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5653B -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5653B
CN112925653B CN202110511179.7A CN202110511179A CN112925653B CN 112925653 B CN112925653 B CN 112925653B CN 202110511179 A CN202110511179 A CN 202110511179A CN 112925653 B CN112925653 B CN 112925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newly added
node
network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11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5653A (zh
Inventor
张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ruan Huish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nr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ruan Huish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nr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ruan Huish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nr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ruan Hu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11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5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5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5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7Logical partitioning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3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storage system, e.g. DASD based or network bas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包括步骤:将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群集网络;在新增节点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对群集的运行状态检查;获取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登录新增节点的主机;对新增节点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在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安装预设的软件;对新增节点网络配置;将新增节点的主机网络配置,并对群集中的主机网络配置;将新增节点的主机添加至群集的群集列表中;将新增节点的主机添加至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对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相关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对虚拟化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化集群扩容。

Description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虚拟化管理平台功能越来越完善。虚拟化管理平台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单一节点的虚拟化环境,虚拟化环境也扩展到了多节点的应用环境。其中,虚拟化管理平台的节点扩容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虚拟化管理平台的节点扩容包含了新增节点的主机配置,虚拟化环境的部署和配置,新增节点在群集中的纳管,存储系统在群集中的纳管和扩展。
目前, 相关技术的虚拟化管理平台包括群集系统、虚拟化系统以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然而,群集系统、虚拟化系统以及分布式存储系统,属于多个不同的应用范畴,新增节点时,节点扩容通常需要针对具体的环境,对各个系统进行配置。因此,节点扩容需要针对各个系统单独操作,操作复杂。也就是说,分布式虚拟化管理平台通常包括的计算、存储,通常情况下计算和存储有不同的应用构成,其部署和运维通常采用不同的架构,导致在分布式虚拟化管理平台环境中,要横向扩展1个节点,要首先对物理环境进行扩展,之后再对虚拟化计算部分进行扩展,最后对存储部分进行扩展,从而无法实现自动化的扩展。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和相关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对虚拟化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化集群扩容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应用于具有分布式多节点形成群集的虚拟化管理平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新增的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虚拟化所属的群集网络,并将所述新增节点与所述群集网络进行连接,所述群集网络为所述群集的主节点所属网络;
S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并配置固定IP地址,所述固定IP地址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IP地址均属于同一所述群集网络;
S3、对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为健康状态: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4;
S4、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5,所述节点信息包括根用户的密码、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以及所述固定IP地址;
S5、对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可被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访问;
S6、在所述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并安装预设的软件,所述预设的软件包括虚拟化软件和群集管理软件;
S7、对所述新增节点进行网络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群集网络匹配,将网络配置完成后的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并判断是否连接网络成功:若否,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是,则进入步骤S8;
S8、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网络配置,并对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群集中所有的主机均可以互联;
S9、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网络配置状态进行验证,并将该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S10、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
S11、对所述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所述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若否,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告警状态;若是,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正常状态,并将所述群集中的群集任务标记为添加所述新增节点完成状态。
优选的,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判断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是否出现节点心跳状态异常: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进入步骤S32;
S32、判断所述群集中分布式存储的当前状态是否为降级模式,且未将失效的存储磁盘标记为无效状态: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进入步骤S33;其中,所述降级模式为当前的所述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磁盘损坏或节点无法访问的情况导致所述分布式存储处于只读状态;
S33、判断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对应的主机是否不可访问: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则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为健康状态。
优选的,所述S4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
S42、通过所述固定IP地址访问所述新增节点,输入所述根用户的密码和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判断所述新增节点连接正常,并进入步骤S5。
优选的,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在所述新增节点内生成SSH 密钥,以用于所述群集内的所有节点间授权登录,所述SSH 密钥包括SSH公钥和SSH私钥;
S52、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SSH公钥添加至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用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可通过SSH方式访问所述新增节点;
S53、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新的主机名字添加并配置至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
S54、配置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时区,以使所述新增节点的时区设置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时区设置一致。
优选的,所述S6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1、将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内的NFS的软件源启动并执行,所述NFS的软件源包括用于所述新增节点配置的软件包;
S62、通过SSH方式将NFS文件挂载到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
S63、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NFS的软件源进行软件源配置,所述软件源配置为根据NFS服务器所在的软件源作为有效的软件源进行配置;
S64、通过远程执行虚拟化软件安装操作;
S65、虚拟化软件完成安装后,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NFS文件进行取消挂载,并停止执行与所述新增节点中相关的NFS命令。
优选的,所述S7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1、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四块网卡进行聚合操作,其中两块所述网卡聚合成主备网络并形成第一组网卡,另两块所述网卡聚合成主备网络并形成第二组网卡;
S72、将所述第一组网卡前端配置桥接网络,并将所述第一组网卡配置所述固定IP地址和与所述固定IP地址相应的子网掩码;
S73、将所述第二组网卡前端配置桥接网络,并将所述第二组网卡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第二组网卡聚合的网络组成存储网络,并将所述第二组网卡配置新的IP地址;
S74、将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以使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状态生效;
S75、将所述新增节点连接入所述群集网络,判断连接网络状态:若超过预设的时间后未连接网络成功,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连接网络成功,则进入步骤S8。
优选的,所述S8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1、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SSH公钥添加至所述群集内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以使所述群集内所有的其它主机均可以与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相互访问;
S82、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SSH配置文件更新,并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允许权限设置为prohibit-password;
S83、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添加至所述虚拟化管理平台预先设置的一个hosts文件;
S84、将所述群集内其中一台主机原有的hosts文件根据所述hosts文件进行更新,并重复所述S81-S84至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均的原有的hosts文件均被所述hosts文件更新;
S85、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所述SSH配置文件更新,所述SSH配置文件更新包括IP地址列表更新、将IdentifyFile设置为所述SSH私钥的地址以及设置端口为22,所述IP地址列表更新为根据更新后的所述hosts文件中的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列表的内容,分别将所述群集内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的IP地址列表和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IP地址列表进行内容更新;
S86、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内的所述hosts文件进行配置,并对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主机名解析,以使得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可以互联。
优选的,所述S9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91、在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上,通过该主机的IP地址和主机名连接所述群集内的其他一台主机;
S92、通过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并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第一组网卡配置为所述群集网络联网所需配置;
S93、验证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已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优选的,所述S10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存储监控进程;
S10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并配置管理进程;
S103、获取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未使用磁盘的设备列表;
S104、将所述设备列表中的设备添加至所述可用分布式存储组;
S105、判断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是否启用了对象存储服务:若是,则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radosgw密钥文件,并将所述radosgw密钥文件复制至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
优选的,所述S11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将所述群集内的其中一台主机设为验证主机,验证所述验证主机可以通过其的IP地址连接至所述群集内任意一台主机;
S112、依次将所述群集内的其它主机分别设为验证主机并重复所述S111步骤至完成验证;
S113、验证所述群集的状态是否异常;
S114、验证所述可用分布式存储组的存储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上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群集网络;在新增节点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对群集的运行状态检查;获取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登录新增节点的主机;对新增节点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在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安装预设的软件;对新增节点网络配置;将新增节点的主机网络配置,并对群集中的主机网络配置;将新增节点的主机添加至群集的群集列表中;将新增节点的主机添加至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对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能够检测新增节点的物理环境,并自动化的完成新增节点的扩容、配置虚拟化计算环境,并检测新增节点中的存储能力,并根据磁盘的状态,对存储部分进行扩展。因此,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对虚拟化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化集群扩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3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4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5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5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6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7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7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8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8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9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9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10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10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S11步骤的流程框图;
图11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本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应用于具有分布式多节点形成群集的虚拟化管理平台。
其中,虚拟化管理平台在操作的界面上,用户通过界面进行操作。所述群集是一项使用一组系统,对应用程序提供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的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流程框图。
S1、将待新增的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虚拟化所属的群集网络,并将所述新增节点与所述群集网络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群集网络为所述群集的主节点所属网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S1步骤中,所述物理连接为网线连接。
S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并配置固定IP地址,所述固定IP地址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IP地址均属于同一所述群集网络。
用户需要在添加节点前,在操作界面上,在所述新增节点上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并配置所述固定IP地址。
S3、对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为健康状态: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4。
请参照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判断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是否出现节点心跳状态异常: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进入步骤S32。
S32、判断所述群集中分布式存储的当前状态是否为降级模式,且未将失效的存储磁盘标记为无效状态: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进入步骤S33。其中,所述降级模式为当前的所述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磁盘损坏或节点无法访问的情况导致所述分布式存储处于只读状态。
S33、判断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对应的主机是否不可访问: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则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为健康状态。
S4、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5,所述节点信息包括根用户的密码、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以及所述固定IP地址。
请参照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S4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
S42、通过所述固定IP地址访问所述新增节点,输入所述根用户的密码和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判断所述新增节点连接正常,并进入步骤S5。
S5、对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可被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访问。
请参照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在所述新增节点内生成SSH 密钥,以用于所述群集内的所有节点间授权登录。其中,所述SSH 密钥包括SSH公钥和SSH私钥。
S52、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SSH公钥添加至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用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可通过SSH方式访问所述新增节点。
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SSH公钥复制到所述新增节点的/root/.ssh/authorized_key文件中,以便所述群集内现存的主机可以通过ssh方式访问待添加的节点。
S53、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新的主机名字添加并配置至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
S54、配置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时区,以使所述新增节点的时区设置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时区设置一致。
S6、在所述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并安装预设的软件,所述预设的软件包括虚拟化软件和群集管理软件。
请参照图5所示。具体的,所述S6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1、将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内的NFS的软件源启动并执行。所述NFS的软件源包括用于所述新增节点配置的软件包。
S62、通过SSH方式将NFS文件挂载到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
S63、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NFS的软件源进行软件源配置。所述软件源配置为根据NFS服务器所在的软件源作为有效的软件源进行配置。
S64、通过远程执行虚拟化软件安装操作。
S65、虚拟化软件完成安装后,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NFS文件进行取消挂载,并停止执行与所述新增节点中相关的NFS命令。
S7、对所述新增节点进行网络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群集网络匹配,将网络配置完成后的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并判断是否连接网络成功:若否,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是,则进入步骤S8。
请参照图6所示。具体的,所述S7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1、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四块网卡进行聚合操作,其中两块所述网卡聚合成主备网络并形成第一组网卡,另两块所述网卡聚合成主备网络并形成第二组网卡。
S72、将所述第一组网卡前配置桥接网络,并将所述第一组网卡配置所述固定IP地址和与所述固定IP地址相应的子网掩码。
S73、将所述第二组网卡前配置桥接网络,并将所述第二组网卡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第二组网卡聚合的网络组成存储网络,并将所述第二组网卡配置新的IP地址。
S74、将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以使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状态生效。
S75、将所述新增节点连接入所述群集网络,判断是否连接网络成功:若超过预设的时间后未连接网络成功,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是,则进入步骤S8。
S8、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网络配置,并对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主机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群集中所有的主机均可以互联。
请参照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S8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1、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SSH公钥添加至所述群集内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以使所述群集内所有的其它主机均可以与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相互访问。
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SSH公钥复制到所述群集现有主机中的第一台主机的/root/.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使得这两台主机互相可以通过SSH访问,并在所述群集中现有的主机中重复上述操作,以便所述群集的所有主机均可和所述新增节点的互相访问。
S82、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SSH配置文件更新,并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允许权限设置为prohibit-password。
其中,所有的主机包括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以及所述群集内已有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
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群集中现存主机的中的/etc/ssh/sshd_config文件进行更新,将MatchAddress参数中的主机IP地址列表更新为所述群集中现存主机和所述新增节点的相应的主机的列表,并将PermitRootLogin设置为prohibit-password。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所述群集内所有的现存节点和所述新增节点的主机中都完成sshd_config文件的更新。
S83、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添加至所述虚拟化管理平台预先设置的一个hosts文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虚拟化管理平台预先设置的一个hosts文件的具有位置为/etc/ssh/ssh_known_hosts。通过修改/etc/ssh/ssh_known_hosts文件,将所述群集内所有主机的IP地址均添加到该文件。
S84、将所述群集内其中一台主机原有的hosts文件根据所述hosts文件进行更新,并重复所述S81-S84至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均的原有的hosts文件均被所述hosts文件更新。
S85、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所述SSH配置文件更新,所述SSH配置文件更新包括IP地址列表更新、将IdentifyFile设置为私钥地址和设置端口为22。
其中,所述IP地址列表更新为根据更新后的所述hosts文件中的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列表的内容,分别将所述群集内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的IP地址列表和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IP地址列表进行内容更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SSH配置文件为/etc/ssh/ssh_config文件。
S86、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内的所述hosts文件进行配置,并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主机名解析,以使得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可以互联。
S9、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网络配置状态进行验证,并将该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请参照图8所示。具体的,所述S9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91、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上,通过该主机的IP地址和主机名连接所述群集内的其他一台主机。通过所述S91的步骤操作,可以确保相应的主机名和IP地址已经配置正确。
S92、通过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并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第一组网卡配置为所述群集网络联网所需配置。
S93、验证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已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S10、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
请参照图9所示。具体的,所述S10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存储监控进程。
S10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并配置管理进程。
S103、获取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未使用磁盘的设备列表。
S104、将所述设备列表中的设备添加至所述可用分布式存储组。
S105、判断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是否启用了对象存储服务,若是,则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radosgw密钥文件,并将所述radosgw密钥文件复制至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
S11、对所述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所述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若否,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告警状态;若是,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正常状态,并将所述群集中的群集任务标记为添加所述新增节点完成状态。
请参照图10所示。具体的,所述S11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将所述群集内的其中一台主机设为验证主机,验证所述验证主机可以通过其的IP地址连接至所述群集内任意一台主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台验证主机可以通过IP地址连接群集中所有主机。
S112、依次将所述群集内的其它主机分别设为验证主机并重复所述S111步骤至完成验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重复上述操作,第N台验证主机均可与所述群集中所有主机连接。
S113、验证所述群集的状态是否异常。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验证群集状态,所述群集状态应该为正常状态,且节点中包含所有的群集主机节点,还包括新增的节点主机。
S114、验证所述可用分布式存储组的存储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验证分布式存储状态,所述群集的分布式存储应该为正常状态或警告状态,因为分布式存在新增硬盘后,会处于短时的调整状态。当完成上述步骤时,系统标记添加群集任务状态完成。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能够在分布式虚拟化管理平台下,通过用户在管理平台上的操作,自动的完成新增节点的配置、主机群集的加入、分布式存储的配置。在主机和群集的配置上,能够自动根据网卡配置情况,创建聚合网络;在分布式存储的配置上,还可以根据当前主机硬盘的状态,自动将未使用的硬盘作为分布式存储的硬盘硬件,添加到存储组中。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能够根据配置,自动化完成节点的添加过程,并在节点扩展后,对群集和存储的状态进行检测。更优的,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能够检测节点的物理环境,并自动化的完成节点的扩展、配置虚拟化计算环境,并检测节点中的存储能力,并根据磁盘的状态,对存储部分进行扩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请参照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网络接口1003及存储在存储器1002上并可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1002的程序,处理器10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即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
具体的,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将待新增的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虚拟化所属的群集网络,并将所述新增节点与所述群集网络进行连接。所述群集网络为所述群集的主节点所属网络。
S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并配置固定IP地址,所述固定IP地址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IP地址均属于同一所述群集网络。
S3、对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为健康状态: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4。
S4、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5,所述节点信息包括根用户的密码、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以及所述固定IP地址。
S5、对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可被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访问。
S6、在所述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并安装预设的软件。所述预设的软件包括虚拟化软件和群集管理软件。
S7、对所述新增节点进行网络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群集网络匹配,将网络配置完成后的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并判断是否连接网络成功:若否,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是,则进入步骤S8。
S8、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网络配置,并对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群集中所有的主机均可以互联。
S9、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网络配置状态进行验证,并将该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S10、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
S11、对所述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所述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若否,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告警状态;若是,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正常状态,并将所述群集中的群集任务标记为添加所述新增节点完成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能够实现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及相应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的1001-1003,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存储器1002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002可以是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002也可以是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100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002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10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10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所述处理器1001通常用于控制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的程序代码。
网络接口100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003通常用于在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如所述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实施例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100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本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表述。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群集网络;在新增节点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对群集的运行状态检查;获取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登录新增节点的主机;对新增节点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在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安装预设的软件;对新增节点网络配置;将新增节点的主机网络配置,并对群集中的主机网络配置;将新增节点的主机添加至群集的群集列表中;将新增节点的主机添加至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对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能够检测新增节点的物理环境,并自动化的完成新增节点的扩容、配置虚拟化计算环境,并检测新增节点中的存储能力,并根据磁盘的状态,对存储部分进行扩展。因此,本发明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对虚拟化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化集群扩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应用于具有分布式多节点形成群集的虚拟化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新增的新增节点通过物理连接添加到虚拟化所属的群集网络,并将所述新增节点与所述群集网络进行连接,所述群集网络为所述群集的主节点所属网络;
S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并配置固定IP地址,所述固定IP地址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IP地址均属于同一所述群集网络;
S3、对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判断是否为健康状态: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4;
S4、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进入步骤S5,所述节点信息包括根用户的密码、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以及所述固定IP地址;
S5、对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基础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可被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访问;
S6、在所述新增节点中部署虚拟化组建包,并安装预设的软件,所述预设的软件包括虚拟化软件和群集管理软件;
S7、对所述新增节点进行网络配置,以使得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的群集网络匹配,将网络配置完成后的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并判断是否连接网络成功:若否,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是,则进入步骤S8;
S8、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进行网络配置,并对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群集中所有的主机均可以互联;
S9、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网络配置状态进行验证,并将该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S10、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的可用分布式存储组中;
S11、对所述新增节点是否正确加入所述群集的状态进行验证:若否,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告警状态;若是,则将所述群集的状态设为正常状态,并将所述群集中的群集任务标记为添加所述新增节点完成状态;
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判断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是否出现节点心跳状态异常: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进入步骤S32;
S32、判断所述群集中分布式存储的当前状态是否为降级模式,且未将失效的存储磁盘标记为无效状态: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进入步骤S33;其中,所述降级模式为当前的所述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磁盘损坏或节点无法访问的情况导致所述分布式存储处于只读状态;
S33、判断用于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与所述群集中已有的节点对应的主机是否不可访问:若是,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否,则所述群集的运行状态为健康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获取所述新增节点的节点信息;
S42、通过所述固定IP地址访问所述新增节点,输入所述根用户的密码和所述根用户的用户名登录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并判断是否登录成功:若否,则停止添加所述新增节点;若是,则判断所述新增节点连接正常,并进入步骤S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在所述新增节点内生成SSH 密钥,以用于所述群集内的所有节点间授权登录,所述SSH 密钥包括SSH公钥和SSH私钥;
S52、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SSH公钥添加至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用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可通过SSH方式访问所述新增节点;
S53、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新的主机名字添加并配置至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
S54、配置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时区,以使所述新增节点的时区设置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时区设置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61、将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内的NFS的软件源启动并执行,所述NFS的软件源包括用于所述新增节点配置的软件包;
S62、通过SSH方式将NFS文件挂载到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
S63、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NFS的软件源进行软件源配置,所述软件源配置为根据NFS服务器所在的软件源作为有效的软件源进行配置;
S64、通过远程执行虚拟化软件安装操作;
S65、虚拟化软件完成安装后,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NFS文件进行取消挂载,并停止执行与所述新增节点中相关的NFS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1、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四块网卡进行聚合操作,其中两块所述网卡聚合成主备网络并形成第一组网卡,另两块所述网卡聚合成主备网络并形成第二组网卡;
S72、将所述第一组网卡前端配置桥接网络,并将所述第一组网卡配置所述固定IP地址和与所述固定IP地址相应的子网掩码;
S73、将所述第二组网卡前端配置桥接网络,并将所述第二组网卡与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第二组网卡聚合的网络组成存储网络,并将所述第二组网卡配置新的IP地址;
S74、将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启动,以使所述新增节点的网络状态生效;
S75、将所述新增节点连接入所述群集网络,判断连接网络状态:若超过预设的时间后未连接网络成功,则扩容失败并停止操作;若连接网络成功,则进入步骤S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1、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SSH公钥添加至所述群集内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以使所述群集内所有的其它主机均可以与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相互访问;
S82、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SSH配置文件更新,并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允许权限设置为prohibit-password;
S83、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添加至所述虚拟化管理平台预先设置的一个hosts文件;
S84、将所述群集内其中一台主机原有的hosts文件根据所述hosts文件进行更新,并重复所述S81-S84至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均的原有的hosts文件均被所述hosts文件更新;
S85、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所述SSH配置文件更新,所述SSH配置文件更新包括IP地址列表更新、将IdentifyFile设置为所述SSH私钥的地址以及设置端口为22,所述IP地址列表更新为根据更新后的所述hosts文件中的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列表的内容,分别将所述群集内已有的节点所对应的其它主机的IP地址列表和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IP地址列表进行内容更新;
S86、将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内的所述hosts文件进行配置,并对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的主机名解析,以使得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可以互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91、在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上,通过该主机的IP地址和主机名连接所述群集内的其他一台主机;
S92、通过执行添加所述新增节点操作的主机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添加至所述群集,并将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的所述第一组网卡配置为所述群集网络联网所需配置;
S93、验证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已添加至所述群集的群集列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存储监控进程;
S102、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并配置管理进程;
S103、获取所述新增节点对应的主机内的未使用磁盘的设备列表;
S104、将所述设备列表中的设备添加至所述可用分布式存储组;
S105、判断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是否启用了对象存储服务:若是,则在所述新增节点中创建radosgw密钥文件,并将所述radosgw密钥文件复制至所述群集内所有的主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1、将所述群集内的其中一台主机设为验证主机,验证所述验证主机可以通过其的IP地址连接至所述群集内任意一台主机;
S112、依次将所述群集内的其它主机分别设为验证主机并重复所述S111步骤至完成验证;
S113、验证所述群集的状态是否异常;
S114、验证所述可用分布式存储组的存储状态。
10.一种虚拟化群集扩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511179.7A 2021-05-11 2021-05-11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25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179.7A CN112925653B (zh) 2021-05-11 2021-05-11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179.7A CN112925653B (zh) 2021-05-11 2021-05-11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653A CN112925653A (zh) 2021-06-08
CN112925653B true CN112925653B (zh) 2021-07-23

Family

ID=7617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1179.7A Active CN112925653B (zh) 2021-05-11 2021-05-11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5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8095B (zh) * 2021-09-14 2021-12-14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sh集群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290076B (zh) * 2023-11-24 2024-04-09 苏州盈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扩缩容的多并发任务派发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9055A (zh) * 2020-02-07 2020-06-26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集群扩容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5801A (zh) * 2014-02-12 2014-05-1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时应用集群的元数据集群设计方法
CN107231399B (zh) * 2016-03-25 2020-11-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高可用服务器集群的扩容方法以及装置
CN112306373A (zh) * 2019-07-31 2021-02-0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扩容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74095B (zh) * 2019-09-27 2022-06-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db集群扩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28689B (zh) * 2019-12-05 2020-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面向分布式强化学习训练的自适应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78796B (zh) * 2020-03-08 2022-12-1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i平台的集群扩容异常处理方法
CN112003754A (zh) * 2020-08-25 2020-11-27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penStack集群的可视化节点注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9055A (zh) * 2020-02-07 2020-06-26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集群扩容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653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2059B1 (en) Perform security action based on inventory comparison
US10754955B2 (en) Authenticating a boot path update
US544485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and workstation access prior to workstation boot
US11030347B2 (en) Protect computing device using hash based on power event
CN112925653B (zh) 虚拟化群集扩容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166605A1 (en)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ers
CN111104201A (zh) 系统迁移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122258A (zh) 对系统进行配置
US118868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un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pre-boot device drivers for a rescue operating system
WO2023193351A1 (zh) 一种服务器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143047A1 (en) Monitoring parameters of controllers for unauthorized modification
CN109032636A (zh) 一种基于加密认证bmc更新uefi固件的方法
US20110173610A1 (en) Virtual machine, remote start method, and virtual machine system
CN110780918B (zh) 中间件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46827A1 (en) Managing use of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crets based on firmware ownership history
CN113946854B (zh) 一种文件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3445B (zh) Bmc的i2c监控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56765A (zh) 一种设备初始化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US11354259B1 (en) Computer system configurations based on accessing data elements presented by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s
US11640290B2 (en) Pushing a firmware update patch to a computing device via an out-of-band path
US20200342109A1 (en)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to convey data
CN111131131B (zh) 一种漏洞扫描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64721A (zh) 一种程序验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45710A (zh) 一种基于IPMI命令的SAS-Expander固件升级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US11204704B1 (en) Updating multi-mode DIMM inventory data maintained by a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