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6001A - 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6001A
CN112866001A CN202011208319.5A CN202011208319A CN112866001A CN 112866001 A CN112866001 A CN 112866001A CN 202011208319 A CN202011208319 A CN 202011208319A CN 112866001 A CN112866001 A CN 112866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eld device
configuration
sub
targe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83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6001B (zh
Inventor
斯特凡·罗布尔
霍尔格·埃伯哈德
斯特凡·肯普夫
马尔科·贝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Endress and Hauser Conducta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2866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6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31Controlling of the operation of servers by a load balancer, e.g. adding or removing servers that serve reques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121Fielddevice, field controller, interface connected to fieldbu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34Database with devices, configuration, of pla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422Upload, download programs, parameters from, to station to, from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一种用于逐步配置从现场装置(FG)向至少一个目标系统(C)传输数据(N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配置(K),其包括用于现场装置(FG)的至少一个子配置和用于目标系统(C)的子配置;从现场装置(FG)向目标系统(C)传输配置(K);以及从现场装置(FG)向目标系统(C)传输数据(ND),其中,基于现场装置(FG)的子配置,在现场装置(FG)中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数据(ND),以及其中,基于目标系统(C)的子配置,在目标系统中处理或存储数据(ND)。

Description

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逐步配置从现场装置向至少一个目标系统传输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场装置是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的技术装置,其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在自动化技术中,“现场”分别指定开关柜和控制室之外的区域。因此,现场装置可以是致动器(控制元件、阀门等)以及工厂和过程自动化中的传感器或测量变换器。
过程自动化领域的现场装置经由所谓的工厂网络(例如现场总线HART、PROFIBUS、PROFINET等)与过程控制系统进行通信。如果用户希望将现场装置连接到其它信息处理系统(例如数据库服务器、云服务等),则现在可以通过“边缘装置”来实施这种操作,这些边缘装置专门提供不同工厂网络类型。这种系统经由工厂网络从现场装置读取期望的数据,并且在与之分离的附加的数据网络中向提供的目标系统传输这种数据。边缘装置是提供进入工厂网络的入口点的装置。该边缘装置的示例是例如经由内联网的路由器、路由交换机或特殊访问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边缘装置还可以提供与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连接。边缘装置可以在一种类型的网络协议与另一种类型的网络协议之间转变。
作为边缘装置的替代物,Namur开放式架构提供了OPC/UA网关,该网关通过OPC/UA安全性机制实现了数据二极管的概念,并从由装置制造商提供的FDI包中生成了信息模型。该网关可以被实现为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软件部件或分开的连接性服务器。以此方式,可以以通用形式独立于具体的计划网络地访问现场装置的数据。然而,为了能够向另一信息处置系统转发数据,附加的通信节点(例如网关)必须在指明的OPC/UA网关与目标系统之间进行中介。
在两个实施例中,都有一个问题:中介系统(边缘装置或网关)需要特定于应用的配置,该配置包含关于哪些数据、以哪种形式和以哪个频率为哪个现场装置传输所需且将向哪个目标系统输送的信息。
通常,边缘装置具体地是专有的,即不拥有开放数据接口的封闭系统,该开放数据接口将使第三方的网关访问所需数据成为可能。
即使可以访问数据,也必须在用户的安装系统中进行特定于应用的设置,以便所需数据可以达到目标系统。如果目标系统所需的数据的组成随时间改变(例如由于配置改变),则这需要用户的安装系统中的干预,这在实践中由于用户在中心位置处的手动干预而不太实用。
手动干预还需要用户非常熟悉单独系统,以便达成正确的配置。这种情况需要用户对整个系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该系统可能由不同制造商的许多单独部件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下述目的:设计现场装置与上级信息处理目标系统之间的连接,使得确保相对于基础通信基础设施的高度灵活性,并且同时使用户所需要的配置费用最少化。
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来达成该目的:创建配置,其包括用于现场装置的至少一个子配置和用于目标系统的子配置;从现场装置向目标系统传输配置;以及从现场装置向目标系统传输数据,其中,基于现场装置的子配置,在现场装置中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数据,以及其中,基于目标系统的子配置,在目标系统中处理或存储数据。
通过上文提出的方法,现场装置制造商可以例如经由向用户提供“云app”的云基础设施(在该方法的意义上为“目标系统”;见下文)而被放置在该位置,这些云app可以访问所使用的现场装置的数据。由此避免了数据传输中涉及的所有通信节点的专用——即手动——配置。
现场装置提供的数据的类型(数据格式)和质量(例如分辨率、采样频率)不一定与目标系统——因此例如云应用——的要求对应。方法为参与的通信节点带来了灵活的可能性,以使其能够独立地实施所需的数据适配,而无需显式的软件更新或手动干预。
由此以可靠地防止对现场装置的不期望的外部操纵的方式来设计通信,并且由此排除对内部系统安全性的负面影响。然而,同时,对于用户而言,方法被如此透明地构造,使得这种用户可以在“乍一看”的情况下就已经获得对通信连接的性质的清晰的理解,而无需进行深入的安全性分析。
原则上,一个或多个目标系统是可能的,即现场装置也可以同时或顺序地向不同的目标系统传输数据。由此,可能在向另一位置转发数据的每个点处拆分数据流。因此,可能出现整个数据流树。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中间系统被插入在现场装置与目标系统之间的数据路径上;这些中间系统分别考虑传输给它们的配置的相关子配置,并基于它们的子配置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接收到的数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以如下方式设计用于现场装置的子配置:以随后在数据流中的中间系统有能力应对这种数据的方式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现场装置中的数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以如下方式设计用于中间系统的子配置:以随后在数据流中的另一中间系统或目标系统有能力应对这种数据的方式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中间系统中的数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传输系统的相应子配置从向后续中间系统转发的配置中删除。因此,每个数据源都为其自己的子配置删除转发的配置。特别地,在多个目标系统的情况下,删除与通信流中相应的随后分支无关的所有子配置和数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配置和数据以容器格式发送。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周期性地发送配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数据由至少一个中间系统改变,特别地基于相应子配置而改变。在一个实施例中,现场装置的子配置可能已经指导其在传输之前修改数据。有效地,每个子配置可以引导相应系统或中间系统中的数据处理。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子配置包括与目标地址、采样间隔、通信参数——特别地,拨入节点、接口速度和/或数据格式、时间戳、软件片段——特别地,脚本和/或程序模块、现场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系统和/或目标系统的序列号和/或名称、或现场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系统和/或目标系统的编程接口相关的相应信息。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数据包括关于现场装置、连接到该现场装置的系统——特别地,传感器——特别和/或中间系统的状态和/或系统信息的信息和/或过程值,这些过程值尤其是连接到现场装置的系统——特别尤其是传感器——特别的测量到的值。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目标系统被设计为用于云计算和/或存储数据的至少一个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系统是数据记录器、显示器、SPS(因此接收其程序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数据)或另一现场装置,特别地,致动器,例如通过输送的用户数据控制的控制阀。
如上文已经解释,目标系统可以是现场装置的唯一连接伙伴。然后,配置同时描述了现场装置和目标系统的子配置;无需两个系统的手动单独配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配置被加密和/或设置有签名和/或设置有校验和。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数据和配置的发送排他地单向地发生。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在现场装置处创建现场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系统和/或目标系统的子配置。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现场装置、至少一个中间系统和/或目标系统的子配置通过用于移动装置或个人计算机的移动app、网络app、网络应用、渐进式网络app或应用软件创建。
该目的进一步通过适用于执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的现场装置来达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现场装置是测量变换器。通常,测量变换器是根据固定关系将输入变量转换为输出变量的装置。英文术语“传输器”也经常使用。在此,例如,提及本申请人的“Liquiline M CM42”产品或“Liquiline CM444”4通道测量变换器作为用于过程自动化应用中的pH/氧化还原、电导率-氧气测量或其它测量的测量变换器的示例。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数据和配置的发送排他地单向地在从现场装置到目标系统和/或到中间系统的方向上发生。因此,现场装置在其数据输出端处充当数据二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现场装置包括返回通道,该返回通道使从目标装置和/或中间系统到现场装置的数据连接成为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返回通道包括关闭返回通道的开关,特别地包括机械和/或电气开关。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现场装置包括扩展部件,其中,扩展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器和与随后的中间系统和/或与目标系统的通信接口。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扩展部件是现场装置中的插入模块。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现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中间系统,并且这些中间系统是分层结构的。从现场装置开始,通信流中的任意复杂的分支树可能使得出现以下情况:每个节点——即每个中间系统——可以依次向一个或多个其它节点(中间系统)转发数据。
目的进一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达成,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具有如上文所描述的现场装置执行如上文所描述的方法步骤的效果的命令。
目的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达成,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了如上文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本申请,因此可以将现场装置连接到上级信息处理系统。由此,数据传输例如单向地在前向方向上发生,并且可以经由任何数量的通信节点发生。数据传输大约以逐步转发的容器格式数据包的形式发生,该数据包可以由每个通信节点修改并补充有附加的有用数据。从第一通信节点开始,容器格式数据包包含配置完整通信路径的配置。由此,可以从单个起点完全配置数据通信,而用户不需要联系单独通信节点本身并以专用方式配置它们。
附图说明
这种情况参考以下附图更详细地解释。
图1a、图1b在两个变体中示出了所要求的方法的概述。
图2示出了现场装置中的实施例的概述。
图3示出了具有扩展部件的现场装置的概述。
图4示出了数据进程的概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图1b首先示出了方法的概述。方法用于配置从现场装置FG到目标系统的数据传输。在现场装置FG与目标装置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系统,这些中间系统由“I”,即I1、I2、I3等表示。同样可以存在多个目标系统,这些目标系统用“C”,即C1和C2表示。
在示例中,现场装置FG被设计为测量变换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连接到现场装置FG。传感器S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以用于检测过程自动化的测量变量。然后,传感器S例如是pH传感器,也就是ISFET,通常是离子选择性传感器,其是用于测量氧化还原电势、介质中的例如具有在UV、IR和/或可见光范围内的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氧气、电导率、浊度、非金属材料的浓度或温度以及相应的对应测量变量的传感器。
测量变换器FG经由接口连接到传感器S。例如,经由接口传输取决于测量变量的值。
测量变换器FG经由电缆连接到上级单元,例如控制系统PLS。其由图2中的参考字符“Db”表示。传感器S与测量变换器FG之间的接口例如被设计为电流隔离的接口,具体地被设计为感应接口。接口的机械插塞连接是气封的,因此例如待测量的介质、空气或灰尘的液体不从外部渗透。
多个传感器S也可以连接到测量变换器FG。可以连接相同或不同的传感器。例如,最多八个传感器可以连接到测量变换器FG。
经由适当的接口发送或传输数据(双向)和能量(单向,即从测量变换器FG到传感器S)。布置主要用于过程自动化中。
为此,测量变换器FG将数据转换为控制系统PLS可以理解的数据格式,例如转换为对应总线,诸如HART、Profibus PA、Profibus DP、Foundation Fieldbus、Modbus RS485,或甚至转换为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诸如以太网/IP、Profinet或Modbus/TCP和/或4…20mA以上。然后,向控制系统PLS转发这种数据。如果需要,这可以与网络服务器组合,即它们可以彼此并行操作。
也称为有用数据的待传输的数据是关于现场装置FG、连接到现场装置FG的系统——具体地传感器S——和/或中间系统I的状态和/或系统信息的信息和/或过程值,这些过程值具体地是连接到现场装置FG的系统——具体地传感器S——的测量到的值。
在图1a中,现场装置FG连接到第一目标系统C1并且并行连接到第二目标系统C2。此外,仅一个目标系统C1可以连接到现场装置。在图1b中,现场装置FG经由多个中间系统I连接到第一目标系统C1,并且该第一目标系统连接到第二目标系统C2。
一个或多个中间系统I可以驻留在扩展部件E上;参见图3。扩展部件E可以被配置为独立部件或现场装置的一部分;参见下文。中间系统可以被设计为软件模块和/或包括硬件部件;参见下文。中间模块I可以是现场装置FG内部的部件。中间模块I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任意计算机,其中,可能任何数量的这些装置被串联连接。
图1b示出了具有串联连接的三个中间系统I1、I2和I3的实施例。例如,由此,I1是微控制器或片上系统,操作系统在片上系统上运行和对应的应用。I2是用于例如转发、处理或存储的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I3是用于通信的模块,例如诸如LTE调制解调器、WiFi路由器等的无线模块或诸如以太网模块的有线模块。图3示出了具有五个中间系统I1、I2、I3、I4和I5的图1b的实施例。如上,I1可以被设计为微控制器或片上系统,操作系统在片上系统上运行和对应的应用。
I2是仅存储数据ND和/或在其上存储I1的操作系统的存储器。I3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块,例如LTE调制解调器、GPRS、远程广域网模块等。I4可以是用于WiFi的并联通信模块。I5可以是RS232接口。引用的中间系统I1至I5位于扩展部件E上。扩展部件E被设计为例如现场装置FG中的插入卡。
然而,如已经提及,中间系统I也可以被设计为分开的系统,例如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
目标系统例如被设计为用于云计算和/或数据存储的系统。因此,可以在目标系统中执行使用数据的计算。在所解决的实施例中,目标系统可以是用于例如经由硬盘、服务器、SD卡、USB数据介质等存储数据的系统。通常,目标系统是存储和/或处理现场装置外部的数据的系统。目标系统也可以是另一现场装置,例如传感器或致动器(例如致动器、阀门……)。
图2示出了从现场装置FG到目标系统C1的通信连接的示意性设计。现场装置FG例如经由以太网、WLAN、LTE等通过(外部)数据连接Do连接到信息处理目标系统C1。为此,在现场装置FG内经由通信模块I1实施了数据连接Di(“内部数据连接”)。通信模块I1经由内部数据连接Di接收其数据,该内部数据连接Di被连接到基础模块BM。在此,通信模块被设计为第一中间系统I1,并且可以直接位于现场装置中,远离该现场装置,或位于现场装置中但是位于另一硬件模块上。现场装置的基本模块BM例如被设计为微控制器。基本模块BM是配置K的链中的第一构件,并形成原始数据源。
由此,数据连接Di是单向的;即,物理上只有一条从基本模块BM转移到第一中间系统I1的数据线。最初甚至不存在用于潜在的误差校正目的的返回通道。由此,可以保证排除通过中间系统I1例如通过外部攻击者经由外部操纵对基础模块BM的影响。因此,即使中间系统I1受到损害,也可以排除对基本模块BM的正确操作的影响。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经由现场总线Db连接到现场装置FG的过程控制系统PLS也可以可靠地继续操作,完全不受损伤。
如所提及,基本模块BM和中间系统I1、I2、I3可以以现场装置FG内的分开的硬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然而,两个功能模块也可以以电路板上的集成硬件电路的形式来实现。据此,始终具有决定性的是,基本模块和(至少第一)中间系统I1在数据方面仅经由上述一条(串行)数据线在没有返回通道的情况下彼此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仅可选地提供(暂时)可连接的返回通道,这允许数据从外界转移到现场装置中。可能以插入桥接器、硬件开关或电子开关(晶体管、数字门、继电器……)或指明的变体的串联电路的形式使连接成为可能。例如,可能需要返回通道来简化服务措施,但对于方法的基本功能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就此而言,参见图3,其中,可以通过自动(参考符号“a”)和/或手动(参考符号“m”)闭合一个或多个开关来打开返回通道。
为了可以在目标系统(此处:云服务C2)处提供所需数据,必须将配置KBM存储在基本模块BM中,使得这经由内部数据连接Di周期性地发射此处引用的数据。从本申请的意义上来说,每个配置由相应的前面的参考符号“K”指定。配置KBM是子配置。
通常,每个其它通信节点需要它自己的配置信息,因此进一步需要子配置,使得可以发生数据的转发。在图2的示例中,具有子配置KI1的中间系统I1必须知道目标系统C1的目标地址、要使用的数据格式、在目标系统C1处要使用的API、采样间隔等。该所需信息包含在中间系统I1必须接收的子配置KI1中。类似地,目标系统C1包括子配置KC1,并且目标系统C2包括子配置KC2。
为了用户需要与每个通信节点实施分开的连接以分配配置,在此描述的方法提供了,从基本模块BM开始,通信路径中所需的所有子配置以及有效载荷数据ND的输送。
因此,为每个通信节点创建子配置。
例如DER或XML的容器数据格式用于输送数据,并且由此形成了容器数据包CDP(就此而言,参见图4)。容器数据格式可以整合任何数量的不同数据。容器数据格式指明一种数据结构,通过该数据结构,将不同格式的单独数据流合并以形成数据流,在此是容器数据包CDP。
所有子配置一起形成配置。配置除了有效载荷数据外还形成了容器数据包CDP。
容器数据包CDP由用户经由现场装置FG的现场操作能力生成,或经由数据接口(现场总线Db,经由现场装置或以其它方式提供的网络服务器等)或存储介质(例如SD卡)转移到现场装置FG中;也参见下文。在实施例中,容器数据包CDP也可能已经存在于基本模块BM中(例如作为固件的一部分)。
取决于数据路径中的位置,容器数据包CDP在图4中从CDP1编号到CDP4。
基本模块BM从容器数据包CDP中提取配置KBM,由此,从基本模块BM中创建的多个数据中,基本模块BM可以打包然后与应用相关的那些数据,并将它们作为有效载荷数据分量ND整合到容器数据包CDP中。基本模块BM周期性地经由单个数据连接Di向第一中间系统I1发射现在以这种方式修改的容器数据包CDP。据此,至关重要的是,数据ND和配置在同一数据包中输送。容器数据包CDP由校验和保证安全,使得接收者可以检测容器数据包CDP是否无错误。由于通信单向地发生,因此在错误的情况下重新传输是不可能的;接收者丢弃分组,并且这种接收者等待下一周期性到达的分组。
中间系统I1从容器数据包CDP中提取旨在其的子配置KI1、修改或补充包含在容器数据包CDP中的有效载荷数据。在图4中,图示了,具有参考字符ND2的有效载荷数据来自具有参考字符ND1的有效载荷数据。然后,向目标系统C1转发修改后的容器数据包CDP。针对任何数量的通信节点重复过程,直到容器数据包CDP已经达到目标系统为止(在示例中为C2)。
通过所描述的方法,转发数据通信能够完全自动地配置完整通信路径或为此目的所需的通信节点(在图4中的示例中,经由基本模块BM、中间系统I1和目标系统C1和C2),而无需手动干预。容器数据包CDP在通信节点之间的另一分步输送最终完全自动地配置了完整路由;有效载荷数据在所需位置处进行转化,并且因此达到其目标。
如上文已经简要解决,任意元信息可以位于配置数据K中。示例是地址信息、通信参数(拨入节点、接口速度、数据格式),但也是相应通信节点所需和执行的软件片段(脚本、模块等)。以此方式,要传输的有效载荷数据的高度灵活的转化是可能的,使得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数据接口输送数据。元信息的其它示例是时间戳、参与的通信节点的序列号/名称。如果中间系统或目标系统使用例如用于通信的REST API(代表状态转移应用编程接口),则元信息可以包括要使用的REST语法(代表状态转移应用)。
容器数据包CDP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可选地保护免于第三方经由加密和签名方法未经授权地读取,或可以防止攻击者对容器数据包CDP进行修改。例如,基本模块BM可以对有效载荷数据ND进行数字签名,并且每个通信节点——具体地,末端处的目标系统C2——可以检查数据是否未损坏。以相同方式,数据也可以被端到端加密。
如所描述,初始容器数据包CDP通过配置经由现场装置FG的现场操作能力或经由外部数据源(例如SD卡)形成。此外,用户可以经由移动app、网络app、网络应用或渐进式网络app创建容器数据包CDP。这发生在移动装置或个人计算机上。创建还可以经由例如由网络服务器提供的网页发生。
用户借助舒适设计的接口创建容器数据包CDP,并且例如配置要可视化的数据类型和要使用的数据准备类型。例如,接口是云应用。如果已进行所有设置,则创建在图4中指定为“CDP1”的容器数据包,该容器数据包由用户加载到现场装置FG中。该数据输送可以经由现有的过程控制系统和采用的现场总线、整合在现场装置FG中的网络服务器、无线连接或数据存储介质(例如SD卡)发生。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想到的是,用户仅在数据输送持续时间中才暂时打开先前描述的返回通道,使得容器数据包CDP可以直接从上文所描述的接口到达现场装置FG。
在容器数据包CDP已从接口,即例如云应用加载到现场装置FG中之后,先前描述的转发通信工作流程开始,其中,容器数据包CDP分步地配置完整通信路径,并且容器数据包CDP由通信节点递增地补充有有效载荷数据。
对于用户而言,这产生一种非常舒适的方式来配置整个数据通信路径,同时使防止第三方进行恶意操纵的安全性最大化。
尽管数据通信路径是排他性地转发的,但它不是一维的。容易想到的是,到多个其它通信节点的数据流的多个分支发生在单独通信节点处。例如,多个分开的目标系统可以同时从现场装置FG接收数据。例如,可以向云计算服务发送数据,该数据也在此处被进一步处理。同时,数据的副本可以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上。
参考符号列表
BM 基本模块
C1..n 目标系统
CDP 容器数据包
Di 内部数据连接
Db 总线连接
Do 外部数据连接
E 扩展部件
FG 现场装置
I1..n 中间系统
Kx x的配置
ND1..x 有效载荷数据
PLS 过程控制系统
S 传感器
a 自动/受控
m 手动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逐步配置从现场装置(FG)向至少一个目标系统(C)传输数据(N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配置(K),所述配置(K)包括用于所述现场装置(FG)的至少一个子配置和用于所述目标系统(C)的子配置,
-从所述现场装置(FG)向所述目标系统(C)发送所述配置(K),以及
-从所述现场装置(FG)向所述目标系统(C)发送所述数据(ND),
其中,基于所述现场装置(FG)的所述子配置,在所述现场装置(FG)中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所述数据(ND),以及
其中,基于所述目标系统(C)的所述子配置,在所述目标系统中处理或存储所述数据(N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一个或多个中间系统(I)被插入在现场装置(FG)与目标系统(C)之间的数据路径中;这些中间系统分别考虑传输给它们的所述配置(K)的相关子配置,并基于它们的子配置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所接收到的数据(N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设计用于所述现场装置(FG)的所述子配置,使得由此以下述方式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所述现场装置(FG)中的所述数据(ND):在数据流中的后续中间系统(I)能够处置此数据(ND)。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以下述方式设计用于所述中间系统(I)的所述子配置:以在所述数据流中的后续另一中间系统(I)或目标系统(C)能够处置此数据的方式转发、处理、存储或丢弃所述中间系统(I)中的所述数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传输系统的相应子配置从向所述后续中间系统(I)转进的所述配置中删除。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配置(K)和所述数据(ND)以容器格式(CDP)发送。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周期性地传输所述配置(K)。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数据(ND)——特别地基于所述相应子配置——由所述至少一个中间系统(I)改变。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子配置包括与目标地址;采样间隔;通信参数,特别地,拨入节点、接口速度和/或数据格式;时间戳;软件片段,特别地,脚本和/或程序模块;所述现场装置、所述至少一个中间系统和/或所述目标系统的序列号和/或名称;或所述现场装置、所述至少一个中间系统和/或所述目标系统的编程接口相关的相应信息。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数据(ND)是关于所述现场装置、连接到所述现场装置的系统——特别地,传感器——和/或所述中间系统的状态和/或系统信息的信息,
和/或过程值,特别地,连接到所述现场装置的系统——特别地,传感器——的测量到的值。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目标系统(C)被设计为用于云计算和/或存储数据的至少一个系统。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配置(K)被加密和/或设置有签名和/或设置有校验和。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数据(ND)和所述配置(K)的所述发送排他地单向地发生。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现场装置处创建所述现场装置(FG)、所述至少一个中间系统(I)和/或所述目标系统(C)的所述子配置。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现场装置(FG)、所述至少一个中间系统(I)和/或所述目标系统(C)的所述子配置通过用于移动装置或个人计算机的移动app、网络app、网络应用、渐进式网络app或应用软件创建。
16.一种现场装置(FG),
所述现场装置(FG)适用于执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现场装置(FG),
其中,所述现场装置(FG)包括扩展部件(E),
其中,所述扩展部件(E)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器和与后续中间系统(I)和/或与所述目标系统(C)的通信接口。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现场装置(FG),
其中,所述现场装置(FG)包括至少两个中间系统(I),并且所述至少两个中间系统是分层结构的。
19.一种包括命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命令具有使得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现场装置(FG)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的效果。
20.一种在其上存储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2011208319.5A 2019-11-27 2020-11-03 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 Active CN112866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32173.5A DE102019132173A1 (de) 2019-11-27 2019-11-27 Verfahren zur Konfiguratio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Feldgerät
DE102019132173.5 2019-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001A true CN112866001A (zh) 2021-05-28
CN112866001B CN112866001B (zh) 2024-01-16

Family

ID=75784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8319.5A Active CN112866001B (zh) 2019-11-27 2020-11-03 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9614B2 (zh)
CN (1) CN112866001B (zh)
DE (1) DE1020191321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8418A1 (fr) * 2020-03-18 2021-09-24 Orange Réseau de collecte de données sécuris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581A (zh) * 2011-03-30 2012-10-17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用于将设备描述文件发送至主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3367A (zh) * 2013-08-26 2015-03-18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测量及调节技术分析仪表两合公司 用于从现场设备为移动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及布置
CN107896509A (zh) * 2015-04-28 2018-04-10 捷德货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数据通信系统的有价文件处理装置和用于在有价文件处理装置中分配传感器数据的方法
CN108462572A (zh) * 2017-02-10 2018-08-28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分析仪表两合公司 用于认证自动化技术的现场装置的方法
WO2018220431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Abb Schweiz Ag Field device interfaces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9762A1 (de) * 2004-12-23 2006-07-06 Abb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konfiguration von feldgeräten
US20060200256A1 (en) * 2005-03-04 2006-09-07 Mason Robert C Programming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using RFID technology
JP4719034B2 (ja) * 2006-03-07 2011-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ネット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センシングデータの中継方法
US7825776B2 (en) * 2006-08-17 2010-11-02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configuration with RFID
DE102010029952B4 (de) * 2010-06-10 2019-06-27 Endress + Hauser Process Solutions Ag Verfahren zum Integrieren von zumindest einem Feldgerät in ein Netzwerk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US9405285B2 (en) * 2011-03-18 2016-08-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Interface for local 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n industrial field device with support for provisioning onto an 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 and related system and method
WO2012162048A1 (en) * 2011-05-23 2012-11-29 Zoll Medical Corporation Medical ventilation system with ventilation quality feedback unit
BR112014010230A8 (pt) * 2011-10-28 2017-06-20 Magic Leap Inc sistema e método para realidade virtual e aumentada
US9198204B2 (en) * 2012-04-11 2015-11-24 Goog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commissioning of wireless devices
JP6448292B2 (ja) * 2014-10-16 2019-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撮影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852729B2 (ja) * 2016-03-30 2021-03-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プラント管理方法、プラント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ラント管理プログラム
US20190129675A1 (en) * 2016-03-30 2019-05-02 Nec Corporation Plant management system, plant management method, plan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plant management program
JP6810334B2 (ja) * 2016-06-17 2021-01-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ファイルデータ配信制御装置、プロファイルデータ配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ファイルデータ配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130429B1 (ko) * 2016-11-07 2020-07-07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수신 장치에서 디코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멀티미디어 장치
JP6984301B2 (ja) * 2017-10-13 2021-12-17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設定システム、設定装置、設定方法、及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US11568529B2 (en) * 2018-07-25 2023-01-31 Konica Minolta, Inc. Gas detection device that visualizes gas
US11320479B2 (en) * 2018-09-21 2022-05-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 data-recording mechanism
US20200216079A1 (en) * 2019-01-04 2020-07-09 Byton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river profile based warning and vehicle control
US11361202B2 (en) * 2020-02-21 2022-06-14 Brian MCCARS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riving leading indicators of future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US11916754B2 (en) * 2021-09-03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a user equipment for machine learn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581A (zh) * 2011-03-30 2012-10-17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用于将设备描述文件发送至主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23367A (zh) * 2013-08-26 2015-03-18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测量及调节技术分析仪表两合公司 用于从现场设备为移动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及布置
CN107896509A (zh) * 2015-04-28 2018-04-10 捷德货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数据通信系统的有价文件处理装置和用于在有价文件处理装置中分配传感器数据的方法
CN108462572A (zh) * 2017-02-10 2018-08-28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分析仪表两合公司 用于认证自动化技术的现场装置的方法
WO2018220431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Abb Schweiz Ag Field device interfaces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32173A1 (de) 2021-05-27
US11689614B2 (en) 2023-06-27
CN112866001B (zh) 2024-01-16
US20210176306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712B2 (en) In-field wireless access to smart instruments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JP5226267B2 (ja) 既存の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に無線データをマージするための機器および方法
US11734213B2 (en)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hysical layers and protocols in a process control input/output device
US11012256B2 (en) Connection uni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utomation system
US826660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between de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s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EP2686993B1 (en) Adapter device for coupling an industrial field instrument to an 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 and related system and method
Rodriguez et al. An experimental framework for 5G wireless system integration into industry 4.0 applications
US11165839B2 (en) Edge gateway system with data typing for secured process plant data delivery
ES2387139T3 (es) Determinación de longitudes de telegramas
US11435729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ield device
CN1926486A (zh) 具有可编程数字/模拟接口的现场安装过程设备
US20220405278A1 (en) Gateway system with contextualized process plant knowledge repository
US1182231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linking conventional fieldbus-base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with IoT
CN112866001B (zh) 用于从现场装置传输数据的配置方法
US9769548B2 (en) Wireless device for capturing stranded data on field devices
US10401819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pecific field device via a mobile operator device
CN110177030B (zh) 工业网关控制测试方法
US10281887B2 (en) Optimized communications with HART instruments
JP5434975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Maharaj et al. Design of IIoT device to parse data directly to scada systems using LoRa physical layer
Maharaj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evice to optimise SCADA Using LTE-M
Culler et al. Embedded web services: making sense out of diverse sensors
CN220067705U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切换设备、网关设备及上层管理系统
Botero et al. Communication Profibus-ZigBee using low cost gateway
Kottenstette et al. Communication in Automation, including networking and wirel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