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6994B - 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6994B
CN112886994B CN201911207348.7A CN201911207348A CN112886994B CN 112886994 B CN112886994 B CN 112886994B CN 201911207348 A CN201911207348 A CN 201911207348A CN 112886994 B CN112886994 B CN 112886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terminal
signal
antenna
curr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73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6994A (zh
Inventor
韦书俊
潘亚君
白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73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6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6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6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04B5/79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终端壳体;至少一个射频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无线充电信号;信标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用于建立无线充电连接;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在基于所述信标天线的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如此,能够在基于信标天线建立的远距离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利用近场馈电天线获取的电能来供信标天线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在解决了终端无法与远距离无线充电发射器的连接导致的无法充电的问题的同时,丰富了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充电方案有基于电磁感应的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标准以及基于磁共振技术的AFA(AirFuel Alliance,为AirFuel联盟制定的标准)标准。随着万物互联场景的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方案被提出,但是目前的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方案主要是针对的是有电池设备或者说存在一定电量的设备,即通过充电为有电池设备或者说存在一定电量的设备提供电能,无法对无电池设备、零电量设备以及低电量设备提供电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终端壳体;
至少一个射频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无线充电信号;
信标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用于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近场馈电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内,用于在基于所述信标天线的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标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的中心位置,用于发送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的第一握手信号,并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握手信号反馈且表征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成功的第二握手信号。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组成天线阵列;
所述近场馈电天线为近场通信NFC线圈。
可选地,所述终端壳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
所述天线阵列,固定在所述内表面上;
所述NFC线圈,位于所述天线阵列所形成的间隙内,且与所述天线阵列不重叠。
可选地,在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终端为接受充电的受电设备;
在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终端为提供供电的供电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终端与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或接受所述终端受电的充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的馈电范围内时,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还用于无线充电。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基于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的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近场馈电天线馈电时接收的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直流信号存储电能的储能模组,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
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直流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和/或,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三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四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
第二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第三直流电信号;
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三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
第一逆变电路,用于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终端中设置3类天线:至少一个射频天线、近场馈电天线以及信标天线,由于设置了近场馈电天线,使得终端在通过信标天线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失败后,可以基于近场馈电天线来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通过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来进行信号接收和/或发送的所述无线充电连接,从而解决了无电池终端和零电量终端由于没有电量,以及低电量终端由于电量过低无法通过信标天线建立无线充电连接而导致的无法获取到电能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的远距离无线充电方案都是针对的是有电池设备或者说存在一定电量的设备,对于无电池设备、零电量设备以及低电量设备的设备来说,由于无法通过信标天线发送信标信号来与供电设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使得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方案无法适用于无电池设备、零电量以及低电量设备。
为了解决无电池设备、零电量设备以及低电量设备的远距离无线充电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包括:
终端壳体101;
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位于所述终端壳体101上,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无线充电信号;
信标天线103,位于所述终端壳体101上,用于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近场馈电天线104,用于在基于所述信标天线103的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103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无电池设备是指不包含大容量的储能单元的设备,或者说无电池设备可为携带有暂存电能的电容但是无较长时间存储电能的设备。所述无电池设备只有在接入电源时才能工作,即在接入电源后接收传输的电流,将所述电流暂时性地存储在电容中以供设备中的各个模块使用以此执行工作;例如,具备1500毫安锂电池的智能手机是一种有电池设备,而相对的所述无电池设备是指不包含所述1500毫安锂电池的智能手机。
所述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无线电发射器以及后台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终端既可以是受电设备,也可以是供电设备,即所述终端既可以接收供电设备发送的无线充电信号来为自身进行充电,也可以向需要充电的设备发送无线充电信号,让该需要充电的设备基于所述无线充电信号进行充电。
所述终端壳体101可包括:终端背壳;所述终端背壳可以是金属材质,也可以是非金属材质;当所述终端壳体101为金属材质时,由于静电屏蔽的存在,会对射频信号的接收有影响,可以直接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的外表面上,如此,无论终端背壳的材质为何种,均可以不影响射频信号的接收。当所述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为不影响射频信号的收发的非金属材质时,所述非金属材质可以是塑料、复合材料等。在终端的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的材质为非金属时,也可以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设置在终端背壳的内表面上。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将近场馈电天线104设置在终端壳体104的外表面上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近场馈电天线104在终端壳体101的内部单独设备,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的内表面上。当所述近场馈电天线104设置在所述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的内表面上时,近场馈电天线104可以单层铺设,形成贴片,可以是以环的形式贴在终端壳体101上。
这里,考虑到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为金属材质时,会对位于终端壳体101内的近场馈电天线104的影响,可以对终端壳体101的终端背壳设计塑料分割线来保证近场馈电天线104的正常工作。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可以是具有方向性的定向天线,还可以是在各个方向上都能够收发信号的全向天线。为了终端可以接收多个方向的射频信号,或者作为供电设备时向多个方向发送射频信号。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为全向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是用于收发射频信号的天线。射频信号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300kHz~300GHz之间。这里,频率高于100khz的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具有远距离传输的能力;除此之外,高频的电磁波由于频率高、波长短,还具有穿透非金属物体的能力。因而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收发射频信号来实现远距离以及有遮挡的无线充电。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信号为一种射频信号。
所述信标天线103是一种用于发送以及接收信标信号的天线,通过所述信标信号来与其他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信标信号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握手信号,通过通信握手来建立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超过一定距离的通信都需要进行通信握手从而建立连接,那么,当终端需要进行远距离无线充电时,所述终端需要与供电设备或者受电设备先建立通信连接,再基于该连接来收发无线充电信号,进而实现充电。
那么,当所述终端为无电池设备时,由于终端中不包含有大容量的锂电池等电池时,只能通过与电源连接,通过内部的小容量电容来获取电能从而工作,导致当没有电源接入时,所述终端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发送出所述信标信号。同样的,当所述终端为包含有大容量的储能单元的有电池设备但由于储能单元中存储的电量耗尽时,终端同样也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发送出所述信标信号。这两种情况导致所述终端无法使信标天线103进行信标信号的发送,因而无法基于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来获取电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了在终端中同时设置近场馈电天线104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02的方案,在基于所述信标天线103的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通过近场馈电天线104来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实现近场馈电。所述近场馈电的方式包括: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方式和无线充电联盟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QI)方式。所述近场馈电天线104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输,由于是耦合的方式,那么在进行信息的传输时,互偶电感的两个近场馈电天线距离不能过远,否则能量将会迅速衰减到0。因此,所述近场馈电天线是一种近距离通信用的天线。
如此,通过在同一终端中同时设置近场馈电天线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的方式,使得终端在通过信标天线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失败后,可以基于近场馈电天线来建立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由此基于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充电;并且,在终端为无电池设备、零电量以及低电量的设备时也可先基于近场馈电天线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来继进行电量的初步获取,进而基于该电量通过信标天线发送信标信号与远距离的供电设备或者受电设备重新建立连接,为不同类型的终端(有电池终端和无电池终端)的无线充电创造了条件。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信标天线可以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的中心位置,用于发送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的第一握手信号,并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握手信号反馈且表征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成功的第二握手信号。
这里,所述信标天线通过发送第一握手信号和接收第二握手信号来与受电设备或者供电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握手信号携带有: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支持的无线充电的技术类型等;所述第二握手信号携带有:确定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的确定信息以及支持所述终端支持的无线充电的技术类型的响应信息。
如上所述,由于超过一定距离的通信都需要进行通信握手从而建立连接,那么在所述终端无论是作为供电设备还是受电设备时,在需要接收无线充电信号为自己充电,或者发送无线充电信号为其他设备进行充电时,都需要先建立通信连接。由于传输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是用于无线充电,那么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建立通信连接具体是指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如此,通过信标天线发送的第一握手信号和接收的第二握手信号即可建立与受电设备或者供电设备的连接,为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提供基础。并且,还可以通过是否接收到第二握手信号来判断无线充电连接的成功与否,便于终端在无线充电连接未成功时,及时改变无线充电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组成天线阵列;
所述近场馈电天线为近场通信NFC线圈。
这里,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设置为天线阵列的形式,可以通过多个天线的位置配合改变辐射场的大小和方向,以此实现最大程度地接收射频信号。所述NFC线圈可以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实现近距离的通信,如此为近距离的无线充电提供一种实现可能。
这里,所述近场通信NFC线圈中的NFC是指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在预定频率。所述设定频率为第一射频天线收发无线充电信号的频率,所述预定频率可以是13.56MHZ,所述近距离一般是指10cm以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FC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器的NFC线圈耦合所传输的信息,包括:建立用于射频天线收发无线充电信号的无线充电连接的建立过程中的握手信号所携带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在图2中,所述终端壳体201,包括内表面2011和外表面2012;
所述天线阵列202,固定在所述内表面2011上;
所述NFC线圈203,位于所述天线阵列202所形成的间隙内,且与所述天线阵列202不重叠。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射频天线设置在终端壳体201的内表面2011上,并以阵列的形式呈现,即将所述线阵列202固定在所述内表面2011上,由于是阵列形式使得天线阵列20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射频天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考虑到天线阵列202与终端壳体201内的所述NFC线圈203的位置放置要有利于节省空间,可以将所述NFC线圈203设置在所述天线阵列202中的任意两个射频天线之间的间隙内。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终端壳体内部的空间。但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不影响两种天线(NFC线圈203和天线阵列202)各自对信号接收,当NFC线圈203设置在天线阵列202所形成的间隙内时,NFC线圈203需要与所述天线阵列202不重叠。
如此,通过将天线阵列固定在终端壳体的内表面上,且将NFC线圈设置在天线阵列所形成的间隙内,与所述天线阵列不重叠的放置,在节省终端壳体内部的空间的同时保证了两种天线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既可以为受电设备,也可以是供电设备。那么,在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终端为接受充电的受电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终端为提供供电的供电设备。
这里,所述受电设备是指接受充电的设备,所述供电设备是指提供供电的设备。由于都是基于无线充电信号进行的无线充电,那么可以根据所述终端是接收无线充电信号还是发送无线充电信号来判断所述终端当前是作为受电设备还是充电设备。
如此,通过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来收发无线充电信号来实现所述终端除了作为受电设备接受充电,还可以是作为供电设备提供电能,为终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丰富了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与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或接受所述终端供电的受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的馈电范围内时,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还用于无线充电。
如上所述,终端中的近场馈电天线可以通过与其他设备中的近场馈电天线进行电感耦合来进行无线充电。具体实现中,当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近场馈电天线时,将所述终端靠近另一个近场馈电天线时,由于两个近场馈电天线之间发生了电磁感应,产生了电磁信号,所述终端可以基于该电磁信号进行无线充电。
如此,所述终端除了能进行远距离的无线充电,还可以在靠近其他具备近场馈电天线的设备时,利用产生的电磁信号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了近距离无线充电的方案,也为所述终端作为供电设备来为其他设备提供电能提供了一种实现途径;并且,这种近距离的无线充电方式,由于是电感耦合的方式,不需要先建立通信连接才能充电,应用广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基于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的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近场馈电天线馈电时接收的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直流信号存储电能的储能模组,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是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的一种高频(大于100MHZ)的交流信号,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是近场馈电天线接收的一种设定频率的交流信号,所述设定频率可以为13.56MHZ。所述第一直流信号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是一种直流信号。
由于基于近场馈电天线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都是射频信号,即交流电信号,而给终端进行充电的电信号需要是直流电信号,那么,在所述终端作为受电设备时,为了实现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能够给终端进行充电的直流电信号,所述终端中可以设置有第一转换电路和储能模组,通过第一转换电路实现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进而通过储能模组将所述直流信号进行存储。
所述储能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支架和电极等;所述电池单体为存储电能的器件,所述支架用于安装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极是用做导电介质输入或导出电流的端体。所述直流电信号通过所述电极进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中进行存储。
所述储能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暂时存储电能的电容。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所述终端300包括:终端壳体301、至少一个射频天线302、信标天线303、近场馈电天线304、第一转换电路305以及储能模组306。如图3所示,所述近场馈电天线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均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305连接,那么在近场馈电天线304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302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后,第一转换电路305可以将所述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直流电信号,进而所述储能模组306对所述直流电信号进行存储。
如此,通过第一转换电路和储能模组即可实现在所述终端作为受电设备时,通过对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进行转化进而存储。在终端需要电能时,就可以从所述储能模组中提取该电能来充电,实现了电能的获取。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
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直流电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无线充电信号是一种高频的交流电信号,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为预定频率的交流电信号,为了实现从交流电信号转换为可供充电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引入了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400包括:终端壳体401、至少一个射频天线402、信标天线403、近场馈电天线404、第一转换电路405、储能模组406、第一整流电路4051以及第一滤波电路4052。如图4所示,第一整流电路4051与第一滤波电路4052相连,通过第一整流电路4051实现将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直流电信号,即第二直流电信号,再基于第一滤波电路4052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波形平直的直流电信号,或者说电压稳定的直流电信号,即第一直流电信号。
如此,通过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对交流电信号的处理,可以得到电压稳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进而基于电压稳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对终端进行充电,减少对终端的电池的损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和/或,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三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四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号。
这里,在终端接入交流电网后,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电路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进而将接收的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第二交流信号和第三交流信号)进行发射,使得其他需要电能的设备在接收到该射频信号后,将射频信号转化为能供自身进行充电的电能。
上述第一输入电路在接收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后,将第一交流电信号输出到第二转换电路。第二转换电路用于实现对交流电信号的获取,即将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将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这里,第二频率和第三频率均高于第一频率,且第二频率高于第三频率;例如,该第二频率可为高于300MHZ的频率,第三频率为13.56MHZ。
如此,经过第一输入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实现将交流电网传输的低频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能进行无线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第三交流电信号。换句话说,此时所述终端是作为供电设备为其他需要电能的设备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还可以在不接入交流电网时,直接基于终端中的电量为其他需要电能的设备提供电能,如此,所述终端中可以不存在上述输入电路,仅基于所述第二转化电路实现将所述终端中第一直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将所述终端中第一直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五,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500包括:终端壳体501、至少一个射频天线502、信标天线503、近场馈电天线504、第一转换电路505、储能模组506、第一输入电路507和第二转换电路508。如图5所示,上述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502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504均与上述第二转换电路508相连;在接收到第二转换电路508输出的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502将第二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该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和/或,基于所述近场馈电天线将所述第三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四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号。
这里,所述第三无线充电信号为高频的电磁波。实际应用中,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将高频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向周围空间辐射,从而可以供远距离的需要电能的设备通过接收该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实现充电。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号为预定频率的电磁波,所述设定频率可以是13.56MHZ。实际应用中,所述近场馈电天线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使得收端的NFC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
如此,通过上述第二转换电路的存在,使得终端可以在作为供电设备时,将自身的直流电信号或者交流电网引入的交流电信号转化为可以被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或近场馈电天线进行处理的交流电信号,以此来实现为其他的需要电能的设备充电,丰富了终端的使用功能。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
第二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第三直流电信号;
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三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
第一逆变电路,用于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为了给终端中的其他电路(如控制电路等),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网传输的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即为波形平直的直流电信号。在得到波形平直的直流电信号后,通过所述第一逆变电路将对所述波形平直的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六,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600包括:终端壳体601、至少一个射频天线602、信标天线603、近场馈电天线604、输入电路605、第二转换电路606、第二整流电路6061、第二滤波电路6062以及第一逆变电路6063。如图6所示,上述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602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604均与上述第二转换电路606相连;在终端作为供电设备时,可以基于第二整流电路6061、第二滤波电路6062以及第一逆变电路6063的处理,输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整流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给终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信号以供如控制电路等的其他电路使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一逆变电路得到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如此,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第二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第一逆变电路的配合,在保证终端的基本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为其他的需要电能的设备充电,丰富了终端的使用功能。
为了解决无电池设备、零电量以及低电量的设备的远距离无线充电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801,基于所述终端的信标天线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步骤802,若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失败,通过所述终端内的近场馈电天线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传输无线充电信号的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步骤803,在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成功时,利用所述终端内包含的至少一个射频天线通过所述无线充电连接传输无线充电信号。
这里,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应用的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后台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终端既可以是受电设备,也可以是供电设备,即所述终端既可以接收供电设备发送的无线充电信号来为自身进行充电,也可以向需要充电的设备发送无线充电信号,让该需要充电的设备基于所述无线充电信号进行充电。
所述终端包括有:终端壳体、用于收发无线充电信号的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用于建立无线充电连接的信标天线以及近场馈电天线。
本公开实施例,由于在同一终端中同时设置近场馈电天线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的方式,使得当基于该终端执行上述无线充电方法时,可以在通过信标天线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失败后,可以基于近场馈电天线来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由此基于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充电;并且,在终端为无电池设备以及零电量的设备时也可先基于近场馈电天线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来继进行电量的初步获取,进而基于该电量通过信标天线发送信标信号与远距离的供电设备或者受电设备重新建立连接,为不同类型的终端(有电池终端和无电池终端)的无线充电创造了条件。
这里,步骤801中所述基于所述终端的信标天线建立无线充电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的信标天线发送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的第一握手信号;
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握手信号反馈且表征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成功的第二握手信号。
由于超过一定距离的通信都需要进行通信握手从而建立连接,那么,当终端需要进行远距离无线充电时,所述终端需要与供电设备或者受电设备先建立通信连接,再基于该连接来收发无线充电信号,进而实现充电。
这里,通过信标天线发送的第一握手信号和接收的第二握手信号即可建立与受电端或者供电端的连接,为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提供基础。并且,还可以通过是否接收到第二握手信号来判断无线充电连接的成功与否,便于终端在无线充电连接未成功时,及时改变无线充电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基于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的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信号,和/或,将所述近场馈电天线馈电时接收的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信号;
将所述第一直流信号转化为用于存储的电能。
这里,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是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的一种高频(大于100MHZ)的交流信号,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是近场馈电天线接收的一种工作在预定频率的交流信号。所述第一直流信号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充电,是一种直流信号。
由于基于近场馈电天线和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都是射频信号,即交流电信号,而给终端进行充电的电信号需要是直流电信号,那么,在所述终端作为受电设备时,为了实现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能够给终端进行充电的直流电信号,所述终端中可以设置有第一转换电路和储能模组,通过第一转换电路实现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进而通过储能模组将所述直流信号进行存储。
如此,通过第一转换电路和储能模组即可实现在所述终端作为受电设备时,通过对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进行转化进而存储。在终端需要电能时,就可以从所述储能模组中提取该电能来充电,实现了电能的获取。
这里,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基于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的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信号,和/或,将所述近场馈电天线馈电时接收的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信号;
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直流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无线充电信号是一种高频的交流电信号,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为预定频率的交流信号,为了实现从交流电信号转换为可供充电的第一直流电信号,所述终端中引入了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
这里,上述将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一整流电路实现。上述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直流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一滤波电路实现。
如此,通过终端中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对交流电信号的处理,可以得到电压稳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进而基于电压稳定的第一直流电信号对终端进行充电,减少对终端的电池的损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
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将所述第二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和/或,基于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三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四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号。
这里,所述终端为了能够作为供电设备,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充电,所述终端中还包括:第一输入电路、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二转换电路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连接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
上述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一输入电路实现;上述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二转换电路实现。
如此,由于终端中的第二转换电路的存在,使得终端可以在作为供电设备时,将自身的直流电信号或者交流电网引入的交流电信号转化为可以被至少一个射频天线进行处理的第二交流电信号,进而通过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将第二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信,和/或,将自身的直流电信号或者交流电网引入的交流电信号转化为可以被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进行处理的第三交流电信号,进而通过所述近场馈电天线将第三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四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以此来实现为其他的需要电能的设备充电,丰富了终端的使用功能。
这里,上述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第三直流电信号;
对所述第三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
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这里,所述终端为了能够作为供电设备实现无线充电,所述终端中还包括:第二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以及第一逆变电路。
上述将所述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第三直流电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二整流电路实现;上述对所述第三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二滤波电路实现;上述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由终端中的第一逆变电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终端中的第二整流电路将所述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第三直流电信号,第二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三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来实现给终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信号以供如控制电路等的其他电路使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一逆变电路得到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如此,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终端中第二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第一逆变电路的配合,在保证终端的基本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为其他的需要电能的设备充电,丰富了终端的使用功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与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或接受所述终端供电的受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的馈电范围内时,通过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进行无线充电。
终端中的近场馈电天线可以通过与其他设备中的近场馈电天线进行电感耦合来进行无线充电。具体实现中,当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近场馈电天线设置时,将所述终端靠近另一个近场馈电天线时,由于两个近场馈电天线之间发生了电磁感应,产生了电磁信号,所述终端可以基于该电磁信号进行无线充电。
如此,所述终端除了能进行远距离的无线充电,还可以在靠近其他具备近场馈电天线的设备时,利用产生的电磁信号进行无线充电,实现了近距离无线充电的方案,进一步丰富了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并且,这种近距离的无线充电方式,由于是电感耦合的方式,不需要先建立通信连接才能充电,应用广泛。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图像采集的装置1500的框图。例如,装置1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1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502,存储器1504,电力组件1506,多媒体组件1508,音频组件1510,输入/输出(I/O)接口1512,传感器组件1514,以及通信组件1516。
处理组件1502通常控制装置1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5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508和处理组件1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506为装置1500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508包括在所述装置1500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504或经由通信组件15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512为处理组件1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514可以检测到装置1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514还可以检测装置1500或装置1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5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5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5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5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或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5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500的处理器15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的信标天线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若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失败,通过所述终端内的近场馈电天线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传输无线充电信号的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在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成功时,利用所述终端内包含的至少一个射频天线通过所述无线充电连接传输无线充电信号。
另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无线充电发射器能够执行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于终端的信标天线建立的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基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中的第二近场馈电天线与所述终端建立传输无线充电信号的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壳体;
至少一个射频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无线充电信号;
信标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用于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在基于所述信标天线的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失败时,获取电能以供所述信标天线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标天线,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上的中心位置,用于发送建立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的第一握手信号,并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握手信号反馈且表征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建立成功的第二握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组成天线阵列;
所述近场馈电天线为近场通信NFC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壳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
所述天线阵列,固定在所述内表面上;
所述NFC线圈,位于所述天线阵列所形成的间隙内,且与所述天线阵列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终端为接受充电的受电设备;
在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终端为提供供电的供电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与发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的无线充电发射器或接受所述终端供电的受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位于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的馈电范围内时,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还用于无线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基于所述无线充电连接接收的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近场馈电天线馈电时接收的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直流电 信号存储电能的储能模组,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
第一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信号转化为第二直流电信号;
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直流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和所述近场馈电天线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三无线充电信号,和/或,所述近场馈电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三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用于无线充电的第四无线充电信号,并发射所述第四无线充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
第二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流电信号转化为第三直流电信号;
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三直流电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第四直流电信号;
第一逆变电路,用于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和/或,还用于对所述第四直流电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转化为所述第三频率的第三交流电信号。
CN201911207348.7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终端 Active CN112886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7348.7A CN112886994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7348.7A CN112886994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994A CN112886994A (zh) 2021-06-01
CN112886994B true CN112886994B (zh) 2022-05-06

Family

ID=7603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7348.7A Active CN112886994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69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7615A (zh) * 2022-06-13 2023-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47782A (zh) * 2023-05-10 2023-06-09 深圳迪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无线充电和数据传输功能的无线设备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353A (zh) * 2010-08-23 2013-06-12 欧迈尼勒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CN103625425A (zh) * 2012-08-21 2014-03-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近场通信的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起动的系统
CN103715780A (zh) * 2012-09-28 2014-04-09 美国博通公司 具有设备发现和功率转移能力的功率发送设备
CN207490623U (zh) * 2017-11-03 2018-06-12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无源蓝牙信标及发射系统
CN109379724A (zh) * 2018-09-27 2019-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93223A (ja) * 2015-11-13 2017-05-25 株式会社東芝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及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353A (zh) * 2010-08-23 2013-06-12 欧迈尼勒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CN103625425A (zh) * 2012-08-21 2014-03-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近场通信的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起动的系统
CN103715780A (zh) * 2012-09-28 2014-04-09 美国博通公司 具有设备发现和功率转移能力的功率发送设备
CN207490623U (zh) * 2017-11-03 2018-06-12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无源蓝牙信标及发射系统
CN109379724A (zh) * 2018-09-27 2019-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994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6145B2 (e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277037B2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98597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KR102007226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9680335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power
KR101977088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US8213862B2 (en) Headset charge via short-range RF communication
US8941268B2 (en)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10312734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00225270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chargeable devices
KR20140108958A (ko) 전자 기기, 전기 차량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KR20150019227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2886994B (zh) 一种终端
EP3849049B1 (en)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wireless charging conducting device and foldable-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EP3817187B1 (en)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and terminal
KR20130003965A (ko) 복수의 전력 수신기에 대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CN105406564A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712647B1 (ko) 무선 충방전 보조 배터리
US11070096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37415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KR20150074801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및 상쇄기
KR20150002047A (ko)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13922522A (zh) 无线充电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48843B1 (ko) 무선 충전 장치,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방법
KR101748667B1 (ko) 무선 충전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동기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