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5314B -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45314B CN112945314B CN202110521674.6A CN202110521674A CN112945314B CN 112945314 B CN112945314 B CN 112945314B CN 202110521674 A CN202110521674 A CN 202110521674A CN 112945314 B CN112945314 B CN 1129453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humidity information
- humidity
- preset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温湿度传感器数据上报云平台,有两种方式:一、采用定时上报模式,设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上报数据。采用定时上报方式,上报策略简单,大多数场景都可以使用。但是,对于外界突然的温湿度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用户,可能造成监测不及时。二、定时采集数据,将采集的两次数据进行比较,当数据的差值超过预先设置的数值时,才将数据进行上报。采用该方式上报数据时,针对温湿度没有变化的场景,可以不上报数据,节省耗电,延长运使用周期。但是,长期的缓慢温湿度变化,会导致累积的温湿度偏差慢慢变大,导致较多的累积误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不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通过大于一个温湿度阈值小于另一个温湿度阈值表示;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对应的两个温湿度阈值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最接近的目标温湿度阈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湿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的第二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云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预设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数据采集周期、数据上报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上述装置中,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不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上述装置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通过大于一个温湿度阈值小于另一个温湿度阈值表示;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对应的两个温湿度阈值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最接近的目标温湿度阈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湿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预设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数据采集周期、数据上报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可进行温湿度数据超限报警;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避免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有累积误差;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进行数据剧烈变化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应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目前的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市场比较碎片化,小微厂家众多,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在温湿度终端这一领域,终端的采集和上报策略趋向统一,并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监测上报算法来应对LPWAN领域的工业场景。通过该发明的温湿度数据采集和数据上报策略和对应的云平台,能让温湿度控制更智能,更加能够满足工业使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温湿度终端监测网络通信系统,该温湿度终端监测网络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状态监测云平台(如图中所示的云平台)、基站或者网关和温湿度终端(如图中所示的终端),其中,温湿度终端可将采集到的温湿度等信息,通过网关或者基站,将数据通过公网(例如4G/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者私有网络传输至云平台,以供监控者进行设备监控。其中,所述温湿度终端可以是LPWAN温湿度终端;网关或者基站,对设备端的数据进行传输;监控者可以通过云平台下发控制指令,通过基站/网关,将数据下发给温湿度终端,以改变温湿度终端的相关参数(如配置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应用的一些可选的系统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系统不限于图1所示。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本实施例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温湿度监测终端,所述温湿度监测终端可以是对指定区域的生产经营情况有监测需求的单位或部门对应的、用于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或湿度的终端;例如,市面上各种使用电池的LPWAN温湿度终端。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温湿度监测终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信息,所述温湿度信息可以是温度值和/或湿度值;第一温湿度信息表示温湿度监测终端最近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温湿度监测终端可以是LPWAN温湿度监测终端。通过LPWAN温湿度终端对指定区域的温湿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作为所述云平台的数据有效输入端。作为一种示例,LPWAN温湿度终端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一次数据,数据采集周期T的取值可根据实际场景设置。
LPWAN,也称为低功耗广域(LPWA,Low-Power Wide-Area)或低功率网络(LPN,Low-Power Network),是一种用于物联网(例如,以电池为电源的传感器)的类型,这是一种能够以低比特率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无线网络。LPWAN可以同时满足覆盖和续航的要求。以最小的功耗提供最长的距离覆盖是LPWAN最大的技术优势。远距离、低功耗、低运维是LPWAN技术最大的特点。与现有的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相比,LPWAN真正实现了广阔的发展,并且能够实现物联网的低成本完全覆盖。LPWAN技术使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达到3-20公里。低功耗LPWAN技术的运用,让数据可以在智能城市中进行长距离传输。使用LPWAN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低功耗。有了LPWAN,当不使用物联网设备时,设备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并且物联网设备处于休眠模式时耗电非常少,所以这一优势有助于节省电力。低功耗和低使用率又引起连锁反应,使用LPWAN的这些物联网设备的电池寿命预计为5到10年。LPWAN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相关成本。低功耗的特点让物联网设备可以使用电池成本降低,物联网设备的成本也相应减少。除此之外,设备的维护成本也得到了大幅降低。此外,通过LPWAN传输数据的网关数量将相应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基础设施成本。
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监测终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信息,第一温湿度信息是最近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也即多个温湿度信息中、采集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最近的温湿度信息作为第一温湿度信息);第二温湿度信息表示温湿度监测终端最近一次上报给云平台的温湿度信息;第三温湿度信息为在采集到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前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例如温湿度监测设备先采集到第三温湿度信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后采集到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可选地,温湿度监测终端可将每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使用相关的温湿度信息进行是否上报温湿度信息的判断。
本步骤中,温湿度监测终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信息并对是否上报温湿度信息进行判断时,判断最近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大于温湿度设置报警的最低温湿度,小于温湿度设置报警的最高温湿度;其次,判断第一温湿度信息与上一次上报的温湿度信息(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上一次采集的温湿度信息(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103、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本步骤中,基于步骤102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温湿度信息,这里上报的温湿度信息除了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一温湿度信息和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温湿度监测终端按周期采集到的所有温湿度信息。
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可进行温湿度数据超限报警;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避免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有累积误差;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进行数据剧烈变化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3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结果包括两种结果。如图3所示,步骤103可包括:
步骤103a: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步骤103b: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不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要求三个预设条件都满足,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所述上报第一温湿度信息,上报的内容中除了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还包括与上一次上报的温湿度信息之间采集到的所有温湿度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预设条件对温湿度上报条件进行限定,针对不满足条件的的场景,可以不上报数据,节省耗电,延长温湿度终端使用周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本实施例中,温湿度监测终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信息,最近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为第一温湿度信息,温湿度监测终端最近一次上报给云平台的温湿度信息为第二温湿度信息。变化率阈值可以由云平台下发给温湿度终端。当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变化率阈值时,表示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当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差值的绝对值不小于变化率阈值时,表示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通过大于一个温湿度阈值小于另一个温湿度阈值表示。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确定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对应的两个温湿度阈值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最接近的目标温湿度阈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湿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本实施例中,对温湿度设置报警的最低温湿度和最高温湿度,温湿度监测终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信息,最近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为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采集到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前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为第三温湿度信息。
比较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值与最低温湿度的差值绝对值和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值与最高温湿度的差值绝对值,绝对值的差值更小说明第一温湿度信息更接近目标温湿度阈值,将差值中最小的值作为第一差值;将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的差值绝对值作为第二差值;将第二差值作为分母第一差值作为分子,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K。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本实施例中,对温湿度设置报警的最低温湿度和最高温湿度,温湿度监测终端间隔数据采集周期T采集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信息,最近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为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采集到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前一次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为第三温湿度信息。
比较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值与最低温湿度的差值绝对值和第一温湿度信息的值与最高温湿度的差值绝对值,绝对值的差值更小说明第一温湿度信息更接近目标温湿度阈值,将差值中最小的值作为第一差值;将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用的差值绝对值作为第二差值;将第二差值作为分母第一差值作为分子,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K。
当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K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当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K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进行说明。
以终端采集并上报温度信息为例,对终端设置报警温度值包括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K。假如当前时间为t,采集的温度为(假设此时的数据超过预设的报警温度值,终端将温度第一次上报云平台。时间在t+T时,终端进行第二次温度数据采集,采集温度为,此时,温度可作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温湿度信息、温度可作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温湿度信息和第三温湿度信息,如果温度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温度不上报云平台:
当时间为t+2*T时,此时采集的温度为。假设在t+T时刻,温度满足三个条件,终端没有上报温度,此时,温度可作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温湿度信息、温度可作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温湿度信息、温度可作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三温湿度信息,需要判定的三个条件如下:
判定条件B,为当前采集的温度值与最近一次上报平台的温度值(即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如果t+T时刻温度上报了,那么判定条件B为| - |< 。后面依次类推。其中,每次上报数据,需要上报上次上报与本次上报间隔中间温湿度终端采集的历史数据,方便平台进行历史数据监控。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监控数据的变化率,监控温湿度变化趋势,可以对异常进行提前预警;通过对初值进行作差判断,避免数据的累积误差;历史数据上报,对整个采集的时间周期的数据进行回溯;兼顾数据寿命和数据监控的时间性,用户体验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云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预设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数据采集周期、数据上报周期。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所述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步骤202: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01和步骤20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和步骤10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如果判断结果为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温湿度信息会按照上报周期将温湿度信息上报至网络云平台,一并将两次上报周期中间采集的历史数据进行上报,回溯整个监控周期。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300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
上报模块303,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该装置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报模块303,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不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判断模块302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302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302,如图5所示,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3022,用于确定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对应的两个温湿度阈值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最接近的目标温湿度阈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湿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3022,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300还包括:
接收模块304,用于接收云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预设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数据采集周期、数据上报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的判断模块302在实际应用中可由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实现;所述装置中的上报模块303和接收模块304,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所述装置中的获取模块301,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可以是温湿度终端等。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402,其中,所述处理器4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终端设备4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3。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04。
可以理解,存储器4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3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设备400的操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401中,或者由处理器401实现。处理器4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4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4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402,处理器401读取存储器4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通过大于一个温湿度阈值小于另一个温湿度阈值表示;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对应的两个温湿度阈值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最接近的目标温湿度阈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湿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的第二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不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云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预设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数据采集周期、数据上报周期。
6.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温湿度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是否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上报的温湿度信息;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为获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之前获取的温湿度信息;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通过大于一个温湿度阈值小于另一个温湿度阈值表示;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对应的两个温湿度阈值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最接近的目标温湿度阈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目标温湿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不在预设温湿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三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不上报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所述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湿度信息与第二温湿度信息之间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之间的比值不小于预设报警系数时,确定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环境温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预设温湿度范围、预设变化率阈值、预设报警系数、数据采集周期、数据上报周期。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21674.6A CN112945314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21674.6A CN112945314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45314A CN112945314A (zh) | 2021-06-11 |
CN112945314B true CN112945314B (zh) | 2021-08-06 |
Family
ID=7623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1674.6A Active CN112945314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453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7591B (zh) * | 2021-08-05 | 2021-10-15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LoRa网关以及控制方法、及野外工程结构监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8610B (zh) * | 2012-12-17 | 2017-02-08 | 深圳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 | 温度校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
JP6125039B2 (ja) * | 2013-11-26 | 2017-05-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 |
JP6222366B2 (ja) * | 2014-08-06 | 2017-11-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KR102336642B1 (ko) * | 2014-08-21 | 2021-12-0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온도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631425B (zh) * | 2017-09-04 | 2020-04-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温湿双控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269027B (zh) * | 2018-06-20 | 2023-04-07 |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寻优的空调制冷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9801483A (zh) * | 2018-12-27 | 2019-05-24 | 佛山市禅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省流量的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0500719A (zh) * | 2019-08-26 | 2019-1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温控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
CN110762729B (zh) * | 2019-09-23 | 2021-04-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空调器 |
-
2021
- 2021-05-13 CN CN202110521674.6A patent/CN11294531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45314A (zh) | 2021-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82766B1 (en) | Hybrid monitoring-sleeping method of wireless sensor and wireless sensor | |
CN108293231B (zh) | 延长物联网(iot)设备的运行寿命 | |
US20190036801A1 (en) | Efficient mesh network data gathering | |
CN108513342B (zh) | 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物联网终端 | |
US11799983B2 (en) | Rank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ata based on IoT analytics services | |
US11899068B2 (en) | Battery life extension via changes in transmission rates | |
CN112945314B (zh) | 一种环境温湿度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234374B (zh) | 一种分体空调节电控制系统、节电控制器及其节电量计算方法 | |
CN111200864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Garcia-Sanchez et al. | A cross-layer solution for enabling real-time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IEEE 802.15. 4 networks | |
CN111512673B (zh) | 一种网络节点的唤醒方法及设备 | |
CN111585817B (zh) | 一种省电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WO200808228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the lifetime of a battery | |
WO2019019285A1 (zh) | 一种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975638B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开关量信号监测装置及方法 | |
Costa et al. | Context-aware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 |
CN111757443A (zh) | 节点休眠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391152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服务器状态监测方法与装置 | |
CA3122072A1 (en) | Battery life extension via changes in message size | |
CN116320070A (zh) | 物联网终端数据上报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apodiferro et al. | An approach adopted for smart data generation and visualization problems | |
CN109885116B (zh)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平台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 |
WO2019010782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13672075A (zh) | 外围管理组件、相关装置和方法 | |
CN114338778A (zh) | 一种网关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 Pledgee: Wuhan area branch of Hubei pilot free trade zone of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WUHAN EASYLINKI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2000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