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2324A -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2324A
CN112862324A CN202110186805.XA CN202110186805A CN112862324A CN 112862324 A CN112862324 A CN 112862324A CN 202110186805 A CN202110186805 A CN 202110186805A CN 112862324 A CN112862324 A CN 112862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index
city
level
scor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68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亮
单志广
王威
郑其荣
马俊华
王守坤
殷庆华
郝敬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INFORMATION CENTER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68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23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2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2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包括: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根据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以及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其四级评价指标数据;根据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和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三级评价指标得分和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根据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为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由于三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和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可依次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计算得到,从而实现了城市发展现状的定量评价。

Description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已逐步从理念探讨走向落地实践;正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快速蓬勃发展,使得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的评价工作也日益重要。
在国外,马拉加大学提出构建“物联网和社会感知平台”,向城市数据驱动型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在国内,2016年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曾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利用电子政务外网探索开展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数据来源主要依靠城市填报。
然而,国内外的研究都停留在概念设计和探索应用阶段。
因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存在以下特点:范围广、指标间层级关联密切、指标计算得分逻辑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成熟的评价指标动态配置模型解决方案、成熟的评价指标动态展示模型解决方案、成熟的评价指标评分模型解决方案的话,很难建成自动化程度高、易于大规模应用的智慧城市评价分析和服务体系。
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构建成熟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动态配置模型、构建成熟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动态展示模型、构建成熟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评分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有助于定量评价城市发展现状,从而指导各地切实有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至少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所述一级评价指标、所述二级评价指标、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和所述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
根据所述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
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所述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根据所述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根据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为所述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
可选地,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均为由各个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数字及运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
可选地,当所述预设的评价指标包含多个一级评价指标时,所述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为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
可选地,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所述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的步骤,包括:
显示预设的评分页面,所述预设的评分页面包括所述四级评价指标的输入框;
获取用户在所述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43354410000031
其中,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一个或多个三级评价指标及计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L2为所述二级评价指标的得分,L3i表示该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三级评价指标,Ki为该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且Ki∈(0,1],n为与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的个数,且n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创新发展和市民体验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慧城市评价装置,包括:
标识配置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至少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所述一级评价指标、所述二级评价指标、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和所述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
公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所述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所述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根据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根据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为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由于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因此三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和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可依次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获得,不仅实现了城市发展现状的定量评价,为国家和地方决策者们提供更多维度、更精细的政策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也有助于国家层面综合了解评判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并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对照分析,客观审视和梳理城市发展的资源禀赋与问题短板,实现区域或城市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发展定位的重塑。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等级评价指标的一种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其中,评价指标包括至少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与各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与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与各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
步骤S2、根据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
步骤S3、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步骤S4、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步骤S5、根据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步骤S6、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为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
在本申请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中,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可根据实际需求分为多个等级。示例性地,上述评价指标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四级评价指标,且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其中,每个一级评价指标对应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每个二级评价指标对应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每个三级评价指标对应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
当然,上述智慧城市评价方法中一级评价指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步骤S2中,确定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以及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后,进一步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在本申请中,除四级评价指标外,每一等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均可由其下一等级的评价指标确定得到。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等级评价指标的一种示意图。如图2所示,四级评价指标可以是页面控件配置,例如文本描述、输入框,单选、复选等等,每个三级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由其对应的各个四级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由其对应的各个三级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一级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由其对应的各个二级评价指标确定。因此,在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后,即可按照每一等级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将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作为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其智慧化城市越高。因此,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实现了城市发展现状的定量评价,为国家和地方决策者们提供更多维度、更精细的政策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进而有助于国家层面综合了解评判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并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对照分析,客观审视和梳理城市发展的资源禀赋与问题短板,实现区域或城市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发展定位的重塑,拓展区域或城市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可选地,上述步骤S2中,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均为由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数字及运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
本实施例中,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均为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由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数字及运算符组成。在计算各个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得分时,只需调用正则表达式计算引擎,即可将正则表达式里的变量用下一等级的指标变量结果值进行替换,并根据公式计算评价指标的得分。可见,此种设计方式不仅计算逻辑清晰、计算简单、也便于根据不同待评价城市灵活调整计算指标,进而有助于地方发现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为科学制定城市相关规划和有针对性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可选地,当预设的评价指标包含多个一级评价指标时,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为各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一级评价指标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地,一级评价指标可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创新发展和市民体验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多个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作为智慧城市得分,便于对待评价城市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为城市发展现状提供更准确的定量评价。
进一步地,当预设的评价指标包括多个一级评价指标时,可以为各个一级评价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如此有利于为国家和地方决策者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
可选地,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的步骤,包括:
显示预设的评分页面,预设的评分页面包括四级评价指标的输入框;
获取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时,首先显示预设的评分页面,预设的评分页面中包括四级评价指标的数据框,用于由用户输入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具体地,以三级评价指标“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为例,其下属的四级评价指标为“政务服务事项总数对应的第一输入框”和“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对应的第二输入框”,用户可以在第一输入框输入政务服务事项总数L41、并在第二输入框输入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L42,如此可计算出三级评价指标“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
可见,用户能够通过预设界面中的输入框方便地输入四级评价指标数据,进而获取计算得到的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从而提供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43354410000081
其中,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一个或多个三级评价指标及计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L2为所述二级评价指标的得分,L3i表示该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三级评价指标,Ki为该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且Ki∈(0,1],n为与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的个数,且n为正整数。
具体而言,在上述智慧城市评价方法中,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下属的三级评价指标也可以为多个。例如,若二级评价指标为“政务服务”,那么其下属的三级评价指标可以为“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一站式办理率”和“网上统一入口率”。进一步地,二级评价指标“政务服务”采用如上所示的公式计算得到,此时n=3,L31为三级评价指标“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L32为三级评价指标“一站式办理率”,L33为“网上统一入口率”。
可选地,权重Ki∈(0,1]。
应当理解,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二级评价指标的得分,计算方法简单,特别是当数据量较大时,也不会增大算法复杂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算法性能,改善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以一级评价指标为“惠民服务”为例,它的下属二级指标为:政务服务、交通服务、社保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城市服务、帮扶服务、智慧农业、智慧社区,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1个或多个二级评价指标和计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那么一级评价指标“惠民服务”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43354410000091
其中,L1为计算得到的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L2i表示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m为与该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二级评价指标的个数,Ki为该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且Ki∈(0,1]。例如当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务服务”时,m=10,即L21为二级评价指标“政务服务”、L22为二级评价指标“交通服务”,L23为二级评价指标“社保服务”、L24为二级评价指标“医疗服务”、L25为二级评价指标“教育服务”、L26为二级评价指标“就业服务”、L27为二级评价指标“城市服务”、L28为二级评价指标“帮扶服务”、L29为二级评价指标“智慧农业”、L210为二级评价指标“智慧社区”。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和三级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对应的得分。
三级评价指标计算得分后直接调用后续步骤:
步骤11:二级评价指标计算得分,调用该二级评价指标计算公式用到的所有三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计算完得分后,再根据三级评价指标得分计算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步骤12:一级评价指标计算得分,调用该一级评价指标计算公式用到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计算完得分,再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得分计算一级评价指标得分。
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等于所有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
步骤2:调用公式配置表,读取两部分数据,一部分数据为查询某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用到的所有下属等级的评价指标变量(封装的字符串有间隔符),另一部分数据为查询某评价指标对应计算公式(正则表达式)。
步骤3:上述步骤2中查询到的某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用到的所有下属等级的评价指标变量,进行循环读取判断每个评价指标变量的类型。
步骤31:如果是“最末层级指标”(第四级评价指标)类型,则从填报结果表里查询该评价指标变量对应的原始填报数据,即第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步骤32:如果不是“最末层级指标”(第四级评价指标)类型,则需要从填报计算得分表查询该评价指标变量已经计算出来的得分数据。
步骤4:对上述步骤3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类型判断;
如果是数值型,则该评价指标变量的结果值结果直接用。
如果是空,则评价指标变量结果为0。
如果是单选类型,则评价指标变量结果值结果选ture为1,选flase为0,未选为0。
如果是多选类型,则评价指标变量结果值结果为选中个数之和,反选或未选为0。
步骤5:根据上述步骤4取得的评价指标变量结果值,和上述步骤2查询某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调用正则表达式计算引擎,正则表达式里的变量用评价指标变量结果值进行替换,并根据公式计算。
步骤6:计算结果保存到填报计算得分表中。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评价装置,包括:
标识配置单元410,用于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其中,评价指标包括至少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与各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与各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与各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
公式确定单元420,用于根据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
数据获取单元430,用于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第一计算单元440,用于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第二计算单元450,用于根据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第三计算单元460,用于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根据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根据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为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由于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三级评价指标和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因此三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和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可依次根据四级评价指标数据,不仅实现了城市发展现状的定量评价,为国家和地方决策者们提供更多维度、更精细的政策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也有助于国家层面综合了解评判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并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对照分析,客观审视和梳理城市发展的资源禀赋与问题短板,实现区域或城市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发展定位的重塑。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至少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所述一级评价指标、所述二级评价指标、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和所述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
根据所述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
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所述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根据所述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根据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为所述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均为由各个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数字及运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的评价指标包含多个一级评价指标时,所述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为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所述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的步骤,包括:
显示预设的评分页面,所述预设的评分页面包括所述四级评价指标的输入框;
获取用户在所述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943354400000021
其中,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及计算符组成的正则表达式,L2为所述二级评价指标的得分,L3i表示该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三级评价指标,Ki为该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第i个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且Ki∈(0,1],n为与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的个数,且n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创新发展和市民体验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智慧城市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配置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评价指标,配置各个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其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至少一个一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与各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至少一个四级评价指标;所述一级评价指标、所述二级评价指标、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和所述四级评价指标的等级逐渐降低;
公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和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标识,分别确定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以及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待评价城市,并获取所述待评价城市的四级评价指标数据;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四级评价指标数据和所述三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三级评价指标得分;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级评级指标得分和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二级评价指标得分;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评价城市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并将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作所述待评价城市的智慧城市得分。
CN202110186805.XA 2021-02-18 2021-02-18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8623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6805.XA CN112862324A (zh) 2021-02-18 2021-02-18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6805.XA CN112862324A (zh) 2021-02-18 2021-02-18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2324A true CN112862324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8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6805.XA Pending CN112862324A (zh) 2021-02-18 2021-02-18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232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6132A (zh) * 2018-11-21 2019-04-1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评价ai分析系统及智慧城市评价方法
CN109636150A (zh) * 2018-11-30 2019-04-16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一种智慧城市“多规合一”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及其系统
CN110046812A (zh) * 2019-03-29 2019-07-23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城市安全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6132A (zh) * 2018-11-21 2019-04-1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评价ai分析系统及智慧城市评价方法
CN109636150A (zh) * 2018-11-30 2019-04-16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一种智慧城市“多规合一”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及其系统
CN110046812A (zh) * 2019-03-29 2019-07-23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城市安全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miri et al. A new fuzzy BWM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a sustainable supplier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oang et al. Board divers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Vietnam
Keršulienė et al. Integrated fuzzy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odel for architect selection
Vinodh et al. Agility index measurement using multi-grade fuzzy approach integrated in a 20 criteria agile model
Ensslin et al. Seaport-performance tools: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Parthiban et al. A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for suppliers selection
Chatterjee et al. Supplier selection in Teleco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Fuzzy-Rasch based COPRAS-G method
Anisseh et al. Fuzzy extension of TOPSIS model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eria
Popovic et al.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soci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society and product responsibility aspects in supply chains
JP2002092305A (ja) スコア算出方法及びスコア提供方法
CN107622432A (zh) 商户评价方法及系统
Hosseini Nasab et al. A fuzzy multiple-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contractor prequalification
WO2016139666A1 (en) Predictive strategic outcomes by combining human crowdsourcing
Coste et al. Service performance-between measurement and inform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Mahmoudi et al.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iers using hybrid DEA-OPA model: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US20150347489A1 (e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query and record meta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ce between disparate items in classification systems
Wu et al. Evaluating competitiveness using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case study of Chinese airlines
Putri et al. Big data and strengthening msmes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development studies on batik msmes in east java)
Álvarez-Rodríguez et al. Sensitivity of oper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benchmarks of retail stores to decision-makers' preferences throug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P5273691B2 (ja) 技術推移視覚化装置及び方法
Zhang et al. Sustainability consideration within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through maturity models analysis
CN111125561A (zh) 一种网络热度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Widiantor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scholarship reception selection at Universal University of Batam
Nasser et al. Application of selected MCDM methods for developing a multi-functional framework for Eco-hotel planning in Yemen
CN112862324A (zh) 智慧城市评价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250101 4-901,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ELCHIN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Information Center

Address before: 250101 4-901,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ELCHIN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