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9377A -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9377A
CN112949377A CN202011568760.4A CN202011568760A CN112949377A CN 112949377 A CN112949377 A CN 112949377A CN 202011568760 A CN202011568760 A CN 202011568760A CN 112949377 A CN112949377 A CN 112949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ority
user
group
permission
pers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87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铿帆
卢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aglesou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aglesoul Educ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aglesoul Educ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aglesoul Educ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87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9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9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30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 G06V40/37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based only on signature signals such as velocity or pressure, e.g. dynamic signature recognition
    • G06V40/394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30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 G06V40/37Writer recognition; Reading and verifying signatures based only on signature signals such as velocity or pressure, e.g. dynamic signature recognition
    • G06V40/382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40/388Sampling; Contour coding; Strok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预设的权限对照表,为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本发明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实现快速批量分配权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一般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
出于对平台安全性以及实际业务需求的安全考虑,对于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但是现有对于用户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都是针对各个用户单独进行,权限的分配主要还是依赖于人员的操作,分配速率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实现快速批量分配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
获取预设的权限对照表,
计算所述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
将所述哈希值与预先存在区块链的所述权限对照表对应的标准哈希值进行比对;
当比对符合时,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权限对照表,为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
优选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一组建指令信息;
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并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为权限共享群组分配对应的群组权限集;
和/或,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二组建指令信息;
向第二组建指令信息中权限共享群组中其他的第二用户发送群组共享问询;
当接收到至少一个其他的第二用户的同意的反馈后,建立权限共享群组;
将建立的权限共享群组发送至第一用户审核;
接收第一用户为权限共享群组配置群组权限集的操作;
其中,群组权限集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权限;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使用了群组权限集内的群组权限时,将使用的群组权限的状态置为使用中。
优选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还包括:
当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接收到使用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群组权限的第三用户的操作时,将该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置入待竞逐列表中;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的权限小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权限时,接收第三用户的权限竞逐指令,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
其中,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包括: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等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小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优选的,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包括:
当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个人权限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和/或,
当第三用户的活跃度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活跃度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优选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
基于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进行升级;
和/或,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
基于预设的权限置换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进行置换,将其置换为相应的点数;和/或,将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置入置换列表中,并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升级量对应的点数;和/或,输出置换列表,接收用户选取的升级量并扣除对应的点数;其中,升级量为个人权限升级前后的权限差值;
和/或,
为第二用户配置权限借用次数;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
解析权限借用请求,获取借用目标;
向借用目标发送权限借用问询,并接收对于权限借用问询的反馈信息;
当反馈信息为同意时,将借用目标的个人权限临时配置给第二用户;
和/或,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
基于第二用户的活跃度,为第二用户进行临时的个人权限升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权限对照表,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
比对模块,用于将哈希值与预先存在区块链的权限对照表对应的标准哈希值进行比对;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当比对模块比对符合时,用于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预设的权限对照表,为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
优选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一组建指令信息;
第一组建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并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为权限共享群组分配对应的群组权限集;
和/或,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二组建指令信息;
第一问询模块,用于向第二组建指令信息中权限共享群组中其他的第二用户发送群组共享问询;
第二组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至少一个其他的第二用户的同意的反馈后,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将建立的权限共享群组发送至第一用户审核;接收第一用户为权限共享群组配置群组权限集的操作;
其中,群组权限集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权限;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使用了群组权限集内的群组权限时,将使用的群组权限的状态置为使用中。
优选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还包括:
权限确定模块,用于当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竞逐模块,竞逐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当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接收到使用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群组权限的第三用户的操作时,将该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置入待竞逐列表中;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的权限小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权限时,接收第三用户的权限竞逐指令,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
其中,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包括: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等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小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优选的,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包括:
当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个人权限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和/或,
当第三用户的活跃度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活跃度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优选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还包括:
权限升级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基于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进行升级;
和/或,
权限置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基于预设的权限置换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进行置换,将其置换为相应的点数;和/ 或,将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置入置换列表中,并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升级量对应的点数;和/或,输出置换列表,接收用户选取的升级量并扣除对应的点数;其中,升级量为个人权限升级前后的权限差值;
和/或,
权限借用模块,用于为第二用户配置权限借用次数;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解析权限借用请求,获取借用目标;向借用目标发送权限借用问询,并接收对于权限借用问询的反馈信息;当反馈信息为同意时,将借用目标的个人权限临时配置给第二用户;
和/或,
权限体验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基于第二用户的活跃度,为第二用户进行临时的个人权限升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
步骤S2:获取预设的权限对照表,
步骤S3:计算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
步骤S4:将哈希值与预先存在区块链的权限对照表对应的标准哈希值进行比对;
步骤S5:当比对符合时,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权限对照表,为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级权限为数据平台的最高级权限,组织关系图谱可以是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及其职位,也可以是学校的各个老师及其职务、职称、岗位等,根据职务、职称、岗位等指派相应权限,同时,支持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灵活的分配和管理用户的业务权限和使用权限,以保证系统和内容的安全。当组织关系图为企业的关系图时,权限对照表为职位与权限相对应的表单,即在权限对照表中规定什么职位配置什么权限;当组织关系图为学校时,权限对照表为职务、职称、岗位与权限相对应的表单。应用在教育平台时,第一用户为校长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应用在企业平台时,第一用户为平台的创建人或企业的系统维护人员。在获取权限对照表时需要对权限对照表是否发生篡改进行验证,验证方法主要采用哈希值与标准哈希值相互比对,标准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因区块链的安全机制,标准哈希值不会发生篡改,当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等于标准哈希值时,获取的权限对照表为真实的、未经过篡改的,提高了权限管理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预设的权限对照表,实现快速批量分配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
步骤S101:接收第一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一组建指令信息;
步骤S102: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并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为权限共享群组分配对应的群组权限集;
和/或,
步骤S201: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二组建指令信息;
步骤S202:向第二组建指令信息中权限共享群组中其他的第二用户发送群组共享问询;
步骤S203:当接收到至少一个其他的第二用户的同意的反馈后,建立权限共享群组;
步骤S204:将建立的权限共享群组发送至第一用户审核;
步骤S205:接收第一用户为权限共享群组配置群组权限集的操作;
其中,群组权限集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权限;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使用了群组权限集内的群组权限时,将使用的群组权限的状态置为使用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数据平台运营时,会出现一个公司为了使用该公司外部的数据平台,开设多个不同权限的账号,各个账号、密码及权限相互独立,公司在使用的时候会向员工提供账号、密码;但是,此种方式下,经常出现账号不够使用,或者人员变动时,造成账号密码泄露的发生,本实施例提供建立权限共享群组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数据平台的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组建权限共享群组,为该权限共享群组配置群组权限集,在权限共享群组的成员登录时,提取群组权限集中的群组权限赋予其登录的权限,这样各个成员登录可以采用成员自己的账号,公司只需管理权限共享群组和群组权限集即可完成对数据平台的使用,在人员变动时,对权限共享群组成员进行修改即可避免数据平台权限的外泄。并且,不会发生公司内两个员工同时登陆同一账号而照成互相挤掉线的情况;提供公司用户使用数据平台的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还包括:
当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接收到使用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群组权限的第三用户的操作时,将该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置入待竞逐列表中;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的权限小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权限时,接收第三用户的权限竞逐指令,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
其中,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包括: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等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小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权限竞逐机制,保证权限共享群组的群组权限的合理利用,即先前登录的账号使用了群组权限中的最高级的权限时,其并未退出登录,这样最高级的权限一直在使用,后登录的账号想要使用最高级的权限时,可以通过竞逐机制获取,更进一步地,当登录的账号的无操作时间大于预设的权限解除时间时,解除其使用的群组权限;权限解除时间大于将群组权限加入待竞逐列表的判定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包括:
当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个人权限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和/或,
当第三用户的活跃度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活跃度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以活跃度和/或个人权限为竞逐的参数,实现权限竞逐的结果的判定,使权限竞逐机制更加合理,在竞逐成功时,需要对原群组权限使用者的权限进行重新确定,保证原使用者的权限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
基于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进行升级;
和/或,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
基于预设的权限置换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进行置换,将其置换为相应的点数;和/或,将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置入置换列表中,并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升级量对应的点数;和/或,输出置换列表,接收用户选取的升级量并扣除对应的点数;其中,升级量为个人权限升级前后的权限差值;
和/或,
为第二用户配置权限借用次数;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
解析权限借用请求,获取借用目标;
向借用目标发送权限借用问询,并接收对于权限借用问询的反馈信息;
当反馈信息为同意时,将借用目标的个人权限临时配置给第二用户;
和/或,
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
基于第二用户的活跃度,为第二用户进行临时的个人权限升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用户的权限升级主要通过购买等形式提升,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包括权限的购买规则;权限的置换,当用户购买后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并不需要此权限时,可以置换为点数,在后续觉得需要权限时,再讲点数置换为权限;借用和体验,为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的高权限的使用体验,为用户开通权限实现试用,吸引用户开通权限;升级、置换、借用和体验,实现灵活使用权限,提供用户的数据平台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跃度的确定步骤如下:
获取第二用户的历史登录情况;
解析历史登录情况,获取距离当前时间的预设的时间段内用户的登录天数、每天登录时间及每天登录时调用数据库内数据的列表;
基于列表中的数据、预设的调用数据与时间的对照表对每天登录时间进行修正,确定有效时间;具体如下:统计调用列表中的数据的总调用时间,当总调用时间大于等于每天登录时间时,以每天登录时间为有效时间;当总调用时间小于等于每天登录时间时,以总调用时间为有效时间;
基于当前用户的有效时间、所有用户的有效时间总和、当前用户的登录天数和预设的时间段对应的天数,确定用户的活跃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基于登录天数及每天登录的有效时间对用户进行活跃度计算,保证活跃度的准确性,此外引入有效时间,通过每次用户登录时调用的数据对登录时间修正,剔除了用户无操作时间的影响,使活跃度更加准确、客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都是通过解析第二用户输入的笔迹实现的,具体为:
基于OCR识别,获取识别信息;将识别信息与预设的关键词表中请求对一个的关键词进行匹配,确定第二用户输入的笔迹为何种请求;
或,
解析笔迹,获取笔顺信息;笔顺信息包括:笔画的类型、各个笔画类型之间的顺序、各个笔画的参数信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各个笔画的参数信息包括:起始点、终点、各个笔画的起点与终点中间的预设数量的采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参数,和/或,起始点、终点、各个笔画的起点与终点中间的预设数量的采样点的笔迹力度参数;
将笔顺信息输入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中,确定用户输入的请求;
或,
提取笔顺信息的特征值,基于特征值构建验证向量,
将验证向量与指令识别库中的判断向量进行匹配,确定用户输入的请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方便用户输入请求,提高数据平台的智能化。此外,基于笔迹,可以验证请求发出是否为用户本人,在登录名的书写时,也可不按照规范标准,实现根据用户自定义,将笔画顺序作为验证点,提高了验证的粒度,实现用户自定义的可操作性。此外,考虑到笔画之间的笔迹力度参数,实现不同人在写同一个字的同一笔的识别,提高基于笔顺信息和识别信息方案上的人员的识别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
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预设的权限对照表,
计算模块3,用于计算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
比对模块4,用于将哈希值与预先存在区块链的权限对照表对应的标准哈希值进行比对;
第一分配模块5,用于当比对模块比对符合时,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预设的权限对照表,为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一级权限为数据平台的最高级权限,组织关系图谱可以是企业各个部门人员及其职位,也可以是学校的各个老师及其职务、职称、岗位等,根据职务、职称、岗位等指派相应权限,同时,支持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灵活的分配和管理用户的业务权限和使用权限,以保证系统和内容的安全。当组织关系图为企业的关系图时,权限对照表为职位与权限相对应的表单,即在权限对照表中规定什么职位配置什么权限;当组织关系图为学校时,权限对照表为职务、职称、岗位与权限相对应的表单。应用在教育平台时,第一用户为校长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应用在企业平台时,第一用户为平台的创建人或企业的系统维护人员。在获取权限对照表时需要对权限对照表是否发生篡改进行验证,验证方法主要采用哈希值与标准哈希值相互比对,标准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因区块链的安全机制,标准哈希值不会发生篡改,当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等于标准哈希值时,获取的权限对照表为真实的、未经过篡改的,提高了权限管理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基于组织关系图谱和预设的权限对照表,实现快速批量分配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一组建指令信息;
第一组建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并基于第一组建指令信息为权限共享群组分配对应的群组权限集;
和/或,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二组建指令信息;
第一问询模块,用于向第二组建指令信息中权限共享群组中其他的第二用户发送群组共享问询;
第二组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至少一个其他的第二用户的同意的反馈后,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将建立的权限共享群组发送至第一用户审核;接收第一用户为权限共享群组配置群组权限集的操作;
其中,群组权限集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权限;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使用了群组权限集内的群组权限时,将使用的群组权限的状态置为使用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数据平台运营时,会出现一个公司为了使用该公司外部的数据平台,开设多个不同权限的账号,各个账号、密码及权限相互独立,公司在使用的时候会向员工提供账号、密码;但是,此种方式下,经常出现账号不够使用,或者人员变动时,造成账号密码泄露的发生,本实施例提供建立权限共享群组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数据平台的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组建权限共享群组,为该权限共享群组配置群组权限集,在权限共享群组的成员登录时,提取群组权限集中的群组权限赋予其登录的权限,这样各个成员登录可以采用成员自己的账号,公司只需管理权限共享群组和群组权限集即可完成对数据平台的使用,在人员变动时,对权限共享群组成员进行修改即可避免数据平台权限的外泄。并且,不会发生公司内两个员工同时登陆同一账号而照成互相挤掉线的情况;提供公司用户使用数据平台的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还包括:
权限确定模块,用于当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竞逐模块,竞逐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当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接收到使用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群组权限的第三用户的操作时,将该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置入待竞逐列表中;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的权限小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权限时,接收第三用户的权限竞逐指令,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
其中,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群组权限确定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包括: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等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个人权限的权限小于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个人权限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权限竞逐机制,保证权限共享群组的群组权限的合理利用,即先前登录的账号使用了群组权限中的最高级的权限时,其并未退出登录,这样最高级的权限一直在使用,后登录的账号想要使用最高级的权限时,可以通过竞逐机制获取,更进一步地,当登录的账号的无操作时间大于预设的权限解除时间时,解除其使用的群组权限;权限解除时间大于将群组权限加入待竞逐列表的判定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包括:
当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个人权限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和/或,
当第三用户的活跃度大于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活跃度时,将待竞逐列表中的群组权限置为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个人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群组权限时,基于使用者的个人权限和第三用户使用的群组权限重新确定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以活跃度和/或个人权限为竞逐的参数,实现权限竞逐的结果的判定,使权限竞逐机制更加合理,在竞逐成功时,需要对原群组权限使用者的权限进行重新确定,保证原使用者的权限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还包括:
权限升级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基于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进行升级;
和/或,
权限置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基于预设的权限置换规则对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进行置换,将其置换为相应的点数;和/ 或,将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的升级量置入置换列表中,并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升级量对应的点数;和/或,输出置换列表,接收用户选取的升级量并扣除对应的点数;其中,升级量为个人权限升级前后的权限差值;
和/或,
权限借用模块,用于为第二用户配置权限借用次数;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解析权限借用请求,获取借用目标;向借用目标发送权限借用问询,并接收对于权限借用问询的反馈信息;当反馈信息为同意时,将借用目标的个人权限临时配置给第二用户;
和/或,
权限体验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基于第二用户的活跃度,为第二用户进行临时的个人权限升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用户的权限升级主要通过购买等形式提升,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包括权限的购买规则;权限的置换,当用户购买后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并不需要此权限时,可以置换为点数,在后续觉得需要权限时,再讲点数置换为权限;借用和体验,为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的高权限的使用体验,为用户开通权限实现试用,吸引用户开通权限;升级、置换、借用和体验,实现灵活使用权限,提供用户的数据平台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跃度的确定步骤如下:
获取第二用户的历史登录情况;
解析历史登录情况,获取距离当前时间的预设的时间段内用户的登录天数、每天登录时间及每天登录时调用数据库内数据的列表;
基于列表中的数据、预设的调用数据与时间的对照表对每天登录时间进行修正,确定有效时间;具体如下:统计调用列表中的数据的总调用时间,当总调用时间大于等于每天登录时间时,以每天登录时间为有效时间;当总调用时间小于等于每天登录时间时,以总调用时间为有效时间;
基于当前用户的有效时间、所有用户的有效时间总和、当前用户的登录天数和预设的时间段对应的天数,确定用户的活跃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基于登录天数及每天登录的有效时间对用户进行活跃度计算,保证活跃度的准确性,此外引入有效时间,通过每次用户登录时调用的数据对登录时间修正,剔除了用户无操作时间的影响,使活跃度更加准确、客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接收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都是通过解析第二用户输入的笔迹实现的,具体为:
基于OCR识别,获取识别信息;将识别信息与预设的关键词表中请求对一个的关键词进行匹配,确定第二用户输入的笔迹为何种请求;
或,
解析笔迹,获取笔顺信息;笔顺信息包括:笔画的类型、各个笔画类型之间的顺序、各个笔画的参数信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各个笔画的参数信息包括:起始点、终点、各个笔画的起点与终点中间的预设数量的采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参数,和/或,起始点、终点、各个笔画的起点与终点中间的预设数量的采样点的笔迹力度参数;
将笔顺信息输入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中,确定用户输入的请求;
或,
提取笔顺信息的特征值,基于特征值构建验证向量,
将验证向量与指令识别库中的判断向量进行匹配,确定用户输入的请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方便用户输入请求,提高数据平台的智能化。此外,基于笔迹,可以验证请求发出是否为用户本人,在登录名的书写时,也可不按照规范标准,实现根据用户自定义,将笔画顺序作为验证点,提高了验证的粒度,实现用户自定义的可操作性。此外,考虑到笔画之间的笔迹力度参数,实现不同人在写同一个字的同一笔的识别,提高基于笔顺信息和识别信息方案上的人员的识别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
获取预设的权限对照表,
计算所述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
将所述哈希值与预先存在区块链的所述权限对照表对应的标准哈希值进行比对;
当比对符合时,基于所述组织关系图谱和所述权限对照表,为所述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一组建指令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组建指令信息,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并基于所述第一组建指令信息为所述权限共享群组分配对应的群组权限集;
和/或,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二组建指令信息;
向所述第二组建指令信息中权限共享群组中其他的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群组共享问询;
当接收到至少一个其他的所述第二用户的同意的反馈后,建立所述权限共享群组;
将建立的所述权限共享群组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审核;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权限共享群组配置所述群组权限集的操作;
其中,所述群组权限集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权限;所述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使用了所述群组权限集内的群组权限时,将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的状态置为使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确定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接收到使用所述权限共享群组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第三用户的操作时,将该第三用户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置入待竞逐列表中;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的权限小于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权限时,接收所述第三用户的权限竞逐指令,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确定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包括:
当所述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等于所述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所述个人权限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个人权限的权限小于所述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所述个人权限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包括: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所述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时,将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置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个人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群组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第三用户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和/或,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所述活跃度大于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所述活跃度时,将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置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个人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群组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第三用户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
基于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进行升级;
和/或,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
基于预设的权限置换规则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个人权限的升级量进行置换,将其置换为相应的点数;和/或,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个人权限的升级量置入置换列表中,并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所述升级量对应的点数;和/或,输出所述置换列表,接收用户选取的升级量并扣除对应的点数;其中,所述升级量为所述个人权限升级前后的权限差值;
和/或,
为所述第二用户配置权限借用次数;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
解析所述权限借用请求,获取借用目标;
向所述借用目标发送权限借用问询,并接收对于所述权限借用问询的反馈信息;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同意时,将所述借用目标的所述个人权限临时配置给所述第二用户;
和/或,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活跃度,为所述第二用户进行临时的所述个人权限升级。
6.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具有一级权限的第一用户输入的组织关系图谱;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权限对照表,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权限对照表的哈希值;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哈希值与预先存在区块链的所述权限对照表对应的标准哈希值进行比对;
第一分配模块,用于当所述比对模块比对符合时,基于所述组织关系图谱和预设的权限对照表,为所述组织关系图谱中各个第二用户分配对应的个人权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一组建指令信息;
第一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组建指令信息,建立权限共享群组,并基于所述第一组建指令信息为所述权限共享群组分配对应的群组权限集;
和/或,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共享群组的第二组建指令信息;
第一问询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组建指令信息中权限共享群组中其他的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群组共享问询;
第二组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至少一个其他的所述第二用户的同意的反馈后,建立所述权限共享群组;将建立的所述权限共享群组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审核;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为所述权限共享群组配置所述群组权限集的操作;
其中,所述群组权限集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权限;所述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使用了所述群组权限集内的群组权限时,将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的状态置为使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限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权限共享群组中的第三用户登录时,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确定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竞逐模块,所述竞逐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当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接收到使用所述权限共享群组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第三用户的操作时,将该第三用户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置入待竞逐列表中;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的权限小于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权限时,接收所述第三用户的权限竞逐指令,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确定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包括:
当所述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等于所述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所述个人权限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个人权限的权限小于所述群组权限集内的未被使用的最大权限的群组权限时,以所述个人权限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用户的个人权限和/或活跃度竞逐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包括: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所述个人权限的权限大于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时,将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置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个人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群组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第三用户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和/或,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所述活跃度大于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的使用者的所述活跃度时,将所述待竞逐列表中的所述群组权限置为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个人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群组权限集中的未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当所述第三用户的当前权限为所述群组权限时,基于所述使用者的所述个人权限和所述第三用户使用的所述群组权限重新确定所述使用者的当前权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限升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请求;基于预设的权限升级规则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个人权限进行升级;
和/或,
权限置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置换请求;基于预设的权限置换规则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个人权限的升级量进行置换,将其置换为相应的点数;和/或,将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个人权限的升级量置入置换列表中,并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输入的所述升级量对应的点数;和/或,输出所述置换列表,接收用户选取的升级量并扣除对应的点数;其中,所述升级量为所述个人权限升级前后的权限差值;
和/或,
权限借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用户配置权限借用次数;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借用请求;解析所述权限借用请求,获取借用目标;向所述借用目标发送权限借用问询,并接收对于所述权限借用问询的反馈信息;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同意时,将所述借用目标的所述个人权限临时配置给所述第二用户;
和/或,
权限体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权限升级体验请求;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活跃度,为所述第二用户进行临时的所述个人权限升级。
CN202011568760.4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949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8760.4A CN112949377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8760.4A CN112949377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9377A true CN112949377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8760.4A Pending CN112949377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937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063A (zh) * 2010-01-27 2010-07-28 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有限公司 利用笔迹识别进行开机加解密的手持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6055967A (zh) * 2016-05-24 2016-10-26 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aas平台用户组织权限管理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7483406A (zh) * 2017-07-17 2017-12-15 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10874493A (zh) * 2018-12-29 2020-03-10 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据防篡改的方法
JP2020119055A (ja) * 2019-01-21 2020-08-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個体識別装置及び個体識別方法
CN1117843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权限验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063A (zh) * 2010-01-27 2010-07-28 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有限公司 利用笔迹识别进行开机加解密的手持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06055967A (zh) * 2016-05-24 2016-10-26 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aas平台用户组织权限管理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07483406A (zh) * 2017-07-17 2017-12-15 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10874493A (zh) * 2018-12-29 2020-03-10 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据防篡改的方法
JP2020119055A (ja) * 2019-01-21 2020-08-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個体識別装置及び個体識別方法
CN1117843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权限验证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RSKA LAH 等: "How expertise affects a digital-rights-management-sharing application\'s usablity", 《IEEE SOFTWARE》, vol. 33, no. 3, pages 1 - 2 *
金鑫 等: "基于rbac的扩展权限管理模型", 《计算机系统应用》, vol. 21, no. 6, pages 20 - 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0271C (zh) 用于动态用户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50782B (zh) 一种基于sql语句解析的数据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US740108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user access to computer software application programs
CN105118005B (zh) 社区综合管理系统
EP3025229B1 (en) Data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CN111625809B (zh) 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6816589B2 (en) Dynamic communications groups
CN106657294A (zh) 一种考勤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358122A (zh) 一种存储数据的访问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23182724A1 (ko) 인력 매칭 시스템
CN107659450A (zh) 大数据集群资源的分配方法、分配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66322A (zh) 一种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11931140A (zh) 权限管理方法、资源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948331A (zh) 一种弱口令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592619A (zh) 一种银行业务服务流程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597511A (zh) 一种政务服务远程协同方法及装置
US8042158B2 (en) Management of user authorizations
CN105405004A (zh) 一种管理机房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03046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49377A (zh) 一种基于笔顺、ocr和人工智能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310151A (zh) 基于分布式权限集的权限管理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98130A (zh) 知识产权数据查询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3117B (zh) 一种基于SaaS技术的多租户管理应用及其实现方法
CN110086826A (zh) 信息处理方法
KR20200013573A (ko) 기업 및 기관용 통합관리 모바일 플랫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9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D, Hongwei Industrial Zone, No.6 Liuxian 3rd road,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EAGLESOU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building D, Hongwei Industrial Zone, No.6 Liuxian 3rd road,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YINGSHUO Education Servic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