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3027A -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3027A
CN112863027A CN202011640559.2A CN202011640559A CN112863027A CN 112863027 A CN112863027 A CN 112863027A CN 202011640559 A CN202011640559 A CN 202011640559A CN 112863027 A CN112863027 A CN 112863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gate
channel
traveler
wireless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05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悦冉
李鸿涛
曹燕珍
杨凯
李娟�
赵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Zhong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Zhong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Zhong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Zhong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05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3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3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302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前置4K高速摄像机和前置望远镜头,若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探测到向前走近第一通道闸机的当前出行者的额头温度超过正常体温,则触发台式计算机即通知上位机保持第一通道闸机关闭第一通道闸板,同时打开第二通道闸机,控制LED信号图像显示屏发出可见引导指示标记,指示当前出行者从第二通道闸机进入第二通道,启动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对出行者和其随身携带的箱包行李进行X光透视检查,通过电子称重秤便于对箱包行李进行称重计量,通过指纹扫描采集仪和静脉扫描采集仪便于对出行者的指纹和指静脉进行扫描识别。

Description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具体是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安保场所出入口对人员的检测方式较为单一,安保可靠性较低,同时安检效率相对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用以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答单元、上位机、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和人工核检通道,所述射频识别应答单元设在手机内,手机用于将对应于身份证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加密存储在射频识别应答单元内,所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包括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前置4K高速摄像机、前置望远镜头、门架、遮蔽式管廊、横杆、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前置白色照明灯和第一台式计算机,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均匀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均固定安装于遮蔽式管廊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和第一台式计算机均固定安装于遮蔽式管廊的前端底部内壁上,所述门架与遮蔽式管廊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连接于门架的顶端,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和前置4K高速摄像机固定安装于横杆的底面上,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设置于的横杆的中部,所述前置望远镜头为可电动光学变焦望远镜,所述前置望远镜头的后端与前置4K高速摄像机的镜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包括第一限位隔板、第二前置限位隔板和第二后置限位隔板,所述第二前置限位隔板的前侧壁与门架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隔板的前侧壁与门架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隔板与第二前置限位隔板之间设置有敞开式人行通道,敞开式人行通道12的前侧和遮蔽式管廊8的后侧相互配合对接形成安检过闸通道7,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内所述第二后置限位隔板与第一限位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通道闸机,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内对应第一通道闸机的位置设置有放行出口,所述第一通道闸机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闸板,所述第一通道闸机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所述第一通道闸机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所述第一通道闸机的正后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后置4K高速摄像机,所述后置4K高速摄像机的镜头端固定连接有后置望远镜头,所述后置望远镜头为可电动光学变焦望远镜,所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的内侧上方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后置白色照明灯,所述第二前置限位隔板和第二后置限位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闸机,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内对应第二通道闸机的位置设置有核检出口,所述第二通道闸机上设置有第二通道闸板,所述第二通道闸机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所述人工核检通道包括第三限位隔板、第四限位隔板、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指纹扫描采集仪、静脉扫描采集仪、电子称重秤、视频显示器和台式计算机,所述第四限位隔板的一侧与第二前置限位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隔板的一侧与第四限位隔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指纹扫描采集仪、静脉扫描采集仪、电子称重秤、视频显示器和台式计算机均固定安装于人工核检通道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遮蔽式管廊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由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组成,用于屏蔽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和前置4K高速摄像机分别和上位机电性连接,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与第一台式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分别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指纹扫描采集仪、静脉扫描采集仪、电子称重秤、视频显示器和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均与台式计算机有线电性连接,所述台式计算机与上位机有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前置4K高速摄像机、第一通道闸机、第二通道闸机、高速摄像机、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第一台式计算机均与上位机电线连接,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与第一台式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均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能将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和门架正前方的部分内表面均匀照亮且使其形成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成对的前置望远镜头对称向下倾斜指向安检过闸通道在遮闭式管廊内被前置白色照明灯照亮的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对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进行定焦高清清晰成像,前置望远镜头的对焦成像区域为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即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置白色照明灯能将敞开式人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闸机正前方的部分内表面均匀照亮且使其形成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后置望远镜头向下倾斜指向安检过闸通道在敞开式人行通道内被后置白色照明灯照亮的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进行定焦高清清晰成像,后置望远镜头的对焦成像区域为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检测出行者时发出报警并给上位机发送报警提示,提示现场执勤工作人员和操作上位机的在线监管人员,执勤工作人员提示出行者不得进入廊道直至出行者被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检测报警的物品全部丢弃后再次或多次经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检测时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再无报警,若出行者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内接受检测时,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检测出行者时未发出报警,则执勤工作人员允许进入遮蔽式管廊内,朝着第一通道闸机的方向前行,当出行者接近第一通道闸机时,若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探测到向前走近第一通道闸机的当前出行者的额头温度超过正常体温,则触发台式计算机即通知上位机保持第一通道闸机关闭第一通道闸板a,同时打开第二通道闸机,控制LED信号图像显示屏发出可见引导指示标记,指示当前出行者从第二通道闸机进入第二通道,高清4K高速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可通过上位机转发给台式计算机实时显示出来,方便操作台式计算机的安检工作人员对出行者的走路姿态、着装异常程度、面部表情异常程度及上位机发送至台式计算机的出行者的身份验证比对数据等综合判断是否人工通过操控台式计算机将出行者引导至第二通道,通过操控台式计算机,启动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对出行者和其随身携带的箱包行李进行X光透视检查,通过电子称重秤便于对箱包行李进行称重计量,通过指纹扫描采集仪和静脉扫描采集仪便于对出行者的指纹和指静脉进行扫描识别,进而使得对人员的检测更加细致,提高了安保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中的局部结构框图。
图3为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中的局部结构框图。
图中所示: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前置望远镜头3、门架4、第一通道闸机5、第一通道闸板5a、第一限位隔板6a、第二限位隔板6b、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安检过闸通道7、遮蔽式管廊8、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横杆10、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敞开式人行通道12、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前置白色照明灯14、第三限位隔板15、上位机16、第二通道闸机17、第二通道闸板17a、放行出口18、核检出口19、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后置望远镜头23、后置白色照明灯24、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第四限位隔板26、人工核检通道27、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台式计算机34、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35、第一台式计算机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上位机16、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和人工核检通道27,所述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设在手机内,手机用于将对应于身份证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加密存储在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内,手机具备SoC(System-on-A-Chip),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的功能等同于有源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功能,也可通过单独嵌置在手机SoC集成硬件的硬件或嵌置安装在手机SoC集成硬件内的应用软件或通过硬件和应用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有源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功能,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唯一对应开发的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安装在智能手机SoC集成硬件内,由出行者操控智能手机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调用其自拍镜头或由上位机16自动调用前置4K高速摄像机2或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的镜头对出行者脸部进行清晰抓拍或摄录,如果智能手机或上位机16判断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加密发出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上位机16主动对应通过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或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接收从智能手机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加密无线发送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镜头摄取的人脸图像特征数据相匹配,则本发明应用区块链原理将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加密存储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高速摄像机或智能手机摄取的人脸图像特征数据绑定加密成人证合一数据存储在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内后,将人证合一数据通过区块链原理无线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去中心化存储,并且将人证合一数据对应经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或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发送给上位机16,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后置通过无线RFID读写器(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的电磁波频段与智能手机内设置有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包括有源电子标签具有的功能)相互周期性无线通信,智能手环采用可红外测温的智能手表,由深圳市智汇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且型号为CV06iR,该智能手表可通过蓝牙制式与智能手机相互通信,通过红外高精度测量手腕内部的温度,并可同时监测脉搏跳动频率(心率),所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包括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前置望远镜头3、门架4、遮蔽式管廊8、横杆10、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前置白色照明灯14和第一台式计算机36,遮蔽式管廊8相应形成遮蔽式人行通道,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的型号为BTS,其生产厂家为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14均匀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14均固定安装于遮蔽式管廊8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和第一台式计算机36均固定安装于遮蔽式管廊8的前端底部内壁上,所述门架4与遮蔽式管廊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0固定连接于门架4的顶端,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固定安装于横杆10的底面上,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设置于的横杆10的中部,所述前置望远镜头3为可电动光学变焦望远镜,所述前置望远镜头3的后端与前置4K高速摄像机2的镜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包括第一限位隔板6a、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和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所述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的前侧壁与门架4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隔板6a的前侧壁与门架4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隔板6a与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之间设置有敞开式人行通道12,敞开式人行通道12的前侧和遮蔽式管廊8的后侧相互配合对接形成安检过闸通道7,所述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与第一限位隔板6a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通道闸机5,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对应第一通道闸机5的位置设置有放行出口18,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闸板5a,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35,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的正后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所述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的镜头端固定连接有后置望远镜头23,所述后置望远镜头23为可电动光学变焦望远镜,所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的内侧上方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后置白色照明灯24,所述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和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闸机17,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对应第二通道闸机17的位置设置有核检出口19,所述第二通道闸机17上设置有第二通道闸板17a,所述第二通道闸机17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所述人工核检通道27包括第三限位隔板15、第四限位隔板26、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台式计算机34,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的型号为MY100100,其生产厂家为深圳市牧原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所述指纹扫描采集仪30的型号为SM-201B,其生产厂家为深圳脉迪科技有限公司,所述电子称重秤32的型号为FWN-B20S,其生产厂家为昆山巨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所述第四限位隔板26的一侧与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隔板15的一侧与第四限位隔板2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台式计算机34均固定安装于人工核检通道27内。
所述遮蔽式管廊8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由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组成,用于屏蔽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所述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的型号为JN-5010--JN-240050,生产厂家为华中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分别和上位机16电性连接,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与第一台式计算机36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分别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电性连接。
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35均与台式计算机34有线电性连接,所述台式计算机34与上位机16有线电性连接。
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前置4K高速摄像机2、第一通道闸机5、第二通道闸机17、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第一台式计算机36均与上位机16电线连接,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与第一台式计算机36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均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电性连接。
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14能将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门架4正前方的部分内表面均匀照亮且使其形成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成对的前置望远镜头3对称向下倾斜指向安检过闸通道7在遮闭式管廊8内被前置白色照明灯14照亮的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对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进行定焦高清清晰成像,前置望远镜头3的对焦成像区域为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即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
所述后置白色照明灯24能将敞开式人行通道12位于第一通道闸机5正前方的部分内表面均匀照亮且使其形成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后置望远镜头23向下倾斜指向安检过闸通道7在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被后置白色照明灯24照亮的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进行定焦高清清晰成像,后置望远镜头23的对焦成像区域为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
在第一通道闸机5上安装着与上位机16有线电连接的信号语音扬声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出行者抵达遮蔽式管廊8的前端入口时,由遮蔽式管廊8的前端入口现场站岗的执勤工作人员引导接受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检测,若出行者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内接受检测时,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检测出行者时发出报警并给上位机16发送报警提示,提示现场执勤工作人员和操作上位机16的在线监管人员,执勤工作人员提示出行者不得进入廊道直至出行者被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检测报警的物品全部丢弃后再次或多次经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检测时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再无报警,或由执勤工作人员和在线监管人员通过第一台式计算机36和上位机16相互通信的方式共同根据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发出的警报种类判断是否等待相关其他工作人员对其再次进行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的结果决定是否最终放行从位于遮蔽式管廊8的前端入口的出行者,若出行者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内接受检测时,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检测出行者时未发出报警,则执勤工作人员允许进入遮蔽式管廊8内,朝着第一通道闸机5的方向前行;当出行者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若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35探测到向前走近第一通道闸机5的当前出行者的额头温度超过正常体温,则触发台式计算机34即通知上位机保持第一通道闸机5关闭,同时打开第二通道闸机17,控制LED信号图像显示屏显示出可见引导指示标记,指示当前出行者从第二通道闸机17进入第二通道,等待防疫检查和后续处理规定,高清4K高速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可通过上位机转发给台式计算机34实时显示出来,方便操作台式计算机34的安检工作人员对出行者的走路姿态、着装异常程度、面部表情异常程度及上位机发送至台式计算机34的出行者的身份验证比对数据等综合判断是否人工通过操控台式计算机34将出行者引导至第二通道,通过操控台式计算机34,启动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对出行者和其随身携带的箱包行李进行X光透视检查,启动电子称重秤32对箱包行李进行称重计量,启动指纹扫描采集仪30和静脉扫描采集仪31(包括和掌静脉扫描采集仪或指静脉扫描采集仪)分别对出行者的指纹和静脉(掌静脉或指静脉)进行扫描识别,人工对出行者本人及其穿戴衣物进行例行全方位合规搜身检查,最后根据称重、X光透视检查、指纹和指静脉识别和人工合规搜身检查的结构判断是否等待相关其他工作人员对其再次进行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的结果决定是否最终放行从第二通道闸机17进到人工核检通道27的出行者。
如果出行者被允许进入遮蔽式管廊8时,则出行者从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开始向前行进,依次会经过遮蔽式人行通道(经遮蔽式管廊8)/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最终由相应的通道闸机离开;(经遮蔽式管廊8)/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构成本发明的安检过闸通道7,因此,本发明在出行者在安检过闸通道7向通道闸机行进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如下:
出行者在进入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之前,在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之外的区域手动调用内置有的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的智能手机对出行者自己的脸部进行抓拍或摄录并将抓拍或摄录形成的静态图片或动态视频数据存储在SoC集成硬件内,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将从静态图片或动态视频数据中实时提取出来的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解密出来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相互运算比对,若这两组数据经验证比对相符合,则智能手机判断出行者个人人证合一身份核验合格有效,将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及静态图片或动态视频数据及人证合一的运算结果数值加密打包后存储在SoC硬件内,并且通过无线互联网无线上传至与上位机16相互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存储。
出行者通行过闸原理模式一:当出行者单队排列依次行进到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之时且在未行进至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之前,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保持主动发出无线高频脉冲唤醒电信号,当出行者一直携带智能手机从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进到遮蔽式管廊8内时,上位机16通过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主动提前无线唤醒出行者手持的智能手机SoC硬件内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进到总入口内的出行者的智能手机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按单队排列顺序依次立即响应预先将其加密存储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通过智能手机和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无线发送至上位机16存储,上位机16在收到完整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之后立即有线唤醒前置4K高速摄像机2通过前置望远镜头3提前对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进行定焦高清成像,当出行者行进至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之时,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在出行者依次逐个在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通行的过程中逐一对每个出行者的脸部进行高清放大拍摄并从中提取出来的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实时相应依次逐一发送给上位机16,由上位机16计算比对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若最当前出行者携带智能手机经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进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且上位机16将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经计算比对相符合,上位机16则暂存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并将这两组数据相互绑定为最当前出行者人证合一且真实有效的身份数据并基于区块链原理将其无线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加密存储,同时控制第一通道闸机5在最当前出行者行进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之前预先保持其闸板打开,控制第二通道闸机17保持其闸板关闭,控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直行方向指示标志且控制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直行方向指示语音,并且,在最当前出行者行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之前,上位机16立即有线唤醒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通过后置望远镜头2提前对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进行定焦成像,接替前置4K高速摄像机2继续对人证合一且行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的最当前出行者脸部进行高清放大拍摄并将从中提取出来的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发送给上位机16,同时,上位机16则保持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处于加电待机休眠状态,由上位机16跟踪性地对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计算比对,在保持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周期性持续符合的状态中持续命令第一通道闸机5保持其闸板打开和第二通道闸机17其闸板关闭,当最当前出行者在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向后行进到其后端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的直行方向指示标志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看到,且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的直行方向指示语音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听到,以提示出行者继续直行通过闸板打开的第一通道闸机5,上位机16通过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原理持续标识最当前出行者,确保其经第一通道闸机5从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后端设置有的放行出口18离开本发明的安检过闸通道7;若最当前出行者携带智能手机经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进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或经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进入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且上位机16将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或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经计算比对不相符合,上位机16则暂存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并将这两组数据相互绑定为最当前出行者人证不合一且非真实有效的身份数据并基于区块链原理将其无线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加密存储,同时控制第一通道闸机5在出行者行进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之前预先保持其闸板(第一通道闸板5a)关闭,控制第二通道闸机17保持其闸板(第二通道闸板17a)打开,控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左转方向指示标志且控制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左转方向指示语音,控制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显示出直行方向指示标志,并且,上位机16立即有线唤醒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通过后置望远镜头2提前对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进行定焦成像,接替前置4K高速摄像机2继续对人证合一的最当前出行者的脸部进行高清放大拍摄并将从中提取出来的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发送给上位机16,由上位机16跟踪性地对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计算比对,在保持二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相互持续不符合的状态中持续命令第一通道闸机5保持其闸板(第一通道闸板5a)关闭和第二通道闸机17其闸板(第二通道闸板17a)打开,当最当前出行者在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向后行进到其后端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的左转方向指示标志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看到,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的左转方向指示语音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听到,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显示出的直行方向指示标志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二通道闸机17时清楚看到,以提示出行者左转通过闸板打开的第二通道闸机17,上位机16通过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原理持续标识最当前出行者,确保其经第二通道闸机17从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后端设置有的核检出口19离开本发明的安检过闸通道7并进入人工核检通道27,等待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的结果决定是否最终放行从第二通道闸机17进到人工核检通道27的出行者。
出行者通行过闸原理模式二:出行者预先准备好智能手机和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至少具备监测血压和心率和体温的功能,当出行者有序排列行进到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之前,先把智能手环舒适稳固套在手腕上,确保智能手环能有效实时监测出行者的血压和心率和体温,手动开启智能手环智能的蓝牙无线制式收发通信功能并启用手机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自动开启智能手机的蓝牙无线制式收发通信功能,使智能手环和智能手机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制式无线配对连接,然后,自动将智能手环从手腕周期性监测到并通过蓝牙制式无线电发送至智能手机的血压和心率和体温体征信号数据智能手机通过无线互联网加密无线发送至与上位机16相互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在保持体征信号数据持续周期性地无线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的基础上。
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通过智能手机显示屏显示文字信息提示出行者保持其合法持有的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之间的即时直线距离Dy始终不得大于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同时,根据由智能手环发送全和被智能手机接收的蓝牙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实时周期性地量化监测智能手环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即时直线距离Dy,自动将智能手机测定的其与智能手环之间的最大限定直线距离锁定为Dx,Dy≤Dx,Dx为一般为人体身高尺寸或臂展尺寸,故Dx取值250cm,这个取值可确保几乎所有数出行者手持的智能手机与其手腕固定佩戴的智能手环之间的即时直线距离Dy在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规定的Dx范围内变化,允许出行者在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和固定佩戴智能手环前往本发明的安检过闸通道7的过程中把智能手机装在身穿的衣服中任意部位的口袋内或握拿智能手机的手在其触及的空间范围内无阻碍地活动,确保出行者在参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过程中既不影响其肢体的自由活动,而且可有效确保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之间的即时直线距离Dy不大于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智能手机在周期性地把血压和心率和体温体征信号数据无线发送至云端服务器的状态中,通过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实时周期性对即时直线距离Dy和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进行计算比较,如果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判断即时直线距离Dy小于或等于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则判断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制式无线配对连接的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当前一直共同被同一合法拥有智能手机的出行者携带,智能手环、出行者始终在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Dx半径范围内,智能手机仍然在合法拥有它的出行者可随时快速触及或拿取的空间范围内且一同正在前往本发明所在地理位置的进程中,即出行者、智能手机和智能手环相应集中在半径为Dx的球形空间内,智能手机未被合法拥有它的出行者遗失或未被非合法拥有它的其他人带走,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相应通过智能手机显示屏显示文字信息提示出行者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规定相互无线通信的距离合格,在规定的范围内,允许调用智能手机自拍镜头对出行者进行人脸识别,如果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判断即时直线距离Dy大于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相应通过智能手机显示屏显示文字信息提示出行者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规定相互无线通信的距离不合格,在规定的范围外,禁止调用智能手机自拍镜头对出行者进行人脸识别;仅当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相应通过智能手机显示屏显示文字信息提示出行者智能手机与智能手环规定相互无线通信的即时直线距离Dy合格时,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调用智能手机自拍镜头对出行者自己的脸部进行高清放大拍摄并通过智能手机从中提取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将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解密出来,计算比对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若智能手机判断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相符合,智能手机则暂存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并将这两组数据相互绑定为最当前出行者人证合一且真实有效的身份数据并基于区块链原理将其无线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加密存储并通过智能手机显示屏显示文字信息提示出行者人证合一比对程序验证合格,即只有在云端服务器持续周期性地收到从智能手机无线发送的体征信号数据和合格的即时直线距离Dy数据的基础上,云端服务器方可允许当前出行者的智能手机对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计算比对,在人证合一比对程序验证合格之后,射频识别应答应用软件开始自动将智能手环从出行者手腕周期性监测到的血压和心率和体温体征信号数据、合格有效的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数据及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经智能手机通过无线互联网实时周期性打包成绑定组有效人证合一数据加密无线发送至与上位机16相互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存储,只有体征信号数据、合格有效的最大限定直线距离Dx数据及一次采集组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同时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直至出行者一直随身携带智能手机、智能手环进入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云端服务器方才持续判定人证合一状态持续有效,当出行者单队排列依次行进到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之时且在未行进至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之前,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保持主动发出无线高频脉冲唤醒电信号,同时,上位机16保持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和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处于加电待机休眠状态,上位机16通过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主动提前无线唤醒出行者手持的智能手机SoC硬件内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进到总入口内的出行者的智能手机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按单队排列顺序依次立即响应预先将其加密存储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通过智能手机和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无线发送至上位机16,上位机16将经无线互联网从最当前出行者携带的智能手机首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送至云端服务器,若最当前出行者携带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经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进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且云端服务器在从先前经无线互联网从智能手机第一次收到的所有绑定组有效人证合一数据中解密检索到的某个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当前经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从智能手机第二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经计算比对对应相同,上位机16则暂存第一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将绑定组有效人证合一数据确定为最当前出行者人证合一且真实有效的身份数据并基于区块链原理将其无线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加密存储,同时控制第一通道闸机5在最当前出行者行进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之前预先保持其闸板(第一通道闸板5a)打开,控制第二通道闸机17保持其闸板(第二通道闸板17a)关闭,控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直行方向指示标志且控制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直行方向指示语音,并且,在最当前出行者行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之前,上位机16立即有线唤醒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保持主动发出无线高频脉冲唤醒电信号,接替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主动提前无线唤醒人证合一且行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的最当前出行者手持的智能手机SoC硬件内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的出行者的智能手机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按单队排列顺序依次立即响应预先将其加密存储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通过智能手机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无线发送至上位机16,上位机16当前相应经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从智能手机第三次收到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由上位机16跟踪性地对第三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第二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计算比对,在保持第三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第一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周期性持续符合的状态中持续命令第一通道闸机5保持其闸板(第一通道闸板5a)打开和第二通道闸机17其闸板(第二通道闸板17a)关闭,当最当前出行者在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向后行进到其后端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的直行方向指示标志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看到,且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的直行方向指示语音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听到,以提示出行者继续直行通过闸板打开的第一通道闸机5,上位机16通过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与最当前出行者的智能手机的周期性通信持续标识最当前出行者,确保其经第一通道闸机5从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后端设置有的放行出口18离开本发明的安检过闸通道7;
若最当前出行者携带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经遮蔽式管廊8前端管口形成的总入口进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内或经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进入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且云端服务器在从先前经无线互联网从智能手机第一次收到的所有绑定组有效人证合一数据中解密检索到的每个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当前经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从智能手机第二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经计算比对不对应相同,上位机16则暂存第二次或地三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将第二次或地三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确定为最当前出行者人证不合一且非真实有效的身份数据并基于区块链原理将其无线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加密存储,同时控制第一通道闸机5在出行者行进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之前预先保持其闸板(第一通道闸板5a)关闭,控制第二通道闸机17保持其闸板(第二通道闸板17a)打开,控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左转方向指示标志且控制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左转方向指示语音,控制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显示出直行方向指示标志,并且,在最当前出行者行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之前,上位机16立即有线唤醒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保持主动发出无线高频脉冲唤醒电信号,接替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主动提前无线唤醒人证合一且行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的最当前出行者手持的智能手机SoC硬件内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进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内的出行者的智能手机的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按单队排列顺序依次立即响应预先将其加密存储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通过智能手机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无线发送至上位机16,上位机16当前相应经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3从智能手机第三次收到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由上位机16跟踪性地对第三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与第二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计算比对,在保持第三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和第一次收到的标准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周期性持续不符合的状态中持续命令第一通道闸机5保持其闸板关闭和第二通道闸机17其闸板打开,当最当前出行者在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向后行进到其后端时,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显示出的左转方向指示标志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看到,信号语音扬声器发出的左转方向指示语音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一通道闸机5时清楚听到,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显示出的直行方向指示标志被出行者在接近第二通道闸机17时清楚看到,以提示出行者继续直行通过闸板打开的第二通道闸机17,上位机16通过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原理持续标识最当前出行者,确保其经第二通道闸机17从敞开式人行通道12后端设置有的核检出口19离开本发明的安检过闸通道7并进入人工核检通道27,等待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综合运用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台式计算机34等对其进行刷卡身份登记安检,最终,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人工刷卡身份登记安检的结果决定是否最终放行从第二通道闸机17进到人工核检通道27的出行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上位机(16)、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和人工核检通道(27),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设在手机内,手机用于将对应于身份证的个人身份人脸生物特征数据加密存储在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内,所述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包括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前置望远镜头(3)、门架(4)、遮蔽式管廊(8)、横杆(10)、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前置白色照明灯(14)和第一台式计算机(36),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14)均匀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14)均固定安装于遮蔽式管廊(8)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和第一台式计算机(36)均固定安装于遮蔽式管廊(8)的前端底部内壁上,所述门架(4)与遮蔽式管廊(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0)固定连接于门架(4)的顶端,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固定安装于横杆(10)的底面上,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设置于的横杆(10)的中部,所述前置望远镜头(3)为可电动光学变焦望远镜,所述前置望远镜头(3)的后端与前置4K高速摄像机(2)的镜头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包括第一限位隔板(6a)、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和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所述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的前侧壁与门架(4)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隔板(6a)的前侧壁与门架(4)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隔板(6a)与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之间设置有敞开式人行通道(12),敞开式人行通道(12)的前侧和遮蔽式管廊(8)的后侧相互配合对接形成安检过闸通道(7),所述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与第一限位隔板(6a)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通道闸机(5),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对应第一通道闸机(5)的位置设置有放行出口(18),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上设置有第一通道闸板(5a),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0)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35),所述第一通道闸机(5)的正后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所述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的镜头端固定连接有后置望远镜头(23),所述后置望远镜头(23)为可电动光学变焦望远镜,所述后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25)的内侧上方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后置白色照明灯(24),所述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和第二后置限位隔板(6b2)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闸机(17),所述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对应第二通道闸机(17)的位置设置有核检出口(19),所述第二通道闸机(17)上设置有第二通道闸板(17a),所述第二通道闸机(17)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LED信号图像显示屏(21),所述人工核检通道(27)包括第三限位隔板(15)、第四限位隔板(26)、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台式计算机(34),所述第四限位隔板(26)的一侧与第二前置限位隔板(6b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隔板(15)的一侧与第四限位隔板(2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台式计算机(34)均固定安装于人工核检通道(2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式管廊(8)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层由民用电磁波吸收材料组成,用于屏蔽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前置4K高速摄像机(2)分别和上位机(16)电性连接,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与第一台式计算机(36)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分别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式X射线物品安检机(29)、指纹扫描采集仪(30)、静脉扫描采集仪(31)、电子称重秤(32)、视频显示器(33)和红外热成像测温摄像头(35)均与台式计算机(34)有线电性连接,所述台式计算机(34)与上位机(16)有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前置4K高速摄像机(2)、第一通道闸机(5)、第二通道闸机(17)、后置4K高速摄像机(22)、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第一台式计算机(36)均与上位机(16)电线连接,所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13)与第一台式计算机(36)电性连接,所述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后置无线射频通信器(28)均与射频识别应答单元(1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白色照明灯(14)能将前置无线射频通信器(1)和门架(4)正前方的部分内表面均匀照亮且使其形成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成对的前置望远镜头(3)对称向下倾斜指向安检过闸通道(7)在遮闭式管廊(8)内被前置白色照明灯(14)照亮的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对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进行定焦高清清晰成像,前置望远镜头(3)的对焦成像区域为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前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即前置非接触身份检测识别区(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白色照明灯(24)能将敞开式人行通道(12)位于第一通道闸机(5)正前方的部分内表面均匀照亮且使其形成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后置望远镜头(23)向下倾斜指向安检过闸通道(7)在敞开式人行通道(12)内被后置白色照明灯(24)照亮的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进行定焦高清清晰成像,后置望远镜头(23)的对焦成像区域为后置无阴影光照区域。
CN202011640559.2A 2020-12-31 2020-12-31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Withdrawn CN112863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559.2A CN112863027A (zh) 2020-12-31 2020-12-31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559.2A CN112863027A (zh) 2020-12-31 2020-12-31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3027A true CN112863027A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0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0559.2A Withdrawn CN112863027A (zh) 2020-12-31 2020-12-31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30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572A (zh) * 2021-10-11 2022-02-08 安徽太测临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机融合的x光安检方法及安检装置
CN114397267A (zh) * 2022-01-18 2022-04-26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太赫兹成像优化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572A (zh) * 2021-10-11 2022-02-08 安徽太测临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机融合的x光安检方法及安检装置
CN114397267A (zh) * 2022-01-18 2022-04-26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太赫兹成像优化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397267B (zh) * 2022-01-18 2023-08-08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太赫兹成像优化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06527U (zh) 人脸识别装置
US9412011B2 (en) Warning a user about adverse behaviors of others within an environment based on a 3D captured image stream
US20190236342A1 (en) Face concealment detection
CN107978051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US20150182127A1 (en)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real time health status credentialing
CN112863027A (zh) 安保场所出入口视频图像分析处理系统
CN106419867A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人体健康监测系统、方法
CN103106393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平台的嵌入式人脸识别智能身份认证系统
CN110647797B (zh) 一种访客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308670B (zh) 基于行为预测的变电站安全管控方法
CN205356524U (zh) 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电子猫眼系统
KR101759444B1 (ko) 착용형 헤드셋을 이용한 표정 인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837457A (zh) 安防专用人体视频图像预判分析指示报警系统
CN205901870U (zh) 基于红外多传感器具有采集人体健康数据功能的手机
CN108647504A (zh) 实现信息安全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226431A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무선통신 장치를 활용하여 이벤트 감지를 수행하는 웨어러블 기기
CN109584428A (zh) 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自动监控系统
CN108629278B (zh) 基于深度相机实现信息安全显示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54278B (zh) 一种头部三维数据采集及身份识别的安检门及方法
CN214476427U (zh) 一种智能入院信息登记机器人系统
CN202533963U (zh) 单图像传感器双眼虹膜识别设备
CN112863019A (zh) 智能报警联动控制系统
KR102309287B1 (ko) 출입관리시스템과 이것을 이용한 출입관리방법
KR101388236B1 (ko) 카메라 안경을 이용한 안면 인식 시스템
CN211653675U (zh) 一种具有体温检测预警功能的掌纹掌脉识别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