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076A - 数据采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采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076A
CN112954076A CN202110350021.6A CN202110350021A CN112954076A CN 112954076 A CN112954076 A CN 112954076A CN 202110350021 A CN202110350021 A CN 202110350021A CN 112954076 A CN112954076 A CN 112954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er
writer
middleware
data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00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076B (zh
Inventor
郭丽
佟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lk Horiz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lk Horiz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lk Horiz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lk Horiz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00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4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4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6Grouping or aggregating service requests, e.g. for unified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大规模终端的情况下,当云平台下发用于确定读写器覆盖范围内的其关联的终端正常工作的指令时、或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时,所有终端同时收到指令并上发信息,为了避免读写器同时接收不同终端的返回信息时产生信道冲突,读写器只能逐条收取信息,当终端同时发送的信息非常多的情况下,会造成读写器收取数据的遗漏,导致终端数据的丢失,云平台会认为终端异常并进行报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单个读写器接收的终端数量有限,市面上多数企业的产品仅支持500以内的终端同时工作,一些使用场景需要多个读写器同时工作,例如,很多客户存在同时超过5000个终端同时工作的场景,加重了信息丢失的问题,同时使得数据采集周期非常长,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的步骤执行完毕之后,向中间件发送工作完成指令。
可选地,在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在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终端向读写器发送连接申请的顺序,向多个终端分配通信地址,其中,每个通信地址对应有预设长度的通信时间;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并依次接收多个终端在已分配的通信地址对应的通信时间内发送的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中间件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判断中间件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空闲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未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可选地,在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二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则向第二读写器发送非空闲指令,其中,第二读写器为第一读写器以外的其他读写器之一,非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则将信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可选地,工作请求中携带优先等级,在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则在接收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完成指令之后,根据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的顺序。
可选地,根据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的顺序包括:在优先等级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在优先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工作请求的时间顺序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可选地,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包括:在接收到前一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之后,向后一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数据采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本申请,采用以下步骤: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通过控制每个读写器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行工作,进而达到了降低数据延时和丢失勤快的发生、保证数据回传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数据采集系统中,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系统中包含读写器、终端(可以为有源微环境数据采集终端)、中间件、云平台,读写器是用来接收大规模终端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计算后与中间件进行数据通信的,终端内部集成有温度、湿度、震动检测等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终端周围的微环境,云平台可以下发指令给读写器,读写器会发送指令给其关联的所有终端,所有终端收到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返回信息,证明终端是正常工作并在读写器的覆盖范围内,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
具体地,读写器在需要通过中间件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先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
步骤S104,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件会记录当前是否有读写器通过自身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某一个读写器发送数据时,需要先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
步骤S106,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
具体地,如果一个读写器在工作的时候,其他读写器正在通过中间件向云平台发送数据,中间件会通知该读写器当前信道正忙,该读写器会延时继续发送工作请求,直到中间件回复信道空闲指令,这样即可保证当前只有一个读写器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不会产生信道冲突。
步骤S208,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具体地,如果当前没有其他读写器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则中间件会发送空闲指令给申请的读写器,读写器就可以开始工作。
为了便于其他读写器可以及时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在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的步骤执行完毕之后,向中间件发送工作完成指令。
具体地,读写器工作结束后会发送工作完成指令给中间件,中间件会将信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通过控制每个读写器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行工作,进而达到了降低数据延时和丢失勤快的发生、保证数据回传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为了便于云平台监控各个终端的工作状态,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在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是和读写器已建立通信关系的终端,终端内部集成有温度、湿度、震动检测等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采集周围微环境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读写器,为了便于云平台接收和分析数据,读写器对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后,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发送至云平台。
需要说明书的是,除了多个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容易发生信道冲突的情况,多个终端向关联的读写器发送数据时,也容易发生信道冲突的情况。
为了避免多个终端向关联的读写器发送数据时产生信道冲突,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在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终端向读写器发送连接申请的顺序,向多个终端分配通信地址,其中,每个通信地址对应有预设长度的通信时间;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并依次接收多个终端在已分配的通信地址对应的通信时间内发送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读写器内部带有存储功能,终端在连接读写器前需要进行入网申请操作,入网申请操作的目的是让终端和读写器建立一个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如果终端入网成功后读写器会根据每一个终端的申请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每一个申请终端分配一个内部短地址,例如0001、0002、0003.....,并将该终端的短地址发送给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短地址对应的工作时间可以为10毫秒,从读写器发送指令的一刻起,短地址为0010的终端接到平台数据反馈指令则,延时100毫秒后开始向读写器发送信息,发送完成后进入休眠状态,终端正常发送指令只需要3毫秒,留有多余的时间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如果发送的数据未有反馈则终端会继续发送,直到其10个毫秒用尽为止,以此类推,接下来的每个终端也会根据读写器分配的短地址顺序依次发送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符合其短地址的顺序时才会发送信息,其余时间不会发送信息,这样保证无论多少个终端其工作时只有一个终端工作,不会造成信道冲突,此外,每个终端工作10毫秒,1000个终端反馈命令仅需10S,在避免信道冲突的同时不会影响数据传输效率。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读写器在工作前需要向中间件申请,读写器申请到信道空闲时才可以工作,避免了多个读写器同时工作造成中间件的信道冲突,同时,读写器申请到信道空闲后会发送指令以及分配短地址给其所绑定的终端,终端根据自己所被分配到的短地址依次工作,避免了多个终端同时工作造成读写器的信道冲突,降低了数据延时和丢失,保证数据回传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通过中间件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
具体地,第一读写器为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传输数据的多个读写器中的一个,为了避免信道冲突,第一读写器工作前会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
步骤S304,判断中间件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空闲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未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步骤S306,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件会记录当前是否存在读写器在通过自身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如果不存在读写器在通过自身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则说明自身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可以允许第一读写器通自身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则向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步骤S308,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具体地,读写器接收到空闲指令即可以开始工作,读写器与多个终端建立通信关系,终端能够实时检测采集周围微环境的数据并上传至读写器,读写器对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后,发送至中间件,中间件通过自身的信道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中间件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判断中间件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空闲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未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通过控制每个读写器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行工作,进而达到了降低数据延时和丢失勤快的发生、保证数据回传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存在多个读写器在同一工作时段都存在工作需求的情况,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在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二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则向第二读写器发送非空闲指令,其中,第二读写器为第一读写器以外的其他读写器之一,非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读写器在工作的时候,其他读写器也发起工作申请,则中间件会通知发起工作请求的读写器当前信道正忙,该读写器可以延时进行申请,从而保证了当前只有一个读写器在工作,没有信道冲突。
中间件可以根据读写器的工作完成状态及时更新自身信道的状态,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在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则将信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具体地,第一读写器工作结束后会发送完成指令给中间件,中间件会将信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可以为不同环境下的终端所关联的读写器设置工作优先等级,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工作请求中携带优先等级,在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则在接收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完成指令之后,根据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的顺序。
在优先级不同和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工作模式,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根据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的顺序包括:在优先等级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在优先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工作请求的时间顺序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具体地,在多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不同的情况,则先允许优先等级高的读写器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在优先等级高的读写器工作完成之后,再允许优先等级低的读写器工作,保证了重要数据上传的及时性。在多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相同的情况,则按时间顺序允许读写器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工作。
通过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请求更新中间件的信道的状态,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中,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包括:在接收到前一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之后,向后一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读写器申请工作时,发送的工作请求中会携带优先等级,如果是正常数据采集指令则优先级最低,中间件会根据当前申请时间依次发送可以信道空闲指令。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特殊情况时,读写器A申请工作时带有高优先级,而这时读写器B正在工作,则中间件会记录当前优先级,读写器C申请工作状态的比读写器A早但是优先级低,则读写器B结束工作后,中间件会通知读写器A开始工作读写器C继续等待,从而保证了重要的指令优先执行不造成指令的延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中间件控制读写器的依次工作、并为读写器设置工作的优先级,避免了多个读写器同时工作时的信号冲突的问题,降低数据延时和丢失情况的发送,保证数据回传的安全性,且优先级高的读写器优先工作,可以保证重要数据传输的及时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数据采集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进行介绍。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41、第一判断单元42、第二发送单元43和第一接收单元44。
具体地,第一发送单元41,用于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
第一判断单元42,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43,用于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
第一接收单元44,用于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第一发送单元41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第一判断单元42判断是否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第二发送单元43在未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空闲指令;第一接收单元44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通过控制每个读写器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行工作,进而达到了降低数据延时和丢失勤快的发生、保证数据回传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工作请求,以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之后,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的步骤执行完毕之后,向中间件发送工作完成指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之前,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该装置还包括:分配单元,用于在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之前,根据多个终端向读写器发送连接申请的顺序,向多个终端分配通信地址,其中,每个通信地址对应有预设长度的通信时间;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并依次接收多个终端在已分配的通信地址对应的通信时间内发送的数据。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四接收单元51、第二判断单元52、第四发送单元53和第五接收单元54。
具体地,第四接收单元51,用于通过中间件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
第二判断单元52,用于判断中间件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空闲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未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第四发送单元53,用于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第五接收单元54,用于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第四接收单元51通过中间件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第二判断单元52判断中间件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空闲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未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第四发送单元53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向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其中,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第五接收单元54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云平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通过控制每个读写器在中间件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进行工作,进而达到了降低数据延时和丢失勤快的发生、保证数据回传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第五接收单元51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的情况下,则向第二读写器发送非空闲指令,其中,第二读写器为第一读写器以外的其他读写器之一,非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存在读写器通过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第五接收单元51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则将信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工作请求中携带优先等级,第五接收单元51还用于在接收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的情况下,则在接收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完成指令之后,根据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的顺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第五接收单元51还用于在优先等级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在优先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工作请求的时间顺序依次向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中,第五接收单元51还用于在接收到前一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之后,向后一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发送单元41、第一判断单元42、第二发送单元43和第一接收单元4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读写器连接的多个终端同时上传数据时,由于信号重叠导致数据无法被全部接收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数据采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数据采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步骤。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步骤的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中间件发送的空闲指令,其中,所述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在未接收到所述中间件发送的所述空闲指令的情况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中间件发送所述工作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空闲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中间件发送的所述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所述工作请求,以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接收到所述中间件发送的所述空闲指令的情况下,响应所述工作请求,以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数据的步骤执行完毕之后,向所述中间件发送工作完成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读写器向中间件发送工作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
对所述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所述云平台发送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终端向所述读写器发送连接申请的顺序,向所述多个终端分配通信地址,其中,每个所述通信地址对应有预设长度的通信时间;
所述接收所述读写器对应的多个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并依次接收所述多个终端在已分配的所述通信地址对应的通信时间内发送的数据。
5.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中间件接收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
判断所述中间件的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其中,所述空闲状态用于指示当前未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在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处于所述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其中,所述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不存在读写器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云平台发送数据;
接收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二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则向所述第二读写器发送非空闲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读写器为所述第一读写器以外的其他读写器之一,所述非空闲指令用于指示当前存在读写器通过所述中间件的信道向所述云平台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则将所述信道标记为所述空闲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请求中携带优先等级,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的过程中,若接收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读写器发送的完成指令之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所述空闲指令的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请求中的优先等级,确定向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所述空闲指令的顺序包括:
在所述优先等级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向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在所述优先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按照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工作请求的时间顺序依次向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向所述至少两个读写器发送空闲指令包括:在接收到前一个读写器发送的工作完成指令之后,向后一个读写器发送所述空闲指令。
CN202110350021.6A 2021-03-31 2021-03-31 数据采集方法 Active CN112954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0021.6A CN112954076B (zh) 2021-03-31 2021-03-31 数据采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0021.6A CN112954076B (zh) 2021-03-31 2021-03-31 数据采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076A true CN112954076A (zh) 2021-06-11
CN112954076B CN112954076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23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0021.6A Active CN112954076B (zh) 2021-03-31 2021-03-31 数据采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407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4002A (zh) * 2021-12-07 2022-03-29 道可名康医学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督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的方法
CN114328321A (zh) * 2022-03-16 2022-04-12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器内数据采样和通信方法、单片机及存储介质
CN115203180A (zh) * 2022-05-16 2022-10-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数据血缘生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02129A1 (en) * 2006-01-12 2009-01-01 Kwang-Yoon Shin Method of Preventing Collisions Between Rfid Readers in Rfid System
US20120158824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Jav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iddleware
WO201610734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1558A (zh) * 2019-07-11 2019-10-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冲突检测的mac机制切换方法
CN11218779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深圳市雁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02129A1 (en) * 2006-01-12 2009-01-01 Kwang-Yoon Shin Method of Preventing Collisions Between Rfid Readers in Rfid System
US20120158824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Jav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iddleware
WO2016107340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1558A (zh) * 2019-07-11 2019-10-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冲突检测的mac机制切换方法
CN11218779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深圳市雁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4002A (zh) * 2021-12-07 2022-03-29 道可名康医学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督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的方法
CN114328321A (zh) * 2022-03-16 2022-04-12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器内数据采样和通信方法、单片机及存储介质
CN115203180A (zh) * 2022-05-16 2022-10-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数据血缘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076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4076B (zh) 数据采集方法
CN111580769B (zh) 显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95611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63377B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配网测试方法、系统
CN106304136B (zh) 获取网络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控制器和模拟移动设备
CN106888461B (zh) 一种弱网络环境的构建方法和设备
CN112579948A (zh) 网页截图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222592B (zh) 一种获取设备二维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57404B (zh) 一种应用控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16966B (zh) 空调系统的无线组网方法和装置
CN108541000B (zh) 一种检测网络连接的方法、介质以及设备
CN106330595B (zh) 分布式平台的心跳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220360514A1 (en) Network-based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of application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463475B (zh) 一种芯片及获取芯片调试数据的方法
CN112583879A (zh) 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6686627A (zh) WiFi/热点的开启方法及装置
CN116028290A (zh) 一种固态硬盘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246034B (zh) 一种用于为移动设备分配流量资源的方法与设备
CN103605480A (zh) Web服务器及其磁盘资源访问控制方法
CN111314303B (zh) 直播系统、直播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27835A (zh) 分布式任务的调度方法及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
US20200229247A1 (en)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wireless access device, terminal,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55820B (zh) 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入库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011745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051143A (zh) 服务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