜内的温度,使反应釜内的温度接近PID控制器的温度设定值,PID控制器的参数涉及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各控制参数的变化,会影响输出的调节信号,进而影响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现有技术中,PID控制器的温度设定值、初始比例增益系数、初始积分增益系数和初始微分增益系数均由人为设置,PID控制器在调节过程中容易使被控变量产生超调,其输出值使得加热介质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过大或过小,由于反应釜温度响应的滞后性,超调现象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对于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常在反应釜反应之前提前设置加热介质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使反应釜调温过程更加平稳,但在加热介质流量调节阀已经接近阀门开度上限或阀门开度下限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调节温度时,因受加热介质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的限制,温度调控受到约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根据升温速率Rt与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阀门开度Lt与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节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下限Rmin与升温速率上限Rmax,获取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与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在采样时刻t获取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Lt和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Rt,Rt=(Tt-Tt-1)/Δt,Tt为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可选地,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在第一持续时间内:
Rmin≤Rt≤Rmax
Tt<Ts,且Ts-Tt>T1;其中,T1为第一设定温度阈值;
Lmax-Lt≤L1,其中L1为第一设定开度阈值;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一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可选地,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在第一持续时间内:
Rmin≤Rt≤Rmax
Tt>Ts,且Tt-Ts>T1
Lt-Lmin≤L2,其中L2为第二设定开度阈值;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减小第二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可选地,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0≤Rt<Rmin
Lmax-Lt≤L1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三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可选地,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Rt>Rmax
Lt-Lmin≤L2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减小第四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可选地,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Rt<0;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五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指令信息,至少一个所述处理模块读取所述指令信息后可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阀门控制器、PID控制器,还包括上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
所述PID控制器用于在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t和温度设定值Ts,得到采样时刻t对应的偏差变化率Δet=(et-et-1)/Δt,其中et为采样时刻t的温度偏差,et=Ts-Tt,et-1=Ts-Tt-1;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Δt为相邻两个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温度偏差et和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修正PID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得到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利用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得到PID控制器的输出值并将其发送至所述阀门控制器;
所述阀门控制器根据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发送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所述PID控制器发送的输出值调整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可选地,所述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
前馈控制器,用于获取加热介质出口压力的压力上限Pmax和压力下限Pmin,获取加热介质出口在采样时刻t的实际压力Pt;并根据所述实际压力Pt与所述压力上限Pmax和所述压力下限Pmim之间的关系,得到前馈控制器的输出值U′(t)并将其发送至所述阀门控制器;
其中所述前馈控制器的输出值U′(t)为:
若Pt>Pmax,则:U′(t)=K1ΔP(t)+b1,其中,ΔP(t)=Pt-Pmax,K1和b1是常数;
若Pt<Pmin,则:U′(t)=K2ΔP(t)+b2,其中,ΔP(t)=Pt-Pmin,K2和b2是常数;
所述阀门控制器根据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发送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所述PID控制器发送的输出值、所述前馈控制器发送的输出值,得到总输出值,根据所述总输出值调整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可选地,所述PID控制器采用模糊-PID控制器。
本发明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在反应釜反应过程中,根据具体反应进程随时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既能避免超调现象的发生,又能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满足不同反应阶段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的硬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处理模块;2:存储模块;3:阀门控制器;4:PID控制器;5: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6:前馈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下限Rmin与升温速率上限Rmax,获取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与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
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与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以及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均在反应釜工作之前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人为设定,反应釜内参与反应的物料不同,反应的阶段不同,上述各数值均有可能发生变化。
S102:在采样时刻t获取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Lt和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Rt,Rt=(Tt-Tt-1)/Δt,Tt为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
所述流量调节阀为电控阀,所述阀门开度Lt可以通过设置阀门开度传感器进行监测,所述阀门开度传感器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在此不进行详细介绍,相邻两个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反应釜内反应物质的不同并结合具体反应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选取1s、30s、50s、1min或1.5min等不同间隔,相邻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选取的越短,需要计算所述升温速率的采样时刻越密集,反之,相邻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选取的越长,需要计算所述升温速率的采样时刻越稀疏。
S103: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所述温度设定值Ts由操作人员在反应釜工作前根据经验及反应需要人为设定,在反应釜工作过程中,随着反应进程的变化,反应釜内的温度需要根据反应进程进行调整以接近所述温度设定值Ts,反应釜内温度的升高通过调节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进行调整,调大所述阀门开度,使相同时间内注入的加热介质的总量增多,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应釜内的温度,调小所述阀门开度,使相同时间内注入的加热介质的总量减少,从而减缓反应釜内的温度上升趋势,当调整后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已经达到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或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时,现有技术中,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或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在反应进程中不能调整,此时,即使反应进程需要在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的基础上继续调小阀门开度,或是需要在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的基础上继续调大阀门开度,也无法实现,只能将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保持在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或保持在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而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升温速率Rt、所述阀门开度Lt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自动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从而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并利用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进一步约束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的调整。
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在反应釜反应过程中,根据具体反应进程随时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既能避免超调现象的发生,又能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满足不同反应阶段的需求。
以上方案中,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
若在第一持续时间内:
Rmin≤Rt≤Rmax
Tt<Ts,且Ts-Tt>T1;其中,T1为第一设定温度阈值;
Lmax-Lt≤L1,其中L1为第一设定开度阈值;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一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温速率Rt处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也即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所述温度检测值Tt小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且二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阈值T1,说明此时反应釜内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大加热介质的输入量,使反应釜内的实际温度比较快速地达到所述温度设定值Ts,若此时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与所述阀门开度Lt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开度阈值L1,也即此时所述阀门开度Lt已经接近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说明所述阀门开度Lt已经没有很多继续增大的空间,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反应釜内进一步提高温度的需求,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增大第一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能够进一步增大,快速释放更多的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内,进一步提升反应釜内温度,为了防止控制阀门开度的中间过程出现问题,使所述阀门开度Lt减小,在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增大第一调整值的同时,也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增大第一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不会减小到过低,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过慢,进而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
以上方案中,步骤S103具体还可以包括:
若在第一持续时间内:
Rmin≤Rt≤Rmax
Tt>Ts,且Tt-Ts>T1
Lt-Lmin≤L2,其中L2为第二设定开度阈值;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减小第二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温速率Rt处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也即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所述温度检测值Tt大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且二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阈值T1,说明此时反应釜内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差距较大,需要减少加热介质的输入量,使反应釜内降低温度升高的速度,若此时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开度阈值L2,也即此时所述阀门开度Lt已经接近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说明所述阀门开度Lt已经没有很多继续减小的空间,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反应釜内减缓温度上升的需求,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减小第二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能够进一步减小,从而进一步减少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内,减缓反应釜内温度上升,为了防止控制阀门开度的中间过程出现问题,使所述阀门开度Lt增大,在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减小第二调整值的同时,也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减小第二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不会增大太多,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过快,进而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
以上方案中,步骤S103具体还可以包括:
若0≤Rt<Rmin
Lmax-Lt≤L1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三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升温速率Rt大于等于0,同时小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说明此时反应釜内的所述升温速率Rt过低,应加大加热介质的注入量,使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范围,也即恢复到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若此时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与所述阀门开度Lt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开度阈值L1,也即所述阀门开度Lt此时已经接近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说明所述阀门开度Lt已经没有很多继续增大的空间,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反应釜内进一步提高升温速率的需求,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增大第三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能够进一步增大,快速释放更多的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内,进一步提升反应釜内升温速率,为了防止控制阀门开度的中间过程出现问题,使所述阀门开度Lt减小,在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增大第三调整值的同时,也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增大第三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不会减小到过低,使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进一步降低,进而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
以上方案中,步骤S103具体还可以包括:
若Rt>Rmax
Lt-Lmin≤L2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减小第四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升温速率Rt大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则说明此时反应釜内的所述升温速率Rt过高,应减少加热介质的注入量,使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恢复到正常范围,也即恢复到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若此时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开度阈值L2,也即所述阀门开度Lt此时已经接近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说明所述阀门开度Lt已经没有很多继续减小的空间,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反应釜内降低升温速率的需求,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减小第四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能够进一步减小,从而进一步减少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内,降低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为了防止控制阀门开度的中间过程出现问题,使所述阀门开度Lt增大,在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减小第四调整值的同时,也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减小第四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不会增大太多,使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不会进一步过快增大,进而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
以上方案中,步骤S103具体还可以包括:
若Rt<0;
则: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五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升温速率Rt小于0,说明此时反应釜内的温度处于下降趋势,反应釜内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差距较大,所述阀门开度Lt过小,为了使反应釜内的实际温度尽快达到所述温度设定值Ts,所述阀门开度Lt必然会被调至接近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在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反应釜内尽快提高温度的需求,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增大第五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能够进一步增大,快速释放更多的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内,进一步提升反应釜内温度,为了防止控制阀门开度的中间过程出现问题,使所述阀门开度Lt减小,在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增大第五调整值的同时,也将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增大第五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从而使所述阀门开度Lt不会减小到过低,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温过慢,进而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进程。
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被调整且经过设定时间后,再一次进行判定,若满足相应条件,则依照上述调节方法,对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进一步进行调节。
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阀门开度Rt<0时,需要将反应釜内温度由下降趋势调整为上升趋势,因此,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在此种情况下被调整的幅度最大,也即所述第五调整值设置为最大,单纯升温速率小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对反应釜内反应进程的影响,要小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与所述温度检测值Tt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时对反应釜内反应进程的影响,因此,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第三调整值<所述第五调整值。同样地,单纯升温速率大于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对反应釜内反应进程的影响,要小于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时对反应釜内反应进程的影响,因此,所述第二调整值<所述第四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所述第二调整值、所述第三调整值、所述第四调整值和所述第五调整值的具体数值,根据反应釜内参与反应的不同物料及具体反应进程进行调整。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的硬件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模块1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2,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2中存储有指令信息,至少一个所述处理模块1读取所述指令信息后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阀门控制器3、PID控制器4,还包括上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5。
所述PID控制器4用于在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t和温度设定值Ts,得到采样时刻t对应的偏差变化率Δet=(et-et-1)/Δt,其中et为采样时刻t的温度偏差,et=Ts-Tt,et-1=Ts-Tt-1;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Δt为相邻两个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温度偏差et和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修正PID控制器4的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得到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利用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得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并将其发送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所述阀门控制器3根据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5发送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所述PID控制器4发送的输出值调整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所述PID控制器4根据温度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修正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并利用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更新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输出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将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建立对应调节关系,转换为所述流量调节阀可接收的电信号,同时,所述阀门控制器3结合所述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及所述流量调节阀此时的阀门开度,当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转换对应的阀门开度小于此时的所述阀门开度上限或大于此时的阀门开度下限时,所述阀门控制器3根据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转换的实际阀门开度,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当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转换对应的阀门开度大于所述阀门开度上限时,所述阀门控制器3输出所述阀门开度上限对应的电信号至所述流量调节阀,当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转换对应的阀门开度小于所述阀门开度下限时,所述阀门控制器3输出所述阀门开度下限对应的电信号至所述流量调节阀,当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满足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的条件时,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输出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所述阀门控制器3根据调整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并结合所述PID控制器4的输出值,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所述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在反应釜反应过程中,根据具体反应进程随时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既能避免超调现象的发生,又能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满足不同反应阶段的需求。
反应釜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有阀门开度传感器,所送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阀门开度传感器可以分别与所述阀门控制器3连接,将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所述阀门开度Lt分别传输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再由阀门控制器3将温度检测值Tt传输至所述PID控制器4,将所述温度检测值Tt和所述阀门开度Lt传输至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5,也可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直接与所述PID控制器4连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阀门开度传感器直接与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5连接。
可选地,所述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前馈控制器6,用于获取加热介质出口压力的压力上限Pmax和压力下限Pmin,获取加热介质出口在采样时刻t的实际压力Pt;并根据所述实际压力Pt与所述压力上限Pmax和所述压力下限Pmin之间的关系,得到前馈控制器6的输出值U′(t)并将其发送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
其中所述前馈控制器6的输出值U′(t)为:
若Pt>Pmax,则:U′(t)=K1ΔP(t)+b1,其中,ΔP(t)=Pt-Pmax,K1和b1是常数;
若Pt<Pmin,则:U′(t)=K2ΔP(t)+b2,其中,ΔP(t)=Pt-Pmin,K2和b2是常数;
所述阀门控制器3根据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5发送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所述PID控制器4发送的输出值、所述前馈控制器6发送的输出值,得到总输出值,根据所述总输出值调整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设置所述前馈控制器6,将加热介质出口的实际压力Pt与所述压力上限Pmax和所述压力下限Pmin进行比较,在加热介质出口的实际压力Pt发生较大波动时,适当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加热介质出口压力波动对反应釜温度带来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上限Pmax和所述压力下限Pmin通过加热介质出口压力的历史数据得到,由操作人员人为输入,当所述实际压力Pt处于所述压力上限Pmax和所述压力下限Pmin之间时,所述前馈控制器6的输出值为0,当所述实际压力Pt大于所述压力上限Pmax或小于所述压力下限Pmin时,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所述前馈控制器6的输出值,公式中的常数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设定,且K1、b1和K2、b2为两组不同的常数。
加热介质出口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加热介质出口的实际压力Pt,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与所述阀门控制器3连接,输出所述实际压力Pt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再由所述阀门控制器3将所述实际压力Pt传输至所述前馈控制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也可以直接与所述前馈控制器6连接,所述前馈控制器6将输出值传输至所述阀门控制器3,所述阀门控制器3根据所述PID控制器4发送的输出值和所述前馈控制器6发送的输出值,得到总输出值,并将所述总输出值与阀门开度上限或阀门开度下限进行比较后,输出相对应的信号,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可选地,所述PID控制器4采用模糊-PID控制器。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模糊控制的鲁棒性好,对过程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常规PID控制具有可靠性高和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模糊-PID控制将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兼具两者的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糊-PID控制器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并计算温度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其中,温度偏差et=Ts-Tt,偏差变化率Δet=(et-et-1)/Δt,Δt为相邻两个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模糊-PID控制器将所述温度偏差et和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进行模糊化处理。根据所述温度偏差et的实量值得到所述温度偏差et的模糊量,进而得到所述温度偏差et的模糊集合{NB,NM,NS,ZE,PS,PM,PB},根据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的实量值得到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的模糊量,进而得到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的模糊集合{NB,NM,NS,ZE,PS,PM,PB},其中,NB、NM、NS、ZE、PS、PM和PB分别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和正大,所述温度偏差et和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的实量值通过隶属度函数转化为模糊集合中对应的模糊量,隶属度函数包括三角形函数、高斯函数和梯形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得到所述温度偏差et和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的模糊量后,通过模糊规则得到所述模糊-PID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分别对应的模糊量。所述模糊-PID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对应的模糊集合均为{OS,OM,OB,ON,IS,IM,IB},模糊规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例如:如果et=NB,并且Δet=NB,那么所述积分增益系数对应的模糊量为OS。
本实施例中共有三套模糊规则,分别用来得到所述比例增益系数、所述积分增益系数和所述微分增益系数各自对应的模糊量,所述比例增益系数、所述积分增益系数和所述微分增益系数对应的模糊规则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943763540000161
表2:
Figure BDA0002943763540000162
表3:
Figure BDA0002943763540000163
得到所述比例增益系数、所述积分增益系数和所述微分增益系数各自对应的模糊量后,通过解模糊化公式,将各模糊量转化为实量值,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解模糊化方法为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解模糊化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43763540000171
其中,K′为修正后的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值,K为初始人为设定的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值,u为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模糊量,et为所述温度检测值与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偏差。
通过上述公式,分别得到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Kp、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KI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KD,实现模糊-PID控制器参数的实时更新。
所述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出值U(t)根据下述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943763540000172
以上模糊控制算法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进行详细介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下限Rmin与升温速率上限Rmax,获取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与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
在采样时刻t获取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Lt和反应釜内的升温速率Rt,Rt=(Tt-Tt-1)/Δt,Tt为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
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在第一持续时间内:
Rmin≤Rt≤Rmax
Tt<Ts,且Ts-Tt>T1;其中,T1为第一设定温度阈值;
Lmax-Lt≤L1,其中L1为第一设定开度阈值;
则:
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一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在第一持续时间内:
Rmin≤Rt≤Rmax
Tt>Ts,且Tt-Ts>T1
Lt-Lmin≤L2,其中L2为第二设定开度阈值;
则:
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减小第二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0≤Rt<Rmin
Lmax-Lt≤L1
则:
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三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Rt>Rmax
Lt-Lmin≤L2
则:
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减小第四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升温速率Rt与所述升温速率下限Rmin和所述升温速率上限Rmax之间的关系、所述阀门开度Lt与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温度检测值Tt与温度设定值Ts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以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的步骤包括:
若Rt<0;
则:
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上限Lmax和所述初始阀门开度下限Lmin分别增大第五调整值,得到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上限和更新后的阀门开度下限。
7.一种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指令信息,至少一个所述处理模块读取所述指令信息后可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釜温度控制方法。
8.一种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控制器、PID控制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
所述PID控制器用于在采样时刻t获取反应釜内的温度检测值Tt和温度设定值Ts,得到采样时刻t对应的偏差变化率Δet=(et-et-1)/Δt,其中et为采样时刻t的温度偏差,et=Ts-Tt,et-1=Ts-Tt-1;t-1为与采样时刻t相邻的前一采样时刻,Δt为相邻两个采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温度偏差et和所述偏差变化率Δet修正PID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和微分增益系数,得到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利用修正后的比例增益系数、修正后的积分增益系数和修正后的微分增益系数,得到PID控制器的输出值并将其发送至所述阀门控制器;
所述阀门控制器根据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发送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所述PID控制器发送的输出值调整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馈控制器,用于获取加热介质出口压力的压力上限Pmax和压力下限Pmin,获取加热介质出口在采样时刻t的实际压力Pt;并根据所述实际压力Pt与所述压力上限Pmax和所述压力下限Pmin之间的关系,得到前馈控制器的输出值U′(t)并将其发送至所述阀门控制器;
其中所述前馈控制器的输出值U′(t)为:
若Pt>Pmax,则:U′(t)=K1ΔP(t)+b1,其中,ΔP(t)=Pt-Pmax,K1和b1是常数;
若Pt<Pmin,则:U′(t)=K2ΔP(t)+b2,其中,ΔP(t)=Pt-Pmin,K2和b2是常数;
所述阀门控制器根据所述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发送的阀门开度上限和阀门开度下限、所述PID控制器发送的输出值、所述前馈控制器发送的输出值,得到总输出值,根据所述总输出值调整加热介质的流量调节阀的阀门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ID控制器采用模糊-PID控制器。
CN202110187777.3A 2021-02-18 2021-02-18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Active CN112965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7777.3A CN112965548B (zh) 2021-02-18 2021-02-18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7777.3A CN112965548B (zh) 2021-02-18 2021-02-18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548A true CN112965548A (zh) 2021-06-15
CN112965548B CN112965548B (zh) 2022-04-22

Family

ID=7628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7777.3A Active CN112965548B (zh) 2021-02-18 2021-02-18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554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716A (zh) * 2021-12-03 2022-03-11 江苏海博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调节型电动执行方法和机构
CN114545997A (zh) * 2022-03-15 2022-05-27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烯烃釜式反应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219665A (zh) * 2023-02-09 2023-06-06 青岛富润达纺织有限公司 基于温速调节的染液工艺温度跟随控制方法
CN116225101A (zh) * 2023-04-04 2023-06-06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试验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环境试验箱
CN117193140A (zh) * 2023-10-19 2023-12-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50004812A (ko) * 1983-12-28 1985-07-27 사바 쇼오이찌 냉동 사이클의 제어방법
CN106277146A (zh) * 2016-09-09 2017-01-04 深圳市源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氨水回收的汽提塔温度控制方法
CN106647850A (zh) * 2017-01-13 2017-05-10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窑出口料温控制方法
CN108730954A (zh) * 2017-04-20 2018-11-0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采用给水节流的一次调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1950A (zh) * 2017-05-31 2020-01-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0716593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河北科技大学 反应釜温度预测与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000149A (zh) * 2020-08-31 2020-11-27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间歇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50004812A (ko) * 1983-12-28 1985-07-27 사바 쇼오이찌 냉동 사이클의 제어방법
CN106277146A (zh) * 2016-09-09 2017-01-04 深圳市源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氨水回收的汽提塔温度控制方法
CN106647850A (zh) * 2017-01-13 2017-05-10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窑出口料温控制方法
CN108730954A (zh) * 2017-04-20 2018-11-0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采用给水节流的一次调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1950A (zh) * 2017-05-31 2020-01-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0716593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河北科技大学 反应釜温度预测与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000149A (zh) * 2020-08-31 2020-11-27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间歇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716A (zh) * 2021-12-03 2022-03-11 江苏海博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调节型电动执行方法和机构
CN114545997A (zh) * 2022-03-15 2022-05-27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烯烃釜式反应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45997B (zh) * 2022-03-15 2023-09-19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烯烃釜式反应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219665A (zh) * 2023-02-09 2023-06-06 青岛富润达纺织有限公司 基于温速调节的染液工艺温度跟随控制方法
CN116225101A (zh) * 2023-04-04 2023-06-06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试验箱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环境试验箱
CN117193140A (zh) * 2023-10-19 2023-12-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548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5548B (zh) 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阀门开度上下限控制器及系统
KR100511670B1 (ko) 제어 장치, 온도 조절기 및 열처리 장치
US6041320A (en) Multi-region fuzzy logic control system with auxiliary variables
WO1992007311A1 (en) Universal process control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CN108549208A (zh) 一种基于因子自适应模糊pid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
JP2002523821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最適のチューニング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そのコントローラの作動方法
CN111983918A (zh) 一种基于改进型模糊Smith-PID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方法
CN112859586A (zh)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隔膜泵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方法
CN108832853B (zh) 一种基于模糊pi-pd控制的直流无刷电机调速方法
CN111413865B (zh) 一种扰动补偿的单回路过热汽温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10471285B (zh) 基于趋势事件驱动的锌冶炼焙烧过程模糊控制方法
CN113325696B (zh) 一种应用于交联电缆生产设备的单神经元pid与模型预测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法
CN102873106B (zh) 一种平整机延伸率快速精确控制方法
CN100368048C (zh) 中药生产过程中提取罐的模糊-自调整pid控制方法
CN112305912A (zh) 基于反应釜参数自调整模糊pid算法的前馈压力控制方法
CN114370521B (zh) 一种电比例溢流阀滞环补偿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8504816B (zh) 转炉顶吹吹炼过程中吹氧的控制方法
CN110703592B (zh) 一种pid调节方法及pid调节器
CN114249424A (zh) 一种多级ao池曝气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97723B (zh) 一种pid控制参数的调节方法
CN113110034A (zh) 一种基于dcs的引风机模糊pid控制系统
CN117742136B (zh) 一种基于pid的飞行器自动控制方法
CN117283750A (zh) 一种新材料色母粒环保型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CN115963730B (zh) 一种喷射点胶阀腔液温度的选择性控制方法
CN111665716B (zh) 一种中药/天然植物提取的数学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