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0048A - 一种移动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0048A
CN112880048A CN202110163378.3A CN202110163378A CN112880048A CN 112880048 A CN112880048 A CN 112880048A CN 202110163378 A CN202110163378 A CN 202110163378A CN 112880048 A CN112880048 A CN 112880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denser
evaporator
air conditioner
condens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33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建荣
潘振豪
王辉
巢则煌
邹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ikete Environmental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ikete Environmental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ikete Environmental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ikete Environmental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33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0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0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0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制冷装置与冷凝水去除装置,制冷装置与冷凝水去除装置均安装于壳体内,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的冷凝器以及与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连接;冷凝水去除装置包括用于承托蒸发器的承托件、设于冷凝器底部的集水板以及排水组件,冷凝器设于承托件的下方,且承托件开设有供冷凝水穿过的至少一个通水孔,集水板开设有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排水组件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排水驱动电机以及与排水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甩水轮,甩水轮设于集水槽内。通过集水盘收集从蒸发器掉落的冷凝水,并通过甩水轮将冷凝水甩至冷凝器上,从而加快冷凝水的蒸发。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是可以随意移动的空调,相较于带有外机且固定于一处的空调来说,移动空调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相关技术中,一般的移动空调都有制冷的功能,因此移动空调一般都带有蒸发器,空气经过蒸发器热交换后会产生冷凝水,为承接冷凝水,一般会在蒸发器的下方活动安装有接水盒,通过接水盒接住冷凝水。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当接水盒内的冷凝水满了之后,需要使用者将接水盒取出并处理冷凝水,在夏天温度较高时,移动空调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使用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取出接水盒并处理冷凝水,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使处理冷凝水方便,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空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壳体、制冷装置与冷凝水去除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冷凝水去除装置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的冷凝器以及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冷凝水去除装置包括用于承托蒸发器的承托件、设于所述冷凝器底部的集水板以及排水组件,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承托件的下方,且所述承托件开设有供冷凝水穿过的至少一个通水孔,所述集水板开设有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排水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排水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甩水轮,所述甩水轮设于所述集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蒸发器产生冷凝水后,冷凝水掉落至承托件上,并通过承托件上的通水孔进入冷凝器,穿过冷凝器后进入集水槽内,集水槽内的冷凝水需要排出时,启动排水驱动电机,排水驱动电机带动甩水轮转动,甩水轮将集水槽内的冷凝水水甩至冷凝器上,由于冷凝器工作需要放热,使得冷凝器上的温度比常温要高,冷凝水在冷凝器上能加快冷凝水的蒸发,从而将冷凝水排出。
可选的,所述冷凝器具有供冷凝水通过且连通于集水槽的冷凝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水从承托件的通水孔滴落,随后冷凝水穿过冷凝器的冷凝水通道,通过冷凝水通道后进入集水槽中,冷凝水通道的开设使冷凝水掉落至集水槽内更加顺畅。
可选的,所述承托件向冷凝器凸设有嵌入所述冷凝水通道的凸棱,所述凸棱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提高承托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将凸棱嵌入冷凝水通道内,使承托件与冷凝器之间更加稳定;另外,由于甩水轮将集水槽内的冷凝水甩向冷凝器上,使得冷凝水有较大概率从冷凝水通道靠近蒸发器的一端溅出,当凸棱嵌入冷凝器的冷凝水通道后,凸棱挡住冷凝水通道,使冷凝水不易从冷凝水通道溅出,进而使冷凝水不易打湿移动空调的其他装置。
可选的,所述承托件凸设有与蒸发器相抵接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提高承托件的整体结构强度;通过加强筋与蒸发器抵接后,使空气不易从蒸发器的下端进入出风件内。
可选的,所述集水槽槽底向内凹陷形成甩水槽,所述甩水轮部分位于所述甩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甩水槽从集水槽槽底向内凹陷,使甩水槽槽底比集水槽槽底要低,从而使集水槽内的水更易流入甩水槽内,而甩水轮又位于甩水槽中,使甩水轮更易将集水槽内的冷凝水甩出。
可选的,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液位传感器,所述壳体开设有盛水槽,所述集水槽槽壁开设有供冷凝水流入盛水槽的水流通道,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盛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槽内冷凝水较多时,冷凝水从水流通道流入盛水槽内,当盛水槽内的冷凝水到达一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启动并关闭制冷装置。
可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与盛水槽相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有堵住排水通道的塞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盛水槽内冷凝水较多时,将塞子拔出,此时排水通道被打开,盛水槽内的冷凝水从排水通道流出,进而方便使用者排出盛水槽内的冷凝水。
可选的,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出风件,所述出风件具有与蒸发器连通的前风道以及与冷凝器连通的后风道,所述前风道与后风道相互独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关技术中,前风道和后风道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载体上,制造、运输、安装都十分麻烦,本申请将前风道与后风道都开设在同一个出风件上,使工作人员运输、安装都十分方便。
可选的,所述前风道设置有加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夏天需要制冷时,将蒸发器、冷凝器同时开启,从前风道出来的风为冷风,当冬天需要制热时,只开启蒸发器,常温的空气进入前风道并通过加热件加热后,吹出的风为热风,使得移动空调在冬天也能作为暖风机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集水盘收集从蒸发器掉落的冷凝水,并通过甩水轮将冷凝水甩至冷凝器上,从而加快冷凝水的蒸发;
2.当集水槽内冷凝水较多时,冷凝水从水流通道流入盛水槽内,当盛水槽内的冷凝水到达一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启动并提醒使用者;
3.前风道设置有加热件,从前风道吹出的风经过加热件加热,使前风道吹出的风为暖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件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基板、冷凝器与蒸发器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凝器、承托板以及蒸发器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承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承托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凝器于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底座上排水槽的剖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风罩与出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风罩与出风件的爆炸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风装置于导风罩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运动件与扇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底座;12、罩盖;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第三侧板;124、第四侧板;13、安装腔;14、前出风口;15、后出风口;16、第一进风口;17、第二进风口;18、盛水槽;19、排水通道;2、制冷装置;21、压缩机;22、冷凝器;221、冷凝水通道;23、蒸发器;231、连接片;24、出风件;241、基板;242、盖板;243、前风道;244、后风道;245、叶轮;246、叶轮驱动电机;247、前进风口;248、后进风口;249、嵌装槽;3、冷凝水去除装置;31、承托件;311、通水孔;312、加强筋;313、限位板;314、接水槽;315、凸棱;32、集水板;321、集水槽;322、甩水槽;323、水流通道;33、排水组件;331、排水驱动电机;332、甩水轮;4、液位传感器;5、加热件;6、导风罩;7、导风装置;71、导风驱动电机;72、连杆结构;721、主动件;722、运动件;723、驱动块;724、固定杆;725、连接板;726、传动板;727、长腰孔;728、旋转槽;73、扇叶;731、转动杆;732、旋转杆;733、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空调。
参照图1,移动空调包括壳体1、制冷装置2与冷凝水去除装置3,制冷装置2与冷凝水去除装置3均设于壳体1内,通过制冷装置2制冷,使移动空调吹出的风为冷风。
参见图2与图3,壳体1包括底座11与罩盖12,罩盖12与底座11通过螺钉连接,并且罩盖12与底座11之前形成供制冷装置2与冷凝水去除装置3安装的安装腔13。
参见图1与图2,罩盖12有五个侧板,除罩盖12远离底座11的侧板外,其他四个周向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第三侧板123与第四侧板124,第一侧板121与第三侧板123相平行,第二侧板122与第四侧板124相平行,其中第一侧板121具有与安装腔13相连通的前出风口14,第三侧板123具有与安装腔13相连通的后出风口15,第二侧板122开设有与制冷装置2相对应的第一进风口16与第二进风口17,第一进风口16与第二进风口17均与安装腔13相连通。
参见图3与图4,制冷装置2包括压缩机21、冷凝器22、蒸发器23以及出风件24,压缩机21固定连接于底座11,蒸发器23设于冷凝器22的上方,并且安装时蒸发器23与第一进风口16相对应,冷凝器22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使蒸发器23与冷凝器22均可从外界吸入空气。
压缩机21的出口与冷凝器22的进口通过传输管道连接,冷凝器22的出口与蒸发器23的进口通过传输管道连接,蒸发器23的出口与压缩机21的进口通过传输管道连接。在压缩机21内通入制冷剂,压缩机21开启后,制冷剂通过传输管道进入冷凝器22,经过冷凝器22后从传输管道进入蒸发器23,经过蒸发器23后又重新回到压缩机21内。
参见图4与图5,出风件24包括基板241与盖板242,基板241与冷凝器22和蒸发器23连接,盖板242与基板241远离冷凝器22的一侧连接。基板241与盖板242之间形成前风道243和后风道244,前风道243与后风道244相对独立,前风道243的出口朝向罩盖12的前出风口14,后风道244的出口朝向罩盖12的后出风口15。前风道243内和后风道244内均设置有叶轮245,盖板242远离基板241的侧面连接有两个叶轮驱动电机246,两个叶轮驱动电机246与两个叶轮245一一对应,叶轮驱动电机246的输出轴与叶轮245传动连接,通过叶轮驱动电机246带动叶轮245转动,使前风道243与后风道244分别为前出风口14和后出风口15输出风力。
参见图5与图6,基板241远离盖板242的侧面具有前进风口247,前进风口247连通于前风道243,并且蒸发器23向基板241凸设有连接片231,连接片231插入前进风口247内,连接片231与基板241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连接片231使蒸发器23与基板241固定连接,并且蒸发器23靠近基板241的侧面与基板241相贴合,蒸发器23覆盖前进风口247,使进入前进风口247内的风都是从蒸发器23输入。
基板241远离盖板242的侧面具有后进风口248,后进风口248连通于后风道244,并且冷凝器22向基板241凸设有连接片231,冷凝器22的连接片231与蒸发器23的连接片231结构相同或者相似,连接片231插入后进风口248内,连接片231与基板241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连接片231使冷凝器22与基板241固定连接,并且冷凝器22靠近基板241的侧面与基板241相贴合,冷凝器22覆盖后进风口248,使进入后进风口248内的风都是从冷凝器22输入。
参见图6与图7,冷凝水去除装置3包括承托件31、集水板32以及排水组件33,承托件31设于蒸发器23与冷凝器22之间,承托件31与冷凝器2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蒸发器23放置于承托件31上。
承托件31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水孔311,为使承托件31的通水效果更好,通水孔311设置有多个,多个通水孔311沿承托件31的长度方向间隔,并且沿承托件31的宽度方向通水孔311设置多排。
在水平平面上,承托件31的面积大于蒸发器23的面积,使蒸发器23上的冷凝水不易掉出承托件31外。正是因为承托件31的水平面积大于蒸发器23的水平面积,若是常规的基板241会使基板241与承托件31之间存在干涉,于是在基板241靠近蒸发器23的侧面开设有供承托件31嵌入的嵌装槽249,由于基板241较薄,嵌装槽249连通于前进风口247,安装时承托件31嵌入嵌装槽249内并与基板241相抵接,通过承托件31堵住前进风口247,提高基板241的密封性,使进入前进风口247的风都是由蒸发器23输入。
参见图7与图8,进一步地,承托件31凸设有加强筋312,加强筋312呈环形且加强筋312与蒸发器23靠近冷凝器22的侧面相抵接,通过加强筋312与蒸发器23抵接后,使空气不易从蒸发器23的下端进入前进风口247内,使进入前进风口247的风都是由蒸发器23输入。
承托件31的周向侧面朝蒸发器23凸设有环状的限位板313,加强筋312与限位板313之间形成接水槽314,接水槽314槽底开设有若干通水孔311。
参见图9与图10,冷凝器22具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冷凝水通道221,从通水孔311掉落的冷凝水进入冷凝水通道221内。值得注意的是,环形加强筋312内的通水孔311均位于蒸发器23的正下方,承托件31上的通水孔311全部与冷凝水通道221相贯通,使从蒸发器23掉落至承托件31的冷凝水全部进入冷凝水通道221内。
承托件31靠近冷凝器22的侧面凸设有凸棱315,凸棱315开设有通水孔311,并且凸棱315嵌入冷凝水通道221内,使凸棱315与冷凝水通道221的侧壁相抵接,通过凸棱315嵌入冷凝水通道221内,使承托件31与蒸发器23预定位,方便承托件31与蒸发器23通过螺钉连接。
参见图10与图11,集水板32与底座11一体连接,集水板32开设有槽口朝上的集水槽321,冷凝器22设置于集水板32上,且冷凝器22与集水板32通过螺钉连接,集水槽321位于冷凝水通道221的正下方,使集水槽321连通于冷凝水通道221。
排水组件33包括排水驱动电机331与甩水轮332,排水驱动电机33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底座11上,甩水轮332与排水驱动电机3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使排水驱动电机331带动甩水轮332转动。
甩水轮332设于集水槽321内,且甩水轮332轮面靠近集水槽321槽底,当排水驱动电机331启动时,排水驱动电机331带动甩水轮332转动,转动的甩水轮332将集水槽321内的冷凝水甩至冷凝器22上,由于冷凝器22工作时放热,较热的冷凝器22加快冷凝水的蒸发,使冷凝水变成水汽排出,并且水汽随着冷凝器22的风进入后风道244内,使从后出风口15排出的风带有水汽。
参见图11与图12,集水槽321槽底向内凹陷形成甩水槽322,甩水槽322槽底为弧形,且甩水轮332部分位于甩水槽322内,甩水槽322槽底低于集水槽321槽底,使集水槽321内的水更易甩出。此外,集水槽321槽底向下倾斜于甩水槽322,使集水槽321内的水流向甩水槽322,进一步使集水槽321内的水更易甩出。
底座11开设有盛水槽18,集水槽321槽壁开设有水流通道323使集水槽321连通于盛水槽18,并且通过水流通道323使集水槽321内的水流入盛水槽18内。值得一提的是,水流通道323远离甩水槽322设置,也即是水流通道323处于盛水槽18的较高处,当排水组件33的排水量小于冷凝水进入集水槽321的水量时,集水槽321内的冷凝水来不及排出,集水槽321内的水从水流通道323溢出并进入盛水槽18内。
移动空调还包括液位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设于盛水槽18内,当冷凝水流入盛水槽18内,且盛水槽18内的水到达一定高度时,水位开关41接收到信号并作用于电路板,使制冷装置2关闭,移动空调不再产生冷凝水,避免因冷凝水较多使移动空调内部电器损坏。
底座11开设有排水通道19,排水通道19贯穿底座11,且排水通道19连通于盛水槽18,底座11设置有堵塞排水通道19的塞子,塞子为橡胶材质制成。常态下,塞子堵住排水通道19,当盛水槽18内冷凝水较多时,使用者可将塞子拔出,使盛水槽18内的水从排水通道19排出。
参见图13与图14,前风道243设置有加热件5,本实施例中加热件5为PTC加热器,加热件5与基板241和盖板24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前风道243与前出风口14之间设置有导风罩6,导风罩6具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与前风道243和前出风口14相连通,使前风道243的风通过导风通道之后再从前出风口14排出。
参见图14与图15,移动空调还包括设于导风罩6内的导风装置7,导风装置7包括导风驱动电机71、连杆结构72与至少一个扇叶73,扇叶73的上下两端分别凸设有转动杆731,转动杆731转动连接于导风罩6内,从而使扇叶73与导风罩6转动连接。连杆结构72的一端与导风驱动电机71连接,另一端与扇叶73连接,使导风驱动电机71带动扇叶73转动,从而使前出风口14的出风角度不同。
参见图15与图16,连杆结构72包括与导风驱动电机71传动连接的主动件721以及与主动件721连接的运动件722,主动件721包括与导风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驱动块723以及固定杆724,固定杆724固定连接于驱动块723远离导风驱动电机71的一侧,并且固定杆724与导风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不同轴。
参见图16与图17,运动件722包括连接板725与传动板726,连接板725与传动板726均为长条状,且连接板725与传动板726相互垂直且一体连接。传动板726开设有与传动板726长度方向相同的长腰孔727,固定杆724穿设于长腰孔727内,且固定杆724的内侧壁与长腰孔727的一组相对内侧壁相抵接,使固定杆724移动时能带动传动板726移动,并且固定杆724也能在长腰孔727内移动。
连接板725与扇叶73转动连接。扇叶73具有旋转杆732,连接板725开设有供旋转杆732嵌入的旋转槽728,旋转杆732嵌入旋转槽728内并与旋转槽728内转动。
为使连接板725带动扇叶73转动时连接板725不与扇叶73发生干涉,连接板725开设有让位槽733,让位槽73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导风驱动电机71启动时,导风驱动电机71带动驱动块723沿导风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转动,驱动块723带动固定杆724一同转动,固定杆724又推动传动板726移动,且固定杆724于长腰孔727内移动,固定杆724带动连接板725移动,连接板725带动扇叶73于导风罩6内沿转动杆731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前出风口14的出风角度不同。
当驱动块723转至与连接板725相平行时,扇叶73的摆动角度最大,该最大摆动角度与固定杆724的位置有关,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固定杆724与导风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扇叶73的摆动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移动空调的实施原理为:移动空调制冷时,启动压缩机21与叶轮驱动电机246,外界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6进入冷凝器22,通过冷凝器22后从后风道244排出,外界的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7进入蒸发器23,通过蒸发器23后从前风道243排出。
当移动空调制热时,启动加热件5,外界的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7进入蒸发器23,通过蒸发器23从前风道243排出,排出时空气经过加热件5的加热,使排出的空气为热空气。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制冷装置(2)与冷凝水去除装置(3),所述制冷装置(2)与所述冷凝水去除装置(3)均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制冷装置(2)包括压缩机(21)、与压缩机(21)的出口连接的冷凝器(22)以及与所述冷凝器(22)的出口连接的蒸发器(23),所述蒸发器(23)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21)连接;
所述冷凝水去除装置(3)包括用于承托蒸发器(23)的承托件(31)、设于所述冷凝器(22)底部的集水板(32)以及排水组件(33),所述冷凝器(22)设于所述承托件(31)的下方,且所述承托件(31)开设有供冷凝水穿过的至少一个通水孔(311),所述集水板(32)开设有收集冷凝水的集水槽(321);
所述排水组件(33)包括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的排水驱动电机(331)以及与所述排水驱动电机(331)传动连接的甩水轮(332),所述甩水轮(332)设于所述集水槽(3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2)具有供冷凝水通过且连通于集水槽(321)的冷凝水通道(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31)向冷凝器(22)凸设有嵌入所述冷凝水通道(221)的凸棱(315),所述凸棱(315)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水孔(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31)凸设有与蒸发器(23)相抵接的加强筋(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21)槽底向内凹陷形成甩水槽(322),所述甩水轮(332)部分位于所述甩水槽(3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液位传感器(4),所述壳体(1)开设有盛水槽(18),所述集水槽(321)槽壁开设有供冷凝水流入盛水槽(18)的水流通道(323),所述液位传感器(4)设于所述盛水槽(1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开设有与盛水槽(18)相连通的排水通道(19),所述壳体(1)活动连接有堵住排水通道(19)的塞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2)还包括出风件(24),所述出风件(24)具有与蒸发器(23)连通的前风道(243)以及与冷凝器(22)连通的后风道(244),所述前风道(243)与后风道(244)相互独立。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道(243)设置有加热件(5)。
CN202110163378.3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移动空调 Pending CN112880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3378.3A CN112880048A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移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3378.3A CN112880048A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移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0048A true CN112880048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7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3378.3A Pending CN112880048A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移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004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3962Y (zh) * 2007-06-15 2008-08-20 倪伯杨 移动式空调
CN102003785A (zh) * 2010-12-28 2011-04-06 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系统
CN204404383U (zh) * 2014-12-22 2015-06-17 江门市宝士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风轮移动空调
CN106839145A (zh) * 2017-01-10 2017-06-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U2019100790A4 (en) * 2019-07-21 2019-08-22 Yong-Quan Chung Mobile Air Conditio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3962Y (zh) * 2007-06-15 2008-08-20 倪伯杨 移动式空调
CN102003785A (zh) * 2010-12-28 2011-04-06 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系统
CN204404383U (zh) * 2014-12-22 2015-06-17 江门市宝士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风轮移动空调
CN106839145A (zh) * 2017-01-10 2017-06-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U2019100790A4 (en) * 2019-07-21 2019-08-22 Yong-Quan Chung Mobile Air Condition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97312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6343480B1 (en) Condensate drain arrangemen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US3766751A (en) Air conditioning unit with condensate disposal
CN216011061U (zh) 移动空调
CN112880048A (zh) 一种移动空调
US20180313551A1 (en) Air conditioner
US2927442A (en) Room air conditioner condensate disposal
KR20180111270A (ko) 천장 매입형 공기조화기
KR20100007303A (ko) 공기조화기
US4378679A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4110852A (zh) 空调烟机
JPS6325459Y2 (zh)
CN219367795U (zh) 浴室空调器
CN215260449U (zh) 导风部件、出风框组件和空调器
KR10023946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공기 흡입구조
KR20040085965A (ko) 창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응축기 냉각구조
CN217330355U (zh) 一种冰箱热传递结构
KR100423968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CN218119964U (zh) 室内空调机
KR102155038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용 회전유닛
CN216716448U (zh) 空调烟机
US2887854A (en) Room air conditioner condensate disposal means
KR100456956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999004149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흡입구 개폐장치
CN210602030U (zh) 一种开放式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