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2485B -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2485B
CN112842485B CN202110072499.7A CN202110072499A CN112842485B CN 112842485 B CN112842485 B CN 112842485B CN 202110072499 A CN202110072499 A CN 202110072499A CN 112842485 B CN112842485 B CN 112842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pring
boss
rese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24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2485A (zh
Inventor
胡立力
孙立磊
孙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24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2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2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72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bones, e.g. intraosseus inj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367Details of actuation of instruments, e.g. relations between pushing buttons, or the like, and activation of the tool, working tip,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锁死盖、自锁开关、弹簧模块、复位套筒、钢珠、减震套筒、钢针模块、定位套筒。本发明的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与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相比,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的单独零件凸台易丢失。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不再依赖于凸台复位,而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依赖的平台可以是桌子、椅子以及各种平台等,不用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放在发射装置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伤员快速急救所需的发射装置是重要急救器械之一,发射装置主要用于人体肱骨、胫骨穿刺,快速注入药物急救用,在紧急救援中凸显了非常重要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急救情形所认同。现有技术的发射装置是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专利CN202010814491.9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可穿戴外肢体的手枪发射装置。包括手枪承载主体,手枪夹持盖板和电控击发组件;手枪承载主体前半段用于放置手枪的枪身和固定电控击发组件,手枪承载主体后半段和手枪夹持盖板配合实现对手枪握把的固定实现对手枪的固定;手枪承载主体的后半段的配合面上加工有与手枪夹持盖板凸起块相对应的凸台,电控击发组件为电磁机械混合式,电控击发组件一端和手枪的扳机相接触,通过通电产生的电磁力推动扳机,实施击发。
专利CN201821796030.8提供了一种采血针易发射装置,包括:棒状的壳体,该壳体的一端为供针头发射的出射端,另一端为握持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限位凸台;该壳体的内壁设有斜向凸起;触发组件,包括滑块,该滑块具有沿壳体从握持端运动至出射端的运动自由度,该滑块具有一触发板以及用于抵顶所述两限位凸台的肩台,安装于推杆的前端。
上述专利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单独零件凸台易丢失。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锁死盖(100)、自锁开关(200)、弹簧模块(300)、复位套筒(400)、钢珠(500)、减震套筒(600)、钢针模块(700)、定位套筒(800);
所述定位套筒(800)设置于弹簧模块(300)内,并将钢针模块(700)定位于弹簧模块(300)内;
所述锁死盖(100)、自锁开关(200)、减震套筒(600)、复位套筒(400)依次套于弹簧模块(300)外;所述钢珠(500)设置于弹簧模块(300)、复位套筒(400)之间;
所述弹簧模块(300)用于击发钢针模块;所述自锁开关(200)用于控制弹簧模块(300)发射;所述复位套筒(400)用于控制弹簧模块(300)发射状态的复位,所述定位套筒(800)用于将钢针模块(700)切换到击发或锁止状态。
本发明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与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相比,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的单独零件凸台易丢失。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不再依赖于凸台复位,而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依赖的平台可以是桌子、椅子以及各种平台等,不用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放在发射装置中。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模块(300)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死盖(100)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射装置,在无压缩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自锁开关(200)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复位套筒(400)结构示意图;
图7为减震套筒(600)结构示意图;
图8为钢针模块(700)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定位套筒(800)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发射装置,在发射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为发射装置,在发射后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锁死盖200.自锁开关300.弹簧模块
400.复位套筒500.钢珠600.减震套筒
700.钢针模块800.定位套筒
100.1L形凹槽100.2L形凹槽底端
100.3.锁死盖内腔
100.1L形凹槽
200.1.内螺纹200.2.方形槽
301.钢针固定套筒301.1.外凸台 301.2.外凸筋
301.3.内凸台301.4.方形孔 301.5外端面
301.6.底端面 302.子弹簧套筒 302.1.外凸筋
302.2.外凸台 302.3.内凹槽
302.4顶端面 303.击发撞针 303.1.弧形凹槽
303.2.环形面 304.弹簧 305.母弹簧套筒
305.1方形孔 305.2.圆形通孔 305.3.方形凸台
305.4.外螺纹 305.5.长方形凸台305.6.条形凹槽
306.弹簧盖306.1.凸台 306.2凸台底面
302.5.环形内台阶面
305.7.环形台阶面 305.8.凹槽底面
400.1.钢珠槽400.2.方形孔
600.1.内凸台600.2.T型孔600.3.内滑槽
600.4.防滑凸点
701.衬芯 701.1.衬芯座端面 701.2.衬芯座弧面
702.针座 702.1.针座环槽 702.2.外端面
702.3.针管
800.1通孔 800.2.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锁死盖(100)、自锁开关(200)、弹簧模块(300)、复位套筒(400)、钢珠(500)、减震套筒(600)、钢针模块(700)、定位套筒(800);所述定位套筒(800)设置于弹簧模块(300)内,并将钢针模块(700)定位于弹簧模块(300);所述锁死盖(100)、自锁开关(200)、减震套筒(600)、复位套筒(400)依次套于弹簧模块(300)外;所述钢珠(500)设置于弹簧模块(300)、复位套筒(400)之间;所述弹簧模块(300)用于击发钢针模块;所述自锁开关(200)用于控制弹簧模块(300)发射;所述复位套筒(400)用于控制弹簧模块(300)发射状态的复位,所述定位套筒(800)用于将钢针模块(700)切换到击发或锁止状态。
如图1,2所示:所述弹簧模块(300)由子弹簧套筒(301)、子弹簧套筒(302)、击发撞针(303)、弹簧(304)、母弹簧套筒(305)和弹簧盖(306)组成,
如图3,所述的锁死盖(100)用于锁死弹簧盖(306),当发射装置复位时,钢珠(500)小部分挤进压缩击发撞针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击发撞针(303),压缩弹簧(304),使锁死盖上L形凹槽(100.1)与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扣合,保持弹簧(300)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弹簧(304)处于无压缩自然状态时,锁死盖(100)与弹簧盖之间因为没有压力作用,所以用手很轻松的旋转锁死盖(100),使锁死盖脱离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扣合;
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弹簧盖(306)、弹簧(304)和击发撞针(303)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当弹簧盖(306)上的凸台底面(306.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凹槽底面(305.8)碰合后,此时弹簧(304)呈自由状态,弹簧上端(304.1)底于母弹簧套筒(305)上的环形台阶面(305.7),所以击发撞针上的环形面(303.2)能够与母弹簧套筒上的环形台阶(305.7)面碰合;
当击发撞针(303)停止运动后,击发撞针上的环形面(303.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环形台阶(305.7)面已经重合了,滑块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2.1)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圆形通孔(305.2)对齐,此时上推复位套筒(400),将钢珠(500)一小部分挤进击发撞针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里,复位套筒上的方形孔(400.2)套在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凸台(305.3)上,再旋转自锁开关(200),使自锁开关(200)与复位套筒(400)之间的间隙为零;
将伸长的弹簧盖(306)头套在锁死盖(100)内腔里,放在平台上,使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100.1)对齐,压缩弹簧(304),当母弹簧套筒(305)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到达锁死盖(100)上的L形凹槽(100.1)底部时,旋转发射装置,使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顶到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底端(100.2),此时锁死盖(100)锁死了弹簧盖(306),弹簧回到了压缩状态,装上定位套筒(800),再装上钢针模块(700),发射装置进入锁死压缩状态。
如图5,所述的自锁开关(200)上的内螺纹(200.1)和自锁开关上的方形槽(200.2),组装发射装置时方形槽(200.2)时,可通过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当自锁开关旋转至最顶端,顶死复位套筒(400),使复位套筒(400)上的方形孔(400.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外螺纹方形凸台(305.3)紧密对其重合;将自锁开关(200)旋转至最底端,与锁死盖(100)圆形端面紧密重合,此时发射装置处于激活状态。
所述的子弹簧套筒上的外凸筋(302.1)与减震套筒(600)的内滑槽(600.3)组装重合,防止高速运动撞针(303)会撞坏子弹簧套筒(302);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内凸台(301.3)与钢针(700)的针座环槽(702.1)相啮合,起固定钢针模块(700)作用;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外凸台(301.1)与子弹簧套筒(302)外端面(302.4)重合和外端面(301.5)与环形内台阶面(302.5)重合作用,钢针固定套筒(301)固定在子弹簧套筒(302)内;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外凸筋(301.2)与子弹簧套筒(302)的内凹槽(302.3)重合,起到防止钢针固定套筒(301)在子弹簧套筒(302)内旋转活动;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底端面(301.6)缓冲高速运动击发撞针(303)冲击作用;所述的子弹簧套筒上的凸台(302.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孔(305.1)扣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击发撞针(303)沿着子弹簧套筒(302)内孔轨迹往复运动,由弹簧压缩提供动力,发射后会撞向钢针模块(700),所述的击发撞针(303)上设有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与钢珠(500)和钢珠槽(400.1)共同作用,用于弹簧压缩后,固定弹簧作用;
所述的弹簧(304)用于给击发撞针(303)提供动力的作用。所述的母弹簧套筒(305)与击发撞针(303)、弹簧(304)、弹簧盖(306)和子弹簧套筒(301)扣在一起形成弹簧模块(300),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孔(305.1)与子弹簧套筒上的外凸台(302.2)扣合在一起的;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圆形通孔(305.2)与钢珠(500)的大小相同,用于放置钢珠的,其作用固定击发撞针(303);
如图6,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凸台(305.3)与复位套筒上的方形孔(400.2)配对使用,当发射装置处在锁死状态时,复位套筒方形孔(400.2)是套在母弹簧套筒方形凸台(305.3)上的,当发射装置处在激活状态时,复位套筒方形孔(400.2)与母弹簧套筒凸台(305.3)是可以分离的;
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外螺纹(305.4)与自锁开关上的内螺纹(200.1)配套使用,当发射装置处于锁死或激活状态时,自锁开关(200)定位于母弹簧套筒(305)和锁死盖(100)端分别紧密贴合;
如图5所示:通过旋转自锁开关(200)调整位置来实现发射装置处于锁死与激活状态切换;
组装发射装置时方形槽(200.2)时,可通过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L形凹槽(100.1)配套使用,当发射装置处于发射前时,母弹簧套筒上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L形凹槽(100.1)扣合在一起,弹簧(304)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条形凹槽(305.6)与弹簧盖上的凸台(306.1)配套使用,通常情况下,弹簧盖上的凸台(306.1)与母弹簧套筒上的条形凹槽(305.6)扣合在一起,弹簧盖压缩弹簧也是沿着母弹簧套筒上的条形凹槽(305.6)运动的;
所述的弹簧盖(306)用于压缩弹簧(304)。
当发射装置处于发射前时,钢珠(500)的大部分处在母弹簧套筒的圆形通孔(305.2)里,钢珠(500)小部分处在击发撞针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里,击发撞针处于固定状态。当发射装置处于发射后时,钢珠(500)的大部分处在母弹簧套筒的圆形通孔(305.2)里,钢珠(500)小部分处在复位套筒上钢珠槽(400.1)。
如图8,所述的钢针模块(700)与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上的钢针模块功能相同,钢针针座环槽(702.1)与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内凸台(301.3)相配合,钢针的外端面(702.2)与钢针固定套筒(301)的方形孔(301.4)相配合,起到卡住钢针模块(700)的作用,使其不晃动;钢针模块(700)与定位套筒(800)配合使用,针管(702.3)穿过通孔(800.1),起到钢针模块(700)不会偏转,保证了击发时能对准目标准心的作用。
如图7,9,所述的减震套筒(600)的内凸台(600.1)与定位套筒(800)的条形槽(800.2)相啮合,起固定定位套筒(800)的作用,通过旋转定位套筒(800)切换到击发或锁止状态;
T型孔(600.2)与衬芯座弧面(701.2)配合使用,当钢针模块(700)被击发后,衬芯(701)可以通过T型孔(600.2)勾住拔出。
发射方式(如图10、11所示):
1)发射装置在发射前处于自锁状态时,旋转自锁开关(200)至顶端,自锁开关上的内螺纹(200.1)就会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外螺纹(305.4)对应,自锁开关(200)与复位套筒(400)紧密贴合;当反向旋转自锁开关(200)时,自锁开关(200)与复位套筒(400)之间就会有间隙,就能拉动复位套筒(400)了,此时发射装置处于激活状态。
2)旋转定位套筒(800),使内凸台(600.1)退出条形槽(800.2)。
3)拉动复位套筒(400),使复位套筒与自锁开关(200)之间的间隙为零。
4)此时进入钢珠(500)的大部分处在母弹簧套筒的圆形通孔(305.2)里, 钢珠(500)小部分处在复位套筒上钢珠槽(400.1),弹簧推动击发撞针(303)高速运动撞向钢针模块(700)。
5)钢针模块(700)飞离发射装置,击发撞针(303)与钢针固定套筒上的底端面(301.6)配合,击发撞针(303)被制止在弹簧模块(300)内。
复位方式(如图4所示):
1)当钢针模块(700)飞离发射装置后,此时发射装置处于复位状态,此时弹簧(303)处于自然状态,锁死盖(100)与弹簧盖之间因为没有压力作用,旋转锁死盖(100),使锁死盖脱离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扣合。
2)竖起发射装置,当弹簧盖上的凸台底面(306.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凹槽底面(305.8)碰合,滑块上的环形面(302.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环形台阶(305.7)面碰合后,滑块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2.1)正好母弹簧套筒上的圆形通孔(305.2)对齐。此时上推复位套筒(400),将钢珠一小部分挤进滑块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里,复位套筒上的方形孔(400.2)套在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凸台(305.3)上。
3)旋转自锁开关,使自锁开关与复位套筒(400)之间的间隙为零。
4)将伸长的弹簧盖(306)头套在锁死盖内腔(100.3)里,放在平台上, 使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100.1)对齐。
5)压缩弹簧(304),当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到达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100.1)底部时,旋转发射装置,使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顶到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底端(100.2)。
6)装上钢针模块(700),针座环槽(702.1)与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内凸台(301.3)配合。
7)装配减震套筒(600),内滑槽(600.3)与外凸筋(302.1)配合。通过轴向滑动实现装配和卸载动作。
8)装上定位套筒(800),旋转定位套筒使条形槽(800.2)与内凸台(600.1啮合),发射装置进了发射前锁死状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包括:锁死盖、自锁开关、弹簧模块、复位套筒、钢珠、减震套筒、钢针模块和定位套筒组成。所述的弹簧模块,包括:子弹簧套筒、击发撞针、弹簧、母弹簧套筒和弹簧盖组成,通过弹簧形变发射击发撞针,从而撞击钢针模块;减震套筒的内滑槽与弹簧模块的子弹簧套筒的外凸筋相吻合,通过轴向滑动可以轻易装配和拆卸,减震套筒起到保护弹簧模块和减震作用,同时更换不同长度尺寸的减震套筒可实现击发不同尺寸长度规格的钢针模块;定位套筒与减震套筒通过啮合锁死,击发时需旋转定位套筒即可实现自由状态;钢针模块击发后与定位套筒通过过盈配合,定位套筒防止钢针模块准心有偏转。所述的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通过旋转锁死开关,移动复位套筒,钢珠进入复位套筒的钢珠槽,被压缩的弹簧推动击发撞针,撞向钢针模块,将钢针模块发射出去。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与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相比,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的单独零件凸台易丢失。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不再依赖于凸台复位,而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依赖的平台可以是桌子、椅子以及各种平台等,不用再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放在发射装置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中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锁死盖(100)、自锁开关(200)、弹簧模块(300)、复位套筒(400)、钢珠(500)、减震套筒(600)、钢针模块(700)、定位套筒(800);
所述定位套筒(800)设置于弹簧模块(300)内,并将钢针模块(700)定位于弹簧模块(300)内;
所述锁死盖(100)、自锁开关(200)、减震套筒(600)、复位套筒(400)依次套于弹簧模块(300)外;
所述钢珠(500)设置于弹簧模块(300)、复位套筒(400)之间;
所述弹簧模块(300)用于击发钢针模块;
所述自锁开关(200)用于控制弹簧模块(300)发射;
所述复位套筒(400)用于控制弹簧模块(300)发射状态的复位,
所述定位套筒(800)用于将钢针模块(700)切换到击发或锁止状态;
所述弹簧模块(300)由钢针固定套筒(301)、子弹簧套筒(302)、击发撞针(303)、弹簧(304)、母弹簧套筒(305)和弹簧盖(306)组成,
所述的锁死盖(100)用于锁死弹簧盖(306),当发射装置复位时,钢珠(500)小部分挤进压缩击发撞针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击发撞针(303),压缩弹簧(304),使锁死盖上L形凹槽(100.1)与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扣合,保持弹簧(300)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弹簧(304)处于无压缩自然状态时,锁死盖(100)与弹簧盖之间因为没有压力作用,所以用手很轻松的旋转锁死盖(100),使锁死盖脱离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扣合;
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弹簧盖(306)、弹簧(304)和击发撞针(303)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当弹簧盖(306)上的凸台底面(306.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凹槽底面(305.8)碰合后,此时弹簧(304)呈自由状态,弹簧上端(304.1)底于母弹簧套筒(305)上的环形台阶面(305.7),所以击发撞针上的环形面(303.2)能够与母弹簧套筒上的环形台阶(305.7)面碰合;
当击发撞针(303)停止运动后,击发撞针上的环形面(303.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环形台阶(305.7)面已经重合了,滑块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2.1)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圆形通孔(305.2)对齐,此时上推复位套筒(400),将钢珠(500)一小部分挤进击发撞针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里,复位套筒上的方形孔(400.2)套在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凸台(305.3)上,再旋转自锁开关(200),使自锁开关(200)与复位套筒(400)之间的间隙为零;
将伸长的弹簧盖(306)头套在锁死盖(100)内腔里,放在平台上,使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100.1)对齐,压缩弹簧(304),当母弹簧套筒(305)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到达锁死盖(100)上的L形凹槽(100.1)底部时,旋转发射装置,使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顶到锁死盖上的L形凹槽底端(100.2),此时锁死盖(100)锁死了弹簧盖(306),弹簧回到了压缩状态,装上定位套筒(800),再装上钢针模块(700),发射装置进入锁死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锁开关(200)上的内螺纹(200.1)和自锁开关上的方形槽(200.2),组装发射装置时方形槽(200.2)时,可通过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当自锁开关旋转至最顶端,顶死复位套筒(400),使复位套筒(400)上的方形孔(400.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外螺纹方形凸台(305.3)紧密对其重合;将自锁开关(200)旋转至最底端,与锁死盖(100)圆形端面紧密重合,此时发射装置处于激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子弹簧套筒上的外凸筋(302.1)与减震套筒(600)的内滑槽(600.3)组装重合,防止高速运动撞针(303)会撞坏子弹簧套筒(302);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内凸台(301.3)与钢针(700)的针座环槽(702.1)相啮合,起固定钢针模块(700)作用;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外凸台(301.1)与子弹簧套筒(302)外端面(302.4)重合和外端面(301.5)与环形内台阶面(302.5)重合作用,钢针固定套筒(301)固定在子弹簧套筒(302)内;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外凸筋(301.2)与子弹簧套筒(302)的内凹槽(302.3)重合,起到防止钢针固定套筒(301)在子弹簧套筒(302)内旋转活动;所述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底端面(301.6)缓冲高速运动击发撞针(303)冲击作用;所述的子弹簧套筒上的凸台(302.2)与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孔(305.1)扣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击发撞针(303)沿着子弹簧套筒(302)内孔轨迹往复运动,由弹簧压缩提供动力,发射后会撞向钢针模块(700),所述的击发撞针(303)上设有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与钢珠(500)和钢珠槽(400.1)共同作用,用于弹簧压缩后,固定弹簧作用;
所述的弹簧(304)用于给击发撞针(303)提供动力的作用,所述的母弹簧套筒(305)与击发撞针(303)、弹簧(304)、弹簧盖(306)和子弹簧套筒(301)扣在一起形成弹簧模块(300),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孔(305.1)与子弹簧套筒上的外凸台(302.2)扣合在一起的;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圆形通孔(305.2)与钢珠(500)的大小相同,用于放置钢珠的,其作用固定击发撞针(303);
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方形凸台(305.3)与复位套筒上的方形孔(400.2)配对使用,当发射装置处在锁死状态时,复位套筒方形孔(400.2)是套在母弹簧套筒方形凸台(305.3)上的,当发射装置处在激活状态时,复位套筒方形孔(400.2)与母弹簧套筒凸台(305.3)是可以分离的;
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外螺纹(305.4)与自锁开关上的内螺纹(200.1)配套使用,当发射装置处于锁死或激活状态时,自锁开关(200)定位于母弹簧套筒(305)和锁死盖(100)端分别紧密贴合;
通过旋转自锁开关(200)调整位置来实现发射装置处于锁死与激活状态切换;
组装发射装置时方形槽(200.2)时,可通过母弹簧套筒上的长方形凸台(305.5)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L形凹槽(100.1)配套使用,当发射装置处于发射前时,母弹簧套筒上长方形凸台(305.5)与锁死盖上L形凹槽(100.1)扣合在一起,弹簧(304)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的母弹簧套筒上的条形凹槽(305.6)与弹簧盖上的凸台(306.1)配套使用,通常情况下,弹簧盖上的凸台(306.1)与母弹簧套筒上的条形凹槽(305.6)扣合在一起,弹簧盖压缩弹簧也是沿着母弹簧套筒上的条形凹槽(305.6)运动的;
所述的弹簧盖(306)用于压缩弹簧(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发射装置处于发射前时,钢珠(500)的大部分处在母弹簧套筒的圆形通孔(305.2)里,钢珠(500)小部分处在击发撞针上的环形的弧形凹槽(303.1)里,击发撞针处于固定状态,当发射装置处于发射后时,钢珠(500)的大部分处在母弹簧套筒的圆形通孔(305.2)里,钢珠(500)小部分处在复位套筒上钢珠槽(4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针模块(700)与基于凸台复位的发射装置上的钢针模块功能相同,钢针针座环槽(702.1)与钢针固定套筒(301)的内凸台(301.3)相配合,钢针的外端面(702.2)与钢针固定套筒(301)的方形孔(301.4)相配合,起到卡住钢针模块(700)的作用,使其不晃动;钢针模块(700)与定位套筒(800)配合使用,针管(702.3)穿过通孔(800.1),起到钢针模块(700)不会偏转,保证了击发时能对准目标准心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减震套筒(600)的内凸台(600.1)与定位套筒(800)的条形槽(800.2)相啮合,起固定定位套筒(800)的作用,通过旋转定位套筒(800)切换到击发或锁止状态;
T型孔(600.2)与衬芯座弧面(701.2)配合使用,当钢针模块(700)被击发后,衬芯(701)可以通过T型孔(600.2)勾住拔出。
CN202110072499.7A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Active CN112842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2499.7A CN112842485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2499.7A CN112842485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485A CN112842485A (zh) 2021-05-28
CN112842485B true CN112842485B (zh) 2022-02-08

Family

ID=7600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2499.7A Active CN112842485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24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2188B (zh) * 2023-12-28 2024-03-29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介入式医疗器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2733A (zh) * 2011-12-09 2012-06-27 冯志刚 一次性使用的无针注射器
CN202478317U (zh) * 2011-12-08 2012-10-10 昆山安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多孔无针注射器
CN207604949U (zh) * 2017-04-10 2018-07-13 王振民 具有击发感知功能可盲装的下触发安全采血器
CN112060015A (zh) * 2020-09-09 2020-12-11 南京腾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射钉器击发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9227B2 (en) * 2004-10-21 2008-02-12 Inter-V-Manan Forward-fired automatic tissue sampling apparatus with safety lock
KR101396797B1 (ko) * 2006-06-30 2014-05-26 애브비 바이오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자동 주사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78317U (zh) * 2011-12-08 2012-10-10 昆山安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多孔无针注射器
CN102512733A (zh) * 2011-12-09 2012-06-27 冯志刚 一次性使用的无针注射器
CN207604949U (zh) * 2017-04-10 2018-07-13 王振民 具有击发感知功能可盲装的下触发安全采血器
CN112060015A (zh) * 2020-09-09 2020-12-11 南京腾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射钉器击发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485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63654B2 (ja) 自動注射器
CN112842485B (zh) 一种基于平台复位的发射装置
CA2773225C (en) Core with finger indentation and formed to expel an object concealed therein
CN108186029B (zh) 尾部按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WO2017133619A1 (zh) 一种警用多功能按压式破窗器
KR102290196B1 (ko) 다방향 발사기
US9239206B1 (en) Toy projectile launcher
CN111389025B (zh) 陀螺枪
US7293558B2 (en) System for launching lightweight elements during festive events
KR200488286Y1 (ko) 화약을 이용한 그물 발사 기구
US11253654B2 (en) Injection devices
KR102571507B1 (ko) 핀이 없는 수류탄 점화기 및 이를 탑재한 수류탄
CN112060015A (zh) 一种轴向射钉器击发机构
CN214260673U (zh) 一种发射玩具
CN214870322U (zh) 一种射钉击发装置
CN211536533U (zh) 弹射玩具
CN212369553U (zh) 陀螺枪的弹匣
CN219996003U (zh) 一种玩具枪
CN212369552U (zh) 陀螺玩具枪
CN220437245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光压制防暴棍
CN214633976U (zh) 一种发射玩具
KR200160547Y1 (ko) 공기압축식 발사놀이구
CN213439450U (zh) 无限位槽式轴向射钉器
US5199411A (en) Toy missile projector
US2883909A (en) Head for cartridge actuated catapul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