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756B -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756B
CN112954756B CN202110439844.6A CN202110439844A CN112954756B CN 112954756 B CN112954756 B CN 112954756B CN 202110439844 A CN202110439844 A CN 202110439844A CN 112954756 B CN112954756 B CN 112954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aps
information
distance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9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756A (zh
Inventor
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98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4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4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属于无线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基于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将终端设备漫游至第二AP。通过结合与终端设备的距离以及RSSI判断是否需要漫游,能够避免RSSI测量不准确,导致漫游延迟或漫游决策错误的情况,更加准确、无延迟地为终端设备切换无线网络。

Description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漫游是指终端设备在移动到两个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覆盖范围的临界区域时,终端设备与当前连接的AP断开关联并与新的AP进行关联,保持不间断的网络连接的过程。
相关技术中,漫游网络中的AP设备实时检测终端设备与各个AP设备之间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通过RSSI的强弱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当RSSI低于阈值时,当前关联的AP设备切断与终端设备的关联,并与终端设备进行协商,使终端设备与RSSI较强的AP设备建立连接,从而保证网络的无缝切换。
然而,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的信道通常会受到干扰,导致AP设备对RSSI的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不及时或漫游网络做出错误漫游的决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漫游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AP,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中设置有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通信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所述定位信息进行定位;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第一AP的坐标;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所述AP;
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
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漫游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和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AP的坐标;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第一AP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基于其它AP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漫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所述定位信息进行定位;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第一AP的坐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所述AP;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
漫游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漫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AP的坐标;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第一AP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基于其它AP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P设备,所述AP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漫游系统,所述无线漫游系统包括分布式无线网络和终端设备,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和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
所述AP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并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AP基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AP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基于其它AP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结合与终端设备的距离以及RSSI,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能够避免WiFi传输信道受到干扰时RSSI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延迟或漫游决策错误的情况,同时利用UWB技术进行定位,能够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更加准确、无延迟地为终端设备切换无线网络,并且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因此对于漫游的终端设备没有数量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分布式无线网络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定位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定位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AP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漫游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无线漫游是指终端设备在移动到两个AP覆盖范围的临界区域时,终端设备与当前连接的AP断开关联并与新的AP进行关联,保持不间断的网络连接的过程。漫游网络中的AP设备实时检测终端设备与各个AP设备之间的RSSI,通过RSSI的强弱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RSSI强度越小,则认为当前连接越不稳定,当前与终端设备连接的AP设备从而做出是否需要漫游的决定,使终端设备与RSSI较强的AP设备建立连接,从而实现无线网络的切换。然而,在实际网络环境中,WiFi的信道(例如2.4G和5G信道)通常会受到干扰,导致AP设备对RSSI的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不及时或漫游网络做出错误漫游的决策。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中包括分布式无线网络110和终端设备120,其中,分布式无线网络110包含至少3个AP,终端设备120通过第一AP111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110。
第一AP111、AP112以及AP113中均设置有WiFi通信组件和UWB通信组件,是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第一AP111、AP112以及AP113上电完成后通过UWB通信组件互相测量距离并确定各自的坐标。当有终端设备120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110时,第一AP111、AP112以及AP113依次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120发送定位信息,该定位信息中包含对应AP的坐标。第一AP111通过WiFi通信组件接收终端设备120发送的当前位置信息,基于自身坐标以及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同时实时测量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RSSI,结合距离以及RSSI判断终端设备120是否需要漫游,若需要,则基于AP112以及AP113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距离和RSSI,从中确定出第二AP,并将终端设备120漫游至第二AP。
终端设备1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遥控器、智能手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终端设备120中设置有WiFi通信组件和UWB通信组件。终端设备120通过UWB通信组件接受各个AP发送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确定当前位置信息,并通过WiFi通信组件将当前位置信息反馈至各个AP。终端设备120中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使分布式无线网络110能够为无限的终端设备120同时提供漫游服务。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AP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定位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定位信息进行定位。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定位信息包含第一AP的坐标。
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使得时间分辨率增强,设备接收的多径反射延时信号与直达信号的时间差通常大于脉冲宽度,因此信号在时域上是可分离的,并且UWB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兆比特每秒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使终端设备能够快速提取出直达信号,实现精确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设备进入分布式无线网络的网络覆盖范围时,包括第一AP在内的AP以一定的频率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以使终端设备实时进行定位。终端设备当前正通过第一AP介入分布式无线网络。
步骤202,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前位置信息由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AP。
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定位信息确定自身位置后,通过WiFi通信组件将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分布式无线网路中所有的AP,使各个AP及时获取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终端设备通过UWB通信组件接收定位信息,通过WiFi通信组件发送当前位置信息,即采取UWB只收不发的定位技术,实现分布式无线网络对终端设备的无限容量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前位置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坐标,第一AP基于终端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自身的坐标,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基于距离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
步骤203,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基于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
第一AP在实时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会实时监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RSSI是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通常用于判定链接质量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第一AP基于与终端设备之间RSSI的强弱判断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并基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RSSI的强弱变化是否是由于终端设备的移动导致的,结合RSSI与距离确定是否满足网络连接条件,能够避免WiFi传输信道受到干扰时RSSI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延迟或漫游决策错误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AP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获取终端设备与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并从其它AP中确定能够满足终端设备网络需求的第二AP。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采用UWB技术进行定位,定位精度较高,因此各个AP所确定出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为精确,能够保证第一AP漫游终端设备及时性以及漫游决策的准确性。
步骤204,将终端设备漫游至第二AP。
第一AP确定出第二AP后,将终端设备漫游至第二AP,使终端设备通过第二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实现无线网络的无感知切换,保证无线终端的网络通信质量。第二AP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继续发送定位信息、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以及从其它AP中决策出终端设备下一个连接的AP。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结合与终端设备的距离以及RSSI,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能够避免WiFi传输信道受到干扰时RSSI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延迟或漫游决策错误的情况,同时利用UWB技术进行定位,能够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更加准确、无延迟地为终端设备切换无线网络,并且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因此对于漫游的终端设备没有数量限制。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AP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定位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定位信息进行定位。
步骤302,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前位置信息由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AP。
步骤301和步骤3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1和步骤2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组播报文用于指示其它AP上报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在现实环境中,WiFi 2.4G和5G的信道一般都会存在严重的干扰,从而导致AP对RSSI的量测不准确,若仅凭RSSI判断是否漫游,可能会由于测量得到的RSSI比实际值高而导致漫游延迟,或者由于测量得到的RSSI比实际值低导致错误漫游。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AP结合RSSI以及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是否漫游,当第一AP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时,确定当前的距离和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需要将终端设备漫游至合适的AP。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AP需要基于其它各个AP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和距离,确定合适的AP(即第二AP)。第一AP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时,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以通知其它AP将当前时刻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和RSSI上报至第一AP。
步骤304,接收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其它AP接收到组播报文后,基于终端设备最近一次发送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自身坐标,计算得到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计算得到的距离以及测量得到的RSSI生成报文回复信息,并发送至第一AP。
步骤305,基于各个报文回复信息确定第二AP。
第一AP接收到其它所有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后,基于各个AP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和距离,从中确定出第二AP。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0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5a,基于报文回复信息,将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大于信号强度阈值的AP确定为候选AP。
若要保证终端设备的网络质量,则终端设备与建立通信连接的AP之间的RSSI需要大于信号强度阈值,为了避免由于RSSI测量不准确导致漫游错误,还需要保证终端设备与第二AP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因此,第一AP将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大于信号强度阈值的AP确定为候选AP,并从候选AP中确定第二AP。
步骤305b,从候选AP中确定第二AP。
若候选AP的数量为1,则第一AP直接将该候选AP确定为第二AP。当候选AP包含至少两个AP时,第一AP还需从候选AP中确定第二AP,步骤305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候选AP中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AP确定为第二AP。
由于候选AP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均能够保证网络质量,而RSSI有可能测量不准确,因此第一AP将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候选AP确定为第二AP,以保证后续较长时间内终端设备与第二AP之间的RSSI和距离仍然能够满足网络连接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存在多个AP且位置分散,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可能某一时刻与至少两个AP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最近,为了进一步确定出第二AP,步骤一还包括:
基于最近n次接收到的终端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n为大于1的整数。将位于移动方向且与终端设备距离最小的候选AP确定为第二AP。
示意性的,如图4所示,若第一AP401在确定出候选AP402a和候选AP402b时,确定终端设备403与候选AP402a和候选AP402b的距离相等,则基于最近n次接收到的终端位置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坐标,确定终端设备403的移动方向,从而将位于该移动方向上的候选AP402a确定为第二AP。
或,步骤二,基于距离权重和RSSI权重,生成各个候选AP的AP评分;将AP评分最高的AP确定为第二AP。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RSSI越高、距离越小,其网络通信质量也越高,因此第一AP将各个AP对应的RSSI以及距离转化为相应的分数,分别乘以各自对应的权重,求得AP评分,将AP评分最高的候选AP确定为第二AP。
例如,AP评分=RSSI权重*RSSI+距离权重/距离。
步骤306,将终端设备漫游至第二AP。
步骤306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4,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AP结合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和距离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并在确定需要漫游时,结合其它各个AP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RSSI确定出第二AP,以保证终端设备后续的网络质量达到最优,避免由于RSSI测量不准确导致漫游错误的情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仅对特定的终端设备采用上述无线漫游方法提供漫游服务,终端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中还包含终端设备的设备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Document,ID),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漫游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且设备ID属于漫游服务ID,执行基于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的步骤。
第一AP基于终端设备的设备ID判断是否采用上述方式对其提供漫游服务,若设备ID属于漫游服务ID,则执行基于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以及后续步骤,若设备ID不属于漫游服务ID,则第一AP直接按照802.11KVR(802.11K、802.11V、802.11R)标准的正常流程做出是否漫游的决策并确定第二AP。其中,漫游服务ID对应的终端设备为特定终端设备,例如与该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属于相同品牌或相同生产商的终端设备。
第一AP确定出第二AP后,与第二AP进行数据传输,使第二AP在终端设备漫游之前,提前缓存终端设备的网络数据,以保证终端设备在漫游后能够继续接收网络数据,保持网络通畅,实现无感知漫游。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AP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定位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定位信息进行定位。
步骤502,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前位置信息由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AP。
步骤501和步骤5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1和步骤2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3,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缓存终端设备的网络数据,并基于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
为了实现无线网络的无感知切换,第一AP在确定终端设备需要漫游时,立即开始缓存终端设备的网络数据,防止漫游过程中网络数据丢失,第二AP重新加载网络数据,导致终端设备侧网络延迟的情况。
步骤504,向第二AP发送预连接信息,预连接信息包括已缓存的网络数据以及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第二AP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AP从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确定出第二AP后,向第二AP发送已缓存的网络数据以及连接指令,使第二AP缓存该网络数据,并准备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第二AP接收网络数据,同时根据漫游协议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准备工作结束并且网络数据缓存完毕后,向第一AP发送连接确认信息,以通知第一AP准备工作已完成,可以开始漫游。
步骤505,响应于接收到第二AP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切断与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
第一AP接收到第二AP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后,切换与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并根据802.11KVR标准协议将终端设备漫游到预决策得出的第二AP,完成终端设备的无感知漫游。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AP在确定终端设备需要漫游时,即缓存终端设备的网络数据,并在确定出第二AP后,与第二AP进行通信,将网络数据传送至第二AP,并使第二AP进行漫游准备,从而保证终端在漫游前后网络保持通畅,避免网络数据加载不及时导致网络延迟的问题,实现移动终端的无感知漫游。
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利用时间差进行定位的方法,通过比较信号到达各个监测站的绝对时间差,就能作出以监测站为焦点,距离差为长轴的双曲线,双曲线的交点就是信号的位置。然而,利用TDOA技术进行定位,需要终端设备实时向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发送信号,会导致分布式无线网络同一时刻能够支持漫游的终端数量有限。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反向TDOA的方式,实现终端设备只收不发即可定位。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AP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按照AP的收发时序,通过UWB通信组件与其它AP进行TWR,获取各个AP的坐标。
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设备在上电完成之后,需要确定自身的坐标,以便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坐标的准确性,AP通过UWB通信组件与其它AP进行互测距。首先,各个AP相互进行通信,决定各自的角色,决策出一个主设备(Master),其它则为锚设备(Anchor),然后通过互测距,相互之间测量距离,Anchor以Master的位置为坐标原点,确定自己的坐标,并获取其它AP的坐标。
可选的,各个Anchor仅与Master进行互测距,确定自己的坐标,然后将自己的坐标广播至其它AP;或者,每个AP均与其它所有AP进行互测距,基于与Master的距离确定自身的坐标,并基于与其它Anchor的距离确定其它Anchor的坐标。
步骤602,基于收发时序以及信息发送时隙,确定信息发送时刻。
TDOA技术是由被测设备同时向监测站发送信号,监测站基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确定距离差,进而对被测设备进行定位的方法,而本申请实施例为了保证分布式无线网络能够容纳无限量的漫游终端,所采用的定位方式是由AP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定位信息的时间差确定与各个AP的距离差,进而结合定位信息中的AP坐标确定当前位置信息,因此,为了保证终端设备能够不受干扰地接收所有的定位信息,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需要严格按照收发时序预计信息发送时隙,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
示意性的,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含3台AP,分别为A、B和C,3台AP在上电完成后,相互通信确定各自的角色时,协商确定收发时序,由先到后依次为A、B、C。信息发送时隙为1s,从00:00:00开始,A对应的信息发送时刻为00:00:00,B对应的信息发送时刻为00:00:01,C对应的信息发送时刻为00:00:02,以此类推,00:00:03为A的信息发送时刻……
步骤603,响应于达到信息发送时刻,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
当第一AP达到其对应的信息发送时刻时,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同样地,其它AP也会在达到其对应的信息发送时刻时,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
可选的,各个AP仅依据信息发送时刻发送定位信息;或者,为了保证定位信息发送的有序性,AP在成功发送定位信息后,按照收发时序向下一AP发送信息发送指令,AP接收到上一AP的信息发送指令后,才能够在达到信息发送时刻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若达到信息发送时刻时未接收到信息发送指令,则暂停发送定位信息,并向上一AP确认定位信息是否发送成功,或协商其它AP重新开始发送定位信息。
步骤604,通过WiFi通信接收当前位置信息。
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终端设备在确定出当前位置信息后,通过WiFi通信组件向AP广播当前位置信息。
步骤605,基于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前位置信息由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AP。
步骤606,响应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基于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
步骤607,将终端设备漫游至第二AP。
步骤605至步骤607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2至步骤204,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按照收发时序,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定位信息的时间差,以及各个AP的坐标,确定当前位置信息,终端设备的UWB只收不发即可完成定位,使分布式无线网络能够为无限量的终端设备提供漫游服务。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终端设备通过图1所示的第一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该终端设备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通过UWB通信组件接收AP发送的定位信息,定位信息包含AP的坐标。
其中,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用于通过UWB通信组件互测距,获取各个AP的坐标,并按照收发时序和信息发送时隙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
终端设备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后,通过UWB通信组件接收各个AP发送的定位信息,该定位信息中包含对应AP的坐标,便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严格按照收发时序和信息发送时隙发送定位信息,以便终端基于接收到各个定位信息的时刻以及AP的坐标进行定位。
步骤702,基于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70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2a,基于信息接收时刻以及信息发送时隙,确定与分布式无线网络中任意两个AP之间的距离差。
由于AP按照一定的信息发送时隙,依次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因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连续接收到的两个定位信息对应的信息接收时刻,确定这两个定位信息在空间中传输所消耗的时间的时间差,进而基于时间差和信号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计算得到自身与两个定位信息所对应的两个AP之间的距离差。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AP包括A、B、C,并按照A、B、C的顺序依次向终端设备D发送定位信息,信息发送时隙为1s,具体的,A在终端设备D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的第5s向终端设备D发送定位信息a,且D在第6s接收到该定位信息a,B在D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的第6s向终端设备D发送定位信息b,且D在第10s接收到定位信息b,可以计算出接收定位信息a和b的时间差为3s,进而得到AD与BD的距离差。同样地,D基于定位信息b的信息接收时刻以及定位信息c的信息接收时刻,计算得到BD与CD的距离差。
步骤702b,基于距离差以及距离差对应的AP的坐标,生成定位双曲线,定位双曲线的实轴为距离差,焦点为距离差对应的两个AP的坐标。
由于计算得到终端设备与两个AP之间的距离差,因此可以确定终端设备位于以该距离差为实轴,以两个AP对应的坐标为焦点的双曲线上。如图8所示,D计算出AD与BD的距离差后,可以确定出以该距离差为实轴,以A和B的坐标为焦点的定位双曲线。
步骤702c,基于各个定位双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坐标,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终端设备至少执行两次上述步骤,即可得到至少两条定位双曲线,进而基于各个定位双曲线的交点,确定当前位置信息。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D基于A和B生成一条定位双曲线,再基于B和C生成一条以B和C为焦点,以BD和CD的距离差为实轴的定位双曲线。
步骤703,通过WiFi通信将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
其中,第一AP判断当前位置信息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基于其它AP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终端设备漫游至第二AP。
终端设备通过UWB通信组件接收定位信息,在确定当前位置信息后,通过WiFi通信组件将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使分布式无线网络内的所有AP能够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如图9所示,A、B、C按照信息发送时隙依次向终端设备D发送定位信息a、定位信息b、定位信息c,终端设备D确定出当前位置信息后,通过WiFi通信组件同时发送至A、B和C。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因此分布式无线网络对于漫游的终端设备没有数量限制;第一AP通过结合与终端设备的距离以及RSSI,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能够避免WiFi传输信道受到干扰时RSSI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延迟或漫游决策错误的情况,同时利用UWB技术进行定位,能够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更加准确、无延迟地为终端设备切换无线网络。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AP侧执行的功能。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001,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所述定位信息进行定位;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第一AP的坐标;
第一确定模块1002,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所述AP;
第二确定模块1003,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
漫游模块1004,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结合与终端设备的距离以及RSSI,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漫游,能够避免WiFi传输信道受到干扰时RSSI测量不准确,进而导致漫游延迟或漫游决策错误的情况,同时利用UWB技术进行定位,能够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更加准确、无延迟地为终端设备切换无线网络,并且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因此对于漫游的终端设备没有数量限制。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03,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所述组播报文用于指示其它AP上报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所述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个报文回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AP。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报文回复信息,将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大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的AP确定为候选AP;
从所述候选AP中确定所述第二AP。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候选AP中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
或,
基于距离权重和RSSI权重,生成各个候选AP的AP评分;将所述AP评分最高的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基于最近n次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n为大于1的整数;
将位于所述移动方向且与所述终端设备距离最小的所述候选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03,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不满足所述网络连接条件,缓存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数据,并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所述第二AP;
所述漫游模块1004,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AP发送预连接信息,所述预连接信息包括已缓存的所述网络数据以及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AP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漫游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AP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切断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按照所述AP的收发时序,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与其它AP进行双向测距TWR,获取各个AP的坐标。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001,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收发时序以及信息发送时隙,确定信息发送时刻;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达到信息发送时刻,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定位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WiFi通信接收所述当前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定位信息中还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ID;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03,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不满足所述网络连接条件,且所述设备ID属于漫游服务ID,执行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与其它AP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所述第二AP的步骤。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侧执行的功能。如图1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AP的坐标;
生成模块1102,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1103,用于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第一AP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基于其它AP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1102,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息接收时刻以及所述信息发送时隙,确定与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任意两个AP之间的距离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距离差以及所述距离差对应的AP的坐标,生成定位双曲线,所述定位双曲线的实轴为所述距离差,焦点为所述距离差对应的两个AP的坐标;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基于各个定位双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坐标,生成所述当前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AP设备的结构方框图。AP设备1200至少包括:处理器1220、存储器1210、USB通信组件1230和WiFi通信组件1240。
处理器12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22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AP设备1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1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10内的数据,执行AP设备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22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22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屏幕12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2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1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21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1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1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AP设备12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UWB通信组件1230可以通过UWB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AP设备1200中的UWB通信组件1230可以与其它AP中的UWB通信组件相互通信以测量距离,还可以向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中的UWB通信组件发送数据。
WiFi通信组件1240可以通过WiFi网络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AP设备1200中的WiFi通信组件1240能够将终端设备接入以太网,同时能够实现与其它AP或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AP设备12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AP设备1200的限定,AP设备1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AP设备12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传感器、电源、蓝牙组件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3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设备13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安装并运行有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并通过终端设备1300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本申请中的终端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320、存储器1310、USB通信组件1330和WiFi通信组件1340。
处理器13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32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13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1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1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32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32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屏幕13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2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31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31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31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31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设备13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UWB通信组件1330可以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终端设备1300通过UWB通信组件1330接收第一AP1200通过UWB通信组件1230发送的信息。
WiFi通信组件1340可以通过WiFi网络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终端设备1300通过WiFi通信组件1340与第一AP1200的WiFi通信组件1240进行通信,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同时能够实现与其它AP或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设备1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300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设备13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拍摄组件、传感器、音频电路、电源、蓝牙组件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漫游系统1400的结构框图。该无线漫游系统1400包括:分布式无线网络1401和终端设备1402。分布式无线网络1401中包括至少3个AP,AP和终端设备1402中均设置有UWB通信组件,终端设备1402通过第一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1401。
AP用于通过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1402发送定位信息。
终端设备1402用于通过UWB通信组件接收AP发送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并通过WiFi通信将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AP基于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一AP还用于判断当前位置信息以及RSSI不满足网络连接条件时,基于其它AP与终端设备1402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终端设备1402漫游至第二AP。
无线漫游系统1400中的第一AP对终端设备1402进行漫游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无线漫游方法中由第一AP所执行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第一AP或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第一AP或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面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无线漫游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无线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无线访问接入点AP,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中设置有超宽带UWB通信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所述定位信息生成当前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第一AP的坐标,所述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保真WiFi通信广播至所述AP;
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所述组播报文用于指示其它AP上报当前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接收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所述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基于各个报文回复信息确定第二AP;
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报文回复信息确定第二AP,包括:
基于所述报文回复信息,将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大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的AP确定为候选AP;
从所述候选AP中确定所述第二A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候选AP中确定所述第二AP,包括:
将所述候选AP中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
或,
基于距离权重和RSSI权重,生成各个候选AP的AP评分;将所述AP评分最高的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候选AP中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包括:
基于最近n次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n为大于1的整数;
将位于所述移动方向且与所述终端设备距离最小的所述候选AP确定为所述第二AP。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包括:
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缓存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数据,以及向其他AP发送所述组播报文;
所述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包括:
向所述第二AP发送预连接信息,所述预连接信息包括已缓存的所述网络数据以及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AP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AP发送的连接确认信息,切断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AP的收发时序,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与其它AP进行双向测距TWR,获取各个AP的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收发时序以及信息发送时隙,确定信息发送时刻;
响应于达到信息发送时刻,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定位信息;
所述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WiFi通信接收所述当前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息中还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身份标识号码ID;
所述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包括:
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且设备ID属于漫游服务ID,执行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的步骤。
9.一种无线漫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和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AP的坐标,所述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第一AP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以及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时,向其他AP发送组播报文,以基于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信息接收时刻以及所述定位信息的信息发送时隙,确定与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任意两个AP之间的距离差;
基于所述距离差以及所述距离差对应的AP的坐标,生成定位双曲线,所述定位双曲线的实轴为所述距离差,焦点为所述距离差对应的两个AP的坐标;
基于各个定位双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坐标,生成所述当前位置信息。
11.一种无线漫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第一AP,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各个AP发送的所述定位信息生成当前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第一AP的坐标,所述终端设备的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通过WiFi通信广播至所述AP;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所述组播报文用于指示其它AP上报当前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接收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所述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
基于各个报文回复信息确定第二AP;
漫游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12.一种无线漫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接入分布式无线网络,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和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含所述AP的坐标,所述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第一AP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对应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以及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时,向其他AP发送组播报文,以基于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13.一种AP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P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15.一种无线漫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漫游系统包括分布式无线网络和终端设备,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中包括至少3个AP,所述AP和所述终端设备中设置有UWB通信组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接入所述分布式无线网络;
所述AP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定位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通过所述UWB通信组件接收所述AP发送的定位信息,基于所述定位信息以及各个定位信息的信息接收时刻进行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并通过WiFi通信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广播至所有AP,以使得所述AP基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UWB通信组件只收不发;
所述第一AP还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SSI小于信号强度阈值,向其它AP发送组播报文,所述组播报文用于指示其它AP上报当前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接收其它AP发送的报文回复信息,所述报文回复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RSSI;基于各个报文回复信息确定第二AP,并将所述终端设备漫游至所述第二AP。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或,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漫游方法。
CN202110439844.6A 2021-04-23 2021-04-23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Active CN112954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9844.6A CN112954756B (zh) 2021-04-23 2021-04-23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9844.6A CN112954756B (zh) 2021-04-23 2021-04-23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756A CN112954756A (zh) 2021-06-11
CN112954756B true CN112954756B (zh) 2023-04-28

Family

ID=7623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9844.6A Active CN112954756B (zh) 2021-04-23 2021-04-23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4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970A (zh) * 2021-12-09 2022-01-21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wifi终端实现不依赖ap端前提下自主漫游控制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CN116095769B (zh) * 2022-08-12 2023-10-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漫游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062175B (zh) * 2023-10-13 2024-04-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ap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39A (zh) * 2009-06-05 2010-12-08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1548A (zh) * 2015-12-30 2016-04-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699B (zh) * 2017-04-27 2020-07-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漫游方法及装置
CN110677886B (zh) * 2019-09-27 2021-10-0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环境的无线通信接入网络切换调度方法
CN112601281B (zh) * 2020-12-07 2023-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39A (zh) * 2009-06-05 2010-12-08 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于无线局域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1548A (zh) * 2015-12-30 2016-04-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网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756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4756B (zh) 无线漫游方法、ap设备、终端设备及无线漫游系统
US993054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position guidance based on radio signal quality
KR10173583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속도를 이용하여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5882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based dynamic radio selection
JP5622737B2 (ja) 建造物内におけるロケーション決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086252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cating a mobile terminal in a multicell radio arrangement
CN107708065B (zh)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2821397B (zh) 定位测量载波选择及定位测量方法、定位处理装置及终端
US20170041899A1 (en)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scans for indo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EP276347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for positioning mobile station
US74063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mobile station
KR20180075605A (ko) 신호 강도 측정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2020022912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positioning signal
CN107079367B (zh) 小区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94531B (zh) 定位方法及通信设备
EP3211945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5176292A1 (zh) 高度信息获取方法、用户设备、接入节点及网络侧设备
CN114205756B (zh) 无线终端的漫游方法及装置
CN106792777B (zh) 一种越区覆盖检测方法和装置
JPH06505133A (ja) 無線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転送
WO2020168471A1 (zh)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设备
KR10098085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백그라운드 스캐닝 지연 감소 방법및 시스템
CN104956745A (zh) 基于小基站的定位用户终端的方法和小基站控制器
CN116074961B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89201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