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181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181B
CN112954181B CN202110315620.4A CN202110315620A CN112954181B CN 112954181 B CN112954181 B CN 112954181B CN 202110315620 A CN202110315620 A CN 202110315620A CN 112954181 B CN112954181 B CN 112954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image
region
unit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56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181A (zh
Inventor
土谷聪志
浅野友希
吉川修平
并河爱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54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5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by performing operations within image blocks; by using histograms, e.g.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HoG]; by summing image-intensity values; Project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56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colou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1Colour fil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4Back illuminated imag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6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1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for transform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to image signals
    • H04N25/11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 H04N25/13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 H04N25/134Arrangement of colour filter arrays [CFA]; Filter mosa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ter elements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wavelength filt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 H04N25/53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by using differing integration times for different sensor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9Arrangements of circuitry being divided between different or multiple substrates, chips or circuit boards, e.g. stacked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Abstract

电子设备具备:拍摄部,利用拍摄元件拍摄被摄体像,所述拍摄元件构成为能够设定拍摄面的多个区域的拍摄条件;和控制部,基于从由拍摄部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决定按每个区域变更的拍摄条件。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PCT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60496、申请日为2016年3月30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15824.3、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已知有搭载了能够按每个画面的区域设定拍摄条件的图像传感器的拍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93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设定每个区域的拍摄条件这样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电子设备具备:拍摄部,利用拍摄元件拍摄被摄体像,所述拍摄元件构成为能够设定拍摄面的多个区域的拍摄条件;和控制部,基于从由拍摄部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优选的是,在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中,控制部基于被摄体要素和设定的拍摄模式,决定拍摄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优选的是,在第1或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具备图像处理部,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对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变更了由控制部决定的拍摄条件而成的候选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优选的是,在第3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图像处理部生成分级地变更了拍摄条件而成的多个候选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优选的是,在第4方式的电子设备中,拍摄条件是亮度或色度中的至少一方,图像处理部生成分级地变更了亮度或色度而成的多个候选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优选的是,在第5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图像处理部将按每个区域变更拍摄条件之前的拍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来生成,并且生成按每个区域变更拍摄条件之后的候选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式,优选的是,在第6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图像处理部生成基准图像和相对于基准图像亮度不同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式,优选的是,在第6或第7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图像处理部生成基准图像和相对于基准图像色度不同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优选的是,在第3~8中的任一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具备显示候选图像的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式,优选的是,在第9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具备设定部,在进行了选择显示于显示部的候选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对于与候选图像对应的拍摄面,设定候选图像的拍摄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式,优选的是,在第9方式的电子设备中,具备显示控制部,所述显示控制部使显示由图像处理部变更拍摄条件并生成的图像的区域,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形态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式,计算机程序产品使计算机执行:拍摄处理,利用拍摄元件拍摄被摄体像,所述拍摄元件构成为能够设定拍摄面的多个区域的拍摄条件;和决定处理,基于被摄体要素,决定按每个区域变更的拍摄条件,所述被摄体要素从由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中检测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相机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层叠型拍摄元件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拍摄芯片的像素排列和单位区域的图。
图4是说明单位区域中的电路的图。
图5是表示与图4的电路对应的拍摄元件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在相机的拍摄元件上成像的被摄体的像的图。
图7是例示拍摄条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8是例示拍摄条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9是例示并列显示候选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0是例示并列显示候选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1是例示并列显示候选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2是例示并列显示候选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3是例示并列显示候选图像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4是说明按每个区域设定拍摄条件并拍摄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例示根据变形例1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6是例示根据变形例1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7是例示根据变形例2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8是例示根据变形例2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19是例示根据变形例5的拍摄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0是说明向移动设备提供程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机的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例如相机1)的构成的框图。在图1中,相机1具有:拍摄光学系统31、拍摄部32、图像处理部33、工作存储器34、控制部35、液晶监视器36、操作部件37、非易失性存储器38、记录部39以及发光装置40。
拍摄光学系统31将来自被拍摄场景的光束引导到拍摄部32。拍摄部32包括拍摄元件100和驱动部32a,对由拍摄光学系统31成像的被摄体的像进行光电转换。拍摄部32能够在拍摄元件100的拍摄面的整个区域中以相同的条件拍摄,或按拍摄元件100的拍摄面的每个区域以不同的条件拍摄。将在后面说明拍摄部32的详细情况。驱动部32a生成使拍摄元件100进行存储控制所需的驱动信号。对拍摄部32的电荷存储时间等拍摄指示被从控制部35发送给驱动部32a。
图像处理部33与工作存储器34协作,进行对由拍摄部32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例如包括轮廓强调处理、伽马校正、白平衡调整、显示亮度调整以及色度调整等。如后所述,图像处理部33能够对图像的整个区域应用相同的参数等来进行图像处理,或按图像的每个区域应用不同的参数等来进行图像处理。
工作存储器34是暂时记录图像处理前或后的图像数据等的存储器。控制部35例如由CPU构成,控制相机1的整体工作。例如,基于由拍摄部32取得的图像信号,进行规定的曝光运算,决定适当曝光所需的拍摄元件100的电荷存储时间(曝光时间)、拍摄光学系统31的光圈值、ISO感光度等曝光条件并向驱动部32a指示。另外,根据在相机1中设定的拍摄场景模式、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的种类,决定对色度、对比度、锐度等进行调整的图像处理条件并向图像处理部33指示。将在后面说明被摄体要素的检测。并且,另外,在进行许可发光装置40发光的设定的情况下,决定适当曝光所需的发光装置40的发光量并向发光装置40指示。
在控制部35中包括:物体检测部35a、区域划分部35b、设定部35c、拍摄条件设定部35d、拍摄控制部35e、AF(Automatic Focusing:自动对焦)运算部35f以及显示控制部35g。它们通过控制部35执行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38的程序而通过软件实现,但也可以利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等构成它们。
物体检测部35a通过进行公知的物体识别处理,从由拍摄部32取得的图像检测出人物(人物的面部);狗、猫等动物(动物的面部);植物;自行车、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建筑物;静止物;山、云等风景以及预先决定的特定物体等被摄体要素。
区域划分部35b将拍摄部32的拍摄画面分割(划分)为包括按上述方式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的多个区域。设定部35c对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多个区域附加序列。将在后面说明序列的附加方法。
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对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多个区域设定拍摄条件。拍摄条件包括上述曝光条件(电荷存储时间、增益、ISO感光度、帧率等)和上述图像处理条件(例如白平衡调整用参数、伽马校正曲线、显示亮度调整参数、色度调整参数等)。此外,关于拍摄条件,既能够在全部多个区域中设定相同的拍摄条件,也能够在多个区域之间设定不同的拍摄条件。
拍摄控制部35e应用由拍摄条件设定部35d按每个上述区域设定的拍摄条件,并控制拍摄部32(拍摄元件100)和图像处理部33。由此,能够使拍摄部32按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多个区域,以不同的曝光条件进行拍摄,能够使图像处理部33按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多个区域,以不同的图像处理条件进行图像处理。
AF运算部35f进行在拍摄画面的规定位置(称为焦点)对于对应的被摄体对准焦点的自动焦点调节(自动对焦:AF)运算。AF运算部35f基于AF运算结果,发送用于使拍摄光学系统31的聚焦透镜向对焦位置移动的驱动信号。
此外,AF方式既可以是对比度检测方式,也可以是相位差检测方式。
显示控制部35g控制使液晶监视器36显示的图像的显示。显示控制部35g例如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显示一个图像,或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并列显示多个图像。另外,显示控制部35g根据用户的操作,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滚动显示正在显示的图像。
液晶监视器36再现显示由图像处理部33图像处理得到的图像、由记录部39读出的图像。液晶监视器36也进行操作菜单画面、用于设定拍摄条件的设定画面等的显示。
操作部件37由释放按键、菜单按键等各种操作部件构成。操作部件37向控制部35送出与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操作部件37也包括设置在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上的触摸操作部件。
非易失性存储器38记录控制部35执行的程序等。记录部39根据来自控制部35的指示,在由未图示的存储卡等构成的记录介质中记录图像数据等。另外,记录部39根据来自控制部35的指示,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
发光装置40是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拍摄辅助光源。发光装置40例如在被设定许可发光的情况下,根据来自控制部35的发光指示,以从控制部35指示的光量发光。
<层叠型拍摄元件的说明>
以下说明在上述相机1中具备的层叠型拍摄元件100。需要说明的是,该层叠型拍摄元件100记载在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先申请并公开的国际公开WO13/164915号中。图2是层叠型拍摄元件100的剖视图。拍摄元件100具备:输出与入射光对应的像素信号的背面照射型拍摄芯片113、处理像素信号的信号处理芯片111以及记录像素信号的存储芯片112。这些拍摄芯片113、信号处理芯片111以及存储芯片112被层叠,并通过铜等的具有导电性的凸块109相互电连接。
此外,如图所示,入射光主要朝向以空心箭头表示的Z轴正方向入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拍摄芯片113中,将入射光入射的一侧的面称为背面(拍摄面)。另外,如坐标轴所示,将与Z轴正交的纸面左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将与Z轴和X轴正交的纸面向外方向设为Y轴正方向。在以后的几个图中,以图2的坐标轴为基准表示坐标轴以理解各个图的方向。
拍摄芯片113的一例是背面照射型的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PD(photoconductor diode:光电导二极管)层106配置于布线层108的背面侧。PD层106具有:二维地配置并存储与入射光对应的电荷的多个PD(光电二极管)104和与PD104对应地设置的晶体管105。
在PD层106上的入射光的入射侧,经由钝化膜103设置了彩色滤光片102。彩色滤光片102具有透射相互不同的波长区域的多个种类,并与各个PD104对应地具有特定的排列。将在后面说明彩色滤光片102的排列。彩色滤光片102、PD104以及晶体管105的组形成一个像素。
在彩色滤光片102上的入射光的入射侧,与各个像素对应地设置微型透镜101。微型透镜101朝向对应的PD104对入射光进行聚光。
布线层108具有向信号处理芯片111传送来自PD层106的像素信号的布线107。布线107可以是多层,另外,也可以设置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
在布线层108的表面上配置多个凸块109。通过将该多个凸块109与设置在信号处理芯片111的对置的面上的多个凸块109位置匹配,并对拍摄芯片113和信号处理芯片111进行加压等,由此位置匹配的凸块109彼此接合并电连接。
同样地,在信号处理芯片111和存储芯片112的相互对置的面上配置多个凸块109。通过将这些凸块109相互位置匹配并对信号处理芯片111和存储芯片112加压等,由此被位置匹配的凸块109彼此接合并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凸块109间的接合不限于利用固相扩散的铜凸块接合,也可以采用利用焊接熔融的微凸块结合。另外,凸块109例如相对于后述一个块设置一个左右即可。因此,凸块109的大小也可以大于PD104的间距。另外,也可以是,在排列有像素的像素区域以外的周边区域中,一并设置大于与像素区域对应的凸块109的凸块。
信号处理芯片111具有将分别设置在正反面上的电路相互连接的TSV(硅贯通电极)110。优选的是,TSV110设置在周边区域。另外,也可以是,TSV110也设置在拍摄芯片113的周边区域、存储芯片112。
图3是说明拍摄芯片113的像素排列和单位区域131的图。特别示出从背面(拍摄面)侧观察拍摄芯片113的情况。在像素区域中呈矩阵状地排列有例如2000万个以上像素。在图3的例子中,相邻的4个像素×4个像素共16个像素形成一个单位区域131。图中的格子线表示相邻的像素被分组而形成单位区域131的概念。形成单位区域131的像素的数量不限于此,既可以是1000个左右,例如32个像素×64个像素,既可以是该数量以上,也可以是该数量以下。
如像素区域的部分放大图所示,图3的单位区域131在上下左右内包4个所谓的拜耳排列,所述拜耳排列由绿色像素Gb、Gr、蓝色像素B以及红色像素R这4个像素构成。绿色像素Gb、Gr是具有绿色滤光片作为彩色滤光片102的像素,并接受入射光中的绿色波长带的光。同样地,蓝色像素B是具有绿色滤光片作为彩色滤光片102的像素并接受蓝色波长带的光,红色像素R是具有红色滤光片作为彩色滤光片102的像素并接受红色波长带的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每一个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单位区域131的方式定义多个块,各个块中,能够以分别不同的控制参数控制各个块包括的像素。也就是说,在某个块包括的像素组和另一个块包括的像素组,能够取得拍摄条件不同的拍摄信号。控制参数的例子为帧率、增益、间除率、将像素信号相加的相加行数或相加列数、电荷的存储时间或存储次数以及数字化的位数(字长)等。拍摄元件100不仅能自如地进行行方向(拍摄芯片113的X轴方向)的间除,也能够自如地进行列方向(拍摄芯片113的Y轴方向)的间除。并且,控制参数也可以是取得来自像素的图像信号后的图像处理中的参数。
图4是说明单位区域131中的电路的图。在图4的例子中,由相邻的3个像素×3个像素共9个像素形成一个单位区域131。此外,如上所述,单位区域131包括的像素的数量不限于此,既可以是该数量以下,也可以是该数量以上。单位区域131的二维位置利用符号A~I表示。
单位区域131包括的像素的复位晶体管构成为能够按每个像素独立地通断。在图4中,设置有使像素A的复位晶体管通断的复位布线300,与上述复位布线300独立地设置有使像素B的复位晶体管通断的复位布线310。同样地,与上述复位布线300、310独立地设置有使像素C的复位晶体管通断的复位布线320。对于其他像素D至像素I,也设置有用于使各自的复位晶体管通断的专用复位布线。
单位区域131包括的像素的传送晶体管也构成为能够按每个像素独立地通断。在图4中,独立地设置有使像素A的传送晶体管通断的传送布线302、使像素B的传送晶体管通断的传送布线312以及使像素C的传送晶体管通断的传送布线322。对于其他像素D至像素I,也设置有用于使各自的传送晶体管通断的专用传送布线。
并且,单位区域131包括的像素的选择晶体管也构成为能够按每个像素独立地通断。在图4中,独立地设置有使像素A的选择晶体管通断的选择布线306、使像素B的选择晶体管通断的选择布线316以及使像素C的选择晶体管通断的选择布线326。对于其他像素D至像素I,也设置有用于使各自的选择晶体管通断的专用选择布线。
此外,电源布线304在单位区域131所包括的像素A至像素I共通地连接。同样地,输出布线308在单位区域131所包括的像素A至像素I共通地连接。另外,电源布线304在多个单位区域之间共通地连接,但输出布线308按每个单位区域131独立地设置。负载电流源309向输出布线308供给电流。负载电流源309既可以设置在拍摄芯片113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信号处理芯片111一侧。
通过使单位区域131的复位晶体管和传送晶体管独立地通断,能够对单位区域131包括的像素A至像素I控制电荷存储,所述电荷存储包括电荷的存储开始时间、存储结束时间以及传送定时。另外,通过使单位区域131的选择晶体管独立地通断,由此能够经由共通的输出布线308输出各像素A至像素I的像素信号。
在这里,针对单位区域131包括的像素A至像素I,对行和列以规则的顺序控制电荷存储的所谓卷帘快门方式是公知的。当利用卷帘快门方式按每行选择像素后指定列时,在图4的例子中,以“ABCDEFGHI”这样的顺序输出像素信号。
通过按这种方式以单位区域131为基准构成电路,能够按每个单位区域131控制电荷存储时间。换句话说,能够在单位区域131间使不同帧率的像素信号分别输出。另外,通过在拍摄芯片113中使一部分块包括的单位区域131进行电荷存储(拍摄)期间使其他块包括的单位区域131休息,能够仅在拍摄芯片113的规定的块进行拍摄,并使其像素信号输出。并且,也能够在帧间切换进行电荷存储(拍摄)的块(存储控制的对象块),在拍摄芯片113的不同的块逐次进行拍摄并使像素信号输出。
图5是表示与图4例示的电路对应的拍摄元件10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模拟的多路转换器411依次选择形成单位区域131的9个PD104,并使各自的像素信号向与该单位区域131对应地设置的输出布线308输出。多路转换器411与PD104一起形成在拍摄芯片113上。
经由多路转换器411输出的像素信号通过形成于信号处理芯片111的、进行相关二重取样(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模拟/数字(A/D)转换的信号处理电路412,进行CDS和A/D转换。A/D转换得到的像素信号被传递给解复用器(demultiplexer)413,并存储在与各个像素对应的像素存储器414中。解复用器413和像素存储器414形成于存储芯片112。
运算电路415处理存储于像素存储器414的像素信号,并传递给后段的图像处理部。运算电路415既可以设置于信号处理芯片111,也可以设置于存储芯片112。此外,在图5中,示出一个单位区域131的量的连接,实际上,它们按每个单位区域131存在,且并联地工作。其中,运算电路415可以不按每个单位区域131存在,例如,也可以是,一个运算电路415一边按顺序参照与各个单位区域131对应的像素存储器414的值,一边按顺序地处理。
如上所述,与每一个单位区域131对应地设置有输出布线308。由于拍摄元件100层叠有拍摄芯片113、信号处理芯片111以及存储芯片112,所以通过在这些输出布线308中使用利用凸块109的芯片间电连接,能够进行布线而不会在面方向上加大各芯片。
<每个区域的拍摄条件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按拍摄元件100(拍摄芯片113)中的多个块设定拍摄条件。控制部35使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区域与上述块对应,以按每个区域设定的拍摄条件进行拍摄。
用户例如一边确认显示在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上的实时取景图像,一边对期望的区域设定拍摄条件。实时取景图像是指以规定的帧率(例如60fps)重复拍摄的监视器用图像。
当用户对某个区域设定(变更)拍摄条件时,控制部35利用图像处理部33对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该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在这里进行的图像处理是用于确认由拍摄条件的变更导致的效果的图像处理。例如,在进行了提高亮度的变更的情况下,进行提高向液晶监视器36显示的显示亮度的图像处理。另外,例如,在进行了使发光装置40发光的变更的情况下,对规定的被摄体要素(例如人物)进行提高向液晶监视器36显示的显示亮度的图像处理。并且,另外,例如,在进行了提高色度的变更的情况下,对向液晶监视器36显示的规定的被摄体要素(例如花)进行提高色度的图像处理。
这样,用户能够在正式拍摄之前,用图像处理得到的实时取景图像来确认由拍摄条件的变更导致的效果。以下详细说明这样的每个区域的拍摄条件设定。
此外,为了确认由对某个区域操作的拍摄条件的变更导致的效果,不限于进行图像处理并向液晶监视器36显示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将对某个区域操作的拍摄条件的变更反映到与该区域对应的拍摄元件,并向液晶监视器36显示设定(变更)的拍摄条件下的实时取景图像。
图6是示意地表示成像在相机1的拍摄元件100上的被摄体的像的图。相机1在进行拍摄指示前,将被摄体像光电转换并取得实时取景图像。
控制部35首先在拍摄芯片113的整个区域(即拍摄面的整个区域)中设定相同的拍摄条件。拍摄条件中的曝光条件基于根据被摄体亮度的测光值以成为适当曝光的方式算出的曝光条件或由用户手动设定的曝光条件决定。拍摄条件中的图像处理条件决定为以成为标准画质的方式预先准备的图像处理条件。以后,将按这种方式决定的拍摄条件称为基准条件。另外,将应用基准条件而取得的图像称为基准图像。
以下说明决定基准条件的一例。控制部35根据来自构成操作部件37的曝光模式切换开关的操作信号,选择“程序自动”模式、“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以及“手动”模式中的一种。然后,控制部35通过进行与选择的曝光模式对应的规定的曝光运算,算出上述曝光条件(电荷存储时间、增益、ISO感光度以及帧率等)。
具体而言,在“程序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5例如以画面内的平均亮度变得适当的方式决定光圈值、快门速度(电荷存储时间)以及增益等。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5使用用户设定的快门速度(电荷存储时间),例如以画面内的平均亮度变得适当的方式决定光圈值、增益等。在“光圈优先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5使用用户设定的光圈值,例如以画面内的平均亮度变得适当的方式决定快门速度(电荷存储时间)、增益等。在“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35基于用户设定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电荷存储时间),运算与适当曝光的偏差。
在图6中,在拍摄芯片113的拍摄面上,成像有包括人物61a、汽车62a、包63a、山64a以及云65a、66a的像。人物61a用双手抱着包63a。在人物61a的右后方停着汽车62a。
<区域的划分>
控制部35基于实时取景图像,按以下方式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取得的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首先,由物体检测部35a从实时取景图像检测出被摄体要素。被摄体要素的检测使用公知的被摄体识别技术。在图6的例子中,物体检测部35a将人物61a、汽车62a、包63a、山64a、云65a以及云66a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
接着,由区域划分部35b基于上述检测手段,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取得的图像划分为包括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在本例中,将包括人物61a的区域作为第1区域61,将包括汽车62a的区域作为第2区域62,将包括包63a的区域作为第3区域63,将包括山64a的区域作为第4区域64,将包括云65a的区域作为第5区域65,将包括云66a的区域作为第6区域66来进行说明。
由设定部35c对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多个区域附加序列。设定部35c在检测出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区域中的、以下(1)至(4)的区域的情况下,将其设定作为比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1)检测出与拍摄场景模式对应的特定被摄体的区域
特定被摄体根据设定的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人像模式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设定作为比包括汽车62a的第2区域62、包括包63a的第3区域63、包括山64a的第4区域64、包括云65a的第5区域65以及包括云66a的第6区域66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在人像模式的情况下,设定(变更)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近摄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花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花的区域设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在近摄模式的情况下,设定(变更)包括花的区域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风景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山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山的区域设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在风景模式的情况下,设定(变更)包括山的区域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海滩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海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海的区域设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在海滩模式的情况下,设定(变更)包括海的区域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晚霞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红色的天空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红色的天空的区域设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在晚霞模式的情况下,设定(变更)包括红色的天空的区域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菜肴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盛入盘子的菜肴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盘子和菜肴的区域设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在菜肴模式的情况下,设定(变更)包括盛入盘子的菜肴的区域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上述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的设定既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操作部件37来设定,也可以由控制部35基于从实时取景图像的画面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设定。
(2)包括已对焦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在进行了对焦至与上述焦点对应的被摄体的AF动作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已对焦的被摄体要素(即,与焦点对应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决定作为比包括未对焦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此外,也可以是,在不存在已对焦的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将包括焦点的偏移量最小的被摄体要素(即,被摄体要素的位置至焦点对准的位置最接近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决定作为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3)包括作为最小亮度或最大亮度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设定部35c将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出的多个被摄体要素中的、包括亮度最暗的被摄体要素或最亮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决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包括暗部缺失这样的过暗的被摄体要素或高光溢出这样的过亮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4)包括特定颜色成分的比率较高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设定部35c将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出的多个被摄体要素中的、包括上述绿色像素Gb、Gr或蓝色像素B或红色像素R的颜色成分的比率比其他颜色成分的比率高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决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例如包括天空的蓝色、海的蓝色、山的绿色、晚霞的红色这样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5)包括最接近相机1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设定部35c将包括最接近相机1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决定作为比远方的被摄体要素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例如,控制部35取得相机1至划分的被摄体要素的距离信息,决定包括最接近相机1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35在不能得到距离信息的情况下,将包括占据画面的比例最大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决定作为最接近相机1的被摄体要素。
设定部35c在检测出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区域中的、以下(6)至(10)的区域的情况下,使序列比上述(1)至(5)的区域低,并决定作为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6)包括焦点偏移量最小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在进行了对焦至与上述焦点对应的被摄体的AF动作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出的多个被摄体要素中的、包括了包括已对焦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焦点偏移量最小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作为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一般来说,由于焦点偏移量越小,被摄体要素的轮廓的锐度变得越高,所以可以说轮廓的锐度较高的被摄体要素的焦点偏移量较小。设定部35c将包括轮廓的锐度较高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作为比轮廓的锐度较低的区域更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例1)
例如,假想如下情况:在图6中,通过由AF运算部对第1区域61进行AF动作已对焦在人物61a的情况。设定部35c将包括汽车62a、包63a、山64a、云65a以及云66a中的、焦点偏移量最小的被摄体要素(即,位于距已对焦的人物61a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包63a)的第3区域63设定作为继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之后,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继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之后,设定(变更)包括包63a的第3区域63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例2)
例如,假想如下情况:在图6中,利用AF运算部已对焦在人物61a与汽车62a之间。设定部35c将包括汽车62a、包63a、山64a、云65a以及云66a中的、焦点偏移量最小的被摄体要素(即,位于距已对焦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汽车62a)的第2区域62设定作为继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之后,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继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之后,设定(变更)包括汽车62a的第2区域62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7)包括距离差较小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设定部35c基于相机1到被摄体要素的距离之差设定序列。例如,假想如下情况:在图6中,通过对第1区域61进行AF动作已对焦在人物61a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越是包括汽车62a、包63a、山64a、云65a以及云66a中的、距相机1的距离接近相机1到人物61a的距离(距离差较小)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部35c设定作为越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8)包括亮度差较大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例如,假想如下情况:在图6中,通过对第1区域61进行AF动作已对焦在人物61a的情况。设定部35c将包括汽车62a、包63a、山64a、云65a、云65a以及云66a中的、与人物61a之间亮度差最大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作为继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之后,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例如,在与人物61a之间,山64a的亮度差最大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包括山64a的第4区域64设定作为继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之后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基于如下想法:包括与人物61a之间亮度差较大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的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9)包括较大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在包括被摄体要素的区域间的焦点偏移量之差的大小关系缺乏,且在区域间亮度差的大小关系也缺乏的情况下,越是包括比其他被摄体要素大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换句话说,越是画面内的占有面积较大的区域,设定部35c设定作为越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10)包括接近画面中央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
在包括被摄体要素的区域间的焦点偏移量之差的大小关系缺乏,且在区域间亮度差的大小关系也缺乏的情况下,越是包括接近画面中央的被摄体要素的区域,设定部35c设定作为越优先地变更拍摄条件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件37,预先选择上述(6)至(10)中的任一个。另外,也可以将上述(6)至(10)中的多个组合。
通过以上步骤,设定部35c对第2区域62~第6区域66附加序列。例如,将包括作为较大的被摄体要素的汽车62a的第2区域62设为第2位,将包括包63a的第3区域63设为第3位,将包括山64a的第4区域64设为第4位,将包括云65a的第5区域65设为第5位,将包括云66a的第6区域66设为第6位。
对于经过上述(6)~(10)的处理也未附加序列的区域,设定部35c将其作为具有同等的序列的区域进行处理。
<对区域的拍摄条件的设定>
当由区域划分部35b将画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时,控制部35使液晶监视器36显示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在图7中,显示有实时取景图像60a,并与实时取景图像60a重叠地显示有图标71和图标72。实时取景图像60a是应用上述基准条件并取得的基准图像。
图标71是用于选择“亮度”作为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的一例的操作图标。图标72是用于选择“色度”作为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的一例的操作图标。除了图7例示的之外,也可以适当添加用于选择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的操作图标。另外,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既可以由摄影者选择并决定,也可以由相机1的控制部35根据检测出的被摄体像判断并决定。
在图7中,第1区域~第6区域中的强调显示(加粗显示、高亮显示、改变颜色并显示、用虚线显示以及闪烁显示等)轮廓的区域表示作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在图7的例子中,由于显示有强调了第1区域61的轮廓的实时取景图像60a,所以第1区域61是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通过强调第1区域61的轮廓,能够容易理解地对用户示出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在图7的设定画面中,最初设为拍摄条件的设定(变更)的对象的是由设定部35c赋予的序列为第1位的区域。
例如,在能够触摸操作的相机1中,当用户单击(tap)操作图标71时,控制部35以强调显示的区域(第1区域61)为对象,选择亮度作为将要设定(变更)的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
在以后的说明中,相机1以触摸操作为前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通过操作构成操作部件37的按键等,选择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
<变更亮度的情况>
在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的情况下,选择亮度作为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的控制部35以使实时取景图像中的、作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第1区域61的亮度比基准图像的亮度高(或低)的方式,决定与第1区域61对应的拍摄条件。关于不是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第1区域61以外的其他区域),以保持基准图像的亮度的方式,维持已设定的拍摄条件。
此外,也可以是,关于不是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中的、与第1区域61的边界附近,以使上述边界附近处的拍摄条件的不连续性模糊的方式,考虑图像整体的平衡并变更拍摄条件。
在提高第1区域61的亮度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通过使第1区域61的拍摄条件中的例如电荷存储时间比上述基准条件的电荷存储时间长,或使增益比上述基准条件的增益高,从而决定用于提高亮度的拍摄条件。
另外,在降低第1区域61的亮度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通过使第1区域61的拍摄条件中的例如电荷存储时间比上述基准条件的电荷存储时间短,或使增益比上述基准条件的增益低,从而决定用于降低亮度的拍摄条件。
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在决定提高或降低亮度的拍摄条件的情况下,以亮度与在基准条件下得到的亮度相比逐渐不同的方式,决定多级(例如8级)的拍摄条件。其中,提高亮度的情况下的上限设为实时取景图像的第1区域61之中的高亮度区域不会饱和(所谓的不高光溢出)的值。另外,降低亮度的情况下的下限设为实时取景图像的第1区域61之中的低亮度区域不会过暗(所谓的不暗部缺失)的值。
拍摄条件设定部35d按上述方式对第1区域61决定用于使亮度升降的多级的拍摄条件,并在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对亮度决定的多级的拍摄条件。在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的理由是为了通过对实时取景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得到后述的多级的候选图像。
<变更色度的情况>
在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的情况下,选择色度作为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的控制部35以使实时取景图像中的、作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第1区域61的色度比基准图像的色度提高(或降低)的方式,决定与第1区域61对应的拍摄条件。关于不是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第1区域61以外的其他区域),以保持基准图像的色度的方式,维持已设定的拍摄条件。
此外,也可以是,关于不是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中的、与第1区域61的边界附近,以使上述边界附近处的拍摄条件的不连续性模糊的方式,考虑图像整体的平衡并变更拍摄条件。
在提高第1区域61的色度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通过使第1区域61的拍摄条件中的、例如从绿色像素Gb、Gr或蓝色像素B或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的值与其他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比相对提高,从而决定用于使特定颜色变鲜艳的拍摄条件。
另外,在降低第1区域61的色度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通过使第1区域61的拍摄条件中的、例如从绿色像素Gb、Gr、蓝色像素B以及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中的比其他颜色成分突出的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对降低,从而决定用于抑制特定颜色的鲜艳度的拍摄条件。
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在决定提高或降低色度的拍摄条件的情况下,以色度与在基准条件下得到的色度相比逐渐不同的方式,决定多级(例如8级)的拍摄条件。其中,提高色度的情况下的上限设为实时取景图像的第1区域61之中的高色度(突出的颜色成分)的信号不会饱和的值。另外,降低色度的情况下的下限设为不会将鲜艳度抑制到实时取景图像的第1区域61之中的颜色成为无彩色的值。
拍摄条件设定部35d按上述方式对第1区域61决定用于使色度升降的多级的拍摄条件,并在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对色度决定的多级的拍摄条件。在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的理由是为了通过对实时取景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得到后述的多级的候选图像。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人像模式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对于包括人物61a的第1区域61,以降低人物的色度的方式决定与第1区域61对应的拍摄条件。另外,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对于包括作为背景的山64a的第4区域64,以提高山的色度(例如,使从绿色像素Gr、Gb读出的信号的值与其他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比相对提高)的方式,决定与第4区域64对应的拍摄条件。基于如下想法:在人像模式的情况下,使背景变鲜艳而使人物61a显眼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菜肴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盛入盘子的菜肴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对于包括盘子和菜肴的区域,以提高色度的方式决定拍摄条件。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红叶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红色的红叶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对于包括红色的红叶的区域,以提高色度(例如,使从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的值与其他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比相对提高)的方式决定拍摄条件。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为晚霞模式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海滩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海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对于包括海、天空的区域,以分别提高色度(例如,使从蓝色像素B读出的信号的值与其他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比相对提高)的方式决定拍摄条件。
<另一实时取景图像的情况>
图8是例示显示了与实时取景图像60a不同的实时取景图像60b的液晶监视器36的设定画面的图。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近摄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将红色的花检测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将对于包括红色的花的区域的序列设为第1位。由此,第1区域61b的轮廓作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区域被强调显示。如上所述,基于如下想法:在近摄模式的情况下,比其他区域更优先地设定(变更)包括花的区域的拍摄条件的可能性较高。
关于图8中的图标71和图标72,由于与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的情况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图8例示的设定画面的情况下,选择色度作为拍摄条件的设定项目的控制部35对于第1区域61b,以提高色度(例如,使从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的值与其他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比相对提高)的方式决定拍摄条件,所述第1区域61b是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通过使从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的值与其他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相比相对提高,决定用于使红色的花的颜色变鲜艳的拍摄条件。
如以上例示地,拍摄条件设定部35d通过按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区域中的被摄体要素的颜色变更从绿色像素Gb、Gr、蓝色像素B以及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中的、比其他颜色成分突出的颜色成分的信号的值,决定使色度变化的拍摄条件。
<候选图像的显示>
在由拍摄控制部35e设定了关于上述亮度的多级的拍摄条件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33生成多个(在上述8级的情况下为8张)图像,所述多个图像是应用上述基准条件而取得的基准图像中的第1区域61之中的图像的亮度呈多级不同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按这种方式生成的多个图像称为候选图像。由图像处理部33生成的多个候选图像暂时记录在工作存储器34中。
另外,在由拍摄条件设定部35d设定了关于上述色度的多级的拍摄条件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33生成多个(在上述8级的情况下为8张)图像,所述多个图像是上述基准图像中的第1区域61b之中的图像的色度呈多级不同的图像。将这些多个图像也称为候选图像。由图像处理部33生成的多个候选图像暂时记录在工作存储器34中。
显示控制部35g在上述多个候选图像记录于工作存储器34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并列显示候选图像。图9~图12分别是例示并列显示候选图像的液晶监视器36的画面的图。
在工作存储器34中记录了使上述亮度呈多级不同而成的候选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5g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并列显示这些关于亮度的候选图像。另外,在工作存储器34中记录了使上述色度呈多级不同而成的候选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5g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并列显示这些关于色度的候选图像。
在图9中,显示了8个候选图像中的4个候选图像(候选图像60-1~候选图像60-4)。候选图像60-2的亮度(或色度)比候选图像60-1高一级。候选图像60-3的亮度(或色度)比候选图像60-2高一级。候选图像60-4的亮度(或色度)比候选图像60-3高一级。
在候选图像60-1的左侧位置显示有左图标73,在候选图像60-4的右位置显示有右图标74。例如,用户在图9的显示画面上用手指80单击操作了右图标74的情况下,如图10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8个候选图像中的4个候选图像(候选图像60-2~候选图像60-5)显示。根据图10,在图9中显示的候选图像60-1变成不显示,新显示了在图9中未显示的候选图像60-5。候选图像60-5的亮度(或色度)比候选图像60-4高一级。
虽然省略图示,例如,用户在图10的显示画面上用手指80单击操作了左图标73的情况下,如图9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8个候选图像中的4个候选图像(候选图像60-1~候选图像60-4)显示。即,在图10中显示的候选图像60-5变成不显示,新显示了在图10中未显示的候选图像60-1。
图11是例示使8个候选图像中的4个候选图像(候选图像60-3~候选图像60-6)显示的液晶监视器36的画面的图。候选图像60-6的亮度比候选图像60-5高一级。
例如,在图11的显示画面上,用户用手指80在显示画面内从上到下向箭头方向的朝向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2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8个候选图像中的4个候选图像(候选图像60-1~候选图像60-4)显示。根据图12,在图11中显示的候选图像60-4和候选图像60-5变成不显示,新显示了在图11中未显示的候选图像60-1和候选图像60-2。
这样,用户能够确认多个候选图像。另外,用户通过进行左图标73或右图标74的单击操作或者利用手指80的滑动操作,能够使未显示在液晶监视器36上的其他候选图像显示并确认。
图13是例示并列显示色度呈多级不同的候选图像的液晶监视器36的画面的图。在图13中,显示了8个候选图像中的4个候选图像(候选图像160-1~候选图像160-4)。候选图像160-2的色度比候选图像160-1高一级。候选图像160-3的色度比候选图像160-2高一级。候选图像160-4的色度比候选图像160-3高一级。关于左图标73和右图标74,由于与图9、图10例示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选择操作>
用户选择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例如,当在图9~图12例示的画面上,用户用手指80双击操作显示有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位置时,控制部35按以下方式决定在接着进行拍摄指示的情况下对第1区域61应用的拍摄条件,并返回到在液晶监视器36上显示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的状态。
即,控制部35(拍摄控制部35e)在拍摄部32或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应用于被双击操作的候选图像的第1区域61的拍摄条件。在拍摄部32中设定的理由是为了在下一次拍摄时通过拍摄元件100的曝光条件的变更实现亮度的变更。另外,在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的理由是为了在下一次拍摄时通过图像处理部33的图像处理条件的变更实现色度的变更。
具体而言,在双击操作了关于亮度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一个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将用于得到与被双击的候选图像对应的亮度的曝光条件决定作为对第1区域61应用的拍摄条件(曝光条件),拍摄控制部35e在拍摄部32中设定该条件。
另外,在图13例示的画面上双击操作了关于色度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一个的情况下,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将用于得到与被双击的候选图像对应的色度的图像处理条件决定作为对第1区域61应用的拍摄条件(图像处理条件),拍摄控制部35e在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该条件。
用户能够在进行了选择与亮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后,进行选择与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另外,用户能够在进行了选择与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后,进行选择与亮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
并且,用户对于第1区域61以外的区域,即由设定部35c赋予的序列为第2位以下的区域,也能够进行选择与亮度或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在使液晶监视器36显示了例如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的状态下,在用户用手指单击操作了第1区域61以外的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35使被单击操作的区域强调显示来取代第1区域61。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将强调显示的区域作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以后的设定操作与上述第1区域61的情况相同。
此外,也可以是,控制部35依次将由设定部35c赋予的序列为第2位以下的区域切换作为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而无需用户单击操作第1区域61以外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强调显示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在上述例子中为第1区域61)的轮廓的例子,但也可以提高对象区域整体的对比度并显示,或使对象区域整体闪烁显示,来取代轮廓强调。另外,也可以用框包围对象区域。包围对象区域的框的显示可以是双层框或一层框,包围的框的线种等显示形态可以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35进行在对象区域的附近用箭头等指示成为设定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的显示。控制部35也可以使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对象区域以外较暗地显示,或降低对象区域以外的对比度并显示。
在设定了对以上说明的区域的拍摄条件后,操作构成操作部件37的未图示的释放按键或指示拍摄开始的显示时,控制部35以对上述划分的每一个区域设定的拍摄条件进行拍摄,生成图像处理而成的图像数据,并记录在由未图示的存储卡等构成的记录介质中。
<流程图的说明>
图14是说明按每个区域设定拍摄条件并拍摄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当打开操作相机1的主开关时,控制部35使执行图14所示的处理的程序起动。在步骤S10中,控制部35使液晶监视器36开始实时取景显示,并进入步骤S20。
具体而言,控制部35向拍摄部32指示实时取景图像的取得开始,逐次使液晶监视器36显示取得的实时取景图像。如上所述,在这个时刻,在拍摄芯片113的整个区域即画面整体上设定了同一拍摄条件。
此外,在实时取景显示期间做了进行AF动作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AF运算部35f)控制对焦至与规定焦点对应的被摄体要素的AF动作。另外,在实时取景显示期间没有做进行AF动作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5(AF运算部35f)在之后指示了AF动作的时刻进行AF动作。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35(物体检测部35a)从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出被摄体要素并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控制部35(区域划分部35b)将实时取景图像的画面划分为包括被摄体要素的区域并进入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控制部35基于相机1的设定状态或被摄体的状态,决定上述基准条件。即,在画面的整个区域中设定相同的拍摄条件并进入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控制部35取得应用了基准条件的实时取景图像(基准图像),并进入步骤S60。在步骤S60中,控制部35选择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区域中的、作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控制部35例如从由设定部35c赋予的序列为第1位的区域起依次选择。
在步骤S70中,控制部35判定是否进行了用于使候选图像显示的操作。如上所述,控制部35在由用户单击操作了图7(或图8)的图标71或72的情况下,肯定判定步骤S70并进入步骤S80,在未单击操作图标71、72的情况下,否定判定步骤S70并进入步骤S120。
在步骤S80中,控制部35决定将要设定(变更)的拍摄条件。即,控制部35决定为由用户单击操作的图标71或72所对应的设定项目,并进入步骤S90。
在步骤S90中,控制部35(拍摄条件设定部35d)针对在步骤S80中决定的设定项目取得多个候选图像,并进入步骤S100。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35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显示多个候选图像,并进入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35在由用户进行了上述选择操作(例如双击)的情况下,对于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决定与被双击的候选图像对应的拍摄条件,在拍摄部32或图像处理部33中设定该条件并进入步骤S120。
此外,步骤S110中的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迁移或拍摄条件的设定如上所述。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35判定拍摄指示的有无。在操作了构成操作部件37的未图示的释放按键或指示拍摄的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35肯定判定步骤S120并进入步骤S130。控制部35在未进行拍摄指示的情况下,否定判定步骤S120并返回步骤S70。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35进行规定的正式拍摄处理。即,拍摄控制部35e以按每个上述区域设定的拍摄条件进行拍摄的方式控制拍摄部32,并且利用图像处理部33对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由记录部39将图像数据记录在未图示的记录介质中。
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35判断是否进行了结束操作。在进行了结束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35肯定判定步骤S140并结束根据图14的处理。在未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35否定判定步骤S140并返回步骤S20。在返回步骤S20的情况下,控制部35重复上述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相机1具备:拍摄部32,利用拍摄元件100拍摄被摄体像,所述拍摄元件100构成为能够设定拍摄面的多个区域的拍摄条件;和控制部35,基于从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决定按每个区域变更拍摄条件时的参数。由此,由于相机1自动地决定用于按每个区域变更拍摄条件的参数,所以对用户来说,容易进行每个区域的拍摄条件的设定。
(2)控制部35基于被摄体要素和设定的拍摄模式,决定参数。由此,由于根据被摄体要素的种类(例如人物、山、花等)、拍摄模式(例如人像模式、风景模式等)自动地决定适当的参数,所以对用户来说,容易进行每个区域的拍摄条件的设定。
(3)相机1具备图像处理部33,所述图像处理部33针对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生成候选图像,所述候选图像是在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使用由控制部35决定的参数变更了拍摄条件而成的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在本拍摄之前,利用在实时取景图像上实施了图像处理而成的候选图像,确认对区域变更了拍摄条件的情况下的效果。
(4)控制部35决定多个参数,图像处理部33针对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生成使用相互不同的多个参数分级地变更拍摄条件而成的多个候选图像,所述多个参数由控制部35决定。由此,用户能够用拍摄条件分级地不同的多个候选图像,对变更了拍摄条件的情况下的效果进行比较。
(5)拍摄条件是亮度或色度,图像处理部33生成分级地变更了亮度或色度而成的多个候选图像。由此,用户能够用亮度(或色度)分级地不同的多个候选图像,对变更了亮度(或色度)的情况下的效果进行比较。
(6)图像处理部33生成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作为变更拍摄条件前的基准图像,并且生成变更了拍摄条件后的候选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将对区域变更了拍摄条件的情况下的效果与变更拍摄条件前进行比较。
(7)图像处理部33生成基准图像、相对于基准图像亮度较高的图像和/或相对于基准图像亮度较低的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将对区域变更了亮度的情况下的效果与变更亮度前进行比较。
(8)图像处理部33生成基准图像、相对于基准图像色度较高的图像和/或相对于基准图像色度较低的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将对区域变更了色度的情况下的效果与变更色度前进行比较。
(9)由于具备液晶监视器36,所述液晶监视器36显示由图像处理部33生成的图像,所以用户能够视觉地比较对区域变更了拍摄条件的情况下的效果。
(10)具备控制部35,在进行了选择显示于液晶监视器36的候选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35对于与生成了候选图像的区域对应的拍摄部32的拍摄面的区域,设定用于生成候选图像的参数所对应的拍摄条件。由此,对用户来说,容易进行每个区域的拍摄条件的设定。
(11)具备显示控制部35g,所述显示控制部35g使液晶监视器36以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形态显示多个区域中的、显示由图像处理部33变更拍摄条件并生成的图像的区域。由此,能够容易理解地对用户示出作为设定(变更)的对象的区域。
以下的变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能够将一个或多个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
(变形例1)
在上述说明中,如在图9、图13中例示地,说明了显示控制部35g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并列显示多个候选图像的例子。作为替代,也可以是,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预先显示基准图像,仅将基准图像中的、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区域(在上述例子中为第1区域61)内的图像置换为另一候选图像中的对应的区域的图像并显示。
图15和图16是例示根据变形例1的显示画面的图。在变形例1中,在工作存储器34中存储了上述多个候选图像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显示控制部35g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显示基准条件的基准图像(设为基准图像60-1)。此时,第1区域61内的图像是基准图像61-1。
在这里,强调显示了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第1区域61的轮廓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同。
在图15中,在第1区域61的左侧位置显示有左图标73,在第1区域61的右侧位置显示有右图标74。例如,用户在图15的显示画面上用手指80单击操作了右图标74的情况下,如图16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仅将第1区域61内的图像置换为候选图像61-2而成的合成图像显示。第1区域61以外的背景保持为基准图像60-1。
候选图像61-2是亮度(或色度)比候选图像61-1高一级的图像。这样,显示控制部35g响应于右图标74的单击操作,从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4的8个候选图像之中读出所需的候选图像60-2,仅提取读出的候选图像60-2中的第1区域61内的候选图像61-2,用于图16例示的合成显示。
虽然省略图示,例如,用户在图16的显示画面上用手指80单击操作了左图标73的情况下,如图15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将第1区域61内的图像置换为基准图像61-1而成的合成图像显示。第1区域61以外的背景保持为基准图像60-1。
根据变形例1,用户能够针对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第1区域61确认候选图像。另外,用户通过进行左图标73或右图标74的单击操作,能够使另一候选图像显示在第1区域61内并确认。
在变形例1中,当用户在显示有任意的候选图像的状态下用手指80双击操作画面内的任一个位置时,控制部35(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将在该时刻应用在显示于第1区域61的候选图像61-n(n是1~8的自然数)的拍摄条件决定作为在接着进行了拍摄指示的情况下对第1区域61应用的拍摄条件,并返回将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显示在液晶监视器36的状态。
此外,用户能够在进行了选择与亮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后,进行选择与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这一点、以及用户能够在进行了选择与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后,进行选择与亮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并且,用户对于第1区域61以外的区域,即由设定部35c赋予的序列为第2位以下的区域,也能够针对亮度或色度进行拍摄条件的设定(变更)这一点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2)
图17和图18是例示根据变形例2的显示画面的图。在变形例2中,在工作存储器34中存储了上述多个候选图像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显示控制部35g使液晶监视器36的显示面的左侧显示基准条件的基准图像(设为基准图像60-1),并且使显示面的右侧显示候选图像60-2。
在这里,强调显示了成为设定(变更)拍摄条件的对象的第1区域61的轮廓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同。
在图17中,在右侧的候选图像60-2的上侧位置显示有上图标75,在候选图像60-2的下侧位置显示有下图标76。例如,用户在图17的显示画面上用手指80单击操作了下图标76的情况下,如图18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候选图像60-3显示来取代右侧的候选图像60-2。左侧的基准图像60-1的显示保持不变。
候选图像60-3是亮度(或色度)比候选图像60-2高一级的图像。这样,显示控制部35g响应于下图标76的单击操作,从暂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34的8个候选图像之中读出所需的候选图像60-3,用于图18例示的显示。
虽然省略图示,例如,用户在图18的显示画面上用手指80单击操作了上图标75的情况下,如图17例示地,显示控制部35g使候选图像60-2显示来取代右侧的候选图像60-3。左侧的基准图像60-1的显示保持不变。
根据变形例2,用户能够与基准图像一起确认候选图像。另外,用户通过进行上图标75或下图标76的单击操作,能够使未显示在液晶监视器36上的其他候选图像显示并确认。
在变形例2中,当用户在显示有任意的候选图像的状态下用手指80双击操作画面内的任一个位置时,控制部35(拍摄条件设定部35d)将在该时刻应用在显示于显示面的右侧的候选图像60-n(n是1~8的自然数)的拍摄条件决定作为在接着进行了拍摄指示的情况下对第1区域61应用的拍摄条件,并返回将图7例示的设定画面显示在液晶监视器36的状态。
此外,用户能够在进行了选择与亮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后,进行选择与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这一点、以及用户能够在进行了选择与色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后,进行选择与亮度相关的多个候选图像中的任意的候选图像的操作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并且,用户对于第1区域61以外的区域,即由设定部35c赋予的序列为第2位以下的区域,也能够针对亮度或色度进行拍摄条件的设定(变更)这一点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基准条件的决定的一例,说明了如下例子:通过选择“程序自动”模式、“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以及“手动”模式中的一种,并进行与选择的曝光模式对应的规定的曝光运算,从而决定适当曝光,并且以成为标准画质的方式决定为预先准备的图像处理条件,并将决定的这些曝光条件和图像处理条件设为基准条件。作为替代,也可以按如下方式决定基准条件。
<针对亮度决定基准条件的例子>
在变形例3中,根据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改变适当曝光的决定方法,并将其设为基准条件(曝光条件)。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人像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人物来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控制部35对于包括人物的区域,以人物的亮度变得适当的方式决定曝光条件,并设为基准条件。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夜景人像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人物来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控制部35对于包括人物的区域,提高人物的亮度,并且对于包括作为背景的夜景的区域,加入夜景的亮度而以变得适当的方式决定曝光条件,并设为基准条件。并且,在使发光装置40发光的情况下,以取得人物和背景双方的亮度的平衡的方式决定适当曝光,并算出所需的发光装置40的发光量。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风景模式,且拍摄距离比规定距离远(大致无穷远)的情况下,控制部35基于被摄体要素的颜色成分(绿色像素Gb、Gr、蓝色像素B、红色像素R)的比率和被摄体要素的亮度,对于包括被摄体要素(例如山)的区域,以山的亮度变得适当的方式决定曝光条件,并设为基准条件。
<针对色度决定基准条件的例子>
在变形例3中,根据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出的被摄体要素,将与标准画质不同而另行准备的图像处理条件设为基准条件(图像处理条件)。
例如,在由区域划分部35b划分的区域中,具有从绿色像素Gb、Gr、蓝色像素B以及红色像素R读出的信号中的、比其他颜色成分突出的颜色成分的情况下,控制部35对于该区域,决定得到没有进行图像合成(日语:画作り)的像素的图像(平面)的条件,并将按这种方式决定的条件设为基准条件。
例如,在相机1的拍摄场景模式设定被设定为近摄模式,且由物体检测部35a检测红色的花作为被摄体要素的情况下,设定部35c对于包括红色的花的区域,决定将曝光下降并将红色成分的饱和下降的条件,并将按这种方式决定的条件设为基准条件。
(变形例4)
在上述说明中,以相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智能手机这样具备相机功能的高性能移动电话250、平板终端等移动设备构成。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拍摄部32和控制部35构成作为单一的电子设备而成的相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作为替代,例如也可以构成如下的拍摄系统1B:分离设置拍摄部32和控制部35,并经由通信从控制部35控制拍摄部32。
以下,说明从具备控制部35的显示装置1002控制具备拍摄部32的拍摄装置1001的例子。
图19是例示变形例5涉及的拍摄系统1B的构成的框图。在图19中,拍摄系统1B由拍摄装置1001和显示装置1002构成。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拍摄光学系统31和拍摄部32之外,拍摄装置1001还具备第1通信部1003。另外,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像处理部33、工作存储器34、控制部35、液晶监视器36、操作部件37、非易失性存储器38、记录部39以及发光装置40,显示装置1002还具备第2通信部1004。
第1通信部1003和第2通信部1004能够利用例如公知的无线通信技术或光通信技术等,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
此外,也可以设为如下构成:利用有线线缆将拍摄装置1001和显示装置1002有线连接,第1通信部1003和第2通信部1004进行双向的数据通信。
拍摄系统1B的控制部35通过进行经由第2通信部1004和第1通信部1003的数据通信,进行对拍摄部32的控制。例如,通过在拍摄装置1001与显示装置1002之间收发规定的控制数据,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002基于图像,将画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向划分的区域附加序列,按每个划分的区域设定不同的拍摄条件,读出在各个区域拍摄到的拍摄信号。
根据变形例5,由于在拍摄装置1001一侧取得并发送给显示装置1002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002的液晶监视器36上,所以用户能够从位于远离拍摄装置1001的位置的显示装置1002进行远程操作。
显示装置1002例如能够由智能手机这样的高性能移动电话250构成。另外,拍摄装置1001能够由具备上述层叠型拍摄元件的电子设备构成。
此外,说明了在显示装置1002的控制部35中设置物体检测部35a、区域划分部35b、设定部35c、拍摄条件设定部35d、拍摄控制部35e、AF运算部35f以及显示控制部35g的例子。也可以将物体检测部35a、区域划分部35b、设定部35c、拍摄条件设定部35d、拍摄控制部35e、AF运算部35f以及显示控制部35g的一部分设置在拍摄装置1001中。
(变形例6)
例如,如图20例示地,向上述相机1、高性能移动电话250或平板终端等移动设备的程序供给能够通过红外线通信或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存储了程序的个人计算机205向移动设备发送。
对个人计算机205的程序供给既可以将存储了程序的CD-ROM等记录介质204设置在个人计算机205中来进行,也可以用经由网络等通信线路201的方法装载到个人计算机205中。在经由通信线路201的情况下,在与该通信线路连接的服务器202的存储装置203等中预先存储程序。
另外,也能够经由与通信线路201连接的无线LAN的访问节点(未图示),直接向移动设备发送程序。并且,也可以将存储了程序的存储卡等记录介质204B设置在移动设备中。这样,程序能够作为经由记录介质或通信线路的提供等各种形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供给。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考虑的其他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下优先权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并入这里作为参考。
日本专利申请2015年第70439号(2015年3月30日申请)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相机
1B…拍摄系统
32…拍摄部
35…控制部
35a…物体检测部
35b…区域划分部
35c…设定部
35d…拍摄条件设定部
35e…拍摄控制部
35g…显示控制部
36…液晶监视器
40…发光装置
100…拍摄元件
1001…拍摄装置
1002…显示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显示部,显示多个利用拍摄元件的第一拍摄区域拍摄的被摄体的图像;以及
控制部,使用从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多个所述图像中选择的图像,以使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拍摄条件成为与所述拍摄元件的第二拍摄区域的拍摄条件不同的拍摄条件的方式,控制所述拍摄元件,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为多个拍摄区域中的相对于所述第一拍摄区域配置于行方向侧的拍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利用所述第一拍摄区域拍摄到的被摄体和设定于所述拍摄元件的拍摄模式,决定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拍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具备图像处理部,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由所述控制部决定的对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变更了拍摄条件而成的候选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分级地变更了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拍摄条件而成的多个所述候选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拍摄条件是亮度或色度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分级地变更了所述亮度或所述色度而成的多个所述候选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将变更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拍摄条件之前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而生成,并且生成变更所述第一拍摄区域的拍摄条件之后的所述候选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所述基准图像和相对于所述基准图像而言亮度不同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所述基准图像和相对于所述基准图像而言色度不同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和所述第二拍摄区域分别配置有将光转换为电荷的光电转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拍摄区域和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配置多个所述光电转换部。
CN202110315620.4A 2015-03-30 2016-03-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54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0439A JP6617428B2 (ja) 2015-03-30 2015-03-30 電子機器
JP2015-070439 2015-03-30
PCT/JP2016/060496 WO2016159143A1 (ja) 2015-03-30 2016-03-30 電子機器、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201680015824.3A CN107409177B (zh) 2015-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824.3A Division CN107409177B (zh) 2015-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181A CN112954181A (zh) 2021-06-11
CN112954181B true CN112954181B (zh) 2023-05-05

Family

ID=5700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5620.4A Active CN112954181B (zh) 2015-03-30 2016-03-30 电子设备
CN201680015824.3A Active CN107409177B (zh) 2015-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824.3A Active CN107409177B (zh) 2015-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567638B2 (zh)
EP (1) EP3280129B1 (zh)
JP (1) JP6617428B2 (zh)
CN (2) CN112954181B (zh)
WO (1) WO20161591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4439B (zh) * 2014-07-30 2020-04-03 Sk普兰尼特有限公司 云流服务器
US20170054897A1 (en) * 2015-08-21 2017-0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focusing on region of interest by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684168B2 (ja) * 2016-06-28 2020-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8160830A (ja) * 2017-03-23 2018-10-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JP2020096211A (ja) * 2017-03-31 2020-06-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
JP2020098943A (ja) * 2017-03-31 2020-06-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
JP6923754B2 (ja) * 2017-06-09 2021-08-2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画像キャプチャ方法及び機器
US20190052803A1 (en) 2017-08-09 2019-0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7297406B2 (ja) 2017-12-18 202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51627B (zh) * 2017-12-20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WO2019229913A1 (ja) * 2018-05-30 2021-06-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顕微鏡
US11170035B2 (en) * 2019-03-29 2021-11-09 Snap Inc. Context based media curation
JP2021184525A (ja) * 2020-05-21 2021-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14831A (ja) * 2021-07-19 2023-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909637B (zh) * 2021-09-30 2024-02-02 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 焊接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焊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9177B2 (en) * 2001-07-17 2003-03-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Warning message camera and method
JP4382314B2 (ja) * 2001-09-27 2009-12-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754943B2 (ja) * 2002-08-19 200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49232B2 (ja) 2004-07-30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及びmos型固体撮像装置
JP4288612B2 (ja) 2005-09-14 2009-07-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092515A (ja) * 2006-10-05 2008-04-17 Nikon Corp 電子カメラ、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72206B2 (ja) * 2008-04-22 2013-08-28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KR101595254B1 (ko) * 2009-02-20 2016-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이트 밸런스 조정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화이트 밸런스 조정 장치
CN101877764B (zh) * 2009-04-29 2012-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拍摄系统及使用该拍摄系统进行辅助构图的方法
JP5493456B2 (ja) * 2009-05-01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1860668A (zh) * 2010-01-15 2010-10-13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及其操作方法
US8625021B2 (en) * 2010-08-30 2014-0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e with region-based adjustment of imaging properties
US8823829B2 (en) * 2010-09-16 2014-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e with adjustment of imaging properties at transitions between regions
JP5664141B2 (ja) * 2010-11-08 2015-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EP2846538B1 (en) * 2012-05-02 2021-06-23 Nikon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JP2014120844A (ja) * 2012-12-14 2014-06-3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40176745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Nvidia Corporation Approach for camera control
WO2014109129A1 (ja) * 2013-01-08 2014-07-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KR102045957B1 (ko) * 2013-01-18 2019-11-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의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US10088989B2 (en) * 2014-11-18 2018-10-02 Dueligh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operations based on a first and second user input
WO2014192152A1 (ja) * 2013-05-31 2014-12-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372488B2 (ja) * 2013-07-04 2018-08-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
US9305949B2 (en) * 2013-11-01 2016-04-05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Big-small pixel scheme for image sensors
KR102121531B1 (ko) * 2013-12-10 2020-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초점검출 가능한 이미지 센서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80129B1 (en) 2022-01-19
US11800074B2 (en) 2023-10-24
US20200162662A1 (en) 2020-05-21
CN112954181A (zh) 2021-06-11
EP3280129A4 (en) 2018-10-03
JP6617428B2 (ja) 2019-12-11
CN107409177A (zh) 2017-11-28
EP3280129A1 (en) 2018-02-07
CN107409177B (zh) 2021-03-30
WO2016159143A1 (ja) 2016-10-06
US20180097988A1 (en) 2018-04-05
JP2016192606A (ja) 2016-11-10
US10567638B2 (en)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4181B (zh) 电子设备
US20230283910A1 (en)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08141531B (zh) 摄像装置
JP2023036625A (ja) 撮像装置
WO2017170716A1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2115944A (ja) 撮像装置
CN111787246A (zh) 摄像元件及摄像装置
WO2017170717A1 (ja) 撮像装置、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0096209A (ja) 電子機器
JP6973599B2 (ja) 電子機器
JP6780762B2 (ja) 電子機器
JP2018056944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素子
JP7283488B2 (ja) 撮像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JP2020098943A (ja) 電子機器
JP2018056945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素子
WO2017170719A1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7170718A1 (ja) 撮像装置、被写体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7057493A1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20095072A (ja) 電子機器
JP2020096210A (ja) 電子機器
JP2020096211A (ja) 電子機器
JP2020096208A (ja) 電子機器
JP2018056943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