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251B -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251B
CN112859251B CN202110051160.9A CN202110051160A CN112859251B CN 112859251 B CN112859251 B CN 112859251B CN 202110051160 A CN202110051160 A CN 202110051160A CN 112859251 B CN112859251 B CN 112859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plug
guide
adap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11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9251A (zh
Inventor
胡健
李秀鹏
王春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11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9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光纤组件、壳组件和活动件,壳组件套设在光纤组件的外围,活动件连接至壳组件的外表面,活动件包括沿径向方向突出于壳组件的外表面的凸块,在周向方向上,凸块活动连接至壳组件,通过轴向方向的直插拔的方式使得凸块能够在光纤适配器内产生周向方向的移动且与光纤适配器的锁持组件配合,以实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本申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通信系统中。光纤到户网络中,在入户阶段,从机房引出的光纤与入户光纤在光纤盒内实现对接,以实现将光网络铺设至各家各户。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化,各光纤盒的端口的数量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为业界研发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只需要通过沿轴向方向直插的方式即可实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适配器的插接,节约操作空间可以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光纤组件、壳组件和活动件,所述壳组件呈套筒状,且套设在所述光纤组件的外围,所述活动件连接至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所述活动件包括沿径向方向突出于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的凸块,在周向方向上,所述凸块活动连接至所述壳组件,所述凸块用于与光纤适配器中的锁持组件配合,通过轴向方向的直插拔的方式使得所述凸块能够产生周向方向的移动且与所述锁持组件配合,以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具体而言,在轴向方向上,凸块和壳组件之间可以相对固定连接,其它实施方式中,凸块和壳组件之间也可以设置一定的间隙,或者凸块和壳组件之间具有相对的轴向运动。
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具有周向自由度的活动件,能够通过活动件和光纤适配器的组装配合,将轴向方向的直插拔力(也可以理解为轴向方向的推力或按压力)转化为驱动活动件沿周向活动的力,以实现锁持和解锁两种状态的切换。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与光纤适配器锁持和解锁的过程中,不需要旋转光纤连接器插头,能够节约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操作空间,不需要在光纤连接器插头周围布置用于旋转操作的操作空间,这样,光纤连接器插头与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可以相互靠近,能够实现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的小间距,甚至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可以相互接触。对应地,也可以在通信设备上设置多个光纤适配器(包括一排或多排光纤适配器),相邻的光纤适配器之间可以相互靠近,甚至可以相互接触。本申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插头,有利于节约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组件的外围设有滑槽,所述活动件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沿周向移动。在壳组件的外围设用于安装活动件的滑槽的方案较容易实施,因为壳组件的外表面的空间较大,可以借助壳组件外围的其它结构形成滑槽,而且,对于活动件而言,可以简化活动件的结构,不需要在活动件上设置复杂的滑动结构,只需要活动件上设与滑槽配合的结构(例如套筒状活动件或板状活动件的边缘与滑槽配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块在所述滑槽中移动的轨迹对应同一个所述壳组件的轴向位置,即,滑槽在周向方向的延伸轨迹所构成的平面垂直于壳组件的轴向方向。滑槽可以为为环绕在壳组件的外围的环形空间,例如,呈360度环绕的封闭环形跑道结构,即滑槽为环绕壳组件的圆环形结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滑槽,只有周向方向的延伸,没有轴向方向的延伸,有利于节约活动件占用的壳组件的外表面的空间,有利于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小型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件包括安装套筒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套筒外表面的所述凸块,所述安装套筒套设在所述壳组件的外围,且与所述滑槽配合,以实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壳组件的轴向固定及周向活动连接。通过将安装套筒直接套设在壳组件的外表面,安装容易,而且可以利用壳组件外表面的结构构成滑槽,安装套筒进行轴向定位,定位结构简单,利用了壳组件上的其它结构对活动件进行轴向限定,不需要在壳组件上单独为活动件设置限位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成本低的优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套筒的内表面和壳组件的外表面之间可以通过光滑的圆形柱面之间的贴合实现二者之间的径向定位,以及活动件能够在壳组件的外表面自由滑动。本实施方式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具有小尺寸的优势。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套筒的内表面和壳组件的外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滚珠结构,通过滚珠结构实现活动件和壳组件之间相对滑动,例如,可以在安装套筒的内表面设置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在轴向方向上,可以设一圈滚珠,也可以设置两圈或多圈滚珠。当安装套筒套在壳组件上时,滚珠接触壳组件的外表面,滚珠的设置可以使得活动件和壳组件之间的相对滑动更顺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壳组件的周向延伸的同时,所述滑槽所对应的所述壳组件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本实施方式中,滑槽即沿周向延伸又沿轴向延伸,可以匹配特殊结构形态的壳组件,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案使得本申请可以适配更多类型的壳组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径向对称地分布在壳组件的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活动件的数量为一个,即在同一个安装套筒上连接两个凸块,且这两个凸块径向对称地分布在安装套筒的外表面。两个凸块对称分布的架构,可以使得活动件相对壳组件的活动更平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件包括安装部和所述凸块,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凸块的一端,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至所述滑槽;在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凸块在所述滑槽中的位置同步变化。在周向方向上,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凸块对应设置在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的同侧,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呈片装结构,圆周方向上,所述安装部对应设置在一小部分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安装部不包围所述壳组件。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包括底面、顶面和连接在底面和顶面之间的侧面。侧面围设形成圆柱面的外轮廓。底面呈弧面结构,以使活动件在滑槽内滑动的过程中,底面可以与壳组件的外表面贴合。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面也可以为平面状,底面和主轴的外表面之间亦可以设置滚珠结构,由于安装部的面积较小,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上的滚珠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组件包括主轴和插芯组装结构,所述光纤组件包括插芯和光纤,所述插芯连接至所述光纤的前端,所述插芯连接至所述插芯组装结构,所述插芯组装结构连接至所述主轴且与所述主轴共同形成所述滑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组装结构包括白框套、弹性件、插芯底座和紧固件,所述白框套连接至所述插芯底座并与所述插芯底座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插芯包括前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插芯底座之间,所述插芯底座远离所述白框套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轴,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插芯底座的外围,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主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插芯底座固定至所述主轴,所述主轴的外表面设有限位突部,所述限位突部和所述紧固件之间构成所述滑槽。本实施方式利用主轴外表面的限位突部和用于将插芯底座连接至主轴的紧固件共同构成滑槽,使得紧固件的功能得到扩展,不需要为滑槽在主轴外表面增加新的结构,有利于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小型化的设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组件包括插芯和光纤,所述插芯连接至所述光纤的前端,所述壳组件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壳组件的前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插芯的外围,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壳组件的前端和所述导向结构之间,所述导向结构设有相互连通的导向缺口和导向键槽,所述导向缺口包括在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尺寸,所述导向键槽连接至所述第二端且沿轴向方向延伸。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壳组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导向结构的外表面距离所述壳组件的中心轴的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凸块距离所述壳组件的中心轴的最大尺寸。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导向结构和凸块距离壳组件中心轴最大尺寸的限定为相同,或者,在径向方向上,凸块突出的尺寸低于导向结构突出的尺寸,使得整体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完整性更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分别为所述导向缺口的一对侧壁,所述导向缺口的底壁连接在一对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活动件,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导向键槽,所述第二导向面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朝向所述活动件,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导向键槽,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径向对称分布地在所述主轴外表面。本实施方式限定了活动件的具体的位置在壳组件的前端和导向结构之间,使得活动件与导向结构相关联,在光纤连接器插头与光纤适配器配合的过程中,光纤适配器内与导向结构配合的部分亦对活动件的凸块产生导入作用,结构设计紧凑,结构简化,利于整体尺寸的小型化。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和锁持组件,所述适配器主体内设插芯套筒,所述锁持组件包括均呈套筒状的外壳和导向件,所述外壳固定至所述适配器主体,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突设锁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所述锁持结构的两侧形成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且滑动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外壳之间或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锁持结构之间形成锁持通道,所述锁持通道呈沿周向延伸的锯齿状,所述锁持结构设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锁持通道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用于供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凸块通过,以使所述凸块进入所述锁持通道,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锁持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光纤连接器接受到的轴向直插力能够产生作用在所述凸块上的周向的力,以使所述凸块在所述锁持通道内移动,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和解锁,概括而言,作用在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轴向直插力使得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凸块通过所述导向通道且在所述锯齿状的锁持通道内周向移动,通过轴向力的周向分力带动凸块周向移动的方式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和解锁。
本申请提供的光纤适配器通过锁持结构和导向件之间的沿向延伸的锯齿状的锁持通道,以及导向通道的设置,能够在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光纤适配器的过程中,将轴向的直插力转化为驱动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凸块在锁持通道内周向移动的力,这样,光纤连接器插头与光纤适配器锁持和解锁的过程中,不需要旋转光纤连接器插头,能够节约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操作空间,不需要在光纤连接器插头周围布置用于旋转操作的操作空间,光纤适配器与相邻的光纤适配器之间可以相互靠近,能够实现相邻的光纤适配器之间的小间距,甚至相邻的光纤适配器之间可以相互接触。本申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插头,有利于节约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朝向所述锁持结构的第一齿型面,所述锁持结构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齿型面的第二齿型面,所述第一齿型面和所述第二齿型面之间构成所述锁持通道。本实施方式直接利用锁持结构和导向件相对设置的端面形成第一齿型面和第二齿型面,从而构成锁持通道,不但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结构还简化,有利于光纤适配器小型化的设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为轴向方向。轴向方向的滑动结构更易于实现结构的配合设计,能够实现导向件和外壳之间的精确定位,易于组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型面包括多个第一斜面,相邻所述第一斜面之间的连接处构成第一齿峰或第一齿谷,所述第一齿谷两侧的所述第一斜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齿间,所述第二齿型面包括多个第二斜面,相邻的所述第二斜面之间构成第二齿峰或第二齿谷,所述第二齿峰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齿间内,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二齿峰和所述第一齿谷错位设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第一齿型面和第二齿型面的具体的结构的位置限定,即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二齿峰和所述第一齿谷错位设置,能够实现凸块在受到轴向推力的情况下,容易在锁持通道内产生周向移动,并且明确移动方向,也就是说凸块在锁持通道内沿周向的移动为单向移动(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不容易卡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所述第一齿谷两侧的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不同,分别为第一长斜面和第一短斜面;各所述第二齿谷两侧的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不同,分别为第二长斜面和第二短斜面;所述第一短斜面及位于所述第一短斜面两侧的所述第一齿峰和所述第一齿谷共同与所述第二长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短斜面及位于所述第二短斜面两侧的所述第二齿峰和所述第二齿谷共同与所述第一长斜面相对设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斜面的尺寸做差异化的设计,使得凸块在锁持通道内移动的方向可以确定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明确,使得锁持和解锁的过程可以采用同样的轴向推力作用,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与光纤适配器插拔的过程简易化。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长斜面和所述第二短斜面之间不平行,所述第二齿谷与所述第一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齿峰与所述第一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短斜面和所述第二长斜面之间不平行,所述第一齿谷与所述第二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齿峰与所述第二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通过第一长斜面和所述第二短斜面之间不平行的设备,能够防止凸块在锁持通道内活动时,运动的轨迹反转,即可以保证凸块在锁持通道内沿同一周向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移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通道均位于所述第二齿谷的位置,两个所述导向通道之间的所述第二齿峰的数量为两个。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两个导向通道与设置在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两个对称分布的活动件上的凸块配合,使得锁持及解锁的过程更平稳。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持结构包括导入面,所述导入面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和周向延伸,且连接至所述导向通道的侧壁,所述导入面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所述凸块导入所述导向通道。本实施方式通过导入面与凸块的配合,可以顺利地将凸块导入导向通道并进入锁持通道内,导入面的设计使得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光纤适配器过程更顺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持结构还包括导向键,所述导入面连接在所述导向键和所述导向通道的侧壁之间,所述导向键沿轴向延伸且用于与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导向键槽配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套筒状的导向主体和突出设置在所述导向主体的外表面的滑块,所述外壳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轴向延伸,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以实现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滑动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适配器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卡块和限位突部,所述卡块和所述限位突部之间形成卡固空间,所述光纤适配器主体部分伸入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卡块与所述滑槽的一端配合,使得部分所述外壳收容在所述卡固空间中,通过限位突部和所述卡块与所述外壳的配合实现所述外壳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的轴向固定,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卡块的配合实现所述外壳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的周向固定。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卡块和限位突部的定位结构,二者共用一个滑槽,此种设计结构简化,使得光纤适配器的结构不但紧凑,尺寸也可以实现小型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和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光纤适配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外壳和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如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光纤适配器,所述外壳设有插口,所述光纤适配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插口正对所述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容纳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口的数量为多个,且排列成一排,所述光纤适配器的数量亦为多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插口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呈至少两排的排列方式布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光纤适配器的数量亦为多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插口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配合。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多个成排布置,或多排布置的插口,通过光纤适配器对应设置在插口的位置,能够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提升通信设备中布置的光纤适配器的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具体为FTTH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所在的通信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一个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剖面图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插芯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主轴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白框套的立体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插芯底座的立体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插芯组装结构中的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活动件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活动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活动件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主轴上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活动件安装至图15所示的滑槽中的示意图的主轴上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主轴上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活动件安装至图17所示的滑槽中的示意图的主轴上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2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剖视图;
图2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的锁持组件的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2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中的锁持组件的外壳的立体透视图;
图24和图2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在第一方向上,同一个剖面的位置的两侧的剖面图;
图26和图2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在第二方向上,同一个剖面位置的两侧的剖面图;
图2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的锁持组件中的锁持通道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活动件的凸块在图28所示的锁持通道内运动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光纤适配器的状态示意图;
图31为图30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适配器的插接状态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描述。
轴向方向:可以理解为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轴向方向,等同于光纤和插芯的延伸方向,即光纤的尾部延伸至光纤的前端再继续延伸至插芯前端的方向,等同于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的套设在光纤外围的壳组件的轴向方向。
径向方向:垂直于轴向方向。
套筒状:套在长条状物体的外表面,起保护、加强固定或连接作用,具有套筒状的元件包括筒状(或管状)外壳,外壳内呈为中空空间,筒状(或管状)外壳的两个端面均设开口,长条状物体可以通过这两个开口穿过套筒状元件,例如光纤从壳组件的一端开口伸入壳组件,并能够从壳组件的另一端开口伸出壳组件。套筒状元件的端面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套筒状元件的内表面连接在两个端面的内边缘之间,且朝向其内部的中空空间,套筒状元件的外表面为连接在两个端面的外边缘之间,朝向套筒状元件外部空间。套筒状元件的轴向方向为从其一个端面向另一个端面延伸的方向,其径向方向为从内表面向外表面垂直延伸的方向,可以理解为垂直于其轴向方向。套筒状元件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可以为圆形、多边形、三角形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应用在FFTx系统,FFTx系统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FF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FFTC(fiber tothe curb,光纤到路边)、FTTP(fiber to the premises,光纤到驻地)、FTTN(fiber to thenode or neighborhood,光纤到节点)、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FTTSA(fiber to the servicearea,光纤到服务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通信设备应用至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参阅图1,图1所示为FTTH网络的示意图,在中心机房(Central Office,CO)1和用户终端盒(Customer Splicing Point,CSP)4之间设有预连接配线点(Connectorised Fiber Distribution Point,CFDP)2和分纤盒3,中心机房1内的通信设备通过光缆连接至预连接配线点2,将信号分配至预连接配线点2,预连接配线点2通过光缆将信号输送至分纤盒3,再通过分纤盒3输出(通过光缆传输)至用户终端盒4。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光纤分纤箱(fiber accessterminal,FAT)、光缆接头盒(splitting and splicing closure,SSC)。
图2所示为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通信设备1000的示意图,通信设备1000包括外壳400、适配器组件200A、室内连接器组件300A和室外连接器组件100A。适配器组件200A固定于外壳400,室内连接器组件300A收容于外壳400的内部,室外连接器组件100A位于外壳400外部,且室外连接器组件100A和室内连接器组件300A能够通过适配器组件200A的连接而实现对插,进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应当理解,室内连接器组件300A和室外连接器组件100A的区别在于各自使用场景的不同,室内连接器组件300A可理解为位于外壳400内部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能够有效将外界灰尘、水汽等隔绝。室外连接器组件100A可理解为位于外壳400外部而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内,需具备较佳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
具体而言,外壳400包括盒体401和盖合于盒体401上的顶盖402,盒体401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插口4011,插口4011可以排列为一排,或多排。适配器组件200A包括多个光纤适配器200,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等于或小于插口4011的数量(小于的情况表示,部分插口可以预留为其它用途)。其它实施方式中,插口4011也可以设置在顶盖402上。每一光纤适配器200均能够对应设置在相应插口4011的位置处。
室内连接器组件300A包括多个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多个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均收容于外壳400内。另外,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的数量与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相同,也可以少于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从而使得每一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均能与对应的一个光纤适配器200插接。
室外连接器组件100A包括多个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数量与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少于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每一室外连接器插头100可以从外壳400的外部与对应的一个光纤适配器200插接。
可以理解的是,光纤适配器20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适配和一个与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适配的开口,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和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分别插接在光纤适配器200的两个开口中,使得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和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插芯在光纤适配器200中对接,即实现两个需要连接的光纤的对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信号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
由此,各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和各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能够分别从外壳400的内部和外部,与对应的光纤适配器200插接,进而使得每一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均能和对应的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实现对插。即,一个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一个光纤适配器200和一个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能够共同构成一个连接器组件,以实现一条光信号的链路传输。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1000,包括多个成排布置,或多排布置的插口4011,通过光纤适配器200对应设置在插口4011的位置,能够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光纤连接端口,提升通信设备中布置的光纤适配器的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可以为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1000中的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也可以为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1000中的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图2中图示的室外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和室内光纤连接器插头300只是示意性地表达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排布位置,并不代表其具体的结构,也就是说,图2不对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具体的结构形态造成限定。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详细描述如下。
参阅图3、图4和图5,图3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剖面图。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包括光纤组件10、壳组件20和活动件30。
参阅图4和图5,光纤组件10包括为光纤11和插芯12,插芯12连接至光纤11的前端。光纤11包括纤芯111和包裹在所述纤芯111外围的加强层112。部分所述纤芯111伸出加强层112,在壳组件20内延伸至壳组件20的前端且与所述插芯12固定连接。
参阅图7,插芯12包括前端面121和后端面122,在前端面121和后端面122之间依次连接的前段123、中段124和后段125,其中,中段124和后段125共同构成插芯12的连接段127,前段123为陶瓷材质,前段123用于与光纤适配器内的插芯套筒中的陶瓷插芯紧密配合,连接段127为非陶瓷材质,例如金属材质。前段123和后段125均呈中心对称结构,例如后段125为圆柱状,前段123为圆柱状和圆台状的结合。中段124包括限位结构1242,限位结构1242上设有限位凹槽1243,限位凹槽1243用于实现插芯12与壳组件20之间的圆周方向的限位,防止插芯12在壳组件20内转动。具体而言,限位结构1242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面S1和后端面S2,及连接在其前端面S1和后端面S2之间的侧面S3,前端面S1和后端面S2均垂直于插芯12的中心轴,侧面S3的延伸方向为轴向方向。限位凹槽1243凹设在侧面S3,且限位凹槽1243在前端面S1和后端面S2上均形成开口。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凹槽1243的数量为四个,等角度间隔设置在限位结构1242的侧面S3(可以理解为相邻的限位凹槽1243的中心位置与插芯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连接之间的夹角为90度)。参阅图6和图7,后段125的外围套设弹性件22(例如弹簧),弹性件22(作为壳组件的一部分)弹性连接在插芯12的限位结构1243的后端面S2和壳组件20之间。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在光纤适配器内与对端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对接时,通过插芯12的前端面121对接对端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插芯,以实现两个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的光信号传输。
参阅图4和图5,所述壳组件20呈套筒状,且套设在所述光纤组件10的外围。壳组件20包括主轴20A、插芯组装结构20B和光纤固定结构20C,插芯组装结构20B、主轴20A和光纤固定结构20C沿壳组件20的轴向方向且从壳组件20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布置。
参阅图8,主轴20A呈套筒状,主轴20A包括中心轴C,中心轴C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光纤的延伸方向,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轴20A的前端面突出设置一对定位块201,此对定位块201对称分布在中心轴C的相对的两侧,定位块201用于定位与插芯组装结构20B,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块20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分布在主轴前端面的任意位置),或多个(间隔分布在主轴的前端面上)。定位块201的厚度为定位块201沿主轴20A的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主轴20A的厚度为主轴20A在其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定位块201的厚度可以等于主轴20A上前端面位置处的厚度,也可以小于主轴20A上前端面位置处的厚度。
沿轴向方向,从前端至后端,主轴20A的外侧面依次包括固定结构202、第一外表面203、限位突部204和导向结构205。固定结构202位于第一外表面203邻近所述前端面的一侧,具体而言,固定结构202为设置在主轴20A外表面的外螺纹结构,其它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202也可以为卡槽或卡孔或其它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外表面203远离固定结构202的一端突出设置限位突部204,限位突部204与第一外表面203之间构成台阶面2042,此台阶面2042朝向固定结构202,限位突部204和固定结构202之间的区域用于连接活动件30。具体而言,限位突部204的台阶面2042和第一外表面203以及固定在固定结构202位置处的插芯组装结构20B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活动件30的滑槽2032(参阅图6)。
本申请在壳组件的外围设用于安装活动件的滑槽的方案较容易实施,因为壳组件的外表面的空间较大,可以借助壳组件外围的其它结构形成滑槽,而且,对于活动件而言,可以简化活动件的结构,不需要在活动件上设置复杂的滑动结构,只需要活动件上设与滑槽配合的结构(例如套筒状活动件或板状活动件的边缘与滑槽配合)。
限位突部204的外表面突出设置导向结构205,所述导向结构205设有相互连通的导向缺口2052和导向键槽2053,所述导向缺口2052包括在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一端邻近第一外表面203,另一端邻接导向键槽2053,邻近第一外表面203的导向缺口的一端的尺寸大于邻接导向键槽2053的导向缺口的一端。所述导向键槽2053且沿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导向结构205包括第一导向面2054和第二导向面2055,所述第一导向面2054和所述第二导向面2055分别为所述导向缺口2052的一对侧壁,所述导向缺口2052的底壁连接在一对所述侧壁(即所述第一导向面2054和所述第二导向面2055)之间,所述第一导向面2054包括第一端20541和第二端20542,所述第一端20541朝向所述活动件30(即朝向主轴的前端面),所述第二端20542连接所述导向键槽2053的侧壁,所述第二导向面2055包括第三端20551和第四端20554,所述第三端20551朝向所述活动件30(即朝向主轴的前端面),所述第四端20554连接所述导向键槽2053的侧壁,所述第一端20541和所述第三端50551径向对称分布地在所述主轴20A外表面,即第一端20541和第二端20551之间的连线穿过主轴20A的中心轴C。导向结构205上还设有密封槽2057,密封槽2057用于安装密封圈。密封槽2057位于导向键槽2053和主轴20A的后端之间。
插芯组装结构20B用于连接插芯12。所述插芯组装结构20B连接至所述主轴20A的前端,插芯连接结构20B与所述主轴20A上的限位突部204的台阶面2042之间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活动件30的滑槽2032(如图6所示)。
参阅图4,所述插芯组装结构20B包括白框套21、弹性件22、插芯底座23和紧固件24。
参阅图6和图9,白框套21呈套筒状且环绕在插芯12的外围,白框套21包括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第一段211邻近白框套21的前端面,第二段212邻近白框套21的后端面。第一段211位于插芯12的前段123的外围,第一段211的内表面突出设置限位环2111(如图6所示),限位环2111中心位置为供插芯12的前段123穿过的通孔(未标号),限位环2111用于挡止插芯12的中段124上的限位结构1242,即限位结构1242的外径尺寸大于限位环1211的内径尺寸(即限位环中心位置的通孔的直径),通过限位环1211能够阻止插芯12从白框套21的前端面移出,即,本申请通过限位环1211实现白框套21对插芯12的轴向限位。白框套21的第一段211和插芯12的前段123之间构成插槽213,插槽213的开口位于白框套21的前端面与插芯12之间,插槽213的底部为限位环2111,此插槽213用于容纳光纤适配器中的插芯套筒,即当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光纤适配器时,插芯12的前段123插入插芯套筒的同时,插芯套筒收容在白框套21的第一段211和插芯12的前段123之间的插槽213内。
白框套21的第二段213用于与插芯底座23连接,第二段设有卡孔2121,此卡孔2121用于与插芯底座23上的卡扣配合。具体而言,白框套21的第二段2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123和连接在两个第一侧壁2123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2124。卡孔212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两个卡孔212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2123上。第二侧壁2124设有缺口2122,缺口2122的开口位置位于白框套21的后端面,缺口2122的设置,可以使得两个第一侧壁2123具有弹性形变能力。
参阅图10,插芯底座23呈套筒状,插芯底座23包括第一部分231、卡扣232、固定凸台233和第二部分234,第一部分231和第二部分234均呈圆柱面形状,第一部分231连接插芯底座23的前端面,部分第一部分231用于插入白框套21内部,第二部分234连接插芯底座23的后端面,部分第二部分234用于插入主轴20A的内部。第一部分23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34的径向尺寸。第一部分231的径向尺寸等于(或稍小于)白框套21的内表面的径向尺寸。卡扣232突出设置在第一部分231的外表面,所述卡扣232用于与白框套21上的卡孔2121配合,具体而言,卡扣232呈环形条状沿着周向延伸,卡扣232包括朝向插芯底座前端的斜面2321,此斜面2321相对插芯底座21的径向方向倾斜。在轴向方向上,卡扣232的这个斜面2321与第一部分23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钝角。斜面2321用于在插芯底座23和白框套21插接固定的过程中,将轴向插接力转为径向分力,迫使白框套21的第一侧臂2123张开。具体而言,当白框套21与插芯底座23插接固定时,插芯底座23上的卡扣232进入白框套21内部的过程中,卡扣232与第一侧壁2123接触的时候,在斜面2321的作用下,插芯底座23上的卡扣232使两个第一侧壁2123受力向外张开,这样,卡扣232得以进入白框套21内,在插接的过程中,当卡扣232移动至卡孔2121的位置时,卡扣进入卡孔2121内,通过第一侧壁2123的弹性归位,实现卡扣在卡孔2121内形成锁固结构。当需要将白框套21从插芯底座23上拆下来时,可以用外力作用迫使两个第一侧壁2123张开,使得插芯底座23的卡扣与卡孔2121分离,实现解锁,以使白框套21能够从插芯底座23上拆下来。
固定凸台233在第一部分231和第二部分234的连接处且相对第一部分231的外表面突出设置,沿所述插芯底座23的径向方向,固定凸台233突出第一部分231的尺寸为固定凸台233的高度,卡扣232突出第一部分231的尺寸为卡扣232的高度,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凸台233的高度大于卡扣232的高度。插芯底座23的外表面设有定位槽235,定位槽235与主轴20A上的定位块201对应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槽235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插芯底座23的中心轴的两侧,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位槽235的数量也可以为个或多个。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定位槽235将固定凸台233分割为两段,固定凸台233朝向插芯底座23的后端的表面为第一表面2331,固定凸台233朝向插芯底座23的前端的表面为第二表面2332,定位槽235从第一表面2331沿轴向延伸至第二表面2332且继续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231的内部。
第二部分234的径向尺寸等于(或稍小于)主轴20A的内表面的径向尺寸,第二部分234插入主轴20A的内部,第二部分234的外表面与主轴20A的内表面接触,固定凸台233搭接在主轴20A的前端面上,主轴20A前端面上的定位块201插入定位槽235内。
如图6所示,插芯底座23的内表面设有限位台阶面236,限位台阶面236朝向插芯底座23的前端,限位台阶面236用于对弹性件22限位。
组装过程中,参阅图6,将弹性件22套设在插芯12的后段125的外围,将插芯12和弹性件22从插芯底座23的前端伸入插芯底座23,将白框套21从插芯12的前端套在插芯12的外围,并将白框套21连接至插芯底座23,这样,插芯12被白框套21的限位环2111限位,弹性件22弹性抵接在插芯12的限位结构1242和插芯底座23的限位台阶面236之间。所述白框套21连接至所述插芯底座23并与所述插芯底座23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插芯12的连接段127收容且限位在所述收容空间中。
参阅图11,一种实施方式中,紧固件24呈螺帽状的结构,紧固件24包括套筒状主体241和连接在主体一端的端盖242,主体241内表面设固定结构2412(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为内螺纹结构)。端盖242内设中心通孔2421,中心通孔2421的内壁形成一对缺口2422,这对缺口2422与中心通孔241相连通。中心通孔2421用于供插芯底座的第一部分231穿过,缺口2422用于供第一部分231外表面的卡扣232穿过。端盖242用于压接在固定凸台233上。即组装时,将紧固件24从插芯底座23的前端套设在插芯底座23的外围,紧固件24的主体241内表面的固定结构2412(例如内螺纹)与主轴20A上的固定结构202(例如外螺纹)固定配合,插芯底座23的固定凸台233固定在主轴20A的前端面和紧固件24的端盖242之间。即本申请通过紧固件24与主轴20A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将所述插芯底座23固定至所述主轴20A。
参阅图4和图5,光纤固定结构20C连接至主轴20A的后端,光纤固定结构20C用于固定光纤11,提升光纤11的抗拉力。光纤固定结构20C包括均呈套筒状结构的压接座26、压接环27、热缩套管28和尾套29。压接座26部分伸入主轴20A内部,且与主轴20A固定连接,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轴20A为塑胶件,压接座26为金属件,通过注塑成型将压接座26一体成型在主轴20A的后端。压接环27用于将光纤的加强层112固定至压接座26。具体而言,光纤的加强层112为环绕在纤芯111外围的套筒状结构,加强层112套设在压接座26的外表面,压接环27套设在加强层112的外表面,这样将加强层112夹在压接环26和压接座27之间,能够提升光纤11的抗拉力。热缩套管28套设且固定在主轴20A的后端的外表面、压接环27的外表面及光纤11的外表面,即热缩套管28将光纤11和主轴20A包裹为一体,通过热缩套管28加强压接环27、光纤11和主轴20A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具有稳定的抗拉力。尾套29套设在热缩套管28的外表面,尾套29的前端与主轴20A固定连接,尾套29的后端位于热缩套管28的外围,通过尾套29实现从主轴20A的后端至光纤11的未伸入壳组件20的部分之间的过渡连接。热缩套管28能够实现主轴20A和光纤11之间的密封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活动件30连接至所述壳组件20的外表面,所述活动件30包括沿径向方向突出于所述壳组件20的外表面的凸块32,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凸块32相对所述壳组件20固定连接,在周向方向上,所述凸块32活动连接至所述壳组件20,所述凸块32用于与光纤适配器中的锁持组件配合,通过轴向方向的直插拔的方式使得所述凸块32能够产生周向方向的移动且与所述锁持组件配合,以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活动件30相对壳组件20轴向方向的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活动件30相对壳组件20在轴向方向上有被限位,但由于零件制作及组件过程的公差,允许活动件30相对壳组件20在轴向方向上的小幅度的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所述活动件30安装在述壳组件20的外围的滑槽2032内,且能够在所述滑槽2032内沿周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包括具有周向自由度的活动件30,能够通过活动件30和光纤适配器的组装配合,将轴向方向的直插拔力(也可以理解为轴向方向的推力或按压力)转化为驱动活动件30沿周向活动的力,以实现锁持和解锁两种状态的切换。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与光纤适配器锁持和解锁的过程中,不需要旋转光纤连接器插头100,能够节约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操作空间,不需要在光纤连接器插头周围布置用于旋转操作的操作空间,这样,光纤连接器插头与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可以相互靠近,能够实现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的小间距,甚至相邻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可以相互接触。对应地,也可以在通信设备上设置多个光纤适配器(包括一排或多排光纤适配器),相邻的光纤适配器之间可以相互靠近,甚至可以相互接触。本申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插头,有利于节约空间。
图12所示为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活动件30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活动件30包括安装套筒31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套筒31外表面的所述凸块32,所述安装套筒31套设在所述壳组件20的外围,且与壳组件20上的滑槽配合,以实现所述活动件30与所述壳组件20的轴向固定及周向活动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套筒31包括径向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与壳组件的外表面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具体而言,安装套筒31的内表面与壳组件的外表面可以接触,也可以通过滑动连接结构,例如滚珠,滑动连接),安装套筒31的外表面上设置凸块32,安装套筒31包括连接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且轴向相对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本实施方式,参阅图6,通过将安装套筒31直接套设在主轴20A的外表面,安装容易,而且利用紧固件34和主轴20A外表面的限位突部204对安装套筒31进行轴向定位,定位结构简单,利用了主轴上的其它结构对活动件30进行轴向限定,不需要在主轴20A上单独为活动件30设置限位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成本低的优势。
安装套筒31为封闭的筒状结构,环绕在壳组件20的外围,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套筒31的内表面和壳组件20的外表面之间可以通过光滑的圆形柱面之间的贴合实现二者之间的径向定位,以及活动件30能够在壳组件20的外表面自由滑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套筒31的内表面和壳组件20的外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滚珠结构,通过滚珠结构实现活动件30和壳组件20之间相对滑动,例如,可以在安装套筒31的内表面设置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在轴向方向上,可以设一圈滚珠,也可以设置两圈或多圈滚珠。当安装套筒31套在壳组件20上时,滚珠接触壳组件20的外表面,滚珠的设置可以使得活动件30和壳组件20之间的相对滑动更顺畅。
本实施方式通过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壳组件20之间的配合实现活动件和壳组件之间的轴向定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阅图6,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与插芯组装结构20B的紧固件24接触实现定位配合,安装套筒31的后端面与壳组件20上的限位突部204的台阶面2042接触实现定位配合。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圆环状的平面结构,且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壳组件20的轴向方向。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和/或后端面可以为突出的弧形表面,例如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为弧形面的情况下,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和紧固件24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可以为线接触,这样可以保证活动件30的轴向定位精准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活动件30和紧固件24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活动件30在壳组件20上更顺畅地滑动。同样,安装套筒31的后端面也可以设计为外凸的弧面结构,这样安装套筒31的后端面和限位突部204的台阶面2042之间的接触也可以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对活动件30滑动过程的阻力也小。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与紧固件24之间,以及安装套筒31的后端面和限位突部204的台阶面2042之间,可以接触配合,接触面的位置呈光滑的状态亦于实现活动件30和壳组件20之间的相对滑动。由于在零件在制作及组装的过程中,安装套筒31的尺寸、紧固件24的尺寸及壳组件20上的限位突部204的尺寸均会有公差,它们之间的组装配合亦存在公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套筒31的前端面和紧固件24之间以及安装套筒31的后端面和限位突部204的台阶面2042之间可以设有间隙,此间隙的设置允许活动件30相对壳组件20能够产生轴向的活动,但不影响活动件30和壳组件20之间周向的相对滑动。
凸块32的形状可以呈圆柱状、方形柱状、圆台状等任何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制。
参阅图3,在所述壳组件20的径向方向上,突出设置在限位突部204的外表面的所述导向结构205的外表面距离所述壳组件20的中心轴的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凸块32距离所述壳组件20的中心轴的最大尺寸。具体而言,安装套筒31的外表面与限位突部204的外表面共面,凸块32在安装套筒31上突出的高度与导向结构205在限位突部204上突出的高度相等,或者,凸块32突出的高度小于导向结构205突出的高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凸块32的数量为两个,且径向对称地分布在主轴20A的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活动件30的数量为一个,即在同一个安装套筒31上连接两个凸块32,且这两个凸块32径向对称地分布在安装套筒31的外表面。
为匹配图12所示的活动件30,与活动件30配合的滑槽203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参阅图3和图6,紧固件34和主轴20A上的限位突部204之间构成的滑槽2032为环绕在主轴的第一表面203的外围的环形空间,圆周方向上,滑槽2032呈360度环绕,即滑槽2032呈封闭环形跑道结构,没有限位点,活动件30可以在此滑槽2032内任意滑动,在圆周方向上,活动件30具有完全的自由度,没有任何限位结构。
图13所示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活动件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活动件30包括安装部33和所述凸块32,所述安装部33固定连接至所述凸块32的一端,所述安装部33滑动连接至壳组件20上的滑槽;在所述安装部33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安装部33和所述凸块32在所述滑槽中的位置同步变化,在周向方向上,所述安装部33和所述凸块32对应设置在所述壳组件20的外表面的同侧,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3呈片装结构,圆周方向上,所述安装部33对应设置在一小部分所述壳组件20的外表面,所述安装部33不包围所述壳组件20。
具体而言,安装部33包括底面331、顶面332和连接在底面331和顶面332之间的侧面333。侧面333围设形成圆柱面的外轮廓。底面331呈弧面结构,以使活动件30在主轴20A的滑槽内滑动的过程中,底面331可以与主轴20A的外表面贴合,其它实施方式中,底面331也可以为平面状,底面331和主轴20A的外表面之间亦可以设置滚珠结构,由于安装部33的面积较小(相对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上的安装套筒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3上的滚珠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凸块32设于顶面332,顶面332的形状可以为平面状,也可以为弧面状。
图14所示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活动件的示意图,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安装部33的具体的形状不同,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3的顶面332和底面331可以为弧形面,安装部33的侧面333围设形成方形的轮廓。安装部33呈片状或块状结构,安装部33的具体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三角形,梯形等任意形状。为配合主轴20A外表面的弧形结构,安装部33整体可以设计为弧形板结构,且弧度与主轴20A外表面的弧度相匹配。
为匹配图13和图14所示的活动件,一种实施方式中,与活动件30配合的滑槽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图3和图6所示的:滑槽2032为环绕在主轴20A的第一表面203的外围的环形空间,呈360度环绕的封闭环形跑道结构,即滑槽2032为环绕主轴的圆环形结构,凸块32在滑槽2032中移动的轨迹对应同一个壳组件20上的轴向位置,即滑槽2032在周向方向的延伸轨迹所构成的平面垂直于壳组件20的轴向方向。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滑槽可以设置为环绕部分主轴20A,即圆周方向上,滑槽设置为不完全包围主轴20A的结构,滑槽在圆周方向上环绕的角度不足360度,例如可以为180度、90度等。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滑槽具有限位点,如同具有起点和终点的跑道结构。虽然滑槽为圆周方向上延伸的一段槽结构,仍然能够保证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适配器插接的过程中,活动件的周向移动。活动件的周向移动的行程不需要很大的角度,也可以实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对于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滑槽而言,滑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环绕主轴的圆弧形结构,凸块32在滑槽中移动的轨迹对应同一个壳组件上的轴向位置,即滑槽在周向方向的延伸轨迹所构成的平面垂直于壳组件的轴向方向。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滑槽,只有周向方向的延伸,没有轴向方向的延伸,有利于节约活动件占用的壳组件的外表面的空间,有利于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小型化。
其它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5和图16所示,图15和图16示意性地表达了主轴20A上设滑槽S的形态,图中所示的主轴20A,并不代表主轴20A的具体结构形态,可以理解为主轴20A上的一段结构,图15和图16中,具有双向箭头的指示线表示为轴向方向X1,带箭头的弧形线标示为周向方向X2。本实施方式中,滑槽S也可以同时沿周向X2和轴向X1延伸,所述滑槽S沿着所述壳组件20(具体为主轴20A)的周向X2延伸的同时,所述滑槽S所对应的所述壳组件20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即,凸块32在所述滑槽S中移动的过程中,凸块32相对所述壳组件20(具体为主轴20A)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
对于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活动件30而言,需要在主轴20A和活动件30的安装部31上设置相配合的限位结构,对活动件30和主轴20A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主轴20A上的第一突部P1和第二突部P2之间构成滑槽S,滑槽S不但在第一突部P1和第二突部P2之间沿周向X2延伸,在轴向X1方向上,滑槽S还延伸至第一突部P1的内部和第二突部P2内部,延伸至第一突部P1内的部分滑槽S称为第一限位空间S1,延伸至第二突部P2内的部分滑槽S称为第二限位空间S2,如图17中虚线表示的部分为第一限位空间S1和第二限位空间S2。如图18所示,活动件30安装至主轴20A时,活动件30的安装部31的边缘伸入第一限位空间S1和第二限位空间S2中,通过第一突部P1和第二突部P2对活动件30的安装部31进行径向限位。
图16中的活动件30和滑槽S的配合结构可以参照图18所示的活动件30和滑槽S的配合结构。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适配器插的详细描述如下。
参阅图19、图20和图21,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光纤适配器200包括适配器主体50和锁持组件60,锁持组件60连接至适配器主体50的一端。所述适配器主体50内设插芯套筒51。具体而言,适配器主体50呈套筒状结构,插芯套筒51固定在适配器主体50内部,适配器主体50的两端均呈开口状,适配器主体50内部,且在插芯套筒51的两侧形成第一容纳空间501和第二容纳空间502,第一容纳空间501和第二容纳空间502均与插芯套筒51的内部空间相通,光纤连接器插头从适配器主体20的两端的开口插入光纤适配器,并在插芯套筒51内对接,以传输光信号。一种实施方式中,插芯套筒51的中心轴与适配器主体50的中心轴共线。插芯套筒51为陶瓷材料,插芯套筒51用于与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插芯12的前段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适配器主体50的一端连接锁持组件60,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穿过锁持组件60并插入适配器主体50的第一容纳空间501内,且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插芯12与适配器主体50内的插芯套筒51配合。适配器主体50中的第二容纳空间502可以供其它类型的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例如:标准SC连接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适配器主体50包括第一部分52、第二部分53和第三部分54,从所述适配器主体50的一个开口端向适配器主体50中间区域延伸的方向上,第一部分52、第二部分53和第三部分54依次排布且构成阶梯状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一部分52、第二部分53和第三部分54的外表面均呈圆柱面,且第一部分52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部分53的外径尺寸,第二部分53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三部分54的外径尺寸。第二部分52的外表面突出设置卡块55,所述第三部分54作为限位突部突出设置在第二部分53的外表面,且卡块55和第三部分54之间构成卡固空间56。一种实施方式中,卡块55位于所述第二部分53邻接第一部分52的边缘位置处。
所述锁持组件60包括均呈套筒状的外壳61和导向件62。
结合参阅图21和图22,导向件62包括套筒状导向主体621和突出设置在导向主体621外表面的滑块622。导向主体621的一个端面包括第一齿型面623,具体而言,在导向主体621的一端形成齿结构620,导向件62的一端设多个齿结构620(例如图22所示的四个齿结构620),齿结构620的内侧面6201和外侧面6202均为弧形面,第一齿型面623连接在内侧面6201和外侧面6202之间,且第一齿型面623的朝向方向为导向件62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齿型面623包括多个第一斜面6231、6232,相邻所述第一斜面6231、6232之间的连接处构成第一齿峰6234或第一齿谷6233,所述第一齿谷6233两侧的所述第一斜面6231、6232之间的区域为第一齿间6235。各所述第一齿谷6233两侧的所述第一斜面6231、6232的长度不同,分别为第一长斜面6231和第一短斜面6232。第一长斜面6231的长度大于第一短斜面6232的长度,此长度可以理解为从第一齿峰6234至第一齿谷6233之间延伸的垂直距离。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向件62上的各齿结构620的结构形态可以相同,第一齿型面623可以看作为:按第一长斜面6231、第一短斜面6232、第一长斜面6231、第一短斜面6232……依次连接的锯齿状的结构。
参阅图21,突设在导向主体621的外表面上的滑块622包括第一端面6221和第二端面6222及连接在第一端面6221和第二端面6222之间的斜面6223,第一端面6221朝向导向主体621上的第一齿型面623的一端,第二端面6222与第一端面6221平行相背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第一端面6221突出于导向主体621的尺寸为第一高度,第二端面6222突出于导向主体621的尺寸为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一高度,以使斜面6223相对导向主体621的轴向方向倾斜。斜面6223的设置用于方便将导向件621安装至外壳61的内部。
如图22所示,可以在导向主体621的外表面突出设置一个环状限位结构6212,滑块622可以突出设置在此环状限位结构6212上。环状限位结构6212用于限位弹性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直接将滑块622设置在圆柱状的导向主体621的外表面上,不设置环状限位结构6212。
滑块622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导向主体621的中心轴的两侧。
图23至图27所示为外壳6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为外壳的透视图,外壳内表面的结构特征用虚线表示;图24和图25为第一方向上,同一个剖面的位置的两侧的剖面图;
图26和图27为第二方向上,同一个剖面位置的两侧的剖面图。图24至图27,这四个图的剖面位置是相同的。
外壳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11、第二端612和连接在这两端之间的内表面613和外表面614。外壳61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无任何突出设置的结构,外壳61的内表面613突出设置锁持结构616,可以理解为,锁持结构616相对外壳的内表面613向内部突出设置,锁持结构616环绕设置在用于供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入的插入空间的外围。在外壳61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锁持结构616的两侧形成所述外壳61内部的第一空间615和第二空间617,第一空间615位于第一端611和锁持结构616之间,第二空间617位于第二端612和锁持结构616之间。
锁持结构616包括朝向第一端611的第二齿型面6162、朝向第二端612的导入面6163和导向键6164、以及连通在第一空间615和第二空间617之间的导向通道6165。所述第二齿型面6162包括多个第二斜面61621、61622,相邻的所述第二斜面61621、61622之间构成第二齿峰61624或第二齿谷61623,各所述第二齿谷61623两侧的所述第二斜面61621、61622的长度不同,分别为第二长斜面61621和第二短斜面61622。第二长斜面61621的长度大于第二短斜面61622的长度,此长度可以理解为从第二齿峰61624至第二齿谷61623之间延伸的垂直距离。
导向通道6165对应设置在第二齿谷61623的位置处,导向通道6165的延伸的方向可以为外壳61的轴向方向,在周向方向上,导向通道6165的位置不变,即导向通道6165可以不沿周向方向延伸。其它实施方式中,导向通道6165的延伸方向可以包括轴向方向的延伸和周向方向上的延伸。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向通道616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外壳61的中心轴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通道6165均位于所述第二齿谷61623的位置,两个所述导向通道6165之间的所述第二齿峰61624的数量为两个。
锁持结构616的导入面6163沿所述外壳61的轴向和周向延伸,导入面6163连接至所述导向通道6165的侧壁,所述导入面6163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所述凸块32导入所述导向通道6165。锁持结构616的导向键6164沿轴向延伸且用于与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上的导向键槽配合。导向键6164位于导入面6163和第二端612之间,导入面6163连接在导向键6164和导向通道6165的侧壁之间。具体而言,导入面6163的数量为两个,导入面6163对称分布在导向键6164的两侧。
外壳61还设有贯穿外壳61的内表面613和外表面614的滑槽618,滑槽618靠近外壳61的第一端611且沿轴向延伸,滑槽618位于锁持结构616和第一端611之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61的内表面613所包围形成圆柱状收容空间,此圆柱状收容空间的径向尺寸与前述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主轴20A的导向结构205的外径的尺寸相同。锁持结构616所包围的圆柱状收容空间的径向尺寸与前述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主轴20A的限位突部204的外径的尺寸相同。
参阅图21,组装过程顺序如下:
先将导向件62安装至外壳61内,通过导向件62的导向主体621的外表面(或者突出设置在外表面上的环状限位结构)和外壳61的内表面之间的配合实现导向件62相对外壳61的径向的定位,即径向方向上,导向件62不能相对外壳61移动。导向件62的滑块622与外壳61上的滑槽618配合实现导向件62和外壳61之间的周向的定位,即导向件62在外壳61内不能转动。由于滑槽618在外壳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滑块622可以在滑槽618内滑动,使得导向件62可以相对外壳61沿轴向滑动。
将弹性件70安装至外壳61内,套设在导向件62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环状限位结构6212的设置,可以使得导向件62的外表面和外壳6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此容纳间隙用于收容弹性件70。
将外壳61的第一端611与适配器主体50固定连接。具体而言,适配器主体50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从外壳61的第一端611伸入外壳61的内部,适配器主体50上的卡块55与外壳61上的滑槽618的一端配合,使得部分所述外壳61收容在所述适配器主体50的卡固空间56中,通过适配器主体50的第三部分64(即限位突部)和所述卡块55与所述外壳61的配合实现所述外壳61和所述适配器主体50之间的轴向固定,通过所述滑槽618和所述卡块55的配合实现所述外壳61和所述适配器主体50之间的周向固定。弹性件70套设在适配器主体50的第一部分52的外围,弹性件70抵接在适配器主体50的卡块55和导向件62的滑块622之间,实现导向件62和适配器主体50之间的弹性连接,由于适配器主体50与外壳61是固定连接的,也可以理解为导向件62和外壳61之间通过此弹性件70弹性连接。
组装后,参阅图21和图28,所述导向件62和所述锁持结构616之间形成锁持通道63,所述锁持通道63呈沿周向延伸的锯齿状,具体而言,第一齿型面623朝向第二齿型面6162,第一齿型面623和第二齿型面6162之间构成锁持通道63。第二齿型面6162的第二齿峰61624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第一齿型面623的第一齿间6235内,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二齿峰61624和所述第一齿谷6233错位设置,如图21所示,经过第二齿峰61624的沿轴向的延伸的点划线为基准线,第一齿谷6233位于此基准线的上方,此种布置方向可以理解为第二齿峰61624和第一齿谷6233错位设计。具体而言,错位指的是轴向方向上,第二齿峰61624和第一齿谷6233不正对,即所述第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一齿峰6234和所述第一齿谷6233正对所述第二斜面61621、61622,所述第二齿峰61624和所述第二齿谷61623正对所述第一斜面6231、6232。所述第一短斜面6232及位于所述第一短斜面6232两侧的所述第一齿峰6234和所述第一齿谷6233共同与所述第二长斜面616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短斜面61622及位于所述第二短斜面61622两侧的所述61624和所述第二齿谷61623共同与所述第一长斜面6231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一短斜面6232及位于所述第一短斜面6232两侧的所述第一齿峰6234和所述第一齿谷6233在第二齿型面6162上的垂直投影落入一个所述第二长斜面61621范围内。同样,所述第二短斜面61622及位于所述第二短斜面61622两侧的所述第二齿峰61624和所述第二齿谷61623在第一齿型面623上的垂直投影落入一个所述第一长斜面6231范围内。
如图28所示,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长斜面6321和所述第二短斜面61622之间不平行,所述第二齿谷61623与所述第一长斜面6231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H1大于所述第二齿峰61624与所述第一长斜面6231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H2;类似地,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短斜面6322和所述第二长斜面61621之间不平行,所述第一齿谷6233与所述第二长斜面61621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齿峰6234与所述第二长斜面61621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可以理解为,第一齿型面623和第二齿型面6162之间构成宽度变化的锁持通道63,宽度方向指的是锁持通道63沿光纤适配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锁持通道63的宽度呈渐变状态,第一长斜面6231和所述第二短斜面61622之间构成锲形空间。
所述导向通道6165用于供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凸块32穿过,以使所述凸块32进入所述锁持通道63,通过所述凸块32与所述导向件62和所述锁持结构616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100接受到的轴向直插力能够产生作用在所述凸块32上的周向的力,以使所述凸块32在所述锁持通道63内移动,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和所述光纤适配器200之间的锁持和解锁。
接下来对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与光纤适配器进行对接过程的锁持和解锁过程进行描述。
结合图21和图29,将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白框套21的前端对准插入光纤适配器200的锁持组件60的外壳61的第二端612,将光纤连接器插头100插入外壳61内,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上的活动件30的凸块32首先接触外壳61内的导向键6164或导入面6163(根据插入的方向的不同,凸块32可能先与导向键6164接触,再移动至与导入面6163接触;也可能不接触导向键6164,直接接触导入面6163),由于凸块32在周向上是自由状态,在光纤连接器插头100沿轴向直插式地插入光纤适配器200内的过程中,导向键6164或导入面6163与凸块32接触,能够将轴向的直插力转化为周向的分力,在周向分力的作用下,凸块32能够在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上的滑槽内滑动。这样活动件30的凸块32能够沿着导入面6163移动至导向通道6165内。
如图29所示,继续沿轴向方向将光纤连接器插头100插入光纤适配器200的过程,活动件30的凸块32沿着导向通道6165移动至锯齿型的锁持通道63内。活动件30的凸块32进入锁持通道63时,先与第一齿型面623的第一长斜面6231抵持,第一长斜面6231能够将轴向的直插力转化为周向分力,继续插入光纤连接器插头100的过程中,在此周向分力作用下,凸块32沿着第一长斜面6231在锁持通道63内移动,且推动光纤适配器200的锁持组件60中的导向件62朝向外壳61的第一端611轴向移动,压缩光纤适配器内的弹性件70。凸块32沿着第一长斜面6231移动至第一齿谷6233的位置时,凸块32受第一短斜面6232的阻挡,停止移动。此时,取消轴向插入力,在光纤适配器内的弹性件70的作用下,导向件62回位(即导向件62朝向第二齿型面6162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齿型面623和第二齿型面6162之间的距离变小),此时,凸块32夹持在第一短斜面6231和第二长斜面61621之间,导向件62会推动凸块32沿着第二长斜面61621移动至第二齿谷61623的位置,此时,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和光纤适配器200之间进入锁持状态,参阅图30和图31,图30为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00插入光纤适配器200的状态示意图,图31为图30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和光纤适配器200的插接状态的部分剖面图。
当需要将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从光纤适配器200中拔出来时,同样沿轴向方向朝向光纤适配器的方向推动光纤连接器插头,由于在轴向方向上,第一齿峰6234和第二齿谷61623错位设置,以及第二齿峰61624和第一齿谷6233之间也是错位设置,插入光纤连接器插头的过程,不论是对光纤连接器插头进行锁持在光纤适配器内,还是从光纤适配器中解锁光纤连接器插头,凸块32在锁持通道63内的移动为同一个方向,如图29所示的箭头方向。解锁的过程中,轴向推动力的作用下,导向件62朝向适配器主体方向轴向移动,压缩弹性件70。施加在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上的轴向插入力,带动活动件30的凸块31沿着锁持通道63移动至第一齿谷6233的位置。此时取消轴向推动力,在弹性件70的作用下,导向件62回位(即导向件62朝向第二齿型面6162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齿型面623和第二齿型面6162之间的距离变小),此时,凸块32夹持在第一短斜面6231和第二长斜面61621之间,导向件62推动凸块32沿第二长斜面61621移动至导向通道6165位置。此时,光纤连接器插头100和光纤适配器200之间进入解锁状态,可以手动将光纤连接器插头100从光纤适配器200中拔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主体和锁持组件,所述适配器主体内设插芯套筒,所述锁持组件包括均呈套筒状的外壳和导向件,所述外壳固定至所述适配器主体,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突设锁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所述锁持结构的两侧形成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且滑动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外壳之间或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锁持结构之间形成锁持通道,所述锁持通道呈沿周向延伸的锯齿状,所述锁持结构设有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锁持通道的导向通道;作用在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轴向直插力使得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凸块通过所述导向通道,且在所述锯齿状的锁持通道内周向移动,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朝向所述锁持结构的第一齿型面,所述锁持结构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齿型面的第二齿型面,所述第一齿型面和所述第二齿型面之间构成所述锁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为轴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型面包括多个第一斜面,相邻所述第一斜面之间的连接处构成第一齿峰或第一齿谷,所述第一齿谷两侧的所述第一斜面之间的区域为第一齿间,所述第二齿型面包括多个第二斜面,相邻的所述第二斜面之间构成第二齿峰或第二齿谷,所述第二齿峰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齿间内,沿轴向方向,所述第二齿峰和所述第一齿谷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齿谷两侧的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不同,分别为第一长斜面和第一短斜面;各所述第二齿谷两侧的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不同,分别为第二长斜面和第二短斜面;所述第一短斜面及位于所述第一短斜面两侧的所述第一齿峰和所述第一齿谷共同与所述第二长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短斜面及位于所述第二短斜面两侧的所述第二齿峰和所述第二齿谷共同与所述第一长斜面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长斜面和所述第二短斜面之间不平行,所述第二齿谷与所述第一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齿峰与所述第一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短斜面和所述第二长斜面之间不平行,所述第一齿谷与所述第二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齿峰与所述第二长斜面之间沿轴向方向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通道均位于所述第二齿谷的位置,两个所述导向通道之间的所述第二齿峰的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持结构包括导入面,所述导入面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和周向延伸,且连接至所述导向通道的侧壁,所述导入面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的所述凸块导入所述导向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持结构还包括导向键,所述导入面连接在所述导向键和所述导向通道的侧壁之间,所述导向键沿轴向延伸且用于与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导向键槽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套筒状的导向主体和突出设置在所述导向主体的外表面的滑块,所述外壳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轴向延伸,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以实现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卡块和限位突部,所述卡块和所述限位突部之间形成卡固空间,所述光纤适配器主体部分伸入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卡块与所述滑槽的一端配合,使得部分所述外壳收容在所述卡固空间中,通过限位突部和所述卡块与所述外壳的配合实现所述外壳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的轴向固定,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卡块的配合实现所述外壳和所述适配器主体之间的周向固定。
12.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用于与光纤适配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光纤组件、壳组件和活动件,所述壳组件呈套筒状,且套设在所述光纤组件的外围,所述活动件连接至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所述活动件包括沿径向方向突出于所述壳组件的外表面的凸块,在周向方向上,所述凸块活动连接至所述壳组件,所述凸块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锁持组件配合;所述锁持组件包括均呈套筒状的外壳和导向件,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突设锁持结构,在轴向方向上,所述锁持结构的两侧形成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且滑动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外壳之间或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适配器主体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锁持结构之间形成锁持通道,所述锁持通道呈沿周向延伸的锯齿状,所述锁持结构设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锁持通道的导向通道;作用在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轴向直插力使得所述凸块通过所述导向通道,且在所述锯齿状的锁持通道内周向移动,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和所述光纤适配器之间的锁持和解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组件的外围设有滑槽,所述活动件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沿周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在所述滑槽中移动的轨迹对应同一个所述壳组件的轴向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安装套筒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套筒外表面的所述凸块,所述安装套筒套设在所述壳组件的外围,且与所述滑槽配合,以实现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壳组件的周向活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壳组件的周向延伸的同时,所述滑槽所对应的所述壳组件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安装部和所述凸块,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至所述凸块的一端,所述安装部滑动连接至所述滑槽;在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滑槽内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凸块在所述滑槽中的位置同步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组件包括主轴和插芯组装结构,所述光纤组件包括插芯和光纤,所述插芯连接至所述光纤的前端,所述插芯连接至所述插芯组装结构,所述插芯组装结构连接至所述主轴且与所述主轴共同形成所述滑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组装结构包括白框套、弹性件、插芯底座和紧固件,所述白框套连接至所述插芯底座并与所述插芯底座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插芯包括前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插芯底座之间,所述插芯底座远离所述白框套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轴,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插芯底座的外围,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主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插芯底座固定至所述主轴,所述主轴的外表面设有限位突部,所述限位突部和所述紧固件之间构成所述滑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包括插芯和光纤,所述插芯连接至所述光纤的前端,所述壳组件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壳组件的前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插芯的外围,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壳组件的前端和所述导向结构之间,所述导向结构设有相互连通的导向缺口和导向键槽,所述导向缺口包括在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尺寸,所述导向键槽连接至所述第二端且沿轴向方向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组件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导向结构的外表面距离所述壳组件的中心轴的最大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凸块距离所述壳组件的中心轴的最大尺寸。
22.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21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适配器。
2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适配器,所述外壳设有插口,所述光纤适配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插口正对所述光纤适配器的第一容纳空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的数量为多个,且排列成一排,所述光纤适配器的数量亦为多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插口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呈至少两排的排列方式布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光纤适配器的数量亦为多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插口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2至21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插头,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头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配合。
CN202110051160.9A 2021-01-14 2021-01-14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2859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1160.9A CN112859251B (zh) 2021-01-14 2021-01-14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1160.9A CN112859251B (zh) 2021-01-14 2021-01-14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251A CN112859251A (zh) 2021-05-28
CN112859251B true CN112859251B (zh) 2022-04-29

Family

ID=7600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1160.9A Active CN112859251B (zh) 2021-01-14 2021-01-14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2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8110B (zh) * 2021-07-08 2023-01-3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预成端的光纤连接器及连接器与适配器组件
WO2023207025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深圳市埃立康科技有限公司 单芯光纤适配器和光纤快接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4238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和快速插拔的光纤连接组件
CN108459380B (zh) * 2018-04-27 2023-09-26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光纤连接器
CN110646902A (zh) * 2019-08-23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终端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251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2142B2 (en) Low cost hardened fiber optic connection system
CN112051644B (zh) 光纤适配器、光纤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US6293710B1 (en) Optical connector having a one-piece housing
CN112327424B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组件、光纤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US7677814B2 (en) Mechanical interface converter for making non-ruggedized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ompatible with a ruggedized fiber optic adapter
CN112859251B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CA3125271C (en) Multiport assemblies including mounting features or dust plugs
US11048051B2 (en) Shutter configuration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port with modular fiber carriers; and connection system
CN220894583U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WO2022041707A1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CN111656237B (zh) 光纤连接头、预制光纤、适配器、光纤盒及光纤连接组件
CN110998398B (zh) 光纤延长器端口、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3182120U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CN220399679U (zh) 连接器、适配器、配线盒及光通信系统
CN217467256U (zh) 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U2022348477A1 (en) Converters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