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8515A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8515A
CN112928515A CN201911271956.4A CN201911271956A CN112928515A CN 112928515 A CN112928515 A CN 112928515A CN 201911271956 A CN201911271956 A CN 201911271956A CN 112928515 A CN112928515 A CN 112928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elastic member
movable terminal
connector according
cylindrica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19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云河
宋志刚
翟鹏
陈家辉
朱莉芸
周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19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8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8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8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及一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一个筒形主体部,所述筒形主体部附接到所述导电壳体,以及至少一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从所述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向内弯折延伸,以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外周面接触。该电连接器能够提高可移动端子与导电壳体电接触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使可移动端子与导电壳体保持良好接触的电连接器,以及包含上述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电连接器通常采用可移动端子的结构,可移动端子置于圆筒状的导电壳体的容纳部中,可移动端子的一端位于容纳部内,并对抗弹簧的弹性从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便与连接端子电连接。可移动端子通常通过位于其一端的弹簧与导电壳体保持接触,然而这种接触不够稳定,尤其是在有震动或外力施加给可移动端子时,会导致可移动端子和导电壳体之间接触不良,并因此产生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现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
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
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及
一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
一个筒形主体部,所述筒形主体部附接到所述导电壳体,以及
至少一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从所述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向内弯折延伸,以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外周面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限定的空间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套接在所述导电壳体的开口端的外侧,每个所述弹片经由所述导电壳体的开口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容纳部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突出的弹性臂,所述导电壳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弹性臂结合的凹槽。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挡部,以使得当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结合槽结合时,所述筒形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止挡部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的第二端没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凸缘,以使得当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止挡槽结合时,所述第一凸缘抵靠在所述止挡部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由板状材料围合形成,所述板状材料的第一端设置有结合部,所述板状材料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结合部结合的结合槽。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套接在所述导电壳体的开口端的内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壳体的内侧壁形成有台阶,以使得当所述第二弹性件组装就位后所述筒形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台阶处。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二凸缘,以防止所述第二弹性件从所述第一容纳部滑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片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突出部,以使得当所述第二弹性件组装就位后所述突出部抵靠在所述第二凸缘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筒形主体部设置有一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轴向贯穿所述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壳体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径向向内突出的止挡部,以防止所述可移动端子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滑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多个所述弹片沿所述筒形主体部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每个所述弹片形成为朝向所述可移动端子突出的弧形结构或V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壁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沿所述可移动端子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以与所述导电壳体弹性地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件是通过冲压制成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
外导电筒体,
内绝缘筒体,所述内绝缘筒体设置在所述外导电筒体内,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内绝缘筒体内,并通过所述内绝缘筒体与所述外导电筒体隔离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配合连接器,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以及与所述绝缘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部分地延伸至所述外导电筒体内,并与所述外导电筒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绝缘基座和所述外导电筒体之间。
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包括附接到导电壳体的筒形主体部以及从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向内弯折延伸以与可移动端子的外周面接触,这样可移动端子分别通过第二弹性件和位于可移动端子一端的第一弹性件与导电壳体电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可移动端子能够始终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导电壳体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从而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公开,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得本公开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公开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及一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一个筒形主体部,所述筒形主体部附接到所述导电壳体,以及至少一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从所述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向内弯折延伸,以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外周面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外导电筒体,内绝缘筒体,所述内绝缘筒体设置在所述外导电筒体内,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内绝缘筒体内,并通过所述内绝缘筒体与所述外导电筒体隔离开。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包括:一个圆筒状的导电壳体2,一个可移动端子1、一个第一弹性件3和一个第二弹性件4。导电壳体2内形成有一个圆柱形的第一容纳部2.1,该第一容纳部2.1具有开口端,该第一容纳部2.1的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端是封闭的。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经由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插入第一容纳部2.1中,第一弹性件3位于第一容纳部2.1内,可移动端子1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第一弹性件(例如,弹簧)3的弹性从第一容纳部2.1可移动地伸出,以与电子部件(例如PCB板)电连接。第二弹性件4包括一个筒形主体部4.1和多个弹片4.4,该筒形主体部4.1附接到导电壳体2,每个弹片4.4从筒形主体部4.1的第一端4.2向内弯折延伸,以与可移动端子1的外周面接触。这样,使得可移动端子1分别通过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以提高可移动端子1与导电壳体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1.1,第一弹性件3位于由第一容纳部2.1和第二容纳部1.1限定的空间内。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筒形主体部4.1套接在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的外侧,每个弹片4.4经由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延伸到第一容纳部2.1内,以与可移动端子1的外周面接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筒形主体部4.1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突出的弹性臂4.5,导电壳体2的外侧壁上形成有适于与弹性臂4.5结合的凹槽2.3。这样,当将第二弹性件4与导电壳体2组装在一起时,筒形主体部4.1的内侧壁上的弹性臂4.5与导电壳体2的外侧壁上的凹槽2.3结合,以防止第二弹性件4与导电壳体2分离,从而提高第二弹性件4与导电壳体2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导电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挡部2.2,以使得当弹性臂4.5与凹槽2.3结合时,筒形主体部4.1的与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3抵靠在止挡部2.2上。这样,通过设置止挡部2.2和凹槽2.3可以限制第二弹性件4在导电壳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弹性件4与导电壳体2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筒形主体部4.1的第二端4.3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凸缘4.6,以使得当弹性臂4.5与凹槽2.3结合时,该第一凸缘4.6抵靠在止挡部2.2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凸缘4.6与筒形主体部4.1的轴向成一角度,例如45°、60°等。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筒形主体部4.1是由板状材料围合形成的,该板状材料的第一端设置有结合部4.9,该板状材料的与该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该结合部结合的结合槽4.10,通过将结合部4.9和结合槽4.10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筒形主体部4.1。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筒形主体部4.1套接在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的内侧,每个弹片4.4从筒形主体部4.1的第一端4.2向内弯折且轴向地延伸,以与可移动端子1的外周面接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形成有台阶2.6,以使得当第二弹性件4组装就位后筒形主体部4.1的与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3抵靠在台阶2.6处,从而防止第二弹性件4远离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运动。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二凸缘2.3,以防止第二弹性件4从第一容纳部2.1滑出。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筒形主体部4.1的第一端的相邻的两个弹片4.4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突出部4.7,以使得当第二弹性件4组装就位后该突出部4.7抵靠在第二凸缘2.3上。这样,通过台阶2.6和第二凸缘2.3可以限定第二弹性件4在导电壳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筒形主体部4.1设置有一个开口槽4.8,该开口槽4.8轴向贯穿筒形主体部4.1的两个相反的端部4.2、4.3。通过设置开口槽4.8,可以使得第二弹性件4的变形范围更大,以尽可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即,内径)规格的第一容纳部2.1。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径向向内突出的止挡部2.5,以防止可移动端子1从第一容纳部2.1滑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多个弹片4.4沿筒形主体部4.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这样可使得可移动端子1在多个弹片4.4的弹力作用下易于在第一容纳部2.1的中心定位,也就是说,可移动端子1的轴线与第一容纳部2.1的轴线重合。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每个弹片4.4形成为朝向可移动端子1突出的V形结构,以便弹性地抵靠在可移动端子1的外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片4.4例如也可以采用朝向可移动端子1突出的弧形结构。此外,弹片4.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还形成有多个第一弹性臂1.2,相邻的两个第一弹性臂1.2之间设置有槽口1.4,该第一弹性臂1.2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第一容纳部2.1的内侧壁上;这样,可移动端子1可以进一步通过第一弹性臂1.2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以提高可移动端子1与导电壳体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每个第一弹性臂1.2从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沿可移动端子1的轴向方向延伸。这样,可便于将可移动端子1插入到导电壳体2的第一容纳部2.1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1.2例如也可以在与可移动端子1的轴向呈一角度的方向上延伸,以与第一容纳部2.1的内侧壁电接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每个第一弹性臂1.2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起1.3,以与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弹性地接触,这样可以使得可移动端子1能够与导电壳体2可靠地电接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弹性臂1.2沿可移动端子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这样可使得可移动端子1在多个第一弹性臂1.2的弹力作用下易于在第一容纳部2.1的中心定位,也就是说,可移动端子1的轴线与第一容纳部2.1的轴线重合。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7、图8所示,第一容纳部2.1具有开口端,第一容纳部2.1的与开口端相反的一端(即封闭端)形成有远离开口端延伸的延伸部2.4。在这种情况下,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可移动端子1,该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从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伸出,以与电子部件300(如图6和图10所示)电接触。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容纳部2.1的两端都可以是开口的。在这种情况下,电连接器可以包括两个可移动端子1,这两个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分别从第一容纳部2.1的相反的两端伸出,以分别与相应的电子部件电接触,此时,第一弹性件3位于由两个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容纳部1.2和第二容纳部2.1限定的空间内。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第二弹性件4是通过板状材料通过冲压制成的,以便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如图6和图10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10和筒体30,其中,筒体30包括外导电筒体31和内绝缘筒体32,内绝缘筒体32设置在外导电筒体31内,电连接器10安装在内绝缘筒体32内,并通过内绝缘筒体32与外导电筒体31隔离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0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配合连接器20,配合连接器20包括绝缘基座21以及与绝缘基座连接21的连接端子22,连接端子22部分地延伸至外导电筒体31内,并与外导电筒体31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0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40,例如弹簧,该第三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靠在绝缘基座21和外导电筒体31之间,这样可以通过第三弹性件40提供压力保证分别与电连接器组件上端的第一电子部件300(例如PCB板)和下端的第二电子部件200(例如PCB板、滤波器)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包括附接到导电壳体的筒形主体部以及从筒形主体部的第一端向内弯折延伸以与可移动端子的外侧壁接触,这样可移动端子分别通过第二弹性件和位于可移动端子一端的第一弹性件与导电壳体电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可移动端子能够始终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导电壳体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从而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且阻抗低且成本低,机械性能更加可靠。此外,整个中心端子的长度可以做到更短。进一步地,该第二弹性件可以采用冲压工艺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该电连接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高速产品(例如BTB RF连接器)和电力产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在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公开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Claims (21)

1.一种电连接器(10),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导电壳体(2),所述导电壳体(2)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2.1),所述第一容纳部(2.1)具有开口端;
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1),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2.1)中;
一个第一弹性件(3),所述第一弹性件(3)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2.1)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2.1)可移动地伸出;以及
一个第二弹性件(4),所述第二弹性件(4)包括:
一个筒形主体部(4.1),所述筒形主体部(4.1)附接到所述导电壳体(2),以及
至少一个弹片(4.4),每个所述弹片(4.4)从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第一端(4.2)向内弯折延伸,以与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外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1.1),所述第一弹性件(3)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2.1)和所述第二容纳部(1.1)限定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套接在所述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的外侧,每个所述弹片(4.4)经由所述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容纳部(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向内突出的弹性臂(4.5),所述导电壳体(2)的外侧壁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弹性臂(4.5)结合的凹槽(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导电壳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止挡部(2.2),以使得当所述弹性臂(4.5)与所述结合槽(2.3)结合时,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与所述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3)抵靠在所述止挡部(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第二端(4.3)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凸缘(4.6),以使得当所述弹性臂(4.5)与所述止挡槽(2.3)结合时,所述第一凸缘(4.6)抵靠在所述止挡部(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由板状材料围合形成,所述板状材料的第一端设置有结合部(4.9),所述板状材料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结合部(4.9)结合的结合槽(4.1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套接在所述导电壳体(2)的开口端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形成有台阶(2.6),以使得当所述第二弹性件(4)组装就位后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与所述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3)抵靠在所述台阶(2.6)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二凸缘(2.3),以防止所述第二弹性件(4)从所述第一容纳部(2.1)滑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第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片(4.4)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突出部(4.7),以使得当所述第二弹性件(4)组装就位后所述突出部(4.7)抵靠在所述第二凸缘(2.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筒形主体部(4.1)设置有一个开口槽(4.4),所述开口槽(4.4)轴向贯穿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第一端(4.2)以及与所述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3)。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上还形成有径向向内突出的止挡部(2.5),以防止所述可移动端子(1)从所述第一容纳部(2.1)内滑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多个所述弹片(4.4)沿所述筒形主体部(4.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弹片(4.4)形成为朝向所述可移动端子(1)突出的弧形结构或V形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臂(1.2),所述第一弹性臂(1.2)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纳部(2.1)的内侧壁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1.2)从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沿所述可移动端子(1)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1.2)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3),以与所述导电壳体(2)弹性地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4)是通过冲压制成的。
19.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10);以及
筒体(30),所述筒体(30)包括:
外导电筒体(31),
内绝缘筒体(32),所述内绝缘筒体(32)设置在所述外导电筒体(31)内,所述电连接器(10)安装在所述内绝缘筒体(32)内,并通过所述内绝缘筒体(32)与所述外导电筒体(31)隔离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还包括配合连接器(20),所述配合连接器(20)包括绝缘基座(21)以及与所述绝缘基座连接(21)的连接端子(22),所述连接端子(22)部分地延伸至所述外导电筒体(31)内,并与所述外导电筒体(31)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还包括第三弹性件(40),所述第三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绝缘基座(21)和所述外导电筒体(31)之间。
CN201911271956.4A 2019-12-06 2019-12-06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2928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1956.4A CN112928515A (zh) 2019-12-06 2019-12-06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1956.4A CN112928515A (zh) 2019-12-06 2019-12-06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8515A true CN112928515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6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1956.4A Pending CN112928515A (zh) 2019-12-06 2019-12-06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85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9486A (zh) * 2023-06-28 2023-11-10 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压连接的复合端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39486A (zh) * 2023-06-28 2023-11-10 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压连接的复合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5076A (zh) 电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
CN108023250B (zh) 转接器、插座和连接器组合
US20200136314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US113810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910778B2 (en) Conductive coaxial connector
CN111509446A (zh) 连接器
US10931051B2 (en)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JP6002626B2 (ja) コネクタ
CN112928515A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N210430187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US20200287335A1 (en) Connector having one-piece housing
CN211530232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N114207950B (zh) 电插塞式连接器
CN110870146B (zh) 具有屏蔽元件的印刷电路板插接连接器
EP3624275A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212968376U (zh) 连接器
CN111370901B (zh) 连接器、插座
JPH09245908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用部品
CN113783016A (zh)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
US9017107B2 (en) Insertion-type connector having a contact-making member
CN114914724A (zh) 导电端子、电连接器
CN215934000U (zh) 射频同轴线和电子设备
CN219067279U (zh) 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
CN214706539U (zh) 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外部设备对外部设备连接器
US118111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