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855A -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855A
CN112859855A CN202110028064.2A CN202110028064A CN112859855A CN 112859855 A CN112859855 A CN 112859855A CN 202110028064 A CN202110028064 A CN 202110028064A CN 112859855 A CN112859855 A CN 112859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target
solution
objectiv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80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明峰
杭阿芳
王翠
苗甜银
张静
吴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0280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8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3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speed control of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14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criteria, e.g. avoiding hazardous area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a learning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是在含有静态障碍物的二维环境中获取机器人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最优路径。由于蝗虫优化算法中每个蝗虫的位置更新是由自身当前位置、目标位置和其他蝗虫的位置共同决定。本设计使用多目标函数来生成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撞最优路径,这些函数表示了最优化变量的最短距离、最小能耗和最小时间的影响。所使用的目标函数通过连接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在配置空间中产生无碰撞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算法,蝗虫优化算法的灵感来源于蝗虫的生命周期。蝗虫在自然界中是单独存在的,但它们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群体之一。这种生物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在幼虫期还是成年期都能看到蝗群的变化。幼虫期蝗虫群的主要特征是运动缓慢,步伐小。算法的搜索行为分为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两部分。在全局探索中,蝗虫群体向外跳跃,种群快速移动,有利于全局探索。但在局部开发中,蝗群往往行动缓慢并在小范围内运动,有利于局部搜索。这两种搜索以及对目标搜索都是由蝗虫群同时完成的。蝗虫优化算法(GOA)在移动机器人导航问题中的应用符合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的趋势,因此申请人设计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通过将蝗虫优化算法运用于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从而解决移动机器人导航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机器人目标种群的初始位置、种群规模及算法中的各参数,如:cmax、cmin、最大迭代次数;
2)计算机器人目标群每个搜索个体的适应度值,并找出当前全局最优解;
3)M=最优粒子;
4)使用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来更新参数c;
5)标准化区间在[1,4]的机器人目标之间的距离;
6)通过基本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更新当前粒子的位置;
7)修剪外部种群,为每个粒子选择全局最优位置;
8)计算并选择每个粒子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和种群最优位置进行比较;
9)将每个粒子的最优位置粒子存档,与M进行比较,更新最优粒子;
10)根据新的非支配解与已存档的非支配解的比较,更新外部存储ceph;
11)移动机器人绕开障碍物,选择距离目标最安全的点,输出最优轨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本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用以下数学模型来进行描述:
Xi=Si+Gi+Bi (1)
其中:Xi是机器人目标群中第i只机器人目标的位置;S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的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G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受到的重力作用的影响;B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受到的风力作用的影响;
下面对机器人目标算法中更新行为用数学模型具体说明:
1)Si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21
其中: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22
表示的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到第j只机器人目标的单位矢量;dij表示的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到第j只机器人目标之间的距离;
s函数定义为机器人目标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函数,公式如下:
sr=fe-r/l-e-r (3)
其中:f是吸引强度参数;l是吸引长度比例参数,机器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吸引和排斥: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相互吸引,r的取值范围称为吸引区;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既不相互吸引也不相互排斥,r的取值范围称为舒适区,当r的取值过大时,sr≈0,但是此时r的取值并不是舒适域;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相互排斥,此时r的取值范围称为排斥区;
因此,不能将此函数应用于大距离机器人目标之间的强作用力;
2)Gi值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1
其中:g是引力常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2
是朝向地球中心的单位矢量。
3)Bi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3
其中:u是漂移常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4
是与风向同向的单位矢量;
由于机器人目标到达舒适区的速度很快,机器人目标群无法收敛于目标位置,因此该数学模型不能直接用于求解优化问题,通过引入参数以区分不同阶段的寻优,更新机器人目标位置的数学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5
其中:ubd、lbd分别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第d维变量的上边界和下边界,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6
是当前d维空间上的最优解大括号里面的参数c是减小舒适区、排斥区和吸引区大小的递减系数;括号外的参数c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减少了机器人目标在目标值附近的运动,c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减少了对全局搜索范围,但增加了对目标周围的局部精度搜索,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37
表示机器人目标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函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找出当前全局最优解方法如下:
首先,在工作空间中随机生成自由空间V(x,y),然后,找到起始位置SP(x,y)到目标位置TP(x,y)的无碰撞顶点的索引序列,在工作空间中,所选顶点的位置显示下一个顶点的索引Vn(x,y),n∈[1,N+1],其中最终索引表示环境中的目标位置Vn+1(x,y)=TP(x,y),计算初始位置SP0和目标位置TPn+1之间的路径长度,用于计算路径长度的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1
其中:l(p)是路径的长度;d(SPi,TPi+1)是SPi和TPi+1之间的距离,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分为n等分段,因此,计算d(SPi,TPi+1)的值,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2
利用三个目标函数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式(9)中函数F1(p)是用于查找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最短路径,即欧几里得距离: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3
另一个目标函数F2(p)用来优化平滑路径。表示为在每次迭代中,将起始点和目标点连接起来,将其中所有的等分路线段上的点连接所形成的夹角的补角之和F2(p)越小,表示每个路径点的夹角就越大,路径就越平滑;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4
其中:ψi是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0<ψ<π);n是路径中的直线段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5
其中:k为安全系数;D表示路径到障碍物的最小距离,D值越大,F3(p)越小,安全性越高。
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机器人路径规划可以看作是求解一个多目标,包括三个目标函数及以上,多维即等分线=维度数=n函数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为了获得多目标优化最优解,使用Pareto最优解决方案,Pareto优势算子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6
其中: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47
该方程表示,x的所有分量都小于相对应的y的相应分量,或者至少有一个分量较小,则称x支配y,记作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12
Pareto数学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1
可行解集由X中所有的可行解组成,记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2
其中任意一个解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3
则称为非支配解即帕累托最优解,X是Pareto最优解又称非支配解,用d维决策向量和多目标规划的方式来求解Pareto最优解,Pareto多目标优化公式求解最短路径如下:
Min F(p)=(f1(x),f2(x),…,fh(x)) i=1,2,…,h;x∈[xL,xU] (14)
其中:x是一组决策向量;F(p)是目标向量(f1,f2,…fn)∈Y∈Rh的目标函数;xL和xU分别是可行解集上限和下限的约束条件,满足约束形式的所有搜索粒子的决策空间的可行集合是λ={x∈Rh|x∈[xL,xU]},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优化的目的是找到Pareto最优解,F(p)是路径规划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具有三个不等式,分别为式(9)~(11),因此,式(9)~(11)可用多目标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最优数学公式来表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4
其中: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5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6
是决策向量,由对应于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解的估计坐标组成;f1是路径长度约束的目标函数;f2是平滑路径约束的目标函数;f3是安全性约束的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7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8
为n维决策向量;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9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10
分别是函数的下限和上限约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包括,
1)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的控制方法,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511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61
其中:cmax为最大值;cmin为最小值;l为当前迭代次数;L为最大迭代次数,式(16)是基本机器人目标群算法的c参数更新方程,该方程更新c参数采用线性方式,但是存在:机器人目标搜索初期c减小过快,而造成勘探不足;在搜索后期c减小过慢而造成开发不足,为了平衡种群搜索和开发,需要用c参数动态调整机器人目标群的勘探和开发,同时应减小与迭代次数成比例的舒适区,采用曲线自适应更新策略刚好弥补这一不足,式(15)中采用的是余弦自适应方式,余弦函数在开始和结束时下降速率小,余弦自适应调整参数c在前期的值比式(16)线性调整的值大,增加机器人目标的搜索能力,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搜索的效率提高,机器人目标群会朝目标位置附近收敛;后期c参数的比式(16)中的小,可以缩小机器人目标的搜索范围,增加机器人目标的局部搜索能力,这些特点使得在不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2)添加外部储存ceph集来保存搜索过程中的非支配解。每次迭代过程对支配解集B进行位置更新,并对更新后的支配解集B与ceph中的粒子进行比较,若xi∈B,且xj∈ceph,使得xi支配xj,则删除xj,使xi加入A更新外部ceph,全局最优解从外部储存ceph中选出。具有最短和最光滑路径约束的多目标路径规划优化模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多目标Pareto最优解,因此,根据决策空间可行解集λ和Pareto最优解F(p*),MOGOA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通过确定保存在ceph中的Pareto最优解集X的支配关系,若新的候选解优于当前解,则优胜劣汰,不断更新当前解和全局最优解。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是在含有静态障碍物的二维环境中获取机器人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最优路径。由于蝗虫优化算法中每个蝗虫的位置更新是由自身当前位置、目标位置和其他蝗虫的位置共同决定。本设计使用多目标函数来生成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撞最优路径,这些函数表示了最优化变量的最短距离、最小能耗和最小时间的影响。所使用的目标函数通过连接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在配置空间中产生无碰撞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通过将蝗虫优化算法运用于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从而解决移动机器人导航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机器人目标种群的初始位置、种群规模及算法中的各参数,如:cmax、cmin、最大迭代次数;
2)计算机器人目标群每个搜索个体的适应度值,并找出当前全局最优解;
所述找出当前全局最优解方法如下:
首先,在工作空间中随机生成自由空间V(x,y),然后,找到起始位置SP(x,y)到目标位置TP(x,y)的无碰撞顶点的索引序列,在工作空间中,所选顶点的位置显示下一个顶点的索引Vn(x,y),n∈[1,N+1],其中最终索引表示环境中的目标位置Vn+1(x,y)=TP(x,y),计算初始位置SP0和目标位置TPn+1之间的路径长度,用于计算路径长度的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71
其中:l(p)是路径的长度;d(SPi,TPi+1)是SPi和TPi+1之间的距离,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分为n等分段,因此,计算d(SPi,TPi+1)的值,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72
利用三个目标函数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式(9)中函数F1(p)是用于查找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最短路径,即欧几里得距离: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73
另一个目标函数F2(p)用来优化平滑路径。表示为在每次迭代中,将起始点和目标点连接起来,将其中所有的等分路线段上的点连接所形成的夹角的补角之和F2(p)越小,表示每个路径点的夹角就越大,路径就越平滑;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1
其中:ψi是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0<ψ<π);n是路径中的直线段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2
其中:k为安全系数;D表示路径到障碍物的最小距离,D值越大,F3(p)越小,安全性越高。
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机器人路径规划可以看作是求解一个多目标,包括三个目标函数及以上,多维即等分线=维度数=n函数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为了获得多目标优化最优解,使用Pareto最优解决方案,Pareto优势算子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3
其中: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4
该方程表示,x的所有分量都小于相对应的y的相应分量,或者至少有一个分量较小,则称x支配y,记作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8
Pareto数学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5
可行解集由X中所有的可行解组成,记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6
其中任意一个解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87
则称为非支配解即帕累托最优解,X是Pareto最优解又称非支配解,用d维决策向量和多目标规划的方式来求解Pareto最优解,Pareto多目标优化公式求解最短路径如下:
Min F(p)=(f1(x),f2(x),…,fh(x)) i=1,2,…,h;x∈[xL,xU] (14)
其中:x是一组决策向量;F(p)是目标向量(f1,f2,…fn)∈Y∈Rh的目标函数;xL和xU分别是可行解集上限和下限的约束条件,满足约束形式的所有搜索粒子的决策空间的可行集合是λ={x∈Rh|x∈[xL,xU]},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优化的目的是找到Pareto最优解,F(p)是路径规划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具有三个不等式,分别为式(9)~(11),因此,式(9)~(11)可用多目标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最优数学公式来表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1
其中: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2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3
是决策向量,由对应于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解的估计坐标组成;f1是路径长度约束的目标函数;f2是平滑路径约束的目标函数;f3是安全性约束的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4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5
为n维决策向量;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6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7
分别是函数的下限和上限约束。
3)M=最优粒子;
4)使用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来更新参数c;
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包括,
1)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的控制方法,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8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099
其中:cmax为最大值;cmin为最小值;l为当前迭代次数;L为最大迭代次数,式(16)是基本机器人目标群算法的c参数更新方程,该方程更新c参数采用线性方式,但是存在:机器人目标搜索初期c减小过快,而造成勘探不足;在搜索后期c减小过慢而造成开发不足,为了平衡种群搜索和开发,需要用c参数动态调整机器人目标群的勘探和开发,同时应减小与迭代次数成比例的舒适区,采用曲线自适应更新策略刚好弥补这一不足,式(15)中采用的是余弦自适应方式,余弦函数在开始和结束时下降速率小,余弦自适应调整参数c在前期的值比式(16)线性调整的值大,增加机器人目标的搜索能力,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搜索的效率提高,机器人目标群会朝目标位置附近收敛;后期c参数的比式(16)中的小,可以缩小机器人目标的搜索范围,增加机器人目标的局部搜索能力,这些特点使得在不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2)添加外部储存ceph集来保存搜索过程中的非支配解。每次迭代过程对支配解集B进行位置更新,并对更新后的支配解集B与ceph中的粒子进行比较,若xi∈B,且xj∈ceph,使得xi支配xj,则删除xj,使xi加入A更新外部ceph,全局最优解从外部储存ceph中选出。具有最短和最光滑路径约束的多目标路径规划优化模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多目标Pareto最优解,因此,根据决策空间可行解集λ和Pareto最优解F(p*),MOGOA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通过确定保存在ceph中的Pareto最优解集X的支配关系,若新的候选解优于当前解,则优胜劣汰,不断更新当前解和全局最优解。
5)标准化区间在[1,4]的机器人目标之间的距离;
6)通过基本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更新当前粒子的位置;
所述基本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用以下数学模型来进行描述:
Xi=Si+Gi+Bi (1)
其中:Xi是机器人目标群中第i只机器人目标的位置;S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的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G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受到的重力作用的影响;B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受到的风力作用的影响;
下面对机器人目标算法中更新行为用数学模型具体说明:
1)Si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02
表示的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到第j只机器人目标的单位矢量;dij表示的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到第j只机器人目标之间的距离;
s函数定义为机器人目标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函数,公式如下:
sr=fe-r/l-e-r (3)
其中:f是吸引强度参数;l是吸引长度比例参数,机器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吸引和排斥: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相互吸引,r的取值范围称为吸引区;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既不相互吸引也不相互排斥,r的取值范围称为舒适区,当r的取值过大时,sr≈0,但是此时r的取值并不是舒适域;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相互排斥,此时r的取值范围称为排斥区;
因此,不能将此函数应用于大距离机器人目标之间的强作用力;
2)Gi值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11
其中:g是引力常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12
是朝向地球中心的单位矢量。
3)Bi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13
其中:u是漂移常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14
是与风向同向的单位矢量;
由于机器人目标到达舒适区的速度很快,机器人目标群无法收敛于目标位置,因此该数学模型不能直接用于求解优化问题,通过引入参数以区分不同阶段的寻优,更新机器人目标位置的数学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15
其中:ubd、lbd分别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第d维变量的上边界和下边界,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16
是当前d维空间上的最优解大括号里面的参数c是减小舒适区、排斥区和吸引区大小的递减系数;括号外的参数c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减少了机器人目标在目标值附近的运动,c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减少了对全局搜索范围,但增加了对目标周围的局部精度搜索,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23
表示机器人目标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函数。
7)修剪外部种群,为每个粒子选择全局最优位置;
8)计算并选择每个粒子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和种群最优位置进行比较;
9)将每个粒子的最优位置粒子存档,与M进行比较,更新最优粒子;
10)根据新的非支配解与已存档的非支配解的比较,更新外部存储ceph;
11)移动机器人绕开障碍物,选择距离目标最安全的点,输出最优轨迹。
本发明算法在多个障碍物且数目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了性能和效率的测试如下:
第一个测试标准是最优解错误率(Error Ratio ER),本申请使用一个标准来评估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性能,测量解是否为实际Pareto最优解的概率,ER是评价帕累托最优解算法精度的一个很好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21
其中:m为Pareto最优解的个数。当xi=0时,得到的解是Pareto最优解;否则,xi=1。
第二个测试标注是最优解覆盖率SCM(Set Coverage Metric),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22
其中:A和是目标空间中的两个非支配解,即覆盖率是B中的非支配解被A中非支配解覆盖的个数在B中所占比例;|B|表示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
Figure BDA0002891053700000124
表示Pareto占优。
由式(19)可知,SCM(A,B)∈[0,1]。SCM(A,B)值越大,表示解集A覆盖解集B的程度越高,也就是说A优于B的程度也越高,当SCM(A,B)>SCM(B,A)时,表示解集A覆盖解集B的比例要小于解集B覆盖解集A的比例,说明解集A中的非支配解要优于解集B中的非支配解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机器人目标种群的初始位置、种群规模及算法中的各参数,如:cmax、cmin、最大迭代次数;
2)计算机器人目标群每个搜索个体的适应度值,并找出当前全局最优解;
3)M=最优粒子;
4)使用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来更新参数c;
5)标准化区间在[1,4]的机器人目标之间的距离;
6)通过基本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更新当前粒子的位置;
7)修剪外部种群,为每个粒子选择全局最优位置;
8)计算并选择每个粒子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和种群最优位置进行比较;
9)将每个粒子的最优位置粒子存档,与M进行比较,更新最优粒子;
10)根据新的非支配解与已存档的非支配解的比较,更新外部存储ceph;
11)移动机器人绕开障碍物,选择距离目标最安全的点,输出最优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用以下数学模型来进行描述:
Xi=Si+Gi+Bi (1)
其中:Xi是机器人目标群中第i只机器人目标的位置;S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的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G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受到的重力作用的影响;Bi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受到的风力作用的影响;
下面对机器人目标算法中更新行为用数学模型具体说明:
1)Si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11
其中: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12
表示的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到第j只机器人目标的单位矢量;dij表示的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到第j只机器人目标之间的距离;
s函数定义为机器人目标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函数,公式如下:
sr=fe-r/l-e-r (3)
其中:f是吸引强度参数;l是吸引长度比例参数,机器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吸引和排斥: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相互吸引,r的取值范围称为吸引区;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既不相互吸引也不相互排斥,r的取值范围称为舒适区,当r的取值过大时,sr≈0,但是此时r的取值并不是舒适域;
当sr<0时,机器人目标之间相互排斥,此时r的取值范围称为排斥区;
因此,不能将此函数应用于大距离机器人目标之间的强作用力;
2)Gi值计算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1
其中:g是引力常数;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2
是朝向地球中心的单位矢量。
3)Bi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3
其中:u是漂移常数;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4
是与风向同向的单位矢量;
由于机器人目标到达舒适区的速度很快,机器人目标群无法收敛于目标位置,因此该数学模型不能直接用于求解优化问题,通过引入参数以区分不同阶段的寻优,更新机器人目标位置的数学模型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5
其中:ubd、lbd分别是第i只机器人目标第d维变量的上边界和下边界,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6
是当前d维空间上的最优解大括号里面的参数c是减小舒适区、排斥区和吸引区大小的递减系数;括号外的参数c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减少了机器人目标在目标值附近的运动,c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减少了对全局搜索范围,但增加了对目标周围的局部精度搜索,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27
表示机器人目标受到其他机器人目标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出当前全局最优解方法如下:
首先,在工作空间中随机生成自由空间V(x,y),然后,找到起始位置SP(x,y)到目标位置TP(x,y)的无碰撞顶点的索引序列,在工作空间中,所选顶点的位置显示下一个顶点的索引Vn(x,y),n∈[1,N+1],其中最终索引表示环境中的目标位置Vn+1(x,y)=TP(x,y),计算初始位置SP0和目标位置TPn+1之间的路径长度,用于计算路径长度的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1
其中:l(p)是路径的长度;d(SPi,TPi+1)是SPi和TPi+1之间的距离,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分为n等分段,因此,计算d(SPi,TPi+1)的值,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2
利用三个目标函数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式(9)中函数F1(p)是用于查找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最短路径,即欧几里得距离: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3
另一个目标函数F2(p)用来优化平滑路径。表示为在每次迭代中,将起始点和目标点连接起来,将其中所有的等分路线段上的点连接所形成的夹角的补角之和F2(p)越小,表示每个路径点的夹角就越大,路径就越平滑;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4
其中:ψi是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0<ψ<π);n是路径中的直线段数;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5
其中:k为安全系数;D表示路径到障碍物的最小距离,D值越大,F3(p)越小,安全性越高。
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机器人路径规划可以看作是求解一个多目标,包括三个目标函数及以上,多维即等分线=维度数=n函数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为了获得多目标优化最优解,使用Pareto最优解决方案,Pareto优势算子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6
其中: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7
该方程表示,x的所有分量都小于相对应的y的相应分量,或者至少有一个分量较小,则称x支配y,记作x>y;
Pareto数学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38
可行解集由X中所有的可行解组成,记为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1
其中任意一个解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2
则称为非支配解即帕累托最优解,X是Pareto最优解又称非支配解,用d维决策向量和多目标规划的方式来求解Pareto最优解,Pareto多目标优化公式求解最短路径如下:
Min F(p)=(f1(x),f2(x),…,fh(x))i=1,2,…,h;x∈[xL,xU] (14)
其中:x是一组决策向量;F(p)是目标向量(f1,f2,…fn)∈Y∈Rh的目标函数;xL和xU分别是可行解集上限和下限的约束条件,满足约束形式的所有搜索粒子的决策空间的可行集合是λ={x∈Rh|x∈[xL,xU]},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优化的目的是找到Pareto最优解,F(p)是路径规划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具有三个不等式,分别为式(9)~(11),因此,式(9)~(11)可用多目标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最优数学公式来表示: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3
其中: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4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5
是决策向量,由对应于机器人目标优化算法解的估计坐标组成;f1是路径长度约束的目标函数;f2是平滑路径约束的目标函数;f3是安全性约束的目标函数;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6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7
为n维决策向量;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8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9
分别是函数的下限和上限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其特征在于: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包括,
1)引入了曲线自适应策略来改进参数c的控制方法,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10
Figure FDA00028910536900000411
其中:cmax为最大值;cmin为最小值;l为当前迭代次数;L为最大迭代次数,式(16)是基本机器人目标群算法的c参数更新方程,该方程更新c参数采用线性方式,但是存在:机器人目标搜索初期c减小过快,而造成勘探不足;在搜索后期c减小过慢而造成开发不足,为了平衡种群搜索和开发,需要用c参数动态调整机器人目标群的勘探和开发,同时应减小与迭代次数成比例的舒适区,采用曲线自适应更新策略刚好弥补这一不足,式(15)中采用的是余弦自适应方式,余弦函数在开始和结束时下降速率小,余弦自适应调整参数c在前期的值比式(16)线性调整的值大,增加机器人目标的搜索能力,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搜索的效率提高,机器人目标群会朝目标位置附近收敛;后期c参数的比式(16)中的小,可以缩小机器人目标的搜索范围,增加机器人目标的局部搜索能力,这些特点使得在不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2)添加外部储存ceph集来保存搜索过程中的非支配解。每次迭代过程对支配解集B进行位置更新,并对更新后的支配解集B与ceph中的粒子进行比较,若xi∈B,且xj∈ceph,使得xi支配xj,则删除xj,使xi加入A更新外部ceph,全局最优解从外部储存ceph中选出。具有最短和最光滑路径约束的多目标路径规划优化模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多目标Pareto最优解,因此,根据决策空间可行解集λ和Pareto最优解F(p*),MOGOA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通过确定保存在ceph中的Pareto最优解集X的支配关系,若新的候选解优于当前解,则优胜劣汰,不断更新当前解和全局最优解。
CN202110028064.2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Withdrawn CN112859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064.2A CN112859855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064.2A CN112859855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855A true CN112859855A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02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8064.2A Withdrawn CN112859855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8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881A (zh) * 2021-08-31 2021-12-2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路径规划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6465215A (zh) * 2023-04-20 2023-07-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竖窑废气降温循环利用调节系统
CN117647706A (zh) * 2024-01-30 2024-03-05 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电网运行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992A (zh) * 2016-06-14 2016-08-3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自动规划路径方法及移动机器人
CN110887484A (zh) * 2019-10-14 2020-03-17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存储介质
KR20200107461A (ko) * 2019-03-08 2020-09-16 (주)아이로텍 로봇의 장애물 충돌 회피를 위한 경로 안내툴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CN111982125A (zh) * 2020-08-31 2020-11-24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992A (zh) * 2016-06-14 2016-08-3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自动规划路径方法及移动机器人
KR20200107461A (ko) * 2019-03-08 2020-09-16 (주)아이로텍 로봇의 장애물 충돌 회피를 위한 경로 안내툴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CN110887484A (zh) * 2019-10-14 2020-03-17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982125A (zh) * 2020-08-31 2020-11-24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超: "基于多目标蝗虫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计算机应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881A (zh) * 2021-08-31 2021-12-2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路径规划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48881B (zh) * 2021-08-31 2023-11-21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路径规划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6465215A (zh) * 2023-04-20 2023-07-2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竖窑废气降温循环利用调节系统
CN116465215B (zh) * 2023-04-20 2023-12-22 淮阴工学院 一种多功能竖窑废气降温循环利用调节系统
CN117647706A (zh) * 2024-01-30 2024-03-05 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电网运行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7647706B (zh) * 2024-01-30 2024-04-05 山东昊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电网运行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9855A (zh) 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多目标路径规划
CN109782779B (zh) 基于种群超启发式算法的洋流环境下auv路径规划方法
Jun et al. Multi-objective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Lei et al.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s based path planning of mobile robot under dynamic unknown environment
CN113435025B (zh) 一种结合多级优化模型的机器人高性能轨迹自动生成方法
CN110530373B (zh) 一种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08413963A (zh) 基于自学习蚁群算法的条形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Huang et al. Motion planning of robot manipulator based on improved NSGA-II
CN114859911A (zh) 一种基于drl的四足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15933693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16859903A (zh)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平滑路径规划方法
Bai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Collision-free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Robots Based on Improv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ei et al. Robot path planning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arip et al. Path planning for multiple mobile robots in static environment using hybrid algorithm
Kim et al. Multiobjective quantum-inspir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fuzzy path planning of mobile robot
CN117434950A (zh) 一种基于哈里斯鹰启发式混合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方法
Xiao et al. Multiobjective path optimization of an indoor AGV based on an improved ACO-DWA
CN115700414A (zh) 一种机器人运动误差补偿方法
CN115016508A (zh) 基于区域分割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13515130B (zh) 用于智能体路径规划的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243717A (zh) 考虑海流不确定性的水下机器人时间最优路径规划方法
Yu et al. A novel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 remote path planning based on RLACA algorithm in 5G environment
Wang et al. Negative Gradient Differential 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 for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Zhan et al. Path planning of service robot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N111856936B (zh) 一种带缆水下高灵活度作业平台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