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6981B -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6981B
CN112866981B CN201911089880.3A CN201911089880A CN112866981B CN 112866981 B CN112866981 B CN 112866981B CN 201911089880 A CN201911089880 A CN 201911089880A CN 112866981 B CN112866981 B CN 112866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ubscription data
network element
data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98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6981A (zh
Inventor
薛开平
田航宇
洪佳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9110898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69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7442 priority patent/WO2021089035A1/zh
Priority to EP20884910.9A priority patent/EP4030802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866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6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981B/zh
Priority to US17/738,899 priority patent/US2022027251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60Subscription-based services using application servers or record carriers, e.g. SIM application toolk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9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random numbers or see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04L9/3213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using tickets or token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80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用于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若验证通过,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该方法通过区块链确定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使签约地网络设备不参与时,满足条件的拜访地网络设备仍可获取签约数据,减轻了签约地网络设备的通信负担,解决了拜访地网络设备无法及时获取签约数据提供通信服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在选择某个运营商的服务时,需要向该运营商进行签约,以获得在常驻的服务区域(即签约服务区域)内享受较低服务资费的权利。当终端设备移动到其他服务内,则需要通过漫游接入到该服务区域内的通信网络。其中,终端设备签约服务区域以外的其他服务区域可以称为漫游服务区域。终端设备在漫游服务区域内进行通信时,服务资费较高。运营商在签约服务区域内提供的通信网络可以简称为签约地网络,运营商在漫游服务区域内提供的通信网络可以简称为拜访地网络。
终端设备在进入任一服务区域后,需要该服务区域内的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其中,所述签约数据是由所述终端设备与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签订的。
以国际通信为例:通信网络1为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通信网络2为终端设备的拜访地网络。当终端设备A接入通信网络1时,所述通信网络1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当所述终端设备离开签约服务区域后,漫游接入通信网络2时,所述通信网络2获取通信网络1与所述终端设备签约的签约数据,然后,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目前,签约地网络与终端设备签约的签约数据一般保存在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中。因此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需要从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
现有的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获取签约数据的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
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A向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B发送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请求;
然后,网络设备B判断网络设备A是否符合所述网络设备B制定的漫游合约,并查询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正在所述拜访地网络进行通信业务,其中,所述漫游合约包含能够调用所述签约数据的网络设备限制条件。当所述网络设备B在确定所述网络设备A满足所述漫游合约后,所述网络设备B将所述签约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A。
上述获取签约数据的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B之间需要多次交互,网络设备B会产生较大的系统开销。此外,若所述网络设备B处于故障状态或者休息状态时,网络设备A无法及时的获取所述签约数据,从而无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获取签约数据时,若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处于故障状态或者休息状态,无法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若验证通过,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基于该方案,拜访地网络设备,例如所述第二网元,在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时,通过向区块链进行权限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实现签约数据的获取,减少了与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交互,由此节省了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信令开销以及功耗。同时,该方法中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需要获取签约数据时,无需通过所述签约地网络设备,从而在签约地网络设备处于故障或者休息状态时,仍可使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满足获取签约数据的条件下,顺利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从而保障所述终端设备在拜访地网络中能够顺利进行通信。进一步的,通过区块链实现对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的权限验证,能够有效安全的记录每次申请签约数据的流程信息,且具有可追溯性,提升了漫游业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从本地获取所述安全令牌;或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从接收到的所述请求消息中获取所述安全令牌,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安全令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后,所述第一网元解密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BCHF(BlockChain Handling Function,区块链处理功能)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或会话管理功能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调用所述区块链中的权限合约,以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消息之后,所述第二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获取所述安全令牌的请求后,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BCHF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AMF或SMF。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将与终端设备签约得到的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权限凭证发送给区块链,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基于该方案,签约地网络设备确定签约数据后,将所述签约数据在数据服务器中的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中,并且将验证拜访地网络设备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下放到区块链。从而使区块链具有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可通过向区块链进行权限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实现签约数据的获取,减少了与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交互,由此节省了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信令开销以及功耗。同时,该方法中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需要获取签约数据时,无需通过所述签约地网络设备,从而在签约地网络设备处于故障或者休息状态时,仍可使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满足获取签约数据的条件下,顺利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从而保障所述终端设备在拜访地网络中能够顺利进行通信。进一步的,通过区块链实现对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的权限验证,能够有效安全的记录每次申请签约数据的流程信息,且具有可追溯性,提升了漫游业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权限凭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之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生成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与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漫游协议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网络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安全令牌,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第一网元;其中,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第一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
基于该方案,提出了一种通过生成安全令牌,并对所述安全令牌进行验证,确定是否具有获取签约数据的方式,方式更为新颖,简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
区块链节点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区块链节点验证所述安全令牌是否有效;若有效,所述区块链节点调用存储合约,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所述区块链节点向所述第一网元返回所述地址信息。
基于该方案,拜访地网络设备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时,通过向区块链进行权限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实现签约数据的获取,减少了与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交互,由此节省了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信令开销以及功耗。同时,该方法中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需要获取签约数据时,无需通过所述签约地网络设备,从而在签约地网络设备处于故障或者休息状态时,仍可使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满足获取签约数据的条件下,顺利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从而保障所述终端设备在拜访地网络中能够顺利进行通信。进一步的,通过区块链实现对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的权限验证,能够有效安全的记录每次申请签约数据的流程信息,且具有可追溯性,提升了漫游业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块链节点验证所述安全令牌是否有效包括:验证所述安全令牌和权限凭证是否一致,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块链节点调用存储合约包括: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共识算法调用所述存储合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块链节点获得多个加密后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块链节点执行解密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块链节点记录所述签约数据取回的执行日志。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签订漫游协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布智能合约为所述第二漫游设备开通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处于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终端设备的签约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网元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拜访地网络中的第一网元,或者是可用于所述网元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第一网元的相应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其他网元(例如第二网元)和服务器(例如区块链)等之间的通信。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拜访地网络中的第二网元,或者是可用于所述第二网元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第二网元的相应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其他网元(第一网元)和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是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第一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服务器(例如区块链)等之间的通信。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处于所述终端设备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是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第二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服务器(例如区块链)等之间的通信。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区块链,或者是可用于所述区块链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区块链的相应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数据服务器,或者是可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数据服务器的相应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和其它服务器(例如区块链)等之间的通信。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处于拜访地网络中的第一网元时,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以及若验证通过,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处于拜访地网络中的第二网元时,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时,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与终端设备签约得到的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中;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权限凭证发送给区块链,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安全令牌;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第一网元;其中,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第一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区块链时,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验证所述安全令牌是否有效;
以及若有效,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调用存储合约,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返回所述地址信息。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区块链和数据服务器。其中,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二方面中任意一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三、六方面中任意一面或第三、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区块链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可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系统的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面中任意一面;或者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面中任意一面;或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面中任意一面;或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漫游运营设备与归属运营设备签订漫游协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与归属运营设备进行签约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漫游过程中的AMF网元进行签约数据访问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漫游过程中的SMF网元进行签约数据访问控制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拜访地网络中的网元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拜访地网络中的网元设备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尽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等。
以5G系统(也可以称为New Radio系统)为例,具体来说,为了保障终端设备在拜访地网络中能够顺利进行通信,本申请使区块链具有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通过该方法,拜访地网络设备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时,通过向区块链进行权限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实现签约数据的获取,减少了与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交互,由此节省了签约地网络设备的信令开销以及功耗。同时,该方法中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需要获取签约数据时,无需通过所述签约地网络设备,从而在签约地网络设备处于故障或者休息状态时,仍可使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在满足获取签约数据的条件下,顺利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从而保障所述终端设备在拜访地网络中能够顺利进行通信。进一步的,通过区块链实现对所述拜访地网络设备的权限验证,能够有效安全的记录每次申请签约数据的流程信息,且具有可追溯性,提升了漫游业务的安全性。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100、终端设备101、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102、区块链103、数据服务器104。其中,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处于所述终端设备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简称为漫游运营设备,将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简称为归属运营设备。
漫游运营设备100,位于所述拜访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用于在满足获取签约数据的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101与归属运营设备102之间的签约数据,然后为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101在所述拜访地网络中提供无线通信功能。所述漫游运营设备100还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101在所述拜访地网络中进行通信产生的漫游费用,向所述归属运营设备102通知并收取所述漫游费用。
其中,漫游运营设备100也可称为基站(base station,BS)。目前,一些漫游运营设备100的举例为: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
进一步的,所述漫游运营设备100中的网元主要包括:SMF(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AMF(AuthenticationManagementFunction,认证管理功能)、BCHF(BlockChain Handling Function,区块链处理功能)等等。
终端设备101,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等。
归属运营设备102,位于所述签约地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用于在所述签约地网络中为接入的终端设备101提供无线通信功能。其中,所述归属运营设备102还用于核算所述漫游运营设备100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101进行漫游服务产生的漫游费用,并在确定所述漫游费用没有问题后向所述漫游运营设备100支付所述漫游费用;以及制定并收取所述终端设备101所述漫游费用。
其中,归属运营设备101也可称为基站(base station,BS)。目前,一些归属运营设备101的举例为: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
进一步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102中包括的网元主要包括:SMF、BCHF、UDM(Unified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等等。
区块链103,以区块作为数据结构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分布式存储和处理功能,在通信系统中用于存储相关数据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更新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返回对应信息。其中,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包含区块体和区块头,区块体存储交易记录。交易记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需要,可以为转账记录、智能合约记录、清算记录、数据记录等。区块头存储时间戳、交易的哈希汇总结果,以及使之和前序区块形成链式结构的必要信息,如前序区块的哈希值。这种链式结构保证了,一旦一个区块被所有节点共识后加入到各自的区块副本上后,该区块将不可被更改,可以为每一次访问记录有效凭证。
数据服务器104,具有存储和处理功能,在通信系统中用于存储相关数据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更新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返回对应信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服务器104可以为数据库,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签约数据;当所述签约数据处于加密状态时,还可用于存储所述加密后的签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可以是所述漫游运营设备100中的BCHF或所述区块链103中的BCHF。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网元可以是所述漫游运营设备100中的AMF或SMF。
本申请实施例中归属运营设备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换言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归属地(或称为签约地)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网元,也可以是归属地网络中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网络设备的具体形态和结构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漫游运营设备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换言之,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漫游地(或称为拜访地)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网元,也可以是漫游地网络中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网络设备的具体形态和结构不作限定。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不包含数据服务器104,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存储的相关信息存储到所述区块链103中。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以下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理解。
1)权限合约,本质上是一段在区块链中运行的程序,由事件驱动执行。具有确定性、实时性、自治性、可观察、可验证、去中心化方面的特点,在数字金融、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基于区块链的权限合约包含数据的接收、处理和状态记录。当合约账户接收到某个或某几个输入信息满足状态转移的触发条件,则根据预设信息选择合约动作自动执行,并记录当前状态。因此,权限合约作为一种计算机技术,能够保证在不引入可信第三方的条件下,强制履行合约,保证合约程序的可信安全。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权限合约中包含有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的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2)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其中,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其中,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3)分布式账本,是指的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
4)共识机制,是指所有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所述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人人平等”的特点,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指节点个数,也可以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的计算机可以比较的特征量。“人人平等”是当节点满足条件时,所有节点都有权优先提出共识结果、直接被其他节点认同后并最后有可能成为最终共识结果。
5)对称加密算法,主要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在应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通信时,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其中,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同时解密密钥也可以从加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在大多数的对称算法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所以也称这种加密算法为秘密密钥算法或单密钥算法。
6)非对称加密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即公开密钥(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简称私钥),安全性较高。其中,公钥与私钥是一对,如果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
例如,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公钥公开,需要向甲方发送信息的乙方使用甲方的公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而当甲方想要回复乙方时正好相反,甲方使用乙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同理,乙方使用自己的私钥来进行解密。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下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不是排他的。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还可以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
其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获取所述归属运营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签约数据之前,所述漫游运营设备需要与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签订漫游协议。在该过程中,所述归属运营设备获得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公钥(例如所述公钥PK_v)以及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地址信息(例如,所述地址信息为acc_v)。基于此,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布智能合约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开通权限。此外,当所述合约符合交易规则时,则区块链节点达成共识将所述合约记录到链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该智能合约称之为权限合约,所述权限合约中记录了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地址信息(例如,记录了acc_v)。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公钥(例如,PK_v)对应的私钥保存在漫游运营商的安全网元中。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BCHF可作为秘密存储和维护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私钥的网元。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针对终端设备与归属运营设备进行签约、漫游运营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等两方面内容,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终端设备与归属运营设备进行签约。
当所述终端设备成为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的签约用户时,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签约,并保存签约数据,其中,具体交互流程可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0,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送用于进行签约的签约信息。
其中,所述签约信息中包含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用于进行签约的必要信息。除此之外,所述签约信息中,若包含所述终端设备身份有效性、实名制相关等信息时,可将所述身份有效性、实名制相关等信息作为签约数据的一部分。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送第二随机数,其中,所述第二随机数用于生成权限凭证。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二随机数携带在所述签约信息中,一起发送给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单独将所述第二随机数发送给所述归属运营设备。
S301,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
S302,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将所述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结果,并确定用于解密所述加密结果的第一解密密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对所述签约数据进行加密。
示例性的,例如所述归属运营设备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则所述第一解密密钥既是用于对所述签约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又是对所述加密结果进行解密,从而得到所述签约数据的解密密钥。
再例如,若所述归属运营设备通过非对称算法对所述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则所述第一解密密钥为所述非对称算法中用于进行解密的私钥。其中,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在对所述签约数据进行加密时,则通过所述私钥对应的公钥进行加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S302是非必要步骤,可省去。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可直接将所述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中,即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的所述签约数据未进行加密处理。
S303,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将所述加密结果存储到数据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加密结果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可节省区块链的存储资源,有效释放所述区块链的存储负担。
S304,所述数据服务器在存储所述加密结果后,向所述归属运营设备返回对应的存储地址。
需要说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在存储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时,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可能涉及多种不同业务的签约数据。例如,如表1所示,假设所述终端设备A对应的签约数据为签约数据A、签约数据B、签约数据C,其中签约数据A可以是认证和移动管理相关的签约数据,签约数据B可以是会话管理相关的签约数据,签约数据C可以是策略控制相关的签约数据。
Figure BDA0002266535710000121
表1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
其中,针对所述终端设备A的不同业务的签约数据,可以将所述终端设备A对应的所有签约数据存储在同一地址中,也可以将所述终端设备A对应的签约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址中。
示例性的,在需要对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签约数据A、签约数据B和签约数据C,整体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结果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在不需要对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的情况下,则可以将所述签约数据A、签约数据B和签约数据C,都存储在所述数据服务器的同一地址中。
示例性的,在需要对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签约数据A、签约数据B和签约数据C分别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结果A、加密结果B和加密结果C,并将所述三个加密结果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的不同的地址中。例如,将所述加密结果A存储到地址1中,将所述加密结果B和加密结果C存储到地址2中;或者将所述加密结果A存储到地址1中,将所述加密结果B存储到地址2中,将所述加密结果C存储到地址3中。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在完成存储后,向所述归属运营设备返回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路径的列表。
同理,在不需要对签约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的情况下,则可以直接将所述签约数据A、签约数据B和签约数据C存储到所述数据服务器的不同的地址中。并在所述数据服务器在完成存储后,向所述归属运营设备返回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的列表。
S305,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将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存储地址与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可以作为整体,共同存储到所述区块链中,也可以分别存储到所述区块链中。
其中,所述存储地址用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签约数据(加密结果),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则用于对获得的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签约数据。
S306,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并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生成所述权限凭证,而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主要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S307,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权限凭证。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的权限凭证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并不限于下述几种。
生成方式1: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例如,假设所述第一随机数为non_H,则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non_H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示例性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的权限凭证为h_UE=Hash2{non_H}。
生成方式2: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和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例如,假设所述第一随机数为non_H,所述第二随机数为non_UE,则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non_UE与所述随机数non_H共同生成权限凭证。
示例性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的权限凭证为h_UE=Hash2{non_UE||non_H}。
生成方式3: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随机数和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其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信息可以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标识,也可以为所述漫游设备的地址。例如,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信息为身份标识VID,所述第一随机数为non_H,所述第二随机数为non_UE,生成所述权限凭证。其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标识是所述归属运营设备根据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间的漫游协议获取的。
示例性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的权限凭证为h_UE=Hash2{non_UE||non_H||vID}。
S308,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将所述权限凭证发送给所述区块链。
可选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调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权限合约,所述权限合约为所述归属运营设备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对应的权限合约;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将所述权限凭证增加到所述权限合约中,并将增加所述权限凭证后的权限合约发送给所述区块链。
可选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直接将所述权限凭证发送给所述区块链。
S309,所述区块链更新存储信息。
可选的,若所述区块链接收到所述增加权限凭证的权限合约后,将所述区块链中的所述归属运营设备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对应的权限合约,都更新为所述增加权限凭证的权限合约;或者,
若所述区块链接收到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送的所述权限凭证后,则将所述权限凭证添加到所述归属运营设备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对应的权限合约中,并更新所述权限合约;或者,
若所述区块链接收到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送的所述权限凭证后,将所述权限凭证存储到本地,然后更新自身存储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交互流程中,并不限制某些步骤的先后顺序,例如S306可以先于S301执行。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更好的保障所述签约数据的安全性,可将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再次进行加密,从而更好的保障所述签约数据的安全性。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归属运营设备针对所述存储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进行双重加密。
假设所述存储地址为add_UE,所述第一解密密钥为PK_UE。因此,在进行加密时,可先对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进行非对称加密。例如,通过下述公式1对所述存储地址add_UE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PK_UE进行第一重加密:
M_1v=E_asy{PK_v,add_UE||PK_UE} 公式1
其中,所述公式1中括号里的第一个元素表示加密算法所用的密钥(即非对称加密中的公钥),第二个元素为被加密的内容,所述M_1v表示第一重加密的加密结果。
然后,再对第一重加密得到的加密结果M_1v进行对称加密,例如,再通过下述公式2对上述加密后的所述加密结果M_1v再次进行加密:
M_v=E_sym{K,M_1v} 公式2
其中,所述公式2中括号里的第一个元素表示对称加密算法所用的密钥(该密钥即是加密密钥又是解密密钥),第二个元素为被加密的内容。可选的,所述K可以通过下述公式3确定:
K=Hash{non_UE||non_H} 公式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存储地址add_UE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PK_UE进行双重加密的过程中,所述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顺序可以互换。例如,先进行对称加密,然后再将所述对称加密的结果进行非对称加密。
若存储路径add_UE是路径列表,则对于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做加密生成多个M_v,形成M_v列表。
实施例二、漫游过程中的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漫游运营设备获取所述签约数据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AMF网元对所述签约数据的获取过程;另一种情况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SMF网元对所述签约数据的获取过程,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其中,为避免重复描述造成的冗余,实施例二中对于相关示例的描述中,不再进行重复的限定。
例如,根据实施例一的内容可知,实施例二中出现的存储地址表示所述签约数据或者所述签约数据的加密结果,在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的地址;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表示用于解密所述签约数据的加密结果的密钥;M_1v表示归属运营设备对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进行第一重加密的加密结果;M_v表示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在所述M_1v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加密的加密结果;PK_v表示归属运营设备进行非对称加密的公钥;K表示归属运营设备进行对称加密的密钥;non_H表示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生成的第一随机数;non_UE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生成的第二随机数。
情况1:如图4所示,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AMF网元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的访问控制过程,具体流程如下:
S400,所述终端设备生成安全令牌,然后将所述安全令牌传递给所述AMF。
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可通过下列方式生成所述安全令牌: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生成的第二随机数non_U,以及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non_H,生成所述安全令牌。
例如,假设所述安全令牌为token,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述公式4生成所述token。
token=Hash{non_UE||non_H} 公式4
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可通过下列方式生成安全令牌: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生成的第二随机数non_U、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non_H、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安全令牌token。其中,假设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身份信息为身份标识VID,则根据下述公式5生成所述token。
token=Hash{non_UE||non_H||VID} 公式5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生成所述安全令牌的过程可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模块,如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模块)中完成,然后通过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通道将所述安全令牌传递给所述AMF。
可选的,若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对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进行了双重加密,得到M_v,则所述终端设备还需确定所述K。然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K传递给所述AMF,从而使所述漫游运营设备通过所述K以及公钥PK_v对应的私钥,对所述M_v进行解密。
S401,所述AMF向所述BCHF发送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
可选的,所述AMF在需要向所述BCHF提供安全令牌时,向所述BCHF发送所述安全令牌;其中,若存在双重加密的情况,则所述AMF在需要向所述BCHF发送所述K时,将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K发送给所述BCHF。
其中,所述AMF需要向所述BCHF提供安全令牌的情况有多种,具体包括且并不限于下述几种:
提供安全令牌(还可能包括K)情况1:
所述AMF在接收到所述BCHF发送的获取所述安全令牌(还可能包括K)的信息后,将所安全令牌(还可能包括K)发送给所述BCHF;
提供安全令牌(还可能包括K)情况2:
所述AMF第一次向所述BCHF发送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时,向所述BCHF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还可能包括K)的信息,其中,所述安全令牌(还可能包括K)可携带在所述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中;
S402,所述BCHF接收到所述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后,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区块链。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BCHF每隔阈值时长会删除所述BCHF中已接收的安全令牌(还可能包含K)。因此,所述AMF第一次通过所述BCHF向所述区块链发送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时,所述BCHF中并没有所述验证信息,因此,所述AMF还需要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BCHF,以使所述BCHF在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区块链,以使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安全令牌验证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是否具有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若所述AMF不是第一次向所述BCHF发送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时,且所述BCHF没有到删除所述安全令牌(还可能包含K)的时间,则所述BCHF中存有所述安全令牌(还可能包含K),因此所述BCHF向所述区块链查询签约数据时,可直接将自己存储的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区块链,以使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安全令牌验证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是否具有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若所述AMF不是第一次向所述BCHF发送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时,且所述BCHF已删除所述BCHF中的安全令牌(还可能包含K),则所述BCHF向所述区块链查询签约数据时,还需向所述AMF发送获取所述安全令牌的请求,并获取所述AMF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从而在所述BCHF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区块链,以使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安全令牌验证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是否具有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S403,所述区块链确定所述安全令牌与本地存储的所述权限凭证是否相同。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将所述安全令牌进行处理,然后将得到的处理结果与所述权限凭证进行比较。例如,所述区块链通过下述公式6对所述安全令牌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token_v,然后比较所述token_v与所述权限凭证是否相同。
token_v=Hash{Hash{non_UE||non_H||VID}} 公式6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若确定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权限凭证不相同,则确定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不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程序终止;相反的,若所述区块链确定所述处理结果与所述权限凭证相同,则确定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S404,所述区块链确定所述安全令牌与所述权限凭证一致后,将所述区块链中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返回给所述BCHF。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存储地址是列表的情形,则所述区块链返回的是本次查询允许获取的部分地址以及对应的第一解密密钥。
S405,所述BCHF获取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
其中,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BCHF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到的为进行双重加密后的信息,即所述M_v。因此,所述BCHF还需要对所述M_v进行解密,从而获得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M_v进行解的过程与之前加密的过程对应。例如,通过公式7对所述M_v进行解密,获取所述M_v中的所述存储地址add_UE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PK_UE:
add_UE||K_UE=D_sym{K,D_asy{SK_v,M_v}} 公式7
其中,所述公式7中的SK_v为存储在所述BCHF中的漫游运营设备的私钥。
S406,所述BCHF将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给所述AMF。
S407,所述AMF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加密结果。
S408,所述AMF通过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对接收到的加密结果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签约数据。
情况2:在情况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SMF网元或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其他网元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的访问控制过程,下面选取所述SMF网元为例进行具体流程介绍:
S500,所述SMF向所述BCHF发送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请求。
S501,所述BCHF接收到所述获取签约数据的请求后,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区块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中的BCHF每隔阈值时长删除所述BCHF中已接收的所述安全令牌。因此,若所述SMF通过所述BCHF向所述区块链查询签约数据时,若所述BCHF中保存了所述安全令牌,则所述BCHF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时,直接从本地获取所述安全令牌,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区块链,以使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安全令牌判断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是否具有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也就是,继续执行步骤S504。
但是,若所述BCHF中没有保存所述安全令牌,则所述BCHF还需执行步骤S502。
S502,所述BCHF向所述AMF发送获取所述安全令牌的请求。
S503,所述AMF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所述BCHF,继续执行步骤S501。
S504,所述区块链确定所述安全令牌与所述权限凭证是否相同。
S505,所述区块链确定所述安全令牌与所述权限凭证一致后,将所述区块链中的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返回给所述BCHF。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存储地址是列表的情形,则所述区块链返回的是本次查询允许获取的部分地址以及对应的第一解密密钥。
S506,所述BCHF获取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
其中,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BCHF从所述区块链获取到的为进行双重加密后的信息,即所述M_v。因此,所述BCHF对所述M_v进行解密,从而获得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
S507,所述BCHF将所述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给所述SMF。
S508,所述SMF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加密结果。
S509,所述SMF通过所述解密密钥对接收到的所述加密结果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签约数据。
上述实现签约数据的管理的方法,通过对区块链中权限合约的配置,使所述归属运营设备在管理签约数据时不需要时时参与,有效减轻了所述归属运营设备的负担。而基于所述区块链技术,又能在所述归属运营商设备不在线的情况下,为每次数据访问事件作有效记录。与此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在安全上通过密码学手段保证了签约数据的安全性,非授权运营商和其他实体都无法获得签约数据内容。即使在线数据库被攻击,或其他手段获取所述数据库中加密的签约数据,在没有达到既定访问条件的情况下,也仍然是无法解密的密文格式。
进一步的,本申请在提供相同安全和功能表现的前提下,针对上述实施例二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主要基于门限的共识机制,针对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的进行优化。
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当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接收到大于或等于阈值数量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才能获取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存储的签约数据。其中,所述区块链具有多个管理节点,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是所述管理节点在确定所述权限凭证和所述验证信息一致后发送给所述漫游运营设备的。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存储地址碎片消息,所述存储地址碎片表示所述存储地址的部分信息。也就是说,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并不包含所述签约数据在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的完整存储地址。而只有当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接收到大于或等于阈值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后,才能根据获取到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的部分碎片消息确定出完整的存储地址。然后,根据所述完整的存储地址,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的其他交易或合约的调用可以基于所述共识机制进行交易或调用,也可以不基于所述共识机制进行交易或调用。
示例性的,所述区块链中多个管理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BCHF的发送的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请求。所述管理节点在确定漫游运营设备符合获取签约数据权限后,将自身节点信息f(index_bc)以及所述存储地址碎片发送给所述BCHF。
其中,所述BCHF在接收到的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后,根据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确定是否能够获取签约数据的情况有多种:
情况1:若所述BCHF在预设时长内若接收到的不同的节点信息f(index_bc)的数目少于阈值数量t,则确定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没有权限调用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的签约数据,终止过程。
其中,所述区块链中记录本次调用过程的成功的执行日志。
情况2:若所述BCHF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不同的节点信息f(index_bc)的数目等于或大于t,则所述漫游运营设备从接收到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的获取存储地址碎片,然后根据所述存储地址碎片确定完整的存储地址,最后根据所述完整的存储地址,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例如,假设阈值数量为3,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4个区块链管理节点发送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例如,管理节点1发送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1,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包含存储地址碎片1;管理节点2发送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2,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包含存储地址碎片2;管理节点3发送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3,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包含存储地址碎片3;管理节点4发送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4,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包含存储地址碎片4。
因为,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接收到的管理节点发送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大于3,因此,可继续执行。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所有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的存储地址碎片,确定完整的存储地址碎片;或者,所述漫游运营设备可从接收到的所有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选取阈值数量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然后,根据选取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中的存储地址碎片确定完整的存储地址碎片。
例如,所述漫游运营设备选取存储地址碎片1、存储地址碎片3、存储地址碎片4,然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根据选取的这三个存储地址碎片确定完整的存储地址。最后,所述漫游运营设备根据所述完整的存储地址,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则其中,所述区块链中记录本次调用过程的成功的执行日志。
基于以上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申请一种网元,该网元处于所述漫游地网络中,该网元包括处理器600、存储器601和通信接口602。
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1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通信接口602用于在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与存储器601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处理器6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6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601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述处理器600、所述存储器601以及所述通信接口602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0、所述存储器601以及所述通信接口602可以通过总线603相互连接;所述总线6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600,用于读取存储器601中的程序并执行:
用于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若验证通过,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600具体用于:
从本地获取所述安全令牌;或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600具体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解密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区块链处理功能BCHF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或会话管理功能SM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600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权限合约,以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元,该网元处于所述签约地网络中,该网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0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01以及至少一个通信单元702,其中,所述通信单元702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7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存储单元7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7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700执行下列过程:
用于通过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若验证通过,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700具体用于:
从本地获取所述安全令牌;或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700具体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700还用于:
解密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区块链处理功能BCHF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或会话管理功能SMF。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700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权限合约,以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签约地网络中,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存储器801和通信接口802。
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1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通信接口802用于在处理器8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与存储器801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处理器8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8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801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述处理器800、所述存储器801以及所述通信接口802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800、所述存储器801以及所述通信接口802可以通过总线803相互连接;所述总线8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具体地,处理器800,用于读取存储器801中的程序并执行:
用于通过将与终端设备签约得到的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将所述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中;将权限凭证发送给区块链,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800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权限凭证:
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生成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80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与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或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器800还用于:
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漫游协议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网络中。
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处于终端设备所在的签约地网络,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0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01以及至少一个通信单元902,其中,所述通信单元902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9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存储单元9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9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900执行下列过程:
用于通过通信单元将与终端设备签约得到的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将所述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中;将权限凭证发送给区块链,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900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权限凭证:
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900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生成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90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与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或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处理单元900还用于:
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漫游协议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网络中。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的终端,该终端10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10、电源1020、处理器1030、存储器1040、输入单元1050、显示单元1060、摄像头1070、通信接口1080、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08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0对所述终端10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RF电路1010可用于通信或通话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所述RF电路1010在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处理器1030处理;另外,将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所述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终端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WiFi技术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所述终端1000通过WiFi模块1080可以连接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从而实现数据网络的访问。所述WiFi模块1080可用于通信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终端100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080与其他终端实现物理连接。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1080与所述其他终端的通信接口通过电缆连接,实现所述终端1000和其他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终端1000能够实现通信业务,向其他联系人发送信息,因此所述终端900需要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即所述终端1000内部需要包含通信模块。虽然图10示出了所述RF电路1010、所述WiFi模块1080、和所述通信接口1080等通信模块,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终端1000中存在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他用于实现通信的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以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当所述终端1000为手机时,所述终端1000可以包含所述RF电路101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080;当所述终端1000为计算机时,所述终端1000可以包含所述通信接口108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080;当所述终端1000为平板电脑时,所述终端1000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
所述存储器10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030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所述终端10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并且当处理器1030执行存储器1040中的程序代码后,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图3和/或图4中的部分或全部过程。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040可以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比如通信应用)以及人脸识别模块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各种图片、视频文件等多媒体文件,以及人脸信息模板)等。
此外,所述存储器10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输入单元105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所述终端9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可选的,输入单元1050可包括触控面板1051以及其他输入终端1052。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105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控面板1051上或在所述触控面板105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1051可以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030,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03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控面板1051。
可选的,所述其他输入终端105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显示单元106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1000的各种菜单。所述显示单元1060即为所述终端1000的显示系统,用于呈现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所述显示单元106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1051可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061,当所述触控面板105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所述处理器10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所述处理器10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所述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虽然在图10中,所述触控面板1051与所述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所述终端10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触控面板1051与所述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所述终端10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所述处理器1030是所述终端10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0内的数据,执行所述终端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基于所述终端的多种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30用于读取存储器1040中的程序并执行:
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安全令牌,并将所述安全令牌发送给第一网元;其中,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所述第一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所述处理器1030中。
所述摄像头1070,用于实现所述终端1000的拍摄功能,拍摄图片或视频。所述摄像头1070还可以用于实现终端1000的扫描功能,对扫描对象(二维码/条形码)进行扫描。
所述终端1000还包括用于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20(比如电池)。可选的,所述电源102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所述处理器103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所述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音频电路等,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存储器1040可以存储与存储单元1001相同的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103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030实现处理单元1000的所有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执行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服务器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信息传输、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周期网络动作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网络设备执行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上面任何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终端设备执行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上面任何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案。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所述第一网元向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若验证通过,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漫游地网络中的区块链处理功能BCHF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或会话管理功能SMF;所述区块链具有验证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从本地获取所述安全令牌;或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解密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地址。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向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调用所述区块链中的权限合约,以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6.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将与终端设备签约得到的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中;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权限凭证发送给区块链,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权限凭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随机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生成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权限凭证,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与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漫游协议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网络中。
11.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向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以及若验证通过,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网元为漫游地网络中的区块链处理功能BCHF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或会话管理功能SMF;所述区块链具有验证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从本地获取所述安全令牌;或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的所述安全令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提供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签约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解密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地址。
15.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区块链中的权限合约,以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与终端设备签约得到的签约数据存储到数据服务器;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存储地址;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存储地址存储到区块链;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地网络中;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权限凭证发送给区块链,所述权限凭证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权限凭证:
生成第一随机数,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随机数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数用于生成安全令牌,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获取签约数据的权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与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或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随机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随机数生成所述权限凭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漫游协议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网络中。
21.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元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2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23.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元以及第二网元;
所述第一网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请求消息;获取终端设备的安全令牌;向区块链提供所述安全令牌,并向所述区块链查询所述签约数据;
以及若验证通过,用于获取来自所述区块链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第二网元,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的地址信息获取所述签约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网元处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漫游地中,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数据,所述安全令牌用于验证所述第二网元是否具有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漫游地网络中的区块链处理功能BCHF或所述区块链中的BCHF;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漫游地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或会话管理功能SMF;所述区块链具有验证获取所述签约数据的权限。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元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或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1089880.3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Active CN112866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9880.3A CN112866981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PCT/CN2020/127442 WO2021089035A1 (zh) 2019-11-08 2020-11-09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EP20884910.9A EP4030802A4 (en) 2019-11-08 2020-11-09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EMENT OF SUBSCRIPTION DATA
US17/738,899 US20220272511A1 (en) 2019-11-08 2022-05-06 Subscription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9880.3A CN112866981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981A CN112866981A (zh) 2021-05-28
CN112866981B true CN112866981B (zh) 2022-04-22

Family

ID=75848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9880.3A Active CN112866981B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2511A1 (zh)
EP (1) EP4030802A4 (zh)
CN (1) CN112866981B (zh)
WO (1) WO2021089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47377B2 (en) 2021-06-09 2023-05-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roaming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
CN116782224A (zh) * 2022-03-07 2023-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928617B (zh) * 2022-06-15 2023-07-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专网签约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602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451451A (zh) * 2019-01-04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86127A1 (en) * 2017-11-03 2019-05-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onnecti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blockchain network
US10299128B1 (en) * 2018-06-08 2019-05-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ecuring communications for roaming user equipment (UE) using a native blockchain platfor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9178A (en) * 1996-01-05 1998-10-06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subscriber information in interconnecte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0051463B2 (en) * 2013-12-02 2018-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ubscriber data storage nodes for handling signaling reques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85033B2 (en) * 2015-09-04 2020-09-2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toring an object on a plurality of storage nodes
KR102142907B1 (ko) * 2016-12-15 2020-08-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동통신 로밍 요금 정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9168156B (zh) * 2018-11-01 2021-06-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sim卡的实现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602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WO2019086127A1 (en) * 2017-11-03 2019-05-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onnecti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blockchain network
US10299128B1 (en) * 2018-06-08 2019-05-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ecuring communications for roaming user equipment (UE) using a native blockchain platform
CN109451451A (zh) * 2019-01-04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190111 NGMN_E2EArchFramework_v1.1.5";NGMN Alliance;《3GPP tsg_sa\wg2_arch》;201901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0802A1 (en) 2022-07-20
US20220272511A1 (en) 2022-08-25
WO2021089035A1 (zh) 2021-05-14
EP4030802A4 (en) 2022-11-02
CN112866981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7038B (zh) 用于管理安全发布-订阅系统的生命周期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EP291280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ccess control
US8447970B2 (en) Securing out-of-band messages
EP2510713B1 (en) Preservation of user data privacy in a network
US11568083B2 (en) User-controlled access to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308519B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ownership of a device from manufacturer to user using an embedded resource
CN109587101B (zh) 一种数字证书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66981B (zh) 一种签约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
Liu et al. A novel asymmetric three-party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in wearable devices environment
Wu et al. Provably secure authentication key exchange scheme using fog node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EP4099733A1 (en)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182825A1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767029B1 (en) Secure communication
CN109495251B (zh) 基于密钥卡的抗量子计算智能家庭云存储方法和系统
US10021562B2 (en) Mobile trusted module (MTM)-base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30344626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readable medium, program produ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7674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Shen et al. Toward data privacy preservation with ciphertext update and key rotation for IoT
WO2019214351A1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19853A1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66119A (zh) 终端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9223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security processing
Wu et al. Efficient authentic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KR20240002666A (ko) 메신저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성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WO2021082558A1 (zh) 网络切片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