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6135A - 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供天线校准中使用的有源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供天线校准中使用的有源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6135A
CN112956135A CN201880099209.4A CN201880099209A CN112956135A CN 112956135 A CN112956135 A CN 112956135A CN 201880099209 A CN201880099209 A CN 201880099209A CN 112956135 A CN112956135 A CN 112956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s
signal
sequence
antenna system
activ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92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6135B (zh
Inventor
冯昂
何金来
邢雅欣
郭光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295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6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6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6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67Phased-array testing or chec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2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s, e.g. of the amplitude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he who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th, e.g. self-test loop-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22PN, e.g. Kroneck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源天线系统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为有源天线系统的多个天线生成测试信号。经由多个天线发射测试信号。在空中接收由于测试信号的发射而产生的第一信号。从有源天线系统的耦合器网络接收第二信号。耦合器网络被配置成生成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耦合信号组合成第二信号。基于第一和第二信号来确定用于补偿耦合器网络的影响的校准信息。还公开了一种有源天线系统以供天线校准中使用。

Description

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供天线校准中使用的有源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供天线校准中使用的有源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介绍可以促进本公开的更好理解的方面。因此,本部分的陈述应从该意义上阅读,并且不应被理解为承认什么是现有技术或什么不是现有技术。
作为第5代(5G)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以通过在基站处采用大量天线来极大地改善小区覆盖和容量。波束成形是一种实现方式并且在有源天线系统(AAS)中被广泛使用。为了保证有效的波束成形,需要天线校准(AC)来实现无线电信道之间的良好相位对准。相位是从基带至天线参考点(ARP)定义的。然而,AC回路通常不仅从基带至ARP,还包括反馈路径,即从ARP至天线接口收发器(AI TRX)。ARP和AI TRX之间的相位差需要在每个AC事件期间进行补偿。为此原因,耦合器网络校准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概要被提供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下面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概要并非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用于天线校准的改进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源天线系统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所述有源天线系统的多个天线的测试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发射所述测试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空中接收由于所述测试信号的发射而产生的第一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有源天线系统的耦合器网络接收第二信号,所述耦合器网络被配置成生成所述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所述耦合信号组合成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来确定用于补偿所述耦合器网络的影响的校准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信号携带训练序列。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信号是基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生成的。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生成所述测试信号包括生成根序列。生成所述测试信号还包括生成用于所述多个天线的扩频码。生成所述测试信号还包括针对所述多个天线中的每一者计算所述根序列与所述扩频码中的相应一个扩频码之间的乘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根序列被存储在所述多个天线之间共享的公共存储器中。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根序列的生成、所述扩频码的生成以及所述乘积的计算由所述有源天线系统执行。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生成所述根序列包括在频域中生成初始根序列。生成所述根序列还包括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将所述初始根序列变换成所述根序列。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初始根序列是伪噪声序列。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伪噪声序列是下述中的一者:Zadoff-Chu序列;M序列;以及Gold序列。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扩频码通过使用下述中的一者来生成:Hadamard矩阵,和Walsh矩阵。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针对所述多个天线同时生成所述测试信号。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同时发射所述测试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天线被划分成子组。分别针对所述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执行所述测试信号的生成、所述测试信号的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子组包括公共子组和一个附加子组。所述公共子组的并集是所述多个天线的集合,并且所述公共子组中的任意两个子组之间的交集是空集。对于所述公共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所述一个附加子组包括来自该子组的成员。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校准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信号获得第一同相和正交(IQ)数据。确定所述校准信息还包括从所述第二信号获得第二IQ数据。确定所述校准信息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IQ数据和所述第二IQ数据之间的相位差作为所述校准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源天线系统。所述有源天线系统包括数字信号发生器,其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多个天线的数字信号。所述有源天线系统还包括多个发射器,其被配置成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成测试信号以用于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发射。所述有源天线系统还包括所述多个天线,其被配置成发射所述测试信号。所述有源天线系统还包括耦合器网络,其被连接在所述多个发射器和所述多个天线之间,并被配置成生成所述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所述耦合信号组合成反馈信号。所述有源天线系统还包括反馈接收器,其被配置成接收所述反馈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数字信号是训练序列。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被配置成基于MC-CDMA生成所述数字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包括根序列发生器,其被配置成生成根序列。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还包括扩频码发生器,其被配置成生成用于所述多个天线的扩频码。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还包括乘法单元,其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天线中的每一者计算所述根序列与所述扩频码中的相应一个扩频码之间的乘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根序列被存储在所述多个天线之间共享的公共存储器中。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根序列发生器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生成所述根序列:在频域中生成初始根序列;以及通过IFFT将所述初始根序列变换成所述根序列。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天线同时生成所述数字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天线被划分成子组。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被配置成分别针对所述子组中的每个子组生成所述数字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子组包括公共子组和一个附加子组。所述公共子组的并集是所述多个天线的集合,并且所述公共子组中的任意两个子组之间的交集是空集。对于所述公共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所述一个附加子组包括来自该子组的成员。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校准配置与实际应用接近相同,因此能够改善校准准确度。
附图说明
根据将结合附图阅读的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的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图1是示出用于天线校准的现有解决方案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解释图2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解释图3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用于解释图3的方法的示例性示例;
图6是用于解释图2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用于解释图2的方法的示例性示例;
图8示出图7的示例的校准结果;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有源天线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释的目的,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一些细节以便提供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等效配置来实现所述实施例。
当前,存在两种常用的校准方法。一种是不校准,但是由硬件(HW)保证。这对无线电分配网络板(RDNB,radio distribution network board)/天线滤波器单元(AFU)生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HW必须保证每个分支的天线校准(AC)环回路径的相干相位,从而导致高成本和实现困难。另一种方法是级联校准方法,其需要分别校准RDNB/AFU和AC线缆的S参数,并且然后将它们级联。图1示出RDNB/AFU校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提供了N=64的示例性示例,其中N是要校准的分支的数量。RDNB 102通过固定装置1041和1042而被安装。RDNB 102的输入侧经由64条线缆与开关盒1061连接,并且RDNB 102的输出侧经由64条线缆与开关盒1062连接。测试信号由矢量网络分析仪(VNA)108生成并被输入到开关盒1061。然后,来自开关盒1062的输出信号由VNA 108接收。来自RDNB 102(具体地,“求和”单元)的反馈信号也被VNA 108接收。因此,该方法需要复杂的组装、固定装置、开关盒、VNA、超过2*N条线缆、以及额外的连接器,这是高成本的且安装复杂。而且,该复杂的测试台也需要在耦合器网络校准之前进行校准。由级联方法自身和工厂中的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导致的校准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公开提出了用于天线校准的改进解决方案。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9详细描述该解决方案。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包括多个天线和耦合器网络(也被称为RDNB或AFU)的有源天线系统。在框202,为有源天线系统的多个天线生成测试信号。例如,可以基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来生成测试信号。在测试信号携带训练序列的情况下,基于MC-CDMA的生成可以包括图3的框312-316。
在框312,生成根序列。由于使用MC-CDMA,因此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生成根序列,其中,一个根序列可以相当于一个OFDM符号。例如,框312可以被实现为如图4所示的框312-1和312-2。在框312-1,在频域中生成初始根序列。初始根序列可以是诸如Zadoff-Chu(ZC)序列、M序列、Gold序列等的任何伪噪声序列。在使用ZC序列的情况下,可以生成低峰均比(PAR)根序列。在框312-2,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将初始根序列变换成根序列。
在框314,为多个天线生成扩频码。由于使用MC-CDMA,因此所有扩频码是彼此正交的。可以使用用于生成正交扩频码的各种技术,诸如使用Hadamard矩阵、Walsh矩阵等。在使用Hadamard矩阵的情况下,不需要复数乘法。不同的天线可以具有不同的扩频码。假设多个天线(或天线分支)的数量为N。那么,对于每个天线,对应的扩频码具有N个分量。在框316,针对多个天线中的每一者计算根序列与扩频码中的相应一个扩频码之间的乘积。在上述N个天线的示例中,对于每个天线,根序列(相当于一个OFDM符号)可以首先重复到N个根序列(相当于N个OFDM符号),然后与具有N个分量的对应扩频码相乘。
因此,训练序列的生成被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生成根序列,其对所有多个天线是相同的。第二部分利用对根序列(相当于一个OFDM符号)的直接扩频来生成MC-CDMA符号。然后,在框316得到的乘积(训练序列)可以经历进一步处理以成为用于经由多个天线发射的测试信号。进一步的处理可以由有源天线系统的收发器阵列执行,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作为第一选项,框312-316可以由有源天线系统中的硬件电路(诸如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执行。例如,硬件电路可以是有源天线系统的数字无线电部件的一部分。对于第一选项,根序列可以被存储在多个天线之间共享的公共存储器中。公共存储器是通常在有源天线系统中使用以节省存储器大小的存储器。因此,公共存储器的大小是较小的。由于根序列对于所有天线分支是相同的、并且被存储在公共存储器中,因此可以克服对公共存储器的大小的限制。作为第二选项,框312-316可以由与有源天线系统分离的专用硬件电路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专用硬件电路需要与有源天线系统连接,以将所生成的数字信号(框316处的乘积)提供给有源天线系统。这会导致与第一选项相比相对较高的成本。尽管在上文中将测试信号描述为携带训练序列,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训练信号,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其它适合的测试信号作为替代。
图5示出用于解释图3的方法的示例性示例。在该示例性示例中,假设天线分支的数量(由N表示)为64,采样率为122.88Mhz,并且子载波间隔为960Khz。那么,根序列的长度(由Ns表示)可以被计算为:122.88Mhz/960Khz=128。如图5所示,扩频码被生成为64*64的正交矩阵,其是Hadamard矩阵。将长度为128个样本的根序列(在本示例中为ZC序列)重复成Neq=64个块,其构成列向量。对于第一分支Br0,将列向量乘以正交矩阵的第一行,从而得到8192个样本。类似地,对于第i个分支(其中2≤i≤64),将列向量乘以正交矩阵的第i行。因此,到一个分支的一个序列的总长度是Ns*Neq=8192。因此,公共存储器的最大大小仅为128个样本。在该示例中,由训练序列产生的测试信号具有与100M新无线电(NR)信号类似的功率谱密度(PSD),但具有较低的PAR。
在框204,经由多个天线发射测试信号。例如,测试信号可以由消声室中的有源天线系统发射以执行空中(OTA)测试。有源天线系统可以放置在测试台上。由于测试信号在空中被发射,因此校准配置与实际应用接近相同。与现有的级联校准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组装和连接器,从而导致测试台安装方便和低成本。在框206,在空中接收由于测试信号的发射而产生的第一信号。信号分析仪可以放置在消声室中以接收第一信号。在框208,从有源天线系统的耦合器网络接收第二信号。耦合器网络被配置成生成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耦合信号组合成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可以由有源天线系统的(例如,天线接口收发器中的)反馈接收器接收。
在框210,基于第一和第二信号来确定用于补偿耦合器网络的影响的校准信息。例如,框210可以被实现为图6的框618-622。在框618,从第一信号获得第一同相和正交(IQ)数据。框618可以由信号分析仪执行。所获得的第一IQ数据可以被存储在信号分析仪的存储器中。在框620,从第二信号获得第二IQ数据。框620可以由反馈接收器执行。所获得的第二IQ数据可以被存储在有源天线系统的存储器(例如,以太网测试接入点,简称为eTAP)中。
在框622,将第一和第二IQ数据之间的相位差确定为校准信息。作为示例性示例,框622可以被实现为以下子框。在第一子框,执行解扩。假定由信号分析仪或反馈接收器接收的信号(由w表示)可以被表示为:w=[w1(n),w2(n),...,wN(n),其中N是天线分支的数量、并且n是样本的索引号。那么,分支m的接收到的符号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48371410000081
其中H是N×N的Hadamard矩阵。在第二子框,执行同步。具体地,执行参考符号x(n)和接收到的符号
Figure BDA0003048371410000082
之间的互相关xcorr,其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48371410000083
其中c的峰值指示符号的起始点。
在第三子框,对接收到的符号应用FFT,其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48371410000084
其中Ns是一个OFDM符号中的样本的数量。在第四子框,估计活跃子载波处的相位。需注意,其它子载波为零。这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48371410000085
其中X(k)是根序列,其是ZC序列。在第五子框,利用p阶多项式拟合来使曲线平滑。所估计的相位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048371410000091
然后,重复上述第一至第五子框以得到所有分支的相位估计θ(m,k)。两个捕获的数据之间的差值是由耦合器网络引起的想要的失真。所得到的延迟和相位可以被存储到有源天线系统的数据库中以供将来使用。
框202-208可以以各种方式被执行。作为一个选项,可以针对多个天线同时生成测试信号。相应地,可以经由多个天线同时发射测试信号。还可以针对多个天线同时执行框206处的第一信号的接收以及框208处的第二信号的接收。这样,由于所有多个天线被同时校准,因此在信号分析仪和反馈接收器之间不必连接参考时钟。
作为另一选项,可以将多个天线划分成子组。可以分别针对所述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执行框202-208(即,测试信号的生成、测试信号的发射、第一信号的接收以及第二信号的接收)。作为该选项的示例,所述子组可以包括公共子组和一个附加子组。公共子组的并集是多个天线的集合,并且公共子组中的任意两个子组之间的交集是空集。对于公共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所述一个附加子组包括来自该子组的成员。当为不同的公共子组执行校准时,所述一个附加子组可以被用作参考子组以补偿由于信号分析仪和反馈接收器而发生的相位漂移。因此,应注意的是,附图中两个连续示出的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者这些框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图7示出用于解释图2的方法的示例性示例。在该示例性示例中,使用与关于图5描述的配置相同的配置。如图所示,有源天线系统(AAS)产品包括收发器板、耦合器网络和天线阵列,它们被集成在一起。AAS产品被放置在OTA室中以执行OTA测试。当根序列首次由数字数据源(DDS)生成时,将根序列存储在DDS的公共存储器中。DDS可以设置在AAS产品的数字无线电ASIC/FPGA中。根序列被发送给每个天线分支并乘以相应的扩频码以生成正交序列。所生成的正交序列由设置在收发器板上的收发器阵列(未示出)处理成测试信号。
在测试信号被发送到天线参考点(ARP)之后,同时启用两个接收器以用于信号捕获。第一接收器是具有天线的信号分析仪(SA),其以OTA的方式获取信号。SA可以使用IQ分析仪来捕获IQ数据并将该IQ数据存储在其内部存储器中。反馈接收器是天线接口收发器(AI TRX),其从耦合器网络获取信号。AI TRX可以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来捕获和存储IQ数据。由于AI TRX和RAM也在AC功能中被使用,因此这种配置不需要额外的HW开销。存储在SA和RAM中的IQ数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被读取并经历处理以确定相位差。这样,整个过程可以被自动化,从而避免由不恰当的操作引起的误差。
作为一个选项,可以同时触发所有分支上的信号,并且可以同时在两个接收器中捕获信号。因此,参考时钟不必连接在SA和AI TRX之间,因为所有64个分支被同时校准。作为另一选项,如果难以同时触发所有分支(取决于HW实现),则可以将N个分支划分成M个子校准组(SCG)。每个SCG包含N/M个分支,其中N/M是整数。一个SCG中的N/M个分支可以被同时校准。校准可以被执行M次以扩展到所有分支。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由于SA和AI TRX而引起的相位漂移。否则,结果将包括SA和AI TRX之间的错误的附加相位。为了克服该问题,在M次测量中,可以利用一个附加SCG,其包括来自原始M个SCG中的每一者的一个分支。并且从原始SCG中选取的该特殊分支可以被用作参考分支、并且被考虑到计算中。因此,可以存在总共(M+1)个SCG。
图8示出图7的示例的校准结果。通过使用信号处理来分析在ARP和AI TRX处的N个分支的相位差,而获得该校准结果。通过将所捕获的IQ数据与参考信号(例如根序列)进行比较,分别估计SA和AI TRX的64个分支的相位。虚线是来自SA的IQ数据的相位估计,并且实线是来自AI TRX的RAM的IQ数据的相位估计。这两条线的差值是64个分支的期望的耦合器校准结果。所得到的相位差可以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且将在AC算法中被使用以补偿由于耦合器网络引起的分支之间的相位失配。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有源天线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有源天线系统900包括数字信号发生器902、多个发射器904、多个天线906、耦合器网络908以及反馈接收器910。数字信号发生器902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多个天线906的数字信号,如上面关于图3的框312-316所述。多个发射器904被配置成将数字信号处理成测试信号以用于经由多个天线906发射。多个发射器904可以是供在各种AAS产品中使用的收发器阵列的发射部分。多个天线906被配置成发射测试信号。耦合器网络908被连接在多个发射器904和多个天线906之间,并且被配置成生成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耦合信号组合成反馈信号。耦合器网络908也可以被称为RDNB或AFU。反馈接收器910被配置成接收反馈信号。
作为示例,数字信号发生器902可以包括根序列发生器9022、扩频码发生器9024以及乘法单元9026。根序列发生器9022可以被配置成生成根序列,如上面关于图3的框312所述。扩频码发生器9024可以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多个天线906的扩频码,如上面关于图3的框314所述。乘法单元9026可以被配置成针对多个天线906中的每一者计算根序列与扩频码中的相应一个扩频码之间的乘积,如上面关于图3的框316所述。
一般来说,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现,而其它方面可以在可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现,尽管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尽管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被示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一些其它图形表示,但是应当很好理解的是,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其一些组合中实现本文中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
如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在各种组件诸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模块中实践。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体现为集成电路的装置中实现,其中集成电路可以包括用于体现可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操作的数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电路(以及可能地,固件)。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被体现在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其它设备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中,诸如体现在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中。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其在被计算机或其它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诸如硬盘、光盘、可移除存储介质、固态存储器、RAM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各种实施例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被组合或分布。另外,所述功能可以整体地或部分地体现在固件或硬件等价物(诸如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中。
本公开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的提及表示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都必须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而且,这样的短语不一定指代同一个实施例。另外,当结合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内,无论是否被明确描述。
应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使用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区别开。例如,第一元素可以被称作第二元素,并且类似地,第二元素可以被称作第一元素,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术语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一个和所有组合。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一种(a、an)”和“所述(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具有”、和/或“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指的是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而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素、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覆盖两个元素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连接。
本公开包括本文中明确地或者以其任何一般化形式公开的任何新颖特征或特征组合。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鉴于上述描述,对本公开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适配对于相关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会变得明显。然而,任何和所有修改仍将落入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有源天线系统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202)用于所述有源天线系统的多个天线的测试信号;
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发射(204)所述测试信号;
在空中接收(206)由于所述测试信号的发射而产生的第一信号;
从所述有源天线系统的耦合器网络接收(208)第二信号,所述耦合器网络被配置成生成所述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所述耦合信号组合成所述第二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来确定(210)用于补偿所述耦合器网络的影响的校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试信号携带训练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试信号是基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生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202)所述测试信号包括:
生成(312)根序列;
生成(314)用于所述多个天线的扩频码;以及
针对所述多个天线中的每一者计算(316)所述根序列与所述扩频码中的相应一个扩频码之间的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序列被存储在所述多个天线之间共享的公共存储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序列的生成(312)、所述扩频码的生成(314)以及所述乘积的计算(316)由所述有源天线系统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312)所述根序列包括:
在频域中生成(312-1)初始根序列;以及
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将所述初始根序列变换(312-2)成所述根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始根序列是伪噪声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伪噪声序列是下述中的一者:
Zadoff-Chu序列;M序列;以及Gold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扩频码通过使用下述中的一者来生成:Hadamard矩阵,和Walsh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天线同时生成所述测试信号;以及
其中,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同时发射所述测试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天线被划分成子组;以及
其中,分别针对所述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执行所述测试信号的生成(202)、所述测试信号的发射(204)、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206)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20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组包括公共子组和一个附加子组;
其中,所述公共子组的并集是所述多个天线的集合,以及其中,所述公共子组中的任意两个子组之间的交集是空集;以及
其中,对于所述公共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所述一个附加子组包括来自该子组的成员。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210)所述校准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信号获得(618)第一同相和正交IQ数据;
从所述第二信号获得(620)第二IQ数据;以及
确定(622)所述第一IQ数据和所述第二IQ数据之间的相位差作为所述校准信息。
15.一种有源天线系统(900),包括:
数字信号发生器(902),其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多个天线的数字信号;
多个发射器(904),其被配置成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成测试信号以用于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发射;
所述多个天线(906),其被配置成发射所述测试信号;
耦合器网络(908),其被连接在所述多个发射器(904)和所述多个天线(906)之间,并被配置成生成所述测试信号的耦合信号并将所述耦合信号组合成反馈信号;以及
反馈接收器(910),其被配置成接收所述反馈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数字信号是训练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902)被配置成基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生成所述数字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902)包括:
根序列发生器(9022),其被配置成生成根序列;
扩频码发生器(9024),其被配置成生成用于所述多个天线(906)的扩频码;以及
乘法单元(9026),其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天线(906)中的每一者计算所述根序列与所述扩频码中的相应一个扩频码之间的乘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根序列被存储在所述多个天线之间共享的公共存储器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根序列发生器(9022)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生成所述根序列:
在频域中生成初始根序列;以及
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将所述初始根序列变换成所述根序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初始根序列是伪噪声序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伪噪声序列是下述中的一者:
Zadoff-Chu序列;M序列;以及Gold序列。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扩频码通过使用下述中的一者来生成:Hadamard矩阵,和Walsh矩阵。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902)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天线同时生成所述数字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多个天线被划分成子组;以及
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902)被配置成分别针对所述子组中的每个子组生成所述数字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有源天线系统(900),其中,所述子组包括公共子组和一个附加子组;
其中,所述公共子组的并集是所述多个天线的集合,以及其中,所述公共子组中的任意两个子组之间的交集是空集;以及
其中,对于所述公共子组中的每个子组,所述一个附加子组包括来自该子组的成员。
CN201880099209.4A 2018-11-05 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供天线校准中使用的有源天线系统 Active CN112956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4005 WO2020093209A1 (en) 2018-11-05 2018-11-05 Method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and active antenna system for use in antenna calib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6135A true CN112956135A (zh) 2021-06-11
CN112956135B CN112956135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1810A1 (en) * 2007-09-24 2012-01-05 Astrium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ibrating an array antenna
CN102396105A (zh) * 2009-02-13 2012-03-28 索科波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校准天线阵列的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5940552A (zh) * 2013-08-16 2016-09-14 亚德诺半导体集团 天线阵列校准的通信单元和方法
US20180254839A1 (en) * 2017-03-06 2018-09-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and array operation in advanced mimo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1810A1 (en) * 2007-09-24 2012-01-05 Astrium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ibrating an array antenna
CN102396105A (zh) * 2009-02-13 2012-03-28 索科波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校准天线阵列的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5940552A (zh) * 2013-08-16 2016-09-14 亚德诺半导体集团 天线阵列校准的通信单元和方法
US20180254839A1 (en) * 2017-03-06 2018-09-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and array operation in advanced mimo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09458B2 (en) 2024-02-20
US20230009403A1 (en) 2023-01-12
WO2020093209A1 (en) 2020-05-14
EP3878107A4 (en) 2022-06-29
EP3878107A1 (en) 2021-09-15
US20220006536A1 (en) 2022-01-06
US11451311B2 (en)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9458B2 (en) Method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and active antenna system for use in antenna calibration
US99176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 and/or calibration of multi-channel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4667719B (zh) 用于otfs导频干扰检测的差分功率分析
EP3035063A1 (en) Testing system for passive inter-modulations, correspond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3588102B1 (en) Test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iq imbalance
KR20160022278A (ko) 기준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067476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发射通道校准方法及其校准信号
CN101510869A (zh) 一种整数频偏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16760433B (zh) 基带脉冲响应信号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18087604A2 (en) Method for hybrid preco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243387B (zh) 一种ofdm系统的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JP2019531033A (ja) 干渉源セルの位置決定方法、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1459858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细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CA2713318A1 (en) Signal quality estimation for ofdma systems
CN112956135B (zh) 用于天线校准的方法和供天线校准中使用的有源天线系统
KR20120091656A (ko) Ofdm 심볼의 재조합을 통해 papr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100508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ntenna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a base unit and a remote unit of a base station system
CN106911365B (zh) 一种极化天线阵列通道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US1073511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istance to a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source, an apparatus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1913160B (zh) 一种校正系数获取方法及阵列接收系统
JP6877659B2 (j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遠隔通信監視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制御回路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043288A1 (zh) 一种抵消信号的生成方法、装置、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US10764849B2 (en) Method for achieving synchronization of transmit and receive units with multi-carrier signal transmission
Crisan et al. Inter-satellite radio frequency ranging in a hybrid OFDM communication-metrology system
EP3734865A1 (en) Beamforming antenna,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