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8428A -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8428A
CN112878428A CN202110074183.1A CN202110074183A CN112878428A CN 112878428 A CN112878428 A CN 112878428A CN 202110074183 A CN202110074183 A CN 202110074183A CN 112878428 A CN112878428 A CN 112878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xagonal
water
rib plate
hexagonal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41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8428B (zh
Inventor
钱欢
白建波
杨涛
孙磊厚
王润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21100741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8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8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28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humid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二新型换热器、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第二风冷式冷凝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集水槽、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和设备箱体。本发明制水效率高,换热效率高,且制水耗能少,制水能力强,日制水量可达380升/天,解决了缺电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制水效率高,且制水耗能少,制水能力强,日制水量可达380升/天,解决了缺电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属于空气制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上淡水资源储备越来越少。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7×1012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淡水供给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山区和农村地区,长途运输饮用水成本较高;对于特殊地区如沙漠、海岛或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等,获取直饮水难度较大,净水技术尚未成熟,净水成本较高。因此,空气直接制取安全饮用水对保障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有的小型空气制水装置,需要连接市电运行,制水效率高达2.5度电/升,制水效率低,制水量较小,不适用偏远缺电地区,制水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可以高效率地从空气中制取水,制水成本低,制水量大。
本发明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包括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制水机组、第二制水机组、集水槽和设备箱体,其中,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和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分别安装在所述设备箱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安装在设备箱体的回流隔板上,所述第一制水机组和第二制水机组分别安装在所述设备箱体内相互配合工作,所述集水槽倾斜安装在设备箱体内,且所述集水槽的倾斜下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设备箱体包括进风口挡板、回流隔板、出风口挡板、空气流道下隔板、空气流道上隔板和设备箱体外壳;所述设备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隔板和空气流道下隔板,所述设备箱体外壳内部中间设有回流隔板,且所述回流隔板与所述空气流道上隔板相互垂直,所述回流隔板、空气流道下隔板和空气流道上隔板将设备箱体内部分隔成三个空气腔室,包括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且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空气腔室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下方;
所述第一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第三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回流隔板上。
优选地,变频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所述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的进风口处,且位于进风口挡板和进风口轴流式风机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水机组包括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安装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一膨胀阀均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空气流道下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一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一变频压缩机,组成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管路;
所述第二制水机组包括第二新型换热器、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二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三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二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二膨胀阀均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设备箱体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空气流道下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二变频压缩机,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管路。
优选地,变频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空气参数监测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空气参数监测模块包括环境监测仪和信号处理传输器,所述环境监测仪以螺栓紧固的方式连接在设备箱体外部,所述环境监测仪与信号处理传输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传输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制水机组和第二制水机组供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包括左端盖、右端盖、冷芯和若干六边形肋板组,若干组六边形肋板组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中间,且所述六边形肋板组、所述左端盖、所述右端盖通过焊接固定,若干组所述六边形肋板组配合安装形成冷芯安装通道,所述冷芯安装在所述冷芯安装通道内,所述冷芯设有冷媒进口管道和冷媒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二新型换热器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包括六边形肋板a、六边形肋板b和六边形肋板c,所述六边形肋板a、六边形肋板b和六边形肋板c大小一致,且三块六边形肋板中部均开有一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用于安装所述冷芯,所述六边形肋板a、六边形肋板b和六边形肋板c依次配合组装构成六边形肋板组,若干个六边形肋板组配合安装形成冷芯安装通道。
优选地,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两个分流长条形凸起、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若干圆形凹槽、若干肋板和矩形通孔,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两侧,所述矩形通孔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侧边a1、侧边a2、侧边b1、侧边b2上均设有肋板,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侧边a3和侧边b3上均设有安装圆柱,且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侧边a3和侧边b3形成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安装在六边形肋板a上,且分别靠近侧边a3和侧边b3,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相互平行,所述六边形肋板a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b上的安装圆柱位置相对应;
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若干圆形凹槽、若干肋板和矩形通孔,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两侧,所述矩形通孔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侧边a1、侧边a3、侧边b1、侧边b3上均设有肋板,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侧边a2和侧边b2上均设有安装圆柱,且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侧边a2和侧边b2形成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所述六边形肋板b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c上的安装圆柱位置相对应;
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两个分流长条形凸起、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若干圆形凹槽1206、若干肋板和矩形通孔,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两侧,所述矩形通孔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侧边a2、侧边a3、侧边b2、侧边b3上均设有肋板,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侧边a1和侧边b1上均设有安装圆柱,且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侧边a1和侧边b1形成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安装在六边形肋板c上,且分别靠近侧边a1和侧边b1,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相互平行,所述六边形肋板c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上的安装圆柱位置相对应;
相邻的六边形肋板通过安装圆柱和圆形凹槽配合安装,形成一个六边形肋板组。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水平倾斜15°安装在第二空气腔室中,且位于第一新型换热器和第二新型换热器下方。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和出风口轴流式风机均有四个,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共有六个。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制水效率高,且制水耗能少,制水能力强,日制水量可达380升/天,解决了缺电缺水地区人民的日常饮用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气制水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气制水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箱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换热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通道换热器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a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a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a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b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b后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c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六边形肋板c后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换热器的进出风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图中:电源控制模块100、水分子选择性薄膜201、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再循环轴流风机203、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第一膨胀阀211、第二膨胀阀212、集水槽213、第一空气腔室214、第二空气腔室215、第三空气腔室216、水处理装置300、空气参数监测模块700、进风口挡板801、回流隔板802、出风口挡板803、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804、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805、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806、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807、空气流道下隔板808、空气流道上隔板809、设备箱体外壳810、水处理装置300、左端盖900、右端盖1000、冷芯1100、六边形肋板组1200、六边形肋板a1200-1、六边形肋板b1200-2、六边形肋板c1200-3、安装圆柱1201、分流长条形凸起1202、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空气进口通道1204、空气出口通道1205、圆形凹槽1206、肋板1207、矩形通孔1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包括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再循环轴流风机203、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第一制水机组、第二制水机组、集水槽213和设备箱体,其中,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和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分别安装在所述设备箱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203安装在设备箱体的回流隔板802上,所述第一制水机组和第二制水机组分别安装在所述设备箱体内相互配合工作,所述集水槽213倾斜安装在设备箱体内,且所述集水槽213的倾斜下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设备箱体包括进风口挡板801、回流隔板802、出风口挡板803、空气流道下隔板808、空气流道上隔板809和设备箱体外壳810;所述设备箱体外壳810的内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隔板809和空气流道下隔板808,所述设备箱体外壳810内部中间设有回流隔板802,且所述回流隔板802与所述空气流道上隔板809相互垂直,所述回流隔板802、空气流道下隔板808和空气流道上隔板809将设备箱体内部分隔成三个空气腔室,包括第一空气腔室214、第二空气腔室215和第三空气腔室216,且第一空气腔室214和第三空气腔室216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空气腔室215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214和第三空气腔室216下方;
所述第一空气腔室214的设备箱体外壳810侧边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挡板801,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排列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第三空气腔室216的设备箱体外壳810侧边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挡板803,若干所述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排列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203设置在所述回流隔板802上,所述水分子选择性薄膜201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214的进风口处,且位于进风口挡板801和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之间。
优选地,变频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201,所述水分子选择性薄膜201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214的进风口处,且位于进风口挡板801和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水机组包括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一膨胀阀211、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分别通过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804和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805安装在第一空气腔室214和第二空气腔室215之间,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一膨胀阀211均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设备箱体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在空气流道下隔板808的下方,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207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一膨胀阀211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211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组成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管路;
所述第二制水机组包括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和第二膨胀阀212,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206分别通过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806和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807固定安装在第三空气腔室216和第二空气腔室215之间,如图1-2所示,空气流道上隔板809位于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和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的中线位置;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第二膨胀阀212均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设备箱体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在空气流道下隔板808的下方;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208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二膨胀阀212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212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管路。
优选地,变频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空气参数监测模块700、电源控制模块100和中央处理器(均设置在设备箱体上),所述空气参数监测模块700包括环境监测仪和信号处理传输器,所述环境监测仪以螺栓紧固的方式连接在设备箱体外部,所述环境监测仪与信号处理传输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传输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再循环轴流风机203、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第一制水机组和第二制水机组供电连接。
优选地,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包括左端盖900、右端盖1000、冷芯1100和若干六边形肋板组1200,若干组六边形肋板组1200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左端盖900和所述右端盖1000中间,且所述六边形肋板组1200、所述左端盖900、所述右端盖1000通过焊接固定,若干组所述六边形肋板组1200配合安装形成冷芯安装通道,所述冷芯1100安装在所述冷芯安装通道内,所述冷芯1100设有冷媒进口管道和冷媒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和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结构相同;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六边形肋板组1200包括六边形肋板a1200-1、六边形肋板b1200-2和六边形肋板c1200-3,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六边形肋板b1200-2,六边形肋板c1200-3大小一致,且三块六边形肋板中部均开有一矩形通孔1208,所述矩形通孔1208用于安装所述冷芯1100,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六边形肋板b1200-2和六边形肋板c1200-3依次配合组装构成六边形肋板组,若干个六边形肋板组1200配合安装形成冷芯1100安装通道。
优选地,如图7-9所示,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1201、两个分流长条形凸起1202、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空气进口通道1204、空气出口通道1205、若干圆形凹槽1206、若干肋板1207和矩形通孔1208,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1208,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1208两侧,所述矩形通孔1208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1201,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的侧边a1、侧边a2、侧边b1、侧边b2上均设有肋板1207,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的侧边a3和侧边b3上均设有安装圆柱1201,且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的侧边a3和侧边b3形成空气进口通道1204和空气出口通道1205,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1202安装在六边形肋板a1200-1上,且分别靠近侧边a3和侧边b3,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1202相互平行,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a1200-1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b1200-2上的安装圆柱1201位置相对应;
如图10-11所示,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1201、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空气进口通道1204、空气出口通道1205、若干圆形凹槽1206、若干肋板1207和矩形通孔1208,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1208,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1208两侧,所述矩形通孔1208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1201,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侧边a1、侧边a3、侧边b1、侧边b3上均设有肋板1207,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侧边a2和侧边b2上均设有安装圆柱1201,且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侧边a2和侧边b2形成空气进口通道1204和空气出口通道1205,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c1200-3上的安装圆柱1201位置相对应;
如图12-13所示,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1201、两个分流长条形凸起1202、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空气进口通道1204、空气出口通道1205、若干圆形凹槽1206、若干肋板1207和矩形通孔1208,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1208,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1208两侧,所述矩形通孔1208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1201,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1的侧边a2、侧边a3、侧边b2、侧边b3上均设有肋板1207,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的侧边a1和侧边b1上均设有安装圆柱1201,且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的侧边a1和侧边b1形成空气进口通道1204和空气出口通道1205,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1202安装在六边形肋板c1200-3上,且分别靠近侧边a1和侧边b1,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相互平行,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1203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上的安装圆柱1201位置相对应;
相邻的六边形肋板通过安装圆柱1201和圆形凹槽1206配合安装,形成一个六边形肋板组。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213水平倾斜15°安装在第二空气腔室215中,且位于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和第二新型换热器206下方。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202和出风口轴流式风机204均有四个,所述六边形肋板组1200共有六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可以根据需求接入相应的电源控制模块,为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主要用电部件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二变频压缩机208、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提供电力。空气参数检测模块所述每隔5分钟检测一次空气的温度和绝对湿度,将空气的温度和绝对湿度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传输器,信号处理传输器进一步处理数据得到包括空气焓值和空气相对湿度的空气状态参数,将计算结果通过RS485通讯方式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空气参数计算得到制冷剂最佳蒸发温度,并与实际制冷剂蒸发温度进行比较后,输出控制指令给电源控制模块,从而控制第一变频压缩机和第二变频压缩机调节变频压缩机转速,改变制冷剂蒸发温度。
本发明中,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剂采用对臭氧层不会产生破坏且单位制冷量较高的R410a。从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的管道内流出的气态制冷剂R410a进入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二变频压缩机208),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分别进入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在风扇强制散热的作用下,制冷剂通过冷凝器的管道进行热传导,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使自身达到接近冷凝温度;接近冷凝温度的高压制冷剂流经第一膨胀阀211(第二膨胀阀212),被降压成为低压的液体;进一步,液态的制冷剂流入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中,通过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与流经换热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自身达到蒸发温度吸热蒸发,成为气态制冷剂;气态的制冷剂进入第一变频压缩机207(第二变频压缩机208)中被压缩,再次进行如上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达到能量转移的目的。外接电源持续为变频压缩机供电,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不间断的持续进行,流经第一新型换热器205(第二新型换热器206)空气的热量被持续吸收,被吸收的热量被制冷剂转移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209(第二风冷式冷凝器210),再通过其风扇强制换热的方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去。
在进风口轴流风机202和出风口轴流风机204的作用下,第一空气腔室214的气压略高于第二空气腔室215,第二空气腔室215气压略高于第三空气腔室216。常温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一空气腔室214后,从较高压的第一空气腔室214流经第一新型换热器205进入第二空气腔室215,空气与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内表面进行换热,空气温度降低到当前大气压下对应的露点温度之后继续下降,空气中的水分会以结露的形式析出凝结在第一新型换热器205内表面;空气从第二空气腔室215通过第二新型换热器206进行换热后流入第三空气腔室216,空气温度被进一步降低,空气中的水分也更彻底地被析出。在第一空气腔室214和与第三空气腔室216之间的回流隔板802中间安装有小型再循环轴流风机203,第三空气腔室216的部分干冷空气,通过再循环轴流风机203回流到第一空气腔室214,对刚进入第一空气腔室214的常温湿空气进行预冷,回收部分空气余热,节约能源。大量空气流经新型换热器的空气,从空气中析出的水分凝结成足够大的水滴,水滴会在重力势能的牵引下自然下落至集水槽213。集水槽213水平倾斜15°安装,收集的水滴汇聚成水流后同样会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流入水处理装置300。
本发明中,圆形凹槽1206的直径与所述安装圆柱1201的直径相等,所述圆形凹槽1206的深度小于所述肋板1207厚度,安装圆柱1201在所述六边形肋板组进行安装时插入相邻六边形肋板安装侧对应的圆形凹槽1206中,该种连接方式能够使相邻的六边形肋板连接在一起。因此,六边形肋板a1200-1的安装侧与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工作侧通过安装圆柱1201和圆形凹槽1206配合连接,所述六边形肋板b1200-2的安装侧与所述六边形肋板c1200-3的工作侧连接,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共计6组(第n组1≤n≤6,n为整数)中六边形肋板c1200-3的安装侧与第n+1组中六边形肋板a1200-1的工作侧连接并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左端盖900和所述右端盖1000中间。相邻六边形肋板中矩形凸起阵列与水平面的旋转角度一致,相邻六边形肋板的空气进口通道1204在不同邻边上交错排列,显然,在此种安装方式下,每一六边形肋板组上同一条边所在平面有且只有一个空气进口通道12-4或一个空气出口通道1205,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如图14所示,空气同时从a、b、c三个方向流入,分别从对应a’、b’、c’流出,互相交错的空气流通方式,可以增加不同流道内空气的温差,达到强化换热的目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制水机组、第二制水机组、集水槽和设备箱体,其中,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和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分别安装在所述设备箱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安装在设备箱体的回流隔板上,所述第一制水机组和第二制水机组分别安装在所述设备箱体内相互配合工作,所述集水槽倾斜安装在设备箱体内,且所述集水槽的倾斜下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体包括进风口挡板、回流隔板、出风口挡板、空气流道下隔板、空气流道上隔板和设备箱体外壳;所述设备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隔板和空气流道下隔板,所述设备箱体外壳内部中间设有回流隔板,且所述回流隔板与所述空气流道上隔板相互垂直,所述回流隔板、空气流道下隔板和空气流道上隔板将设备箱体内部分隔成三个空气腔室,包括第一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且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空气腔室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三空气腔室下方;
所述第一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第三空气腔室的设备箱体外壳侧边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挡板,若干所述若干出风口轴流式风机排列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再循环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回流隔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频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水分子选择性薄膜,所述水分子选择性薄膜设置在第一空气腔室的进风口处,且位于进风口挡板和进风口轴流式风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水机组包括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一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一换热器右端支架安装在第一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一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一膨胀阀均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空气流道下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风冷式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一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一变频压缩机,组成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管路;
所述第二制水机组包括第二新型换热器、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二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分别通过第二换热器左端支架和第二换热器右端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三空气腔室和第二空气腔室之间,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二风冷式冷凝器和第二膨胀阀均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设备箱体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空气流道下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风冷式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道与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的冷媒进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新型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管道连接第二变频压缩机,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频空气制水装置还包括空气参数监测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空气参数监测模块包括环境监测仪和信号处理传输器,所述环境监测仪以螺栓紧固的方式连接在设备箱体外部,所述环境监测仪与信号处理传输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传输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再循环轴流风机、出风口轴流式风机、第一制水机组和第二制水机组供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包括左端盖、右端盖、冷芯和若干六边形肋板组,若干组六边形肋板组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中间,且所述六边形肋板组、所述左端盖、所述右端盖通过焊接固定,若干组所述六边形肋板组配合安装形成冷芯安装通道,所述冷芯安装在所述冷芯安装通道内,所述冷芯设有冷媒进口管道和冷媒出口管道,所述第一新型换热器第二新型换热器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包括六边形肋板a、六边形肋板b和六边形肋板c,所述六边形肋板a、六边形肋板b和六边形肋板c大小一致,且三块六边形肋板中部均开有一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用于安装所述冷芯,所述六边形肋板a、六边形肋板b和六边形肋板c依次配合组装构成六边形肋板组,若干个六边形肋板组配合安装形成冷芯安装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两个分流长条形凸起、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若干圆形凹槽、若干肋板和矩形通孔,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两侧,所述矩形通孔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侧边a1、侧边a2、侧边b1、侧边b2上均设有肋板,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侧边a3和侧边b3上均设有安装圆柱,且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侧边a3和侧边b3形成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安装在六边形肋板a上,且分别靠近侧边a3和侧边b3,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相互平行,所述六边形肋板a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a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b上的安装圆柱位置相对应;
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若干圆形凹槽、若干肋板和矩形通孔,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两侧,所述矩形通孔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侧边a1、侧边a3、侧边b1、侧边b3上均设有肋板,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侧边a2和侧边b2上均设有安装圆柱,且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侧边a2和侧边b2形成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所述六边形肋板b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b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c上的安装圆柱位置相对应;
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安装圆柱、两个分流长条形凸起、两排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若干圆形凹槽1206、若干肋板和矩形通孔,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中心处设有矩形通孔,两排所述紊流矩形凸起阵列分别设置在矩形通孔两侧,所述矩形通孔两侧分别排列设置若干安装圆柱,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侧边a2、侧边a3、侧边b2、侧边b3上均设有肋板,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侧边a1和侧边b1上均设有安装圆柱,且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侧边a1和侧边b1形成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安装在六边形肋板c上,且分别靠近侧边a1和侧边b1,两个所述分流长条形凸起相互平行,所述六边形肋板c上设有紊流矩形凸起阵列的一侧为工作侧,另一侧为安装侧,若干所述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六边形肋板c的安装侧,且与相邻六边形肋板上的安装圆柱位置相对应;
相邻的六边形肋板通过安装圆柱和圆形凹槽配合安装,形成一个六边形肋板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水平倾斜15°安装在第二空气腔室中,且位于第一新型换热器和第二新型换热器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轴流式风机和出风口轴流式风机均有四个,所述六边形肋板组共有六个。
CN202110074183.1A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Active CN112878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183.1A CN112878428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183.1A CN112878428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8428A true CN112878428A (zh) 2021-06-01
CN112878428B CN112878428B (zh) 2021-10-22

Family

ID=7605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4183.1A Active CN112878428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842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68198A1 (en) * 2002-08-30 2004-03-19 Matthew E. Clasby Jr. Device for extracting water from the atmosphere
CN201531040U (zh) * 2009-04-28 2010-07-21 莫少民 一种空气源制饮用水装置
CN203625969U (zh) * 2013-10-14 2014-06-04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型空气制水装置
CN207047949U (zh) * 2017-08-16 2018-02-27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冷凝空气取水装置
CN107780465A (zh) * 2017-11-27 2018-03-09 江苏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制水机
CN108867761A (zh) * 2018-09-10 2018-11-23 四川佳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能量回收的便携式太阳能空气制水机
CN110258719A (zh) * 2019-06-20 2019-09-20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制水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68198A1 (en) * 2002-08-30 2004-03-19 Matthew E. Clasby Jr. Device for extracting water from the atmosphere
CN201531040U (zh) * 2009-04-28 2010-07-21 莫少民 一种空气源制饮用水装置
CN203625969U (zh) * 2013-10-14 2014-06-04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型空气制水装置
CN207047949U (zh) * 2017-08-16 2018-02-27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一种冷凝空气取水装置
CN107780465A (zh) * 2017-11-27 2018-03-09 江苏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制水机
CN108867761A (zh) * 2018-09-10 2018-11-23 四川佳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能量回收的便携式太阳能空气制水机
CN110258719A (zh) * 2019-06-20 2019-09-20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制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8428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4603B (zh) 内置分流结构的逆流板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及通道隔板
CN110191619B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的模块化送风空调系统
CN202648027U (zh) 一种新型高能效冰蓄冷空调
CN106347396B (zh) 空调冷凝水再利用的节能系统
CN109990411B (zh) 一种结合重力热管的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11536809A (zh) 复合冷却塔及冷却方法
CN113587486B (zh) 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
CN111295084A (zh) 一种使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2878428B (zh) 一种变频空气制水装置
CN212618913U (zh) 复合冷却塔及空调系统
CN203478483U (zh) 一种适用于发电厂的复合蒸发凝汽装置
CN21026759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
CN109634390B (zh) 机房用台式电脑水冷热源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334994U (zh) 一种机房恒湿机
CN103453605A (zh) 发电厂用间接-直接复合的蒸发式凝汽装置
CN215483275U (zh) 一种空气制水装置
CN104329837A (zh) 一种强化换热热泵系统
CN207881284U (zh)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塔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6347649U (zh) 全年运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763381U (zh) 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与重力热管相结合的空调机组
CN209104638U (zh) 一种带有埋地换热装置的降温式露天变压箱
CN208254023U (zh)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塔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7438949U (zh) 一种翅片蒸发器
CN213577853U (zh) 一种结合了地源热泵和直接式蒸发冷却的空调系统
CN219264469U (zh) 一种高效环保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