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2709A -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 Google Patents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2709A
CN112952709A CN202110353354.4A CN202110353354A CN112952709A CN 112952709 A CN112952709 A CN 112952709A CN 202110353354 A CN202110353354 A CN 202110353354A CN 112952709 A CN112952709 A CN 112952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leeve
connecting cylinder
clamping groov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33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健
冯志华
姚庭镜
李燕
吴义方
国伟辉
邓言振
王福贵
梁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o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o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o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3533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2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2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12Devices for maintaining distance between parallel conductors, e.g. spacer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三根绝缘棒、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上的顶端固定装置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上的底端固定装置,所述顶端固定装置和两个所述底端固定装置分别用于与三相线路的三根不同相线相固定。本发明操作简单、节省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施工效率高、安装时不需要停电可以带电安装,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局部放电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供电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用户不停电,就必须加大电网配电线路维护,保障线路不发生相间碰线短路跳闸,就必须保证线路相间的安全距离,使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由于配网线路应用很广,城市郊区和农村供电都是线路,老旧线路公里很多,改造费用高,且停电施工时间长,对广大用电客户影响大,易造成投诉,影响供电服务质量,因此,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线路有风时不发生碰线停电,提升服务水平,要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停电时间,节省一次性投资,就要着力研制一种新型线路带电作业间隔装置,保证线路参数符合规程要求,刮风时也不会发生线路之间碰线停电,保证线路可靠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线路之间碰线停电且价格便宜,便于施工的一种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三根绝缘棒、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上的顶端固定装置和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上的底端固定装置,所述顶端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槽、第一连接座和第一顶进机构,所述第一卡槽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部,所述第一顶进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顶进机构与所述第一卡槽卡紧配合,所述第一顶进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防松组件,相应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处的两根所述绝缘棒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
所述底端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卡槽、顶板、第二顶进机构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卡槽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顶进机构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顶进机构与所述第二卡槽卡紧配合,所述第二顶进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防松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卡槽连接,相应所述三角形的底角位置处的两根所述绝缘棒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底部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一顶进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正下方,所述第一顶进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并连接有第一顶块,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圆环;
所述第一防松组件包括第一套筒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块的底部,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底壁之间,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上开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外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杆的相应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螺杆可带动所述第一销轴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背面,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二顶进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正下方,所述第二顶进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穿设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顶板的顶面并连接有第二顶块,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圆环;
所述第二防松组件包括第二套筒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块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底壁之间,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开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外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螺杆的相应所述第二滑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螺杆可带动所述第二销轴在所述第二滑槽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三根所述绝缘棒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防雨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接筒,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分别与三根所述绝缘棒中的其中两根所述绝缘棒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背部的两个第二连接筒,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筒分别与三根所述绝缘棒中的其中两根所述绝缘棒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筒左右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面相应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筒的远离所述绝缘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的相应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呈圆形排布的第一齿形波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上的所述第一齿形波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部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形波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形波纹相配合的第二齿形波纹,所述第一连接筒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和所述第一转动部上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穿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母;
旋紧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齿形波纹与所述第二齿形波纹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位置被固定无法转动,旋松所述第一螺母,解除所述第一齿形波纹与所述第二齿形波纹的啮合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筒可相对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左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筒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筒,所述连接板的相应所述第一连接筒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连接筒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并可在所述第一T型槽内前后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筒上下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卡槽的背部,所述第二卡槽的背面相应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筒的远离所述绝缘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的相应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呈圆形排布的第三齿形波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上的所述第三齿形波纹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部的靠近所述第三齿形波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形波纹相配合的第四齿形波纹,所述第二连接筒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上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穿出端连接有第二螺母;
旋紧所述第二螺母,所述第三齿形波纹与所述第四齿形波纹相啮合,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位置被固定无法转动,旋松所述第二螺母,解除所述第三齿形波纹与所述第四齿形波纹的啮合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筒可相对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左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筒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二卡槽的背面的相应所述第二连接筒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连接筒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二T型槽内并可在所述第二T型槽内前后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面相应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顶板的底面相应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圆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一圆环上串接有第三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圆环上串接有第四圆环;
所述第一顶进机构将与之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后,所述第三圆环可转动挂设在所述第一挂钩上,所述第二顶进机构将与之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后,所述第四圆环可转动挂设在所述第二挂钩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块呈V字形开口朝上,所述第一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顶块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卡槽的相应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块上下竖直滑动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顶块呈V字形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顶块的底部,所述第二顶块的靠近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顶板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卡槽的相应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滑块上下竖直滑动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软质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通过端部带有弯钩的绝缘操作棒将本设备放置到千伏三相线路中,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使设备卡设在三相线路的不同相线上,利用绝缘操作棒上的弯钩转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带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向上移动,当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将与其对应的相线固定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时,继续转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继续向上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通过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提高相线与卡槽之间的卡紧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起到一个反向的预紧力的作用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不易松动,并且,即使在后期因震动等原因引起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松动,也可以保证相线与卡槽之间的卡紧程度,使相线较为牢靠的固定在与相线对应的卡槽上,设备可靠性高,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2.本发明呈三角形设计,三角形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组装配件少,速度快,强度大,可靠性高,外形美观,本发明在特殊的情况下,断裂一根绝缘棒,还能正常使用,不会碰线造成停电,提升供电可靠性。
3.本发明操作简单、节省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施工效率高、安装时不需要停电可以带电安装,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的正面视图;
图5为图4中C-C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7为图5中E处的放大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的正面视图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棒,2-顶端固定装置,21-第一卡槽,211-第一凹槽,22-第一顶进机构,221-第一螺杆,222-第一顶块,223-第一圆环,224-第一套筒,225-第一滑槽,226-第一销轴,227-第一弹簧,228-第三圆环,229-第一滑块,23-连接板,231-第一T型槽,24-第一连接筒,241-第一转动部,242-第二齿形波纹,25-第一限位固定板,251-第一齿形波纹,26-第一螺栓,27-第一螺母,3-底端固定装置,31-第二卡槽,311-第二T型槽,312-第二凹槽,32-顶板,33-第二顶进机构,331-第二螺杆,332-第二顶块,333-第二圆环,334-第二套筒,335-第二滑槽,336-第二销轴,337-第二弹簧,338-第四圆环,339-第二滑块,34-第二连接筒,341-第二转动部,342-第四齿形波纹,35-第二限位固定板,351-第三齿形波纹,36-第二螺栓,37-第二螺母,4-防雨裙,5-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软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8。
本发明一种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三根绝缘棒1、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上的顶端固定装置2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上的底端固定装置3,所述顶端固定装置2和两个所述底端固定装置3分别用于与三相线路的三根不同相线相固定;
所述顶端固定装置2包括用于卡设在三相线路的其中一根相线上的第一卡槽21、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21底部的用于固定三根所述绝缘棒1的其中两根的第一连接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用于将与所述第一卡槽21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21内的第一顶进机构22,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21的底部的连接板23,所述第一卡槽21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21的槽口正下方,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板23上的第一螺杆221,所述第一螺杆221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板23的顶面并连接有第一顶块222,所述第一螺杆22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板23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圆环223,所述第一顶块22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套筒224,所述第一连套的侧壁上开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外的第一滑槽225,所述第一螺杆22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螺杆221的相应所述第一滑槽22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销轴226,所述第一螺杆221可带动所述第一销轴226在所述第一滑槽225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螺杆22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27;
所述底端固定装置3包括用于卡设在三相线路的剩下两根相线中任意一根相线的第二卡槽31、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底部的顶板32、设置在所述顶板32上的用于将与所述第二卡槽31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31内的第二顶进机构3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背面的用于固定三根所述绝缘棒1的其中两根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卡槽31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的槽口正下方,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穿设在所述顶板32上的第二螺杆331,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一端穿出所述顶板32的顶面并连接有第二顶块332,所述第二螺杆3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顶板32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圆环333,所述第二顶块33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套筒334,所述第二套筒334的侧壁上开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外的第二滑槽335,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相应所述第二滑槽33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销轴336,所述第二螺杆331可带动所述第二销轴336在所述第二滑槽335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37。
具体实施中,操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通过端部带有弯钩的绝缘操作棒将本设备放置到三相线路中,通过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31使设备卡设在三相线路的不同相线上,利用绝缘操作棒上的弯钩转动第一圆环223和第二圆环333使第一螺杆221和第二螺杆331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第一螺杆221和第二螺杆331带动第一顶块222和第二顶块332向上移动,当第一顶块222和第二顶块332将与其对应的相线固定在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31上时,继续转动第一圆环223和第二圆环333,第一螺杆221和第二螺杆331继续向上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227和第二弹簧337,通过压缩第一弹簧227和第二弹簧337,在提高相线与卡槽之间的卡紧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一螺杆221和第二螺杆331起到一个反向的预紧力的作用使第一螺杆221和第二螺杆331不易松动,并且,即使在后期因震动等原因引起第一螺杆221和第二螺杆331的松动,也可以保证相线与卡槽之间的卡紧程度,使相线较为牢靠的固定在与相线对应的卡槽上,设备可靠性高,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在一实施例中,三根所述绝缘棒1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防雨裙4。这样设计,在雨天时,防雨裙内侧不会有雨水,增加了绝缘棒的绝缘性能,防止绝缘棒之间闪络放电,造成线路停电,加大相间爬弧距离。
优选的,所述防雨裙4与所述绝缘棒1之间紧密连接。这样设计,绝缘棒与防雨裙之间若有间隙,则起不到绝缘的作用,起不到减少恶劣天气时对线路的影响,使线路可靠运行。
优选的,所述绝缘棒1由绝缘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棒1在雨、雾、雪和灰尘天气时,不会产生相间放电,以避免造成停电事故。
优选的,三根所述绝缘棒1,根据线路导线直径和排列结构选取长度100厘米一根,72厘米的两根,直径为12至15毫米,连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三根所述绝缘棒1上分别套设有绝缘热缩管。这样设计,使绝缘棒的绝缘性能更强,能够大大降低恶劣天气对绝缘棒绝缘效果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的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接筒2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24分别与三根所述绝缘棒1中的其中两根所述绝缘棒1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部的两个第二连接筒34,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筒34分别与三根所述绝缘棒1中的其中两根所述绝缘棒1相固定连接。这样设计,通过连接筒与绝缘棒固定连接,绝缘棒套设在连接筒内可以提高绝缘棒的端部受力面积,增大绝缘棒的受力强度,避免绝缘棒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且对绝缘棒的固定较为牢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24左右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3的底部,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相应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固定板25,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远离所述绝缘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部241,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的相应所述第一转动部241的位置处设置有呈圆形排布的第一齿形波纹25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上的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部241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相配合的第二齿形波纹242,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和所述第一转动部241上穿设有第一螺栓26,所述第一螺栓26的穿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母27;
旋紧所述第一螺母27,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与所述第二齿形波纹242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位置被固定无法转动,旋松所述第一螺母27,解除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与所述第二齿形波纹242的啮合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筒24可相对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左右转动。这样设计,在设备进行组装时,先将绝缘棒安装在底部的两个第二连接座上,之后在安装第一连接座,因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筒可以转动,便于最后一步的组装,并且若第二连接座上的第二连接筒在制造过程中发生角度的偏斜也可通过转动的第一连接筒进行调节,以此降低了设备的不良率,通过第一齿形波纹与第二齿形波纹的啮合配合可以确保第一连接筒无法发生转动,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筒24,所述连接板23的相应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T型槽231,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一T型槽231内并可在所述第一T型槽231内前后滑动。这样设计,当需要调整第一连接筒与连接板的底面之间的夹角时,将第一螺母旋松,使第一连接筒两侧的第一限位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拉大即可调整第一连接筒与连接板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实用性强,设计合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上下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部,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面相应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固定板35,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远离所述绝缘棒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部341,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的相应所述第二转动部341的位置处设置有呈圆形排布的第三齿形波纹35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上的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部341的靠近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相配合的第四齿形波纹342,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和所述第二转动部341上穿设有第二螺栓36,所述第二螺栓36的穿出端连接有第二螺母37;
旋紧所述第二螺母37,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与所述第四齿形波纹342相啮合,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位置被固定无法转动,旋松所述第二螺母37,解除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与所述第四齿形波纹342的啮合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筒34可相对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左右转动。这样设计,使设备能够适用于各种长度的绝缘棒,在其中一根或两根绝缘棒的长度尺寸发生变化而又不影响到绝缘棒的绝缘性能时,通过调整第二连接筒与第二卡槽的背面之间的角度即可使绝缘棒安装在设备上,减少了因长度尺寸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绝缘棒的浪费,通过第三齿形波纹与第四齿形波纹的啮合配合可以确保第一连接筒无法发生转动,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筒34,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面的相应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T型槽311,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二T型槽311内并可在所述第二T型槽311内前后滑动。这样设计,当需要调整第二连接筒与第二卡槽的背面之间的夹角时,将第二螺母旋松,使第二连接筒两侧的第二限位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拉大即可调整第二连接筒与第二卡槽的背面之间的夹角,实用性强,设计合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杆221和所述第二螺杆331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相应两个所述第一螺杆22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挂钩5,所述顶板32的底面相应两个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挂钩6,所述第一圆环2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221的端部,所述第一圆环223上串接有第三圆环228,所述第二圆环33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端部,所述第二圆环333上串接有第四圆环338;
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将与之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21后,所述第三圆环228可转动挂设在所述第一挂钩5上,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将与之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31后,所述第四圆环338可转动挂设在所述第二挂钩6上。这样设计,通过在第一圆环上串接第三圆环、通过在第二圆环上串接第四圆环,使第三圆环相对于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相对于第四圆环能够起到类似万向节的作用,不仅便于对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进行转动而且,不管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转动到何种角度,第三圆环和第四圆环都能挂设在第一挂钩上和第二挂钩上,避免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发生转动,起到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防松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块222呈V字形开口朝上,所述第一套筒22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块222的底部,所述第一顶块222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槽21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29,所述第一卡槽21的相应所述第一滑块229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块229上下竖直滑动的第一凹槽211;
所述第二顶块332呈V字形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套筒33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顶块332的底部,所述第二顶块332的靠近所述第二卡槽31与所述顶板32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39,所述第二卡槽31的相应所述第二滑块339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滑块339上下竖直滑动的第二凹槽312。这样设计,在转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时,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可以不随着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转动而转动,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凹槽的配合、第二滑块与第二凹槽的配合不仅可以确保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不发生转动而且还确保了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的运动轨迹,使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能够更好的固定与其相对应的相线,设计合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21和所述第二卡槽3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软质层7。
优选的,所述软质层7可以为橡胶材质、皮革等,更优选的,采用胶条作为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的软质层。
在安装时,用合格的绝缘操作杆,将设备的第一卡槽21卡设在线路的中相导线上,然后用绝缘操作杆,钩住第一圆环223转动,使第一螺杆221带动第一顶块222将中相导线牢牢卡在第一卡槽21内,直到达到转不动时为止,并把第三圆环228挂在第一挂钩5上,防止第一螺杆221转动,第一卡槽21安装完成;
安装另外两边相线,用绝缘操作杆钩住导线或者是绝缘棒1,把导线放在第二卡槽31内,然后用绝缘操作杆,钩住第二圆环333转动,使第二螺杆331带动第二顶块332将导线牢牢卡在第二卡槽31内,直到达到转不动时为止,并把第四圆环338挂在第二挂钩6上,防止第二螺杆331转动,即可完成组装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三根绝缘棒(1)、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上的顶端固定装置(2)和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上的底端固定装置(3),所述顶端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卡槽(21)、第一连接座和第一顶进机构(22),所述第一卡槽(21)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部,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与所述第一卡槽(21)卡紧配合,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上设置有第一防松组件,相应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位置处的两根所述绝缘棒(1)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
所述底端固定装置(3)包括第二卡槽(31)、顶板(32)、第二顶进机构(33)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卡槽(31)安装在所述顶板(32)的顶部,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安装在所述顶板(32)上,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与所述第二卡槽(31)卡紧配合,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上设置有第二防松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卡槽(31)连接,相应所述三角形的底角位置处的两根所述绝缘棒(1)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21)的底部的连接板(23),所述第一卡槽(21)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21)的槽口正下方,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板(23)上的第一螺杆(221),所述第一螺杆(221)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板(23)的顶面并连接有第一顶块(222),所述第一螺杆(22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板(23)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圆环(223);
所述第一防松组件包括第一套筒(22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224)内的第一弹簧(227),所述第一套筒(224)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块(222)的底部,所述第一螺杆(22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簧(227)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22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底壁之间,所述第一套筒(224)的侧壁上开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套筒(224)的内外的第一滑槽(225),所述第一螺杆(221)的相应所述第一滑槽(22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销轴(226),所述第一螺杆(221)可带动所述第一销轴(226)在所述第一滑槽(225)内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背面,所述第二卡槽(31)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的槽口正下方,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包括至少一个螺纹穿设在所述顶板(32)上的第二螺杆(331),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一端穿出所述顶板(32)的顶面并连接有第二顶块(332),所述第二螺杆(3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顶板(32)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圆环(333);
所述第二防松组件包括第二套筒(334)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334)内的第二弹簧(337),所述第二套筒(334)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块(332)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弹簧(337)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底壁之间,所述第二套筒(334)的侧壁上开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外的第二滑槽(335),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部并可在所述第二套筒(334)的内部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相应所述第二滑槽(33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销轴(336),所述第二螺杆(331)可带动所述第二销轴(336)在所述第二滑槽(335)内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绝缘棒(1)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防雨裙(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的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接筒(2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24)分别与三根所述绝缘棒(1)中的其中两根所述绝缘棒(1)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部的两个第二连接筒(34),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筒(34)分别与三根所述绝缘棒(1)中的其中两根所述绝缘棒(1)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24)左右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3)的底部,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相应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固定板(25),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远离所述绝缘棒(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部(241),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的相应所述第一转动部(241)的位置处设置有呈圆形排布的第一齿形波纹(25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上的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部(241)的靠近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相配合的第二齿形波纹(242),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和所述第一转动部(241)上穿设有第一螺栓(26),所述第一螺栓(26)的穿出端连接有第一螺母(27);
旋紧所述第一螺母(27),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与所述第二齿形波纹(242)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筒(24)的位置被固定无法转动,旋松所述第一螺母(27),解除所述第一齿形波纹(251)与所述第二齿形波纹(242)的啮合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筒(24)可相对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左右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筒(24),所述连接板(23)的相应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T型槽(231),所述第一连接筒(24)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固定板(25)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一T型槽(231)内并可在所述第一T型槽(231)内前后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上下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部,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面相应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固定板(35),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远离所述绝缘棒(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部(341),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的相应所述第二转动部(341)的位置处设置有呈圆形排布的第三齿形波纹(35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上的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部(341)的靠近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相配合的第四齿形波纹(342),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两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和所述第二转动部(341)上穿设有第二螺栓(36),所述第二螺栓(36)的穿出端连接有第二螺母(37);
旋紧所述第二螺母(37),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与所述第四齿形波纹(342)相啮合,所述第二连接筒(34)的位置被固定无法转动,旋松所述第二螺母(37),解除所述第三齿形波纹(351)与所述第四齿形波纹(342)的啮合状态,所述第二连接筒(34)可相对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左右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筒(34),所述第二卡槽(31)的背面的相应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T型槽(311),所述第二连接筒(34)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固定板(35)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二T型槽(311)内并可在所述第二T型槽(311)内前后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21)和所述第二螺杆(331)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23)的底面相应两个所述第一螺杆(22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挂钩(5),所述顶板(32)的底面相应两个所述第二螺杆(33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挂钩(6),所述第一圆环(2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221)的端部,所述第一圆环(223)上串接有第三圆环(228),所述第二圆环(33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331)的端部,所述第二圆环(333)上串接有第四圆环(338);
所述第一顶进机构(22)将与之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21)后,所述第三圆环(228)可转动挂设在所述第一挂钩(5)上,所述第二顶进机构(33)将与之对应的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31)后,所述第四圆环(338)可转动挂设在所述第二挂钩(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块(222)呈V字形开口朝上,所述第一套筒(22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块(222)的底部,所述第一顶块(222)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槽(21)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29),所述第一卡槽(21)的相应所述第一滑块(229)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块(229)上下竖直滑动的第一凹槽(211);
所述第二顶块(332)呈V字形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套筒(33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顶块(332)的底部,所述第二顶块(332)的靠近所述第二卡槽(31)与所述顶板(32)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39),所述第二卡槽(31)的相应所述第二滑块(339)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滑块(339)上下竖直滑动的第二凹槽(312)。
CN202110353354.4A 2021-03-30 2021-03-30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Pending CN112952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3354.4A CN112952709A (zh) 2021-03-30 2021-03-30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3354.4A CN112952709A (zh) 2021-03-30 2021-03-30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709A true CN112952709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3354.4A Pending CN112952709A (zh) 2021-03-30 2021-03-30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27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0310A (zh) * 2023-08-17 2023-11-14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一种防坠式三分裂间隔棒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865A (zh) * 2013-05-23 2013-09-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齿条式调节弯头
CN105262030A (zh) * 2015-11-10 2016-01-2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10kV带电接引作业方法及所用的绝缘双旋紧接引线夹
CN206595635U (zh) * 2017-04-07 2017-10-27 泾阳县供电分公司 一种配网带电作业用防松线夹
CN111600236A (zh) * 2020-05-13 2020-08-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线路相间绝缘隔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865A (zh) * 2013-05-23 2013-09-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齿条式调节弯头
CN105262030A (zh) * 2015-11-10 2016-01-20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10kV带电接引作业方法及所用的绝缘双旋紧接引线夹
CN206595635U (zh) * 2017-04-07 2017-10-27 泾阳县供电分公司 一种配网带电作业用防松线夹
CN111600236A (zh) * 2020-05-13 2020-08-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带电作业线路相间绝缘隔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0310A (zh) * 2023-08-17 2023-11-14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一种防坠式三分裂间隔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8920U (zh) 一种快速接地线夹
CN202401815U (zh) 一种220kV输电线路新型复合绝缘子横担抢修塔
CN112952709A (zh) 带电作业三角形间隔棒
CN205565037U (zh) 一种绝缘耐张线夹接地装置
CN2829168Y (zh) 母线槽连接装置
CN203191410U (zh) 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接线装置
CN112952708A (zh) 带电作业三角形夹板式间隔棒
CN109616989B (zh) 一种柱上分支箱
CN205159962U (zh) 一种铝合金走线架
CN217115546U (zh) 一种带防松脱保险机构的导线快速固定装置
CN205104308U (zh) 一种双模调距防雷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
CN201262992Y (zh) 多用途封闭式防窃电接线端子
CN2168914Y (zh) 玻璃钢绝缘横担
CN220711081U (zh) 一种钢芯铝绞线用单楔型耐张线夹
CN214100719U (zh) 一种防盗型户外铁路防雷分线柜
CN220254188U (zh) 输电数据智能监测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19739608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墙面电气盒封堵装置
CN2788426Y (zh) 多方位多线路组合接线盒
CN216162364U (zh) 可用于高海拔地区的φ350规格管母线伸缩金具
CN213753561U (zh) 一种防水散热的动力柜
CN210378620U (zh) 一种汇流排支持绝缘子
CN216699397U (zh) 一种接线主壳体组件
CN21955454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母线槽
CN216564407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电气安装盒
CN2332094Y (zh) 母线槽线间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