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949A -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949A
CN112929949A CN202110184544.8A CN202110184544A CN112929949A CN 112929949 A CN112929949 A CN 112929949A CN 202110184544 A CN202110184544 A CN 202110184544A CN 112929949 A CN112929949 A CN 112929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upf
data packet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45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949B (zh
Inventor
刘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45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可以实现3GPP网络内的数据包的传输,减少通信时延。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且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所述网络设备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880094021.0(对应于PCT国际申请号PCT/CN2018/103085)、申请日为2018年8月29日、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通常需要经过接入网、核心网以及外部服务器(例如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才能到达第二终端设备。
数据包在发送过程中,不仅需要经过第三代合作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内部网络,还需要经过外部服务器,例如DNS的解析和路由,导致通信时延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可以实现3GPP网络内的数据包的传输,减少通信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且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所述网络设备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用户面功能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内的通信。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所述会话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用户面功能UPF之间的会话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与用户面功能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专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内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其他终端设备的通信。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控制面实体,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3GPP网络内的控制面或用户面进行数据包的传输,不需要经过外部服务器的解析和路由,可以减少通信时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控制面实体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是5G核心网设备。例如,可以为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负责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具有对用户进行认证、切换、位置更新等功能。又例如,可以为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负责会话管理,包括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的建立、修改、释放等。又例如,可以为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负责用户数据的转发。其中,核心网设备还可以为LTE系统或其他系统的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本地网络和公共陆地网络。
其中,公共陆地网络可以为基于PLMN的公共陆地网络。
本地网络也可以称为本地局域网络或私有网络,该本地网络通常布置在办公场景,家庭场景,工厂中,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安全的管理,通常会有当地的用户或者管理者布局本地网络。通常,授权的能够接入的用户具有接入到本地网络的权限。
本地网络可以由公共陆地网络所管理或管辖,但是也可以不由公共陆地网络或管理或管辖。
可选地,本地网络可以采用非授权频段进行通信,或者也可以与公共陆地网络共享授权频段。
可选地,本地网络可以是属于3GPP范畴的网络。其中,该本地网络的核心网可以是NR技术或LTE技术的核心网,以及本地网络可以通过NR接入网、LTE接入网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到核心网。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共陆地网络与本地网络可以共用核心网,而接入网是独立的;或者,可以共用接入网,而核心网是独立的;或者,可以共用接入网以及核心网;或者,接入网和核心网均不共用。在通信系统中,通常会部署公共网络系统,例如基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的网络系统。但是在公共网络系统中,当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不仅需要经过3GPP网络内部的节点,还需要经过3GPP网络外部的DNS对数据的解析路由,才能够到达第二终端设备,通信时延较长。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到点的通信方式,使得数据包在发送过程中,仅在3GPP网络内部节点间进行路由便可到达第二终端设备。
数据在3GPP内部传输能够降低传输时延,内部传输指数据仅在3GPP内部网络节点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AMF和/或SMF间进行路由,数据不经过外部的DNS的解析路由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也可以用于本地网络。
其中,公共陆地网络可以为基于PLMN的公共陆地网络。
本地网络也可以称为本地局域网络或私有网络,该本地网络通常布置在办公场景,家庭场景,工厂中,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安全的管理,通常会有当地的用户或者管理者布局本地网络。通常,授权的能够接入的用户具有接入到本地网络的权限。
本地网络可以由公共陆地网络所管理或管辖,但是也可以不由公共陆地网络或管理或管辖。
可选地,本地网络可以采用非授权频段进行通信,或者也可以与公共陆地网络共享授权频段。
可选地,本地网络可以是属于3GPP范畴的网络,可以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其中,该本地网络的核心网可以是NR或LTE的核心网,以及本地网络可以通过NR接入网、LTE接入网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到核心网。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共陆地网络与本地网络可以共用核心网,而接入网是独立的;或者,可以共用接入网,而核心网是独立的;或者,可以共用接入网以及核心网;或者,接入网和核心网均不共用。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到点的通信方式的架构图。该通信方式能够降低传输时延。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可以仅通过3GPP网络内部的节点间进行路由,到达第二终端设备。
例如,数据包仅通过用户面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可以通过第一UPF、第二UPF达到第二终端设备。
又例如,数据包可以通过控制面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将数据包通过控制面发送给SMF实体,SMF实体可以将该数据包路由给第一UPF,第一UPF可以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UPF,第二UPF再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图2的方法包括步骤110-120。
S110,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且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核心网设备,例如,可以为AMF、SMF或UPF等。
经过控制面传输的数据包可以称为控制面数据包,例如,经过AMF传输的数据包或者经过SMF传输的数据包。
S120,网络设备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该数据包仅在3GPP网络内部的节点之间进行传输,而不经过外部服务器,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解析封装的次数,从而能够减小时延。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第一会话连接,该第一会话连接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该第一会话连接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专属的会话连接。
该第一会话连接有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标识:会话连接标识符,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例如,该第一会话连接可以由话连接标识符标识。又例如,该第一会话连接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地址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标识。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一会话连接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在该数据包是用户面数据包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用户面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该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也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后,也可以利用第一会话连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可以和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同一UPF。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该相同的UPF称为第一UPF。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UPF发送用户面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UPF之间的连接的第一地址信息。第一UPF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利用该第一地址信息,确定第二地址信息,该第二地址信息可以为第一会话连接中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UPF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
由于第一会话连接是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专属会话连接,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具有唯一的对应关系,第一地址信息能够唯一地映射到第二地址信息,第二地址信息也能够唯一地映射到第二地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的第一地址信息能够用于指示该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第一UPF中可以预存有第一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第一UPF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地址信息查找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二地址信息,并在数据包中封装第二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UPF是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则数据包中也可以仅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PF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时,可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
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指终端设备的临时标识、永久标识或设备号。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替代,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或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地址等。
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可以不是专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可以用于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但是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连接的地址信息可以是专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PF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可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可以不同,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UPF。
假设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为第二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第三UPF。
在网络设备为第二UPF的情况下,第二UPF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UPF之间的第三地址信息。第二UPF可以根据第三地址信息,确定第四地址信息,该第四地址信息为第二UPF与第三UPF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
第二UPF可以将第四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通过第三UPF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网络设备为第三UPF的情况下,第三UPF接收到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四地址信息,第三UPF可以根据第四地址信息唯一地确定出第五地址信息,该第五地址信息为第三UPF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
第三UPF可以将第五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把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实体(例如,UPF、SMF或AMF),核心网实体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控制面发送的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会话连接的标识,第一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数据包可以通过控制面发送给核心网实体。其中,该第一会话连接可以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标识:会话连接标识符,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基于上述至少一种由数据包携带的信息,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通过控制面,将数据包路由至下一跳节点,使得下一跳节点将该数据包路由给第二终端设备。
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是第一会话连接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一种信息之间可以是相互关联的。
其中,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会话连接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可以依次经历以下节点: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AMF、第一终端设备的SMF、第一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SMF,第二终端设备的AMF,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AMF、SMF、第一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起到透传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核心网控制面实体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指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地址信息。这样,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并将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发送给下一跳节点。
此外,数据包中除了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指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地址信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方为第一终端设备。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核心网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而不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为第一会话连接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地址信息时,则网络侧可以基于该地址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
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为第一会话连接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则该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在同一时刻可以只与一个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可选地,如果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一个新的连接时,可以删除网络设备上记录的第一终端设备之前的连接状态,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同一时刻只能与一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在数据包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如果当前建立的是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可以在数据包中封装第一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节点,或者也可以在数据包中保留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而不封装第一会话连接的标识信息,或者也可以在数据包中即保留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封装第一会话连接的标识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封装到了数据包中,则在网络设备为AMF的情况下,该AMF可以基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为终端设备服务的SMF,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MF;SMF接收到该数据包之后,可以基于数据包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连接对应的UPF,此时该SMF上可以存储有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UPF的对应关系,然后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相同,则该相同的UPF可以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查找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之间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封装到数据包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UPF也可以基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查找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为该第二终端设备服务的SMF,并将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封装到数据包中,以及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MF;SMF可以基于该数据包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AMF,以及进一步地AMF可以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在以上举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不同,则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可以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得到第一会话连接对应的且属于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地址信息,封装该地址信息到数据包中,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可以基于数据包封装的地址信息,第一会话连接对应的且属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地址信息,并封装到数据包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可以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经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可以查找其与第二终端设备的之间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封装到数据包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查找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为该第二终端设备服务的SMF,并将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封装到数据包中,以及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MF;SMF可以基于该数据包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AMF,以及进一步地AMF可以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数据包可以携带第一会话连接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连接标识确定出会话连接的下一跳节点。进一步地,可以确定与下一跳之间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封装到数据包中发给下一跳节点。
可选地,数据包可以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确定下一跳节点。以及进一步地,确定出与下一跳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是与第二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网络设备可以在数据包中封装该地址信息,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节点。
从以上实现方式可以看出,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已经建立了第一会话连接,则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得到下一跳节点。其中,每跳之间封装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每跳均封装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上一跳封装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下一跳封装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下一跳封装的信息可以是基于上一跳封装的信息得到的。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二会话连接,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三会话连接。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可以为同一个UPF,记为第四UPF。
在网络设备为第四UPF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第四UPF发送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四UPF可以基于该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具体地,第四UPF可以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并在数据包中封装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通过用户面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和第二终端设备的UPF可以为不同的UPF,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UPF记为第五UPF,将第二终端设备的UPF记为第六UPF。
在网络设备为第五UPF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给第五UPF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五UPF可以基于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六UPF,并通过第六UPF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网络设备为第六UPF的情况下,第六UPF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该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向第六UPF发送的数据包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五UPF向第六UPF发送的数据包。
第六UPF可以基于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数据包中携带的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第六UPF可以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第六UPF可以将第三会话连接标识符封装在数据包中,并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在数据包中封装的第三会话连接标识符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在存在上述第二会话连接和第三会话连接的情况下,数据包也可以是通过控制面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
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可以携带一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会话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例如,该数据包可以携带第二会话连接的信息(例如,标识或者地址信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以及携带第三会话连接的信息(例如,标识或者地址信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三会话连接的信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第二会话连接的信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封装到数据包中,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识别第一终端设备和/或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至少一种信息,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控制面,将该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节点,使得下一跳节点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数据包路由经过的网络节点可以依次是第一终端设备的AMF、第一终端设备的SMF、第一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AMF、第一终端设备的SMF、第一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第二终端设备的SMF,第二终端设备的AMF,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可以起到透传的作用。
其中,每跳之间封装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针对第二会话连接而言,每跳均封装第二会话连接的标识信息,或者上一跳封装第二会话连接的标识信息,下一跳封装会第二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该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的IP地址或MAC地址)。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基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通过控制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具体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通过控制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当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使得该第二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跃迁到连接态。
可选地,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为SMF。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可以理解为,SMF通过AMF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
可选地,当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利用寻呼消息,通过控制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
具体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自己的。
另外,该数据包中还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确定出该数据包的发送方为第一终端设备。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图3的方法包括步骤210。图3的相关特征的描述可以参照图2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S210,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建立会话连接后,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这样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后续通信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该地址信息进行通信,能够简化通信过程。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地址信息后,可以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封装该地址信息。
此外,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地址信息。
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通过用户面向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发送数据包。
类似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把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地址信息,确定出该数据包的发送方为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不同时,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通道,该通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可选地,该通道可以为IP通道或者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 Tunnelling Protocol,GTP-U)通道。
可选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业务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的临时标识、永久标识或设备号等。
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响应于该业务请求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业务确认消息,该业务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响应于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会话建立确定消息,该会话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当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未建立会话连接时,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
具体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UPF之间的连接,该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可以建立与UPF之间的连接,该连接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该请求消息,向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发送连接建立确认消息。
可选地,当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在核心网控制面实体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之前,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对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寻呼。
可选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还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在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时,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选择UPF。
具体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的UPF,并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连接。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同一个UPF。或者,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连接,此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不为同一个UPF。另外,核心网控制面实体还可以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连接通道。
可选地,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可以指在第二终端设备在建立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后,触发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具体地,在网络系统中,每当有终端设备建立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之后,核心网控制面实体都会向其他终端设备发送该会话的地址信息,以便于其他终端设备和该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通过专有信令的方式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这种方式不需要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而是网络设备主动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信息,能够进一步降低通信过程的时延。
可选地,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可以为IP地址、MAC地址或者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 identity,TEID)。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图4的方法包括步骤310。
S310,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该会话连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专用的会话连接,该会话连接可以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部进行通信,能够降低通信时延。
可选地,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连接可以是专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连接。
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专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
举例说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专用的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发送给UPF。UPF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地址信息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网络设备可以响应于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可以是共用的会话连接,也可以是专属于第一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在第二终端设备已经建立与UPF之间的共用会话连接时,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共用会话连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部通信的会话连接。
在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属于公共的会话连接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上,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与该共用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的关联关系。
该共用会话连接可以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共用会话连接与读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专属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封装在该数据包中。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该数据包后,根据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确定出该数据包的发送方为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寻呼第二终端设备,以触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会话连接建立请求。
该网络设备可以为SMF,SMF寻呼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SMF通过AMF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与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时,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选择与第二终端设备相同的UPF,并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该相同的UPF之间的会话连接。
当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不同时,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连接。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图5的方法包括步骤410。
S410,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其他终端设备的通信。
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表示UPF可以根据该专用的地址信息确定出该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3GPP网络内部进行通信,不需要经过外部服务器进行解析封装等过程,能够减小时延。另外,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的通信,网络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地址信息将数据包路由至第二终端设备,而不需要在数据包中封装其他额外的信息,这样能够简化通信过程。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之前,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这样,数据包路由过程中经过的网络节点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确定出数据包的接收方是第二终端设备,并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是专属于第二终端设备的,这样数据包路由过程中经过的网络节点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确定出数据包的接收方是第二终端设备,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可以承载于广播信息或专有信令中。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广播信息到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专有信令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该专有信令例如可以为RRC信令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建立UE A与UE B之间的会话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步骤510、UE A向SMF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UE B的标识信息,用于请求建立UE A与UE B之间的连接。该请求消息可以为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也可以为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520、SMF接收到请求消息后,验证UE B有没有建立与UPF B之间的会话连接。
当UE B存在与UPF B之间的会话连接,且UE B处于连接态时,直接跳到步骤590。
当UE B存在与UPF B之间的会话连接,且UE B处于空闲态时,
当UE B不存在与UPF B之间的会话连接时,进行步骤530。
步骤530、SMF向AMF请求寻呼UE B。
步骤540、AMF寻呼UE B。
步骤550、AMF在寻呼到UE B的情况下,向SMF发送寻呼响应消息。
当UE B从空闲态跃迁到连接态,且UE B存在与UPF B之间的会话连接时,且时,直接跳转到步骤590。
当UE B从空闲态跃迁到连接态,且UE B不存在与UPF B之间的会话连接时,执行步骤560。
步骤560、SMF向UE B发送建立会话连接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中携带UE A的标识信息。
步骤570、UE B建立与PDU的会话连接,并响应于会话连接建立的请求消息。
步骤580、SMF建立UPF A与UPF B之间的通道。该通道连接UE A和UE B各自的会话连接。
步骤590、SMF向UE A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中携带UE B的地址信息。
图6所示的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连接,包括UE A与UPF A之间的连接,UE B与UPF B之间的连接以及UPF A与UPF B之间的连接,该会话连接能够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部的通信,有利于降低传输时延。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7所示的方法是UE A通过用户面向UE B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且UE A与UPF A建立的是专用于与UE B进行通信的连接,UE B与UPF B建立的也是专用于与UE A进行通信的连接,UPF A与UPF B之间建立也是专用于UE A与UE B之间通信的连接。
UE A与UE B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第一会话连接,第一会话连接可以包括UE A与UPFA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UPF A与UPF B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UE B与UPF B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连接的所包括的地址信息之间是可以相互关联的,例如,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地址信息唯一地确定出另外两个地址信息。
可选地,第一会话连接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连接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也可以唯一地确定出上述三个连接的地址信息。
下面以数据包中携带UE A与UPF A之间的会话地址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610、UE A向UPF A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UE A与UPF A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步骤620、UPF A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根据UE A与UPF A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确定出UPF A与UPF B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UPF A可以将UPF A与UPF B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UPF B。
步骤630、UPF B接收到数据包后,可以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UPF A与UPF B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确定出UPF B与UE B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UPF B可以将UPF B与UE B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并发送给UE B。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图8所示的方法是UE A通过控制面向UE B发送数据包的过程。
图8中相邻节点之间的地址信息是相互关联的,UE A与UE B之间建立的是专属的第一会话连接。
步骤710、UE A将待发送的数据包封装为控制面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AMF。该数据包中可以携带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会话连接标识,第一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UE A的标识信息,UE B的标识信息。
其中,控制面数据包可以为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PDU。
第一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包括UE A与SMF之间连接的地址信息,SMF与UPF A之间连接的地址信息,UPF A与UPF B之间连接的地址信息,UPF B与UE A之间连接的地址信息。
第一会话连接中包括的各个地址信息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根据其中一个地址信息,可以唯一地确定出其他地址信息。
步骤720、AMF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解封装该数据包,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至少一种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为UPF A。AMF可以将数据包进行封装,并发送给UPF A,数据包中可以携带UE A、UE B的标识信息。
步骤730、UPF A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解封装该数据包,根据该至少一种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为UPF B。UPF A可以将数据包进行封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UPF B,数据包中可以携带UE A、UE B的标识信息。
步骤740、UPF B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解封装该数据包,根据该至少一种信息,确定下一跳节点为UE B。UPF B可以将数据包进行封装,并发送给UE B,数据包中可以携带UE A、UE B的标识信息。
UE B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至少一种信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方为UE A。
UE B在向UE A发送数据包时,也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路由方式发送给UE A。
图9所示的方法中,UPF A与UPF B也可以为同一个UPF。AMF可以将数据包发送给该相同的UPF,再由该相同的UPF发送给UE B。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9所示的方法是通过网络设备直接路由的方式,将UE A发送的数据包路由给UEB。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可以为AMF。
步骤810、UE A向AMF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UE A的地址或标识,以及UE B的地址或标识。
该数据包为控制面数据包,例如,该数据包可以为NAS PDU。
步骤820、AMF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得到UE B的地址或标识信息,然后根据UE B的地址或标识信息选择UE B的接入网。
AMF对数据包进行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UE B的接入网。其中,封装的数据包中携带UE A的地址或标识,UE B的地址或标识。
步骤830、UE B的接入网接收到该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中的UE B的地址或标识,确定下一跳节点为UE B,并将数据包发送给UE B。
UE B接收到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可以得到UE A的地址或标识,从而确定数据包的发送方为UE A。UE B可以基于UE A的地址或标识向UE A发送数据包。
可选地,当AMF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UE B发送数据包,也可以通过专有信令的方式向UE B发送数据包。
当UE B处于空闲态时,AMF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UE B发送数据包。当UE B接收到数据包后,可以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UE B的地址或标识,确定该数据包是发送给自己的。
当UE B处于空闲态时,AMF可以对UE B进行寻呼,以使得UE B从空闲态跃迁到连接态。这时,AMF可以通过专有信令的方式向UE B发送数据包。
当然,不论UE B是处于连接态还是处于空闲态时,AMF都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UEB发送数据包。
以上已经结合图1至图8描述了无线通信方法,以下将结合图10至图16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900包括通信单元9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且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第一会话连接,所述第一会话连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数据包是利用所述第一会话连接通过用户面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800的;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利用第一会话连接,通过所述3GPP网络中的用户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功能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同一第一UPF,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所述第一UPF。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900接收的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会话连接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UPF之间的连接的第一地址信息;网络设备900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地址信息,确定第二地址信息,第二地址信息为第一会话连接中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UPF之间的连接的第二地址信息;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数据包中封装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为第二UPF,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非所述第二UPF的第三UPF,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所述第二UPF。
可选地,网络设备900接收的数据包携带第一会话连接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UPF之间的第三地址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地址信息,确定第四地址信息,所述第四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会话连接中所述第二UPF与所述第三UPF之间的连接的第四地址信息;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所述第四地址信息,通过所述第三UPF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为第二UPF,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非所述第二UPF的第三UPF,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所述第三UPF。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900接收的所述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会话连接中所述第二UPF与所述三UPF之间的第四地址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地址信息,确定第五地址信息,所述第五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会话连接中第三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所述第五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核心网实体,所述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一会话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数据包是通过控制面传输给所述网络设备900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通过控制面,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使得所述下一跳节点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二会话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三会话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同一第四UPF,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所述第四UPF。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所述网络设备900在所述数据包中封装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二会话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三会话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为第五UPF,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非所述第五UPF的第六UPF,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所述第五UPF。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六UPF;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第六UPF,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二会话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三会话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为第五UPF,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非所述第五UPF的第六UPF,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所述第六UPF。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二会话连接,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三会话连接;数据包携带所述第二会话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三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数据包是通过控制面传输给所述网络设备900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种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通过控制面,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一跳节点,使得所述下一跳节点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900为核心网控制面实体,所述网络设备900接收的数据包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通过控制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通过控制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从空闲态跃迁到连接态。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910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利用寻呼消息,通过控制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900可以对应于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网控制面实体1000的示意性框图。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1000包括通信单元1010。
其中,通信单元1010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的通信。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010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1000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不同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通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可选地,所述通道为IP通道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TP-U通道。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010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响应于所述业务请求消息,通过业务确认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010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响应于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通过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1000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经建立与UPF之间的会话时,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010进一步用于: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寻呼。
可选地,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1000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UPF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UPF之间的连接时,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相同。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010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建立会话之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地址信息承载于广播消息或专有信令中。
可选地,所述地址信息为IP地址,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
应理解,该核心网控制面实体1000可以对应于图3所示的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可以实现该图3所示的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实现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1100包括处理单元1110,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所述会话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用户面功能UPF之间的会话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专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1100还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会话建立请求,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在第二终端设备已建立与UPF之间的公用会话连接时,基于公用会话连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在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上,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与所述公用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连接,第二会话连接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第二会话连接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
可选地,网络设备1000还包括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以触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会话连接建立请求。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选择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相同的UPF。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110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不同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之间的连接。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1100可以对应于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该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200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1200包括通信单元1210,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与用户面功能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专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内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3GPP网络内其他终端设备的通信。
可选地,所述通信单元1210进一步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地址信息承载于广播信息或专有信令中。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1200可以对应于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300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10,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4所示,通信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2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13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13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3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310中。
可选地,如图14所示,通信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330,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3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其中,收发器13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3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通信设备1300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通信设备1300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为核心网控制面实体(例如,AMF,SMF或UPF等),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5所示的芯片1400包括处理器1410,处理器14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4所示,芯片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2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从存储器14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14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4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4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4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43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4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4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44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4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为核心网控制面实体(例如,AMF,SMF或UPF等),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6所示,该通信系统1500包括终端设备1510和网络设备1520。
其中,该终端设备15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520具体可以为核心网控制面实体(例如,AMF,SMF或UPF等),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可选的,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且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第一会话连接,所述第一会话连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数据包是利用所述第一会话连接通过用户面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的;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第一会话连接,通过所述3GPP网络中的用户面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二会话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UPF之间存在第三会话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UPF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UPF为同一第四UPF,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四UPF。
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且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传输的数据包;
通过3GPP网络中的控制面或用户面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用于:
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网络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信的会话连接,所述会话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用户面功能UPF之间的会话连接。
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84544.8A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12929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4544.8A CN112929949B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4544.8A CN112929949B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PCT/CN2018/103085 WO2020042037A1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201880094021.0A CN112205024A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021.0A Division CN112205024A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949A true CN112929949A (zh) 2021-06-08
CN112929949B CN112929949B (zh) 2023-03-24

Family

ID=6964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4544.8A Active CN112929949B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201880094021.0A Pending CN112205024A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021.0A Pending CN112205024A (zh) 2018-08-29 2018-08-29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7326B2 (zh)
EP (1) EP3840448B1 (zh)
JP (1) JP2022501866A (zh)
CN (2) CN112929949B (zh)
TW (1) TW202013936A (zh)
WO (1) WO20200420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40448B1 (en) 2018-08-29 2024-03-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472626B (zh) * 2021-07-06 2022-04-05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968B (zh) * 2021-09-29 2023-05-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网元upf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442A (zh) * 2013-06-06 2014-12-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8028793A (zh) * 2015-09-17 2018-05-11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蜂窝接入网络中本地桥接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WO2018100129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Alcatel Lucent Packet forwarding to subnets hosted by lte cellular equip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09345A1 (en) * 2011-04-05 2012-10-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proved small data transmissions for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US9276684B2 (en) * 2012-12-10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means of broadcast and relaying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terminals
WO2015200326A1 (en) * 2014-06-23 2015-12-30 Convida Wireless, Llc Inter-system mobility in integrat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6686607B (zh) * 2015-11-09 2020-10-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业务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91136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90230723A1 (en) * 2016-09-05 2019-07-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BR112019006788A2 (pt) * 2016-10-10 2019-07-09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lemento de rede de nó de segurança, e terminal
CN108347410B (zh) * 2017-01-24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实现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EP3840448B1 (en) 2018-08-29 2024-03-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442A (zh) * 2013-06-06 2014-12-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邻近通信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8028793A (zh) * 2015-09-17 2018-05-11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蜂窝接入网络中本地桥接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WO2018100129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Alcatel Lucent Packet forwarding to subnets hosted by lte cellular equipments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Solution for KI#4 and KI#5: Basic architecture for supporting dynamic 5G LAN-type service and 5GLAN communication", 《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8BIS S2-188383》 *
HUAWEI: "Support for 5GLAN communication service key issue", 《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8 S2-187469》 *
HUAWEI: "Use cases of 5G LAN-type service and 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SA WG2 MEETING #128BIS S2-188501》 *
INTEL: "Solution for support of 5G LAN-type service and 5GLAN communication", 《SA WG2 MEETING #128-BIS S2-188498》 *
VIVO: "Solution for how to support 5G LAN group communication", 《SA WG2 MEETING #128-BIS S2-18793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53265A1 (en) 2021-05-20
JP2022501866A (ja) 2022-01-06
EP3840448A1 (en) 2021-06-23
WO2020042037A1 (zh) 2020-03-05
US11877326B2 (en) 2024-01-16
CN112205024A (zh) 2021-01-08
TW202013936A (zh) 2020-04-01
EP3840448B1 (en) 2024-03-13
CN112929949B (zh) 2023-03-24
EP3840448A4 (en)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7590B (zh)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903153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US1187732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615257B (zh)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2673687B (zh) 注册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4048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385269A (zh) 路径选择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55182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5443723A (zh) 一种多路径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N111065132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31615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498615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41681B (zh) 用于建立连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837419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20297A1 (zh) 中继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4172970A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1243806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
CN11240030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288710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508618B (zh)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224357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274073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1191835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3517971B (zh) 一种资源池配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61551A1 (zh) 用于多流汇聚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