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5277B -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5277B
CN112885277B CN202110048877.8A CN202110048877A CN112885277B CN 112885277 B CN112885277 B CN 112885277B CN 202110048877 A CN202110048877 A CN 202110048877A CN 112885277 B CN112885277 B CN 1128852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scanning signal
frame
next fram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88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5277A (zh
Inventor
张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88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5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5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本发明实施例具有改善拖影以及降低功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反过来对显示技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功耗较高,限制了显示面板的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可选地,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当前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若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所述下一帧画面为动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当前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若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与所述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与所述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大于预设差异值,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为N。
可选地,所述下一帧画面与所述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为:所述下一帧画面中灰阶与所述当前帧画面中灰阶的差异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个数占总像素点个数的比例。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包括: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的主画面与所述当前帧画面的主画面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其中,每帧画面包括主画面和环绕所述主画面的副画面。
可选地,每帧画面的主画面面积与每帧画面面积的比值为预设占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显示控制模块;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用于逐帧显示画面;所述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可选地,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和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当前显示帧数据与所述处理器发送至所述驱动芯片的下一帧显示数据,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显示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若判断出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表明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差异较小或无差异,也即在切换时不容易产生拖影现象,可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较少,从而使得功耗较低;而若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表明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差异较大,可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较多,能够改善画面切换时的拖影现象;也即在显示时能够兼顾拖影问题以及功耗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显示时的功耗,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像素单元的电路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功耗较高的问题,发明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产生此技术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的显示面板在显示时采用多脉冲的驱动方式,即在显示面板的数据写入阶段采用多脉冲的驱动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响应时间,从而改善显示拖影问题;然而多脉冲的驱动方式由于周期性的充放电状态频率为常规方案的数倍,在显示过程中会实时增加显示模组,尤其是显示模组中驱动芯片的动态功耗。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步骤S102,若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具体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11,像素单元11例如可以是发红光、蓝光或绿光,通过显示面板上像素单元11的发光实现画面的显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实施例像素单元的电路时序图,结合图3和图4,像素单元11包括像素驱动电路110和发光单元111,像素驱动电路110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第四开关晶体管T4、第五开关晶体管T5、第六开关晶体管T6、驱动晶体管DT和存储电容C,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源极)连接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连接第二节点N2,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初始化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及发光阶段t3三个阶段;其中,在一帧时间内初始化阶段和数据写入阶段均为多个,也即扫描信号在一帧内包括多个脉冲,在图4中,以一帧时间内包括3个初始化阶段及3个数据写入阶段为例,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一帧时间内的初始化阶段t1和数据写入阶段t2个数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如分别为5个。在初始化阶段t1,第二栅极信号输入端S2接收到低电平第二开关晶体管T2打开,将初始化信号线VREF上的电压充入第二节点N2,其中,初始化信号线VREF上的电压值可为VINT,VINT为负电压,同时第一晶体管T1打开,对发光单元111阳极初始化。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一栅极信号输入端S1上为低电平时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打开,将数据信号输入端DATA接收到的电压充到第二节点N2。发光单元11可为OLED器件,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1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五开关晶体管T5和第六开关晶体管T6打开,有电流通过OLED器件,OLED器件开始发光。其中,最终OLED器件发光电流的公式为:I=A*(VELVDD-Vdata)^2,其中,A是跟驱动晶体管DT有关的一个定值,VELVDD表示正极电源信号输入端ELVDD上接收的电压,Vdata表示数据信号输入端DATA接收的电压,最终OLED器件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无关,具有阈值补偿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为包括了多个脉冲。
在本实施例中,若判断出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表明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差异较小或无差异,也即在切换时不容易产生拖影现象,可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较少,从而使得功耗较低;而若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表明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差异较大,在切换时会容易产生拖影现象,可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由于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较多,能够改善拖影现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能够兼顾拖影问题以及功耗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显示时的功耗,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应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显示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在显示时能够根据下一帧是否为静态画面向像素电路提供第一扫描信号或第二扫描信号,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较少,能够降低功耗,而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较多,能够改善拖影问题;也即能够兼顾拖影问题以及功耗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显示时的功耗,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应用。
示例性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其中,第一栅极信号为第一栅极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设第一帧为当前帧画面,第二帧为下一帧画面,显示面板包括n行像素单元,n行像素单元逐行扫描,在图5中,判断出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此时第一栅极信号为第一扫描信号,示例性的此时第一扫描信号包括一个脉冲,功耗较少;在图6中,判断出下一帧画面为动态画面,则此时第一栅极信号为第二扫描信号,示例性的此时第二扫描信号包括五个脉冲,有利于改善拖影现象。
示例性地,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中,下一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仅与下一帧画面是否是静态画面有关,而不与当前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有关,例如第一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包含5个脉冲,第二帧画面相对于第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第二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即第一扫描信号)仅包含1个脉冲,而第三帧画面相对于第二帧画面为动态信号,则第三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即第二扫描信号)包含5个脉冲。在本实施例中,下一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仅与下一帧画面是否是静态画面有关,计算量较少,更有利于实现。
可选地,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显示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若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下一帧画面为动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且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一预设值。若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且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二预设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N表示显示过程中扫描信号脉冲个数的最大值,N的值可在显示面板出厂时便设定好,或者N的值可根据显示质量的要求由用户进行设置,例如当对显示质量要求高时,N的值设置为较大的值,对显示质量要求较低时,N的值设置为较小的值;在本实施例中,下一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不仅与下一帧画面是否是静态画面有关,还与当前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有关,例如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均可为2,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画面切换时第一栅极信号的波形示意图,设有五帧画面,在第一帧时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包含5个脉冲,第二帧相对于第一帧为静态画面,此时并未直接将第二帧对应的数据写入阶段的扫描信号设置为1个脉冲,而是在第一帧的基础上减去2个脉冲,直至下一帧画面对应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无法减少,如当前帧画面对应的扫描信号仅包含1个脉冲,若下一帧画面仍为静态画面时,下一帧画面对应的扫描信号仍包含1个脉冲,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相邻帧在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含的脉冲个数差异较小,防止扫描信号由于包含的脉冲个数差别过大而导致产生扫描信号的电路(如栅极驱动电路)工作的不稳定性情况发生,由此可提高显示面板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在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时,如第四帧相对于第三帧为非静态态画面,第五帧相对于第四帧为非静态画面,第三帧对应的扫描信号仅包含1个脉冲,而第四帧对应的扫描信号并不是直接设置为包含5个脉冲,而是包含3个,直至下一帧画面对应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增加至最大值,例如脉冲个数最大值为5,在第五帧时脉冲个数已经增加至5,若第六帧相对于第五帧仍为非静态画面,则第六帧对应的脉冲个数仍为5;一般情况下,相邻两帧画面差异较小,第四帧画面对应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相对于第三帧画面增加,但不直接增加至最大值,由此既能够有效改善拖影现象,又能够降低功耗,同时还能够使得相邻帧在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含的脉冲个数差异较小,防止扫描信号由于包含的脉冲个数差别过大而导致产生扫描信号的电路(如栅极驱动电路)工作的不稳定性情况发生,由此可提高显示面板工作的稳定性。
可选地,显示方法还包括:确定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若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大于预设差异值,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为N。
具体地,若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差异过大,在切换时拖影现象将会较为严重,因此,本实施例中,若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过大,可直接将下一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设置为最大值,即N,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拖影现象。
示例性地,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为:下一帧画面中灰阶与当前帧画面中灰阶的差异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个数占总像素点个数的比例。
具体地,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单元对应画面的每个像素点,例如每帧画面包含256个像素点,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判断下一帧画面中每个像素点与上一帧画面中对应像素点灰阶的差异值,并统计该差异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比例,例如预设阈值为100,即若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中对应像素点的灰阶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00,则将该像素点作为差异点,统计差异点占全部像素点的比例,若预设差异值为50%,也即若差异点占全部像素点的比例大于50%时,则表面下一帧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差异值过大,则可直接将下一帧画面在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包含的脉冲个数设置为最大值,即N,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拖影现象。
可选地,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包括:
确定下一帧画面的主画面与当前帧画面的主画面是否一致,若一直则确定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若不一致则确定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其中,每帧画面包括主画面和环绕主画面的副画面。
具体地,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用户关心的内容一般不在显示的边缘,因而画面边缘是否改变对显示内容整体影响较小,即显示画面的边缘即使产生拖影现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也较小,本实施例中,可将主画面作为判断下一帧画面是否是静态画面的依据,从而能够扩大静态画面认定的概率,进一步降低功耗。
示例性地,每帧画面的主画面面积与每帧画面面积的比值为预设占比。预设占比可由用户自由设定,如预设占比可为90%。
优选地,可将下一帧画面的全部与当前帧画面的全部是否一致作为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的依据。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01和显示控制模块02;显示面板01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用于逐帧显示画面;显示控制模块02用于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方法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能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显示,具有兼顾改善拖影问题以及降低功耗的优势。
示例性地,显示控制模块02可包括:处理器021和驱动芯片022;驱动芯片用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当前显示帧数据与处理器发送至驱动芯片的下一帧显示数据,确定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具体地,显示模组可包括外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例如可以是FLASH存储器,FLASH存储器中存储有显示数据,在显示时先将显示数据写入驱动芯片中的存储器,驱动芯片中的存储器例如可以是RAM存储器,再由驱动芯片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芯片判断当前显示帧数据与下一帧显示数据是否一致判断下一帧是否为静态画面,若数据一致则确定下一帧为静态画面,若不一致则确定为非静态画面。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因而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MP3、MP4、智能手表、可穿戴头盔或其他可穿戴设备等。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
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若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所述下一帧画面为动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若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二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包括:
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的主画面与所述当前帧画面的主画面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其中,每帧画面包括主画面和环绕所述主画面的副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帧画面的主画面面积与每帧画面面积的比值为预设占比。
5.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和显示控制模块;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用于逐帧显示画面;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帧画面与下一帧画面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显示面板提供第一扫描信号;若所述下一帧画面为非静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
每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扫描信号所包括的脉冲个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N为预设值;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对应的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若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小于N且所述下一帧画面为动态画面,则在所述下一帧画面的数据写入阶段,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第二扫描信号,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脉冲个数之差为第一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包括:
处理器和驱动芯片;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其内部存储的当前显示帧数据与所述处理器发送至所述驱动芯片的下一帧显示数据,确定所述下一帧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10048877.8A 2021-01-14 2021-01-14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885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8877.8A CN112885277B (zh) 2021-01-14 2021-01-14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8877.8A CN112885277B (zh) 2021-01-14 2021-01-14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5277A CN112885277A (zh) 2021-06-01
CN112885277B true CN112885277B (zh) 2022-04-05

Family

ID=76048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8877.8A Active CN112885277B (zh) 2021-01-14 2021-01-14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52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8550A (zh) * 2021-08-17 2021-11-16 晟合微电子(肇庆)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13870761B (zh) * 2021-09-27 2023-05-30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624A (zh) * 2007-01-07 2008-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背光扫描方法
CN111710298A (zh) * 2020-06-28 2020-09-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5058B (en) * 2005-11-10 2007-03-01 Ind Tech Res Inst Display apparatus with dynamic scanning backlight an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KR20200072649A (ko) * 2018-12-12 2020-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583819B1 (ko) * 2018-12-18 2023-10-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KR102617390B1 (ko) * 2019-02-15 2023-1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10085173B (zh) * 2019-06-19 2021-01-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624A (zh) * 2007-01-07 2008-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背光扫描方法
CN111710298A (zh) * 2020-06-28 2020-09-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5277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029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341257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9246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13177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004385B1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11620942B2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43480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782838A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85277B (zh) 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377944B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94204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CN110322827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数字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696483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166607A1 (en) Method for driving silicon-based driving back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1184192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256088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CN11636399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20907A (zh)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360434A (zh)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3990261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2967683A (zh) 供电控制方法、供电控制芯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08519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1754933A (zh) 一种像素数字驱动电路、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US20240161667A1 (en)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663956B2 (en) Pix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pix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