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4333B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4333B
CN112944333B CN202110442001.1A CN202110442001A CN112944333B CN 112944333 B CN112944333 B CN 112944333B CN 202110442001 A CN202110442001 A CN 202110442001A CN 112944333 B CN112944333 B CN 112944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section
separator
fluidized b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20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4333A (zh
Inventor
张缦
李智华
何川
尚曼霞
杨海瑞
黄中
郭石开
董加福
张静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inghai Coal Gangu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inghai Coal Gangu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inghai Coal Gangu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inghai Coal Gangu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20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4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4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4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4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4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10/0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10/02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or promoting a circulating movement of particles within the bed or for a recirculation of particles entrained from the bed
    • F23C10/04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or promoting a circulating movement of particles within the bed or for a recirculation of particles entrained from the bed the particles being circulated to a section, e.g. a heat-exchange section or a return duct, at least partially shielded from the combustion zone, before being reintroduced into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C10/08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or promoting a circulating movement of particles within the bed or for a recirculation of particles entrained from the bed the particles being circulated to a section, e.g. a heat-exchange section or a return duct, at least partially shielded from the combustion zone, before being reintroduced into the combustion zone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separation apparatus, e.g. cyclon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the flue gases
    • F23C10/1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hieving or promoting a circulating movement of particles within the bed or for a recirculation of particles entrained from the bed the particles being circulated to a section, e.g. a heat-exchange section or a return duct, at least partially shielded from the combustion zone, before being reintroduced into the combustion zone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separation apparatus, e.g. cyclon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the flue gases the separation apparatus being located outside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10/0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10/18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10/0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10/18Details; Accessories
    • F23C10/28Contro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3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for supplying chemicals to fumes, e.g. using injecti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6Layout of treatment p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23J15/02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the gas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M型布置的多个分离器,多个分离器的总出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尾部烟道的入口连通,在至少一个所述分离器的出口处设置有L形导流板;L形导流板包括在水平方向顺序连接的板状的第一段、过渡段和板状的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均沿重力方向竖立设置;第一段设置于分离器的出口的中部;第二段沿偏离所述总出口的中心的偏转方向设置;当循环流化床锅炉处于运转状态时,分离器排出的部分烟气依次经过第一段、过渡段和第二段向偏转方向流动。本发明广泛应用于M型布置多个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大型流化床锅炉的分离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部件之一。高温烟气携带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出口进入到分离器内。分离器对进入其中的高温烟气和固体颗粒进行了有效的气固分离,分离出来的高温物料称为循环灰,沿着连接在旋风分离器下端的通道向下流动至返料阀,进而被返送入炉膛进行循环再利用。烟气和少量未被分离的细颗粒从分离器出口流出,进入到了尾部烟道。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炉膛的尺寸也在增加,分离器需要处理的烟气量也在增加。为了增大分离器处理烟气的能力,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案,一种是保持分离器个数不变增加分离器的直径,另一种是保持分离器直径不变增加分离器的个数。由于分离器尺寸过大会给锅炉的钢结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幅度增加分离器的直径的方案成本高,目前世界上投运的分离器直径最大为10.85米。因此采用多分离器的方案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多分离器方案中,分离器的布置模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炉膛的两侧分别布置分离器,称为H型布置,另一种是在炉膛和尾部烟道之间布置多个分离器,称为M型布置。对于H型布置的锅炉,每侧的分离器排气管分别接入一条烟道后再通入尾部烟道;对于M型布置的锅炉,如果有多个分离器,则这些分离器的排气管都直接与尾部烟道相通。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业应用领域,M型布置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市场占有份额更高。
对于M型布置多分离器并联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多个分离器出口的烟气在尾部烟道的入口处汇流,烟气的流动惯性以及分离器中心筒出口的涡流使得尾部烟道的入口处的烟气分布呈现中心多、两侧少的分布特性。
由此导致的尾部烟道内对流受热面吸热出现偏差,工程实践表明,最大壁温偏差接近100℃,超出受热面材料允许的最高温度差异,给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如何解决M型布置分离器导致的烟气分布不均带来的对流受热面壁温偏差问题,成为锅炉设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对流受热面壁温偏差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M型布置的多个分离器,所述多个分离器的总出口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连通,在至少一个所述分离器的出口处设置有L形导流板;所述L形导流板包括在水平方向顺序连接的板状的第一段、过渡段和板状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沿重力方向竖立设置;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分离器的所述出口的中部;所述第二段沿偏离所述总出口的中心的偏转方向设置;当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处于运转状态时,所述分离器排出的部分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第二段向所述偏转方向流动;
在所述L形导流板中设置有对所述L形导流板冷却的介质流通空间;在所述L形导流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连通的介质喷口;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与介质容器连通;所述介质容器中存储脱硝剂;
所述脱硝剂包括氨水或尿素溶液。
可选地,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包括介质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介质流量控制模块包括在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容器之间设置的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在所述介质入口处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
可选地,在邻近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所述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处设置有氮氧化物探测器;所述氮氧化物探测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烟气经过的所述过渡段的表面包括凹型曲面。
可选地,所述分离器的数量为3;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分离器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所述L形导流板。
可选地,所述分离器的数量为4;在每个所述分离器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所述L形导流板。
可选地,所述L形导流板设置有平行于重力方向的中空的转轴,所述L形导流板可以以所述转轴为转动轴摆动;所述转轴的中空部分与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连通;在所述分离器外部设置有可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模块;在所述尾部烟道中的受热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设置在对应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中部的受热面上和对应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两侧的受热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如前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中的所述分离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M型布置的分离器中的至少一个分离器出口处设置了L形导流板,引导分离器出口排出的部分烟气沿L形导流板向远离多个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心位置偏转,使得部分烟气向所述总出口的两侧方向流动,避免了烟气在此处呈现中心分布过多的状态,使得烟气分布更均匀,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L形导流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L形导流板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01、炉膛;102、分离器的入口;103、分离器;104、分离器的出口;105、L形导流板;106、尾部烟道的入口;
201、炉膛;202、分离器的入口;203、分离器;204、分离器的出口;205、L形导流板;206、尾部烟道的入口;
301、第一段;302、凹型曲面;303、第二段;
401、介质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以俯视角度显示了本发明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图1显示的平面为水平面。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M型布置的三个分离器103。为了清晰显示的目的,在图1中没有为每个分离器和分离器的部件进行标注,仅取一个分离器作为代表进行标注。三个分离器的入口102与炉膛101连通。三个分离器的出口104(即分离器排出烟气的排气管)汇合后形成了三个分离器的总出口,该总出口与尾部烟道的入口106连通。从炉膛101中排出的高温烟气和固体颗粒通过分离器的入口102进入到分离器103中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来的烟气经分离器的出口104进而进入到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然后进入到尾部烟道的入口106,最后进入到尾部烟道(图中未示出)。
在图1中所示的三个分离器,除中间的分离器外的两侧的分离器的出口104处均设置有L形导流板105。参考图3所示的L形导流板,可以更清楚地看到L形导流板的结构。图3所示L形导流板的观察视角与图1中标识105所指向的L形导流板的观察视角相同。L形导流板包括在水平方向顺序连接的板状的第一段301、过渡段(即凹型曲面302所在的区段)和板状的第二段303。图3的主要目的是说明L形导流板的主体结构,即第一段301、过渡段和第二段303,因此没有显示L形导流板的其他次要结构细节,例如L形导流板厚度方向的轮廓等对烟气流动方向不起主导作用的结构。L形导流板整体是弯曲的板状体,该板状体沿重力方向竖立设置。即图3中所示线条是L形导流板的侧边,第一段301的板面、过渡段的板面和第二段303的板面均与重力方向平行,L形导流板的侧边抵达分离器的出口104的沿重力方向的上下边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301和第二段303呈直板状,两者之间是过渡段。在本实施例中,过渡段是凹型曲面302所在的弯曲板,且第一段301、过渡段和第二段303无缝连接形成L形导流板。
从图1和图3可见,第一段301设置于分离器的出口104的中部,即第一段301将分离器的出口104分割成两部分,从分离器103排出的烟气被第一段301分离成两部分。第二段303的设置方向朝向偏离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心的偏转方向设置。从分离器103排出的烟气的一部分沿第一段301的上方的表面、凹型曲面302和第二段303的上方的表面向远离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心的方向偏转流动。凹型曲面302作为过渡段将烟气平稳地从第一段301引导向第二段303。如果过渡段采用第一段301和第二段303的板状结构直接连接,形成的没有圆弧过渡的转角,一方面使得烟气在此处会冲击第二段303,造成过度磨损,另一方面也使得烟气在此处产生涡流,不利于烟气均匀分布。图1中下部没有标注的L形导流板也是起到上述作用,只是将部分烟气向相反的远离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心的方向引导。从以上描述可见,本发明由于设置了L形导流板,可以将部分烟气向远离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心的方向引导,使得部分烟气向所述总出口的两侧方向流动,避免了烟气在此处中心分布多的状态,使得烟气分布更均匀,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四分离器的M型布置,分离器的入口202与炉膛201连通。四个分离器的出口204(即分离器排出烟气的排气管)汇合后形成了四个分离器的总出口,该总出口与尾部烟道的入口206连通。在每个分离器的出口204处设置L形导流板205。由于中间两个分离器排出的烟气量较多,所以也需要布置L形导流板205将部分烟气向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两侧引导,以避免烟气在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间部分过度集中的问题发生。以下对图2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简要描述,其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名称相同的部件发挥的作用相同。从炉膛201中排出的高温烟气和固体颗粒通过分离器的入口202进入到分离器203中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来的烟气经分离器的出口204进而进入到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然后进入到尾部烟道的入口206,最后进入到尾部烟道(图中未示出)。其中,在分离器的出口204处设置的L形导流板205将分离器203排出的部分烟气向远离所述分离器的总出口的中心的方向引导,使得部分烟气向所述总出口的两侧方向流动,避免了烟气在此处中心分布多的状态,使得烟气分布更均匀。
图4和图5显示了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得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该实施例中,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L形导流板中设置有介质流通空间(由于在L形导流板内部设置,图中未示出);在L形导流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连通的介质喷口401;参考图5,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与介质容器连通;所述介质容器中存储脱硝剂。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容器中存储的脱硝剂包括氨水或尿素溶液,其中,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0%-25%,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50%。需要说明的是,图4的主要目的是表明L形导流板的表面上的介质喷口401的设置方式,因此只是显示了L形导流板的一个表面,没有显示L形导流板的其他结构细节。L形导流板中的介质流通空间是指在L形导流板中设置的一个供介质(即本实施例中的脱硝剂)流动的空间,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是供介质流动的一条或多条通道,也可以是L形导流板内部的空腔等,从介质入口进入的介质经过该介质流通空间后从介质出口流出。
图5进一步显示了该实施例的具体原理。图5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介质的流动通道,箭头方向表示介质的流动方向。图5中没有箭头的线段表面的是各个部件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以下结合图5进行详细说明。
设置在L形导流板内的介质流通空间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分别与存储氨水的介质容器连通。通过介质喷口401可以向周围的空间喷射所述介质流通空间内的氨水。在介质容器和介质入口之间的介质流动通道上设置有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在介质容器和介质出口之间的介质流动通道上设置有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在介质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介质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尾部烟道的入口处设置氮氧化物探测器。具体的是:在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两侧设置氮氧化物探测器。氮氧化物探测器可以采用氮氧化物监测设备的取样枪(或称为采样探头),在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侧壁上开孔,将取样枪伸入到位。氮氧化物监测设备可以测量并获得取样枪所在位置的氮氧化物的浓度。在本实施例中,氮氧化物监测设备采用深圳市逸云天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H2000的氮氧化物在线监测系统。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氮氧化物监测设备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和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都是可以接收电信号执行开、闭动作的阀门,例如电磁阀。
当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处于工作状态时,烟气从分离器出口排出,经过L形导流板(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时的温度较高,同时烟气中还含有颗粒对L形导流板进行冲击,这种环境降低了L形导流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维护成本。本发明的L形导流板中设置有介质流通空间,且介质流通空间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与介质容器连通。这种设置使得介质容器中的介质(液体)能够流经介质流通空间,起到对L形导流板冷却的作用,避免L形导流板过热而发生损坏,提高了L形导流板的使用寿命。这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第一个技术效果。
在所述L形导流板的表面设置有与介质流通空间连通的介质喷口,介质流通空间中的冷却介质可以从介质喷口中喷出到周围的空间。冷却介质进入到分离器出口这样的高温空间会汽化。持续的汽化形成的雾状体笼罩在L形导流板的表面,形成了保护层。这一保护层一方面给L形导流板隔热,另一方面由于喷出的所述雾状体抵消了烟气中颗粒的冲击力,也降低了颗粒对L形导流板的磨损。这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第二个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离器采用M型布置,即多个分离器并联,每个分离器通过的烟气的浓度是不一致的。这种流场不均匀性在炉膛的出口和分离器入口附近就会出现。而通常在分离器的入口这里会进行sncr脱硝处理。由于上述流场不均匀性的存在,使得这一脱硝处理的效率降低,造成局部脱硝剂(例如氨水)过剩,局部氮氧化物的浓度过高。另外,在分离器的入口处,烟气的含尘量高,氨水等脱硝剂容易吸附在灰尘颗粒表面,而不是参与到脱硝反应过程中,因此,也进一步造成了在这一部位的脱硝效率低。而介质流通空间内流动的是氨水或尿素这一类的脱硝剂,从介质喷口喷出的脱硝剂进入到周围空间(单个分离器的出口处到分离器的总出口处的空间)与烟气进行脱硝反应。在单个分离器的出口处到分离器的总出口处的空间中,烟气含尘量低于分离器的入口处,脱硝物质喷入后,更容易直接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发生吸附在灰颗粒表面的现象减少,从而提高脱硝效率。这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第三个技术效果。
对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介质容器中的氨水经过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介质入口进入到介质流通空间,对L形导流板进行冷却,部分氨水通过介质喷口向分离器的出口处的空间喷射。其余的氨水与L形导流板换热后经介质出口、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回流到介质容器中。
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介质的温度数值被转换成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介质的温度数值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介质的温度数值的差值小于预定值,意味着对L形导流板的冷却程度不够,则中央控制器向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发出控制指令,提升进入到介质流通空间的介质流量,就可以提高对L形导流板的冷却效果。
氮氧化物探测器探测到的氮氧化物的浓度数值被换成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如果氮氧化物的浓度数值超过预定值,则意味着脱硝效果不良,则中央控制器分别向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和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发出控制指令,例如提高介质入口流量,降低介质出口流量,使得通过介质喷口进入分离器的出口的空间的氨水量增加,以提高脱硝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控制介质喷口开启程度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由中央控制器直接控制介质喷口的开启程度,进而控制喷射的氨水的量。这一实施例可以对氨水喷射量和喷射的区域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例如将位于L形导流板不同位置的介质喷口进行分组控制,以达成对局部区域喷射氨水量进行控制。
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这一实施例体现了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得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改进之处在于:L形导流板设置有平行于重力方向的中空的转轴,转轴的中空部分与所述的介质流通空间和所述介质容器连通。中空的转轴与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连通处设置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即介质流通空间中的介质经过该中空的转轴与介质容器连通。L形导流板可以以该中空的转轴为转动轴摆动。在分离器外部设置有驱动模块(图中未示出)。该驱动模块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可以驱动所述中空的转轴转动。在尾部烟道中的受热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具体的是在对应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中部的受热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1,在对应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两侧的受热面上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模块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1测得的温度与温度传感器2或温度传感器3测得的温度差超过预定值时(例如50摄氏度),驱动模块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调整更多的烟气向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两侧流动,从而降低所述温度差,避免所述温度差过大导致超出受热面材料允许的最高温度差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温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和温度传感器3与图5中的中央控制器电连接,驱动模块也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中央控制器接收和处理上述三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数据,并适时向驱动模块发出控制指令。这一方案便于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等同技术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M型布置的多个分离器,所述多个分离器的总出口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分离器的出口处设置有L形导流板;所述L形导流板包括在水平方向顺序连接的板状的第一段、过渡段和板状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沿重力方向竖立设置;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分离器的所述出口的中部;所述第二段沿偏离所述总出口的中心的偏转方向设置;当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处于运转状态时,所述分离器排出的部分烟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第二段向所述偏转方向流动;
在所述L形导流板中设置有对所述L形导流板冷却的介质流通空间;在所述L形导流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连通的介质喷口;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入口与介质容器连通;在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容器之间设置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在所述介质入口处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介质的温度数值被转换成数据传输到所述中央控制器中,如果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介质的温度数值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介质的温度数值的差值小于预定值,则所述中央控制器向所述介质入口流量控制阀发出控制指令,提升进入到所述介质流通空间的介质流量;
所述介质容器中存储脱硝剂;所述脱硝剂包括氨水或尿素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介质出口处设置有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所述介质出口流量控制阀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处设置有氮氧化物探测器;所述氮氧化物探测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经过的所述过渡段的表面包括凹型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数量为3;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分离器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所述L形导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数量为4;在每个所述分离器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所述L形导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导流板设置有平行于重力方向的中空的转轴,所述L形导流板可以以所述转轴为转动轴摆动;所述转轴的中空部分与所述介质流通空间连通;在所述分离器外部设置有可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模块;在所述尾部烟道中的受热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设置在对应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中部的受热面上和对应所述尾部烟道的入口的两侧的受热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中的所述分离器。
CN202110442001.1A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Active CN112944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2001.1A CN112944333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2001.1A CN112944333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4333A CN112944333A (zh) 2021-06-11
CN112944333B true CN112944333B (zh) 2023-04-25

Family

ID=7623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2001.1A Active CN112944333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433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60650A1 (en) * 1994-10-20 1996-04-21 David Judson Walker Reduced height internal impact type particle separator
CN2276601Y (zh) * 1996-11-22 1998-03-1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
JP2001004124A (ja) * 1999-06-23 2001-01-12 Kubota Corp 集塵器及び焼却炉
CN200946805Y (zh) * 2006-04-03 2007-09-12 顾利平 循环流化床导流防磨损锅炉
CN102343202B (zh) * 2011-09-28 2014-07-23 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 烟气脱硝系统的导流喷氨装置
FI127698B (en) * 2016-04-04 2018-12-14 Amec Foster Wheeler Energia O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CN110657424B (zh) * 2019-09-11 2021-03-19 东南大学 一种尾部烟道内置的回形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驱动发电系统
CN112569774B (zh) * 2020-12-25 2021-08-31 郑州市天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尘烟气输送换向管路及干法脱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4333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5344B1 (ko) 섬유 열처리를 위한 오븐
KR101255005B1 (ko) 순환 유동층 보일러
CN111020077B (zh) 一种液态熔渣余热回收系统
BR112015005220B1 (pt) Instalação de resfriamento brusco a seco de coque
CN105582803B (zh) 锅炉脱硫脱硝方法及其脱硫脱硝反应炉
CN112944333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均流系统及分离器
CN104749206A (zh) 一种基于原位解耦的气固反应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GB2569366A (en) Solid sorbent reactor
CN103339442A (zh) 增强循环质量反应器操作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反应器
CN110975581B (zh) 一种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效率装置
CA2410204C (en) Compartmented gas flue for nox control and particulate removal
CN112414112A (zh) 一种连续窑和热处理或者热化学处理方法
JP7133284B2 (ja) 構成及び方法
CN101721889B (zh) 一种烟气冷却塔气流分布装置
JP5755828B2 (ja) 排ガス冷却装置
US5660148A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the cooling of the circulating material in a fluidized-bed boiler
CA2811580C (en) Raw gas collection system
JPS6084131A (ja) 排煙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116547A1 (zh) 一种连续窑和热处理或者热化学处理方法
CN208920096U (zh) 一种吊篮蓄热式空气预热器
CN202328124U (zh) 一种余热锅炉
WO2012068631A1 (en) A gas-particle processor
CN109908757A (zh) 一种炭基催化剂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CN213873745U (zh) 一种连续窑
CN216191854U (zh) 物料干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