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678A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678A
CN112848678A CN202011339247.8A CN202011339247A CN112848678A CN 112848678 A CN112848678 A CN 112848678A CN 202011339247 A CN202011339247 A CN 202011339247A CN 112848678 A CN112848678 A CN 112848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image
printing
patter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92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8678B (zh
Inventor
萱原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48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8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0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1/506Reproducing the colour component signals picture-sequentially, e.g. with reproducing heads spaced apart from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41J15/165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for tensio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by use of redirecting rollers or redirecting nonrevolving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由于向印刷部提供歪斜形状的图像,因此难以确保印刷质量。印刷装置具备:控制部,执行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以及结合的图像处理;以及印刷部,基于所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所述控制部获取作为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通过以水平线分割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通过在所述上图像的上边结合第n‑1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并且,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执行基于所述结合图像数据的印刷。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有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表面形成有瓷砖状的分割线的记录介质,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分割线来判定输送的记录介质的歪斜,从而基于判定结果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并根据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0949号公报
基于图像数据进行印刷的印刷部将一定形状的图像作为印刷的处理单位重复获取而印刷在印刷介质上。然而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基于通过校正等而形状歪斜的图像数据执行印刷的情况下,向印刷部提供非所述一定形状的歪斜形状的图像,从而难以保持印刷质量。
发明内容
印刷装置具备:控制部,执行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和结合;以及印刷部,基于所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所述控制部获取作为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所述控制部通过以水平线分割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所述控制部通过在所述上图像的上边结合第n-1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并且,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执行基于所述结合图像数据的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简单示出印刷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A是通过从上方朝向下方的视点示出被输送的布料与其附近的构成的图。
图2B是通过从上游朝向下游的视点示出图2A所示的构成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示出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步骤S100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步骤S140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通过具体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继图6之后用于通过具体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印刷装置;11…控制部;12…程序;12a…图案记录部;12b…图案提取部;12c…校正处理部;12d…印刷控制部;13…显示部;14…操作受理部;15…拍摄部;16…输送部;17…印刷部;18…存储部;19…印刷头;20…滑架;22…环状带;30…布料;40…图案图像数据;41…拍摄图像数据;41a、41b、41c…图案区域;50、51a、51b、51c…着色图像数据;51…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5…上图像;56…下图像;60…结合图像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指出,各图只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由于各图只是例示,因此存在比例、形状不准确,或彼此不匹配,或省略了一部分的情况。
1.装置构成:
图1简单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构成。
印刷装置10执行印刷方法。印刷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显示部13、操作受理部14、拍摄部15、输送部16、印刷部17以及存储部18等。控制部11构成为包括:具有作为处理器的CPU11a、ROM11b、RAM11c等的1个或多个IC、其它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在控制部11中,处理器即CPU11a将RAM11c等用作工作区来执行遵从保存在ROM11b、其它存储器等中的1个以上的程序12的运算处理,由此来控制印刷装置10。控制部11通过遵从程序12来作为图案记录部12a、图案提取部12b、校正处理部12c以及印刷控制部12d等发挥作用。需要指出,处理器不限于1个CPU,既可以构成为通过多个CPU、ASIC等硬件电路进行处理,也可以构成为CPU与硬件电路协作来进行处理。
显示部13是用于显示视觉信息的单元,例如通过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构成。显示部13也可以构成为包括显示器以及用于驱动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操作受理部14是用于受理用户操作的单元,例如通过物理按钮、触控面板、鼠标、键盘等实现。当然,触控面板也可以作为显示部13的一个功能来实现。显示部13、操作受理部14既可以是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相对于印刷装置10外置的外围设备。
输送部16是在控制部11的控制下输送印刷介质的机构。在此,作为印刷介质,设想是提花纺织的布料、蕾丝布料这样的通过钻研线的纺织方法而形成有具有立体感的图案的布料。1个或者1组的某种图案以重复排列的方式形成于这样的布料上。以下,将这样的1个或者1组图案作为1个图案。
输送部16例如具有将卷成卷状的印刷前的布料向输送的下游放出的放出辊、用于将放出的布料进一步输送的带和/或辊、将印刷结束的布料再次卷成卷状回收的卷绕辊、用于使各辊、带旋转的电机等构成。以下,也将输送部16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下游简单记载为上游、下游。
拍摄部15在控制部11的控制下拍摄输送部16所输送的布料。拍摄部15具有照射布料的光源、接收来自布料的反射光生成并输出作为拍摄结果的图像数据的拍摄元件等构成。
印刷部17在控制部11的控制下对输送部16所输送的布料进行印刷。印刷部17设置于拍摄部15的下游。印刷部17基于从控制部11发送的印刷数据对布料进行印刷。印刷部17例如能够通过喷墨方式喷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等多个颜色的油墨来执行印刷。根据喷油墨方式,印刷部17基于按每个像素规定了有点或无点的印刷数据从未图示的喷嘴喷出油墨的点,由此对布料进行印刷。
存储部18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存储单元。可以将存储部18理解为控制部11的一部分。另外,可以将RAM11c理解为存储部18的一部分。
可以将印刷装置10称为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等。印刷装置10不仅可以通过独立的1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经由通信接口、网络而以彼此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多个装置来实现。可以将由多个装置构成的印刷装置10称为印刷系统10。
印刷系统10例如构成为包括打印机以及一台以上的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机包括拍摄部15、输送部16以及印刷部17,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控制部11发挥作用。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是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型终端或者具有与这些相同程度的处理能力的装置。在印刷系统10中,可以将担任控制部11的装置称为图像处理装置、印刷控制装置等。当然,也能够将构成印刷系统10的一部分装置作为发明。
图2A以从上方朝向下方的视点示出了被输送的布料30和布料30附近的构成。在图2A中,省略了对预先形成在布料30的图案的描绘。在图2A中,通过附图标记D1示出了输送部16输送布料30的输送方向。附图标记22是作为输送部16的一部分的环状带22。搭乘于环状带22的状态的布料30通过环状带22进行旋转而从输送方向D1的上游向下游输送。
如图2A所示,在环状带22的上方配设有滑架20。滑架20能够向与输送方向D1交叉的方向D2、D3移动。在此所说的交叉是正交,但正交不仅是严格的正交,还可以理解为包括产品的制造上所产生的误差。滑架20沿长条的引导部件21向与输送方向D1交叉的方向D2、D3移动。方向D2和方向D3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可将方向D2、D3中的一方理解为滑架20的去程移动方向,将另一方理解为滑架20的返程移动方向。
滑架20搭载有印刷头19。也就是说,印刷头19与滑架20一起向方向D2、方向D3移动。将方向D2、D3称为“主扫描方向”,或称为“宽度方向”。这样的滑架20、印刷头19构成印刷部17。虽然未图示,但在印刷头19中,在与环状带22相对的下表面使多个喷嘴开口。印刷头19一边与滑架20一起向方向D2、方向D3移动,一边基于印刷数据从喷嘴喷出油墨。将印刷头19一边向方向D2、方向D3移动一边从喷嘴喷出油墨的动作称为“主扫描”,或称为“道次(pass)”。
如图2A所示,在环状带22的上方且在滑架20以及印刷头19的上游的规定位置配设有拍摄部15。
图2B以从上游朝向下游的视点示出了图2A所示的构成的一部分。拍摄部15将与环状带22相对的下表面作为拍摄面15a,经由拍摄面15a拍摄环状带22上的布料30。拍摄部15例如是多个拍摄元件在内部沿宽度方向D2、D3排列的线扫描(line scan)式的相机。拍摄部15经由设置于拍摄面15a的未图示的透镜及拍摄元件反复进行以行为单位的拍摄。在图2B中,通过虚线例示了拍摄部15在宽度方向D2、D3上的拍摄范围。拍摄部15通过透镜的功能能够拍摄宽度方向D2、D3上的环状带22的几乎整个范围。
拍摄部15的构成不限于图2A、图2B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多个拍摄部15在环状带22的上方沿宽度方向D2、D3排列,多个拍摄部15各自分担宽度方向D2、D3上的环状带22的整个范围中的一部分范围来进行拍摄。或者,拍摄部15也可以是将多个拍摄元件遍及宽度方向D2、D3上的环状带22的几乎整个范围进行排列而构成的线传感器(linesensor)。或者,拍摄部15也可以是如下构成:与印刷头19搭载于滑架20同样地,拍摄部15搭载于能够沿宽度方向D2、D3移动的滑架,一边通过滑架向宽度方向D2、D3移动,一边对环状带22上进行拍摄。
2.印刷方法:
图3通过流程图示出了控制部11按照程序12执行的印刷处理。
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11的图案记录部12a将表示形成于布料30的图案的图案图像数据记录于存储部18。图案图像数据相当于“第一图像数据”,步骤S100相当于记录工序。
图4通过流程图示出了步骤S100的详细内容。
首先,在步骤S102中,图案记录部12a获取表示布料30的图案的基本图像数据。布料30例如是由设计师设计的1个图案重复织入而成的纺织物。因此,基本图像数据是使用用于设计、制图的规定的软件预先生成的表示所述1个图案的图像数据。图案记录部12a按照用户的操作例如从印刷装置10的外部的PC输入保存在该PC中的基本图像数据,并将输入的基本图像数据保存在存储部18中。
在步骤S104中,图案记录部12a获取通过布料30的预扫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即预扫描数据。预扫描是指在后述的步骤S110的布料30的拍摄之前进行的读取、拍摄。例如,用户使印刷装置10的外部的扫描器预先扫描布料30。然后,图案记录部12a从所述扫描器输入通过该扫描生成的图像数据并将其作为预扫描数据保存于存储部18中。
或者,也可以由拍摄部15执行预扫描。例如,控制部11使输送部16开始布料30的输送,在使布料30的前端到达比拍摄部15靠向下游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时机停止布料30的输送。布料30的前端是指布料30的朝向下游的端部。拍摄部15拍摄通过输送而穿过拍摄部15下方的布料30,图案记录部12a从拍摄部15输入通过该拍摄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并将其作为预扫描数据而保存于存储部18中。
在步骤S106中,图案记录部12a将在步骤S102中获取的基本图像数据与在步骤S104中获取的预扫描数据进行对比,在预扫描数据中提取与布料30的1个图案对应的图案区域。此时,图案记录部12a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在预扫描数据内提取与基本图像数据相似度更高的图像区域,并将该图像区域设为图案区域。
然后,在步骤S108中,图案记录部12a将相当于在步骤S106中提取的图案区域的图像数据作为图案图像数据保存于存储部18中。通过以上所述,完成图案图像数据的记录。
根据按照图4所进行的说明,图案图像数据可以说是预扫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不过,也可以是,图案记录部12a通过将基本图像数据本身作为图案图像数据记录于存储部18,从而简化步骤S100。
回到图3的说明。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1使拍摄部15拍摄布料30。步骤S110相当于拍摄工序。将在一次的步骤S110中拍摄的布料30的区域称为“对象区域”。例如,对象区域在宽度方向D2、D3上的长度为布料30在宽度方向D2、D3上的长度,对象区域在输送方向D1上的长度为包括规定数的输送方向D1上的图案图像数据的尺寸的长度。
控制部11控制输送部16,以使布料30中的1个对象区域相应的面积穿过拍摄部15下方来输送布料30。于是,拍摄部15通过拍摄被输送的布料30,从而生成作为1个对象区域的拍摄结果的拍摄图像数据。拍摄图像数据相当于“第二图像数据”。
虽然在图3的流程图中没有特别地明示,但为了进行布料30的拍摄、对布料30的印刷,控制部11至少在步骤S110~S160的期间使输送部16持续地或间断地执行布料30的输送。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包括输送布料30的输送工序。
在步骤S120中,图案提取部12b基于在步骤S100中记录的图案图像数据与通过步骤S110的拍摄而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对比,提取拍摄图像数据中与布料30的图案对应的图案区域。步骤S120相当于提取工序。在布料30的对象区域的拍摄结果即拍摄图像数据内,排列示出有多个图案。由此,图案提取部12b按照在拍摄图像数据内排列示出的一个一个的每个图案提取图案区域。
图案提取部12b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在拍摄图像数据内将与图案图像数据的相似度达到规定以上那么高的图像区域作为图案区域提取即可。具体而言,图案提取部12b提取图案图像数据中的图像的边缘,同样地,提取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的边缘。然后,使图案图像数据中的边缘的分布相对于拍摄图像数据中的边缘的分布错位,另外使图案图像数据变形,反复进行比较,将边缘的分布之间的一致程度的评价达到规定以上那么高的区域作为1个图案区域进行提取。通过这样的处理,图案提取部12b从拍摄图像数据提取多个图案区域。
从通过二维坐标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提取多个图案区域也是确定拍摄图像数据内的各图案区域的角的坐标。
与步骤S120的处理同样地,在上述步骤S106中,图案记录部12a也能够根据对比的图像之间的边缘分布的一致程度来提取预扫描数据内的图案区域。
在步骤S130中,校正处理部12c对表示应与布料30的图案重叠印刷的图像的着色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与在步骤S120中提取的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着色图像数据相当于“第三图像数据”,步骤S130相当于校正工序。着色图像数据是表示应对1个图案进行着色的颜色、颜色的印刷范围的预先生成的彩色图像数据。着色图像数据例如预先保存于存储部18中。或者,控制部11按照用户的操作例如从印刷装置10外部的PC输入保存在该PC中的着色图像数据,并将输入的着色图像数据保存于存储部18。
着色图像数据的形状是包括1个图案的区域的理想形状,例如是矩形。另一方面,关于在步骤S120中从拍摄图像数据提取的各图案区域的形状,有时会因为输送的布料30的伸缩、歪斜而伴有伸缩、歪斜,从而未必与着色图像数据的形状一致。因此,校正处理部12c以与在步骤S120中提取的各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的方式来对着色图像数据的形状进行变形。作为变形方法,例如使用包括图像的放大、缩小、旋转,裁剪等的仿射变换或其它变形方法。这样的变形为步骤S130的校正。
在步骤S140中,印刷控制部12d通过对步骤S130的校正后的多个着色图像数据进行排列来生成结合图像数据。在步骤S140中为了生成结合图像数据,印刷控制部120d执行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以及结合的图像处理。为了方便,将这样的图像处理称为“特定图像处理”。也就是说,印刷控制部12d将实施了步骤130的校正的着色图像数据设为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另外,特定图像处理相当于图像处理工序。
图5通过流程图示出了步骤140的详细内容。
在步骤S142中,印刷控制部12d使根据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各图案区域的形状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进行了校正后的多个着色图像数据与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多个图案区域的排列对应地进行排列,由此生成作为结合图像数据的基础的图像数据。为了方便,将通过步骤S142生成的图像数据称为“结合基础图像数据”。关于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由于已变形,因此基本不是矩形。由此,对校正后的多个着色图像数据进行排列而生成的结合基础图像数据的形状也可以说成是非矩形。
通过步骤S142,印刷控制部12d获取到作为第n次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n取正整数。图5中的至少步骤S144、S146、S148相当于特定图像处理。特定图像处理的次数与步骤S140的执行次数相同。由此,在图3的流程图开始后最开始执行的步骤S140中,n=1,也就是说执行第1次的特定图像处理。
在步骤S144中,印刷控制部12d通过将在步骤S142中生成的结合基础图像数据用水平线进行分割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在此,控制部11在步骤S100~S150中处理的各图像数据是以由正交的X轴及Y轴所构成的二维坐标表现的图像,X轴的朝向例如对应于方向D3,Y轴的朝向对应于输送方向D1的反方向。另外,关于在步骤S100~S150中处理的各图像数据的上下朝向,将对应于输送方向D1的朝向作为“上”,且将对应于输送方向D1的反方向的朝向(Y轴方向)作为“下”来进行说明。分割结合基础图像数据的水平线是与X轴平行的线。通过步骤S144,结合基础图像数据被分离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
在步骤S146中,印刷控制部12d将在步骤S144中生成的下图像、也就是说第n次特定图像处理中通过步骤S144的分割生成的下图像保存于存储部18。在步骤S146中保存的下图像被转入下一次的特定图像处理,用于与下一次的特定图像处理中生成的上图像结合。因此,将步骤S146的下图像的保存称为“转入保存”。
在步骤S148中,印刷控制部12d在步骤S144中生成的上图像的上边结合上一次特定图像处理中的步骤S146中转入保存的下图像。也就是说,将第n次特定图像处理中通过步骤S144的分割生成的上图像与第n-1次特定图像处理中通过步骤S144的分割生成的下图像结合。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图像数据即结合图像数据。
在特定图像处理中,步骤S146与步骤S148的执行顺序也可以与图5所示的顺序相反。或者,在特定图像处理中,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46和步骤S148。通过以上内容,结束步骤S140。印刷控制部12d在每次结束步骤S140时对当前的n加“1”。
回到图3的说明。
在步骤S150中,印刷控制部12d使印刷部17基于在步骤S140中生成的结合图像数据对布料30执行印刷。步骤S150相当于基于特定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印刷控制部12d对结合图像数据实施所谓的颜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等必要的各种处理,从而将其变换为印刷数据。印刷数据也是上边及下边水平的图像。然后,印刷控制部12d将印刷数据传送给印刷部17,在布料30中作为步骤S110的拍摄对象的未印刷区域到达印刷头19下方的规定的时机,使印刷部17开始通过滑架20的移动以及基于印刷数据从印刷头19喷出油墨来进行的印刷。由此,构成结合图像数据的各着色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彩色图像以与布料30中的各个图案的伸缩、歪斜匹配的形态而与图案重叠印刷。
在输送部16设置有检测为了进行输送而旋转的辊、带的旋转量的编码器。控制部11根据来自编码器的检测信号运算并掌握当前的布料30的输送距离。由此,控制部11能够掌握输送方向D1上的对象区域的位置,在包括对象区域的未印刷区域到达印刷头19下方的时机使印刷部17开始对该区域的印刷。
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11判定是否结束印刷,在结束印刷的情况下,判定为“是”而结束图3的流程图。例如在从用户接收到印刷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对布料30结束了输送方向D1上预定长度的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1判定为印刷结束。当然,即使在步骤S160中判定为“是”而结束图3的流程图,但控制部11例如在控制了通过卷绕辊对布料30进行回收等必要的处理之后使输送部16停止。
另一方面,在未结束印刷的情况下,控制部11在步骤S160中判定为“否”,并重复执行步骤S110及其之后的处理。也就是说,对布料30中与至此为止的对象区域在上游邻接的接下来的对象区域进行步骤S110及其之后的处理。需要指出,考虑到拍摄部15位于印刷部17的上游,拍摄部15可以与印刷部17的印刷并行地拍摄比当前正在印刷的布料30的区域靠上游的区域。因此,在步骤S150的对某个对象区域完成了印刷的时间点,拍摄部15有时也结束对接下来的对象区域的拍摄。由此,控制部11在步骤S160中判定为“否”的时间点,若拍摄部15结束了对接下来的对象区域的拍摄,则进行步骤S120及其之后的处理即可。
或者,也可以是,控制部11不使拍摄部15对布料30的拍摄以及印刷部17对布料30的印刷同时进行,一旦在步骤S160中判定为“否”,则控制部11使输送部16将布料30退回,使布料30中的未印刷区域回到比拍摄部15靠上游的位置。退回是指从下游朝向上游的方向的输送。然后,控制部11也可以在布料30退回后再次开始步骤S110及其之后的处理。
图6和图7是用于通过具体例来说明图3的流程图的一部分的图。图7可理解为是图6的延续。在步骤S100中,图案记录部12a将图案图像数据40记录于存储部18。在图6的例子中,图案图像数据40是表示将花瓣的形状作为主题而设计的图案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110中,通过拍摄部15对布料30的对象区域进行拍摄,作为其结果,得到拍摄图像数据41。若布料30产生伸缩、歪斜,则表示在拍摄图像数据41内的各图案也成为具有伸缩、歪斜的状态。
在步骤S120中,图案提取部12b通过将图案图像数据40与拍摄图像数据41进行对比来提取拍摄图像数据41内的图案区域。在图6的例子中,拍摄图像数据41内用虚线划分出的各区域为图案提取部12b按每个图案提取出的各图案区域。在图6中,用附图标记41a、41b、41c指示拍摄图像数据41内的多个图案区域中的一部分图案区域。
在步骤S130中,校正处理部12c进行使着色图像数据50与拍摄图像数据41的各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来进行变形的校正。在步骤S140的步骤S142中,印刷控制部12d通过使校正后的多个着色图像数据50与拍摄图像数据41内的图案区域的排列对应地进行排列,从而生成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
根据图6的例子,附图标记51a示出了以与图案区域41a的形状匹配的方式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50。同样地,附图标记51b是以与图案区域41b的形状匹配的方式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50,附图标记51c是以与图案区域41c的形状匹配的方式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50。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是将这样的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51a、51b、51c……按照图案区域41a、41b、41c……的排列进行排列而成的图像数据。另外,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是作为第n次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140的步骤S144中,如图7所示,印刷控制部12d用水平线HL分割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而将其分离成上图像55和下图像56。在图7中,用双点划线示出水平线HL。关于图7的说明等,用括号对上图像55、下图像56、结合图像数据60标注的字符表示是在第几次特定图像处理中生成的图像。
根据图7的例子,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的上边52及下边53均非水平的。根据图7的例子,印刷控制部12d以穿过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的下边53中最接近上边52的点54的水平线HL来分割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通过这样的分割而生成的上图像55(n)的下边水平,且下图像56(n)的上边水平。
需要指出,在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的下边53偶尔水平的情况下,即使以穿过下边53中最接近上边52的点54的水平线HL来分割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也不会从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实质上地产生下图像56,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直接成为上图像55。虽然在图7中没有特别示出,但在步骤S144的结果产生了下图像56(n)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2d在步骤S146中将下图像56(n)转入保存。该下图像56(n)用于在下一次的步骤S140的步骤S148中的结合。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4的结果未产生下图像56(n)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2d在步骤S146中无法转入保存下图像56(n)。该情况下,在下一次的步骤S140的步骤S148中不进行图像的结合,将此时的上图像55直接作为结合图像数据60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因为:在某次的步骤S140中用于与步骤S144中生成的上图像55在步骤S148进行结合的下图像56未从上一次的步骤S140转入保存可以说上图像55本来就是不仅下边水平,而且上边也是水平的,在步骤S150的印刷时是合适的形状。
在步骤S140的步骤S148中,印刷控制部12d通过在上图像55(n)的上边52结合上边水平的下图像56(n-1)的下边,从而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60(n)。下图像56(n-1)是在第n-1次特定图像处理的步骤S144中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在第n-1次特定图像处理的步骤S146中被转入保存。在图7中,对下图像56(n-1)的范围画有影线加以示出,但该影线并非是表示下图像56(n-1)的颜色、花纹。下图像56(n-1)的下边和上图像55(n)的上边52可以说是在Y轴方向上邻接的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之间的边界线,因此一致。
这样生成的结合图像数据60(n)在第n次的步骤S150中被印刷在布料30上。
图7所示的结合图像数据60(n)的X轴两端的各边不与Y轴平行,具有歪斜、弯曲,但也可以是,印刷控制部12d通过对结合图像数据60(n)的两端附加空白数据来将结合图像数据60(n)整体调整为矩形后再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50。
另外,在第1次步骤S140的步骤S148中,不存在用于与上图像55(1)结合的下图像56(0)。因此,也可以是,在第1次步骤S140的步骤S148中,印刷控制部12d通过在上图像55(1)的上边附加上边水平的空白数据而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60(1),再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50。
3.总结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印刷装置10具备:控制部11,执行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以及结合的图像处理(特定图像处理);以及印刷部17,基于所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并且,控制部11获取作为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通过以水平线分割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通过在所述上图像的上边结合第n-1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并使印刷部17执行基于所述结合图像数据的印刷。
根据所述构成,控制部11反复进行:获取图像数据,将通过水平线从该图像数据分割出的上图像与在上一次的图像处理中已生成的下图像结合,从而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并供于印刷部17。由此,即使控制部11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为上边、下边非水平的歪斜形状的图像数据,印刷部17也能够基于上边及下边水平的适于印刷的一定形状的图像数据来执行印刷。需要指出,控制部11将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下图像保存至规定的存储部18。
对于从通过滑架20向宽度方向D2、D3移动的印刷头19喷出油墨来进行印刷的印刷部17,最好是,以朝向输送方向D1的下游的上边及朝向上游的下边与宽度方向D2、D3平行的形状的图像(印刷数据)为处理单位从控制部11反复获取来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根据本实施方式,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是这种具有与宽度方向D2、D3平行的上边及下边的图像。因此,印刷部17执行适当的印刷,也就是说,执行不易产生图像的间隙、偏移等缺陷的优良品质的印刷。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进行按印刷头19的每道次(pass)印刷上边、下边相对于宽度方向D2、D3倾斜或歪斜的图像数据所需的对印刷介质的复杂的输送控制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控制部11以穿过所述图像数据的下边中最接近上边的点的水平线来分割所述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构成,即使作为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而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是下边不水平的形状,也能够适当地分离为下边水平的上图像以及上边水平而下边不水平的下图像。
不过,控制部11也可以以穿过比图像数据的下边中最接近上边的点更接近该上边的点的水平线来分割图像数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印刷装置10具备:输送部16,输送形成有图案的作为所述印刷介质的布料30;以及拍摄部15,拍摄由输送部16输送的布料30。并且,控制部11基于表示所述图案的第一图像数据(图案图像数据)与通过拍摄部15对布料30进行拍摄而生成的第二图像数据(拍摄图像数据)的对比,提取第二图像数据中与所述图案对应的图案区域,对表示应与所述图案重叠印刷的图像的第三图像数据(着色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与所述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并将校正后的第三图像数据作为所述图像处理(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将校正后的第三图像数据作为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包括将校正后的第三图像数据的集合(结合基础图像数据51)作为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
根据所述构成,印刷装置10对着色图像数据以与通过图案图像数据与拍摄图像数据的对比而提取出的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进行校正,并在布料30上印刷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由此,着色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以与布料30中的图案的伸缩、歪斜匹配的形态相对于布料30的图案无偏移地被印刷。另外,通过将以与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进行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作为特定图像处理的对象,从而能够对输送的布料30反复进行以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为单位的印刷。
另外,根据至此为止的说明,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印刷方法,其包括:图像处理工序,执行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以及结合的图像处理;以及印刷工序,基于所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在所述图像处理工序中,获取作为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通过以水平线分割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通过在所述上图像的上边结合第n-1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在所述印刷工序中,基于所述结合图像数据进行印刷。
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12、存储有程序12的存储器也能够分别作为发明。
在图2A的例子中,公开了印刷头19搭载于滑架20进行移动的串行打印机的构成,但印刷头19也可以是所谓的行式头。也就是说,印刷头19也可以是不搭载于滑架20而能够沿宽度方向D2、D3覆盖布料30的幅宽的长条的打印头。
在图2A、图2B中,附图标记22所示的构成也可以不是环状带,而是作为从下方支承布料30的底座的压印板。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通过未图示的辊输送的布料30在压印板上移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定图像处理不限于获取以与布料30中的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的方式进行校正后的着色图像数据的情况,应用到获取多少具有歪斜的图像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也起到效果。另外,印刷介质也不限于布料30,可利用纸等所有印刷介质。

Claims (4)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执行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和结合;以及
印刷部,基于所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所述控制部获取作为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部通过以水平线分割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
所述控制部通过在所述上图像的上边结合第n-1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并且,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执行基于所述结合图像数据的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穿过所述图像数据的下边中最接近上边的点的水平线来分割所述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输送部,输送形成有图案的作为所述印刷介质的布料;以及
拍摄部,拍摄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布料,
所述控制部基于表示所述图案的第一图像数据与通过所述拍摄部拍摄所述布料而生成的第二图像数据的对比,提取所述第二图像数据中与所述图案对应的图案区域,
所述控制部对表示应与所述图案重叠印刷的图像的第三图像数据进行校正以与所述图案区域的形状匹配,并且,
所述控制部将校正后的所述第三图像数据作为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
4.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处理工序,执行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数据的分割和结合;以及
印刷工序,基于所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在所述图像处理工序中,获取作为第n次所述图像处理的对象的图像数据,通过以水平线分割所述图像数据而生成下边水平的上图像和上边水平的下图像,通过在所述上图像的上边结合第n-1次所述图像处理中通过分割生成的上边水平的下图像,由此生成上边及下边水平的结合图像数据,
在所述印刷工序中,进行基于所述结合图像数据的印刷。
CN202011339247.8A 2019-11-28 2020-11-25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Active CN112848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5701A JP7434844B2 (ja) 2019-11-28 2019-11-28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9-215701 2019-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678A true CN112848678A (zh) 2021-05-28
CN112848678B CN112848678B (zh) 2023-08-11

Family

ID=7364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9247.8A Active CN112848678B (zh) 2019-11-28 2020-11-25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7290B2 (zh)
EP (1) EP3827997B1 (zh)
JP (1) JP7434844B2 (zh)
CN (1) CN112848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86110A (ja) * 2020-11-30 2022-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0135A (ja) * 2006-04-20 2007-11-08 Canon Inc 画像印刷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398644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33717A (zh) * 2010-04-01 2011-1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印刷控制程序
US20150283825A1 (en) * 2012-11-17 2015-10-08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System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and program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US20170232764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support method
US20190009523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0948A (ja) 1998-04-27 1999-11-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300949A (ja) 1998-04-27 1999-11-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499822B1 (en) 1998-04-27 2002-12-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ntraction and expansion properties
JP3680909B2 (ja) 1998-08-11 2005-08-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FR2807705B1 (fr) * 2000-04-18 2002-12-13 Atel As Ensemble et procede d'impression sur un substrat plat
JP2007313717A (ja) 2006-05-24 2007-12-06 Seiren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US8089494B2 (en) 2008-10-13 2012-01-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 rotation
CN107901622B (zh) * 2017-12-01 2019-09-13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数码印花机对面料的精准数码印花方法及面料
JP6495515B1 (ja) 2018-06-13 2019-04-03 三協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音声報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0135A (ja) * 2006-04-20 2007-11-08 Canon Inc 画像印刷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398644A (zh) * 2007-09-26 2009-04-0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33717A (zh) * 2010-04-01 2011-1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印刷控制程序
US20150283825A1 (en) * 2012-11-17 2015-10-08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System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and program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US20170232764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support method
US20190009523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7997A1 (en) 2021-06-02
EP3827997B1 (en) 2023-09-27
JP2021084360A (ja) 2021-06-03
US20210162776A1 (en) 2021-06-03
US11697290B2 (en) 2023-07-11
CN112848678B (zh) 2023-08-11
JP7434844B2 (ja) 2024-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867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US8842330B1 (en) Method to determine an alignment errors in image data and performing in-track alignment errors correction using test pattern
US8842331B1 (en) Multi-print head printer for detecting alignment errors and aligning image data reducing swath boundaries
JP5264537B2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物体の移動検出方法
CN112848678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US1171810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WO2004011261A1 (ja)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とプリント方法
US1151427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image on fabric formed with pattern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printing image on fabric formed with pattern
US1195175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220169040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66138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025193A1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10052286A (ja) 記録装置
US9375919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1609977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パターンマッチ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