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7660A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7660A
CN112837660A CN202110017733.6A CN202110017733A CN112837660A CN 112837660 A CN112837660 A CN 112837660A CN 202110017733 A CN202110017733 A CN 202110017733A CN 112837660 A CN112837660 A CN 112837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ignal
source
display panel
common electrod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77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泳权
张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77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7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7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7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通过获取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在源极电压信号发生变化而引起公共电极输入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的同时,根据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对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使得输出至像素单元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保持稳定,避免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水平串扰的现象,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而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
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由加载在液晶层两侧的源极电压及公共电极电压形成的压差进行驱动。源极电压由源极驱动电路通过多条数据线分别对每一列像素单元进行单独输出,公共电极电压由公共电极面电压提供,其中源极电压是正负交替性变化的,以防止液晶分子被极化。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源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的电位示意图,为理想情况下,如a所示,源极电压的正压Vsource1和负压Vsource2分别与公共电极电压Vcom形成的压差在各个阶段都保持稳定,同时关于公共电极电压Vcom对称。
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由于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位于不同金属层,数据线与公共电极在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交叠,使得数据线与公共电极之间存在寄生电容。在实际情况下,如图1中b所示,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当数据线的源极电压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公共电极面内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的变化,使得源极电压Vsource与公共电极电压Vcom所形成的压差发生偏移,导致显示面板出现亮度异常,产生水平串扰的现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综上,现有显示面板存在数据线的源极电压发生变化会引起公共电极电压发生变化,使得源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所形成的压差发生偏移,导致显示面板出现亮度异常,产生水平串扰现象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来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显示面板存在的数据线的源极电压发生变化会引起公共电极电压发生变化,使得源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所形成的压差发生偏移,导致显示面板出现亮度异常,产生水平串扰现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对源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以及
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比较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得到所述公共电极的电压波动值;以及
将所述电压波动值作为所述源极电压信号的补偿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所述源极电压信号。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以及与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得到与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的电压波动值;
将与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的所述电压波动值作为各所述子显示区域的源极电压信号的补偿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以及
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对应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内,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
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多条数据线连接,通过所述数据线将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像素单元;以及
公共电压发生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连接,用于产生输入电压信号并将所述输入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还分别与所述公共电压发生器和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像素单元。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比较电路和修正电路,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公共电压发生器和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得到所述公共电极的电压波动值,所述修正电路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波动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比较电路和所述修正电路集成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与所述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任一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内均集成有所述比较电路和所述修正电路。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公共电极设有多个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一一对应的所述反馈电压引脚,所述反馈电压引脚位于所述公共电极靠近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一侧,所述反馈电压引脚与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用于侦测对应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反馈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比较电路。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包括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数据锁存器、电平转换电路、数模转换器和输出缓冲器,所述修正电路与所述输出缓冲器连接,并根据所述电压波动值将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修正并通过输出缓冲器输出至所述像素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如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获取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在源极电压信号发生变化而引起公共电极面内的输入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的同时,根据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对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使得输出至像素单元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保持稳定,避免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水平串扰的现象,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源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的电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电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下面结合图2至图4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电位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0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10的非显示区域11,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1、源极驱动电路12以及公共电压发生器13,多个像素单元101阵列排布于显示区域10内,并通过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列数据线105和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行扫描线106相互连接。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01均包括薄膜晶体管102以及像素电极103,薄膜晶体管102的栅极与扫描线106连接,源极与数据线105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103连接。
源极驱动电路12用于产生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并通过数据线105将所述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101内的像素电极103,公共电压发生器103与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104连接,用于产生输入电压信号Vcom,并将所述输入电压信号Vcom输出至所述公共电极104。
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103为图案化的电极图案,公共电极104为整块透明电极,像素电极103与公共电极104的交叠区域形成液晶电容,输入电压信号Vcom与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所形成的电压差即为像素单元101的驱动电压,用于驱动位于交叠区域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从而控制像素单元101的透光率。通过对于显示区域10内的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10内薄膜晶体管102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液晶分子偏转角度的控制,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极驱动电路12分别与公共电压发生器13的输出端以及公共电极104连接,用于接收公共电压发生器12输出的输入电压信号Vcom,并实时侦测流经公共电极104的反馈电压信号Vfb,反馈电压信号Vfb为公共电极104的实际电压,反馈电压信号Vfb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的差值为寄生电容影响下的公共电极104的电压波动值。
如图4所示,若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改变至Vsource1或者Vsource2时带动公共电极104的电压发生波动,源极驱动电路12根据电压波动值对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使得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跟随输入电压信号Vcom的波动同步进行增大或减小,从而使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之间的压差保持在预设值,防止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源极驱动电路12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103,使得整个显示区域10内的各像素单元101的像素电极103与公共电极104之间的压差保持稳定,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亮度异常以及水平串扰的现象,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源极驱动电路12包括比较电路121和修正电路122,比较电路121的输入端分别与公共电压发生器13的输出端以及公共电极104连接,用于接收由公共电压发生器13输出的输入电压信号Vcom,并实时侦测和接收公共电极104的反馈电压信号Vfb。比较电路121以输入电压信号Vcom为标准,根据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反馈电压信号Vfb计算出公共电极104的电压波动值,并将电压波动值输出至与比较电路121连接的修正电路122。修正电路122的输出端与源极驱动电路12的输出缓冲器123连接,将电压波动值作为补偿值对源极驱动电路12所产生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并通过输出缓冲器123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经过多条数据线105分别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10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源极驱动电路12仅设有一个源极驱动芯片,源极驱动芯片包括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数据锁存器、电平转换电路、数模转换器和输出缓冲器123,输出缓冲器123包括多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显示面板的多条数据线105连接,比较电路121和修正电路122集成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以此可以减少比价电路121和修正电路122所占据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11的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电路121和修正电路122也可以位于源极驱动芯片外侧或者源极驱动电路12外侧,同样也可以实现对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并防止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04设有一个与上述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反馈电压引脚,所述反馈电压引脚设置于公共电极104靠近源极驱动电路12的一侧,用于将公共电极104的实际电压作为反馈电压信号Vfb输出至所述比较电路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显示区域10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第一子显示区域107和第二子显示区域108,源极驱动电路12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子显示区域107和第二子显示区域108对应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124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125,第一源极驱动芯片124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125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源极驱动芯片的结构相同,均集成有比较电路和修正电路。公共电极104靠近源极驱动电路12的一侧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124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125对应的第一反馈电压引脚和第二反馈电压引脚。
第一源极驱动芯片124的比较电路与第一反馈电压引脚连接,用于侦测并接收与第一显示区域107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一反馈电压信号Vfb1,再根据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第一反馈电压信号Vfb1计算出与第一显示区域107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一电压波动值,修正电路122根据第一电压波动值对输出至第一显示区域107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并通过输出缓冲器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一显示区域107内的像素单元。第二源极驱动芯片125内的比较电路则与第二反馈电压引脚连接,用于侦测并接收与第二显示区域108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二反馈电压信号Vfb2,再根据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第二反馈电压信号Vfb2计算出与第二显示区域108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二电压波动值,修正电路122根据第二电压波动值对输出至第二显示区域108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并通过输出缓冲器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二显示区域108内的像素单元。
在实际应用中,若公共电极104的面积较大,会存在不同区域的公共电极104的电阻不同,使得不同区域的公共电极104与数据线的寄生电容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显示区域对应内的公共电极104的输入电压信号Vcom与像素电极103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之间压差的偏移量不同的情况,导致出现水平串扰的现象。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对不同显示区域内的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单独进行侦测,以此通过与不同显示区域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对输出至对应显示区域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保证不同显示区域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压差均保持在预设值,防止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压差发生偏移,从而避免出现水平串扰的现象,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0所划分的子显示区域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或3个以上,源极驱动电路12中源极驱动芯片的数量以及公共电极104上设置反馈电压引脚的数量均与子显示区域的数量相对应,具体地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源极驱动电路中的比较电路获取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从而在源极电压信号发生变化而引起公共电极输入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的同时,通过修正电路根据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对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使得输出至像素单元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保持稳定,避免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水平串扰的现象,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21和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21上的显示面板22,显示面板22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下面结合图2至图7进行详细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显示面板以图2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面板包显示区域10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10的非显示区域11,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1、源极驱动电路12以及公共电压发生器13,多个像素单元101阵列排布于显示区域10内,并通过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多列数据线105和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行扫描线106相互连接。每一所述像素单元101均包括薄膜晶体管102以及像素电极103,薄膜晶体管102的栅极与扫描线106连接,源极与数据线105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103连接,源极驱动电路12包括相互连接的比较电路121和修正电路122。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所述公共电极104的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反馈电压信号Vfb;
步骤S2: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Vfb对源极驱动电路12输出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以及
步骤S3: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101。
具体的,比较电路121的输入端分别与公共电压发生器13的输出端以及公共电极104连接。步骤S1中,通过比较电路121获取公共电极104的输入电压信号Vcom,并实时侦测和接收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Vf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
步骤S201:比较所述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反馈电压信号Vfb,得到所述公共电极104的电压波动值;以及
步骤S202:将所述电压信号波动值作为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的补偿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所述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1中比较电路121通过比较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反馈电压信号Vfb,得到反馈电压信号Vfb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的差值,即为公共电极104的电压波动值。步骤S202中,修正电路122接收电压波动值,并将电压波动值作为补偿值对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通过源极驱动电路12的输出缓冲器123分别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101中。
如图4所示,若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改变至Vsource1或者Vsource2时带动公共电极104的电压发生波动,源极驱动电路12根据电压波动值对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进行补偿,使得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跟随输入电压信号Vcom的波动同步进行增大或减小,从而使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之间的压差保持在预设值,防止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与输入电压信号Vcom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源极驱动电路12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Vsource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103,使得像素电极103与公共电极104之间的压差保持稳定,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出现亮度异常以及水平串扰的现象,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源极驱动电路中的比较电路获取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从而在源极电压信号发生变化而引起公共电极输入电压信号发生变化的同时,通过修正电路根据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对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使得输出至像素单元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保持稳定,避免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发生偏移,防止显示面板产生水平串扰的现象,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图5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显示区域10还可以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域107和第二子显示区域108,源极驱动电路12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子显示区域和第二子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124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125,且均集成有比较电路和修正电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公共电极104的输入电压信号Vcom、与第一子显示区域107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一反馈电压信号Vfb1、以及与第二子显示区域108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二反馈电压信号Vfb2;
步骤S2:比较所述输入电压信号Vcom和第一电压反馈信号Vfb1以及第二电压反馈信号Vfb2,得到与第一子显示区域107对应的公共电极104的第一电压波动值和与第二子显示区域108对应的第二电压波动值;
步骤S3:将第一电压波动值作为第一子显示区域107的源极电压信号的补偿值、第二电压波动值作为第二子显示区域108的源极电压信号的补偿值,分别对第一子显示区域107和第二子显示区域108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以及
步骤S4: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通过第一源极驱动芯片124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125分别输出至第一子显示区域104和第二子显示区域108的像素单元。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0所划分的子显示区域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或3个以上,源极驱动电路12中源极驱动芯片的数量以及公共电极104上设置反馈电压引脚的数量均与子显示区域的数量相对应,具体地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对不同显示区域内的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单独进行侦测,以此通过与不同显示区域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对输出至对应显示区域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保证不同显示区域的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压差均保持稳定,防止源极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的压差发生偏移,从而避免出现水平串扰的现象,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对源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以及
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对应的像素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的步骤包括:
比较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得到所述公共电极的电压波动值;以及
将所述电压波动值作为所述源极电压信号的补偿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所述源极电压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公共电极的输入电压信号以及与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得到与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的电压波动值;
将与各所述子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的所述电压波动值作为各所述子显示区域的源极电压信号的补偿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以及
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对应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内的像素单元。
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内,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
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多条数据线连接,通过所述数据线将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像素单元;以及
公共电压发生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连接,用于产生输入电压信号并将所述输入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公共电极;
其中,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还分别与所述公共电压发生器和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反馈电压信号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源极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像素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比较电路和修正电路,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公共电压发生器和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信号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得到所述公共电极的电压波动值,所述修正电路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波动值对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补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源极驱动芯片,所述比较电路和所述修正电路集成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并列设置多个子显示区域,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与所述子显示区域一一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任一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内均集成有所述比较电路和所述修正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设有多个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一一对应的所述反馈电压引脚,所述反馈电压引脚位于所述公共电极靠近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一侧,所述反馈电压引脚与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用于侦测对应的所述子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公共电极的反馈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反馈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比较电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包括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数据锁存器、电平转换电路、数模转换器和输出缓冲器,所述修正电路与所述输出缓冲器连接,并根据所述电压波动值将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所述源极电压信号进行修正并通过输出缓冲器输出至所述像素单元。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如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017733.6A 2021-01-07 2021-01-0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837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7733.6A CN112837660A (zh) 2021-01-07 2021-01-0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7733.6A CN112837660A (zh) 2021-01-07 2021-01-0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7660A true CN112837660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7733.6A Pending CN112837660A (zh) 2021-01-07 2021-01-0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766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816A (zh) * 2012-11-12 2013-0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电压的调节装置、显示装置及数据电压的调节方法
CN104424903A (zh) * 2013-08-23 2015-03-18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校准电路及其液晶显示设备
CN106652934A (zh) * 2016-11-24 2017-05-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8665861A (zh) * 2017-03-31 2018-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装置、显示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890075A (zh) * 2019-11-15 2020-03-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816A (zh) * 2012-11-12 2013-0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电压的调节装置、显示装置及数据电压的调节方法
CN104424903A (zh) * 2013-08-23 2015-03-18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校准电路及其液晶显示设备
CN106652934A (zh) * 2016-11-24 2017-05-1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8665861A (zh) * 2017-03-31 2018-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装置、显示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890075A (zh) * 2019-11-15 2020-03-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48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179489B2 (en) Display device
US836299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19420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2359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06447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thereof
KR2007000150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5008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6190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193963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20120007843A1 (en) Tft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12057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4428255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207952B2 (en) Pixel array having pixel sets with two common lines,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US11150706B2 (en) Circuit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KR20040016377A (ko) 감소된 플리커를 갖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691740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H0815723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112837660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870215B2 (ja) 表示装置
US2010014915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34712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632800A (zh) 显示装置
CN113885260B (zh) 显示面板
CN115373189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