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02A - 无线呼叫方式 - Google Patents

无线呼叫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02A
CN1128602A CN95190407.8A CN95190407A CN1128602A CN 1128602 A CN1128602 A CN 1128602A CN 95190407 A CN95190407 A CN 95190407A CN 1128602 A CN1128602 A CN 1128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receiver
wireless
area
distinguished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04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173C (zh
Inventor
坂井勉
大桥节也
水木贵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8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1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22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networks, e.g. wide area p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基地台呼叫以自己的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在该区域内利用固有的接收机机识别符号进行呼叫。另外,呼叫移动到该呼叫区域的其他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利用其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的接收机识别符号进行呼叫。这样,对于无线呼叫接收机,就不必对每个呼叫区域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在任意的呼叫区域都可以接收呼叫。

Description

无线呼叫方式
本发明涉及从基地台对无线呼叫接收机有选择地发射呼叫信号、由无线呼叫接收机通知用户有呼叫的无线呼叫方式。特别是涉及无线呼叫接收机可以移动到其他呼叫区域使用的服务区域的扩展。
作为无线呼叫接收机移动到其他呼叫区域时也可以呼叫该接收机的技术,在特公平1—13253号公报或特开平1—97026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新的呼叫区域进行位置登记后在该区域进行呼叫的技术。另外,在特开平1—231437号公报或特开平2—67024号公报中公开了转送呼叫请求的技术。
图1是说明特开平1—97026号公报所示的先有例的无线呼叫方式的结构框图。在该先有例中,控制台4与连接着通信终端1、2的通信网3连接,基地台12、22、32与该控制台4连接,基地台12、22、32分别形成呼叫区域11、21、31。预先对能在多个呼叫区域接收呼叫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赋予对各呼叫区域12、22、32而不同的接收机识别符号IDAa、IDAb、IDAc。无线呼叫用接收机13的用户预先通过通信网3将自己所在的区域向控制台4登记。
当在呼叫区域11呼叫无线呼叫接收机13时,就从基地台12作为呼叫信号发射出接收机识别符号IDAa。无线呼叫接收机13检测到呼叫信号中包含接收机识别符号IDAa后,就进行呼叫动作。当无线呼叫接收机13移动到呼叫区域21或呼叫区域31内时,在进行位置登记之后,就从基地台22或32作为呼叫信号发射出接收机识别符号IDAb或IDAc,无线呼叫接收机1 3检测到呼叫信号中包含接收机识别符号IDAb或IDAc后,就进行呼叫动作。
与此相反,例如呼叫区域21中的只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IDAb的无线呼叫接收机23或呼叫区域31中的只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IDAc的无线呼叫接收机33分别只能在呼叫区域21、呼叫区域31只接收呼叫。为了能在除此以外的呼叫区域接收呼叫,必须重新接收该呼叫区域的接收机识别符号的分配。
但是,在这种先有例的方式中,必须对想在多个呼叫区域接收呼叫的无线呼叫接收机预先对每个呼叫区域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另外,在未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的呼叫区域不能接收呼叫。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不必对每个呼叫区域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可以在任意的呼叫区域接收呼叫的无线呼叫方式。
本发明的无线呼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具有根据从通信网传送来的呼叫向各呼叫区域发射包含呼叫信号的无线信号的多个基地台和接收该多个基地台分别发射的无线信号并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中包含自己的识别符号后生成呼叫输出的1个以上的无线呼叫用接收机的无线呼叫方式中,对各呼叫区域分配区域识别符号,对无线呼叫接收机将某一呼叫区域设定为母局区域,在该母局区域内分配固有的接收机识别符号,基地台具有当呼叫以自己的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就发射该接收机的接收机识别符号、当呼叫以其他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就发射该接收机作为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的接收机识别符号的装置,各无线呼叫接收机具有作为自己的识别符号在自己的母局区域内接收呼叫信号时检测该呼叫信号中不包含区域识别符号而只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在其他呼叫区域内接收呼叫信号时检测该呼叫信号中既包含自己的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又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的装置。
为了实施本发明,至少各无线呼叫接收机必须识别自己所在的呼叫区域。为此,只要基地台具有另外发射与呼叫信号独立的用于识别自己的呼叫区域的控制信号的装置、各无线呼叫接收机具有根据该控制信号判断该呼叫区域是否自己的母局区域就可以了。
为了有效地利用无线信号,最好基地台只对位于自己的呼叫区域内的无线呼叫接收机发射包含呼叫信号的无线信号。为此,具有通过公共通信网登记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位置的控制台,该控制台最好具有将通信网对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呼叫转送给该登记过的位置的基地台的装置。这时,作为想呼叫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识别符号,将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识别符号通知基地台,基地台对于包含自己的呼叫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的呼叫信号,可以去掉该区域识别符号。在控制台中,也可以去掉区域识别符号。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呼叫以自己的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基地台在该区域内就利用固有的接收机识别符号进行呼叫。另外,其他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移动到该呼叫区域,呼叫该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就利用其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的接收机识别符号进行呼叫。因此,对于各无线呼叫接收机,就不必对各喊叫区域都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在任意的呼叫区域都可以接收呼叫。另外,即使在各呼叫区域独立地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在任意的呼叫区域也不会重复对其他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呼叫信号,从而可以减轻接收机识别符号的赋予及管理的负担。
图1是先有例的无线呼叫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呼叫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3是表示控制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基地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a)~(c)是从各基地台发射的呼叫信号的格式例的图。
图7是表示ITU—R推荐Rec.584“无线呼叫码No.1”所示的呼叫信号的格式的图。
图8(a)~(c)是根据“无线呼叫码No.1”实施本发明的信号结构例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呼叫方式的结构框图。在本例中,取呼叫区域数为3。
通信终端1、2与通信网3连接,进而与无线呼叫方式的控制台4连接。基地台12、22、32与控制台4连接。基地台12、22、32分别形成呼叫区域11、21、31,对各呼叫区域11、21、31分配区域识别符号Na、Nb、Nc。对于以呼叫区域11、21、3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23、33分别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IDA、IDB、IDC。这里,接收机识别符号在一个呼叫区域内为了各无线呼叫接收机检测自己的呼叫信号而成为固有的值,在不同的呼叫区域之间是独立地赋予的,所以,不一定IDA≠IDB≠IDC,也可以取为IDA=IDB=IDC。
基地台12、22、32根据从通信网3传送来的寻呼,发射包含呼叫信号的无线信号。无线呼叫接收机13、23、33接收基地台12、22、32发射的无线信号,当该呼叫信号中包含自己的识别符号时,就生成呼叫输出。在本例中,对各呼叫区域设了一个基地台,但是,也可以对呼叫区域设多个基地台。
这里,对于以呼叫区域1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假定在该呼叫区域11内,基地台12对通信网3的寻呼进行呼叫。这时,基地台12对该无线呼叫用接收机13作为呼叫信号发射固有的接收机识别符号IDA。无线呼叫接收机13在呼叫信号中不包含区域识别符号而只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时就检测该信号,进行呼叫动作。
对于以呼叫区域21、31分别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23、33,该母局区域内的基地台22、32呼叫该无线呼叫接收机23、33时也一样。即,基地台22使用接收机识别符号IDB呼叫无线呼叫接收机23,基地台32使用接收机识别符号IDC呼叫无线呼叫接收机33。
下面,说明无线呼叫接收机13移动到非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21内、在该呼叫区域内进行呼叫的情况。这时,该呼叫区域21的基地台22作为呼叫信号发射无线呼叫接收机13的母局区域即呼叫区域11的区域识别符号Na和无线呼叫接收机13的接收机识别符号IDA。无线呼叫接收机13在非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21内接收呼叫时,检测到呼叫信号中包含区域识别符号Na和接收机识别符号IDA后进行呼叫动作。这里,接收机识别符号IDA也可以和以呼叫区域2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23的接收机识别符号IDB相同。对于不将呼叫区域2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由于将母局区域即呼叫区域11的区域识别符号Na附加到接收机识别符号IDA上进行发射,所以,与无线呼叫接收机23之间不会相互错误地进行呼叫。
当无线呼叫接收机13移动到非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31内接收呼叫时,无线呼叫接收机23移动到非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11或31内接收呼叫时或者无线呼叫用接收机33移动到非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11或21内接收呼叫时也一样,将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附加到接收机识别符号上作为呼叫信号进行呼叫。
图3~图5分别是控制台4、基地台12、22、32和无线呼叫接收机13、23、33的动作的流程图。通过通信网3将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位置登记到控制台4中,根据该登记的位置将通信网3对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寻呼转送给该登记的位置的基地台。这时,控制台4作为想呼叫所无线呼叫接收机的识别符号将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识别符号通知基地台12、22、32。基地台12、22、32对于控制台4的呼叫信号,对于包含自己的呼叫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的呼叫信号去掉该区域识别符号后进行发射。基地台12、22、32另外还与呼叫信号独立地发射用于识别呼叫区域的控制信号。无线呼叫接收机13、23、33根据该控制信号判断该呼叫区域是否自己的母局区域。并且,当在自己的母局区域内接收呼叫信号时,检测到该呼叫信号中不包含区域识别符号而只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时就生成呼叫输出。当在其他呼叫区域内接收呼叫信号时,检测到该呼叫信号中既包含自己的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又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时,就生成呼叫输出。
图6(a)~(c)是呼叫信号的结构例,(a)是从呼叫区域11的基地台12发射的呼叫信号的结构例,(b)是从呼叫区域21的基地台22发射的呼叫信号的结构例,(c)是从呼叫区域31的基地台32发射的呼叫信号的结构例。在图6(a)中,最初的呼叫信号是对无线呼叫接收机13的呼叫信号,由于是对以该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呼叫信号,所以,由接收机识别符号IDA和信息信号构成。另外,在图6(b)中,第2个和第3个呼叫信号分别是对无线呼叫接收机23、33的呼叫信号,由于是以其他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呼叫信号,所以,分别由各自的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Nb、Nc和各自的接收机识别符号IDB、IDC以及各信息信号构成。
对于图6(b)、(c)也一样,图6(b)的3个呼叫信号分别是对呼叫区域21中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23、33的呼叫信号,图6(c)的三个呼叫信号分别是对呼叫区域31中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23、33的呼叫信号。
作为呼叫信号,可以使用例如ITU—R推荐的Rec.584“无线呼叫码No.1”所示的信号格式。“无线呼叫码No.1”的信号格式示于图7。在“无线呼叫码No.1”中,各个代码字由32位构成,在这32位中,包含在21位的信息位附加上10位的检验位的BCH(31、21)符号和奇偶性位。各代码字的开头位(位序号1)是用于识别代码字的种类的位,如果该位是“0”,表示该代码字是地址代码字,如果该位是“1”,表示该代码字是信息代码字。在地址代码字中,位序号2~19的18位分配为地址位,位序号20、21的2位作为功能位使用。在信息代码字中,位序号2~21的20位分配为信息位。
在本发明中使用该信号格式是为了识别对母局区域的接收机的呼叫信号和对以其他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接收机的呼叫信号,所以,使用2位作为功能位。在对母局区域的接收机的呼叫信号中,将功能位取为“0,0”。另外,在以其他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接收机的呼叫信号中,对于用于传送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的地址代码字,将功能位取为“1,0”,对于用于传送接收机识别符号的地址代码字,将功能位取为“1,1”,连续地传送2个地址代码字。具体的例子示于图8(a)~(c)。
图8(a)是从呼叫区域11的基地台12发射的呼叫信号,即是图6(a)所示的信号中对以该呼叫区域1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13的呼叫信号。这时,将功能位取为“0,0”,将位序号2~19取为接收机识别符号IDA。
图8(b)是图6(a)所示的呼叫信号中对以另一个呼叫区域2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23的呼叫信号。这时,将地址代码字使用2个代码字。在第1地址代码字中,将功能位取为“1,0”,将位序号2~19取为区域识别符号Nb。在第2地址代码字中,将功能位取为“1,1”,将位序号2~19取为接收机识别符号IDB。
图8(c)是图6(a)所示的呼叫信号中对以另一个呼叫区域31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33的呼叫信号。这时,和图8(b)的情况一样,将地址代码字使用2个代码字。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登记想呼叫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位置,只与该位置对应的基地台呼叫该无线呼叫接收机的情况。不进行位置登记时,实际上是从各基地台同时对相同的无线呼叫接收机进行呼叫的。这时,图6(a)、(b)、(c)所示的信号同时从各基地台发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线呼叫方式对于各无线呼叫接收机不必对各呼叫区域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可以在任意的呼叫区域接收呼叫。
另外,在各呼叫区域即使对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独立地赋予接收机识别符号,在任意的呼叫区域也不检测对其他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呼叫信号,所以,可以减轻接收机识别符号的赋予及管理的负担。

Claims (5)

1.一种无线呼叫方式,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根据从通信网传送来的呼叫向各呼叫区域发射包含呼叫信号的无线信号的多个基地台和接收该多个基地台分别发射的无线信号并在检测到该呼叫信号中包含自己的识别符号后生成呼叫输出的1个以上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无线呼叫方式中,对各呼叫区域分配区域识别符号,对上述无线呼叫接收机将某一呼叫区域设定为母局区域,在该母局区域内分配固有的接收机识别符号,上述基地台具有当呼叫以自己的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就发射该接收机的接收机识别符号、当呼叫以其他呼叫区域作为母局区域的无线呼叫接收机时,就发射该接收机作为母局区域的呼叫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的接收机识别符号的装置,各无线呼叫接收机具有作为自己的识别符号在自己的母局区域内接收呼叫信号寸检测该呼叫信号中不包含区域识别符号而只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在其他呼叫区域内接收呼叫信号时检测该呼叫信号中既包含自己的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又包含自己的接收机识别符号的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呼叫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地台具有另外与呼叫信号独立地发射用于识别自己的呼叫区域的控制信号的装置,各无线呼叫接收机具有根据该控制信号判断该呼叫区域是否自己的母局区域的装置。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呼叫方式,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公共通信网登记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位置的控制台,该控制台具有将通信网对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寻呼转送给该登记的位置的基地台的装置。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呼叫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转送装置具有作为想呼叫的无线呼叫接收机的识别符号将母局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和该接收机识别符号通知基地台的装置,上述基地台具有对包含自己的呼叫区域的区域识别符号的呼叫信号去掉该区域识别符号的装置。
5.一种无线呼叫接收机,该无线呼叫接收机可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无线呼叫方式。
CNB951904078A 1994-05-10 1995-05-09 无线呼叫系统和无线呼叫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1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96725A JP2896741B2 (ja) 1994-05-10 1994-05-10 無線呼出方式
JP096725/94 1994-05-10
JP096725/1994 1994-05-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02A true CN1128602A (zh) 1996-08-07
CN1156173C CN1156173C (zh) 2004-06-30

Family

ID=1417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519040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173C (zh) 1994-05-10 1995-05-09 无线呼叫系统和无线呼叫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777560A (zh)
JP (1) JP2896741B2 (zh)
CN (1) CN1156173C (zh)
WO (1) WO19950310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0816A (en) * 1995-07-31 1999-07-06 At&T Ipm Corp. Location register for a land-line supported private base station operable in a cellular system
US5666107A (en) * 1995-09-20 1997-09-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roaming amo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75477B1 (en) * 1996-05-03 2001-08-14 Telxon Corporation Campus area pager system
US5959546A (en) * 1997-05-15 1999-09-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aming address validation for selective call devices
US6134441A (en) * 1997-06-30 2000-10-17 Telefonaktiebolget Lm Ericsson Telemetry application numbering for SMS and USSD
KR19990047893A (ko) 1997-12-05 1999-07-05 김영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페이징 방법
FI107689B (fi) * 1998-04-03 2001-09-14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merkinanto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GB2358106B (en) * 1998-07-21 2004-02-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metry numbering for SMS and USSD
US6542751B1 (en) * 1999-11-27 2003-04-01 Long Range Systems, Inc. Multi-mode paging system
US7062281B2 (en) * 1999-11-27 2006-06-13 Long Range Systems, Inc. Multi-mode paging system
US6594493B1 (en) * 2000-02-09 2003-07-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ging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6816061B1 (en) 2000-09-15 2004-11-09 Keith K. Wong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common data to a plurality of reception devices
DE10117269B4 (de) * 2001-03-30 2005-12-0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Zuordnung eines mobil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s zu einem Corenetzwerkknoten
US6869016B2 (en) 2001-04-04 2005-03-2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Bar code data driven communications by mobile computer terminals operable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366524B2 (en) * 2002-02-06 2008-04-29 Ntt Docomo Inc. Using subnet relations for paging, authentication, association and to activate network interfaces in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7835A (en) * 1985-11-27 1990-01-30 At&E Corporation High capacity protocol with multistation capability
JPS63146525A (ja) * 1986-12-10 1988-06-18 Iwatsu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話方式
JPS63109619A (ja) * 1987-01-07 1988-05-14 Iwatsu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話方式
JPH0650837B2 (ja) * 1987-03-06 1994-06-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ペ−ジングシステム
JPS6427328A (en) * 1987-03-20 1989-01-30 Iwatsu Electric Co Ltd Portable telephone system
JPH0273843U (zh) * 1988-11-25 1990-06-06
JPH0359788U (zh) * 1989-10-16 1991-06-12
JPH03131131A (ja) * 1989-10-17 1991-06-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移動通信方式における位置登録方法
US5254986A (en) * 1989-10-23 1993-10-19 Motorola, Inc. Nation-wide paging with local modes of operation
US5357561A (en) * 1992-07-10 1994-10-18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unit control for wide are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600312A (en) * 1995-01-24 1997-02-04 Motorola, Inc.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roaming capability and controlled group messag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777560A (en) 1998-07-07
WO1995031074A1 (fr) 1995-11-16
JPH07307965A (ja) 1995-11-21
CN1156173C (zh) 2004-06-30
JP2896741B2 (ja) 199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173C (zh) 无线呼叫系统和无线呼叫接收机
CN1096810C (zh) 在基站系统和移动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上对无线接口多样性的支持
Wall et al. Food poisoning: notifications, laboratory reports, and outbreaks--where do the statistics come from and what do they mean?
EP0179898B2 (en) A two way personal message system with extended coverage
CN1145121C (zh) 在双向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距离的通知方法和装置
EP0660572A3 (en) Location dependent service for a wireless telephone
CA2253266A1 (en) Duplicated home location registers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NO911481L (no) Fremgangsmaate for tilpasning av et mobilt radiokommunikasjonssystem til trafikk- og ytelseskrav.
CA2277268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i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CA21592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loning Fraud in Cellular/PCS Communications
EP0921669A3 (en) Call connection method for a radiotelephone
CN1201582A (zh) 双向数据设备中改进的消息处理
CN1096192C (zh) 用于呼叫处理的通信系统和业务控制器
CN1121292A (zh) 选择呼叫系统和选择呼叫接收机
CN1012314B (zh) 无线电话系统中信道转换控制方式
JP3607549B2 (ja) 無線通信移動局呼処理データ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CA22575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exchange parallel paging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5292C (zh) 无线寻呼系统的广域寻呼业务处理方法
KR20010030761A (ko)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CN1113674A (zh) 发送消息的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EP0817417A3 (en) Radio conference system and terminal unit therefor
CN1190060C (zh) 即时通知手机状态的方法及服务手机的控制中心
JPS62290218A (ja) 端末呼出し方法
CN1086648A (zh) 可避免因接收不必要信息而引起干扰的寻呼接收机
JPH0523658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