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5215B -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5215B
CN112965215B CN202110351996.0A CN202110351996A CN112965215B CN 112965215 B CN112965215 B CN 112965215B CN 202110351996 A CN202110351996 A CN 202110351996A CN 112965215 B CN112965215 B CN 112965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system
lens element
lens
paraxial reg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19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5215A (zh
Inventor
徐标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19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5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5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5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5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成像系统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将六片透镜面型合理搭配,使成像系统还满足条件式:1.5mm<Imgh2/TTL/Fno<1.9mm;其中,Imgh为所述成像系统最大视场角对应像高的一半,TTL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成像系统的光圈数。满足上述设计可实现所述成像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大视场特性和提高成像清晰度。

Description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快速发展,消费者们对电子产品的成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等图像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使得芯片上像元数增加同时单像元的尺寸减小,这对配套使用的成像系统的高成像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满足高质量的拍摄需求,成像系统设计的性能改进成为目前提升拍摄质量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成像系统的成像品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系统,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1.5mm<Imgh2/TTL/Fno<1.9mm;其中,Imgh为所述成像系统最大视场角对应像高的一半,TTL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成像系统的光圈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系统,采用六片透镜成像结构,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所述第一透镜以及负屈折力的所述第二透镜组合,可利于矫正所述成像系统的轴上球差;通过具有屈折力的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可利于矫正所述成像系统的象散和彗差;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所述第五透镜,可利于实现所述成像系统的小型化需求;通过具有负屈折力的所述第六透镜,有助于矫正所述成像系统的场曲;通过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面型设计,有利于所述成像系统光线的汇聚,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的光学性能;通过所述第四透镜的面型设计,可以降低所述成像系统的敏感度,使所述成像系统利于工程制造;通过所述第五透镜及所述第六透镜的面型设计,可以较好地矫正所述成像系统的场曲,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的性能。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成像系统可在实现超薄化以及大孔径的同时,可以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丰富成像信息,从而实现大视场的特性,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光学成像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0<TTL/f<1.5;其中,f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在满足上述关系时,可实现所述成像系统的长度的压缩,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同时也可较好地避免所述成像系统的长度过短而引起的所述成像系统敏感度加大导致像差修正困难的问题,从而获得较好的光学成像性能;在上述关系范围内,边缘视场的光线也可以成像在成像面的有效成像区域上,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丰富成像信息,实现大视场的特性;另外还可较好地防止所述成像系统的视场角过大,从而较好地使所述成像系统在小型化设计与降低大视场所带来的像差之间取得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0<|f2/f5|<3.0;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合理分配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球差贡献,从而降低所述成像系统对像差的修正难度,还有利于所述成像系统对物空间光学信息的获取,从而使得所述成像系统达到较好地成像效果,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91≤D5/CT6<1.2;其中,D5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有效的平衡所述成像系统产生的高级像差,且有利于生产制作中的场曲调整,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1<R4/R5<0.45;其中,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有效的平衡所述成像系统的像差,降低所述成像系统的敏感度,有利于生产制造,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3<SAG51/CT5<1.0;其中,SAG51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半径处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可降低透镜生产制造的敏感性,有利于透镜的加工成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9≤Imgh/f≤1.2;其中,f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使得所述成像系统获取更多的成像信息,从而较好地实现所述成像系统大视场角的特性,同时还可提升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2<(R3+R4)/(R3-R4)<2.5;其中,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时,可较好地改善所述成像系统像散,提升所述成像系统的光学性能,且可较好地平衡所述成像系统的像差和敏感度,还可提升透镜的可加工性,从而提升所述成像系统的生产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成像系统,感光元件设于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内,以接收由所述成像系统形成的图像的光线。通过采用上述成像系统,同样具有所述成像系统的小型化、大孔径、大像面及高成像质量的特点,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固定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安装在固定件上用以获取图像。通过采用上述摄像模组,电子设备也能够获得所述成像系统的良好的成像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成像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成像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成像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成像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成像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成像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系统100,成像系统100用于接收物侧的光线并将光线传递至成像面F。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其中
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可以具有正屈折力,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可为凹面也可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可以具有正屈折力,也可以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可为凹面也可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可为凹面也可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
所述成像系统100满足以下条件式:1.5mm<Imgh2/TTL/Fno<1.9mm;其中,Imgh为所述成像系统100最大视场角对应像高的一半,TTL为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成像面F于光轴H上的距离,Fno为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光圈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系统100,采用六片透镜成像结构,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所述第一透镜L1以及负屈折力的所述第二透镜L2组合,可利于矫正所述成像系统100的轴上球差;通过具有屈折力的所述第三透镜L3和所述第四透镜L4,可利于矫正所述成像系统100的象散和彗差;通过具有正屈折力的所述第五透镜L5,可利于实现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小型化需求;通过具有负屈折力的所述第六透镜L6,有助于矫正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场曲;通过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二透镜L2的面型设计,有利于所述成像系统100光线的汇聚,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光学性能;通过所述第四透镜L4的面型设计,可以降低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敏感度,使所述成像系统100利于工程制造;通过所述第五透镜L5及所述第六透镜L6的面型设计,可以较好地矫正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场曲,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性能。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成像系统100可在实现超薄化以及大孔径的同时,可以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丰富成像信息,从而实现大视场的特性,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光学成像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系统100还包括光阑ST,光阑ST中心位于成像系统100的光轴H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光阑ST位于所述成像系统100物侧。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F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包括滤光片L7,所述滤光片L7为红外截止滤光片,所述滤光片L7位于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通过设置红外滤光片,成像系统100可过滤掉红外光,防止红外光的干扰,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各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可为球面或非球面。非球面设计能够使透镜的物侧面及/或像侧面拥有更灵活的设计,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便能良好地解决成像不清,视界歪曲、视野狭小等不良现象,无需设置过多的透镜便能使透镜组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且有助于缩短成像系统100的长度。球面透镜则制作工艺简单,成产成本低。在一些实施例中,各透镜之间具体的球面及非球面的配置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赘述。通过球面与非球面的配合也可有效消除系统的像差,使成像系统100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且同时提高透镜设计及组装的灵活性,使系统在高像质与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需注意的是,实施例中的球面和非球面的具体形状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和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主要为示例参考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其中,非球面参数公式为: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051
其中,X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的切面的相对距离;Y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R为曲率半径,k为锥面系数,A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系统100中各透镜的材质可均为塑料,也可均为玻璃,或者可为玻璃与塑料的组合搭配。塑料材质的透镜能够减少成像系统100的重量并降低制备成本,而玻璃材质的透镜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可均为玻璃,使得位于物方的玻璃透镜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好的耐受效果,不易受物方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老化等情况,从而当成像系统100处于暴晒高温等极端环境下时,这种结构能够较好地平衡系统的光学性能与成本。当然,成像系统100中透镜材质配置关系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意一个透镜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玻璃,具体配置关系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0<TTL/f<1.5;其中,f为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在满足上述关系时,可实现所述成像系统100的长度的压缩,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同时也可较好地避免所述成像系统100的长度过短而引起的所述成像系统100敏感度加大导致像差修正困难的问题,从而获得较好的光学成像性能;在上述关系范围内,边缘视场的光线也可以成像在成像面F的有效成像区域上,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丰富成像信息,实现大视场的特性;另外还可较好地防止所述成像系统100的视场角过大,从而较好地使所述成像系统100在小型化设计与降低大视场所带来的像差之间取得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0<|f2/f5|<3.0;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L5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合理分配所述第二透镜L2和所述第五透镜L5的球差贡献,从而降低所述成像系统100对像差的修正难度,还有利于所述成像系统100对物空间光学信息的获取,从而使得所述成像系统100达到较好地成像效果,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91≤D5/CT6<1.2;其中,D5为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于光轴H上的空气间隙,CT6为所述第六透镜L6于光轴H上的中心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有效的平衡所述成像系统100产生的高级像差,且有利于生产制作中的场曲调整,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1<R4/R5<0.45;其中,R4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有效的平衡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像差,降低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敏感度,有利于生产制造,从而提高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3<SAG51/CT5<1.0;其中,SAG51为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与光轴H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最大有效半径处于光轴H方向上的距离,CT5为所述第五透镜L5于光轴H上的中心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可降低透镜生产制造的敏感性,有利于透镜的加工成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9≤Imgh/f≤1.2;其中,f为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使得所述成像系统100获取更多的成像信息,从而较好地实现所述成像系统100大视场角的特性,同时还可提升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成像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2<(R3+R4)/(R3-R4)<2.5;其中,R3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时,可较好地改善所述成像系统100像散,提升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光学性能,且可较好地平衡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像差和敏感度,还可提升透镜的可加工性,从而提升所述成像系统100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20<|V3-V2|<38;其中,V3为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V2为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满足上述关系式时,通过合理控制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在一定的范围,可以改善系统的像差,有利于消色差,减小所述成像系统100二级光谱,提高所述成像系统100成像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TTL/Imgh<1.4;其中,Imgh为所述成像系统100最大视场角对应像高的一半,TTL为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成像面F于光轴H上的距离。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实现所述成像系统100的超薄的特性,从而实现所述成像系统100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系统100还满足以下条件式:Fno<1.9;其中,Fno为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光圈数。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以保证所述成像系统100大孔径的特性,提升进光量,从而在拍摄高质量夜景、星空等光亮度不大的物空间场景的时候,使拍摄图像更加清晰,提高所述成像系统100的成像性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滤光片L7,成像面F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F上。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9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1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实施例一中成像系统100的焦距以波长为555.000nm的光线为参考,折射率和阿贝数以波长为587.560nm的光线为参考,成像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f为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1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081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091
由上表1可推出,本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的各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参见表2所示。
表2
条件式 数值 条件式 数值
TTL/f 1.16 SAG51/CT5 0.72
Imgh<sup>2</sup>/TTL/Fno 1.72 Imgh/f 0.9
|f2/f5| 2.53 (R3+R4)/(R3-R4) 2.12
D5/CT6 1.04 |V3-V2| 36.68
R4/R5 0.13 TTL/Imgh 1.29
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092
图2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实施例一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2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在波长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光线球差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
由图2左图可以看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波长对应的球差均在±0.025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2中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2中图可以看出像散位于±0.05mm以内,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图2右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率,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2右图可以看出畸变在±2%以内,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根据图2可知,实施例一中给出的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滤光片L7,成像面F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F上。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9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1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实施例二中成像系统100的焦距以波长为555.000nm的光线为参考,折射率和阿贝数以波长为587.560nm的光线为参考,成像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4所示。其中,f为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4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11
由上表4可推出,本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的各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参见表5所示。
表5
条件式 数值 条件式 数值
TTL/f 1.26 SAG51/CT5 0.60
Imgh<sup>2</sup>/TTL/Fno 1.76 Imgh/f 0.98
|f2/f5| 1.54 (R3+R4)/(R3-R4) 2.04
D5/CT6 0.92 |V3-V2| 36.68
R4/R5 0.43 TTL/Imgh 1.28
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21
图4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实施例二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4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在波长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光线球差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
由图4左图可以看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波长对应的球差均在±0.050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4中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4中图可以看出像散位于±0.08mm以内,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图4右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率,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4右图可以看出畸变在±2%以内,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根据图4可知,实施例二中给出的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滤光片L7,成像面F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F上。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9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1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实施例三中成像系统100的焦距以波长为555.000nm的光线为参考,折射率和阿贝数以波长为587.560nm的光线为参考,成像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7所示。其中,f为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7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31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41
由上表7可推出,本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的各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参见表8所示。
表8
条件式 数值 条件式 数值
TTL/f 1.30 SAG51/CT5 0.58
Imgh<sup>2</sup>/TTL/Fno 1.82 Imgh/f 1.02
|f2/f5| 1.57 (R3+R4)/(R3-R4) 2.18
D5/CT6 0.91 |V3-V2| 36.68
R4/R5 0.36 TTL/Imgh 1.28
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9所示。
表9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42
图6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实施例三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6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在波长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光线球差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
由图6左图可以看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波长对应的球差均在±0.025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6中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6中图可以看出像散位于±0.05mm以内,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图6右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率,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6右图可以看出畸变在±2%以内,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根据图6可知,实施例三中给出的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滤光片L7,成像面F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F上。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9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1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实施例四中成像系统100的焦距以波长为555.000nm的光线为参考,折射率和阿贝数以波长为587.560nm的光线为参考,成像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0所示。其中,f为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10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61
由上表10可推出,本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的各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参见表11所示。
表11
条件式 数值 条件式 数值
TTL/f 1.26 SAG51/CT5 0.59
Imgh<sup>2</sup>/TTL/Fno 1.76 Imgh/f 0.99
|f2/f5| 1.79 (R3+R4)/(R3-R4) 2.39
D5/CT6 1.12 |V3-V2| 36.68
R4/R5 0.22 TTL/Imgh 1.28
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71
图8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实施例四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8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在波长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光线球差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
由图8左图可以看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波长对应的球差均在±0.050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8中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8中图可以看出像散位于±0.025mm以内,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图8右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率,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8右图可以看出畸变在±2%以内,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根据图8可知,实施例四中给出的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滤光片L7,成像面F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F上。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9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1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实施例五中成像系统100的焦距以波长为555.000nm的光线为参考,折射率和阿贝数以波长为587.560nm的光线为参考,成像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3所示。其中,f为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13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81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91
由上表13可推出,本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的各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参见表14所示。
表14
条件式 数值 条件式 数值
TTL/f 1.27 SAG51/CT5 0.69
Imgh<sup>2</sup>/TTL/Fno 1.76 Imgh/f 0.99
|f2/f5| 1.36 (R3+R4)/(R3-R4) 2.21
D5/CT6 0.92 |V3-V2| 36.68
R4/R5 0.36 TTL/Imgh 1.28
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5所示。
表15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192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201
图10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实施例五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0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在波长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光线球差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
由图10左图可以看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波长对应的球差均在±0.050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10中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10中图可以看出像散位于±0.025mm以内,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图10右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率,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10右图可以看出畸变在±2%以内,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根据图10可知,实施例五中给出的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成像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滤光片L7,成像面F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位于成像面F上。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3于近圆周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5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物侧面S7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9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物侧面S11于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圆周处为凸面。
实施例六中成像系统100的焦距以波长为555.000nm的光线为参考,折射率和阿贝数以波长为587.560nm的光线为参考,成像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6所示。其中,f为成像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值,FOV表示成像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16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211
由上表16可推出,本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的各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参见表17所示。
表17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212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221
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8所示。
表18
Figure GDA0003578663020000222
图12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实施例六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2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在波长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光线球差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
由图12左图可以看出650.000nm、610.000nm、555.000nm、510.000nm以及470.000nm的波长对应的球差均在±0.025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图12中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12中图可以看出像散位于±0.02mm以内,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图12右图为本实施例中波长为555.000nm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率,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像高。
由图12右图可以看出畸变在±2%以内,畸变得到了很好的校正。
根据图12可知,实施例六中给出的成像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200,如图13所示,摄像模组200包括感光元件210和如上所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成像系统100,感光元件210设于成像系统100的成像面F内,以接收由成像系统100形成的图像的光线。通过采用上述成像系统100,同样具有所述成像系统100的小型化、大孔径、大像面及高成像质量的特点,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300包括固定件310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安装在固定件310上用以获取图像。固定件310可以为电路板、中框、保护壳体等部件。电子设备300可以为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子书、阅读器、车载摄像设备、监控设备、医疗设备、平板电脑、生物识别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无人机等。以电子设备300为手机为例,摄像模组200可安装手机的壳体内,如图14所示,可以为摄像模组200安装于手机壳体的主视图。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成像系统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为上述六片透镜,所述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1.5mm<Imgh2/TTL/Fno<1.9mm;
0.3<SAG51/CT5<1.0;
其中,Imgh为所述成像系统最大视场角对应像高的一半,TTL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成像系统的光圈数,SAG51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半径处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0<TTL/f<1.5;其中,f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1.0<|f2/f5|<3.0;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91≤D5/CT6<1.2;其中,D5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1<R4/R5<0.45;其中,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9≤Imgh/f≤1.2;其中,f为所述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2<(R3+R4)/(R3-R4)<2.5;其中,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8.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以及,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于所述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内,以接收由所述成像系统形成的图像的光线。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用以获取图像。
CN202110351996.0A 2021-03-31 2021-03-31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65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996.0A CN112965215B (zh) 2021-03-31 2021-03-31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996.0A CN112965215B (zh) 2021-03-31 2021-03-31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215A CN112965215A (zh) 2021-06-15
CN112965215B true CN112965215B (zh) 2022-06-24

Family

ID=7628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1996.0A Active CN112965215B (zh) 2021-03-31 2021-03-31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52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0191B2 (ja) * 2012-03-13 2016-04-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レンズ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92345B1 (ko) * 2015-10-19 2017-11-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703365B (zh) * 2018-02-13 2020-09-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CN110196485B (zh) * 2019-07-16 2024-06-2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2363302B (zh) * 2020-11-25 2022-05-17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5215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1167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552694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138458A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33968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327458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850563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433656B (zh) 一种成像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156612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75408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994880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75407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272885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740596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326052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326019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019655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474193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480365A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151207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433495U (zh) 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汽车
CN112965215B (zh)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40604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637094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59295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205217A1 (zh) 成像系统、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