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6754B -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6754B
CN112946754B CN201911256155.0A CN201911256155A CN112946754B CN 112946754 B CN112946754 B CN 112946754B CN 201911256155 A CN201911256155 A CN 201911256155A CN 112946754 B CN112946754 B CN 112946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target interval
longitudinal wave
wave impedance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61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6754A (zh
Inventor
夏亚良
魏小东
陈鑫
董建雄
安福利
杨建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2561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6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6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6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6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6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4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1/44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using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in the same well
    • G01V1/48Processing data
    • G01V1/50Analysing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该方法实现了对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的预测,从测井资料出发,有效利用地震资料横向预测的优势,过程简单,计算过程有科学依据,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客观真实。

Description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孔隙度是表征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对于油气田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单井孔隙度解释通常可以通过构建岩心与测井曲线的关系或者利用经验公式计算,通常精度较高。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可直接开展储层孔隙度平面预测,对于储层平面孔隙度的刻画较难。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单井孔隙度平面克里金插值,或者开展基于孔隙度曲线的地质统计学协模拟来预测孔隙度平面展布,但这两种方法在井间的孔隙度预测都缺乏依据,精度较低,甚至取得错误的结果,因此孔隙度的平面数据预测一直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用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平面分布,该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根据所述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装置,用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平面分布,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单井纵波阻抗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单井储层孔隙厚度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第一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每个单井的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第二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
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也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每个单井的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第一关系;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函数;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实现了对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的预测,从测井资料出发,有效利用地震资料横向预测的优势,过程简单,计算过程有科学依据,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客观真实。实现了利用地震资料直接预测孔隙度,相较于孔隙度曲线地质统计学协模拟、孔隙度克里金插值等现有技术,缩小了与实际数据的误差,能有效提高储层孔隙度预测精度,为后续油气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获取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6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6的实现方法流程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储层与非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图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目的层段的地震波阻抗反演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目标层段的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第一关系的某一拟合曲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具体应用实施中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储层孔隙度预测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用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平面分布,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步骤102: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确定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步骤103: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步骤104: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步骤105: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
步骤106: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步骤107: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每个单井的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第一关系;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函数;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实现了对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的预测,从测井资料出发,有效利用地震资料横向预测的优势,过程简单,计算过程有科学依据,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客观真实。实现了利用地震资料直接预测孔隙度,相较于孔隙度曲线地质统计学协模拟、孔隙度克里金插值等现有技术,缩小了与实际数据的误差,能有效提高储层孔隙度预测精度,为后续油气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指导。
具体实施时,首先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测井资料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再结合岩心资料、录井数据和试油数据等资料开展多个单井的储层综合评价,对根据测井资料获取的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进行校正,以确保获取的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符合目的层段的实际情况。获取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获取目的层段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
步骤202:根据测井资料,计算得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
步骤203: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得到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
步骤204:根据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完成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标定,开展目的层段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或地质统计学反演,确定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其中,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中的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地震反演值与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一致。
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对确定好的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进行校正,以确保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中的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地震反演值与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一致,提高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获取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后,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并确定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具体实施时,在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中,寻找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上的位置,确定每个位置处的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值,即为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后,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可将目的层段进行目的层段解释,划分为多个储层段,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其中,PHi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PORij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中第j段储层的孔隙度;Tij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中第j段储层的厚度;i表示单井编号;j表示储层段序号;n表示目的层段中储层段的总数。
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后,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具体实施时,将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PHi和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AIi作为拟合数据组,进行数据回归分析,按如下公式,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AI=a×ln(PH)+b (2)
其中,AI表示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PH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a和b表示经验系数,为常数,由拟合得到。
具体实施过程为,以AIi为因变量,以PHi为自变量,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AIi=a×ln(PHi)+b,并确定经验系数a和b的值,经验系数a和b的值确定后,上述第一关系即可确定。
第一关系确定后,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具体实施时,根据公式(1)和(2),推导得到第二关系,如公式(3)所示:
其中,POR'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AI表示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T'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c表示井震转化系数,为一常数。
其中,井震转化系数c根据目标层段所在地区不同而变化,由井震尺度不同而变化,c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先给定,也可以将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数据作为因变量,将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作为自变量,以公式(3)为回归分析方程,拟合得到c的取值。c的取值确定后,第二关系即可确定。
第二关系确定后,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确定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该门槛值为用于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的纵波阻抗值;
步骤302:根据门槛值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具体实施时,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得到储层和非储层的纵波阻抗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储层与非储层有明显的分界,此处分界处的纵波阻抗值即为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根据该门槛值,即可对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进行储层和非储层的划分,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为了确保得到的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的准确性,图4所示的步骤流程在图3的基础上还包括:
步骤401:根据获取的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对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进行校正。
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后,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具体实施时,将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代入表示第二关系的公式(3)中的AI中,将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代入表示第二关系的公式(3)中的T'中,得到POR',即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表示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的公式仅为举例,实施时可以对该公式进行变形,或采用其它公式或方法来表示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这些公式或方法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下面给出一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如何进行储层孔隙度预测。本例应用于中东地区某碳酸盐岩油藏滩相储层,该区域油藏滩相储层发育,受波浪潮汐作用改造,滩相储层分布不均,钻井产能差异较大,油藏目前处于产能建设关键期,因此急需弄清该油藏储层的孔隙平面展布特征,从而为开发注水提供地质依据。
首先结合油藏岩心样品、薄片、测井资料、试油数据等资料,开展了该地区测井储层评价,获取了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等数据,计算得到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利用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计算得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如图5所示,根据图5得到该区域的储层与非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图,如图6所示。岩石物理分析图表明,该区域油藏的波阻抗曲线能很好地区分储层与非储层,其中纵波阻抗为11700g/cm3*m/s为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纵波阻抗小于11700g/cm3*m/s为储层。接着,井震联合开展了目标层段储层地震波阻抗反演,得到了如图7所示的目的层段的地震波阻抗反演剖面图,整理后得提取到了目标层段的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如图8所示。其中,图7中的W163、W111、W012表示三口测井,T1和T2之间的部分为目标层段;图8中的W1、W2等代表该区域内的多个单井。
根据得到的目标层段的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和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表明纵波阻抗与储层孔隙度厚度积存在较好的对数关系,并根据数据点拟合确定了该地区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与储层孔隙厚度积之间的第一关系:AI=a×ln(PH)+b,其中,经验系数a和b分析后确定为,a=-569,b=14181。具体的拟合过程中的一条拟合曲线,如图9所示。
根据上述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其中,井震转化系数c根据历史数据取值0.95。
接着,根据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11700g/cm3*m/s,根据图7,提取得到如图10所示的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图10中的W1、W2等代表该区域内的多个单井。
将图8所示的目标层段的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和图10所示的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代入上述第二关系的公式中,得到图11所示的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其中,W1、W2等标注点代表该区域内的多个单井。对该目的层段增加新的实测钻井,得到实测孔隙度的分布平面数据,将得到的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与该目的层段的实测孔隙度的分布平面数据对比,二者之间误差较小,储层孔隙度的绝对误差小于2.5%,验证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降低本例应用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后,得到了油藏储层的孔隙平面展布特征,从而为开发注水提供地质依据,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开采效率,提高油藏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装置,由于储层孔隙度预测装置所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相似,因此储层孔隙度预测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
数据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单井纵波阻抗值获取模块1202,用于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确定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单井储层孔隙厚度积计算模块1203,用于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第一关系确定模块1204,用于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每个单井的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第二关系确定模块1205,用于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
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1206,用于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1207,用于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具体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1201具体用于:
获取目的层段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
根据测井资料,计算得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
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得到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
根据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完成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标定,开展目的层段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或地质统计学反演,确定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其中,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中的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地震反演值与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一致。
具体实施例中,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1206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确定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该门槛值为用于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的纵波阻抗值;
根据门槛值以及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具体实施时,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1206还包括:数据校正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对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进行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过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每个单井的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第一关系;根据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函数;根据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实现了对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的预测,从测井资料出发,有效利用地震资料横向预测的优势,过程简单,计算过程有科学依据,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客观真实。实现了利用地震资料直接预测孔隙度,相较于孔隙度曲线地质统计学协模拟、孔隙度克里金插值等现有技术,缩小了与实际数据的误差,能有效提高储层孔隙度预测精度,为后续油气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指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根据所述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和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其中,按如下公式,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按如下公式,拟合得到所述第一关系:
AI=a×ln(PH)+b
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二关系:
其中,PHi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PORij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中第j段储层的孔隙度;Tij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中第j段储层的厚度;i表示单井编号;j表示储层段序号;n表示目的层段中储层段的总数;AI表示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PH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a和b表示经验系数;POR′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T′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c表示井震转化系数,为一常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包括:
获取目的层段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
根据所述测井资料,计算得到所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
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得到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
根据所述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完成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标定,开展目的层段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或地质统计学反演,确定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中的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地震反演值与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确定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所述门槛值为用于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的纵波阻抗值;
根据所述门槛值以及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获取的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对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进行校正。
5.一种储层孔隙度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以及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
单井纵波阻抗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
单井储层孔隙厚度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第一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和每个单井的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值,拟合得到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与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一关系;
第二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与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之间的第二关系;
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分布平面数据、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关系,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分布平面数据;
其中,单井储层孔隙厚度积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根据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和储层厚度,确定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
第一关系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拟合得到所述第一关系:
AI=a×ln(PH)+b
第二关系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二关系:
其中,PHi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PORij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中第j段储层的孔隙度;Tij表示第i口单井在目的层段中第j段储层的厚度;i表示单井编号;j表示储层段序号;n表示目的层段中储层段的总数;AI表示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PH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厚度积;a和b表示经验系数;POR′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T′表示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c表示井震转化系数,为一常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目的层段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
根据所述测井资料,计算得到所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
根据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得到多个单井中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
根据所述地震资料以及测井资料,完成目的层段的地震地质标定,开展目的层段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或地质统计学反演,确定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中的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地震反演值与每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纵波阻抗的测井计算值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单井的纵波阻抗的测井曲线,确定储层与非储层的门槛值;所述门槛值为用于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的纵波阻抗值;
根据所述门槛值以及所述目的层段地震反演纵波阻抗数据,确定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确定模块还包括:
数据校正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多个单井在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对所述目的层段的储层厚度分布平面数据进行校正。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1256155.0A 2019-12-10 2019-12-10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946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6155.0A CN112946754B (zh) 2019-12-10 2019-12-10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6155.0A CN112946754B (zh) 2019-12-10 2019-12-10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6754A CN112946754A (zh) 2021-06-11
CN112946754B true CN112946754B (zh) 2024-03-01

Family

ID=7622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6155.0A Active CN112946754B (zh) 2019-12-10 2019-12-10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675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7062A (en) * 1987-10-02 1989-03-28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subsurface porosity
US5835883A (en) * 1997-01-31 1998-11-10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permeability, porosity and pseudo relative permeability
CN101980053A (zh) * 2010-10-18 2011-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礁滩储层预测方法
CA2678289A1 (en) * 2009-09-11 2011-03-11 Hannes G. Zuercher Passively locating a porous oil, gas or water saturated system giving off its characteristic resonance response to ambient background noise
CN102109611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低频地震属性预测油藏优质储层的方法
CN103412332A (zh) * 2013-01-22 2013-11-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定量计算薄储层厚度的方法
CN104950334A (zh) * 2015-06-16 2015-09-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3333A (zh) * 2014-05-14 2015-1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测井标定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
CN109425900A (zh) * 2017-09-05 2019-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
RU2700836C1 (ru) * 2019-01-11 2019-09-2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Газпромнефть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ООО "Газпромнефть НТЦ")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а насыщения коллекторов на основе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анализа данных СРР, 3СБ, ГИ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62070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bsurfac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7062A (en) * 1987-10-02 1989-03-28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estimating subsurface porosity
US5835883A (en) * 1997-01-31 1998-11-10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permeability, porosity and pseudo relative permeability
CA2678289A1 (en) * 2009-09-11 2011-03-11 Hannes G. Zuercher Passively locating a porous oil, gas or water saturated system giving off its characteristic resonance response to ambient background noise
CN102109611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低频地震属性预测油藏优质储层的方法
CN101980053A (zh) * 2010-10-18 2011-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礁滩储层预测方法
CN103412332A (zh) * 2013-01-22 2013-11-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定量计算薄储层厚度的方法
CN105093333A (zh) * 2014-05-14 2015-1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测井标定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
CN104950334A (zh) * 2015-06-16 2015-09-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25900A (zh) * 2017-09-05 2019-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
RU2700836C1 (ru) * 2019-01-11 2019-09-2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Газпромнефть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ООО "Газпромнефть НТЦ")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а насыщения коллекторов на основе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анализа данных СРР, 3СБ, ГИС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VT域方位各向异性技术在中非花岗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夏亚良等;石油物探;第57卷(第01期);第140-147页 *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por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multiparameters seismic inver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 Oilfield, Middle East;Chen, Xin等;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 Technical Program Expanded Abstracts 2017;第3002-3006页 *
Seismic inversion for reservoir properties combining statistical rock physics and geostatistics: A review;Bosch, Miguel等;GEOPHYSCIS;第75卷(第05期);第165-176页 *
兴隆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研究;贾跃玮;魏水建;游瑜春;王丹;;物探与化探;第41卷(第04期);第605-610页 *
哥伦比亚Llanos盆地东部油田Carbonera组C5段河道砂岩地震识别与预测;郑连弟等;地质力学学报;第24卷(第03期);第391-398页 *
塔北隆起英买2区块缝洞型碳酸盐岩等效孔隙度模型定量描述研究;李国会;赵峰;杨鹏飞;刘应飞;高莲花;万效国;;中国石油勘探;第16卷(第04期);第20-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6754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7066B (zh) 碳酸盐岩裂缝密度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US7873476B2 (en) Well log correlation
CN107402176B (zh) 裂缝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EP3394647B1 (en) A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realistic numerical forward stratigraphic models in data sparse environment
CN110284873A (zh) 一种油井储集性质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US96525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play of petrophysical property height profile for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ellbores
WO2013149656A1 (en) Estimating a rock physics model parameter for a geological formation
CN111751878B (zh) 横波速度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US9187985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underground medium by means of a reservoir study comprising optimized upscaling
CN104632206A (zh) 一种石油测井标准层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946754B (zh) 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EP0864882B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or simulating parameters of a stratum structure
CN109991663B (zh) 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11236934B (zh) 水淹级别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050191A (zh) 基于双参数的页岩油toc预测方法及装置
Amanipoor Providing a subsurface reservoir quality maps in oil fields by geostatistical methods
CN111983677B (zh) 基于Russell属性因子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24662A (zh) 速度场校正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971351B (zh) 裂缝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11076B (zh) 提取石油钻井中泥浆侵入地层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67677B (zh) 一种非常规资源甜点分布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46117B (zh) 一种基于地震属性融合的储层特征预测方法和装置
RU2480795C2 (ru) Способ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структуры залежей г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пластов и машин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CN111965706B (zh) 地震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08875109B (zh) 一种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