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001A -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001A
CN112888001A CN202110121464.8A CN202110121464A CN112888001A CN 112888001 A CN112888001 A CN 112888001A CN 202110121464 A CN202110121464 A CN 202110121464A CN 112888001 A CN112888001 A CN 112888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ata packet
base station
random data
rr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14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8001B (zh
Inventor
陈燕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14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8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8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网络的普及和完善,以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处理性能的全面提高,尤其是QQ、微信等第三方应用APP的流行,更多的用户开始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沟通交流。
当前移动终端中比较流行的社交活动之一为抢红包,每次用户都期望更快地抢到红包,然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从数据业务的角度,红包数据业务的相关特性包括:快速响应,低延时以及对无线网络环境变化较敏感等。在正常人的感知能力范围内,当红包业务的速度延迟达到100ms级别后,用户就能明显感觉到卡顿,红包抢的慢,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降低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
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
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网络接口,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口,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二网络接口,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二方面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对应的信道映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法IP数据包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具体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具体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示例性的,图1A示出了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R)系统,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等。如图1A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01、一个或多个运营商核心传输网102、一个或多个运营商服务器103、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104。
基站101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104进行通信,也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具有移动终端的部分功能的基站进行通信(比如宏基站与微基站,如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基站101可以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 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统中的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以及5G系统、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中的基站。另外,基站也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传输节点(TransTRP)、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或其他网络实体,并且可以包括以上网络实体的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
移动终端104可以分布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4可以是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 unit)、M2M终端、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等等。
运营商核心传输网102连接一个或多个运营商服务器103,以游戏业务为例,该服务器例如可以是游戏服务器内网集群等,运营商核心传输网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技(3rd-Generation,3G)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核心分组网演进(Evolved PacketCore,EPC)设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核心网设备以及未来通信系统的核心网设备等,基站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基站eNB,5G基站gNB等。
具体的,基站101可通过无线接口105与移动终端104通信。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比如运营商核心传输网102与基站101、运营商核心传输网102与运营商服务器103)也可以通过回程(blackhaul)接口106(如X2接口),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相互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1A示出的传输网络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移动终端中的智能手机为例,示例性的,图1B示出了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种智能手机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上述智能手机包括:壳体110、触控显示屏120、主板140、电池140和副板150,主板140上设置有前置摄像头131、芯片级系统(System onChip,SoC)132(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存储器133、电源管理芯片134、射频系统135等,副板上设置有振子151、一体音腔152和VOOC闪充接口153。
所述SoC132是智能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3内的数据,执行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手机进行整体监控。该SoC13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如可集成应用处理器(AP)、调制解调器(Modem)和基带处理器(又称为基带芯片、基带)等,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器用于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处理接入层(Acess stratum,AS)和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的信令、以及与AP处理器进行接口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SoC132中,而Modem也可以集成在基带芯片中,也可以独立设置于智能手机中。
所述存储器13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SoC13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3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3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智能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图1C示出了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种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无线接口对应的信道(通信的通道,即信号传输的媒介)映射示意图。信道具体可包括: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其中,逻辑信道描述了信息的类型,即定义了传输的是什么信息。传输信道描述的是信息的传输方式,即定义了信息是如何传输的,是一个逻辑虚拟概念,它必须附加在物理信道上。物理信道由物理层用于具体信号的传输,即实际的物理介质组成的信道,也是物理电路或无线等,是个物理概念。
具体的,下行信道中,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control channel,PCCH)、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channel,CCCH)、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多播业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其中,BCCH用于eNB向UE广播公用信息,PCCH用于传送寻呼消息,CCCH用于呼叫接续阶段,传输链路连接所需要的控制信息,DCCH用于呼叫持续接单和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必需的控制信息,DTCH用于传输来去于网络和终端之间的用户数据,MCCH用于传输请求接收MTCH信息的控制信息,MTCH用于发送下行的MBMS业务。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H)、寻呼信道(PagingChannel,PCH)、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多播信道(multicastchannel,MCH);其中,BCH用于传输BCCH逻辑信道上的信息,PCH用于传输PCCH逻辑信道上的信息,DL-SCH用于在LTE中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信道,MCH用于支持MBMS。物理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control channel,PB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其中,PB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BCH的数据,PDS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PCH、DL-SCH的数据,PM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MCH的数据。
上行信道中,逻辑信道包括CCCH、DCCH和DTCH。传输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上行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其中,RACH用于寻呼应答和UE主叫登录的接入,UL-SCH和DL-SCH对应的上行信道。物理信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其中,PRACH用于承载子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PUSCH用于承载传输信道UL-SCH的数据。
结合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应用APP业务数据与网络设备(比如基站、运营商服务器等)的交互过程包括手机到网络空口的接入网延时,以及从接入网传输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到运营商服务器的耗时,该交互过程涉及到移动终端和网络侧各网元的交互,受无线通信环境的影响,情况复杂,牵涉相关变量多,在整体延时中占比重较大。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
S202: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
S203: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基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应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具体包括:
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第三方应用首次启动运行且所述第三应用具有加速属性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或者,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处于运行态的所述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再次运行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应用APP的运行状态主要包括:APP的首次启动运行或者APP已经处于运行态;也就是说,若APP首次启动运行且该APP具有加速属性,或者APP已经处于运行态且该APP的加速属性再次运行,则均可以表明所述APP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可以由移动终端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调制解调器Modem,所述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具体包括:
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通过所述AP向所述Modem传输所述加速属性的需求;
基于所述加速属性的需求,通过所述Modem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APP的加速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抢红包、拼多多、外卖抢单、滴滴抢单等,这些加速属性的数据流具有突发性,即一段时间内有数据传输,紧接着的一段时间内又可能没有数据传输。一般而言,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网络侧(比如基站等)会释放掉与移动终端的RRC连接,使得移动终端处于空闲idle态;但是上述这些加速属性又需要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希望移动终端更多地处于业务态,这样会节省RRC重建过程所带来的传输延时;当检测到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即APP具有加速属性的需求,则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AP会向调制解调器Modem传输该加速属性的需求,然后由Modem发送随机数据包到基站以维持RRC连接,从而避免了RRC重建过程所带来的传输延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由Modem所发送的随机数据包,主要是用来维持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进而使移动终端处于业务态。参考图3,其示出了合法IP数据包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按照协议来说Data部分应该是正常的IP数据包,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数据包是非合法的IP数据包,比如1byte数据包;这样,后续当所述随机数据包被基站接收之后,可以被基站直接丢弃,而且所述随机数据包不用通过计费单元,也就是说,所述随机数据包的传输不会产生计费。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实现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具体地,所述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包括:
在所述实现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时,基于所述RRC连接,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所述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RRC连接建立的过程具体如下:(1)、移动终端UE通过公共控制信道CCCH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quest,请求建立一个RRC连接;(2)、RNC根据RRC连接请求的原因以及系统资源状态,将UE建立在专用信道上,并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无线资源和其它资源(L1、L2资源);(3)、RNC向NodeB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Radio Link Setup Request,请求NodeB分配RRC连接所需的特定无线链路资源;(4)、NodeB资源准备成功后,向RNC应答无线链路建立响应消息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5)、RNC使用ALCAP协议建立Iub接口用户面传输承载,并完成RNC与NodeB之间的同步过程;(6)、RNC通过下行CCCH信道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RRCConnection Setup,消息中包含RNC分配的专用信道信息;(7)、UE确认RRC连接建立成功后,在刚建立的上行DCCH信道向RNC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Complete;则表示RRC连接建立过程结束。那么在所述RRC连接建立过程结束之后,即在实现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基于所建立的RRC连接开始向基站发送随机数据包。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具体包括:
将随机数据包以周期发送模式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周期发送模式为以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需要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其中,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是指移动终端预先配置的向基站发送随机数据包的间隔时长,预设时间阈值是指移动终端预先设定的为维持与基站的RRC连接且没有数据传输所允许的最大间隔时长,比如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8秒或者10秒,预设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15秒,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举例来说,假设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为10s,预设时间阈值为15秒,也就是说,在PDCP层,每间隔10s的时长,移动终端会向基站发送随机数据包;由于该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因而所述随机数据包以10s间隔进行周期发送,并且基于基站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了移动终端与基站的RRC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处于业务态。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时间段,断开与所述基站的所述RRC连接。
对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具体地,所述基于预设时间段,断开与所述基站的所述RRC连接,包括:
基于预先配置的超时定时器,在所述随机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刻启动计时;其中,所述超时定时器预先配置的时长表征了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
在所述超时定时器计时的超时时刻,停止将所述随机数据包发送到所述基站;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
基于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与所述基站的所述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降低RRC连接重建过程所带来的传输时延,移动终端还可以基于应用处理器所提供的随机数据包发送周期interval和超时定时器Timer的对应值来对其进行配置。其中,interval的对应值,即指前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便于随机数据包进行周期发送;Timer的对应值,即指前述预设时间段,便于决策是否停止发送随机数据包,这样可以避免无线资源浪费。举例来说,假设Timer被配置为4分钟,interval被配置为10秒,当移动终端实现与基站的RRC连接时,移动终端开始发送随机数据包,同时Timer开始计时,在4分钟之内,移动终端可以一直以10s的时间间隔向基站发送随机数据包,以使移动终端维持在业务态;然而当Timer计时满足4分钟时,在所述计时的超时时刻,移动终端会停止发送随机数据包到基站;当移动终端停止发送随机数据包的时长以使基站侧认为这段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时,基站会释放掉RRC连接,并将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基于移动终端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与所述基站的所述RRC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由业务态转变为idle态。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终端再次检测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移动终端会再次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以维持与基站的RRC连接;从而使移动终端更多地处于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
S402: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基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基站,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对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析所述接收的所述随机数据包;
若所述解析失败,则丢弃所述随机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数据包是是非合法的IP数据包,比如1byte数据包;它只是用来维持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这样,当所述随机数据包被基站接收之后,基站会对随机数据包进行解析,若解析失败,该随机数据包即可被基站直接丢弃,而且随机数据包不用通过计费单元,也就是说,所述随机数据包的传输并不会产生计费。
对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在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返回所述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到所述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
对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具体地,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所述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时,基于所述RRC连接,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RRC连接建立的具体过程详见前述实施例一的内容,这里不再详述。在所述RRC连接建立过程结束之后,即在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之后,基站可以基于所建立的RRC连接开始接收移动终端所发送的随机数据包。
对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对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具体地,所述若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具体包括:
若所述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释放所述RRC连接,并停止接收所述随机数据包;
将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阈值是指移动终端预先设定的为维持与基站的RRC连接且没有数据传输所允许的最大间隔时长。假若预设时间阈值设置为15秒,基站没有接收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已经达到15秒,也就是说,基站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已经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此时基站会释放所述RRC连接,停止接收随机数据包,并将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基于移动终端针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进而断开与移动终端的RRC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由业务态转变为idle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站,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实施例三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的详细流程,该方法的示例性场景可以参见图1A,第三方应用APP以微信应用中的抢红包为例,基于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该详细流程可以包括:
S501:移动终端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
S502: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移动终端则通过应用处理器AP向调制解调器Modem传输所述加速属性的需求;
举例来说,以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为例,当移动终端104检测到微信应用处于运行状态且微信应用中开始抢红包时,由于抢红包属于加速属性,也就是说,移动终端的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这时候移动终端104会通过自身的应用处理器AP向调制解调器Modem传输该加速属性的需求,以便后续维持移动终端104和基站101之间的RRC连接。
S503: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S504:基站返回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到所述移动终端;
S505: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S506:实现基站与移动终端的RRC连接;
举例来说,以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为例,为了实现移动终端104和基站101之间的RRC连接,首先移动终端104需要向基站101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然后基站101基于所接收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来返回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到移动终端104;移动终端104基于所接收的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来建立RRC连接,然后移动终端104向基站101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最后基站101基于所接收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实现了基站101与移动终端104之间的RRC连接;基于所建立的RRC连接,移动终端104就可以向基站101进行数据传输。
S507:在实现与移动终端的RRC连接时,移动终端所配置的超时定时器启动计时,同时移动终端通过所述Modem将随机数据包以周期发送模式发送到基站;
S508:基站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
S509:基站解析所述接收的所述随机数据包;
S510:若所述随机数据包解析失败,基站丢弃所述随机数据包;
S511:基于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移动终端维持与基站的RRC连接;
举例来说,仍以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为例,结合上述实例,在实现基站101与移动终端104之间的RRC连接时,移动终端104所配置的超时定时器启动并开始计时,同时移动终端104通过所述Modem将随机数据包以周期发送模式发送到基站101;假设移动终端104所配置的超时定时器为4分钟,随机数据包的发送周期为10秒,这样,在4分钟之内,移动终端104以10秒间隔进行随机数据包的发送,并且基站101接收随机数据包;在基站101接收到随机数据包之后进行解析,由于随机数据包是非合法IP数据包,该解析是失败的,这时候基站101直接丢弃随机数据包,随机数据包没有通过计费单元,也代表了所述随机数据包的传输并不会产生计费;基于基站101对随机数据包的接收,使得移动终端104维持与基站101的RRC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终端104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S512:在所述超时定时器计时的超时时刻,移动终端停止将所述随机数据包发送到所述基站;
S513:若基站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基站则释放所述RRC连接,并停止接收所述随机数据包;
S514:基站将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
S515:基于移动终端针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基站与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举例来说,仍以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为例,结合上述实例,假设预设时间阈值为15秒,由于移动终端104所配置的超时定时器为4分钟,在4分钟之内,移动终端104以10秒间隔向基站101进行随机数据包的发送;当超时定时器的计时达到4分钟,即在该超时定时器计时的超时时刻,移动终端104会停止向基站101发送随机数据包;这时候基站101没有接收到随机数据包,当基站101没有接收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15秒时,基站101默认这段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基站101释放RRC连接,并停止接收随机数据包;同时基站101还会将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4;然后移动终端104基于所接收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进行响应,使得基站101与移动终端104之间的RRC连接被断开,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由业务态转变为idle态。
通过上述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更多地维持在业务态,节省了RRC连接重建过程,从而降低了数据从移动终端到空口的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四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60的组成,所述移动终端60可以包括:检测部分601、发送部分602和第一维持部分603;其中,
所述检测部分601,配置为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
所述发送部分602,配置为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
所述第一维持部分603,配置为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部分602,具体配置为:
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所述第三方应用首次启动运行且所述第三应用具有加速属性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或者,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处于运行态的所述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再次运行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调制解调器Modem,所述发送部分602,具体配置为:
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通过所述AP向所述Modem传输所述加速属性的需求;
基于所述加速属性的需求,通过所述Modem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7,所述移动终端60还包括第一建立连接部分604,配置为:
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实现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部分602,具体配置为:
在所述实现与所述基站的RRC连接时,基于所述RRC连接,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所述基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部分602,具体配置为:
将随机数据包以周期发送模式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周期发送模式为以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发送。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8,所述移动终端60还包括第一断开连接部分605,配置为:
基于预设时间段,断开与所述基站的所述RRC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断开连接部分605,具体配置为:
基于预先配置的超时定时器,在所述随机数据包的首次发送时刻启动计时;其中,所述超时定时器预先配置的时长表征了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
在所述超时定时器计时的超时时刻,停止将所述随机数据包发送到所述基站;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
基于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与所述基站的所述RRC连接。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单元,还可以是模块也可以是非模块化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60的组成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6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网络接口901、第一存储器902和第一处理器903;各个组件通过第一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第一总线系统9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第一总线系统9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第一总线系统904。其中,
第一网络接口9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第一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一处理器9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第一处理器903,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检测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第三方应用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运行状态满足预设加速策略时,则将随机数据包发送到基站;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向所述基站发送的非合法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
基于所述基站针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第一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第一处理器9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9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第一处理器9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902,第一处理器903读取第一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处理器903还配置为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参见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100的组成,可以包括:接收部分1001和第二维持部分1002;其中,
所述接收部分1001,配置为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
所述第二维持部分1002,配置为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11,所述基站100还包括丢弃部分1003,配置为:
解析所述接收的所述随机数据包;
若所述解析失败,则丢弃所述随机数据包。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12,所述基站100还包括第二建立连接部分1004,配置为: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返回所述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到所述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部分1001,具体配置为:
在所述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时,基于所述RRC连接,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13,所述基站100还包括第二断开连接部分1005,配置为: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断开连接部分1005,具体配置为:
若所述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释放所述RRC连接,并停止接收所述随机数据包;
将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基站100的组成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1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0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以包括:第二网络接口1401、第二存储器1402和第二处理器1403;各个组件通过第二总线系统14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第二总线系统14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第二总线系统14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4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第二总线系统1404。其中,
第二网络接口14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第二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二处理器14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第二处理器1403,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
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1402、第二处理器1403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与前述第一存储器902、第一处理器903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处理器1403还配置为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基于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
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基于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发送的随机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析所述接收的所述随机数据包;
若所述解析失败,则丢弃所述随机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基于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发送的随机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返回所述RRC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到所述移动终端;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基于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所述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的RRC连接时,基于所述RRC连接,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基于所述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发送的随机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具体包括:
若所述没有接收到所述随机数据包的时长满足预设时间阈值,则释放所述RRC连接,并停止接收所述随机数据包;
将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基于所述移动终端针对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的响应,断开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RRC连接。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接收部分和第二维持部分;其中,
所述接收部分,配置为接收移动终端基于第三方应用的加速属性发送的随机数据包;其中,所述随机数据包为所述移动终端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所发送的非合法IP数据包;
所述第二维持部分,配置为基于对所述随机数据包的响应,维持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丢弃部分,配置为解析所述接收的所述随机数据包;以及若所述解析失败,则丢弃所述随机数据包。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第二网络接口,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二网络接口,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21464.8A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88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1464.8A CN112888001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3021.6A CN10843007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2110121464.8A CN112888001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3021.6A Division CN10843007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001A true CN112888001A (zh) 2021-06-01
CN112888001B CN112888001B (zh) 2022-08-26

Family

ID=6316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1421.XA Active CN11288800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810543021.6A Active CN10843007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2110121464.8A Active CN112888001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1421.XA Active CN11288800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810543021.6A Active CN108430070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2888000B (zh)
WO (1) WO2019228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000B (zh) * 2018-05-30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89946B (zh) * 2018-11-22 2023-03-07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释放rrc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584556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Rrc连接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7614A (zh) * 2012-10-08 2015-06-24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5657860A (zh) * 2016-01-29 2016-06-0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数据业务响应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64771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Apple Inc. Efficient Sparse Network Resource Usage and Connection Release
CN107635289A (zh) * 2017-10-20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终端通话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8018679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调节智能终端响应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55707A (zh) * 2018-02-13 2018-05-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76535A (zh) * 2018-02-13 2018-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982B (zh) * 2010-04-01 2014-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连接重建方法和设备
CN102340886B (zh) * 2010-07-22 2014-04-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建立rrc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87507B (zh) * 2010-12-01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完整性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00599A (zh) * 2012-01-06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3298048B (zh) * 2012-03-05 2018-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切换过程中rrc连接重建立次数的方法和终端
WO2016153130A1 (ko) * 2015-03-23 2016-09-2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251593B (zh) * 2015-04-10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5610695B (zh) * 2015-12-21 2021-01-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292596B (zh) * 2016-04-01 2020-05-01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自动刷红包的装置与方法及服务端
CN107529230A (zh) * 2017-09-30 2017-12-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8000B (zh) * 2018-05-30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7614A (zh) * 2012-10-08 2015-06-24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US20170064771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Apple Inc. Efficient Sparse Network Resource Usage and Connection Release
CN105657860A (zh) * 2016-01-29 2016-06-0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数据业务响应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18679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调节智能终端响应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35289A (zh) * 2017-10-20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终端通话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055707A (zh) * 2018-02-13 2018-05-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76535A (zh) * 2018-02-13 2018-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001B (zh) 2022-08-26
CN112888000B (zh) 2022-10-28
CN112888000A (zh) 2021-06-01
CN108430070B (zh) 2021-03-16
CN108430070A (zh) 2018-08-21
WO2019228185A1 (zh)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4818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451434B1 (ko) 효과적인 호의 설정을 위한 호출 정보 전송 방법
CN112205041B (zh) 一种寻呼消息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20037497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18137284A1 (zh)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3225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Indicate Power Saving Mode of a Network Element
KR102240644B1 (ko) 데이터 전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US20140171061A1 (en) Network access delay for eab-configured ues and/or group-based addressed ues
US11356838B2 (en) Tracking area update in RRC_INACTIVE
KR20110093648A (ko) Mtc 기기가 사용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4009737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접속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30070B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763685B (zh) 數據傳輸的方法、接入網設備、終端設備和網絡實體
US20220201648A1 (en) Paging and multi-identity modu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5150908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WO2023001149A1 (zh) 一种控制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51366A1 (zh) 一种控制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242832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KR20150128825A (ko) 네트워크-개시 셀 재지향에서 h-rnti 업데이트들을 가능하게 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들 및 방법들
CN117676891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426126A (zh) 一种变量的维护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7063544A (zh) 一种变量的维护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