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1295B -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1295B
CN112881295B CN202110054804.XA CN202110054804A CN112881295B CN 112881295 B CN112881295 B CN 112881295B CN 202110054804 A CN202110054804 A CN 202110054804A CN 112881295 B CN112881295 B CN 112881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acoustic
ratiometric
dpp
superoxide anion
nano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48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1295A (zh
Inventor
张晓兵
马原
宋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548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1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1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1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1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1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1702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with opto-acoustic detection, e.g. for gases or analysing sol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由超氧阴离子响应的CS‑O2 ·‑、超氧阴离子不敏感的聚合物DPP和两亲聚合物DSPE‑PEG2000自组装而成,这种纳米探针以近红外吸收的CS‑O2 ·‑和超氧阴离子惰性的DPP为主体,通过超氧阴离子的亲核取代反应改变纳米探针的推拉电子体系,从而实现比率光声成像,实现了对超氧阴离子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穿透深度限制的检测和成像,极大改善了以往探针存在的穿透深度差、特异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自组装制备了CS‑DPP纳米探针,制备速度快、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

Description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在生物标志物超氧阴离子(O2 ·-)的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系统性的慢性炎性疾病,可能引起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疾病。公认的是,肺炎合并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加剧斑块炎症、斑块破裂和内皮侵蚀,最终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样,临床观察表明,在接受COVID-19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尽管高脂血症,高凝性和炎性因子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但由肺炎引起的循环系统中的炎性细胞增多与斑块易损性有更加密切的关系。
超氧阴离子(O2 ·-)是一种典型的活性氧(ROS),作为大多数炎症细胞第一步产生的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仅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酶(例如:髓过氧化物酶,铜蓝蛋白和脂氧合酶)的重要底物或辅助因子。临床研究表明,在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斑块肩部区域募集的巨噬细胞含有大量的超氧阴离子。在斑块的易损阶段,超氧阴离子可能直接或间接改变血管细胞的行为,基因表达和损伤。这些作用都可以极大地促进病变的发展,因此超氧阴离子(O2 ·-)含量的评估对确定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易损性至关重要。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中ROS成像的大多数方法是离体荧光成像。其中,超氧阴离子的临床检测方法是基于离体组织提取液和二氢乙锭(DHE)的荧光检测。然而,荧光的穿透深度不足限制了其在体内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合适的成像技术用于斑块内超氧阴离子的可视化,从而评估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损性。
光声成像(PAI)是脉冲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中时,组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转化为超声信号的过程,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方式。作为结合了光学和超声特性的混合成像方法,光声成像能够避免光散射效应,因此具有高分辨率、强大的组织穿透力和高对比度的特点。最近,已经有一些光声探针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和氧化还原水平评估。但是由于光声成像受到多种外部因素(例如探针的局部浓度,靶向能力等)的干扰,因此很少有光声探针可以准确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动态变化。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以在灵敏度和穿透深度上实现对超氧阴离子特异性的检测和成像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从而在活体水平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可用于对超氧阴离子检测和成像,利用此过程的吸光度、光声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以实现对超氧阴离子的比率光声成像,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穿透深度限制的优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由超氧阴离子响应的CS-O2 ·-、超氧阴离子不敏感的聚合物DPP和两亲聚合物DSPE-PEG2000自组装而成。
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形态为均一的球形结构,以CS-O2 ·-和DPP为核心,DSPE-PEG2000为表面修饰层,命名为CS-DPP纳米探针。
优选的方案,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的粒径为1~1000nm。
所述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以含有近红外探针CS-O2 ·-为主体,通过超氧阴离子(O2 ·-)的亲核反应改变分子内的推拉电子体系,导致光声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光声和荧光成像。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CS-O2 ·-、DPP和DSPE-PEG2000母液;
(2)室温下,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设定比例的CS-O2 ·-、DPP和DSPE-PEG2000,超声处理,得到深紫色物质;
(3)快速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超声处理;
(4)除去四氢呋喃,浓缩溶液,得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颗粒。
步骤(1)中,CS-O2 ·-的浓度为0.5~3mM,DPP的浓度为0.5~3mg/ml,DSPE-PEG2000的浓度为5~20mg/ml。
步骤(2)中,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50~90μg的CS-O2 ·-、20~50μg的DPP和200~500μg的DSPE-PEG2000
步骤(3)中,快速加入5~20ml去离子水,继续超声5~15分钟。
步骤(4)中,将浓缩液分散在水中,置于2~6℃的环境下保存。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在超氧阴离子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
进一步,将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CS-DPP纳米粒子)直接和超氧阴离子溶液混合,制得所述比率光声体系,利用吸光度、光声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对超氧阴离子进行检测和成像。
比率光声成像是通过收集两个或多个由分析物引起的信号变化来达到信号强度的内部校正,一般来说,比率光声纳米探针通过引入第二个光声信号实现比率光声信号的输出,所以比率光声成像能够有效地解决外界因素干扰对传统分子探针信号输出的影响,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真实的结果。
本发明制备的CS-DPP纳米探针是基于我们团队首次发现了CS-O2 ·-能对超氧阴离子响应这一现象,该响应被用于比率光声超氧阴离子的检测和成像;由于超氧阴离子的强亲核性,CS-DPP中的CS-O2 ·-被反应为CS-OH,从而导致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增加,并伴随着近红外吸收的显着升高和PA690信号的增加,重要的是,这种响应性PA信号首次通过比率光声成像技术开发用于超氧阴离子的传感和成像。
为了提高PA成像的精确度,我们团队设计了以DPP为核心,DSPE-PEG2000为疏水层的纳米探针,由于DPP对超氧阴离子的光学稳定性,PA800的信号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被用作PA成像的内部参照;使用PA690/PA800的比值,可以更容易和准确地检测体内超氧阴离子的水平,这可以克服探针局部浓度,仪器误差和材料使用量的影响;此外这种比率成像方法可以使本发明所述基于CS-O2 ·-的纳米探针具有更好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穿透深度,可用于超氧阴离子的检测,成像和可视化(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用于超氧阴离子检测和成像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CS-DPP探针,这种纳米探针以近红外吸收的CS-O2 ·-和超氧阴离子惰性的DPP为主体,通过超氧阴离子的亲核取代反应改变纳米探针的推拉电子体系,从而实现比率光声成像,实现了对超氧阴离子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穿透深度限制的检测和成像,极大改善了以往探针存在的穿透深度差、特异性低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自组装制备了CS-DPP纳米探针,制备速度快、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
(3)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CS-DPP纳米探针的应用,利用该CS-DPP纳米探针在超氧阴离子的亲核取代作用下改变分子内推拉体系来实现比率光声成像,实现了对超氧阴离子灵敏度高、特异性识别、穿透深度深的检测和成像,极大改善了已经报道的光声探针存在的选择性差、没有内部参照的问题,并且成功实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对超氧阴离子成像,对于理解超氧阴离子相关病理学和疾病不同时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CS-DPP合成步骤和比率光声成像过程示意图。
图2为CS-DPP的透射电镜图。
图3为CS-DPP的DLS粒径。
图4为CS-DPP检测超氧阴离子的紫外吸收谱图。
图5为CS-DPP检测超氧阴离子的荧光谱图。
图6为CS-DPP和不同分析物孵育后紫外吸收比率的变化图。
图7为CS-DPP光声检测超氧阴离子时690和800nm处的光声信号变化。
图8为CS-DPP光声检测超氧阴离子时PA690/PA800的比率变化。
图9为巨噬细胞和CS-DPP共孵育的存活率。
图10为健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和肺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注射CS-DPP纳米探针一个小时后主动脉的光声信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
配制CS-O2 ·-母液:
将1,2,3,3-四甲基-3H-吲哚鎓碘化物(化合物2,0.696g,4.0mmol)和哌啶(0.08606g,1.0mmol)加至2-(7-氯-4-甲酰基-6-羟基-2,3-二氢-1H-黄嘌呤-9-基)苯甲酸(化合物1,0.764g,1.0mmol)的氮气保护无水EtOH溶液中;将该混合物加热至回流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5℃,然后在减压下蒸发溶剂。在硅胶柱上通过色谱法纯化(甲醇:二氯甲烷从1:100至4:200)后,获得CS-OH,为蓝色固体;在N2下的冰浴中,将CS-OH(10mg)加入到2ml无水二氯甲烷和0.2ml乙醇中;将三乙胺(100μL)和三氟甲磺酸酐缓慢地依次添加到该系统中;将该溶液在室温搅拌0.5h,然后浓缩反应体系,并用饱和盐水和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并将残余物通过硅胶色谱法纯化,使用CH2Cl2/CH3OH(v/v,50:1)作为洗脱剂,得到CS-O2·-为紫色固体。
Figure BDA0002900524770000051
取CS-O2 ·-固体700μg于1ml乙腈中,得到0.7mg/ml CS-O2 ·-母液。
配制DPP母液:
取DPP固体1mg于1ml四氢呋喃中,得到1mg/ml DPP母液。
Figure BDA0002900524770000052
配制DSPE-PEG2000母液:
取10mg DSPE-PEG2000固体溶于1ml四氢呋喃中,得到10mg/mlDSPE-PEG2000母液。
实施例1
CS-DPP纳米探针的制备:
在超声处理下,将含有CS-O2 ·-(70μg)、DPP(30μg)和DSPE-PEG2000(0.35mg)的四氢呋喃(THF)溶液(1mL)快速注入去离子水(9mL)中。超声处理10分钟后,将溶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40℃蒸发,以除去过量的THF。最后,通过超滤将CS-DPP溶液纯化3次。
实施例2
CS-DPP纳米探针检测超氧阴离子的能力验证。
采用实施例1所得CS-DPP纳米探针,快速将不同浓度的超氧阴离子溶液添加到200μL含各种浓度CS-DPP纳米探针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pH=7.4)中。接下来,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记录吸收光谱。对于PA成像,分别在690和800nm的两个激发波长下记录上述反应溶液的300μL样品。
为了进行选择性测试,将各种活性物质与CS-DPP一起孵育30分钟,例如:PBS,H2O2(200μM),·OH(200μM),NaNO2(200μM),Cys(200μM),Hcy(200μM),Na2S(200μM),NO(200μM),ONOO-(100μM),HClO(100μM),超氧阴离子(60μM)。
图2为CS-DPP在透射电镜下呈现出均一球状结构,粒径大约为1-1000nm。
图3为CS-DPP的水合粒径。
图4为验证CS-DPP在690nm吸收的增强是由超氧阴离子引起的,从图4可以看出CS-DPP对超氧阴离子响应后伴随着690nm吸收的增强。
分析:CS-DPP在近红外处(690nm)处具有增强的吸收是因为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增强所致。由于超氧阴离子的强亲核性,CS-O2 ·-中的保护基团被取代,从而导致推拉电子体系增强,并伴随着近红外区域吸光度的显着提高。
实施例3
CS-DPP通过光声成像检测超氧阴离子的能力验证
采用实施例1所得CS-DPP,快速将不同浓度的超氧阴离子溶液(例如0、40、80、120、160和200μM)加入到含有CS-DPP溶液的300μLPBS(pH=7.4)中。CS-DPP的最终浓度为7μg/mL,反应30分钟后进行光声成像。
图5为CS-DPP荧光检测不同浓度的超氧阴离子溶液的能力验证,从图5可以看出CS-DPP在近红外区域的荧光信号随着超氧阴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图6为CS-DPP和不同分析物孵育后紫外吸收比率的变化图,可以看出CS-DPP对超氧阴离子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而其他活性物种不会明显改变CS-DPP吸光度比值。
图7为CS-DPP和不同浓度超氧阴离子孵育30分钟后光声信号的变化图,可以看出CS-DPP和超氧阴离子孵育后690nm光声信号明显增强,而800nm光声信号基本不变。
图8为CS-DPP和不同浓度超氧阴离子孵育30分钟后690nm和800nm的比值(缩写为PA690/PA800)和超氧阴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
分析:由于超氧阴离子使CS-DPP的近红外吸收的显着增加,所以体系获得的能量提高,相应的热膨胀增加,所以光声信号增加。
实施例4
CS-DPP通过细胞毒性验证在生物体内应用前景。
采用实施例1所得CS-DPP,在补充有10%胎牛血清(FBS)和1%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将细胞以每孔1×104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中,并在5%CO2/95%空气加湿的培养箱中于37℃培养12小时。然后,将更改为含有不同浓度CS-DPP(0-40μg/mL)的DMEM培养基孵育24小时。最后,通过标准MTT测定法评估细胞活力。
图9为不同浓度CS-DPP条件下巨噬细胞的存活率。
分析:巨噬细胞在不同浓度CS-DPP存在下并没有明显死亡,表明CS-DPP显示出很低的细胞毒性,可以用于生物体成像。
实施例5
CS-DPP纳米探针通过比率光声成像来检测肺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
所有动物实验均符合相关法律并获得湖南大学机构动物护理和使用委员会的批准。为了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高脂饮食(HFD)喂养了16周。为了构建具有急性肺炎模型的ApoE-/-小鼠,将高脂喂养16周的ApoE-/-小鼠鼻内滴入50μgLPS。将小鼠分为三组(每组三只小鼠):(i)健康小鼠,(ii)ApoE-/-小鼠(16周高脂饮食),(iii)ApoE-/-小鼠(16周高脂饮食)+肺炎(LPS刺激后18小时)。采用实施例1所得CS-DPP纳米探针,首先小鼠尾静脉注射含CS-DPP(200μL,70μg/mL)的PBS,1小时后用含有异氟烷的氧气将小鼠麻醉,取出主动脉,在690nm和800nm处采集光声信号。
图10为CS-DPP纳米探针通过光声成像来检测肺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超氧阴离子的光声图片,从图10可以看出肺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690nm处的光声信号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和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组,这说明肺炎刺激后CS-DPP与动脉粥样硬化区域超氧阴离子反应,导致其690nm光声信号升高。这表明CS-DPP可以监测肺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超氧阴离子波动。
本发明CS-DPP纳米探针是通过一步自组装制备的,它可以有效和被动的靶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域。在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超氧阴离子特异性激活后,CS-DPP纳米探针可以快速打开其在690nm处的光声信号。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主动脉区域的PA690/PA800的比率,可以在CS-DPP注射后快速评估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氧化应激水平。因此,CS-DPP有望成为可视化易损斑块中氧化应激水平的有力工具,并为随后开发整合了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治疗的新型平台提供了新的策略。

Claims (9)

1.一种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由超氧阴离子响应的CS-O2 ·-、超氧阴离子不敏感的聚合物DPP和两亲聚合物DSPE-PEG2000自组装而成;
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CS-O2 ·-、DPP和DSPE-PEG2000母液;
(2)室温下,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设定比例的CS-O2 ·-、DPP和DSPE-PEG2000,超声处理,得到深紫色物质;
(3)快速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超声处理;
(4)除去四氢呋喃,浓缩溶液,得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形态为均一的球形结构,以CS-O2 ·-和DPP为核心,DSPE-PEG2000为表面修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的粒径为1~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CS-O2 ·-的浓度为0.5~3mM,DPP的浓度为0.5~3mg/ml,DSPE-PEG2000的浓度为5~20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50~90μg的CS-O2 ·-、20~50μg的DPP和200~500μg的DSPE-PEG2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快速加入5~20ml去离子水,继续超声5~1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浓缩液分散在水中,置于2~6℃的环境下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在超氧阴离子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在超氧阴离子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比率光声纳米探针直接和超氧阴离子溶液混合,制得所述比率光声体系,利用吸光度、光声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对超氧阴离子进行检测和成像。
CN202110054804.XA 2021-01-15 2021-01-15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2881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804.XA CN112881295B (zh) 2021-01-15 2021-01-15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804.XA CN112881295B (zh) 2021-01-15 2021-01-15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1295A CN112881295A (zh) 2021-06-01
CN112881295B true CN112881295B (zh) 2022-04-15

Family

ID=7604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4804.XA Active CN112881295B (zh) 2021-01-15 2021-01-15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1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8283A (zh) * 2022-03-14 2022-06-07 湖南大学 比率型光声半导体纳米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2207A (zh) * 2007-01-04 2007-08-08 山东师范大学 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荧光探针及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04946244A (zh) * 2015-06-26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检测o2·-的荧光分子探针、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8204951A (zh) * 2016-12-19 2018-06-26 深圳大学 一种光声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27877A (zh) * 2018-04-04 2018-11-16 深圳大学 一种比率型纳米光声检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81880A (zh) * 2019-11-26 2020-04-10 湖南大学 一种比率型atp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1875560A (zh) * 2020-07-09 2020-11-03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比率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2207A (zh) * 2007-01-04 2007-08-08 山东师范大学 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荧光探针及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04946244A (zh) * 2015-06-26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检测o2·-的荧光分子探针、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8204951A (zh) * 2016-12-19 2018-06-26 深圳大学 一种光声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27877A (zh) * 2018-04-04 2018-11-16 深圳大学 一种比率型纳米光声检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81880A (zh) * 2019-11-26 2020-04-10 湖南大学 一种比率型atp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1875560A (zh) * 2020-07-09 2020-11-03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比率型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elopment of Novel Fluorescence Probes That Can Reliably Detec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Distinguish Specific Species;Ken-ichi Setsukinai 等;《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31231;第278卷(第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1295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near-infrared mitochondrial polarity fluorescent probe for evaluating mitophagy in mice heart and potential cancer diagnosis
Xue et al. A new nanoprobe based on FRET between functional quantum dot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fluoride an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biological imaging
CN110540837A (zh) 一种过氧化氢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CN109438326B (zh) 一种用于检测羧酸酯酶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专用检测试剂盒
Li et al. A novel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luorescent probe to visualize peroxynitrite levels during Golgi stress
CN112881295B (zh) 基于超氧阴离子响应的比率光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78473B (zh) 一种亮氨酸氨基肽酶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的合成及应用
Chen et al. A glucose-activatable trimodal glucometer self-assembled from glucose oxidase and MnO 2 nanosheets for diabetes monitoring
CN112409238B (zh) 苯并吲哚类化合物与制备方法及其检测半胱氨酸中的应用
Zhang et al. Rational design of stable near-infrared cyanine-based probe with remarkable large Stokes Shift for monitoring Carbon monoxide in living cells and in vivo
CN111592482B (zh) 一种pH可逆激活型光热/光动力/荧光一体化探针分子
Wan et al.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assay for butyr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based on a hemicyan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logical imaging
Yang et al. Near-infrared-II bioimaging for in vivo quantitative analysis
CN113956274B (zh) 一类对癫痫疾病中黏度和过氧化亚硝酸盐变化双响应的荧光探针设计和合成方法
Ma et al. Biocompatible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endogenous aminopeptidase N in vitro and in vivo
Xu et al. A highly selective probe for ratiometric imaging peroxynitrite in living cells and in vivo
Zhou et al. Water-soluble meso-ester substituted BODIPY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property for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carboxylesterases in living hepatoma cell
Zheng et al. Electrochemiluminescent detection of hNQO1 and associated drug screening enabled by futile redox cycle reaction
CN110669503A (zh) 一种一氧化碳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CN114195839A (zh) 用于葡萄糖醛酸酶检测的溶酶体靶向荧光探针及其制备
Wang et al.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with viscosity sensitivity in lysosome for cancer visualization
CN117126125B (zh) 用于超高灵敏检测氮氧化物(no)的单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88283A (zh) 比率型光声半导体纳米聚合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Qi et al. An activatable fluorescent-photoacoustic dual-modal probe for highly sensitive imaging of nitroxyl in vivo
CN114456079B (zh) 一种荧光探针化合物、制备方法及作为超氧阴离子指示剂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