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0801A -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0801A
CN112910801A CN202110348422.8A CN202110348422A CN112910801A CN 112910801 A CN112910801 A CN 112910801A CN 202110348422 A CN202110348422 A CN 202110348422A CN 112910801 A CN112910801 A CN 112910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dule
switch
board
process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84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0801B (zh
Inventor
梁霄
陈永炜
马进
张键
张凯
王崴
张乐乐
王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vision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Supervision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vision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filed Critical Supervision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riority to CN2021103484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0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ower supply,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r backpla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网络交换板卡,网络交换板卡包括:处理模块、第一交换模块和转接器,第一交换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模块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转接器与所述第一交换模块连接,所述转接器用于传输所述交互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模块基于所述处理模块的指令控制,将所述交互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上对应的端口,以实现机箱内各功能板卡间的数据交换。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交换板卡基于6U标准设计,具有拓展性强和功能丰富的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网络交换板卡的实用性,满足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设备的使用需求和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背景技术
网络交换卡是一种完成IP网络交互,实现解调卡、转码卡、主控卡和监控卡间网络数据交互的嵌入式设备。交换卡是设备的“神经中枢”,其搭建起了与设备中其它业务板卡“数据桥梁”,确保各类业务板卡数据交互稳定及网络顺畅。
现有的网络交换板卡缺点包括,无统一的软硬件标准化设计,集成度不高和扩展性不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集成度低,占用机柜空间大;2、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设备的使用需求;3、维修困难,携带不便;4、拓展性差,耦合度低。
因此,目前的网络交换板卡缺乏标准化设计且功能单一,造成其实用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申请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交换板卡,该网络交换板卡基于6U标准化设计,具有拓展性强和功能丰富的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网络交换板卡的实用性,满足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设备的使用需求。
(二)技术方案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6U设计的网络交换板卡,包括处理模块(110)、第一交换模块(120)和转接器(130),第一交换模块(12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转接器(130)与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连接,所述转接器(130)用于传输所述交互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基于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所述交互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以实现机箱内各功能板卡间的数据交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包括:第一交换机芯片(121),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
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分别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用于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基于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交换模块(15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第二交换模块(150)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交换模块(150)包括:第二交换机芯片(151),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
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分别与所述第二交换机芯片(151)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用于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芯片(121)基于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试端口(17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外部设备配置为通过所述调试端口(170)用于对所述网络交换板卡进行调试。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端口(180),与所述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连接,或与所述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连接;
其中,外部设备配置为通过所述网络端口(180)与机箱内各功能板卡进行网络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基材板(190),所述基材板(190)上设置有所述处理模块(110)、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和所述转接器(130),所述转接器(130)为CPCI转接器;
面板(200),位于所述基材板(160)的远离所述转接器(130)相对的一端;
两个助拔器(300),设置于所述面板(300)相对的两端,所述网络交换板卡配置为通过两个所述助拔器(300)可拆卸安装于机箱卡槽。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前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交换板卡基于6U标准设计,具有拓展性强和功能丰富的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网络交换板卡的实用性,满足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设备的使用需求和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交换板卡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交换板卡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交换板卡的结构图,其中,示意出面板。
附图标识说明:
110、处理模块,120、第一交换模块,130、转接器,140、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50、第二交换模块,160、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70、调试端口,180、网络端口,190、基材板,200、面板,300、助拔器,121、第一交换机芯片,122、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1、第二交换机芯片,152、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210、复位键,220、电源指示灯,230、状态指示灯,240、信息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网络交换卡是一种完成IP网络交互,实现解调卡、转码卡、主控卡和监控卡间网络数据交互的嵌入式设备。交换卡是设备的“神经中枢”,其搭建起了与设备中其它业务板卡“数据桥梁”,确保各类业务板卡数据交互稳定及网络顺畅。
发明人在实施基于相关技术中的网络交换板卡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网络交换板卡缺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成度低,占用机柜空间大;2、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设备的使用需求;3、维修困难,携带不便;4、拓展性差,耦合度低。因此,造成其实用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3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6U设计的网络交换板卡,网络交换板卡包括处理模块110、第一交换模块120和转接器130。第一交换模块120与处理模块110连接,第一交换模块120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转接器130与第一交换模块120连接,转接器130用于传输交互数据。
其中,第一交换模块120基于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交互数据调度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以实现机箱内各功能板卡间的数据交换,功能板卡包括但不限于为解调卡、转码卡、主控卡和监控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交换板卡基于6U(1U=44.45mm,6U=266.7mm)标准设计,具有集成度高的特点实现了智能小型化设计。另外,具有拓展性强和功能丰富的特点,能够显著提升网络交换板卡的实用性,满足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设备的使用需求和用户的使用需求。
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交换板卡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处理模块110进行电源供应,转接器130可以为CPCI转接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CPCI转接器具有可热插拔、高开放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同时CPCI转接器拥有较高的带宽,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相比较传统设计,采用CPCI转接器设计的网络交换板卡具有更高的耐用性和抗震性,可满足用户的特殊化需求。
进一步,第一交换模块120可以包括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和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第一交换机芯片121与处理模块110连接。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分别与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和转接器130连接,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用于将交互数据转换为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
其中,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基于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调度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
具体地,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可以包括16个物理层端口,且16个物理层端口对应连接转接器130的端口,以用于解调卡、转码卡、主控卡和监控卡间的数据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功能板卡间的大量数据交换,网络交换办卡还可以包括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分别连接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和转接器130连接,且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配置为通过四速船型千兆总线与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连接。其中,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可以包括8个物理层端口,以使得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可以使用最大24个物理层端口的数据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配置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可以显著提升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对大量交互数据的交换处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交换办卡的交互数据处理能力,网络交换办卡还可以包括第二交换模块150。第二交换模块150与处理模块110连接,第二交换模块150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
进一步,第二交换模块150包括第二交换机芯片151和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第二交换机芯片151,与处理模块110连接。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分别与第二交换机芯片151和转接器130连接,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用于将交互数据转换为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
其中,第二交换机芯片151基于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调度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
具体地,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可以包括16个物理层端口,且16个物理层端口对应连接转接器130的端口,以用于解调卡、转码卡、主控卡和监控卡间的数据交换。
同样,网络交换办卡还可以包括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分别连接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和转接器130连接,且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配置为通过四速船型千兆总线与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连接。其中,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可以包括8个物理层端口,8个物理层端口中的两个分配给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以使得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可以使用最大18个物理层端口的数据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配置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可以显著提升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对大量交互数据的交换处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网络交换办卡还包括调试端口170。调试端口170与处理模块110连接,外部设备配置为通过调试端口170用于对网络交换板卡进行调试。调试端口170为RJ45型串行接口。
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通过网络交换板卡对各功能板卡进行通信连接,网络交换板卡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端口180。至少一个网络端口180与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连接,或与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连接。
其中,外部设备配置为通过网络端口180与机箱内各功能板卡进行网络连接。
具体地,网络端口180的数量可以为6个,其配置为利用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的8个物理层端口中的6个物理层端口与转接器130对应连接,以实现外部设备与各功能板卡的网络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网络交换板卡上设置多个数量的网络端口180,可使得外部设备通过网络端口180与各功能板卡进行通信连接,确保各类功能板卡数据交互稳定及网络顺畅,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由上述申请实施例可知,为实现机框内部数据的交互及外部测试和通讯的需要,网络交换办卡的转接器130设计48端口高密度集成,且在背板设计有42路网口通过CPCI转接器提供给机框内部各功能板卡间进行数据交换,在前面板200上设计有6路网口,提供测试和中心平台连接使用。
再一些实施例中,网络交换板卡还包括基材板190、面板200和两个助拔器300。基材板190上设置有处理模块110、第一交换模块120和转接器130,转接器为CPCI转接器。面板200位于基材板190的远离转接器130相对的一端。两个助拔器300设置于面板200相对的两端,网络交换板卡配置为通过两个助拔器300可拆卸安装于机箱卡槽。
进一步,调试端口170和多个网络端口180均形成于面板200,网络交换板卡还包括设置于面板200的复位键210、电源指示灯220和状态指示灯230。复位键210、电源指示灯220和状态指示灯230通过面板200与基材板190电连接。复位键210可以支持网络交换板卡的独立复位。
具体地,面板200可以呈矩形,面板200的长度尺寸基于标准6U设计(1U=44.45mm),即,面板200的长度尺寸为266.7mm,两个助拔器300设置于面板200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电源指示灯220和状态指示灯230沿面板200的宽度方向排列,复位键210、调试端口170和多个网络端口180沿长度方向排列,且沿长度方向上,电源指示灯220和状态指示灯230位于复位键210和调试端口170之间。
复位键210用于对网络交换板卡进行复位操作,电源指示灯220用于显示网络交换板卡的上电状态,状态指示灯230用于显示网络交换板卡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面板200上集成调试端口170、两个助拔器300、网络端口180、复位键210、电源指示灯220和状态指示灯230,且面板200基于6U标准设计,从而识别本申请的网络交换板卡具有集成度高和功能丰富的特点,可满足设备小型化和标准化的追求和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网络交换板卡还可以包括信息铭牌240,信息铭牌240设置于面板200,以用于用户通过信息铭牌240识别网络交换板卡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信息铭牌240可以使二维码铭牌。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交换板卡具有如下功能:1、支持48个不低于千兆的以太网网口交换;2、支持Console口进行控制和配置;3、支持IEEE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S多重生成树协议和IEEE802.1D生成树协议;4、支持手动、自动(IEEE802.3AD)链路聚合;5、支持VRRP协议;6、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7、支持基于IEEE802.1Q协议的VLAN;8、支持以太网网口支持10/100/1000Mbps自适应;9、支持IGMP V1/V2/V3组管理协议;10、支持IGMP Snooping机制;11、支持多层流分类,可基于MAC、IP及应用类型来标识设定数据报文的优先级,并支持IEEE802.1p/DSCP规范;12、支持输入/输出端口队列调度机制,端口队列数≥4个;13、支持拥塞避免机制;14、支持全端口镜像功能;15、支持sFlow等流量统计;16、支持CLI、Telnet、Web等管理方式;17、支持SNMP、RMON网络管理协议;18、具备广播风暴抑制功能;19、支持命令行分级保护;20、支持硬件ACL流过滤功能,可基于MAC地址、VLAN标识和五元组进行访问控制;21、支持MAC地址认证,可根据IP或MAC地址查找用户所接交换机的物理端口;22、支持IEEE802.1X安全认证;23、支持IEEE802.3X流量控;24、支持以太网环网协议;25、支持以太网链路检测机制;26、提供板卡运行/故障状态上报;27、支持最大VLAN数目4096;28、组播地址不老化;29、自检信息组播输出。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前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网络交换板卡。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板卡基于标准6U设计,包括:
处理模块(110);
第一交换模块(12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
转接器(130),与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连接,所述转接器(130)用于传输所述交互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基于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所述交互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以实现机箱内各功能板卡间的数据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包括:
第一交换机芯片(121),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
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分别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用于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芯片(121)基于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22)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交换模块(15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所述第二交换模块(150)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调度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换模块(150)包括:
第二交换机芯片(151),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
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分别与所述第二交换机芯片(151)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用于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芯片(121)基于所述处理模块(110)的指令控制,将符合以太网传输协议的数据调度到所述转接器(130)上对应的端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转换控制器(152)和所述转接器(130)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试端口(170),与所述处理模块(110)连接,外部设备配置为通过所述调试端口(170)用于对所述网络交换板卡进行调试。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网络端口(180),与所述第一网口拓展模块(140)连接,或与所述第二网口拓展模块(160)连接;
其中,外部设备配置为通过所述网络端口(180)与机箱内各功能板卡进行网络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材板(190),所述基材板(190)上设置有所述处理模块(110)、所述第一交换模块(120)和所述转接器(130),所述转接器(130)为CPCI转接器;
面板(200),位于所述基材板(160)的远离所述转接器(130)相对的一端;
两个助拔器(300),设置于所述面板(300)相对的两端,所述网络交换板卡配置为通过两个所述助拔器(300)可拆卸安装于机箱卡槽。
10.一种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交换板卡。
CN202110348422.8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Active CN112910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422.8A CN11291080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422.8A CN11291080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801A true CN112910801A (zh) 2021-06-04
CN112910801B CN112910801B (zh) 2024-05-28

Family

ID=7610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8422.8A Active CN11291080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080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5135A1 (en) * 2008-04-01 2009-10-01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lexible network switch fabric for clustering system
CN201813378U (zh) * 2010-08-19 2011-04-27 浙江元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pci的可交换平台
CN102347899A (zh) * 2011-07-28 2012-02-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智能双冗余千兆以太网处理板卡
CN203645704U (zh) * 2013-12-30 2014-06-11 唯栎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cpci 总线卡片式网管交换机
CN204928886U (zh) * 2015-07-23 2015-12-30 余劲 一种基于bcm5396芯片的cpci千兆以太网交换板卡
WO2017000860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交换机业务板卡
CN206963004U (zh) * 2017-08-09 2018-02-02 湖南兴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交换板和机箱
CN107689931A (zh) * 2017-09-27 2018-02-13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产fpga的实现以太网交换功能系统及方法
CN10863212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广东蓝盾移动互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性能网络数据的管理平台系统
CN208369621U (zh) * 2018-03-12 2019-01-11 天津鹍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6端口ip音视频码流数据交换单元
CN211239991U (zh) * 2019-12-31 2020-08-11 鹍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多路转码装置
CN215378961U (zh) * 2021-03-31 2021-12-3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和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前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5135A1 (en) * 2008-04-01 2009-10-01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lexible network switch fabric for clustering system
CN201813378U (zh) * 2010-08-19 2011-04-27 浙江元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pci的可交换平台
CN102347899A (zh) * 2011-07-28 2012-02-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智能双冗余千兆以太网处理板卡
CN203645704U (zh) * 2013-12-30 2014-06-11 唯栎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cpci 总线卡片式网管交换机
WO2017000860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容量分配方法及装置、交换机业务板卡
CN204928886U (zh) * 2015-07-23 2015-12-30 余劲 一种基于bcm5396芯片的cpci千兆以太网交换板卡
CN10863212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广东蓝盾移动互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性能网络数据的管理平台系统
CN206963004U (zh) * 2017-08-09 2018-02-02 湖南兴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交换板和机箱
CN107689931A (zh) * 2017-09-27 2018-02-13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产fpga的实现以太网交换功能系统及方法
CN208369621U (zh) * 2018-03-12 2019-01-11 天津鹍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6端口ip音视频码流数据交换单元
CN211239991U (zh) * 2019-12-31 2020-08-11 鹍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多路转码装置
CN215378961U (zh) * 2021-03-31 2021-12-3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和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前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乐乐;: "新型有线电视标准化监测设备功能设计与测试方法探讨", 有线电视技术, no. 11 *
王维;刘垚;孔超;蔡惠智;: "基于RapidIO技术的网络交换板卡的设计与实现", 应用声学, no. 03, 15 May 2012 (2012-05-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801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7403A (en) Network device with selectable trap definitions
US6243756B1 (en) Network device with unified management
US6459700B1 (en) Multiple segment network device configured for a stacked arrangement
US6067585A (en) Adaptive interface controller that can operate with segments of different protocol and transmission rates in a single integrated device
US10868774B2 (en) Line card chassis, multi-chassis cluster router, routing selecting, and packet processing
US20030191883A1 (en) Interface for upgrading serial backplane application from ethernet to gigabit ethernet
DE202013105453U1 (de) Trainingsrahmen in PMA-Größe für 100GBASE-KP4
US201503411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rcuit emulation with integrated network diagnostics and reduced form factor in large publ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215378961U (zh)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和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前端设备
CN107105355B (zh) 一种交换方法及交换系统
CN108282462A (zh) 一种隔离业务网和管理网的装置
CN105704068B (zh) 一种业务混合集中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10801B (zh) 一种网络交换板卡
WO2013013540A1 (zh) Atca机框系统、构建方法及后插单板
CN102497308B (zh) 一种多槽位交换机
CN209313863U (zh) Poe交换机
CN205385496U (zh) 千兆以太网交换板卡
CN116047206A (zh) 一种适用于otn、wdm设备的板卡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
Cisco Product Overview
Cisco Product Overview
Cisco Fiber Token Ring Module Configuration Note, Release 3.3(1)
Cisco Introduction
CN203645704U (zh) 一种cpci 总线卡片式网管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5000 Series
Cisco Catalyst 5000 S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