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8508B -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8508B
CN112898508B CN202110183178.4A CN202110183178A CN112898508B CN 112898508 B CN112898508 B CN 112898508B CN 202110183178 A CN202110183178 A CN 202110183178A CN 112898508 B CN112898508 B CN 112898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acrylate
copolymer
parts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31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8508A (zh
Inventor
何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east Printing I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eiy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eiy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eiy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31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8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8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8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8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8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 C08F283/1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on to polysilox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51/08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80份丙烯酸酯单体、10~50份乙烯基单体、1~50份氟硅单体、80~98份溶剂。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聚物可用于金属、无机非金属或塑料等基材的保护,对于各种显示屏、印刷板等电子原件均有高的力学性能、优秀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热、卓越的耐酸耐碱耐溶剂性以及独特的介电性能。本发明使用易挥发的溶剂,如氢氟醚作为反应溶剂,在共聚过程中,利用丙烯酸酯、乙烯基单体和氟硅单体不同的溶解性,形成微相分离的结构,进一步促进氟硅单体降低表面能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氟化物因氟原子电负性大、直径小、所形成的IJB键能高、键长短、能将IJB键屏蔽起来,从而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的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和憎水性等特性。与其它有机化合物相比,有机氟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抗腐蚀、耐候性和憎油、憎水、抗粘、抗污染等优异性能。溶剂型含氟涂料以其干燥快、性能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可作为低表面能的防污耐候耐久性涂料、涂料助剂、流平剂、颜料分散剂、防水剂、防油剂和防污剂等。
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粘接性,不易从基材中脱除,并且还可通过改变共聚组分以合成不同软硬度的胶膜。在含氟涂料的制备中,一般使用含氟丙烯酸酯和乙烯基类单体进行无规共聚,但是乙烯基嵌段的结构可能影响含氟丙烯酸酯的聚集和排列,从而影响表面能的降低,和对各种溶剂和温度的抵抗性,且接触角等受涂层磨损的影响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80份丙烯酸酯单体、10~50份乙烯基单体、1~50份氟硅单体、80~98份溶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单体选自含氟丙烯酸酯、乙烯基含氟硅氧烷、乙烯基聚含氟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氟硅单体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C1~C6烷基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甲基丙烯酸C1~C3烷基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杂环乙烯基单体、芳环乙烯基单体、环烷基乙烯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选自氢氟醚、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醇、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滴加到溶剂中反应,得到所述共聚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聚物,通过氟硅单体和非氟的丙烯酸酯、乙烯基单体作用,制备得到的共聚物可用于金属、无机非金属或塑料等基材的保护,对于各种显示屏、印刷板等电子原件均有高的力学性能、优秀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热、卓越的耐酸耐碱耐溶剂性以及独特的介电性能。
(2)本发明使用易挥发的溶剂,如氢氟醚作为反应溶剂,在共聚过程中,利用丙烯酸酯、乙烯基单体和氟硅单体不同的溶解性,形成微相分离的结构,非氟单体形成共聚核心,氟硅单体位于外侧,减少无规共聚过程中不同氟硅单体中间的非氟单体对氟硅单体聚集、排列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促进氟硅单体降低表面能的作用。
(3)另外,通过使用氢氟醚作为共聚物涂覆基材表面的稀释剂,可促进共聚物快速固化,且大量溶剂的挥发也使得内层和表面形成更多孔洞结构,增加空气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水和溶剂的接触角,可用于防水、防尘及防盐雾效果,而当使用溶解度更好的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时,反而不利于接触角的提高。
(4)通过控制乙烯基单体的结构,使用环状的乙烯基单体,如芳基和杂环的乙烯基单体,利用环状结构促进了聚含氟硅氧烷链段随着溶剂挥发向表面的富集,形成齿状的表面结构,增加粗糙度,进一步降低表面张力,避免挥发带来的大量孔洞对耐溶剂、耐温等的影响。
(5)通过控制丙烯酸酯单体的种类和氟硅单体的长度,尤其是使用丙烯酸烷基酯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等硬单体共同作用,虽然会略有降低硬度,但可促进表面氟硅链段的结晶,减少受到摩擦过程中粗糙度的降低,促进接触角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80份丙烯酸酯单体、10~50份乙烯基单体、1~50份氟硅单体、80~98份溶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20~50份丙烯酸酯单体、10~30份乙烯基单体、2~20份氟硅单体、80~98份溶剂。在超疏水保护层的制备过程中,为了增加疏水性,一般使用含氟单体,但较多的含氟单体也会造成成本增加,需要制备一种共聚物,可在较低含量,如固含量小于10%时,用于各种基材均具有高的疏水、疏油、耐溶剂和耐高温等性能,且保持好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
丙烯酸酯单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二十二酯;优选地为丙烯酸C1~C6烷基酯。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酯;优选地为甲基丙烯酸C1~C3烷基酯。
作为丙烯酸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中的至少两种;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重量比为1:(0.2~0.3):(0.05~0.1),可列举的有,1:0.2:0.05、1:0.3:0.1、1:0.25:0.7。
乙烯基单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杂环乙烯基单体、芳环乙烯基单体、环烷基乙烯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杂环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吲唑、N-乙烯基四唑、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2-甲基-5-乙烯基吡啶、2-乙烯基喹啉、4-乙烯基喹啉、2-乙烯基吡嗪、2-乙烯基噁唑以及2-乙烯基苯并噁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噁唑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优选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
作为芳环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萘;优选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
作为环烷基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杂环乙烯基单体、芳环乙烯基单体,重量比为(0.5~1):1,可列举的有,0.5:1、0.6:1、0.7:1、0.8:1、0.9:1、1:1。
氟硅单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氟硅单体选自含氟丙烯酸酯、乙烯基含氟硅氧烷、乙烯基聚含氟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含氟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全氟烷基丙烯酸甲酯。
作为乙烯基含氟硅氧烷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封端的二甲基甲基-3,3,3-三氟丙基(CAS号:68951-98-4)。
作为乙烯基聚含氟硅氧烷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909246390000061
n大于等于1。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氟硅单体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可列举的有,382、538、694、850、1006、1162、1318、1474、1942。
溶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溶剂选自氢氟醚、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醇、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为氢氟醚。氢氟醚为含氟取代的烷基醚,可列举的有,全氟丁基甲基醚、全氟丁基乙基醚、1,1,1,2,2,3,4,5,5,5-十氟-3-甲氧基-4-(三氟甲基)戊烷、1,1,2,2-四氟乙基乙基-2,2,2-三氟乙基醚、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
引发剂
本发明不对引发剂做具体限定,可列举的有,偶氮类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或者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1~5wt%。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滴加到溶剂中反应,得到所述共聚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60~75℃,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保温,得到所述共聚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60~75℃,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2~5h,保温2~5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10份乙烯基单体、2份氟硅单体、80份溶剂;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重量比为1:0.2:0.05;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对甲基苯乙烯,重量比为0.5: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538;所述溶剂为全氟丁基甲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2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0份丙烯酸酯单体、30份乙烯基单体、20份氟硅单体、98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重量比为1:0.25:0.7;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8: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474;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2,2,2-三氟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3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重量比为1:0.3:0.1;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6: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4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丙烯酸酯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苯乙烯;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5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丙烯酸酯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丙烯酸十二氟庚酯、90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苯乙烯;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6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丙烯酸酯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乙烯基封端的二甲基甲基-3,3,3-三氟丙基、90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苯乙烯;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乙烯基封端的二甲基甲基-3,3,3-三氟丙基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乙烯基封端的二甲基甲基-3,3,3-三氟丙基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7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丙烯酸酯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6: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8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丙烯酸酯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丙烯酸环己酯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6: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9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和丙烯酸,重量比为1:0.3:0.1;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6: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10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丙烯酸酯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重量比为1:0.3;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6: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实施例11
本例提供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20份乙烯基单体、10份氟硅单体、90份溶剂;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重量比为1:0.3:0.1;所述乙烯基单体包括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重量比为0.6:1;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1006;所述溶剂为丙酮;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总重量的4wt%,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本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溶剂加热至70℃,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和引发剂3h,保温3h,得到所述共聚物。
性能评价
将实施例提供共聚物加氢氟醚配成固含量为5%的成品,喷涂在玻璃shang,在温度18-25℃,湿度45%-75%固化48h,得到干膜厚度为2um的样品,进行下述实验。
1、接触角:将实施例提供的样品用HARKE-SPCAX1分别测试水和n-十六烷的接触角,并进行评价,其中水接触角的评级标准为,1级为接触角≥115°,2级为接触角≥110°,<115°,3级为接触角≥105°,<110°,4级为接触角≥100°,<105°,5级为接触角<100°,十六烷接触角的评级标准分别为,1级为接触角≥70°,2级为接触角≥65°,<70°,3级为接触角≥60°,<65°,4级为接触角≥55°,<60°,5级为接触角<55°,结果见表2。
2、耐磨接触角稳定性:将实施例提供的样品用Taber耐磨试验机摩擦100次后,测试摩擦前后对水的接触角,并计算接触角变化率=(摩擦前接触角-摩擦后接触角)/摩擦前接触角*100%,并进行评价,其中1级为变化率<2%,2级为变化率<2%,≥4%,3级为变化率<6%,≥4%,4级为变化率≥6%,结果见表1。
表1性能表征测试
Figure GDA0003909246390000111
Figure GDA0003909246390000121
3、性能测试:将实施例1~3提供的样品进行表2的测试,发现实施例1~3符合表2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和指标要求见表2,其中盐雾试验、人造汗液测试、高温高湿测试、高低温测试均为发现变色、破裂、起泡等现象,为通过。
表2性能表征测试
Figure GDA0003909246390000122
Figure GDA0003909246390000131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共聚物具有快干、好的化学和热血稳定性,可用于各种基材的保护,提高对水、油、酸碱等的耐性。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4)

1.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80份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组成的混合单体、10~50份乙烯基单体、1~50份氟硅单体、80~98份溶剂;
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0.2~0.3):(0.05~0.1);
所述乙烯基单体为杂环乙烯基单体、芳环乙烯基单体,重量比为(0.5~1):1;
所述氟硅单体为乙烯-g-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909246380000011
n大于等于1;
所述溶剂为全氟丁基甲基醚、全氟丁基乙基醚、1,1,2,2-四氟乙基乙基-2,2,2-三氟乙基醚或1,1,2,2-四氟乙基乙基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单体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引发剂。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组成的混合单体、乙烯基单体、氟硅单体滴加到溶剂中反应,得到所述共聚物。
CN202110183178.4A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898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3178.4A CN112898508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3178.4A CN112898508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8508A CN112898508A (zh) 2021-06-04
CN112898508B true CN112898508B (zh) 2023-01-13

Family

ID=7612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3178.4A Active CN112898508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8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0903B (zh) * 2022-08-22 2023-04-07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09639A2 (en) * 1990-11-27 1992-06-11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Surface-active macromonomers
US20060235175A1 (en) * 2005-04-15 2006-10-19 Bilal Baradi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functional fluoropolymers
CN101092468A (zh) * 2006-06-22 2007-12-26 广东鸿昌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改性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EP2240525B1 (en) * 2008-02-06 2014-06-25 Daikin Industries, Ltd. Fluorosilicones and fluorine- and silicon-containing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CN101570587A (zh) * 2009-05-08 2009-11-04 厦门大学 氟-硅改性丙烯酸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1983B (zh) * 2011-08-10 2013-06-19 天津大学 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90987B (zh) * 2019-09-25 2020-12-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氟硅共聚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333793B (zh) * 2020-03-18 2022-12-13 山东应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序列结构的多元三嵌段氟硅共聚物电子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8508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3342B2 (en)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Le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V-absorbing fluorine-silicone acrylic resin polymer
US4306780A (en) Highly refractive copolymer of an ethylinically unsaturated alkylene oxide of bis-phenol-A and an ethylinically unsaturated aromatic compound for lens and a lens prepared therefrom
Chen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fluorinated acrylate resin
AU708759B2 (en) Acrylic fluorocarbon polymer containing coatings
AU743231B2 (en) Co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highly fluorinated polymeric additive
US4476270A (en) Process for making high solids acrylic dispersion lacquer
CN112898508B (zh) 一种氟硅氧烷聚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GB2074588A (en) Acrylic coating compositions
CN103698825A (zh) 一种用于平板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学扩散膜
CN106752233B (zh) 一种uv固化多功能防污剂
Li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SiO2/P (MMA-BA) core–shell structural latex with siloxanes
KR20130092075A (ko) 아크릴 수지,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도료 조성물
CN115806760B (zh) 一种长效抗污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US4987177A (en) Coating composition of an acrylic polymer containing glycidyl groups and acetoacetoxy groups and an amino ester acrylic polymer
EP3543265A1 (en) (meth)acrylic copolymer, coat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coat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US4378445A (en) High solids acrylic dispersion lacquer
CN112480583B (zh) 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共混物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49154A (ko) 피씨엠 컬러강판 제조용 피씨엠 도료 조성물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스노우 매트형 컬러강판
EP2576716A1 (en) Fluoropolymer additive for coatings
KR20190081964A (ko) 자외선 경화성 도료 조성물
KR100999472B1 (ko) 피씨엠용 하도 도료 조성물
CN114015298B (zh) 一种耐水吸墨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04124A (zh) 一种高硬度高韧性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02674B (zh) 墙纸印刷用水性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5

Address after: 314000 2320 Tongxiang Road,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China

Patentee after: NEWEAST PRINTING INK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building 7, 148 Yongda Road, Jiangkou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Feiy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