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7241A -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7241A
CN112907241A CN202110151932.6A CN202110151932A CN112907241A CN 112907241 A CN112907241 A CN 112907241A CN 202110151932 A CN202110151932 A CN 202110151932A CN 112907241 A CN112907241 A CN 112907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t
splitting
hash
data pack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1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Caime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519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7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7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7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5Use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代表资产的资产描述数据包真实在分布式网络中交易对手节点之间传递,只有数据包的哈希流转信息公告到全网所有节点或部分节点存证的新方法;通过将哈希公告到全网所有节点或部分节点存证,从而潜在的交易对手可以利用该哈希及其流转记录,验证数据包的真实,有效性和权属,让该资产数据包真实可信,又能充分保护商业隐私,同时,一个系统还可以同时流通多种资产,可以极大便利产业互联和降低社会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业互联网及供应链金融领域,特别涉及资产数字化与流转领域。
背景技术
随消费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演化,产业互联和供应链金融成为越来越热门发展方向,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从不同的场景和角度探索如何实现产业互联。
因为过去消费互联网的巨大成功,很多人确信消费互联网的中心化平台模式一样可以照搬到产业互联网,于是很多企业和机构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中心化产业互联网平台,可是事与愿违。市场因为忧虑中心化平台这种模式下,商业秘密难以保护,数据受单一主体控制,容易串改,无法信任,导致中心化的平台始终难以推广开来。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人们看到区块链这种分布式账本模式,具有数据公开透明,不可串改,不可删除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不可信任问题。应该是解决产业互联的有效手段。于是很多人和机构纷纷借助区块链技术,试图解决中心化平台的弱点,探索产业互联之路。可惜的是,区块链技术固然解决了数据的信任问题,但又制造了新的问题。因为区块链的本质是以数据的公开换取信任,信任是有了,但商业隐私却没有了。毕竟商业隐私对于企业而言,及其重要,没有隐私肯定不行。其次,区块链是天然封闭的,链与链之间难以互联互通,在一条链上交易的数字资产,不可能到其他链去流通与交易。而真实的场景中,很多企业都一定会同时参与多个产业链,特别是金融机构,检测机构等行业,必然涉及到成百上千的产业链,如果链与链不能互联互通,需要同时参与成百上千的系统进行互联交易,不同链上的资产不能互相流通,势必造成严重的效率低下和机会成本。再次,区块链这种分布式账本结构,决定了一条链只适合流通一种资产,流通资产A的链不能流通资产B,真实的场景中,企业必然会同时介入很多资产的交易流通,因而也必须维持多套系统,费时费力,成本高昂。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既能保证数据真实可信,又能让不同产业链的数字资产跨链流通,还能有效保护商业隐私,更能用一个系统流转多种资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可以让数据不可串改,不可删除,可以信任,又能有效保护商业隐私,还能跨产业链流转和同时流转多种数字资产,从而有效地解决前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01.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拟数字化资产的特征描述信息、资产数量、随机生成的随机放大乘数按照特定格式生成资产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之后,作为代表所述资产的电子凭证,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对所述电子凭证的负有兑现资产的义务;
S02.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资产权益人;
S03.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数据包的哈希、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信息、所述资产权益人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4.所述数字化资产流转时,转出方将所述资产数据包发送给转入方,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及所述转出方、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5.对于所述部分流转的情况,所述转出方先将该所述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新资产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对于新生成的所述资产数据包,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所述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包括随机放大乘数)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所述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6.所述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所述分拆数据,验证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所述分拆前哈希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哈希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
S07.所述分拆完成之后,所述转出方将所述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和所述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给所述转入方,同时将所述分拆后的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方法还包括:
S08.所述需要验证数据包真伪和权属的主体,如果自己是所述参与存证节点,可以通过所述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验证,若自己不是所述参与存证节点,则可以将数据包哈希提交给自己信任的所述存证节点请求验证。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验证包括:若该所述哈希已经存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且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资产数量乘以所述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所述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特定格式可以任意制定,但需要在联盟协议中公开和明确。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数据包代表的资产数量*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其中,随机放大乘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进一步方案为,对于所述部分流转的情况,所述转出方先将该所述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对于新生成的所述资产数据包,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所述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包括随机放大乘数)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所述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分拆前后,所述随机放大乘数不能改变,否则所述参与存证节点无法验证分拆过程是否出现虚增资产行为。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所述分拆哈希数据,验证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所述数据管理系统;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表明分拆主体是权属人,有权分拆资产;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表明分拆过程资产没有增减。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分拆完成之后,所述转出方将所述分拆前数据包和所述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给所述转入方,同时将所述分拆后的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所述转出方不能单独发送分拆后的数据包,必须附加分拆前的数据包,这样所述转入方收到之后,才能确认分拆前后的随机放大乘数是否一致,才能确认所述数据包分拆前后是否存在资产的增减,如果存在多级分拆,还必须附加全部层级的分拆前数据包。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验证逻辑为:若该所述哈希已经存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且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资产数量乘以所述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所述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则说明该所述数据包有效,代表的资产真实存在,且该所述哈希的最后转入方为该所述资产的所述最终权属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含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处理器,并能处理操作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实施本发明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第一、数据可信,资产的发放和流转,都把资产数据包哈希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发送到参与存证节点存证,数据同时分布在多个节点上,难以删除和串改;同时,又能通过哈希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验证资产数据包的真实性和权属,以及分拆的合法性;
第二、保护商业隐私,因为存证节点只存有资产数据包的哈希留在记录,不知道数据包的具体内容,因此只有获得数据包的交易对手之间知道交易的真实内容,在数据可信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商业隐私;
第三、一个系统,可以流通多种数字资产,因为不同的数字资产,数据格式可以不同,但哈希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的格式一定相同,因此一个系统可以毫无压力流转多种资产;
第四、数字资产可以跨产业链流转,因为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可以任意发送,不限范围,真实性验证可以借助不同产业链的公共存在/验证服务来实现。
因此,借助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产业互联的各种困难,将会极大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和繁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化及流转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成资产数据包及发放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化资产流转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化资产分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拟数字化资产的特征描述信息、资产数量以及一个随机生成的随机放大乘数按照特定的格式生成数据包,并对数据包做电子签名,作为代表资产的电子凭证;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资产权益人,同时将该数据包的哈希、该数据包代表的资产数量乘以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以下简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数字化主体和接受方信息,经数字签名之后发送到全网全部节点或部分约定参与存证的节点保存,这些节点收到信息后,将该哈希的流动信息记录进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当该资产在不同主体之间流转时,转出方将该数据包发送给转入方,同时将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和转入方信息,经数字签名之后发送到全网全部节点或部分约定参与存证的节点保存,这些节点收到信息后,将该哈希的流动信息记录进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对于部分流转的情况,转出方先将该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并对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这些新生成的资产数据包中,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包括随机放大乘数)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经数字签名之后发送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分拆数据,验证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分拆主体一致,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分拆完成之后,转出方将分拆前数据包和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送给转入方,同时将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数字签名之后发送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需要验证数据包真伪和权属的主体,如果自己是参与存证节点,可以通过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验证,若自己不是参与存证节点,则可以将数据包哈希提交给自己信任的存证节点请求验证,验证逻辑为:若该哈希已经存在于数据管理系统,且数据包中的资产数量乘以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该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则说明该数据包有效,代表的资产真实存在,且该哈希的最后转入方为该资产的最终权属人;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在网络的发放及流转行为所对应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由所有参与者共同签署的联盟协议确定。
所述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操作流程如下:
S01.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拟数字化资产的特征描述信息、资产数量、所述随机生成的随机放大乘数按照所述特定格式生成所述资产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之后,作为代表所述资产的所述电子凭证,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对所述电子凭证的负有兑现资产的义务;
S02.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资产权益人;
S03.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该数据包的哈希、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信息、所述资产权益人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4.所述数字化资产流转时,所述转出方将所述资产数据包发送给转入方,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及所述转出方、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5.对于所述部分流转的情况,所述转出方先将该所述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新资产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对于新生成的所述资产数据包,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所述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包括随机放大乘数)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所述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6.所述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所述分拆数据,验证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所述数据管理系统
S07.所述分拆完成之后,所述转出方将所述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和所述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给所述转入方,同时将所述分拆后的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8.所述需要验证数据包真伪和权属的主体,如果自己是所述参与存证节点,可以通过所述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验证,若自己不是所述参与存证节点,则可以将数据包哈希提交给自己信任的所述存证节点请求验证;
S09.所述验证逻辑为:若该所述哈希已经存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且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资产数量乘以所述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所述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则说明该所述数据包有效,代表的资产真实存在,且该所述哈希的最后转入方为该所述资产的所述最终权属人;
其中,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的发放及流转行为所对应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由所有参与者共同签署的联盟协议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位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拟数字化资产的特征描述信息、资产数量、所述随机生成的随机放大乘数按照所述特定格式生成所述资产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作为代表所述资产的所述电子凭证,所述特定格式可以任意制定,但需要在联盟协议中公开和明确。
进一步地,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资产权益人,所述数据包只发送给权益人,不发送给所述参与存证节点,以保护商业秘密。
进一步地,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该数据包的哈希、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信息、所述资产权益人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其中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数据包代表的资产数量*所述随机放大乘数,之所以不直接用所述数据包所代表的资产数量,而是乘以一个随机的放大乘数,作用是在保护商业隐私的同时,又能在所述数据包分拆之时,其他主体能够验证分拆的合法性,避免分拆主体作弊;随机放大乘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发送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100%送达,保证不同发送对象收到的数据100%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化资产流转时,所述转出方将所述资产数据包发送给转入方,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及所述转出方、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发送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100%送达,保证不同发送对象收到的数据100%一致。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部分流转的情况,所述转出方先将该所述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对于新生成的所述资产数据包,并对所述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所述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包括随机放大乘数)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所述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分拆前后,所述随机放大乘数不能改变,否则所述参与存证节点无法验证分拆过程是否出现虚增资产行为;发送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100%送达,保证不同发送对象收到的数据100%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所述分拆哈希数据,验证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所述数据管理系统;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表明分拆主体是权属人,有权分拆资产;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表明分拆过程资产没有增减。
进一步地,所述分拆完成之后,所述转出方将所述分拆前数据包和所述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给所述转入方,同时将所述分拆后的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所述转出方不能单独发送分拆后的数据包,必须附加分拆前的数据包,这样所述转入方收到之后,才能确认分拆前后的随机放大乘数是否一致,才能确认所述数据包分拆前后是否存在资产的增减。如果存在多级分拆,还必须附加全部层级的分拆前数据包;发送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100%送达,保证不同发送对象收到的数据100%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逻辑为:若该所述哈希已经存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且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资产数量乘以所述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所述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则说明该所述数据包有效,代表的资产真实存在,且该所述哈希的最后转入方为该所述资产的所述最终权属人。
进一步地,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的发放及流转行为所对应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由所有参与者共同签署的联盟协议确定。
利用本专利发明的方法,既能保证数据真实可信,又能让不同产业链的数字资产跨链流通,还能有效保护商业隐私,更能用一个系统流转多种资产,同时解决了产业互联过程中互相矛盾的诸多难题,可以有效推动产业互联的发展和繁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含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处理器,并能处理操作上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优选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01.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拟数字化资产的特征描述信息、资产数量、随机生成的随机放大乘数按照特定格式生成资产数据包,并对所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之后,作为代表所述资产的电子凭证,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对所述电子凭证的负有兑现资产的义务;
S02.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资产权益人;
S03.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将所述数据包的哈希、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资产数字化主体信息、所述资产权益人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4.所述数字化资产流转时,转出方将所述资产数据包发送给转入方,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及所述转出方、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5.对于所述部分流转的情况,所述转出方先将该所述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新资产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对于新生成的所述资产数据包,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所述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所述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S06.所述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所述分拆数据,验证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所述分拆前哈希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哈希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
S07.所述分拆完成之后,所述转出方将所述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和所述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给所述转入方,同时将所述分拆后的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7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08.所述需要验证数据包真伪和权属的主体,如果自己是所述参与存证节点,可以通过所述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验证,若自己不是所述参与存证节点,则可以将数据包哈希提交给自己信任的所述存证节点请求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包括:若该所述哈希已经存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且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资产数量乘以所述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所述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格式可以任意制定,但需要在联盟协议中公开和明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所述数据包代表的资产数量*所述随机放大乘数,其中,随机放大乘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部分流转的情况,所述转出方先将该所述资产进行分拆,生成多个所述代表资产的数据包,并对所述新数据包进行电子签名,对于新生成的所述资产数据包,资产数量修改为新的数量,增加所述分拆前数据包的哈希,其他信息都和分拆前一样,同时将所述分拆主体信息、分拆前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分拆后的多个数据包哈希及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分拆前后,所述随机放大乘数不能改变,否则所述参与存证节点无法验证分拆过程是否出现虚增资产行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与存证的节点收到所述分拆哈希数据,验证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是否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如果都一致,表明分拆合法,接受该分拆数据并保存到自己的所述数据管理系统;所述分拆前哈希的最后转入方和所述分拆主体一致,表明分拆主体是权属人,有权分拆资产;所述分拆前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是否等于所述分拆后的多个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之和,表明分拆过程资产没有增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拆完成之后,所述转出方将所述分拆前数据包和所述分拆后拟转让数据包同时发给所述转入方,同时将所述分拆后的拟转让数据包的哈希、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转出方信息、转入方信息,经电子签名之后发送到所述所有参与存证节点保存;所述转出方不能单独发送分拆后的数据包,必须附加分拆前的数据包,这样所述转入方收到之后,才能确认分拆前后的随机放大乘数是否一致,才能确认所述数据包分拆前后是否存在资产的增减,如果存在多级分拆,还必须附加全部层级的分拆前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逻辑为:若该所述哈希已经存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且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资产数量乘以所述随机放大乘数的结果等于所述哈希对应的随机放大乘数和资产数量的乘积,若该所述数据包存在分拆前哈希,且该所述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等于所有多级分拆前数据包的随机放大乘数,则说明该所述数据包有效,代表的资产真实存在,且该所述哈希的最后转入方为该所述资产的所述最终权属人。
10.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含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处理器,并能处理操作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51932.6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Pending CN112907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1932.6A CN112907241A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1932.6A CN112907241A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7241A true CN112907241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1932.6A Pending CN112907241A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通用的资产数字化与流转方法及节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724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92680A1 (en) * 2015-04-05 2016-10-06 Digital Asset Holdings Digital asset intermediary electronic settlement platform
CN110020948A (zh) * 2019-01-03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溯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414650A (zh) * 2020-03-25 2020-07-14 北京创世智链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存证的订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833061A (zh) * 2020-09-21 2020-10-27 江苏傲为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将资产转化为数字资产的资产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92680A1 (en) * 2015-04-05 2016-10-06 Digital Asset Holdings Digital asset intermediary electronic settlement platform
CN110020948A (zh) * 2019-01-03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溯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414650A (zh) * 2020-03-25 2020-07-14 北京创世智链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存证的订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833061A (zh) * 2020-09-21 2020-10-27 江苏傲为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将资产转化为数字资产的资产处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9046B (zh) 一种电子商务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隐私保护交易方法
US20200043001A1 (en) Pet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Sarmah Understand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WO2020199744A1 (zh) 基于区块链的作品版权分配方法和装置
TWI777048B (zh) 基於區塊鏈的防偽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Vokerla et al. An overview of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and attacks
JP2024042037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上で匿名で保持されるトークンに関連付けられた交換を指示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416808A (zh) 跨区块链的数据互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09810A (zh) 一种可信数字资产交易方法
CN111865587B (zh) 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
CN109847365B (zh) 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防作弊方法及系统
WO2020228576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TW202046212A (zh) 基於區塊鏈的租賃方法和裝置
CN110599348B (zh) 股权激励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4434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管理网络、交易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2523447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ロールベース合意プロトコルを使用してリーダーノードを選出する方法
CN111324661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合作方法、设备及介质
Harshavardhan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cloud computing to overcome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CN11129205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
CN112767091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招投标与隐私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Biswas et al. Landchain: A blockchain based secured land registration system
CN113706313A (zh) 基于区块链的融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089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9683B (zh) 一种对公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0727735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协作完成任务事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9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402, Building 2, No. 37 Gongye 7th Road, Shekou,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 Caimei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0 room 1604, unit 2, building 5, shuishuiwan, No.3 Guihua Road, Xiqu street, Dayawan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ong Xinm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