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5016A -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5016A
CN112925016A CN202110274285.8A CN202110274285A CN112925016A CN 112925016 A CN112925016 A CN 112925016A CN 202110274285 A CN202110274285 A CN 202110274285A CN 112925016 A CN112925016 A CN 112925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earthquake
influence field
line source
sampling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42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5016B (zh
Inventor
谭庆全
郁璟贻
陈亚男
刘群
薄涛
王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2742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5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5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5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不规则线源影响场的生成,从而能够为实际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线源地震的经纬度坐标数对,生成破裂中心线,依据破裂中心线完成各椭圆地震影响场的合并,最终得到与线源地震相吻合的线源地震影响场。同时还根据破裂中心线完成线上各采样点的选取,在近似直线部分减少采样点的选取,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成线源地震影响场的计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震减灾与地理信息系统交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是群灾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震后第一时间进行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及时获取灾情,协助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救灾重点区域、部署救援力量、分配救灾任务,提供地震应急科技保障与信息支撑服务十分重要。
在震后2小时内的信息黑箱期,主要根据地震三要素进行灾害损失和影响规模的快速评估。其中,如何较准确地进行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是关键环节。在现有地震影响场快速生成方法中,基本是以震源为点的椭圆衰减模型进行评估计算。但是,实际地震事件表明,规模较大的地震,往往是沿地震断裂的线源破裂往四周衰减,因而评估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我国2008年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就是线源地震。在地震应急初期,采用点源评估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与实际震害结果误差非常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力量的部署和救援行动的统筹安排。
因此,亟需一种对线源地震影响场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线源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对实际抗震救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中心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椭圆影响场计算模块,用于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线源影响场生成模块,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在经典的椭圆衰减模型基础上结合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的特征,得到了线源地震的地震影响场数据,为灾后救援与重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降低确定线源破裂中心线过程中的采样点的数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对线源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过程中长轴和短轴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采样点对应的传统点源地震影响场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采样点对应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个采样点对应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何实现线源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非常重要,对于实际抗震救灾工作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在围绕线源地震影响场计算模型开展的相关研究中,仅是震后引入地表破裂尺度对原有烈度衰减模型进行长轴上的修正,不能实现在震后第一时间的线源地震影响场自动生成,不能实现不规则线源地震影响场的生成,难以解决实际应用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的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地震震级,在灾后快速生成符合线源地震规律的线源地震影响场,为抗震救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步骤102: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步骤103: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其中,在步骤101中,需要根据线源地震的经纬度坐标数对确定破裂中心线,所述经纬度坐标数对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依次连接所述经纬度坐标数对得到破裂中心线。坐标数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形成的线源可以是两个坐标数对确定的直线,也可以是更多个坐标数对确定的不规则折线。根据线源地震的震源不同与需要确定影响场的精度不同,选择合适的坐标数对得到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然后在步骤102中,根据所述破裂中心线的形状选取所述采样点,采样点可以为步骤101中的坐标数对,也可以另外选取。在选取时,根据破裂中心线的形状,即直线、折线、拐点等特征,调整选取的采样点的数目。当破裂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时,可以减少采样点的选取,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直线的两个端点来完成影响场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实现更快的影响场生成。当破裂中心线的形状较为曲折时,则保证采样点的选取尽量能够反映出破裂中心线的形状,从而使得生成的影响场能够更加精确,避免不精确度量对灾后重建带来的隐患。
在选取采样点后,对每个采样点利用经典的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自的椭圆地震影响场,如图3(a)所示。椭圆衰减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975932160000041
其中,R为距离震中的距离,M为震级,Ia、Ib分别为沿椭圆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烈度值,A1、A2、A3、A4、B1、B2、B3、B4为模型参数。根据各个区域不同,模型参数会有所变化,华北地区通用的模型参数为:A1=3.758,A2=1.434,A3=1.569,A4=15,B1=2.008,B2=1.434,B3=1.258,B4=7。在实际计算中,根据震源的具体地理位置获取模型参数。
在步骤103中,得到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后,根据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的短轴长度确定相邻两采样点的缓冲区域。根据椭圆衰减模型可知,同一震级对应的长轴Ra与短轴Rb是相同的。由于同一震源的地震震级相同,因此各采样点的短轴Rb长度是相同的,所确定的缓冲区域也是相同的。为了避免采样点之间的间隔过远,超出缓冲区域的界限,从而影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的准确性,在选取采样点时应当尽量保证两采样点能够位于缓冲区域内。
在确定缓冲区域后,在缓冲区域部分按照与所述破裂中心线平行的方式连接各椭圆地震影响场的同级烈度曲线。如图2和图3(b)、(c)所示。
当然,在实际绘图时,为了便于操作,也可以先确定各采样点以及各采样点所对应的缓冲区域,按照一定的顺序先绘制缓冲区域外的地震影响场,此部分的影响场分布与所述经典的椭圆衰减模型相同。然后再按照与各采样点连线相平行的方式连接各地震影响场的同级烈度曲线,完成线源地震影响场的生成。
实施例2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中心线确定模块M1,用于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椭圆影响场计算模块M2,用于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线源影响场生成模块M3,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只需要输入线源地震的经纬度坐标数对,就能够快速得到与该地震源对应的地震影响场的范围,能够应用于不规则线源地震影响场的灾后救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包括:
根据线源地震的经纬度坐标数对确定破裂中心线,所述经纬度坐标数对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连接所述经纬度坐标数对得到破裂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破裂中心线的形状选取所述采样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各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包括:
根据所述采样点对应的模型参数计算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采样点所在地理位置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衰减模型包括:
Figure FDA0002975932150000011
其中,R为距离震中的距离,M为震级,Ia、Ib分别为沿椭圆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烈度值,A1、A2、A3、A4、B1、B2、B3、B4为模型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域根据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的短轴长度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包括:将所述缓冲区域部分的各椭圆地震影响场的同级烈度曲线按照与所述破裂中心线平行的方式连接。
10.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中心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椭圆影响场计算模块,用于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线源影响场生成模块,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CN202110274285.8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925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285.8A CN112925016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285.8A CN112925016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016A true CN112925016A (zh) 2021-06-08
CN112925016B CN112925016B (zh) 2023-06-27

Family

ID=7617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4285.8A Active CN112925016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50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8711A (zh) * 2023-02-06 2023-03-17 四川地震台 基于烈度速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0120A (zh) * 2019-12-25 2020-05-29 北京邮电大学 极震区和影响场方向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292724A1 (en) * 2017-11-19 2020-09-17 Westerngeco Llc Noise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source seismic dat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92724A1 (en) * 2017-11-19 2020-09-17 Westerngeco Llc Noise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source seismic data
CN111210120A (zh) * 2019-12-25 2020-05-29 北京邮电大学 极震区和影响场方向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继浩 等: "中国西南地区强震烈度衰减模型的研究", 《地震》 *
李铂 等: "线源地震影响场计算模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8711A (zh) * 2023-02-06 2023-03-17 四川地震台 基于烈度速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016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e et al.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M construction
Ambraseys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Marmara Sea region over the last 2000 years
Beavan et al. Contemporary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strain rate fields of the Pacific‐Australian plate boundary zone through New Zealand
Lin et al. Cluster computing‐aided model updating for a high‐fidelity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CN112925016A (zh)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AutoCoulomb: An Automated Configurable Program to Calculate Coulomb Stress Changes on Receiver Faults with Any Ori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2020 M w 7.8 Simeonof Island, Alaska, Earthquake
CN106408028B (zh) 一种城乡规划检验测绘数据处理方法
CN115186037A (zh)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Ma et al.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Displacement and Mooring Cable Tension through FIR Filter‐Based Strain and Acceleration Fusion
CN113095377B (zh) 一种危险驾驶场景数据随机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7034954B (zh) 文本评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You et al. Inverse unit load method for full-field reconstruction of bending stiffness in girder bridges
CN103399978B (zh) 一种桥梁抗弯刚度识别方法
CN112883339B (zh) 一种地震有感范围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5847529A (zh) 移动终端、位置识别方法和位置识别装置
CN111737245B (zh) 一种自动修复路网连通性的方法及设备
CN113806452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6874A (zh) 一种将地理元素数据导入定位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Massonnet et al. Reproducibility of an Earth System Model under a change in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5510962A (zh) 一种余震影响范围的模拟方法
CN107273380B (zh) 一种目标点位置的确定及数据检查方法、装置
Nhi et al. The present strain rate of Quang Nam-Quang Ngai and the surrounding region
CN116933355B (zh) 用于识别铁路线路测量数据中粗差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7392270B (zh) 基于激光点云的导线拟合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6452770B (zh) 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