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9041A -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9041A
CN112879041A CN202110091961.8A CN202110091961A CN112879041A CN 112879041 A CN112879041 A CN 112879041A CN 202110091961 A CN202110091961 A CN 202110091961A CN 112879041 A CN112879041 A CN 112879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hole
deformation joint
construction method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19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行州
张连军
张伟琪
孔令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idu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idu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idu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idu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19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9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9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9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1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in the borehole
    • E21B33/13Methods or devices for cementing, for plugging holes, crevice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38Waterproofing; Heat insulating; Soundproofing; Electric insulat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涉及工区渗漏水治理的领域,包括S1、变形缝确定;S2、确定内侧注浆孔的位置;S3、钻内侧注浆孔;S4、确定外侧注浆孔的位置;S5、钻外侧注浆孔;S6、配置浆液;S7、注浆等步骤。本申请具有方便对变形缝封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区渗漏水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地铁站的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地下进行施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当施工地点位于河流侵蚀堆积区时,由于施工地点距离河道较近,且河道的下游约100米处设置一道拦河坝,使得河流中的水在施工地点的下游方向常年积水,使得土层中蕴含的水量较多,一旦建筑结构上出现变形缝,例如,施工缝、干缩裂缝等,土壤中的水份会经由变形缝进行渗漏。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对工区结构的渗漏处进行修复治理,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变形缝确定;
确定变形缝的深度、长度、弯折度,得出变形缝的数据;
S2、确定内侧注浆孔的位置;
内侧注浆孔布设在变形缝两侧,内侧注浆孔开设时,内侧注浆孔倾斜开设在结构层上,且内侧注浆孔的孔底穿过变形缝;若干个内侧注浆孔沿变形缝长度方向排列布设在变形缝的两侧;
S3、钻内侧注浆孔;
用水钻在结构层上内侧注浆孔确定的位置处钻出内侧注浆孔;
S4、确定外侧注浆孔的位置;
外侧注浆孔布设在变形缝两侧,外侧注浆孔开设时,外侧注浆孔也倾斜开设在结构层上,且外侧注浆孔的孔底穿过变形缝,若干个外侧注浆孔沿变形缝长度方向排列布设在变形缝的两侧;
S5、钻外侧注浆孔;
用水钻在结构层上外侧注浆孔确定的位置处钻出外侧注浆孔;
S6、配置浆液;
配置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以及环氧树脂改性浆液;
S7、注浆;
将注浆管分别对准内侧注浆孔和外侧注浆孔,先向内侧注浆孔中注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在完成所有内侧注浆孔的注液之后,工作人员再进行环氧树脂改性浆液的注入工作,工作人员从外侧注浆孔将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向内侧注浆孔中注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使得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将变形缝的内侧填充完毕后,直到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从内侧注浆孔的孔口处反液,再进行下个内侧注浆孔的注液。在完成所有内侧注浆孔的注液之后,工作人员等待变形缝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凝结后,再进行环氧树脂改性浆液的注入工作,工作人员从外侧注浆孔将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直到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从外侧注浆孔的孔口处反液,再进行下个外侧注浆孔的注液。通过使用两个注浆孔对变形缝进行注浆填充,使得变形缝从内外两侧受到填充作用,将变形缝封堵,防止土壤中的水从结构层的变形缝处渗漏。
可选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选用TJ-AC/SR丙烯酸盐树脂灌浆材料;
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是通过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照5:3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选取或者配置浆液。
可选的,在进行外侧注浆孔的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工作时,待变形缝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处于半凝结状态时,注入环氧树脂改性浆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与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交叉混合凝结。
可选的,注浆时顺序为自下而上,左右交叉,注浆以上一个孔向外冒浆为止,将注浆孔封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注浆,以及能够有效的将变形缝填满封堵。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和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相错布置在变形缝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注浆,以及能够有效的将变形缝填满封堵。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和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沿着变形缝对称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外侧注浆孔注入的浆液能够方便覆盖在内侧注浆孔注入的浆液中,方便对变形缝的填充。
可选的,所述内侧注浆孔的孔深不小于结构层厚度的四分之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内侧注浆孔对变形缝内侧的注浆。
可选的,所述外侧注浆孔的孔深不小于结构层厚度的三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外侧注浆孔对变形缝外侧进行注浆,而且方便外侧注浆孔注入的浆液覆盖在内侧注浆孔注入的浆液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使用两个注浆孔对变形缝进行注浆填充,使得变形缝从内外两侧受到填充作用,将变形缝封堵,防止土壤中的水从结构层的变形缝处渗漏;
2.通过对内侧注浆孔和外侧注浆孔位置的确定,方便浆液自动流入变形缝中填充封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结构层上变形缝处开设内侧注浆孔和外侧注浆孔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结构层内部变形缝处开设内侧注浆孔和外侧注浆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结构层;2、变形缝;3、内侧注浆孔;4、外侧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参照图1、图2,变形缝堵漏注浆结构包括开设在结构层1上变形缝2处的内侧注浆孔3以及外侧注浆孔4,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设置有若干个,均环绕在变形缝2的周围。
内侧注浆孔3布设在变形缝2两侧距变形缝220-50cm,孔间距0.5m,孔径10-12mm,孔深不小于结构层1厚度的四分之三,用于注入丙烯酸树脂灌浆液,注浆时的压力控制在0.4-0.6MPa。
内侧注浆孔3开设时,内侧注浆孔3倾斜开设在结构层1上,且内侧注浆孔3的孔底穿过变形缝2,使得变形缝2与内侧注浆孔3连通。
丙烯酸树脂灌浆液是超低粘性的丙烯酸酯灌浆剂,表面的张力低、粘度低,通常小于10CPS,使得丙烯酸树脂灌浆液拥有非常好的可灌性;凝胶时间短,且可以准确控制;使丙烯酸树脂灌浆液拥有非常好的施工性能;更重要的是丙烯酸树脂灌浆液的固结体具有极高的抗渗性:渗透系数可达10-10m/s。丙烯酸树脂适用范围:混凝土连接部位的变形缝2以及裂缝漏水部位的防水工程;混凝土结构背后空洞和土质疏松填充的防水工程。
丙烯酸树脂灌浆液硬化前为半透明、无色、无味凝胶,硬化时轻微放热并能够吸收250%液体,膨胀率达到100-150%时,具有伸缩性。硬化后能够形成稳定的永久性凝胶,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
丙烯酸树脂灌浆液注入结构层1的内侧,在内侧对变形缝2进行填充,利用了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凝胶时间短的效果,方便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将变形缝2朝向土壤的一侧填充封堵。
外侧注浆孔4布设在变形缝2两侧距变形缝220-50cm,孔间距0.5m,孔径10~12mm,孔深不小于结构层1厚度的三分之一,用于注入环氧树脂灌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
外侧注浆孔4开设时,外侧注浆孔4也倾斜开设在结构层1上,且外侧注浆孔4的孔底穿过变形缝2,使得变形缝2与外侧注浆孔4连通。
若干个外侧注浆孔4和若干个内侧注浆孔3均等间距布置在变形缝2的两侧,且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布设时沿着变形缝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是通过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照5:3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混合而成,环氧树脂改性浆液自身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可渗入0.003mm的微裂缝,可灌入渗透系数k=10^(-6)-10^(-8) cm/s的低渗透性使其固结改性(由“泥性”变为“岩性”);对于变形缝2的干燥度无要求,可以对有渗漏水甚至涌水的裂缝施工使用,环氧树脂和所用的固化剂的反应是通过直接加成反应或树脂分子中环氧基的开环聚合反应来进行的,没有水或其它挥发性副产物放出。
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结构层1的内侧,在外侧对变形缝2进行填充,环氧树脂改性浆液填充在变形缝2中,并且凝固在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凝固后的浆液外侧,使得两种不同的凝固浆液对变形缝2进行填充,通过两种材料的不同渗水性,进一步提高对于变形缝2的堵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变形缝堵漏浇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先对结构层1上出现的变形缝2深度进行探测,探测出变形缝2的深度,然后确定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的布置角度以及布置位置,在结构层1上开设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使得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与变形缝2连通,工作人员再将注浆管分别对准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先向内侧注浆孔3中注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使得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将变形缝2的内侧填充完毕后,直到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从内侧注浆孔3的孔口处反液,再进行下个内侧注浆孔3的注液。在完成所有内侧注浆孔3的注液之后,工作人员等待变形缝2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凝结后,再进行环氧树脂改性浆液的注入工作,工作人员从外侧注浆孔4将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直到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从外侧注浆孔4的孔口处反液,再进行下个外侧注浆孔4的注液。另外,在进行外侧注浆孔4的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工作,待变形缝2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处于半凝结状态时,注入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使得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与半凝固状态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之间出现一段混合交叉去,提高凝结后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与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之间连接强度。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变形缝确定;
使用超声波探测器对于变形缝2的深度、以及长度、弯折度等数据进行探测,在计算机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出变形缝2的形状,从而得出变形缝2的数据。
S2、确定内侧注浆孔的位置;
内侧注浆孔3布设在变形缝2两侧距变形缝20-50cm,孔间距0.5m,孔径10-12mm,孔深不小于结构层1厚度的四分之三,内侧注浆孔3开设时,内侧注浆孔3倾斜开设在结构层1上,且内侧注浆孔3的孔底穿过变形缝2,使得变形缝2与内侧注浆孔3连通。其中,若干个内侧注浆孔3沿变形缝2长度方向排列布设在变形缝2的两侧。
S3、钻内侧注浆孔;
用水钻在结构层1上内侧注浆孔3确定的位置处钻出内侧注浆孔3;
S4、确定外侧注浆孔的位置;
外侧注浆孔4布设在变形缝2两侧距变形缝20-50cm,孔间距0.5m,孔径10~12mm,孔深不小于结构层1厚度的三分之一,外侧注浆孔4开设时,外侧注浆孔4也倾斜开设在结构层1上,且外侧注浆孔4的孔底穿过变形缝2,使得变形缝2与外侧注浆孔4连通。其中,若干个外侧注浆孔4和若干个内侧注浆孔3均等间距布置在变形缝2的两侧,且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布设时沿着变形缝2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若干个外侧注浆孔4和若干个内侧注浆孔3交错布置在变形缝2的两侧。
S5、钻外侧注浆孔;
用水钻在结构层1上外侧注浆孔4确定的位置处钻出外侧注浆孔4;
S6、配置浆液;
配置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以及环氧树脂改性浆液。
丙烯酸树脂灌浆液选用TJ-AC/SR丙烯酸盐树脂灌浆材料。
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是通过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照5:3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混合而成。
S7、注浆;
工作人员将注浆管分别对准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先向内侧注浆孔3中注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使得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将变形缝2的内侧填充完毕后,直到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从内侧注浆孔3的孔口处反液,再进行下个内侧注浆孔3的注液。
在完成所有内侧注浆孔3的注液之后,工作人员等待变形缝2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凝结后,再进行环氧树脂改性浆液的注入工作,工作人员从外侧注浆孔4将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直到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从外侧注浆孔4的孔口处反液,再进行下个外侧注浆孔4的注液。
另外,在进行外侧注浆孔4的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工作,待变形缝2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处于半凝结状态时,注入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使得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与半凝固状态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之间出现一段混合交叉去,提高凝结后环氧树脂改性浆液与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之间连接强度。
注浆时顺序为自下而上,左右交叉,注浆以上一个孔向外冒浆为止,将注浆孔封堵,然后对上一个冒浆注浆孔注浆,直到再上一个冒浆为止,以此类推。
在注浆工作中:
(1)注浆施工采用注浆泵进行静态注浆,注浆时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密切注意观测周围是否有冒浆,如果有应立即停止注浆,换一个较远的孔继续注浆。
(2)注浆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双控;估算出每孔的注浆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变形缝(2)确定;
确定变形缝(2)的深度、长度、弯折度,得出变形缝(2)的数据;
S2、确定内侧注浆孔(3)的位置;
内侧注浆孔(3)布设在变形缝(2)两侧,内侧注浆孔(3)开设时,内侧注浆孔(3)倾斜开设在结构层(1)上,且内侧注浆孔(3)的孔底穿过变形缝(2);若干个内侧注浆孔(3)沿变形缝(2)长度方向排列布设在变形缝(2)的两侧;
S3、钻内侧注浆孔(3);
用水钻在结构层(1)上内侧注浆孔(3)确定的位置处钻出内侧注浆孔(3);
S4、确定外侧注浆孔(4)的位置;
外侧注浆孔(4)布设在变形缝(2)两侧,外侧注浆孔(4)开设时,外侧注浆孔(4)也倾斜开设在结构层(1)上,且外侧注浆孔(4)的孔底穿过变形缝(2),若干个外侧注浆孔(4)沿变形缝(2)长度方向排列布设在变形缝(2)的两侧;
S5、钻外侧注浆孔(4);
用水钻在结构层(1)上外侧注浆孔(4)确定的位置处钻出外侧注浆孔(4);
S6、配置浆液;
配置丙烯酸树脂灌浆液以及环氧树脂改性浆液;
S7、注浆;
将注浆管分别对准内侧注浆孔(3)和外侧注浆孔(4),先向内侧注浆孔(3)中注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在完成所有内侧注浆孔(3)的注液之后,工作人员再进行环氧树脂改性浆液的注入工作,工作人员从外侧注浆孔(4)将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树脂灌浆液选用TJ-AC/SR丙烯酸盐树脂灌浆材料;
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是通过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固化剂按照5:3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外侧注浆孔(4)的环氧树脂改性浆液注入工作时,待变形缝(2)中的丙烯酸树脂灌浆液处于半凝结状态时,注入环氧树脂改性浆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时顺序为自下而上,左右交叉,注浆以上一个注浆孔向外冒浆为止,将注浆孔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3)和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3)相错布置在变形缝(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3)和若干个所述内侧注浆孔(3)沿着变形缝(2)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注浆孔(3)的孔深不小于结构层(1)厚度的四分之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注浆孔(4)的孔深不小于结构层(1)厚度的三分之一。
CN202110091961.8A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879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961.8A CN112879041A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1961.8A CN112879041A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9041A true CN112879041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1961.8A Pending CN112879041A (zh) 2021-01-23 2021-01-23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90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5854A (zh) * 2022-04-28 2022-08-09 河南安钢集团舞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尾矿库溢流涵洞防渗漏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4112A (zh) * 2013-03-28 2013-06-26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贯穿性混凝土裂缝的灌浆方法
CN104847379A (zh) * 2015-03-20 2015-08-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奥灰顶部注浆加固工作面底板的方法
CN105442862A (zh) * 2015-11-19 2016-03-30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堵漏加固修复方法
CN106930330A (zh) * 2017-04-05 2017-07-07 贵州维修大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中震动扰动裂缝的堵漏方法
CN107201910A (zh) * 2017-07-27 2017-09-26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震动扰动环境下的交通隧道裂缝堵漏及加固方法
CN107217691A (zh) * 2017-07-27 2017-09-29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城市地铁堵漏及加固施工的方法
CN109973117A (zh) * 2019-02-26 2019-07-05 倪念红 一种构筑物结构裂缝堵漏加固方法
CN110500117A (zh) * 2019-09-24 2019-11-26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盾构管片注浆孔的防渗封堵方法
CN210598996U (zh) * 2019-06-19 2020-05-22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交叉式注浆堵水钻孔结构
CN111828057A (zh) * 2020-07-30 2020-10-27 厦门顶巢建筑修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与地铁隧道渗漏水修缮系统及其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4112A (zh) * 2013-03-28 2013-06-26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贯穿性混凝土裂缝的灌浆方法
CN104847379A (zh) * 2015-03-20 2015-08-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奥灰顶部注浆加固工作面底板的方法
CN105442862A (zh) * 2015-11-19 2016-03-30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堵漏加固修复方法
CN106930330A (zh) * 2017-04-05 2017-07-07 贵州维修大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中震动扰动裂缝的堵漏方法
CN107201910A (zh) * 2017-07-27 2017-09-26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震动扰动环境下的交通隧道裂缝堵漏及加固方法
CN107217691A (zh) * 2017-07-27 2017-09-29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城市地铁堵漏及加固施工的方法
CN109973117A (zh) * 2019-02-26 2019-07-05 倪念红 一种构筑物结构裂缝堵漏加固方法
CN210598996U (zh) * 2019-06-19 2020-05-22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交叉式注浆堵水钻孔结构
CN110500117A (zh) * 2019-09-24 2019-11-26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盾构管片注浆孔的防渗封堵方法
CN111828057A (zh) * 2020-07-30 2020-10-27 厦门顶巢建筑修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与地铁隧道渗漏水修缮系统及其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涛等: "《上海虹梅南路》", 30 December 2019 *
荆永波: "地铁北京西站改造大规模病害治理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5854A (zh) * 2022-04-28 2022-08-09 河南安钢集团舞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尾矿库溢流涵洞防渗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3946B (zh)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修建的超前加固施工方法
CN111424613B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贯穿性裂缝处理方法
CN201883435U (zh) 一种预埋式管桩注浆装置
CN109881660B (zh) 一种微生物固化联合防渗墙的海工建筑物基础冲刷防护施工方法
CN107217676A (zh) 一种带密封槽及咬合结构的钢筒或钢板桩及钢结构连续墙
CN106381840A (zh) 一种高压动水状态下裂缝堵漏灌浆方法
CN112878367A (zh)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施工缝、裂缝渗漏水治理方法
CN109356162A (zh) 一种opt咬合桩桩侧注浆止水方法及注浆管装置
CN107882040A (zh) 一种基坑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方法
CN112112654A (zh) 上软下硬地层中的隔离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3418069B2 (ja) 注入工法ならびに注入装置
CN108166532A (zh) 一种可注浆式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28318U (zh) 变形缝修补止水结构
CN112879041A (zh)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病害治理施工方法
CN112482415B (zh) 高外水压力动水条件下地下洞室固结灌浆方法
CN207846696U (zh) 一种复合堵漏系统
US3783624A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pile in a ground formation having a high resistance to movement
CN111424695B (zh) 一种深埋岩溶管道的防渗堵漏方法
JP6733892B1 (ja) 比例注入用グラウトモニ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硬化グラウトの比例注入方法
CN108571330A (zh) 一种处理地铁底板后浇带渗漏水的方法
CN110778333A (zh) 一种隧道渗漏修复方法
JP2008240425A (ja) 止水工法
CN110804931A (zh) 抬升路面的处理方法
CN209816830U (zh) 一种用于咬合式排桩施工冷缝的注浆结构
CN209243728U (zh) 一种opt咬合桩桩侧注浆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