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0860A -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0860A
CN112910860A CN202110067528.0A CN202110067528A CN112910860A CN 112910860 A CN112910860 A CN 112910860A CN 202110067528 A CN202110067528 A CN 202110067528A CN 112910860 A CN112910860 A CN 112910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node
address
quantity threshold
aggreg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75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0860B (zh
Inventor
黄扬
谭华丽
段迢
欧阳天剑
张璐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r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r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r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75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0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0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28Mod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本发明基于基于Modbus通讯协议对来自终端节点设备的多个数据帧进行聚合操作,在发送节点对数据帧进行聚合操作可以有效提高信道传输效率,可以减少由数据帧封装和帧间隔引入的问题,提高信道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 及装置、智能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将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工业现场,实现工业设备的实时监控、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实现工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经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终端节点设备的数据采集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随着传感器网络的终端节点设备增多,数据采集量大且存在传输困难的问题。
现有数据采集技术中,依次对每个终端节点设备进行独立的数据采集,一个数据采集的时间一般在几十毫秒至一百毫米中,要对每个数据帧都要单独进行封装,将导致有效数据的传输效率会很低。同时,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由于数据帧在实际传输时通常要求帧与帧之间存在一定的帧间隔,这样当传输大量短的数据帧时,帧间隔所占的时间也会造成大量的信道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其具体为: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包括: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其具体为: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数据聚合模块,其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具体包括: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网关,包括:
管理配置模块,其用于对终端节点设备进行管理和参数配置,使快速配置终端节点设备;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数据聚合模块,其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边缘计算模块,其按预设规则库对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聚合帧和/或计算结果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
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以及,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基于基于Modbus通讯协议对来自终端节点设备的多个数据帧进行聚合操作,在发送节点对数据帧进行聚合操作可以有效提高信道传输效率,可以减少由数据帧封装和帧间隔引入的问题,提高信道利用率。
2、因为具有以上优点,Modbus是工业控制技术中的一种标准的通用语言和通信协议,在目前的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数据帧聚合机制的应用更为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Modbus是工业控制技术中的一种标准的通用语言和通信协议,用于描述一个控制装置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中,如何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之。该协议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及其内容的公共格式,定义了一个控制装置能够认识与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由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不同厂商分别生产的各种控制设备就可以直接连接而构成工业网络,实现集中监控。因此,Modbus协议在目前的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本发明中,字节(Byte)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也表示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语言字符。一个字节存储8位无符号数,储存的数值范围为0-255。如同字元一样,字节型态的变数只需要用一个位元组(8位元)的内存空间储存。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包括:
S100、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基于Modbus通讯协议,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时,是一次性将多个目标地址上的采集数据获取。现有技术中,是对多个终端节点设备进行逐一采集数据作业的,当终端节点设备较多时,一次采样周期需要1s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终端节点设备可为检测设备、传感器、智能电能表等。检测设备可以是检测电压指、电压值的检测仪器仪表;传感器如各类型的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所述智能电能表可以是智能电表、液晶表等。
所述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可以是线性数据,如已被转换为电信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流量、压力等;也可以是电压、电流值等。
其中,每个终端节点设备具设置有对应的地址、设备ID等,以接入系统中。通过地址、设备ID以识别终端节点的数据来源和类别等,也方便对终端节点设备的管理和识别。
S200、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其中,所述Modbus通讯协议,一Modbus指令可包含250个左右字节,即可含有250字节长度的子帧。
因上层设备的差异化,本发明针对不同的上层设备,以设计了两种预设规则。
在其中一种实施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第一规则应用于上层设备兼容性较好的场景中,该上层设备对终端节点的地址要求不大,对其采样数据均可读取使用。第一规则具体为:
S211、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在一种实例中,如采集电压值,每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为1字节长度,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250/1=250。在另一种实例汇总,每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为2字节长度,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250/2=125。也代表可采集125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用数据。
S212、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S213、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在一种实施中,数量阈值为10字节长度,采样数据为1字节长度,10个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从1-10依次排序,即视为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将该10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进行聚合。以此类推,地址为11-20的10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为了让数据连续可被上层设备读取,在一种实施中,数量阈值为5字节长度,采样数据为1字节长度。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分别为1、2、3、5,即视为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在地址3和地址5之间的终端节点设备的采样数据中,插入间隔帧。将地址为1、2、3、5的采样数据和地址为4的间隔帧进行进行聚合。
在另一种实施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其具体为:
S221、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在一种实例中,如采集电压值,每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为1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250/1=250;也代表可采集250个连续地址的终端节点设备的采用数据。在另一种实例汇总,每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为2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250/2=125。也代表可采集125个连续地址的终端节点设备的采用数据。
S222、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S223、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由于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非连续,若相邻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间距较大,上层设备无法获取超过某一地址区间的终端节点设备,会导致整个聚合帧的采样数据均无法被读取。为此,通过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计算符合某一地址区间的采样数据,避免采样数据超出可读取的地址区间而无法被上层设备读取使用的问题。
S224、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S225、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在一种实例中,数据数量MAX为10,采样数据为1字节长度,地址为1、2、3、8、9、10的采样数据。每一聚合帧的数量阈值为10-6=4;即聚合帧将地址为1、2、8、9的采样数据进行聚合,地址为10的采样数据迁入下一采样数据中。
S300、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本发明针对上层设备,通预设规则实现智能识别采样数据并进行可以聚合。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其用于实现上述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具体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数据聚合模块,其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进一步的,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具体包括: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网关,包括:
管理配置模块,其用于对终端节点设备进行管理和参数配置,使快速配置终端节点设备;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数据聚合模块,其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边缘计算模块,其按预设规则库对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聚合帧和/或计算结果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
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以及,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其具体为: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包括: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其具体为: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5.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数据聚合模块,其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具体包括: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9.一种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配置模块,其用于对终端节点设备进行管理和参数配置,使快速配置终端节点设备;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数据聚合模块,其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边缘计算模块,其按预设规则库对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聚合帧和/或计算结果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
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以及,所述数据聚合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规则进行聚合,所述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计算兼容上层设备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数据数量MAX-多个数值差,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CN202110067528.0A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Active CN112910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7528.0A CN112910860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7528.0A CN112910860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860A true CN112910860A (zh) 2021-06-04
CN112910860B CN112910860B (zh) 2021-12-17

Family

ID=76115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7528.0A Active CN112910860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086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238A (zh) * 2010-11-05 2011-03-2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的实现方法
CN103986743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伊姆西公司 用于在物联网中采集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359035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Convida Wireless, Llc Data aggregation
CN105391534A (zh) * 2014-10-17 2016-03-0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6792435A (zh) * 2016-11-23 2017-05-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聚合方法
US20180337753A1 (en) * 2015-11-17 2018-11-22 Xidia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frame aggregation and transmission
CN110517471A (zh) * 2019-07-23 2019-11-29 武汉阿迪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oRaWAN的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采集器
CN111930512A (zh) * 2020-08-27 2020-11-13 山东有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边缘采集效率的优化分组方法及系统
CN112073280A (zh) * 2020-09-07 2020-12-11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238A (zh) * 2010-11-05 2011-03-2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的实现方法
CN103986743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伊姆西公司 用于在物联网中采集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359035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Convida Wireless, Llc Data aggregation
CN105391534A (zh) * 2014-10-17 2016-03-0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20180337753A1 (en) * 2015-11-17 2018-11-22 Xidia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frame aggregation and transmission
CN106792435A (zh) * 2016-11-23 2017-05-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数据聚合方法
CN110517471A (zh) * 2019-07-23 2019-11-29 武汉阿迪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oRaWAN的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采集器
CN111930512A (zh) * 2020-08-27 2020-11-13 山东有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边缘采集效率的优化分组方法及系统
CN112073280A (zh) * 2020-09-07 2020-12-11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860B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8336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1336A (zh) 智能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7770022A (zh) 基于rtu协议的数据采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81285B (zh) 一种异构工业信号源信息获取方法
CN111242807A (zh) 一种变电站数据接入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方法
CN115499521B (zh) 面向底层设备的多通道多接口协议数字化采集控制系统
CN108596299A (zh) 线缆管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598730A (zh) 网络型智能多参数测控装置
CN115085994A (zh) 一种云计算内部物理机的信息集中化安全管理系统
CN112910860B (zh)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CN110346668A (zh) 一种电力系统中的检测录波装置及数据监测方法
US1131035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creating data structure facilitat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15951123B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能计量方法及系统
WO2023147731A1 (zh) 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979350A (zh) 一种海洋监测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CN113204592B (zh) 物联网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15008A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电力设备运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422873A (zh) 动态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528297A (zh) 一种数据收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8673116U (zh) 一种能源数据智能处理装置
CN102523198B (zh) 一种多路数据采集卡
CN115473343B (zh) 一种智能网关多主站并行接入测试方法
CN11407086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1952B (zh) 一种信息采集设备及管理方法
CN213750689U (zh) 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的仪表数据信息采集智能管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7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321, building 4, No. 9, Shenzhou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Anz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321, building 4, No. 9, Shenzhou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Ter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