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8853A -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8853A
CN112928853A CN202110154641.2A CN202110154641A CN112928853A CN 112928853 A CN112928853 A CN 112928853A CN 202110154641 A CN202110154641 A CN 202110154641A CN 112928853 A CN112928853 A CN 112928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sealing
shaped
magnetic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46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前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oym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oy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oym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oy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46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88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8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88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包括有密封罩、转轴及轮毂,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两侧的端盖中;密封罩内设有电力驱动装置;轮毂固定连接在旋转的密封罩或转轴上;轴承侧边设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和凸极,凹极和凸极其中之一固定在转轴上;凹极呈环状结构,外侧设有永磁体,内侧设有凹槽;凸极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或“V”型间隙;间隙内填充磁流体;磁流体在永磁体内侧磁极提供的磁场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部,利用流体在“U”型管中静压平衡的原理,在凸极与凹极之间形成“U”型或“V”型的密封带。本发明利用磁流体密封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摩擦系数低的高性能密封轮毂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化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摩擦系数低的密封轮毂电机。
技术背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大力发展,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高,作为电力驱动动力的轮毂电机需求量越来越大,轮毂电机是一种内装在车轮中的电机,根据电机的转子型式主要分成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在轮毂电机启动后,轮毂电机便会通过旋转驱动电动车行进,在降水量较高的地区,长期降水使地面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电动车经过时,辊子溅射起水花非常容易进入轮毂电机内,部分轮毂电机为了防止短路,会在轮毂电机内增设防水层甚至加装风干设备,这种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但是会大幅加重轮毂电机的重量,并且复杂的线路反而会时轮毂电机内更容易产生短路等故障,但轮毂电机内部有若干绕组和总成,在工作发热过程中有水或脏污进入会导致线路短路、电机烧毁等问题,因此轮毂电机防水问题急需解决,否则会造成轮毂电机内部部件损伤,影响轮毂电机的寿命。
为了阻止灰尘、水和其他杂质进入轮毂电机内部,轮毂电机转子输出端的活动连接处一般采用非接触式密封,该种密封方式能有效防止少量溅射的水滴,但在车辆经过深水区,轮毂电机没入水中时,非接触式密封对水压的抵抗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处在动密封状态下,防水性会失效,若采用接触式密封,能很好的保证密封性,但该种密封方式摩擦系数大,进而导致电动机或发电机能量转化率低下,且摩擦产生大量有害的热量,影响电机的寿命及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且摩擦系数低的高性能密封轮毂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包括有密封罩、转轴及轮毂,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两侧的端盖中;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为转轴或密封罩旋转提供动力的电力驱动装置,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在旋转的密封罩或转轴上;所述轴承的侧边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和凸极,所述凹极和凸极其中之一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凹极呈环状结构,外侧设有永磁体,内侧设有“U”型或“V”型凹槽;所述凸极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或“V”型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磁流体;所述磁流体在永磁体内侧磁极提供的磁场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部,利用流体在“U”型管中静压平衡的原理,在凸极与凹极之间形成“U”型或“V”型的密封带;其有益效果在于:轴承保证了密封组件各个部件旋转过程中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并提供了极强的承载能力;且密封组件中凸极及凹极的结构形式共同营造了一个截面呈“U”型的间隙,磁流体被填充在其中;永磁体内侧磁极近距离地对磁流体提供一个径向的磁场,使磁流体两端均产生一个径向外移动的势能,进而促使磁流体积聚在凹槽底部形成密封带,实现流体在U型管中的静压平衡,当磁流体两端存在压差的情况下,密封带整体偏移达到新的平衡,密封面不会被破坏,密封效果不受影响;当处于旋转状态下的凸极或凹极带动磁流体旋转时,会使磁流体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方向亦是径向朝外,磁流体在磁力及离心力的同向叠加作用下增强向凹极底部积聚的势,根据流体在U型管中静压平衡的原理,磁流体两端压差为零时,两端液面高度差为零,当压差不为零时,磁流体在间隙中会整体发生偏移使两端形成液面高度差,以此平衡压差,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极小的液面高度差就能抵抗极强地外部压差,既能保证极好的动密封效果,还不用担心高速状态下,磁流体因离心力的影响而导致密封厚度拉伸变薄被击穿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特别是转速越高时,离心力越大,抵抗外部压差的能力越强,适合外界压差随转速增加而增大的工况,自我调节能力强;若轴承外环与内环间距足够大,为简化结构,所述的密封组件可直接集成在轴承的外环与内环之间,组合成密封轴承使用。
优选地,所述间隙中设有用于增大与磁流体接触面积的载液条,所述载液条固定在旋转部位上;其有益效果在于:载液条作为凹极或凸极的延申部,间接地增大了凹极或凸极与磁流体的表面接触面积,增强了凹极或凸极带动磁流体旋转的能力,使得磁流体获得更多的能量旋转,产生更大的离心力;所述载液条可由呈海绵结构的材料制作而成,如高密海绵,主要特征为柔性、多孔,流体可以自由穿梭在其孔隙中而不影响自身的流动性,进而不影响流体的密封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其海绵结构纵横交错,大大增大了旋转部件带动磁流体旋转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若为节约成本,所述载液条可用絮状纤维或者羽绒代替。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呈环状结构,采用辐射充磁,为单极辐射环,单极辐射环的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侧,众所周知,磁极是磁体中磁力最强的部位,磁感线分布最为密集,越靠近环状永磁体内侧磁极的磁场线越呈现出径向分布的状态,凹槽紧贴环状永磁体内侧磁极,处在正中位置,使整个磁流体密封带近距离地处在磁极提供磁场的最佳位置中,可获得最大化的径向磁力,进而促使磁流体积聚在凹槽底部形成密封带,实现流体在U型管中的静压平衡,保证更强的密封性能。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永磁体可由多片扇形永磁体交错布置组合而成,对于小半径的环状永磁体可采用辐射环,容易加工,但对于大直径的环状永磁体加工并不是很容易,可采用组合的方式降低加工难度;为使磁场分布的更加均匀,扇形永磁体交错的布置,采用辐射充磁或径向充磁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凹极与永磁体连为一体通过旋转环固定在转子上,凸极通过支撑环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中;其有益效果在于:永磁体与凹极连为一体更进一步地拉近了磁极与磁流体的距离,使磁流体可获得更大的磁力,产生更强的密封性能;将凹极固定在旋转部件上,一方面在于,磁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向凹槽底积聚,磁流体中的磁性微粒在磁场的作用下呈现不均匀的分布,越靠近磁极的部位磁性微粒浓度越稠密,进而导致越靠经磁极的部位,磁流体的黏度越大,相较于凸极,凹极旋转带动磁流体获得离心力的能力更强,使得动密封状态下密封性能更强,且由于靠经凸极的磁流体黏度小,旋转时磁流体与凸极之间的摩擦力小,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也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于,密封结构上,凹极处在凸极的外圈,凹极与磁流体的表面接触面积大于凸极与磁流体的接触面积,产生的静摩擦力大,传递的能量多,带动磁流体旋转的能力优于凸极,且在旋转时,处于外圈的凹极线速度大于处于内圈的凸极,所产生的离心力更大,更有利于抵抗外界压差;所述凹极优选地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如可塑性强的高弹性聚合物,更具体地如聚四氟乙烯,既耐高温又耐低温,而凹极由柔性材料制作时,所述环状永磁体可作为支架为凹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证其在高速运转时不发生变形,进而保证了密封效果,减少零部件的个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永磁体的磁极分别处在在内外侧,内侧磁极为磁流体提供磁场,而外侧磁极也可以提供磁场,若永磁体外侧空间形成有“U”型间隙,可填充磁性润滑脂这种黏度大、成本低的非牛顿磁流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一道辅助密封带。
优选地,所述旋转环外端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中,所述旋转环与端盖之间间隙中填充有润滑脂;其有益效果在于:形成迷宫型密封结构,且在永磁体的外围形成“U”型间隙,间隙内可填充润滑脂,优选为磁性润滑脂,充分利用旋转环运转时产生的离心效应及永磁体的磁极对磁性润滑脂的强大磁吸力形成辅助密封,提高密封性能。
优选地,所述旋转环外端设有甩泥环,所述甩泥环固定在转子上;其有益效果在于:旋转的甩泥环,利用离心力将流体中的粉尘、泥沙甩出,防止外部粉尘、泥沙进入轴承中,减小轴承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凹极边沿部与凸极接触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磁流体被限制在凸极与凹极之间形成的“U”型或“V”型封闭空间中;其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在于,可防止剧烈震动时,磁流体脱离磁力的束缚大量外泄;另一方面在于,可防止外界杂质进入磁流体,影响磁流体的特性,保证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凸极固定在转子上,所述永磁体与凹极连为一体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中;其有益效果在于:适用于永磁体外侧需要设置励磁体的场合,方便励磁体上绕组线圈的接线,由旋转的凸极带动磁流体旋转,使流体产生离心力,需要指出的是,在磁极的影响下,磁流体中的磁性微粒向凹极靠拢,导致靠经凸极的磁流体中磁性微粒浓度低,进而导致靠经凸极的磁流体黏度低,带动磁流体旋转获得离心力的能力有限,为增加凸极带动流体旋转的能力,在凸极适当位置需设置叶片或将载液条固定安装在凸极上。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外侧设有励磁体,所述励磁体上饶有线圈,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励磁体固定在外套上;其有益效果在于:饶有线圈的励磁体通电后产生磁场,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就可控制励磁体产生磁场的强度变化,使得密封强度实现可控,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场合,进一步地,饶有线圈的励磁体固定安装在凹极外侧的静止部件上,方便电路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励磁体包括励磁柱及励磁环,饶有线圈的励磁柱均布在励磁环上;饶有线圈的励磁柱通电提供磁场,励磁环将磁场沿圆周上分布开来,保证磁流体的分布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密封效果;对于大半径的励磁体可采用分片组合、交错布置的形式制作。
优选地,所述轮毂内圈设有加强筋;其有益效果在于:增强轮毂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筋在旋转时,可以带动空气流动,增强电机的散热性能。
优选地,所述轮毂侧边设有通风口;其有益效果在于:进一步加快空气的流通性能,增强电机的散热性,通风口可为斜开口,行驶过程中,斜切推动空气流动,起到散热风扇的作用。
优选地,密封组件使得轮毂电机内部空间可制作为封闭状态,内部空间可以填充冷却液,优选为绝缘油,以排除内部空间的气体,当密封组件外部压力变化时,内部液体的强抗压缩能力,使得密封带的液位差基本不会发生变化,保证高强度的密封效果,且冷却液也可以起到润滑活动部位及散热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轮毂电机的密封性能好,摩擦系数低,大大提供了装置的防护等级,提供了能量转化效率;2、突破常规方法中通过轴向磁拉力将磁流体束缚在磁路气隙中进行密封的做法,而是对磁流体施加一个径向朝外的磁力,利用流体在U型管中静压平衡的原理,促使磁流体形成“U”型密封带,该密封带既保证了磁流体低摩擦副的特性,还消除了磁流体因离心力的作用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风险;3、将离心力从有害面转变为有利面,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强,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所述密封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密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所述单极辐射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永磁体采用组合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所述凹极及载液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磁流体密封带存在压差情况下的平衡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所述密封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密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中所述密封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密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中所述励磁体一体化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所述励磁体组合式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中所述密封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四中密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罩;2、定子;3、转子;31、转轴;4、前端盖;5、后端盖;6、轴承;7、凹极;8、凸极;9、永磁体;91、永磁瓦;10、磁流体;11、载液条;12、旋转环;13、支撑环;14、隔离板;15、甩泥环;16、润滑脂;17、橡胶环;18、轮毂;19、轮胎;20、保持架;21、防护罩;22、引线槽;23、励磁体;23-1、励磁柱;23-2、线圈;23-3、励磁环;23-4、励磁瓦;24、轴套;25、电动机;26、冷却液;27、传动齿轮;28、通风口;2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包括有密封罩1、转轴31及轮毂18,所述转轴31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1两侧的前端盖4及后端盖5中;所述后端盖5同时也是连接车辆悬架的安装座,所述密封罩1内设有为转轴旋转提供动力的电动机25;电动机固定在密封罩1上,为电力驱动装置;所述轮毂18固定连接在转轴31的输出端;轮毂18用于固定轮胎19,内圈设有加强筋29,侧边设有通风口28;所述轴承6外侧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7和凸极8,所述凹极7与永磁体9连为一体通过旋转环12固定在转轴31上;转轴31端部可增设轴套24,凹极7与永磁体9可通过旋转环12固定在轴套24上,间接地固定在转轴31上;所述凹极7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凹极7由柔性材料浇筑而成,如硅胶、聚四氟乙烯等;所述凸极8通过支撑环13固定在端盖中,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磁流体10;所述永磁体9呈环状结构,采用扇形永磁瓦91拼接组合的方式制作;所述磁流体10在永磁体9提供的径向磁场作用下克服重力向槽底积聚,利用U型管静压平衡原理,在凸极8与凹极7之间形成“U”型的密封带;运转时,转子旋转,带动凹极7及永磁体9运动,处于旋转状态下的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使磁流体10产生径向朝外离心力;磁流体10在离心力及磁力的共同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为增大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的能力,在凹极7上粘结有载液条11,所述载液条11由海绵制成;所述旋转环12外端设有隔离板14,所述隔离板14固定在端盖中,所述支撑环13、旋转环12与端盖之间的“U”型间隙中填充有磁性润滑脂16,需要说明的是磁性润滑脂16在永磁体9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外侧磁极上,不易外泄,旋转时,旋转环12带动磁性润滑脂16产生离心力,在“U”型间隙内形成密封带,起到辅助密封作用,能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所述隔离板14外端设有甩泥环15,甩泥环15固定在转轴31上;所述甩泥环15外侧设有防护罩21。
根据流体在U型管中静压平衡的原理,在密封带处于静密封状态时,磁流体10在凹极7正上方磁极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当磁流体10两端无压差时,两端液面高度差h为零,当任一端压力变大时,磁流体10将会整体向压力低的一侧偏移,直至液面高度差h达到一定值,在磁力的作用下达到新的平衡;在密封带处于动密封状态时,磁流体10不仅受到了磁力作用,还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两者相互叠加,共同提供力场来平衡压差,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极小的液位高度差h就能抵抗极强地外部压差变化,保证极好的动密封效果,不用担心高速状态下,流体因离心力的影响而导致密封厚度拉伸变薄被击穿而导致密封失效地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呈环状结构的永磁体9可为一体化设计,也可采用若干永磁瓦91组合而成,为使得磁场的分布更加均匀及更方便安装,永磁瓦91可采用交错布置,对于大直径的轴承来说,可极大减小加工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7~8所示,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包括有密封罩1、转轴31及轮毂18,所述转轴31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两侧的前端盖4及后端盖5中;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为密封罩旋转提供动力的电机定子2及电机转子3;所述电机转子3固定在密封罩1上,所述电机定子固定在转轴31上,定子2及转子3共同组合为电力驱动装置,所述轮毂18通过后端盖固定连接在旋转的密封罩1上,轮毂18用于固定轮胎19,转轴31固定在车辆悬架安装座上;所述轴承6外侧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7和凸极8,所述凹极7与永磁体9连为一体固定在端盖中;所述凹极7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凹极7由柔性材料浇筑而成,如硅胶、聚四氟乙烯等;所述凸极8直接固定在转轴31上,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磁流体10;所述永磁体9呈环状结构,采用辐射充磁,为单极辐射环;所述磁流体10在永磁体9提供的径向磁场作用下克服重力向槽底积聚,利用U型管静压平衡原理,在凸极8与凹极7之间形成“U”型的密封带;运转时,转子旋转,带动凹极7及永磁体9运动,处于旋转状态下的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使磁流体10产生径向朝外离心力;磁流体10在离心力及磁力的共同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为增大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的能力,在凹极7上粘结有载液条11,所述载液条11由海绵制成;为了防止剧烈震荡时,磁流体发生外泄,所述凹极7边沿部与凸极8轻微接触,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磁流体10被封存在凸极8与凹极7之间的封闭空间内;所述永磁体9外侧设有隔离板14,所述隔离板14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隔离板14上设有橡胶环17,与转轴轻微接触,形成阻挡泥沙、粉尘的第一道密封。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密封罩1与轮毂18可一体化设计,所述转轴31延申出两侧端盖,用于固定在车架上。
实施例三
如图9~12所示,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包括有密封罩1、转轴31及轮毂18,所述转轴31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1两侧的前端盖4及后端盖5中;所述后端盖5同时也是连接车辆悬架的安装座;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为转轴旋转提供动力的电机定子2及电机转子3;所述电机定子2固定在密封罩1上,所述电机转子3固定在转轴31上,定子2及转子3共同组合为电力驱动装置,所述轮毂18固定连接在旋转的转轴输出端,轮毂18用于固定轮胎19;所述轴承6外侧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7和凸极8,所述凹极7与永磁体9及励磁体23由内向外依次连为一体固定在保持架20中,所述保持架20固定安装在端盖的安装槽中;所述凹极7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凹极7由柔性材料浇筑而成,如硅胶、聚四氟乙烯等;所述凸极8直接固定在转轴31上,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磁流体10;所述永磁体9呈环状结构,采用辐射充磁,为单极辐射环;所述磁流体10在永磁体9提供的径向磁场作用下克服重力向槽底积聚,利用U型管静压平衡原理,在凸极8与凹极7之间形成“U”型的密封带;运转时,转子旋转,带动凸极8运动,处于旋转状态下的凸极8带动磁流体10旋转,使磁流体10产生径向朝外离心力;磁流体10在离心力及磁力的共同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为增大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的能力,在凸极8上粘结有载液条11,所述载液条11由海绵制成;所凸极8两端设有填料函,用于阻止杂质进入密封带;所述凹极7外端依次设有旋转环12、隔离板14及甩泥环15,其中旋转环12及甩泥环15固定在转轴上,隔离板14固定在端盖中,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旋转环12两侧面的间隙内填充有润滑脂16,转子旋转时,最外侧的甩泥环15利用离心力将水中的粉尘颗粒甩出,起到第一层的保护作用,润滑脂16在旋转环12的离心力作用下,将顶部间隙密封,形成防止细小颗粒的进入,形成第二道保护;甩泥环15在外部设有防护罩21。
需要指出的是,励磁体23呈环状结构,置于所述永磁体9外侧,由励磁柱23-1、线圈23-2及励磁环23-3组合而成,饶有线圈23-2的励磁柱23-1均布在励磁环23-3上,工作时,所述线圈22-2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同向叠加,使得施加在磁流体上的磁场总强度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强,进而使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密封性能可根据需要变得可控;所述端盖上设有线圈23-2的引线槽2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励磁体23还可由若干励磁单元组合而成,所述励磁单元包括励磁柱23-1、线圈23-2及励磁瓦23-4,饶有线圈23-2的励磁柱23-1固定在励磁瓦23-4上。
实施例四
如图13~14所示,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包括有密封罩1、转轴31及轮毂18,所述转轴31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1两侧的前端盖4及后端盖5中;所述后端盖5同时也是连接车辆悬架的安装座;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为转轴旋转提供动力的电机定子2及电机转子3;所述电机定子2固定在密封罩1上,所述电机转子3固定在转轴31上,定子2及转子3共同组合为电力驱动装置,所述轮毂18固定连接在旋转的转轴输出端,轮毂18用于固定轮胎19;所述轴承6外侧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7和凸极8,所述凹极7通过旋转环12固定在转轴31上;所述凹极7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凹极7由柔性材料浇筑而成,如硅胶、聚四氟乙烯等;所述凸极8通过支撑环13固定在端盖中,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磁流体10;永磁体9呈环状结构,采用辐射充磁,为单极辐射环,固定凹极7外侧的端盖中,并与凹极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磁流体10在永磁体9提供的径向磁场作用下克服重力向槽底积聚,利用U型管静压平衡原理,在凸极8与凹极7之间形成“U”型的密封带;运转时,转子旋转,带动凹极7运动,处于旋转状态下的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使磁流体10产生径向朝外离心力;磁流体10在离心力及磁力的共同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为增大凹极7带动磁流体10旋转的能力,在凹极7上粘结有载液条11,所述载液条11由海绵制成;所述旋转环12外端设有隔离板14,所述隔离板14固定在端盖中,所述支撑环13、旋转环12与永磁体9之间间隙内填充有磁性润滑脂16;所述隔离板14外端设有甩泥环15,甩泥环15固定在转轴31上;所述甩泥环15外侧设有防护罩21。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凹极7的内侧及外侧均形成了“U”型密封带,凹极7旋转时,内外两道密封带均在离心力及磁力的同向叠加下抵抗外部压差,双重保证密封性能;所述旋转环12优选为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以便减小磁漏,间接地提高永磁体4对磁流体2的磁力;若不计成本,磁性润滑脂16可换成磁流体10。
需要补充的是,密封组件使得所述电动机或发电机内部空间可制作为封闭状态,为增加密封轮毂电机的密封性能,内部空间可以填充冷却液,优选为绝缘油26,以排除内部空间的气体,当密封组件外部压力变化时,内部液体的强抗压缩能力,使得密封带的液位差基本不会发生变化,保证高强度的密封效果,且冷却液也可以起到润滑活动部位及散热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密封罩、转轴及轮毂,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密封罩两侧的端盖中;所述密封罩内设有为转轴或密封罩旋转提供动力的电力驱动装置,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在旋转的密封罩或转轴上;所述轴承的侧边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凹极和凸极,所述凹极和凸极其中之一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凹极呈环状结构,外侧设有永磁体,内侧设有“U”型或“V”型凹槽;所述凸极顶部置于凹槽内,并与凹槽之间形成有“U”型或“V”型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磁流体;所述磁流体在永磁体内侧磁极提供的磁场作用下积聚在凹槽底部,利用流体在“U”型管中静压平衡的原理,在凸极与凹极之间形成“U”型或“V”型的密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中设有用于增大与磁流体接触面积的载液条,所述载液条固定在旋转部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极与永磁体连为一体通过旋转环固定在转子上,所述凸极通过支撑环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外端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中,所述旋转环与端盖之间间隙中填充有润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外端设有甩泥环,所述甩泥环固定在转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极边沿部与凸极接触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磁流体被限制在凸极与凹极之间形成的“U”型或“V”型封闭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极固定在转子上,所述永磁体与凹极连为一体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外侧设有励磁体,所述励磁体上饶有线圈,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励磁体固定在密封罩的端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圈设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侧边设有通风口。
CN202110154641.2A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Withdrawn CN112928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4641.2A CN112928853A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4641.2A CN112928853A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8853A true CN112928853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4641.2A Withdrawn CN112928853A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885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2860A (ja) * 1997-10-17 1999-04-30 Minebea Co Ltd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US20030001340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Pazhayannur Ram V. Low power high speed disc drive spindle seal
CN1437712A (zh) * 2000-06-21 2003-08-20 Nok株式会社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和磁性流体密封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07492971A (zh) * 2017-08-26 2017-12-19 盐城市国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2860A (ja) * 1997-10-17 1999-04-30 Minebea Co Ltd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CN1437712A (zh) * 2000-06-21 2003-08-20 Nok株式会社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和磁性流体密封装置的安装方法
US20030001340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Pazhayannur Ram V. Low power high speed disc drive spindle seal
CN107492971A (zh) * 2017-08-26 2017-12-19 盐城市国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6578B1 (ko) 물 흐름으로부터 전력을 획득하기 위한 발전소
CN112849383A (zh) 一种密封轮缘推进器或发电机
CN105720712A (zh) 一种定子液冷且转子磁钢内置式的盘式轮毂电动机
CN111156132A (zh) 一种磁悬浮垂直轴盘式无铁芯风力发电机
CN112758291A (zh) 一种大功率密封轮缘推进器
CN112928853A (zh) 一种密封轮毂电机
CN112849380A (zh) 一种对转密封总成及采用该总成的对转推进器
CN112833191A (zh) 一种密封方法
CN112886750A (zh) 密封电动机或发电机
US11990818B2 (en) In-wheel mo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sealing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in-wheel motor
CN112722227A (zh) 一种密封电动喷泵推进器
CN112928854A (zh) 轮毂电机
CN112829909A (zh) 密封吊舱推进器
CN112829915A (zh) 大功率泵喷轮缘推进器
JP2656422B2 (ja) 縦型回転機械の軸封装置
CN216343036U (zh) 磁悬浮氢气循环泵
CN112833104A (zh) 一种密封轴承
CN112833193A (zh) 一种磁流体密封组件
CN115331912A (zh) 一种磁滞制动器消磁装置
CN206060380U (zh) 一种定子液冷且转子磁钢内置式的盘式轮毂电动机
CN112984119A (zh) 一种低摩擦系数的密封方法
CN112758293A (zh) 轮缘推进器或发电机
CN112879440A (zh) 一种轴承密封总成
CN112953086A (zh) 电动机或发电机
CN109139693B (zh) 混合式磁悬浮止推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