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3762A -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3762A
CN110933762A CN201811090525.3A CN201811090525A CN110933762A CN 110933762 A CN110933762 A CN 110933762A CN 201811090525 A CN201811090525 A CN 201811090525A CN 110933762 A CN110933762 A CN 110933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uplink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esource
termin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05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3762B (zh
Inventor
高程
朱雪田
李志军
毛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905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3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3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3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3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3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终端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终端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本公开能够使基站根据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

Description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当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版)协议中,随机接入的主要目的包括三方面:(1)取得上行同步;(2)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也可称为终端)分配一个唯一的C-RNTI(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3)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上行物理控制信道)上没有配置专用的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资源时,随机接入可以作为一个SR来使用,即用于申请上行传输资源。
随机接入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包括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免竞争的随机接入。从物理层的角度来看,随机接入过程包括:(1)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以下简称Msg1)的传输;(2)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下简称Msg2)的传输;(3)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下简称Msg3)的传输;(4)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竞争解决消息(以下简称Msg4)的传输。在随机接入开始之前,UE可通过小区广播消息获知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信息以及PRACH传输的时频域资源集合。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基站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终端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终端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包括: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是由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的;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基站向终端发送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资源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第一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第一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包括:偏移量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二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触发类型识别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是由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的;第二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还包括偏移量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系统,包括前述的终端,以及前述的基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又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前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公开能够使基站根据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占用上行传输资源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对NR标准的改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对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总过程进行了研究。
(1)Msg1传输阶段
当UE准备进行随机接入时,UE首先选择一个PRACH资源发送前导序列。其中前导序列的主要作用是告诉基站(gNB)有一个随机接入请求,并使得gNB能估计其与UE之间的传输时延,以便gNB校准上行定时并将校准信息通过定时提前命令告知UE。根据传输前导序列的PRACH资源,UE可以获得一个RA-RNTI(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因为gNB不知道UE会在哪个时频资源上发送前导序列,所以会在指示的所有PRACH时频资源上检测并接收前导序列。UE要成功发送前导序列,需要:1)选择前导序列索引;2)选择用于发送前导序列的PRACH资源;3)确定对应的RA-RNTI;4)确定目标接收功率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此外,由于UE从前导序列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因此当两个UE选择了同一个前导序列在同一块PRACH资源上传输时,就会导致冲突。
(2)Msg2传输阶段
gNB解码前导序列后,会在PDCCH上发送通过RA-RNTI加扰的随机接入响应,主要包含gNB成功解码的前导序列索引、定时提前命令、TC-RNTI(Temporary C-RNTI,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以及Msg3传输的上行传输资源。UE发送了前导序列之后,将在RAR(Random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时间窗内监听PDCCH,以接收对应RA-RNTI的RAR。UE通过RAR所携带的RA-RNTI和前导序列索引来确定是否成功接收到自己想要的RAR,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如果在此RAR时间窗内没有接收到gNB回复的RAR,则认为此次随机接入过程失败。
(3)Msg3传输阶段
对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UE收到RAR后,会在PUSCH上传输Msg3。Msg3中至少携带一个重要信息:每个UE唯一的标志。该标志将用于Msg4传输阶段的冲突解决。对于处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态的UE来说,其唯一标志是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于非RRC连接态的UE来说,将使用一个来自核心网的唯一的UE标志S-TMSI(Serving-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服务临时移动用户标识)或一个随机数作为其标志。
(4)Msg4传输阶段
如上所述,UE会在Msg3中携带自己唯一的标志:C-RNTI或来自核心网的UE标志(S-TMSI或一个随机数)。gNB在冲突解决机制中,会在Msg4中携带该唯一的标志以指定胜出的UE,而其它没有在冲突解决中胜出的UE将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具体地,如果UE在Msg3中携带其C-RNTI,则在Msg4中如果此UE在冲突解决中胜出,gNB就使用这个C-RNTI对PDCCH进行加扰。UE收到以此C-RNTI加扰的PDCCH,就知道自己接入成功了。如果UE在Msg3中携带的标志来自核心网(S-TMSI或一个随机数),则在Msg4中,如果此UE在冲突解决中胜出,gNB会将Msg3的信息发回给UE,UE比较Msg3和Msg4,发现二者匹配,就知道自己接入成功。
以上即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总过程,主要用于获取上行同步以及获取唯一的C-RNTI。然而,5G NR(New Radio,新空口)中定义了一些其它新的功能也可能需要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来实现,例如在RAN1第89次会议上对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来实现波束故障恢复达成协议。由于不同触发类型的随机接入后续决策和操作不同,因此有必要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让gNB区分出UE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具体用于什么目的,以便gNB尽早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操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标准和实现方案上引入一些增强机制,提出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使基站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结合图1从终端侧描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102~步骤S108。
在步骤S102中,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其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104中,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
在步骤S106中,终端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
在步骤S108中,终端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
例如,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下面结合图2从基站侧描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图2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202~步骤S108。
在步骤S202中,基站向终端发送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其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204中,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步骤S206中,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是由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的。
在步骤S208中,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发送。
例如,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下面从无线通信系统整体的角度分阶段详细举例描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阶段一)
当5G网络中配置了一些新功能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传输信息时,基站通过广播消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以上多种消息信令相结合,指示用于每个NR新功能的随机接入的Msg3传输资源相对于Msg2指示的Msg3传输资源之间的时频资源偏移值delta。Delta具体包括时域偏移deltaT和频域偏移deltaF。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DCI指示的方法中,gNB阿可以根据当前UE潜在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实现其它NR新功能的数量来动态地激活一些时频资源偏移值delta。
(阶段二)
UE因为上行失步、RRC重建或波束故障恢复等事件触发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阶段三)
按照NR协议,UE选择其需要传输的PRACH资源、前导序列和波束传输Msg1。
(阶段四)
按照NR协议,gNB会在PDCCH上发送通过RA-RNTI加扰的随机接入响应,即Msg2,主要包含gNB成功解码的前导序列索引、定时提前命令、TC-RNTI以及Msg3传输的上行传输资源。
(阶段五)
图3示出了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占用上行传输资源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果UE本次随机接入过程由上行失步或RRC重建等传统随机接入的触发事件触发,则Msg3会在Msg2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传输(如图2中不带斜线的方框所示)。而如果本次随机接入过程由NR新功能例如波束故障恢复所触发,则UE将会根据阶段一中指示的波束故障恢复对应的时频资源偏移值和Msg2中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计算出用于本次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传输的时频资源,进行Msg3的传输(如图2中带斜线的方框所示)。例如,如果Msg2指示的用于Msg3传输的时域资源起始于T0,频域资源起始于F0,那么本次传输的Msg3起始于(T0+deltaT),频域资源起始于(F0+deltaF),且传输Msg3的总时频资源与Msg2指示的总时频资源一致。Msg3中的内容遵循现有NR协议,主要包括UE的C-RNTI值或者来自核心网的唯一的UE标识(S-TMSI或一个随机数)。
(阶段六)
冲突解决。gNB根据Msg3的传输位置识别本次随机接入的触发类型(或称为触发目的)确定Msg4的内容。如果Msg3在Msg2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上检测到,则gNB认为该UE此次随机接入的目的与传统随机接入一致,因此Msg4的传输将按照当前NR协议,在Msg4中携带Msg3中携带的唯一的标识以指定胜出的UE。如果Msg3在Msg2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基础上,偏移阶段一中指示的时频资源偏移值后的资源上检测到,则gNB认为该UE此次随机接入的触发类型或目的用于NR定义的某个新功能,因此Msg4的传输将按照新功能对应的gNB响应进行传输。例如,对于由于波束故障恢复事件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Msg4可以在coreset-bfr中传输(Control Resource Set-beam failure recovery,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由该UE的C-RNTI加扰,具体携带的内容由gNB侧决定。
上述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的优势是,利用信令配置以及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传输资源选取,实现了基站通过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区分终端的不同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终端通过不同的上行传输资源传输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使得基站能够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根据接收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位置,识别终端此次随机接入的触发类型,确定终端此次随机接入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多个具有不同触发类型(或用于不同目的)的UE同时进行随机接入。例如,当多个UE选择了同一个前导序列在同一个PRACH资源上传输Msg1时,如果各个UE具有不同的触发类型,它们可以在不同时频资源上传输Msg3,此时gNB可以同时检测到各个UE发送的Msg3,因此可以在Msg4中根据各个UE随机接入的触发类型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上述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的优势是,具有简单易实施、对现有NR标准改动小的特点。图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对NR标准的改动的示意图。实线部分为现有NR标准涉及的信令流程,虚线部分为上述实施例需要增加的信令流程。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仅需对3GPP现有的协议(TS38.331,TS38.213)流程进行了简单地扩展,增加部分信令,并按照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过程对Msg3以及Msg4信令中进行相应的改造。由此可见,上述实施例对网络侧的改动较小,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在推动标准化方面较容易被接受。
下面描述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例。在该应用例中,一个初始接入的UE1和一个出现波束故障的UE2同时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且UE1和UE2选用了相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和相同的PRACH资源用于传输Msg1。该应用例可以实现多个具有不同触发类型(或用于不同目的)的UE同时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1):gNB在广播信令、RRC信令、MAC信令或DCI信令指示了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目的的随机接入的Msg3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频资源偏移值delta,其中delta可以包括时域偏移deltaT和频域偏移deltaF。
步骤(2):UE1和UE2选择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在相同的PRACH资源上同时传输Msg1。
步骤(3):UE1和UE2同时在PDCCH上接收到通过其对应的RA-RNTI加扰的随机接入响应,即Msg2。Msg2主要包含gNB成功解码的前导序列索引,定时提前命令,TC-RNTI以及Msg3传输的上行传输资源。
步骤(4):UE1在Msg2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传输Msg3,时域资源起始于T0,频域资源起始于F0。UE2在Msg2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delta后的资源上传输Msg3,其中时域资源起始于(T0+deltaT),频域资源起始于(F0+deltaF),且传输Msg3的总资源与Msg2指示的总资源一致。此外,Msg3的内容遵循现有NR协议,主要包括UE的C-RNTI值或者来自核心网的唯一的UE标志(S-TMSI或一个随机数)。
步骤(5):冲突解决,由于UE1和UE2的Msg3在正交的资源上传输,因此gNB同时能成功解码UE1和UE2的Msg3。对于UE1,gNB按照NR协议传输Msg4,并在Msg4中携带在Msg3中指示的UE1的唯一标志。对于UE2,Msg4将在coreset-bfr中传输,由UE2的C-RNTI加扰,具体携带的内容可以由gNB侧决定。
下面描述本公开的另一个具体的应用例。在该应用例中,两个出现波束故障的UE1和UE2同时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且选用了相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和相同的PRACH资源用于传输Msg1。
步骤(1):gNB在广播信令、RRC信令、MAC信令或DCI信令指示了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目的的随机接入的Msg3的传输资源的时频资源偏移值delta,其中包括时域偏移deltaT和频域偏移deltaF。
步骤(2):UE1和UE2选择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在相同的PRACH资源上同时传输Msg1。
步骤(3):UE1和UE2同时在PDCCH上接收到通过其对应的RA-RNTI加扰的随机接入响应,即Msg2。即Msg2主要包含gNB成功解码的前导序列索引,定时提前命令,TC-RNTI以及Msg3传输的上行传输资源。
步骤(4):假定Msg2指示的传输Msg3的上行传输资源时域资起始于T0,频域起始于F0。UE1和UE2均在Msg2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delta后的资源上传输Msg3,其中时域资源起始于(T0+deltaT),频域资源起始于(F0+deltaF),且传输Msg3的总资源与Msg2指示的总资源一致。此外,Msg3的内容遵循现有NR协议,对于UE1,主要包括UE1的C-RNTI值;对于UE2,Msg3主要包括UE2的C-RNTI值。
步骤(5):冲突解决,由于UE1和UE2的Msg3在同一块资源上传输,假定UE1的Msg3被gNB成功解码,则Msg4将在coreset-bfr中传输,由UE1的C-RNTI加扰,具体携带的内容可以由gNB侧决定。
下面结合图5描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终端。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终端50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502,被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第一消息发送模块504,被配置为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第一消息接收模块506,被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50还包括:偏移量接收模块500,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接收模块506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结合图6描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站。
图6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站60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602,被配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触发类型识别模块604,被配置为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是由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的;第二消息发送模块606,被配置为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60还包括偏移量发送模块600,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消息发送模块606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70包括终端50以及基站60。
图8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装置80包括:存储器8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810的处理器820,处理器8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810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其中,存储器8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装置8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830、网络接口840、存储接口850等。这些接口830、840、850以及存储器810和处理器82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860连接。其中,输入输出接口830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8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850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本公开还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
终端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
终端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中,所述终端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包括:
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终端接收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中,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是由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的;
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
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中,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终端,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确定的上行传输资源向基站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便基站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并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随机接入触发类型,选择接收竞争解决消息的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接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所述终端还包括:
偏移量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接收基站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发送的竞争解决消息。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触发类型识别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识别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是由终端根据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以及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确定的;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基站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触发类型,确定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方式,对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基站还包括偏移量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各个随机接入触发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触发类型为波束故障恢复的情况下,通过用于传输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bfr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偏移量包括上行传输资源的时域偏移量以及上行传输资源的频域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18.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
CN201811090525.3A 2018-09-19 2018-09-19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Active CN110933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0525.3A CN110933762B (zh) 2018-09-19 2018-09-19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0525.3A CN110933762B (zh) 2018-09-19 2018-09-19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3762A true CN110933762A (zh) 2020-03-27
CN110933762B CN110933762B (zh) 2021-11-19

Family

ID=6985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0525.3A Active CN110933762B (zh) 2018-09-19 2018-09-19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376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9388A (zh) * 2020-12-31 2021-05-25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3038484A (zh) * 2021-03-11 2021-06-25 河南大学 一种基于5g nr的金融大数据收集方法及系统
CN113973394A (zh) * 2020-07-24 2022-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4258146A (zh) * 2020-09-23 2022-03-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单播物理层标识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车载设备
CN114364055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5191145A (zh) * 2022-06-01 2022-10-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prach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3973394B (zh) * 2020-07-24 2024-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6484A1 (zh) * 2015-07-29 2017-02-0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6484A1 (zh) * 2015-07-29 2017-02-02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NA TELECOM: "Remaining issues on Beam Failure Recover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R1-1808289》 *
MEDIATEK INC.: "Clarifications on Beam Failure Recover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AH1801,R1-1800160》 *
NTT DOCOMO: "Remaining issues on beam recovery",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AH 1801,R1-180066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covery procedur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R1-1802824》 *
VIVO: "Remaining issues on mechanism to recover from beam fail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R1-180152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394A (zh) * 2020-07-24 2022-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973394B (zh) * 2020-07-24 2024-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4258146A (zh) * 2020-09-23 2022-03-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单播物理层标识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车载设备
CN112839388A (zh) * 2020-12-31 2021-05-25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3038484A (zh) * 2021-03-11 2021-06-25 河南大学 一种基于5g nr的金融大数据收集方法及系统
CN114364055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4364055B (zh) * 2021-12-31 2023-09-01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5191145A (zh) * 2022-06-01 2022-10-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prach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5191145B (zh) * 2022-06-01 2023-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prach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3762B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7308B2 (en) Two-step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over radio resources in LAA
CN110933762B (zh)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基站
RU2739330C1 (ru) Произвольный доступ с переключением частей ширины полосы частот
CN108289339B (zh) 随机接入响应发送和检测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EP2663150B1 (e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KR101861726B1 (ko) 랜덤 액세스에서 자원을 예결하는 방법, 사용자 기기, 및 기지국
EP34076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preambl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0299217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parallel data random access and user equipment
EP3337247A1 (e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360628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JP2012039400A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1382142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37204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sten before talk-based random access with partial subframes
CN111885739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装置
KR20210134083A (ko)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36633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2987377A1 (en) Method and ue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t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with ue
KR20200076736A (ko)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장치, 컴퓨터-판독가능 스토리지 및 캐리어
CN111867124B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4449677B (zh)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937310B2 (en) Handling timing conflicts involv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messages
TW202143782A (zh) 隨機存取過程中之第二訊息區分
CN110012539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基站
WO2021142580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071691A (zh) 随机接入响应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