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1178A -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1178A
CN112841178A CN202110404097.2A CN202110404097A CN112841178A CN 112841178 A CN112841178 A CN 112841178A CN 202110404097 A CN202110404097 A CN 202110404097A CN 112841178 A CN112841178 A CN 112841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treatment
flowers
cut
r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40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廷芹
杨荣超
杨运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040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1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1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00Preservation of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e.g. inhibiting evaporation, improvement of the appearance of leaves or protection against physical influences such as UV radiation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s; Grafting wax
    • A01N3/02Keeping cut flowers fresh chemicall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园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蔗糖3%、酒精1%、白醋0.4%~1.2%以及水94.8%~95.6%。月季鲜切花在该保鲜液处理之后,延缓了月季鲜切花水分平衡值、鲜重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同时有效地维持了花瓣膜结构的稳定,可有效提高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从而提高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背景技术
月季花(Rosa chinensis)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切花种类之一,蔷薇科蔷薇属,原产于中国,是多年落叶或者常绿灌木。月季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是一种具有食用兼药用的植物。在我国的切花总种植量中,月季占比62.3%,尽管月季鲜切花在我国的生产起步相对晚,但月季的消费量已经占有全世界鲜切花消费量的16.7%,并且产量以及规模仍在不断地扩大。
月季鲜切花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重点难点便在于,其瓶插寿命相对其他种类的切花来说比较短,从而导致月季鲜切花可以供人们欣赏的时限也不长。造成月季鲜切花观赏期短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其衰老过程中,绿叶和花瓣所产生的大量乙烯所致。
目前,尤其是针对于月季鲜切花在日常家庭保鲜方面如何延缓月季鲜切花衰老以及提高其贮藏技术的研究比较少。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月季鲜切花在该保鲜液处理之后,延缓了月季鲜切花水分平衡值、鲜重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同时有效地维持了花瓣膜结构的稳定,可有效提高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从而提高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
具体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蔗糖3%、酒精1%、白醋0.4%~1.2%以及水94.8%~95.6%。
优选地,白醋0.8%。
优选地,白醋的总酸>3.5g/100ml。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公开的保鲜液对月季切花进行处理之后,可有效延缓月季鲜切花水分平衡值、鲜重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同时有效地维持了花瓣膜结构的稳定,可有效提高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从而提高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通过配制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用不同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分析月季鲜切花在不同保鲜液处理后的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不同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的保鲜效果,为月季鲜切花提供一个有效且便利的日常家庭保鲜配方,提高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从而提高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
实施例一
按照以下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保鲜液:蔗糖3%、酒精1%、白醋0.4%以及水95.6%。然后将配制好的保鲜液分装入12个瓶中,每个瓶中装入保鲜液250mL,每隔1天换一次保鲜液。
选用36枝A级红色的月季花,分别将月季花的枝干置入清水中,采用水切法和园艺剪在水中斜剪去基部,修剪至茎长预留28厘米,最顶端处留2或3片复叶,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复水2-3h 后,将月季鲜切花分别插入装有上述保鲜液的12个瓶子中,其中,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6枝月季鲜切花;剩余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其中,每瓶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的瓶插用于月季鲜切花的形态指标的测定。需要说明的是,瓶插期间,室温27-35℃,采用自然光。
其中,白醋的总酸为4.0g/100ml。
实施例二
按照以下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保鲜液:蔗糖3%、酒精1%、白醋0.8%以及水95.2%。然后将配制好的保鲜液分装入12个瓶中,每个瓶中装入保鲜液250mL,每隔1天换一次保鲜液。
选用36枝A级红色的月季花,分别将月季花的枝干置入清水中,采用水切法和园艺剪在水中斜剪去基部,修剪至茎长预留28厘米,最顶端处留2或3片复叶,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复水2-3h 后,将月季鲜切花分别插入装有上述保鲜液的12个瓶子中,其中,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6枝月季鲜切花;剩余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其中,每瓶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的瓶插用于月季鲜切花的形态指标的测定。需要说明的是,瓶插期间,室温27-35℃,采用自然光。
其中,白醋的总酸为4.0g/100ml。
实施例三
按照以下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保鲜液:蔗糖3%、酒精1%、白醋1.2%以及水94.8%。然后将配制好的保鲜液分装入12个瓶中,每个瓶中装入保鲜液250mL,每隔1天换一次保鲜液。
选用36枝A级红色的月季花,分别将月季花的枝干置入清水中,采用水切法和园艺剪在水中斜剪去基部,修剪至茎长预留28厘米,最顶端处留2或3片复叶,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复水2-3h 后,将月季鲜切花分别插入装有上述保鲜液的12个瓶子中,其中,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6枝月季鲜切花;剩余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其中,每瓶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的瓶插用于月季鲜切花的形态指标的测定。需要说明的是,瓶插期间,室温27-35℃,采用自然光。
其中,白醋的总酸为4.0g/100ml。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还配制了对照溶液,按照以下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蔗糖3%、酒精1%以及水96%。将配制好的对照溶液分装入12个瓶中,每个瓶中装入对照溶液250mL,每隔1天换一次对照溶液。选用36枝A级红色的月季花,分别将月季花的枝干置入清水中,采用水切法和园艺剪在水中斜剪去基部,修剪至茎长预留 28厘米,最顶端处留2或3片复叶,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复水2-3h后,将月季鲜切花分别插入装有上述对照溶液的12个瓶子中,其中,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6枝月季鲜切花;剩余6个瓶子中分别插入1枝月季鲜切花。需要说明的是,瓶插期间,室温27-35℃,采用自然光。
为了方便描述,将上述各实施例的保鲜液和对照溶液的配方,以及对应的处理,整理如下表1所示:
处理 保鲜液/对照溶液的配方
CK 3%蔗糖+1%酒精+96%水
A处理 3%蔗糖+1%酒精+0.4%白醋+95.6%水
B处理 3%蔗糖+1%酒精+0.8%白醋+95.2%水
C处理 3%蔗糖+1%酒精+1.2%白醋+94.8%水
表1
(1)瓶插寿命的测定
如下表2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瓶插寿命的不同影响,测定的结果如下:
处理 瓶插寿命(d)
CK 8.80±0.50<sup>c</sup>
A处理 10.40±0.09<sup>b</sup>
B处理 12.25±0.55<sup>a</sup>
C处理 12.00±0.38<sup>a</sup>
表2
由表2可知,上述各个处理皆对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产生了显著性影响。CK的瓶插寿命仅为8.80d,其余三个处理分别比CK延长了1.60d、3.45d和3.20d,其中B处理的瓶插寿命最长,达到了 12.25d,A、B及C处理的瓶插寿命均显著高于CK,且B处理和C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测定的数据为同一处理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其中,a、b及c表示5%差异显著水平。从月季鲜切花瓶插当天起,对切花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当其出现了干枯、弯头、褐变或者脱落的状况,则将该月季鲜切花判断为失去观赏价值,即,该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结束。
(2)花径大小变化的测定
如下表3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花径大小变化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061
表3
如表3所示,第1d,各个处理的月季鲜切花的花径大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第3d,B处理的平均花径大小变化显著高于CK、A以及C处理,其中B>C>CK>A;第5d,A、B、C处理的花径大小变化皆高于CK,且三个处理与CK间皆存在显著差异;第7d,B、C 处理的月季花径大小变化显著高于CK,此时B、C处理的花径大小变化明显增加,CK花径大小变化已相对减少;第9d,B处理花径大小变化明显增加,A、C处理无显著差异,可见,CK花径大小已基本固定,无明显变化;第11d,B处理的花径大小变化依然最大,且各个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B>C>A>CK。
因此,各个处理对月季鲜切花的花径大小变化均有不同的影响,有效地增加了花径大小,提高了观赏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到达最大花径的时间,其中B处理增大花径的效果最为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用游标卡尺作为测量工具,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花径大小变化,分别测定出月季鲜切花当天的最小花径以及最大花径,求出平均数,作为该月季鲜切花当天的花径大小。一次测量3枝鲜切花,最终所得的测量值为3次测量的平均值,用同样的方法每隔一天测量一次。所得测量值与首天测量所得的花径的差值,即作为月季鲜切花瓶插期间的变化。
(3)花枝鲜重变化率的测定
如下表4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071
表4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称重法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的鲜重变化率。从切花放入保鲜液日起,每隔1天称量一次花枝的鲜重,将所得数值与首次称重的花枝重相减,再求所得差值与第1d的花枝重的比值,即为花枝的鲜重变化率。称重时,注意用保鲜膜封口,并且每次都要选取各个处理中的单独瓶插(即各个处理中插入一枝月季鲜切花的瓶插)的特定鲜切花,以确保每次称重为同一月季鲜切花。
由表4可知,第1d,各个处理间的鲜重变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第3d,与第1d相比,仅B处理的鲜重有所增加,其余处理皆减少,CK、 A、B、C处理中月季鲜切花的鲜重变化率分别为96.64%、98.11%、 105.57%以及98.78%;第5d,各个处理的鲜重变化率均明显减少,此时的鲜重变化率大小排序为:B>C>A>CK;第7d,CK、A与B 处理的差距较大,CK的鲜重变化率最低,B处理的鲜重变化率最高;第9d开始,CK的鲜重变化率仍继续减少,而A、B、C处理的鲜重变化率则稍有增加;第11d,CK、A、B、C处理中月季鲜切花的鲜重变化率分别为74.79%、86.32%、98.43%及90.88%,其中B>C>A >CK。
由此可见,各个处理对月季鲜切花的鲜重变化率均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B处理对保持月季鲜切花的吸水能力以及延缓切花衰老的效果最佳,其鲜重变化率一直处于最高状态。
(4)水分平衡值的测定
如下表5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水分平衡值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091
表5
需要说明的是,月季鲜切花插入保鲜液进行保鲜处理的当天起,用天平,称量保鲜液+瓶子+花枝的重量,记为Gt;然后取出切花,称取保鲜液+瓶子的重量,记为Ft;隔1d进行一次测量。花枝失水量则为(Gt-Gt+1);吸水量则为(Ft-Ft+1),t=0,1,2…;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失水量)。
由表5可知,第1d,各处理的鲜切花水分平衡值无显著差异,之后瓶插的水分平衡值皆为负值,说明整个瓶插期间失水量大于吸水量;第3d,CK的失水量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处理,此时的水分平衡值大小排序为B>C>A>CK;第5d,CK的失水量明显增大,C处理的水分平衡值的稳定性最佳;第7d,B处理的水分平衡值最低,其余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第9d,除CK以外,其余处理的水分平衡值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第11d,CK的水分平衡值有所增加,但水分平衡值依旧最低,且与其余三个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各处理对月季鲜切花的水分平衡值均存在一定的影响,虽然在第11d,B处理的水分平衡值最高,但整体分析可以看出,相比之下,C处理对延缓月季切花水分损失的控制更加稳定。
月季鲜切花的水分平衡值在整个瓶插期间的水分平衡值都处于负值的状态,说明失水量大于吸水量。第5d,A、B、C处理的失水量达到峰值,此时CK的失水量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处理,说明此时CK处理的鲜切花导管堵塞的情况已较为明显;第7d,各个处理的失水量的数值趋向平缓,说明切花对导管阻塞的状态有了一定的适应,此时 B处理的失水量较高,但数值相差不大,CK、A、C处理间则无明显差异;第9d,CK的失水量达到最高峰值,且显著高于A、B、C处理,证明CK的导管堵塞情况较为严重。从整个瓶插保鲜期看来,各处理保鲜液对维持花枝的水分平衡皆有明显效果,有效防止花枝导管阻塞并保持切花的吸水能力,对延长鲜切花寿命起到一定的作用。
(5)花瓣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如下表6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花瓣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101
表6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的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具体如下:
1.制可溶性糖提取液。各个处理分别称取花瓣0.2g,加入适量的石英砂及蒸馏水,研磨至匀浆,然后转入50ml容量瓶,室温下静置 30min(期间常摇动)以后,置于3000rpm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
2.显色。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ml的上清液与5ml的蒽酮试剂摇匀(有盖试管),再置于沸水浴,煮沸放置5min,冷却。
3.比色。冷却后放置在分光光度计620nm波长处比色(以标准曲线的空白做对照),记录OD值。
由表6可知,第1d,各个处理间月季鲜切花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第3d,CK与A处理间无明显差异,B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则稍高于其余三个处理;第5d,CK与C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B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第7d,CK与其余三个处理皆存在显著性差异,A、C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CK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第9d,B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各处理间可溶性糖含量皆存在显著性差异,与第1d相比,CK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了2.07mg/g,A、B、C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07mg/g、 6.98mg/g、6.64mg/g。
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的可溶性糖含量存在不同的效果,其中B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其效果最好。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处理的保鲜液皆加入了相同浓度的蔗糖作为月季鲜切花的外源糖源,以增加采后切花观赏价值。月季鲜切花的可溶性含糖量在采后会下降,植物的呼吸作用又会消耗相对量的糖分。月季鲜切花衰老时,淀粉会分解难以维持的可溶性糖含量,如何减缓可溶性糖含量的减少,是切花保鲜上的一大关键。在瓶插前期,各个处理保鲜液下的月季鲜切花的可溶性糖含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第5d,CK、A、B和C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1.93mg/g、24.08mg/g、 26.31mg/g以及24.68mg/g,其中A、B、C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CK,说明一定含量的浓度白醋对促进淀粉,使之分解成可溶性糖、维持细胞可溶性糖含量效果较为显著,且保鲜后期CK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低于其余三个处理,其中B处理的数值始终最高。则说明,在外源糖源一致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B处理对控制细胞的渗透压调节以及吸水能力的效果最佳,有效促进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糖、保持细胞结构完整,从而延缓了月季鲜切花的衰老。
(6)花瓣质膜透性的测定
如下表7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花瓣质膜透性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121
表7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的花瓣质膜透性,取10mL蒸馏水于试管,室温下放置10min,测出电导率(E0),取每个处理花瓣0.2g,重复三次,共12组,将之完全没入盛有10mL蒸馏水的试管,静置3h后分别测出电导率(E1) 后,将其置于沸水中煮沸10min,待冷却后摇匀,分别测出电导率(E2)。相对电导率计算公式为E=(E1-E0)/(E2-E0)×100%。
从表7可以看出,第1d,CK与其余三个处理间的花瓣质膜透性间差异不显著;第3d,CK的花瓣质膜透性最高,但与各个处理之间依旧无显著性差异,此时的电导率大小为CK>B>A>C;第5d,B处理的花瓣质膜透性最低,CK与其余三个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A处理分别与B、C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第7d,CK的花瓣质膜透性明显高于其余处理,其中与B处理间差异最大,二者相差11.82%;第9d,A处理的花瓣质膜透性最低,且各个处理间依旧存在显著性差异,此时各处理的花瓣质膜透性大小排序为:CK>C>B>A;第11d, CK的花瓣质膜透性明显高于其余三个处理,且与A、B、C处理皆存在显著性差异,此时B处理的花瓣质膜透性最低。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衰老初期的基本性状之一就是膜的完整性及功能的丧失。随着切花的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会随之增加,造成细胞质的离子渗到外界环境,导致电导率的增加。因此,花瓣的质膜透性可以根据电导率大小来体现。在本发明中,各个处理对月季鲜切花的花瓣质膜透性皆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B处理对月季鲜切花的质膜透性的控制效果最好,其电导率数值一直处于最低的水平,更为有效对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功能性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延缓了切花的衰老过程。
(7)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如下表8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141
表8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的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称取0.3g花瓣于研钵中,加适量蒸馏水研磨,定容至100mL容量瓶,浸提20min,期间不时摇动。重复三次。浸提完成后在3000rpm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分别取1mL上清液于3支具塞试管中,各加入5mL考马斯亮蓝溶液,摇匀。放置2min,于595nm下比色,记录OD值。
由表8可看出,第1d,各个处理间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3d,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皆减少,其中CK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第1d的差值最大,两者相差3.87mg/g,B处理最高;第5d,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皆增加,此时CK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处理,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大小排序为:CK >B>A>C;第7d,CK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余三个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数值最低;第9d,CK、A、B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B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C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B处理显著高于 CK与A处理。
可见,不同醋浓度对月季鲜切花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不同的影响,B处理在整个瓶插期间的蛋白质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变化状态,因此,B处理对月季鲜切花的可溶性蛋白维持效果最佳。
(8)花瓣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如下表9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花瓣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151
表9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的花瓣丙二醛含量。随机称取各个处理的花瓣0.5g混于研钵中,加少数蒸馏水研磨至匀浆,将匀浆分别转入具塞试管(共5mL 蒸馏水),每次处理重复三次。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5mL的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置于沸水浴中10min。取出各,待冷却,于 3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液并量取体积。用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作为空白对照,于分光光度计534nm及600nm处进行比色,记录OD值。
由表9可看出,第1d,各处理间的丙二醛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3d,此时CK的丙二醛含量最高,B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余三个处理,CK、A、C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第5d,CK与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B、C处理,与A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的丙二醛含量皆有增加,此时各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大小排序为:CK>A>C >B;第7d,各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依旧有所增加,此时CK依旧显著高于A、B、C处理,B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最低;第9d,B、C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A、B、C处理的丙二醛含量皆显著低于CK,丙二醛含量大小排序为CK>A>C>B。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体内自由基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使得机体细胞能够正常维持自身生理功能。而当外界对植物本身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时,这种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即自由自在的产生与清除稳定性被破坏,此时自由基大量累积,导致质膜过氧化,产生大量譬如丙二醛的过氧化产物。且丙二醛含量与切花的衰老紧密相关,膜脂过氧化作用越强,则丙二醛含量就越高。在本发明中,不同浓度的白醋处理皆对丙二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B处理在瓶插期间的丙二醛含量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且显著低于CK,表明该处理有效地控制了鲜切花体内的自由基的累积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自由基的动态平衡,更好地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的增加。
可见,不同浓度白醋对月季鲜切花丙二醛的含量皆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B处理的控制效果最佳。
(9)花瓣脯氨酸含量测定
如下表10所示,示出了含有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花瓣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3021550920000171
表10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处理下月季鲜切花的花瓣脯氨酸含量。分别称0.5g花瓣,置于有盖试管。分别加入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5mL,放置在沸水浴中,提取10min 后去除并冷却,至试管内碎片下沉完毕。取2mL上清液分别置于3支具塞试管,各加入3mL酸性茚三酮试剂及2mL冰乙酸,沸水浴中加热 30min(加塞)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分别加入5mL的甲苯,振荡30s 后静置至分层。分层后用吸管吸取上层的红色液体于在波长520nm处比色,记OD值。
由表10可看出,第1d,各个处理间的脯氨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第3d,各处理的脯氨酸含量皆有所增加,其中CK的脯氨酸含量最高,C处理最低;第5d,各个处理间的数值差距较大,CK的脯氨酸含量显最低,A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最高;第7d,各处理间的脯氨酸含量数值趋向接近,此时CK的脯氨酸含量值最高,B处理最低;第 9d,C处理的含量最高,而CK的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三个处理,仅为18.54μg/g。
脯氨酸是植物蛋白质组成之一,并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在一定的外界威胁下,植物体会累积大量的脯氨酸。因此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植物的抗逆性。游离的脯氨酸可以增加细胞的渗透势,对植物细胞吸水有促进作用。本发明中,不同浓度白醋对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太明显。
可见,不同浓度白醋的保鲜液对月季鲜切花的脯氨酸含量控制效果不太明显,C处理的控制效果较好。
最后,通过Excel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LSD 以及Duncan's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月季鲜切花保鲜液对大月季鲜切花具有延缓衰老、延长瓶插寿命的作用。其中B处理的月季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最长,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延缓切花的鲜重、水分平衡值以及花瓣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有效控制花瓣质膜透性的增加并缓解丙二醛含量积累,从而延缓了切花的衰老,提高其瓶插寿命,从而提高了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蔗糖3%、酒精1%、白醋0.4%~1.2%以及水94.8%~95.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其特征在于,白醋0.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其特征在于,白醋的总酸>3.5g/100ml。
CN202110404097.2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Pending CN112841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097.2A CN112841178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097.2A CN112841178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1178A true CN112841178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4097.2A Pending CN112841178A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117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2685A (zh) * 2004-08-19 2005-04-06 中国农业大学 月季切花预处液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119667A1 (en) * 2008-11-12 2010-05-13 Anthony Livaich Ready-to-drink alcoholic beverage
CN104255713A (zh) * 2014-08-18 2015-01-07 河南工业大学 月季切花保鲜剂及其保鲜应用
CN108112577A (zh) * 2018-02-28 2018-06-0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切花的保鲜方法
CN108552166A (zh) * 2018-06-19 2018-09-21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延长月季瓶插寿命的方法
CA3072583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Raison, Llc Microbial inocula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20200352201A1 (en) * 2019-05-06 2020-11-12 Zee Company, Inc. Method of vacuum marinating meat with peroxycarboxcylic acid solut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2685A (zh) * 2004-08-19 2005-04-06 中国农业大学 月季切花预处液及其使用方法
US20100119667A1 (en) * 2008-11-12 2010-05-13 Anthony Livaich Ready-to-drink alcoholic beverage
CN104255713A (zh) * 2014-08-18 2015-01-07 河南工业大学 月季切花保鲜剂及其保鲜应用
CA3072583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Raison, Llc Microbial inocula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N108112577A (zh) * 2018-02-28 2018-06-0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切花的保鲜方法
CN108552166A (zh) * 2018-06-19 2018-09-21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延长月季瓶插寿命的方法
US20200352201A1 (en) * 2019-05-06 2020-11-12 Zee Company, Inc. Method of vacuum marinating meat with peroxycarboxcylic acid solu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ZONGXU123: "水杨酸对月季鲜切花保鲜作用的研究毕业论文论文报告.doc", 《原创力文档》 *
切花技巧: "什么样的水质适用于鲜切花", 《植物通》 *
刘国红等: "《常见花卉栽培 上》", 31 January 2005, 远方出版社 *
金波等: "《鲜切花栽培技术手册》", 31 January 1998,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rley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and light quality upon the growth of plants
Romero et al.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based upon optimum water status improves phenolic composition in Monastrell grapes and wines
Haramoto et al. Life cycle of Egeria densa Planch., an aquatic plant naturalized in Japan
Ferguso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and artifically extended photoperiod upon infection and sporulation of Glomus fasciculatus on Sudan grass and on root exudation of Sudan grass
Kriedemann et al. Vine response to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during heat therapy
Rossatto et al. Gochnatia polymorpha (Less.) Cabrera (Asteraceae) changes in leaf structure due to differences in light and edaphic conditions
Liakoura et al.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Olea europaea: comparisons between a greenhouse and a field experiment
Kamaluddin et al.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tropical forest tree seedlings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as influenced by a change in light availability
Shreve The daily march of transpiration in a desert perennial
Clendenning et al. Photochemical activity of isolated chloroplasts in relation to their source and previous history
Lavender et al. Regulation of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Douglas fir seedlings during dormancy
Appleman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udy of the rest period in the tubers of Solanum tuberosum
Lee et al.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in MM. 106 apple trees as affected by nitrate supply
Dawes Irradiance acclimation of the cultured Philippine seaweeds, Kappaphycus alvarezii and Eucheuma denticulatum
Watson The mechanism of elongation in palisade cells
CN111247989A (zh) 一种诱导沉香形成的剥皮方法
CN112841178A (zh) 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
Raven et al. Inorganic carbon acquisition by Hormosira banksii (Phaeophyta: Fucales) and its epiphyte Notheia anomala (Phaeophyta: Fucales)
Sironval et al. Vitamin E and Flowering of Fragaria vesca L. var. semperflorens Duch.
Hill et al. Studies on iron in plants with special observations on the chlorophyll: iron ratio
Luo et al. Studies on the cold resistance of cassava
CN112219839B (zh) 一种对洋桔梗切花具有保鲜作用的家庭瓶插液
Wang et al. Dorsoventral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tic functions related to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 field-grown sorghum.
Tanaka et al. Root and root hair growth in relation to supply and internal mobility of calcium
Che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the Narcissus lea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