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9388A -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9388A
CN112839388A CN202011639578.3A CN202011639578A CN112839388A CN 112839388 A CN112839388 A CN 112839388A CN 202011639578 A CN202011639578 A CN 202011639578A CN 112839388 A CN112839388 A CN 112839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random access
signal receiving
channel mode
acces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95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是元吉
武传国
谭定富
唐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95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若否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本发明在多模式下自动识别场景,以便快速随机进行网络接入,保证用户设备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3GPP的技术演进过程中,R15制定了NR(5G New Radio,5G新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版标准;R16对NR标准做了进一步的增强;R17正在讨论TN(Terrestrial Network,地面网络)与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等网络的联合组网。因此,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的发展趋势是需要能够同时支持TN和NTN网络。
在4G LTE和R155G系统中,采用的随机接入技术为传统的4-step RACH(Random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技术,终端和基站之间需要进行5次信息交互才能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分别为:(1)终端向基站发送消息Msg1,Msg1为前导序列,用于基站进行定时提前估计;(2)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Msg2,Msg2为Msg1的随机接入响应,其中包含了前导序列标识、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指示、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的上行授权信息、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3)终端向基站发送消息Msg3,当终端在Msg2中读取到Msg1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时,利用Msg2中的上行授权发送Msg3,Msg3的内容与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事件相关;(4)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Msg4,Msg4为解决竞争冲突的响应,当终端检测到的Msg4中包含对应Msg3中相关的竞争冲突解决标识信息时,则视为随机接入成功;(5)成功检测Msg4的终端向基站发送一个ACK确认信息。
由此可见,基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多次信息交互的4-step RACH技术会引入较大的时延开销。为了降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时延,在5G R16中引入了2-step RACH技术,设计MsgA信息承担Msg1和Msg3功能,由终端一次传输给基站,设计MsgA对应的响应信息MsgB,承担Msg2和Msg4功能,由基站一次传输给终端,简化了随机接入过程步骤,提升系统传输效率。
现有UE的随机接入方法一般只考虑TN网络或只考虑NTN网络,而缺少同时考虑TN网络和NTN网络的各种场景下的随机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实现在多模式下自动识别场景,以便快速随机进行网络接入,保证用户设备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否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包括步骤:
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还包括步骤:
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若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未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第二判断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还用于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能够在多模式下自动识别场景,以便快速随机进行网络接入,保证用户设备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技术演进。
NR(5G New Radio):5G新无线接入技术。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
TN(Terrestrial Network):地面网络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CBRA(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CFRA(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S100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具体的,UE即用户设备包括但是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等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小区搜索可以与小区达到下行同步,从而能够从供网设备(例如eNodeB等无线基站)接收下行数据。但是,用户设备只有与小区获得上行同步之后才能进行上行传输。在任何情况下,如用户设备需要同网络建立通信,都需通过RACH(Random AccessCHannel,即随机接入信道)向网络发送一个报文来向申请一条信令信道,网络将根据信道请求需要来决定所分配的信道类型。
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流程可以与小区建立连接并获得上行同步。用户设备在授权频段进行随机接入可以分为基于竞争和非竞争两种方式。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流程中,用户设备首先向供网设备发送消息1(包括Random Access Preamble即随机接入前导码,用于随机接入时识别UE身份)。如果在响应窗(response window)或者RAR时间窗(ra-Response Window)内,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供网设备反馈的有效的消息2(Random AccessResponse,即随机接入响应码),那么用户设备会重新向供网设备发送消息1。用户设备开机上电后,如果触发小区重选功能,用户设备会根据工作日志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S200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网络类型包括地面网络或非地面网络。其中,NTN是Non-TerrestrialNetwork的简称即非地面网络。TN是Terrestrial Network的简称即地面网络,地面网络包括2G、3G、4G、5G网络、LTE或者NR等。其中,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长期技术演进。NR(5G New Radio)是指5G新无线接入技术。
具体的,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用户设备会自行进行小区搜索,用户设备在小区搜索后会尝试通过随机接入信道与小区建立连接以获得上行传输,首先,用户设备会先判断是否预先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如果预先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并且如果网络配置了基于2-step RACH专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那么用户设备会选择2-step RACH即两步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如果预先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并且如果网络配置了基于4-step RACH专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那么用户设备会选择4-step RACH即四步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00若否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当然,如果预先未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用户设备会通过现有技术测量获取信号接收测量值,然后,用户设备根据信号接收测量值以及网络类型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通过本实施例,用户设备在搜索连接时,如果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那么用户设备会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反之,用户设备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本发明通过上述随机接入方式能够保证用户设备在多模式下自动识别场景,以便快速随机进行网络接入,保证用户设备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通信性能,处理过程简单快捷,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S100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S200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11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12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发明中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用户设备会先判断是否预先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如果预先未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那么用户设备会通过现有技术测量获取信号接收测量值,然后,用户设备比较信号接收测量值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之间的数值大小。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或者大于等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时,用户设备会根据2-step RACH即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当然,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时,用户设备会根据4-step RACH即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通过第一接入策略控制用户设备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本实施例中,由于2-step RACH方案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4-step RACH中的第1步和第3步的过程合并为一步,将传统的4-step RACH中的第2步和第4步的过程合并为一步,因此,2-step RACH方案大大加速了随机接入效率。用户设备会将信号接收测量值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进行大小比较,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较小即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用户设备根据2-step RACH方案进行网络接入,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较大即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用户设备根据4-step RACH方案进行网络接入,这样,在信号强度足够时使用2-step RACH方案替代4-step RACH方案进行网络接入,在信号强度不够时仍然保留使用4-step RACH方案进行网络接入,能够保证用户设备快速接入驻留至TN网络或者NTN网络的同时,还能够在必要时简化随机接入步骤,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即2-step RACH)进行网络接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损失,减少频繁小区重选的电量消耗和CPU消耗,进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S100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S200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21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由于不同的网络类型其对应的信号频段是不同的,例如LTE网络的正常信号频段范围为1.4MHZ至20MHZ,3G网络的正常信号频段范围是1880MHz至2025MHz,4G网络的正常信号频段范围是1880MHz至2635MHz,5G网络的正常信号频段范围为3300MHz至5000MHz。总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测量获取的信号频段与不同网络的正常信号频段范围进行匹配,进而能够获知所请求接入网络的网络类型。
S322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S323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24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用户设备通过上述方式确定请求接入的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2-step RACH方案即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如果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4-step RACH方案即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31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用户设备通过上述方式确定请求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时,那么,直接控制用户设备根据2-step RACH方案即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获取请求接入网络的网络类型,然后,一旦确定网络类型是非地面网络,就直接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当然,在确定网络类型是地面网络,再比较信号接收测量值和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根据判断结果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用户设备在开机搜索连接时,选择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进行网络随机接入,以便使得用户设备快速随机接入到TN和NTN的混合网络中,保证用户设备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有效改善了移动终端的通信性能,处理过程简单快捷,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另外,在信号强度足够时使用2-step RACH方案替代4-step RACH方案进行网络接入,在信号强度不够时仍然保留使用4-step RACH方案进行网络接入,能够保证用户设备快速接入驻留至TN网络或者NTN网络的同时,还能够在必要时简化随机接入步骤,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即2-step RACH)进行网络接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损失,减少频繁小区重选的电量消耗和CPU消耗,进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示例性的,UE开机驻留卫星网络。如果选择的是NTN网络,并且没有配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那么UE选择2-step RACH。随机接入结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S100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S200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21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S322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S323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24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41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
S342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S343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UE开机进行小区搜索,所在网络可以是TN网络(LTE或者NR等),也可以是NTN网络。首先,UE基于以下原则进行随机接入方式的选择。如果网络没有配置专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则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
1)根据频段区分UE当前选择的网络是NTN网络还是TN网络?
2)如果UE当前选择的网络是NTN网络,如果测量的RSRP(即本发明的信号接收测量值)高于RSRPthreshold(即本发明的信号接收门限值),UE选择2-step RACH,反之UE选择4-step RACH。
3)如果UE当前选择的网络是TN网络,如果测量的RSRP(即本发明的信号接收测量值)高于RRC配置的阈值(即本发明的信号接收配置阈值),UE选择2-step RACH,反之UE选择4-step RACH。
注:RSRPthreshold为一个历史统计值,UE本地动态维护一张表格:记录过去一段时间内,2-step RACH基于竞争随机接入成功时候的RSRP值,取第(N-M)个slot到(N-1)个slot共计M个slot中RSRP值,计算其平均值,作为门限值RSRPthreshold(即本发明的信号接收门限值)。
假设,各UE维护每个slot中2-step RACH基于竞争随机接入成功时候的RSRP值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879605270000131
表1、2-step RACH基于竞争随机接入成功时候的RSRP值那么,可以门限值RSRPthreshold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79605270000132
其中,M取值范围[80,160]。
本实施例中,通过现有技术测量获取信号接收测量值,然后,在确定用户设备选择非地面网络时,将信号接收测量值与信号接收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损失,减少频繁小区重选的电量消耗和CPU消耗,进而起到节能的作用。此外,在确定用户设备选择地面网络时,将信号接收测量值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损失,减少频繁小区重选的电量消耗和CPU消耗,进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示例性的,UE开机驻留卫星网络。通过历史统计得到RSRP门限值为-95dB。如果选择的是NTN网络,并且没有配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UE检测得到信号接收测量值后,如果信号接收测量值RSRP>-95dB,那么UE选择2-step RACH。随机接入结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若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未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第二判断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还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还用于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程序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程序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若是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否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包括步骤:
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还包括步骤:
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6.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触发小区搜索功能后,判断是否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
若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若未配置有非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网络类型和信号接收测量值选择合适的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若选定接入的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网络,且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信号频段确定接入的网络类型;
第二判断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若网络类型为地面网络,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配置阈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还用于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若网络类型为非地面类型,判断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是否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大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两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测量值小于信号接收门限值,控制用户设备根据四步竞争随机接入信道方式进行网络接入。
CN202011639578.3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2839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578.3A CN112839388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578.3A CN112839388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388A true CN112839388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9578.3A Pending CN112839388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93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5948A1 (en) * 2021-11-01 2023-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 enhancement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WO2023102944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非竞争随机接入cfra中阈值确定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64697A (ko) * 2007-01-04 2008-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모드 및 비경쟁 모드를지원하는 채널
CN103546980A (zh) * 2012-07-13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小区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750057A (zh) * 2017-10-13 2018-03-0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控制信道建立方法
CN109600841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10167147A (zh) * 2018-02-12 2019-08-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933762A (zh) * 2018-09-19 2020-03-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CN111096033A (zh) * 2017-09-11 2020-05-01 苹果公司 用于波束失效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85737A (zh) * 2019-05-03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64697A (ko) * 2007-01-04 2008-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모드 및 비경쟁 모드를지원하는 채널
CN103546980A (zh) * 2012-07-13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小区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1096033A (zh) * 2017-09-11 2020-05-01 苹果公司 用于波束失效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00841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07750057A (zh) * 2017-10-13 2018-03-0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控制信道建立方法
CN110167147A (zh) * 2018-02-12 2019-08-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933762A (zh) * 2018-09-19 2020-03-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CN111885737A (zh) * 2019-05-03 202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ICT: "R2-2008814 "Consideration on idle mode issues in NT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R2-2009981 "Discussion on 2-step RACH adaptation in NT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ZTE CORPORATION, SANECHIPS: "R2-2009803 "Report of [Post111-e] [911] [NTN] Connected mode aspects (ZTE)"",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5948A1 (en) * 2021-11-01 2023-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 enhancement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
WO2023102944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非竞争随机接入cfra中阈值确定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07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ard without traffic in multi-card multi-standby mobile terminal
EP282763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report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measurement result
KR100446532B1 (ko) 유엠티에스에서의 기지국 접속시간 감소 방법
US6501947B1 (en) Efficient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packet data services
US20210076303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EP3565334A1 (en) Spatial reuse method and device
US9504010B2 (en) Paging reading conflict management in dual standby handsets
WO2023130471A1 (zh) 小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5433B (zh) 用于两步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839388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US119743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multi-USIM UE busy status
US20230308857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hip
US9473969B2 (en) Spectrum sensing
US20230217512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198022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5580940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EP3863329A1 (en) Channel management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
CN110636578B (zh) 一种请求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839387B (zh) 一种网络接入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2954686B (zh) 用户设备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08093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340028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1028871A1 (en) Cell reselection triggered by listen-before-talk (lbt) failures
CN11351846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068274A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