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2653A -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2653A
CN112882653A CN202110104971.0A CN202110104971A CN112882653A CN 112882653 A CN112882653 A CN 112882653A CN 202110104971 A CN202110104971 A CN 202110104971A CN 112882653 A CN112882653 A CN 112882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volume
user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pu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49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江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49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26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2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2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操作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所述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述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的配置项;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以及,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该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Description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象存储能够提供海量、低成本、高可靠、安全的非结构文件的云存储服务。公有云对象存储可以通过网关方式将终端设备的本地数据存储到云端,该网关方式也就是在网关服务器上创建存储卷,并将所创建的存储卷挂载到终端设备上,进而通过网关服务器将终端设备的保存至该存储卷的本地数据上传到云端。
网关服务器在向云端上传本地数据时,是以最小存储单元为单位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用户而言,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是固定且不可更改的,而运行在终端设备上的不同本地应用在产生数据上通常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样,在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与本地应用每次向所挂载存储卷写入的数据量的匹配度较低的情况下,网关服务器基于该固定容量的最小存储单元进行数据处理,便会存在浪费存储空间、消耗对象存储能力等问题,提高了用户的存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创建对象存储的存储卷的新的技术方案,以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配置所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象存储的存储卷创建方法,其包括:
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所述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述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
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所述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置项包括第一输入组件;
所述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包括:
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第一选择组件,所述第一选择组件提供至少两个容量值以供用户通过选择操作输入所需的容量值。
可选地,所述创建界面还包括关于所述存储卷的应用场景的第二配置项;所述方法在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
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其中,所述映射数据反映各应用场景与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各默认值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各应用场景包括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
在所述第一输入组件中输入查找到的默认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在所述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之前,还包括生成所述映射数据的步骤,所述生成所述映射数据,包括:
获取已有存储卷被写入历史应用数据的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
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对应于所述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以生成所述映射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在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应存储卷被写入应用数据的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相匹配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目标值;
在所述目标值与所述查找到的默认值间的偏差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值更新所述映射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创建命令的情况下,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包括:
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示用户进行鉴权操作;
在用户进行所述鉴权操作的结果表示所述用户具有创建权限的情况下,提供所述创建界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成功创建所述对应存储卷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对应存储卷的信息;
在应用界面提供的创建列表中增加展示所述信息的列表项;其中,所述应用界面为对象存储网关的web界面。
可选地,所述对象存储为基于iSCSI的对象存储,所述存储卷为iSCSI存储卷。
可选地,所述方法由提供对象存储服务的网关服务器实施,所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或者,
所述方法由使用对象存储的终端设备实施,所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包括:
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以供所述网关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更新预设的模板文件,其中,所述模板文件包括所述创建界面提供的配置项和其他配置项,所述模板文件对于所述其他配置项配置有对应的配置信息;
根据更新后的模板文件创建对应存储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象存储的存储卷创建装置,该装置包括:
界面提供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所述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述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以及,
执行模块,用于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所述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命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可执行命令的控制下,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命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命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终端设备提供的供用户创建存储卷的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该第一配置项支持用户根据应用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使用需求,配置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以使得用户在通过该创建界面创建存储卷时,能够通过该第一配置项输入与该使用需求相匹配的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值,作为用户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至少部分配置信息。这样,网关服务器在根据该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便是基于用户配置的容量值,而不再是基于统一且固定的容量值,对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将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以最小存储单元为单位上传至公有云进行持久化保存,进而实现对存储空间、对象存储能力的有效利用,降低用户的存储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通过网关方式实现对象存储的对象存储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创建界面在一种配置实例下的界面示意图;
图3b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创建界面在另一种配置实例下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生成映射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更新映射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原理框图;
图10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过网关方式实现的公有云对象存储。图1示出了通过网关方式实现公有云对象存储的对象存储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对象存储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00、网关服务器2000和公有云的云服务器3000,该网关服务器2000例如是基于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iSCSI)的网关服务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网关服务器,例如是文件网关服务器或者磁带网关服务器等。
对于基于iSCSI的网关服务器,终端设备1000与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基于iSCSI协议进行通信,以使得终端设备1000能够基于iSCSI协议将本地数据写入在网关服务器2000上创建的存储卷中;而网关服务器2000与云服务器3000可以通过HTTP或者HTTPS协议进行通信,以使得网关服务器2000能够将写入存储卷的数据,经过处理后上传至云服务器3000进行持久化保存。
以基于iSCSI的网关服务器为例,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通过为终端设备1000创建本地的存储卷,该存储卷也可以称之为虚拟磁盘,将公有云服务器3000的对象存储空间虚拟为终端设备本地的存储卷,网关服务器2000在为终端设备1000创建本地的存储卷后,终端设备1000会出现对应于该存储卷的盘符,例如,该存储卷为图1中在终端设备1000上显示的磁盘(F:)。终端设备1000安装有iSCSI客户端(iSCSIInitiator),运行在终端设备1000上的本地应用可以通过该iSCSI客户端挂载到该存储卷上,并将该存储卷格式化为该本地应用需要的文件系统。这样,在本地应用向该存储卷写入数据后,网关服务器2000便会对写入存储卷的数据进行归并与协议转换等数据处理,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3000的对象存储空间中做持久化保存。
网关服务器2000在对写入存储卷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是以最小存储单元为单位进行数据处理的,即,该最小存储单元是网关服务器2000进行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其中,网关服务器2000对写入存储卷的数据进行归并,得到对应于最小存储单元的数据块(block),再对数据块进行协议转换,以将数据块转换为对象(Object),并将该对象上传至云服务器3000的存储空间进行保存,该对象的容量(大小)等于数据块的容量(大小),二者为最小存储单元在不同协议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最小存储单元可以指数据块,也可以指对象。
在本地应用向该存储卷写入数据后,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机制触发数据处理并上传,以将写入存储卷的数据上传至公有云的对象存储空间,其中,第一种机制为:基于数据块被写满来触发,第二种机制为:每间隔设定时间长度自动触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机制触发数据处理并上传,这样,对于已写满的数据块,可以及时被上传至对象存储空间进行保存,而对于未写满的数据块,也可以在达到根据设定时间长度确定的自动上传时刻时,便被上传至对象存储空间进行保存,这样,在网关服务器2000宕机或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最小化数据丢失率。
针对以上机制,在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固定的情况下,网关服务器2000在将对应的数据块转换为对象(Object)保存在对象存储空间的实现中,如图1所示,假设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固定为1MB,如果本地应用每次连续写入存储卷的业务数据远小于1MB,例如为100KB,则每个数据块在达到自动上传时刻时才会被写入100KB数据,这样,每个数据块将需要补入900KB的膨胀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上传至公有云,进而导致数据膨胀率高,浪费存储空间。
针对以上机制对于上述未写满业务数据的1MB的数据块,在本地应用向存储卷写入新数据时,网关服务器需要先从公有云服务器下载该1MB的数据块到本地的存储卷中,以在通过新数据更新该数据块,再将更新后的数据块重新上传至对象存储空间。重新上传后,原数据块将被标记为垃圾数据,这时,网关服务器2000通常需要调用对象存储的删除对象API删除原数据块,否则将因原数据块始终占用存储空间而导致存储空间的浪费,而网关服务器2000大量调用删除对象API必然会消耗对象存储的能力,不利于节约成本。
再有,发明人又发现,以医疗场景为例,一个病例通常由40~100个小文件(每个文件100KB左右)组成,这些小文件会被随机写入存储卷,因此,这100个小文件高概率地会分散在对象存储空间的100个1MB对象中。这样,用户在从公有云服务器3000读取该病例时,就需要下载100MB数据,如果网关服务器2000与公有云服务器3000间的带宽为10Mbps,下载完该病例就需要80秒,如此长时间的读取延时通常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降低用户体验。
由此可见,在最小存储单元采用固定容量的情况下,如果本地应用每次向存储卷连续写入的数据量与该固定容量的匹配度较低,则网关服务器2000基于该固定容量进行数据处理,便会出现浪费存储空间、消耗对象存储能力等问题,而且,在网关服务器从公有云服务器3000读取基于该固定容量上传的数据时,也会存在较严重的读取延时。为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支持用户在网关服务器2000上创建存储卷时,根据使用需求配置该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技术方案,以在网关服务器2000根据所创建的存储卷的配置处理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时,可以至少解决发明人发现的以上问题之一。
<硬件配置>
对于图1所示的对象存储系统,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0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以完成存储卷的创建。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终端设备1000和/或网关服务器2000实施。
该终端设备1000可以是具有数据存储需求的设备,例如可以是PC机、平板电脑、医疗设备、工控设备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0、存储器1200、接口装置1300、通信装置1400、显示装置1500和输入装置1600。处理器110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比如x86、ARM、RISC、MIPS、SSE等架构的指令集编写。存储器1200例如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接口装置1300例如包括USB接口、iSCSI接口、网线接口等。通信装置1400例如包括有线网卡、无线网卡等。显示装置1500例如是液晶显示屏。输入装置1600例如包括触摸屏、键盘、鼠标、麦克风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0的存储器12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控制该处理器1100进行操作以实施根据本公开任意实施例的方法或者为实施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提供支持。
如图1所示,网关服务器2000例如可以包括处理器2100、存储器2200、接口装置2300和通信装置2400。处理器210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比如x86、ARM、RISC、MIPS、SSE等架构的指令集编写。存储器2200例如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接口装置2300例如包括iSCSI接口、网线接口等。通信装置2400例如包括有线网卡、无线网卡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的存储器220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控制该处理器2100进行操作以实施根据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如何控制处理器进行操作,这是本领域公知,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及例子。
<方法实施例一>
方法实施例一以该方法由图1中的网关服务器2000实施为例,说明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210~S230:
步骤S210,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该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该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本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0接收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并通过终端设备1000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即,终端设备1000在接收到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后,会向网关服务器发送该请求,网关服务器2000响应于请求,通过终端设备1000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需要创建实现对象存储的存储卷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0打开对象网关的应用界面,其中,网关服务器2000为对象网关的服务器,该应用界面可以是web页面。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界面提供的各种页面组件与网关服务器2000进行人机交互,进而完成存储卷的创建。
例如,应用界面的页面组件包括用于接收创建指令的创建按键,用户通过点击该创建按键,发出创建存储卷的请求等。
又例如,应用界面的页面组件包括用于接收语音创建指令的语音组件,用户触发该语音组件采集语音创建指令,以发出创建存储卷的请求等,在此不做限定。
该创建界面例如可以是在应用界面上弹出的对话框等。
本实施例中,由于该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这将允许用户根据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应用场景(也即为业务场景),针对第一配置项输入与该应用场景相匹配的容量值,进而实现存储空间、对象存储能力的有效利用,及减少读取延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创建界面可以是显示存储卷的配置文件的文件内容以供用户修改该配置文件的编辑界面,该配置文件包括该第一配置项,用户可以直接修改第一配置项的配置信息,即,在第一配置项中输入所需要的容量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创建界面的易操作性,使得不具有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够轻易地通过该创建界面完成存储卷的创建,该创建界面可以是如图3a、图3b所示的交互界面,该创建界面的各配置项以输入组件的形式提供,这样,用户只需根据提示在输入组件中输入相应的配置信息,即可完成存储卷的创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对象网关可以是iSCSI对象网关,对应地,所要创建的存储卷为iSCSI存储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在接收到创建存储卷的请求的情况下,即,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可以检测对应用户是否具有在网关服务器2000上创建存储卷的创建权限,如不具有,则提示对应用户进行鉴权操作,以获取该创建权限。
在这些实施例中,该步骤S210中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可以包括: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示用户进行鉴权操作;以及,在用户进行该鉴权操作的结果表示该用户具有该创建权限的情况下,提供该创建界面。
在用户根据提示进行鉴权操作的情况下,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根据用户进行该鉴权操作的结果,鉴别该用户是否具有该创建权限,并在用户具有该创建权限的情况下,提供该创建界面,以启动创建流程。
在一个例子中,网关服务器2000在提示用户进行鉴权操作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0提供鉴权窗口,该鉴权窗口具有鉴权组件。例如,该鉴权组件可以包括用于输入鉴权码的组件。又例如,该鉴权组件也可以包括用于输入账户名及密码的组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220,获取用户通过所提供的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包括针对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
本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从终端设备1000获取该配置信息,即,终端设备1000在获取到用户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之后,会将该配置信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2000,以进行存储卷的创建。
如图3a、3b所示的创建界面,第一配置项也即为命名为“对象大小”的配置项,其中,对象大小也即为最小存储单元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第一配置项,如图3a和3b所示,该创建界面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配置项:卷(即存储卷)名称配置项、目标(Target)名称配置项、储存桶配置项等。
在创建界面还包括卷名称配置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针对卷名称配置项输入存储卷的名称,作为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部分配置信息。在创建界面还包括Target名称配置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针对Target名称配置项输入Target名称,作为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部分配置信息。在创建界面还包括储存桶配置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针对储存桶配置项输入储存桶的名称及所在地区,作为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部分配置信息,其中,该储存桶也即为公有云,输入储存桶的名称也即为选择所要映射的公有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和3b所示,该创建界面可以以输入组件的形式提供这些配置项,以降低完成创建操作的门槛,提高创建界面的易操作性。
该输入组件可以是文本框组件或者选择组件等,该选择组件又可以是下拉列表形式的选择组件,或者单选按钮形式的选择组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这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配置项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组件,以支持用户通过该第一输入组件输入所需容量值。对应地,该步骤S220中获取通过所创建的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获取用户通过该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
例如,该第一输入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选择组件,该第一选择组件提供至少两个容量值以供用户通过选择操作输入所需的容量值。
第一选择组件提供的至少两个容量值,例如可以包括128KB、256KB、512KB、1MB等。
以图3a所示的配置实例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第一选择组件选择128KB作为所输入的容量值,其中,图3a中的对象大小配置项也即为第一配置项。
又在图3b所示的配置实例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第一选择组件选择1MB作为所输入的容量值。
如图3a、3b所示,以上卷名称配置项、Target名称配置项等可以采用文本框组件,储存桶配置项可以采用文本框组件和/或选择组件等,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3a、3b所示,创建界面还可以提供网关服务器2000根据创建存储卷的请求生成的iSCSI限定名(iSCSIqualified name,IQN),以供使用。
在这些实施例中,创建界面采用第一选择组件供用户输入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值,不仅可以简化输入操作,而且,可以在配置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上给予用户明确的指引,提高配置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网关服务器2000获取配置信息的有效性,以避免无效操作,该步骤S220中获取用户通过所提供的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接收到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创建命令的情况下,获取通过该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
这些实施例中,该创建界面还可以包括供用户输入该创建命令的组件,该组件例如是如图3a所示的名称属性为“创建”的按键。
对应地,该创建界面还可以包括供用户取消创建的组件,该组件例如是如图3a所示的名称属性为“取消”的按键。
在这些实施例中,用户在针对创建界面的各配置项输入对应的配置信息,并确认该配置信息无误之后,可以通过创建界面触发创建命令,例如,通过点击如图3a所示的“创建”按键触发该创建命令。网关服务器2000在通过终端设备1000接收到该创建命令的情况下,便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0获取通过该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创建对应的存储卷。
步骤S230,针对通过步骤S220获取到的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所述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本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执行设定操作也即为,根据获取到的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
本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根据该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将使得该存储卷能够基于该配置信息提供对象存储服务,即,在接收到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时,将以用户输入的容量值为单位对该数据进行归并,以获得对应的数据块进行协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库上传至云服务器3000的对象存储空间中进行持久化保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步骤S230中根据通过步骤S220获取到的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2311~S2312:
步骤S2311,根据获取到的配置信息更新预设的模板文件。
该步骤S2311中,模板文件为供网关服务器2000创建存储卷的文件。该模板文件除了创建界面提供的配置项,还可以包括其他配置项,该模板文件对于这些其他配置项配置有对应的配置信息。
以上其他配置项可以是对于不同用户和/或不同应用场景而言,可以采用通用配置信息而不会影响使用性能的配置项。
在这些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创建一存储卷所需的配置项被划分自定义配置项和固定配置项(也即其他配置项),并通过创建界面提供自定义配置项,以允许用户根据使用需求输入这些配置项的配置信息,及将固定配置项及对应的配置信息直接封装在配置文件中,以省去用户对于这些配置项的配置操作,提高创建效率。
该步骤S2311中根据获取到的配置信息更新模板文件,也即为利用获取到的配置信息更新模板文件中的对应配置项,以使得模板文件中的自定义配置项的配置信息与获取到的配置信息一致。
步骤S2312,根据更新后的模板文件创建对应的存储卷。
在步骤S2312中,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根据更新后的模板文件创建对应的存储卷,以使得所创建的存储卷能够基于更新后的模板文件中的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对象存储服务。
在这些实施例中,模板文件可以预设有创建存储卷所需的全部配置项,根据用户通过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更新模板文件中的对应配置项后,结合模板文件中封装的对于其他配置项的配置信息,便可以较高的效率创建符合用户需求的存储卷。
根据以上步骤S210~S230可知,网关服务器2000通过实施本实施例的方法,将支持用户根据使用需求,配置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这样,网关服务器2000在根据该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便是以用户在创建该存储卷时配置的容量值为单位,而不再是以统一且固定的容量值为单位,对所挂载的本地应用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将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以该容量值为单位上传至公有云进行持久化保存,进而实现对存储空间、对象存储能力的有效利用,降低用户的存储成本。
另外,根据以上步骤S210~S230的实施例,在用户根据使用需求配置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情况下,该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值与所挂载的本地应用每次向该存储卷连续写入数据的数据量之间,将具有较高的匹配度,这样,每个对象将会具有较低的数据膨胀率,这有利于降低从公有云上读取数据的读取延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用户能够获知自身创建过的存储卷的信息,由网关服务器2000实施的存储卷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基于以上步骤S230成功创建对应存储卷的情况下,获取对应存储卷的信息;以及,在应用界面提供的创建列表中增加展示该对应存储卷的信息的列表项。
这些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在获取到对应存储卷的信息后,可以在通过终端设备1000显示的应用界面提供的创建列表中增加该列表项,以向用户展示目前已经创建的各存储卷的信息。
存储卷的信息可以包括存储卷名称、目标名称、储存桶名称、创建时间、存储卷容量、存储卷的块大小(即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IQN等中的至少一项,在此不做限定。
该应用界面为对象存储网关的web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在终端设备1000上的浏览器输入对象存储网关的网址来打开该应用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第一配置项,创建界面还可以包括关于存储卷的应用场景的第二配置项。相应地,如图5所示,由网关服务器2000实施的存储卷创建方法,在获取用户通过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310~S330:
步骤S310,获取用户针对该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置项可以包括输入组件,以供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所需的应用场景。
该步骤S310中的应用场景也即为所要创建的存储卷对应的业务场景。
该输入组件可以是第二选择组件。该第二选择组件可以是单选按钮形式的选择组件,也可以是下拉列表形式的选择组件,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该输入组件是第二选择组件,该第二选择组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供用户通过选择操作输入所需的应用场景。
以图3a为例,该第二选择组件为单选按钮形式的选择组件,该第二选择组件提供三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为第一应用场景、第二应用场景和其他应用场景。以上第一应用场景例如是医疗数据场景,第二应用场景例如是监控/医疗视频场景等,在此不做限定。
仍以图3a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点选第一应用场景,向第二配置项输入该第一应用场景。
以图3b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点选第二应用场景,向第二配置项输入该第二应用场景。
步骤S320,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
在这些实施例中,映射数据反映预设的各应用场景与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各默认值间的对应关系,映射数据中的各应用场景包括所输入的应用场景。
例如,各应用场景包括医疗数据场景、监控/医疗视频场景及其他场景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个应用场景对应一个默认值,不同应用场景可以对应相同默认值,也可以对应默认值,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第一应用场景对应的默认值为128KB,第二应用场景对应的默认值为1MB,其他应用场景对应的默认值为512KB等,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330,在第一配置项的输入组件中输入查找到的默认值。
在这些实施例中,网关服务器2000可以将查找到的默认值发送至终端设备1000,以通过终端设备1000在第一配置项的输入组件中输入该查找到的默认值。
以图3a为例,在用户针对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为第一应用场景的情况下,网关服务器2000通过查找映射数据,确定对应于第一应用场景的默认值为128KB,则通过终端设备1000在第一配置项的输入组件中直接输入128KB。这样,如果用户选择使用该默认值,便无需再针对第一配置项手动输入容量值,不仅可以提高用户配置行为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用户操作。
又以图3b为例,在用户针对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为第二应用场景的情况下,网关服务器2000通过查找映射数据,确定对应于第二应用场景的默认值为1MB,则通过终端设备1000在第一配置项的输入组件中直接输入1MB。这样,如果用户选择使用该默认值,便无需再针对第一配置项手动输入容量值,不仅可以提高用户配置行为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用户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映射数据可以由工作人员编辑并生成,并将该映射数据上传至网关服务器2000中进行保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映射数据也可以由网关服务器2000根据已有存储卷被写入历史应用数据的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确定对应于该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并根据所确定的默认值生成映射数据。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实施以上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的步骤S320之前,还可以包括生成映射数据的步骤,其中,如图6所示,生成映射数据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411~S412:
步骤S411,获取已有存储卷被写入历史应用数据的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
已有存储卷即为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创建一存储卷时即已存在的存储卷。
该历史应用数据为该已有存储卷所挂载的本地应用已产生的应用数据。
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即该已有存储卷所挂载的本地应用在一次写入操作中向该已有存储卷连续写入的数据量。
该步骤S411中,可以获取对应多次写入操作的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
步骤S412,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对应于该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以生成该映射数据。
例如,可以将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的平均值或者最小值,作为对应于该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
该平均值可以是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或者平方平均值等,在此不做限定。
又例如,也可以计算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的平均值或者最小值,并将接近该平均值或者最小值的标准容量值,作为对应于该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该标准容量值例如包括128KB、256KB、512KB、1MB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根据步骤S230成功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根据向该存储卷写入应用数据的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校验映射数据是否准确,并在不准确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校准该映射数据,以提高映射数据的准确性。在这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在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还可以包括更新映射数据的步骤,如图7所示,更新映射数据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421~S423:
步骤S421,获取对应存储卷被写入应用数据的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
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即为所创建的存储卷所挂载的本地应用在一次写入操作中向该存储卷连续写入的数据量。
该步骤S421中,可以获取对应多次写入操作的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
该多次写入操作可以是在设定时间长度内的写入操作。
步骤S422,根据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相匹配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目标值。
例如,可以将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的平均值或者最小值,作为该目标值。
又例如,也可以计算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的平均值或者最小值,并将接近该平均值或者最小值的标准容量值,作为该目标值。
步骤S423,在目标值与通过步骤S320查找到的默认值间的偏差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该目标值更新该映射数据。
步骤S320查找到的默认值也即为在映射数据中对应于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所属应用场景的原有默认值。
该步骤S423中,该设定条件例如可以是该偏差(绝对值)不小于设定阈值。
该步骤S423中,根据该目标值更新该映射数据可以是:将映射数据中的对应于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所属应用场景的默认值修改为该目标值或者与该目标值最接近的标准容量值等。
<方法实施例二>
方法实施例二以该方法由图1中的终端设备1000实施为例,说明本公开的各实施例。
仍如图2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存储卷创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210~S230:
步骤S210,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该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该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步骤S220,获取用户通过所提供的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包括针对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
步骤S230,针对通过步骤S220获取到的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该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0执行对应操作可以包括:将获取到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进行存储卷的创建,即,将获取到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2000,以供网关服务器2000根据该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即创建供终端设备1000挂载的存储卷。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0通过实施本实施例的方法,将支持用户根据使用需求,配置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这样,网关服务器2000在根据终端设备1000提供的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便是以用户在创建该存储卷时配置的容量值为单位,而不再是以统一且固定的容量值为单位,对所挂载的本地应用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将写入该存储卷的数据以该容量值为单位上传至公有云进行持久化保存,进而实现对存储空间、对象存储能力的有效利用,降低用户的存储成本。
另外,在用户根据使用需求配置所要创建的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情况下,该最小存储单元的容量值与所挂载的本地应用每次向该存储卷连续写入数据的数据量之间,将具有较高的匹配度,这样,每个对象将会具有较低的数据膨胀率,这有利于降低从公有云上读取数据的读取延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用户能够获知自身创建过的存储卷的信息,由终端设备1000实施的存储卷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基于以上步骤S230成功创建对应存储卷的情况下,获取对应存储卷的信息;以及,在应用界面提供的创建列表中增加展示该对应存储卷的信息的列表项。
这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0可以从网关服务器2000获取该对应存储卷的信息,并在创建列表中增加展示该信息的列表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第一配置项,创建界面还可以包括关于存储卷的应用场景的第二配置项。相应地,由终端设备1000实施的存储卷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户针对该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以及,在第一配置项的输入组件中输入查找到的默认值。
在这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0在获取到输入的应用场景后,可以从网关服务器2000获取该映射数据以查找对应的默认值,也可以将输入的应用场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2000,以请求网关服务器2000查找对应的默认值,及接收网关服务器2000根据该请求返回的默认值,并将网关服务器2000返回的默认值输入至第一配置项的输入组件中。
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侧重说明相应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间的不同之处,各实施例间的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可相互参见。
<装置实施例>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存储对象的存储卷创建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8所示,该存储卷创建装置800可以包括界面提供模块810、信息获取模块820和执行模块830。
该界面提供模块810用于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该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述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该信息获取模块820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
该执行模块830用于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该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项包括第一输入组件。对应地,该信息获取模块820在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时,可以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组件包括第一选择组件,第一选择组件提供至少两个容量值以供用户通过选择操作输入所需的容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创建界面还包括关于存储卷的应用场景的第二配置项。该装置800还可以包括信息处理模块,该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信息获取模块820获取用户通过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之前:获取用户针对所述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其中,所述映射数据反映各应用场景与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各默认值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各应用场景包括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以及,在第一配置项的第一输入组件中输入查找到的默认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置项包括第二选择组件,所述第二选择组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供用户通过选择操作输入所需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800还包括映射数据的生成模块,该生成模块可以用于在信息处理模块在所述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之前:获取已有存储卷被写入历史应用数据的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对应于所述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以生成所述映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生成模块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对应存储卷被写入应用数据的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取与所述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相匹配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目标值;以及,在所述目标值与所述查找到的默认值间的偏差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值更新所述映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息获取模块820在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时,可以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创建命令的情况下,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界面提供模块810在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时,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示用户进行鉴权操作;以及,在用户进行所述鉴权操作的结果表示所述用户具有创建权限的情况下,提供所述创建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800还可以包括信息处理模块,该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成功创建所述对应存储卷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对应存储卷的信息;以及,在应用界面提供的创建列表中增加展示所述信息的列表项,其中,所述应用界面为对象存储网关的web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存储为基于iSCSI的对象存储,所述存储卷为iSCSI存储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800为网关服务器一侧的装置,该执行模块830在执行设定操作时,可以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800为终端设备一侧的装置,该执行模块830在执行设定操作时,可以用于: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以由所述网关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可以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更新预设的模板文件,其中,所述模板文件包括所述创建界面提供的配置项和其他配置项,所述模板文件对于所述其他配置项配置有对应的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更新后的模板文件创建对应存储卷。
该装置800的各个模块可以位于网关服务器2000一侧,也可以位于终端设备一侧,还可以分设在网关服务器2000和终端设备1000,在此不做限定。
<设备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900可以包括以上存储卷创建装置80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900也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该存储器920用于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命令,该处理器610用于根据该计算机可执行命令的控制,执行如以上任意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该电子设备900可以是实现对象存储的网关服务器,例如是图1中的网关服务器2000,也可以是被挂载的终端设备,例如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00,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存储卷创建装置800的各模块可以由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910执行存储器9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电路结构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以及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都是等价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基于对象存储的存储卷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所述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述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
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所述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项包括第一输入组件;
所述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包括:
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
和/或,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第一选择组件,所述第一选择组件提供至少两个容量值以供用户通过选择操作输入所需的容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界面还包括关于所述存储卷的应用场景的第二配置项;所述方法在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输入的容量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第二配置项输入的应用场景;
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其中,所述映射数据反映各应用场景与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各默认值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各应用场景包括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
在所述第一输入组件中输入查找到的默认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在预存的映射数据中查找对应于所述输入的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之前,还包括生成所述映射数据的步骤,所述生成所述映射数据,包括:
获取已有存储卷被写入历史应用数据的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
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对应于所述历史应用数据所属应用场景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默认值,以生成所述映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创建对应存储卷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应存储卷被写入应用数据的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连续写入数据量,获得相匹配的所述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目标值;
在所述目标值与所述查找到的默认值间的偏差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值更新所述映射数据。
6.根据权利了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创建命令的情况下,获取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包括:
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示用户进行鉴权操作;
在用户进行所述鉴权操作的结果表示所述用户具有创建权限的情况下,提供所述创建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成功创建所述对应存储卷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对应存储卷的信息;
在应用界面提供的创建列表中增加展示所述信息的列表项;其中,所述应用界面为对象存储网关的web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存储为基于iSCSI的对象存储,所述存储卷为iSCSI存储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提供对象存储服务的网关服务器实施,所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或者,
所述方法由使用对象存储的终端设备实施,所述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包括:
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网关服务器,以供所述网关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对应存储卷,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更新预设的模板文件;其中,所述模板文件包括所述创建界面提供的配置项和其他配置项,所述模板文件对于所述其他配置项配置有对应的配置信息;
根据更新后的模板文件创建对应存储卷。
12.一种基于对象存储的存储卷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界面提供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创建存储卷的请求提供相应的创建界面;其中,所述创建界面包括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一配置项为关于所述存储卷的最小存储单元容量的配置项;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创建界面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第一配置项输入的容量值;以及,
执行模块,用于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执行设定操作,以创建得到与所述配置信息相一致的存储卷。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或者,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命令;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可执行命令的控制下,实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命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命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04971.0A 2021-01-26 2021-01-26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8826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4971.0A CN112882653A (zh) 2021-01-26 2021-01-26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4971.0A CN112882653A (zh) 2021-01-26 2021-01-26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2653A true CN11288265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4971.0A Pending CN112882653A (zh) 2021-01-26 2021-01-26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2653A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754A (zh) * 2012-03-22 2012-07-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SCSI的云存储中客户端管理方法
CN103392166A (zh) * 2011-04-27 2013-11-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信息存储系统和存储系统管理方法
WO2015192651A1 (zh) * 2014-06-17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配置实现方法及快速配置服务器
US20160173603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file system of unified storage system
US20170249551A1 (en) * 2016-02-29 2017-08-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eloping an accurate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memory performance model through training
CN107229421A (zh) * 2017-05-31 2017-10-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存储系统的创建、文件写入和读取方法及装置
US20180034892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Caringo, Inc. Multi-part upload
US20180300080A1 (en) * 2017-04-17 2018-10-18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WO2019038897A1 (ja) * 2017-08-25 2019-02-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制御方法
US20190095244A1 (en) * 2017-09-25 2019-03-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restore time from cloud gateway optimization using storlets
CN109976669A (zh) * 2019-03-15 2019-07-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存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346431B1 (en) * 2015-04-16 2019-07-09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run-tme scaling of cloud-based data store
US10410267B1 (en) * 2013-12-04 2019-09-10 Southwire Company,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s for reel configuration
CN110609656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673787A (zh) * 2019-09-04 2020-01-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卷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90826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CN111767118A (zh) * 2020-06-24 2020-10-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容器存储空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80742A (zh) * 2020-07-29 2020-11-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2084149A (zh) * 2020-09-02 2020-12-15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对象存储的文件内容在线浏览和修改方法
CN112162700A (zh) * 2020-09-18 2021-01-01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166A (zh) * 2011-04-27 2013-11-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信息存储系统和存储系统管理方法
CN102611754A (zh) * 2012-03-22 2012-07-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SCSI的云存储中客户端管理方法
US10410267B1 (en) * 2013-12-04 2019-09-10 Southwire Company,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s for reel configuration
WO2015192651A1 (zh) * 2014-06-17 2015-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配置实现方法及快速配置服务器
US20160173603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file system of unified storage system
US10346431B1 (en) * 2015-04-16 2019-07-09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run-tme scaling of cloud-based data store
US20170249551A1 (en) * 2016-02-29 2017-08-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eloping an accurate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memory performance model through training
US20180034892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Caringo, Inc. Multi-part upload
US20180300080A1 (en) * 2017-04-17 2018-10-18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7229421A (zh) * 2017-05-31 2017-10-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存储系统的创建、文件写入和读取方法及装置
WO2019038897A1 (ja) * 2017-08-25 2019-02-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制御方法
US20190095244A1 (en) * 2017-09-25 2019-03-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restore time from cloud gateway optimization using storlets
CN110609656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290826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CN109976669A (zh) * 2019-03-15 2019-07-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存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673787A (zh) * 2019-09-04 2020-01-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卷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67118A (zh) * 2020-06-24 2020-10-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容器存储空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80742A (zh) * 2020-07-29 2020-11-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存储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2084149A (zh) * 2020-09-02 2020-12-15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对象存储的文件内容在线浏览和修改方法
CN112162700A (zh) * 2020-09-18 2021-01-01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EF, MARC-ANDRE等: "DelveFS - An event-driven semantic file system for object stores",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USTER COMPUTING (CLUSTER 2020)》, 2 November 2020 (2020-11-02), pages 35 - 46 *
张秋萍;: "基于OpenStack Manila的多租户多协议共享存储平台", 现代计算机, no. 33, 25 November 2019 (2019-11-25) *
马泽: "对象存储服务对空间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探讨 ——以阿里云OSS为例", 《江西科学》, pages 347 - 35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2581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182917B1 (ko) 그래픽 코드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32264A1 (zh) 一种内容推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446832B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装置
CN108549568B (zh) 应用入口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572042A (zh) 移动终端设备的跨平台中间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2073994A (zh) 用于空中升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6500175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オブジェクトの実現方法及び装置
CN111274000B (zh) 一种服务编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7531849A (ja) 画面表示装置用の文字編集方法及び装置
CN111708557B (zh) 更新配置文件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99836A (zh) 更新配置文件方法、配置服务器、版本控制服务器及系统
US11169652B2 (en) GUI configuration
CN113452535B (zh) 一种升级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051493A (zh) 应用程序展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9117153A (zh)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015468A (zh) 一种接口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230919B (zh) 一种文件上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82653A (zh) 存储卷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453116A (zh) 通过基于交互性的可视化分析来变换可视化数据
EP28490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message associated with an application
CN110858175A (zh) 测试控制方法、主控设备、被控设备及测试系统
CN115658063A (zh) 页面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07241A (zh) 交互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110846A (zh) 一种环境变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